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村脫貧實施計劃

時間:2022-04-12 08:52:07

導語:貧困村脫貧實施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貧困村脫貧實施計劃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共省委關于集中力量打贏扶貧開發攻堅戰確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文件》精神,根據上級要求,在對村、村和村進行了多次調查研究、訪貧問苦和召開專題分析會,特制定鎮貧困村脫貧實施計劃

一、指導思想

全鎮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和省市的總體部署上來,把實現脫貧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任務,切實增強機遇意識、責任意識和擔當意識,堅定信心,搶抓機遇,加大力度,創新舉措,舉全縣之力,打好扶貧開發攻堅戰。

二、脫貧開發的總體要求和目標任務

2015年至2018年,是我鎮扶貧開發和小康社會建設的重要時期。總體要求是:圍繞“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認真貫徹落實在陜甘寧革命老區脫貧致富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和中省市扶貧開發各項政策措施,以實現脫貧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目標,以統籌城鄉發展為總攬,以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為主線,以“貧困村、貧困戶”為重點,堅持“一村一策、一戶一法”扶貧方略,落實“五大脫貧舉措”,確保貧困村和貧困人口與全國同步夠格進入小康社會。

總體目標是:到2018年,全鎮貧困人口整體脫貧;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第一階段:消除絕對貧困,實現整體脫貧(2016年至2018年)。到2018年底脫貧3個自然村1560人。貧困戶人均年純收入達到3500元以上,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貧困人口貧困標準,即:2015年底人均純收入低于2800元)。實現貧困人口“兩不愁、四保障”(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和養老有保障)。

第二階段:鞏固提高,進入小康(2018年至2020年)。按照省市縣要求,做到扶持政策不減、工作力度不減、資金投入不減,繼續對初步脫貧的貧困村、貧困戶給予三年扶持,鞏固扶貧開發成果,確保持續發展不返貧,全面進入小康社會。

三、“六大扶貧”措施

(一)搬遷扶貧。認真實施扶貧移民搬遷規劃,三年實施移民搬遷196人,2016年移民搬遷58人,2017年移民搬遷87人,2018年移民搬遷51人。要圍繞城鎮體系建設總體布局,結合鎮村綜合改革,堅持80%以上搬遷群眾向集鎮和新型農村社區集中安置,其他搬遷群眾結合美麗鄉村建設,統一規劃、就近就地集中安置。優先搬遷特困戶、貧困戶、受災戶、避災戶。

(二)產業扶貧。圍繞全鎮產業布局,依托涉農龍頭企業、合作社等,落實專項資金扶持、互助資金扶持、就業創業扶持和信貸資金扶持等措施,對貧困戶進行產業扶持,確保貧困戶都有致富產業。充分發揮專項扶貧資金作用,建立專項扶貧資金到戶臺賬,集中扶持當年脫貧的貧困村、貧困戶發展致富產業。積極引導小額創業貸款、中小企業信用貸款投入扶貧開發,向符合貸款條件的貧困戶傾斜,重點扶持貧困家庭退伍復轉軍人、大中專學生和進城鎮居民自主創業,拓寬脫貧渠道。金融部門要主動承擔扶貧開發的社會責任,積極探索推廣果園、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大中型農機具、農村有效房產等抵押貸款模式,降低門檻,簡化手續,為貧困戶提供更多貸款支持。拓寬農業保險險種和承保覆蓋面,貧困農戶應對自然風險能力。

(三)整村扶貧。堅持行業扶貧與專項扶貧相結合,整村推進與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加大3個貧困村整村推進扶持力度,鎮直相關部門負責水、電、路和廣播等“到村”問題,專項扶貧解決“到戶”問題,提高整村推進財政扶貧資金扶持標準。全面改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條件,提升公共服務能力,打通扶貧“最后一公里”,對列入年度新農村建設的貧困村,適度提高所涉貧困戶建設項目的補助標準,確保2018年所有貧困村實現穩定脫貧。

(四)能力扶貧。整合扶貧、人社、教育、農業、工會、團委、婦聯等各類培訓資源和培訓資金,建立由農業服務中心牽頭、扶貧辦確定對象、遠程教育及專家培訓、社會各行業協助就業的培訓工作機制,依托職業培訓機構,舉辦扶貧培訓班。實施“雨露培訓”計劃,對貧困戶“兩后生”和進城務工勞動力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對培訓對象免學雜費、免住宿費、免技能鑒定費。要加強貧困戶剩余勞動能力輸出,確保培訓一人、就業一人、帶動一戶。要健全完善大中專學生返鄉創業優惠政策,促進貧困家庭大中專學生自主創業、有效就業。保潔員等社區公益性崗位優先吸收貧困戶就業。圍繞發展林果、小雜糧、養殖等特色產業,利用遠程教育教學農技知識,對貧困戶勞動力開展實用技術培訓,確保貧困戶家庭至少有一名勞動力掌握1—2門實用技術,至少參與一項種植、養殖、設施農業等增收項目。

(五)救助兜底扶貧。民政辦負責對因病、因災致貧的貧困戶實現救助全覆蓋,對因自然災害造成無法維持基本生活的貧困人口,及時提供應急救助;對因臨時性、緊迫性、突發性原因導致生活陷入困境的貧困戶給予臨時救助。對無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中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救助條件的,納入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圍,按照省定脫貧標準補足差額,實行政府精準兜底保障。民政辦要和縣殘聯搞好對接,將農村一級智力、肢體、精神殘疾人口符合政策條件的要納入“五保”供養對象,二級以上農村重度殘疾人家庭符合政策規定條件的要納入農村低保范圍,逐步提高殘疾人生活補助標準。要優先扶持殘疾人發展產業、自主創業。社保中心要將60歲以上貧困人口納入基本養老范圍。

(六)駐村幫扶扶貧。

一是建立“駐村幫扶”機制。實行鎮黨委領導二包一聯(包二個村聯戶)、中層干部“一包一聯”(包一個村聯戶)、大學生村官和村兩委干部聯戶扶貧,動員全鎮干部全面參與扶貧工作,實現干部包村聯戶全覆蓋。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同聯戶干部簽訂扶貧目標責任書,聯戶干部向貧困戶填寫“一對一”結對幫扶明白卡,實行目標責任管理,做到“六個到村到戶”,即:工作管理、規劃計劃、分類施策、項目資金、幫扶責任、監測考核到村到戶,確保精準脫貧措施落到實處。

二是建立包村聯戶考核機制。各包村干部包村聯戶,不脫貧不脫鉤、不脫貧不使用。領導干部包村和駐村工作組主要任務是:制定規劃、發展產業、改善條件、扶貧解困、服務群眾、調處矛盾,實現脫貧致富目標。聯戶干部的主要任務是:理清思路、增強信心、發展產業、提升能力、資助上學、協調就業、解決困難,實現脫貧目標。要結合實際調整駐村聯戶及包扶低收入村干部,保證每個村有1名副科以上的駐村組長、1名以上駐村干部。

四、抓好“十項重點工作”

各部門要加大對扶貧開發工作的支持力度,制定各部門具體工作方案,組織實施好“十項重點工作”。

(一)村級道路暢通工作。結合移民搬遷、特色產業發展等,加大對農村道路建設支持力度,重點實施村、村和村生產道路建設。全面實現貧困村村級道路、扶貧避災移民搬遷安置點道路通暢,解決村社斷頭路問題。(責任部門:交管辦、城鄉建設辦)

(二)飲水安全工作。大力發展規模化集中供水,到2018年全面解決貧困村、移民搬遷安置點安全飲水問題,貧困村居民安全飲水比例達到100%,同時解決移民搬遷安置點、貧困村產業發展用水問題。(責任部門:農業服務中心)

(三)農村電力保障工作。到2018年全面解決貧困村和移民搬遷安置點安全用電及生產用電問題。(責任單位:供電所)

(四)教育扶貧工作。整合扶貧、教育、民政、工會、團委、婦聯、殘聯、慈善協會等各類助學資源,對貧困家庭學生助學全覆蓋。合理布局調整就讀學校、幼兒園,保證搬遷群眾子女就近入學。落實和實施好“春蕾計劃”(責任單位:學校、扶貧辦、民政辦、工會、團委、婦聯、殘聯、關工委)

(六)衛生計生扶貧工作。衛生院要建立貧困人口健康檔案,保障貧困人口基本醫療、。衛生院和民政辦要落實好貧困人口在門診治療老慢性病過程中產生費用的報銷及重特大病報銷政策;對貧困戶因大病和意外事故產生的住院費用,除按現行醫療保障政策標準報銷外,民政辦要根據其困難程度,再從社會救助資金中優先給予扶持,著力解決貧困人口大病返貧問題。進一步完善鎮、村二級醫療衛生和計劃生育服務網絡體系,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貧困戶建立健康檔案。定期組織開展醫務工作人員聯系因病致貧貧困戶幫扶活動。計生辦要加強計劃生育工作,落實計劃生育扶貧對象扶助政策,使扶貧對象享有基本醫療保障、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計劃生育服務。(責任部門:衛生院、計生辦、民政辦)

(七)文化建設工作。加強貧困村公共文化設施網絡、服務體系和體育設施配套建設,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到2018年,貧困村公共文化設施網絡基本健全,村級圖書館普及率達到100%,全面實現貧困村廣播電視“戶戶通”。(責任部門:廣播站、文化服務中心)

(八)基本農田建設工作。加強貧困村和扶貧避災移民搬遷安置點的基本農田建設,加快水土流失治理,加大小型淤地壩和治溝造地建設力度,增加耕地面積,改良土壤質量,有條件的推廣節水灌溉,到2018年貧困戶人均基本農田達到1畝以上。(責任部門:農業服務中心、國土所)

(十)生態建設工作。實施好新一輪退耕還林工作,不斷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做好移民搬遷安置點和貧困村的綠化美化工作。城鄉建設辦公室要加強新農村建設村貧困戶的住房條件和生活環境改善。房管辦要集中危房改造資金,切實加強貧困村、貧困戶危舊房改造和村容村貌整治,確保貧困戶住房安全。加強城鄉環境衛生整治,建設生態鄉村。(責任單位:城鄉建設辦公室、林業站、房管辦、農村環境整治辦)

五、建立健全精準扶貧“五大工作機制”

(一)建立精準扶貧工作領導機制。實行黨政“一把手”扶貧工作責任制,鎮黨委、政府“一把手”是扶貧開發的第一責任人。進一步健全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由鎮黨委書記、鎮長任組長,副鎮長任副組長,鎮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辦公室設在鎮扶貧開發辦公室;領導小組負責審定全鎮扶貧開發工作規劃和年度扶貧開發工作計劃,下達年度扶貧工作任務,制定扶貧工作目標責任考核辦法,組織實施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建立精準扶貧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統籌協調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健全鎮扶貧工作機構,為適應扶貧工作精準化管理、動態化監測的要求,加強各駐村小組駐村聯戶;各村要加強對扶貧開發工作的組織領導,成立領導小組,明確村三職干部為各村扶貧工作人員,負責各村貧困戶產業發展項目實施、組織協調、跟蹤監測、檔案管理等工作。各貧困村要配合“第一書記”,團結帶領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

(二)建立資金投入保障機制。嚴格執行《省農村扶貧開發條例》有關規定,建立財政扶貧開發專項資金管理機制,編制資金使用計劃,并報省市縣備案。按照縣級報賬制,實行專人管理、專戶儲存、專賬核算、封閉運行。嚴格實行項目資金公示制度,公開項目的立項、審批、實施、資金管理,接受社會各界監督。

(三)建立精準扶貧動態管理機制。按照規模控制、分級負責、精準識別、動態管理的原則,對照扶貧開發信息管理系統中的貧困戶信息,由駐村和包扶干部逐戶走訪調查和逐項算賬核定,并以村為單位,進行群眾評議,張榜公示,作為貧困信息核查備案資料存檔,確保將貧困狀況、致貧原因、脫貧方案等精準到村、到戶、到人,做到貧困對象檔案信息戶有卡、村有冊、鎮有檔。駐村工作組、聯戶干部堅持每月底向扶貧辦報送扶貧工作信息;扶貧辦通過梳理后,如實輸入貧困人口信息系統;鎮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每季度對脫貧戶抽查30%。

(四)建立聯動扶貧機制。財政、交管、水利、電力、住建、林業、農業、教育、衛生計生、文廣、金融等部門要加大對扶貧開發工作的支持力度,制定具體工作方案,組織實施好“十項重點工作”。各貧困村要積極同各部門、駐村單位對接,抓好具體項目的銜接和落實。

(五)建立扶貧工作督查考核機制。鎮黨委、政府與各駐村小組和各相關部門簽訂目標責任書,對照“兩不愁、四保障”目標和本年度扶貧任務,分解扶貧工作任務指標到部門及包村聯戶的領導和干部,明確脫貧任務和措施,限期脫貧。制定精準扶貧工作考核辦法,實行1季度一督查、半年一考核,逐村逐戶進行核查,考核內容要以貧困人口脫貧、貧困村基礎條件改善為主,考核結果納入單位年度考核和干部使用重要內容,對扶貧開發工作中成績突出的優秀干部要優先提拔使用,對推動扶貧工作不力、考核不達標的部門、村實行一票否決,對主要負責人予以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