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背景農村體育公共服務研究
時間:2022-09-21 16:02:08
導語:鄉村振興背景農村體育公共服務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黨的屆五中全會把鄉村振興擺在重要戰略位置,關系到美麗鄉村和鄉村振興全面建成的農村體育公共服務,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影響體育強國目標的實現。制約農村體育公共服務的現實問題,亟須解決。
關鍵詞:鄉村振興;農村;體育;公共服務
1體育公共服務的概念
目前,我國滿足社會群體體育公共需求的體育公共服務的概念還沒有明確界定。通過研究大多集中在內涵、目標、任務、外在形式等相關理論上的文獻查閱發現,我國僅有少數學者和專家對體育公共服務從基礎層面進行了概念的界定,還未研究其呈現情況和發展形式。范東云認為,體現在體育公共服務供給上的“公”字,是她的研究重點,公共部門提供大眾享受的體育公共產品的過程就是體育公共服務。可見,“公”字也應該是相關群體的體育公共服務,而不是某些特定群體的特殊服務,能提供各類滿足人們的體育需求的體育公共產品。
2農村體育事業對鄉村振興的推動作用
2.1營造生態宜居環境,改變居民生活方式
許多鄉鎮因地制宜,利用沒有過度發達、工業污染也較少的農村自然資源,結合農村地理環境特點,以“體育旅游、休閑養生”的模式打造了可激發居民體育鍛煉興趣的休閑旅游目的地,改變了居民觀念,發揮鄉村生態宜居特色。例如,桂林大力實施的生態文化旅游戰略,影響當地傳統生活方式,利用漓江秀麗的風光,建設發展全國馬拉松、攀巖、漂流等項目的桂林體育旅游,發展起來的體育賽事日益增多,促進體育與生態、文化、旅游的融合,也為帶動經濟的發展、增強國民體質提供了良好條件。
2.2促進社會團體交流,推進鄉村文明建設
城市人口融入農村帶來了新的健身方式和健康理念,提高人的思想素質和道德操守,增加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在運動中釋放壓力,促進人的社會化,形成和諧的鄰里關系,體現體育的增強農村人口凝聚力的社會化功能,無形中帶動了周邊人群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來。社會群體通過體育活動相互交流,促進其享受身心的放松。
3.1農村體育公共服務發展
緩慢,缺乏長期穩定的資金支持在鄉村振興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背景下,以廣大農村群眾為主體的農村體育公共服務體系,作為自上而下的系統工程,是以完善的農村基本體育設施為依托,以全民健康為核心的需要多方保障的農村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目前,受國情影響,受農村經濟社會環境等因素的影響,農村體育公共服務不完善,無法完全促進農村體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政府,一直是我國體育公共服務供給的主體。現階段,最突出的就是財政撥款不能滿足農村體育公共服務發展的需要。3.2農村體育公共服務缺乏專業體育指導員作為一種組織服務體系機制,硬件設施是基本物質條件,該機制的順利運行對體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時,人才供給作為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人才支持是發展的重要動力。在一些經濟發展較快的農村地區,一些健身人士缺乏科學健身知識的指導,大量設施閑置廢棄,在盲目健身的過程中,盡管基礎設施建設可以媲美專業設施,但錯誤的動作或練習,無法發揮應有的健身功能,對身體造成了不可逆轉的傷害。而專業體育指導員和專業健身教練的缺乏,是農村體育發展面臨的現實困境。
3.3自然條件和人力資源的限制
受自然條件和人力資源的制約,目前農村體育公共服務發展緩慢,農村體育公共服務在一定程度上沒有得到重視。農村體育公共服務發展主體體現在長期以來農村資源分布不平衡,如基礎設施、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領域的投入不足,各部門、各部門之間嚴重的盈利性問題。實踐主體體現在農村體育公共服務發展過程中的體系邊界劃分,造成農村體育機構與不同形式的社會組織之間的界限。由此,自然條件和人力資源的限制與城市相比差距較大,各行業碎片化和個性化情況等是農村體育公共服務發展中的問題。
3.4社會文化思想制約
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傳統農業國,中國長期保留著農業文明的傳統。由于農村地區社會文化思想制約,這種農業文明的保守元素與體育的進取精神背道而馳。作為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積累起來的文化瑰寶,體育文化提倡奮斗、勇敢等價值觀,而信息傳遞緩慢,技術落后的以社會靜態為主的農村地區往往不重視體育文化。農村群眾長期不科學的生活方式和態度,缺乏積極的體育鍛煉意識,形成惡性循環,形成的歷史文化思想桎梏,導致農村體育公共服務缺乏自我動力。通過農村體育公共服務的有效供給打破落后的觀念,任重而道遠。
4鄉村振興戰略下我國農村體育發展路徑
4.1加強制度建設
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支持下,深化改革,推動國家公共服務體制機制創新,從戰略高度突出服務宗旨,根據農村體育服務現狀,以公共服務均等化為依托,制定符合各地區情況的公共體育發展戰略。針對農村體育公共服務發展不平衡的公共服務均等化,在推進政府職能轉變過程中,地方政府制定符合區域實際的農村體育公共服務規劃,建議出臺促進體育發展的指導意見,從法律和政策層面將農村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發展寫入法律法規,確保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落實。政府除了要加強規劃和法律制定外,還要制定農村體育公共服務人才培養體系,調查分析農村體育公共服務體系中體育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原因,將場館設施的規劃建設納入規劃開發序列,制定促進農村體育公共服務發展的制度體系,謀劃農村體育公共服務發展。加強制度建設,將農村社會指導員培養體系納入師范生教育序列。
4.2加強農村公共服務體系建設
在社會公共服務管理方面,借鑒歐美、日本等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經驗和西方先進社會群體運行機制,借鑒發達國家人才培養模式,制定農村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和我國人才培養機制,促進發展中國農村社會群體。
4.3合理利用自然資源,提高農民參與積極性
當前信息技術傳播緩慢,農村對中國傳統體育文化知之甚少,而農民是農村建設的主體和主要受益者,體育價值認同感較差,農村體育公共服務供給亟待改善。將體育公共服務與腰鼓、秧歌等農村特色體育運動和農村特色自然資源相結合,傳播農村特有的體育精神和文化,充分發揮農村區域優勢以及群眾性健美操、廣場舞等群眾性體育健身項目,激發農村人口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以上表明,需要立足農村體育公共服務需求,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完善體育公共服務供給內容,增加體育活動的參與人數,提高農民參與積極性。
4.4多領域發展農村體育產業
在體育領域,體育的包容性決定了農村體育的公共服務并不孤單。而根據農村的區域特點,農村人口的復雜性、需求的多樣化和生活水平的不平衡,發展休閑體育產業,要提高農村群眾的意識,因地制宜,改變農村體育活力低下的常態。一是積極發展“一帶一路”等一系列綠色健康休閑體育項目,從體育中獲得更多的社會資源,如漂流、攀巖等打造符合現代消費的綠色休閑體育之路。二是尊重民俗傳統,科學發展農村休閑體育,完善和拓寬鄉村體育產業鏈,在開發和充分利用鄉村景觀等自然資源外,更加注重人文關懷,為鄉村體育振興爭取更大的發展空間。
作者:王二通 單位:成都錦城學院?通識教育學院
- 上一篇: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康復效果
- 下一篇:心理護理干預對上呼吸道感染的療效
精品范文
5鄉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