深究文化關聯與文化翻譯
時間:2022-05-04 03:32:00
導語:深究文化關聯與文化翻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翻譯的“文化轉向”被認為是翻譯研究的主流。本文提出,語言、文化與翻譯關系密切,翻譯是一種深層的跨文化交流活動,文化翻譯應基于語言轉換,借助文化關聯的認知語境,從語境干涉的語言層、認知層、交際層、語用層等多維層面獲得最佳的關聯才能使譯語獲得與源語高度一致的文化源語效應。
1.引言
語言與文化關系密切。語言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語言又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深深根植于語言,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翻譯不僅是一種語言轉換的活動,而且是一種深層的跨文化交流活動。面對這樣的跨文化活動,譯者必須通過有效的途徑,平衡兩種語言文化關系,避免走向極端,對源語的文化內容或因素進行有效的傳譯。文化的翻譯與源語折射的意圖的翻譯是建立于對源語和譯語兩種文化進行深入細致地對比研究的基礎上,是充分考慮兩種語言文化之后的選擇。如何選擇譯語需要我們對雙語的文化等要素進行推理,以獲得合理的文化關聯,以順應為手段在動態的翻譯過程中選擇和優化最佳的語言表達。本文討論運用關聯原則,以獲得雙語文化的最佳關聯認知效果,使譯語獲得與源語高度一致的文化源語效應。
2.文化關聯與文化翻譯
2.1文化翻譯的關聯與推理
翻譯是一種交際行為,交際的目的也就是交際者的意圖和聽者的期待本文根據斯波伯和威爾遜的關聯論與維緒爾倫的順應論(Verschueren,2004:63)建構了關聯順應理論,把翻譯看作是一個語際間的明示—推理—順應—選擇的闡釋活動,是大腦機制的推理過程,是一種不同語言在語言維、文化維和交際維等多維度的交際活動。關聯論通過明示—推理—順應—選擇給譯文提供最佳的語境效果。據關聯理論的翻譯觀,譯者應首先根據自己的認知語境對原文作者的交際意圖和受體的期待進行理想化的語境假設,然后進行語碼選擇。在翻譯載有含意的話語時,在確定譯文讀者的認知語境能夠接受和理解原文的含意,譯者應盡量采取直譯將原文話語中的形象和文化特征傳達出來,而將含意留給讀者去推敲。例如:
(1)三月里劉熏宇君來信,說互生病了,而且是沒有希望的病,醫生說只好等日子了……想不到這么快互生就歿了!譯文:InMarchIheardfromMr.LiuXunyuthatHushengwassickandhopelesslysickatthat.Thedoctorsaidtherewasnothinghecoulddobuttowaitforthedaytoarrive...Howquicklythedayhadarrived!
“等日子”是漢語中特有的委婉語,即“不久于人世”,直譯為“waitforthedaytoarrive”在上下文的關聯下應能理解其語用含義。最后一句用了“Howquicklythedayhadarrived!”來譯“歿”字,與上文相呼應,保留源語含蓄的同時表達了源語的感嘆語氣。
文化關聯與語言使用的語境密切關聯。譯者必須在動態的交往中關注交往干涉的各因素去理解文化和傳遞文化。文化不是一成不變的穩定固體,而是處于不斷嬗變和演化的動態過程之中。文化的這種屬性決定了語言文化、心理文化、制度文化等不同程度的變異特性。語言變體、民族文化心理、文化價值觀、審美觀念和文化習俗的逐漸變異都是文化動態性的具體形態。譯者敏銳地抓住原文文本語言的各種變體差異是正確理解原文語言文化的關鍵。在譯者與原文文本的對話中,譯者的跨文化意識是譯者理解和捕捉語言變體和文化流變的首要前提條件,這需要發揮譯者的創新能力和還原能力,從而實現譯者從跨語言的理解到跨文化的解讀。譯者在翻譯時應通過文化語境進行關聯順應才能選擇正確的詞義,最大限度地進行譯文的語言重構。
同時,為了獲得最佳語境效果,譯者必須力圖靈活地使用各種翻譯手法,例如歸化、異化、注釋或增添解釋性等,順應文化語境以獲得與源語高度一致的翻譯效果。
(2)“我所謂愛,非瓜葛之愛,乃夫妻之愛。”譯文:WhatImeanbyloveisnotthelovebetweengourdsonthesamevine,butthelovebetweenhusbandandwife.
這里譯者把“瓜葛之愛”譯做“葫蘆之愛”,這樣的愛是什么樣的愛呢?源語讀者和譯文讀者雖付出一定的努力也難以獲得最佳的語境假設與認知效果。此句可以意譯為“thelovebetweendistantrelatives”使讀者獲得最佳關聯。
2.2文化關聯與文化傳遞
翻譯的根本任務是傳遞不同語言的文化。文化傳遞與關聯的認知過程可以描述為:源語文化的解碼與關聯——源語文化理解的解構與關聯——源語與譯語之間文化意義的關聯與解析——文化的表達與傳播。(曾文雄,2007:70)由于各個國家、民族的社會制度,自然環境,宗教信仰,民情風俗,思維方式,心理差異和語言表達習慣等方面的差異,語言隱含的文化內涵給翻譯帶來種種的障礙,甚至出現文化誤讀的可能性以及翻譯中所謂的不可譯性。這些文化的差異,使得源語的指稱、語用和言內言外等方面幾乎無法在譯語找到合理的對應。雖然如此,完全將源語文化價值體系排除在外也是不可取的。對于文化成分的傳遞必須全面地綜合考慮多層面的因素,并采取不同的對策,用譯語為文化交流架起橋梁。譯者必須在譯語文化的背景下建構起一種相應的文化語境,取得與雙語語篇合理的關聯性,處理不相容的文化與文化沖突,尋求沖突的調節點。
(3)Sheisafox.
譯文1:她是個狐貍精。
譯文2:她是只狐貍。
譯文3:她是位時髦迷人的女郎。
中英文化中“狐貍”都可以與狡猾或詭計多端的人聯系在一起。但當“狐貍”與女性聯系時,漢語與英語具有不同的文化色彩。譯者必須要有語用思維,對源語的文化進行推理,獲得最佳的認知效果。若按照中國人的心理,把fox譯做“狐貍精”,那無疑是錯誤的,因為在英語中它指的是時髦迷人的女子;第二個譯文看似忠實于原文,實際上容易引起誤會,沒有把真正的語用意義傳遞出來。在跨文化翻譯中存在文學典故、宗教信仰、社會生活等文化詞的翻譯。譯者若產生詞義聯想錯誤或缺乏適宜的文化意象,就難以避免出現錯誤或誤譯。
(4)Everyfamilyissaidtohaveatleastoneskeletoninthecupboard.譯文:據說家家戶戶多多少少都有自家丑事。
譯文只是把源語的基本含義表達出來,不過失掉了原文的形象表達中所體現的修辭手段。若將其譯為“據說,每戶人家的壁櫥里至少都藏有一具骷髏”雖把源語的意象表達出來,卻未能很好表達其意義,這可能會給不熟悉西方文化背景的讀者帶來理解的困難。我們可以把源語譯為“常言道:壁櫥里藏骷髏,家丑事家家有?!边@樣可以把源語的表象與意義表達出來。為此,文化的差異不是絕對的和不可逾越的。只要譯者通過的認知思維去解讀源語,盡可能平衡原作者和讀者之間的認知差異,運用翻譯技巧,突破語言和超越語言因素的制約,就可以實現跨文化翻譯中的文化移植。
2.3文化翻譯的關聯順應策略
翻譯策略上的選擇主要取決于原作者和譯者的交際意圖。作為交際的翻譯,對源語的理解和翻譯過程中對語碼的選擇依據的是關聯—順應性。成功的翻譯是源語的交際目的與譯語的讀者的期待相吻合。
在形式與傳達源語的意圖存在差異時,我們要根據交際目的進行取舍。文化信息的傳譯翻譯是一個文化移植的過程。由于源語讀者和譯語讀者生活在兩種不同的文化形態中,形成了不同的認知環境,同一信息由于接受者文化背景、價值觀念、宗教信仰、道德規范、風俗禮儀等的不同,而會產生不同的認知。因此,關聯理論要求譯者具備與原文讀者相同的背景知識,盡可能挖掘文化內涵,達到準確的理解,用恰當的譯語來重構原文信息,從而填補原文讀者認知的空白。從跨文化交流的角度,我們把翻譯原則歸結為文化再現?!拔幕佻F”首先指再現源語文化特色。魯迅說翻譯必須保持著原作者的“豐姿”,必須有“異國情調”,就是所謂“洋氣”。所謂“異國情調”指盡量保存原文所蘊含的譯語文化特色。譯者必須忠實地把源語文化再現給譯語讀者,不得任意抹殺和損害源語文化色彩,力求保持源語文化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5)其形削肩長頸,瘦不露骨,眉彎秀目,顧盼神飛,唯兩齒微露,似非佳相。譯文:Ofaslenderfigure,shehaddroopingshouldersandaratherlongneck,slimbutnottothepointofbeingskinny.Hereyebrowswerearchedandinhereyeswasalookofquickintelligenceandsoftrefinement.Theonlydefectwasthathertwofrontteethwereslightlyinclinedforward,whichwasnotamarkofgoodomen.
中國傳統的美女在西方并不顯得美,“兩齒微露”似不祥之兆,可能也難被西方讀者所接受。但是通過字里行間的信息,讀者可以取得認知關聯,獲得足夠的認知語境,推理出文化背后的含義。在可以獲得相關的認知語境的前提下,顯然譯者應盡可能保持源語的文化特色,保持文化的源語效應,這有利于傳遞異域的文化。
(6)(趙辛楣)一肚皮的酒,幾乎化成酸醋……(錢鐘書《圍城》)
譯文1:ThewineinHsin-mei’sstomachturnedtosourvinegarinhisjealousy.
譯文2:TheconsiderableamountofwineHsin-meihadconsumedearlierwasburninginsideandmakehimsickwithjealousy.
由于文化的差異,英美人很難把醋與妒忌聯系起來,若把“酸醋”像譯文1一樣直譯為“sourvinegar”,則起不到保留原文形象的作用,也無法讓讀者明白其真正的文化語用含義,因而改成“妒火中燒”較好??梢娢幕g并不是靜態的,它關聯到平衡雙語的文化,不能不顧譯語的文化特點而一味照搬源語的結構形式,進行“形式對等”的逐字死譯。
3.結語
語言的翻譯實質上為文化的翻譯,文化關聯的翻譯視角為文化翻譯研究提供了新的視野,它在注重翻譯本質——語言轉換的基礎上,探討翻譯認知過程與意義轉換所涉及的接受美學、審美心理、文化生態、社會環境、歷史條件等因素。我們探索跨文化交際中的語用文化在翻譯中的轉譯,目的是讓我們清楚理解語言所具有的語言價值、文化價值、語用價值、社會價值和歷史價值等。為了更好平衡雙語的文化,我們強調翻譯過程中的平等對話,發揮能動性,在兩種不同語言的文化中取得平衡,避免文化翻譯走向極端,綜合分析語境、交際者智力、認知等制約和影響文化翻譯等因素,通過多維的關聯,尋求最佳的語境效果和認知效果,采取靈活的翻譯策略,傳遞源語的文化。這為語用文化的翻譯提供新的研究和解決的方法。
- 上一篇:心率失常的診斷與治療詮釋
- 下一篇:剖析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研究的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