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工作計劃
時間:2022-01-22 01:41:00
導語:企業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今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打基礎的關鍵年,實現全市中小企業又好又快發展,對完成全市經貿工作各項任務,推進新型工業化,促進全市國民經濟和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現提出2007年全市中小企業工作要點。
一、基本思路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推進新型工業化和小康目標統領全市中小企業發展工作,圍繞市委、市政府確定的“4221”工程相關目標,引導民營企業、鄉鎮企業等中小企業堅持加快發展不動搖,不斷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加快產業集聚,發展循環經濟,加強節能減排,建立健全服務體系,提升運行質態,為全市經濟和社會實現又好又快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二、總體目標
1、全市凈增私營企業2860戶、個體企業2萬戶,凈增個體私營企業從業人員10萬人、注冊資本金52億元。
2、鄉鎮工業銷售收入比上年增長26%,增加值增長18%,利稅增長20%;其中,規模鄉鎮工業開票銷售收入增長24%,入庫稅金增長16%。
3、鄉鎮工業集中區完成基礎設施投入3億元以上,建成標準化廠房100萬平方米以上,完成項目固定資產投入30億元以上。
4、加強節能減排,全市列統鄉鎮工業企業萬元增加值電耗下降4%。
5、加快服務體系建設,成立服務中心10個,培育市級中小企業技術服務平臺10個,建立市級創業示范基地10個,培育重點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18個,組織參加各類培訓達10000人次以上。
三、重點工作
一是優化發展環境。繼續深入貫徹落實《中小企業促進法》、國務院發展非公有制經濟36條、《江蘇省中小企業促進條例》等法規文件精神,掀起新一輪學習宣傳熱潮,進一步放寬準入條件,加大扶持力度,鼓勵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加快發展。堅持參與開展全民創業調研服務暨企業服務月等活動,切實幫助小企業解決各類困難和問題,努力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樹立和推廣創業及發展民營經濟方面的各類典型。
二是加快集中區建設。全力實施“313”工程,即:全市鄉鎮工業集中區全年完成基礎設施投入3億元以上,平均每個集中區投入300萬元;建成標準化廠房100萬平方米以上,平均每個集中區建成1萬平方米;完成項目固定資產投入30億元以上,30個市級重點集中區平均每個投入5000萬元,其余集中區平均每個投入2000萬元。各地要積極運用市場運作的辦法多方籌措資金,加快集中區基礎設施和標準化廠房建設;采取主攻招商引資和推動全民創業兩條腿走路的辦法,不斷加快集中區項目的引進和建設。認真抓好集中區的規劃和考核工作。
三是培育產業集群。集中精力抓好楚州教學具產業集群、針紡織產業集群、金湖機電產業集群、盱眙農副產品加工產業集群、淮陰木業及木業加工產業集群、洪澤鹽化工及新型建材產業集群等重點產業集群培育,著力引導和幫助各地做好發展規劃編制工作。發揮資源優勢,大力發展農副產品加工,有計劃地扶持一批上規模的農副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引導低水平產能過剩的企業主動調整結構,努力培育一批影響較大、輻射帶動能力強的農副產品加工群體。力爭到年底,6個產業集群共實現銷售收入達150億元以上。
四是推進科技進步。進一步強化投入意識,盡可能多的上項目、上大項目。完善協調機制,加大對列入考核項目的跟蹤服務力度,努力幫助解決用地、技術、人才等要素問題。積極引導企業把招商引資作為解決項目投入資金不足的主要途徑。多方位傳遞有關招商引資信息,多形式幫助牽線搭橋洽談項目,全過程幫辦項目實施,努力提高項目成功率。全年共實施500萬元以上重點工業技術改造項目1200項,完成固定資產投入達80億元。引導企業不斷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努力開發新產品。到年底,全市開發省級專利新產品6個,申報確定省級自主創新示范企業4家。認真做好2007年度項目庫建設工作,努力幫助企業向上爭取有關資金和項目支持。
五是引導推進新型工業化。引導和幫助中小企業圍繞國家產業政策,在承接產業轉移中提升產業層次,在與大企業配套時發展循環經濟,在加強節能減排上提高經濟效益,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發展路子。認真貫徹《清潔生產促進法》,積極推行清潔生產,從項目引進和設計以及產品開發的源頭抓起,實施污染物的防治,積極開展創建環保模范企業和清潔生產示范企業活動。到年底,確保通過清潔生產審核驗收的中小企業達12家。引導有條件的重點鄉鎮,結合鄉鎮工業集中區的建設,大力推進以種植業為龍頭,發展糧食加工、飼料加工,再發展養殖、加工的大產業循環鏈,以農促工,以工帶農,形成大循環經濟格局。鼓勵中小企業發展工業廢棄物的循環利用,實現產業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
六是實施百佳民企工程。挑選確定100戶成長型民營企業進行重點培育,實行政策聚焦,分類扶持。指導和幫助企業研究制定年度發展計劃和中長期發展規劃。積極搜集、提供相關信息,引導和幫助企業開展聯合重組,走低成本擴張之路。重點幫助百戶成長型企業向上爭取有關扶持項目和資金。引導和幫助企業提高組織層次,加快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指導企業加強基礎管理,積極開展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和ISO14000環保認證,加速提升管理層次。以提高產品質量為重點,以爭創名牌為目標,大力實施“品牌工程”。建立骨干企業監測點,加強經濟運行監測。努力構建以骨干企業為“點”,條線匯總為“線”,整合工商、統計、稅務等部門信息資料為“面”的點、線、面相結合的民營經濟信息采集體系,探索全市小企業信息收集分析的新渠道、新方法,逐步建立規模鄉鎮工業開票銷售和入庫稅金體系。改善信息傳遞手段,建立健全財務和統計報表制度,提高數據信息質量,堅持定期分析,及時發現運行中存在的問題,更好的為領導決策和指導工作提供依據。
七是建設完善服務體系。研究制定推進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的政策措施,以“一中心、六平臺”為總體框架,以政府引導、企事業為主的市場化運作為運行模式,培育建設全市小企業服務體系,即:淮安市中小企業發展服務中心和科技創新支持平臺、創業平臺、培訓平臺、融資平臺擔保平臺、維權服務平臺、政策信息咨詢平臺。以技術創新支持平臺為載體,努力解決企業創新難問題。推動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大企業的研發機構面向市場開展有償服務,推動中小企業與上述研發機構建立聯系,協議為中小企業提供研發、試驗、檢測等支持和服務。培育10家機構為市級中小企業技術服務平臺。以創業平臺為載體,努力解決創業難問題。依托市留學生創業園、鄉鎮工業集中區和有關培訓咨詢機構,向創業人員提供產業政策咨詢、公司注冊登記、培訓、幫辦等服務,向創業人員提供標準化廠房、寫字樓等。以多種方式積極培育創業基地,開展創業宣傳輔導活動。到年底,培育建立市級創業示范基地10個。以各種培訓機構為載體,努力解決企業人才短缺問題。舉辦“民營企業競爭力大講堂”活動,培訓一批中小企業經營管理者;根據企業需求,舉辦營銷、管理、創業等培訓班,幫助企業提高企業員工素質。以各類擔保公司為載體,努力解決企業融資問題。培育重點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18個,爭取再建3個縣級融資平臺。積極實施W3100工程,加快推進企業境外融資工作。探索開展中小企業信用評級工作。以律師事務所為依托,幫助企業解決維權難問題。積極推動中小企業聘請法律顧問,推動事務所向企業提供優質低價服務。以發展服務中心和各類咨詢機構為依托,為中小企業提供各類咨詢服務。定期匯集公布相關政策信息,收集企業需求信息,有針對性提供相關服務。
八是加強對外交流和信息化工作。積極組織參加省局牽頭的各項經貿交流合作活動,包括廣州中小企業博覽會、APEC青島合作交流會和蘇州中小企業交易會等,鼓勵企業拓展國際國內市場;組織民營企業家外出考察學習,開闊眼界和思路。大力實施信息化推進工程,重點抓好信息化示范企業的培育,積極開展信息化培訓工作,促進企業重視運用信息技術和手段改善業務流程,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到年底,全市完成信息化培訓達800人次以上。加強政務信息和宣傳報道工作,全年完成市級以上媒體宣傳報道民營經濟和鄉鎮企業稿件達50篇;向省局報送政務信息達200條,采用率在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