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與大學生創新創業融合策略
時間:2022-09-13 11:32:27
導語:思政教育與大學生創新創業融合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奮斗一百年,領航新征程”,當下的高校思政教育需要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創新創業理念,從全方位培養人才的角度出發,去構建一套完整的思想教育體系。隨著社會科技的發展,大學生思政教育不斷與創新創業理念相融合更好地促進學生“雙創”達到“雙贏”。從大學生職業規劃出發考慮,創新創業課程設計上需要深入研究,建立起一套完備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統,實行在當下教育模式中緊跟國家政策指揮棒的有效融合教育方式,強化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精神文明建設。
關鍵詞:高校思政教育;大學生;創新創業;有機融合
隨著社會就業壓力的上升,一些大學生在校期間沒有明確的目標,沒有創新創業的思想觀念,對未來職業發展造成了一定阻礙。雖然我國高等院校培養了大批合格人才,許多學生還獲得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頒發的證書,但這些學生在實際工作中缺乏經驗,一方面,我國的高等教育課程仍然側重于學科體系和系統知識,忽視公司對高素質人才的實際需求,導致高等教育與思政教育脫節。另一方面,幾乎所有資格培訓內容都是為了使學生成功通過各種高級技能評估和技能測試問題,在工作方面的幫助并不大。基于此,本文將針對高校思政教育與大學生創新創業有機融合項目進行深入探究,并得出相關解決措施。
一、高校思政教育與創新創業現狀分析
對于中國高等教育而言,思政教育不斷融入到各大高校當中。2012年國家工程教育實踐中心開始正式建設,2018年工信部也發布了首批育人示范基地建設指南,這些都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創新創業發展建立了一定的基礎。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協同育人項目指南明確指出協同育人項目的真實方向,包括創新創業等相關的項目建設。2020年的指南明確了該項目的要求,為創新創業人才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明確高校該如何去進行創新創業的落地與實施。隨著社會政治、經濟、民生問題的發展,為了對抗全球經濟下行的相關壓力,國家也在不斷重視創新創業人才的發展,從學習書本知識到高校思政教育,能夠幫助學生在就業之前對自身的前景有一定具象化認識,學生思想層面能夠感受到更加立體的東西。不僅是加強學生的認知,許多院校紛紛加入思政教育與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計劃的行列,開設了獨具特色和風格的人才培養模式,一些學院取得了預期的目標和效果。創新創業的人才培養計劃實施時間不長,也沒有積累很多經驗,人才培養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偏差,這是創新創業過程中的主要問題,如果不能得到充分有效地解決,勢必阻礙其質量和人才培養的效果。具體而言,不同的院校面臨著不同的人才培養問題,但也存在一些共性問題,如教學內容單一、教學融合模式欠缺、學生的主動性和思想政治水平有待提高等,另外,思政教育的深度、廣度、融合度不足,從實踐中培養人才的問題亟待解決。只有解決這些共性問題,才能真正有助于促進高校思政教育與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有機融合的長遠發展。
二、高校思政教育與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有機融合面臨的困境
1.學生對創新創業認識不足
很多學生在大學階段只注重個人專業知識的培養,對自身的未來發展和職業規劃欠缺。較大部分學生對自身沒有合理的定位,認為只要精通自身的專業知識,就能夠找到一個好工作,這樣的思想在學生群體中普遍存在。學生沒有良好的社會實踐經歷,工作方向認知不足。或是在流媒體的沖擊下,一部分學生認為工作很好找,錢很好賺,通過一些快節奏的方式就能實現創業,甚至有一些學生因為受到流媒體的影響,去利用法律的“擦邊球”獲取利益,或是做出一些越過法律法規的事情。高校思政教學需要帶領學生認識正確的經濟形勢和社會未來的發展方向,多方面提高學生思想認識水平,加強與社會方面的接觸,為學生未來的職業規劃打下基礎。
2.教師對學生關注度不夠
大多數老師因為日常工作的關系和學生之間交流溝通較少,沒有辦法第一時間了解到學生實際情況和學生內心真實的想法,導致老師與學生之間缺乏溝通,學生與老師之間的關系變得疏遠,對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產生了斷層影響。在與學生交流的過程當中,教師不能一味地指出學生的缺點,這樣會讓學生產生自卑心理,從而沒有辦法得到有效的交流,更有可能導致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破裂,后續工作沒有辦法展開。教師要擴充自己的知識面、提高對創新創業的認識度、了解國家相關就業創業的政策,在和學生的談話中要多與學生交流,對學生的創新創業觀點進行肯定,發現學生的長處,結合學生自身優勢和國家形勢政策為學生制定個性化的就業方案。
三、高校思政教育與大學生創新創業融合策略
1.幫助學生制定合理的創業方向
教師在日常思想教育普及工作中,不僅要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規劃,更要為學生定制個性化的職業生涯規劃目標。學生來咨詢老師相關創新創業問題時,老師不能覺得該項目距離學生的實際水平較遠而草草應對。教師應該理性幫助學生分析當中存在的問題,利用一些具體事例來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其中的內涵。此外,思想政治教育還需要制定出個人多才多藝專業人才培養計劃。所謂多元化,是指學生既要掌握專業知識,又要適應社會環境,它是學生培養的方向,也是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最終追求。為此,需要結合學生的基本情況,切實制定出符合學生需求、國家要求和社會需要的人才培養方案。需要分階進行:第一階段,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基本能力和基礎知識,主要負責為學生奠定堅實的專業基礎;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是綜合能力培養階段,可以開展各種實踐活動,加強學生的專業性。第三階段可以看作是創造個性化人才的重要階段,更是加強學生思政教育的關鍵,在學生有以上基礎的情況下,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目標。
2.實現從理論到實踐的教學轉變
思政教育需要深入到學生中研究建設方案,對于過程存在的問題要及時解決。注意時間的管理和規劃,教育要實事求是、遵從教育客觀發展,不可以好高騖遠,要在小的基礎上不斷提升才能取得更大的進步。積極與教育專業人士進行溝通,交流思想。在教育方面取得的成果要進行合理的宣傳工作,鼓勵各地方教育部門效仿,實現全社會教育事業的融合發展。基于思政融合下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工作需要大量的時間去探索,在實施的時候需要很長時間才能看出成效,需要教師有耐心、有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不能一味地相信權威機構,認為在書本上的內容就是正確的,要走自身的創新發展之路,面對問題要勇敢地提出問題然后探討解決問題。教學工作中,教師要積極與外界保持溝通,為學生的成長提供相應的平臺。帶領學生多接觸外面的社會,讓學生在具體的工作中體會到創新創業思想教育的核心。
3.加強教師工匠精神培養
新時期高校教師應具備優秀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良好的職業素質和道德素養,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是高校培養工匠精神的關鍵工作。一是提高教師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教師要不斷創新教學方法,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提高自身的知識儲備和文化傳承,使其在不知不覺中滲透職業道德、敬業精神和創新精神,使大學生了解工匠精神的內涵。二是加強高校師德建設,工匠精神的培養要求把師德作為教師評價的重要標準,高校要重視師德教育,加快形成尊重師德的教育環境。
4.產教融合與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相結合
依托于產教融合,科教融合的相關平臺,能夠為學生的培養提供更好地支撐,其中包括各類競賽、生產實習、大學生畢業設計、學位論文等,也可以依托這樣的平臺達成相關教師與企業在科研項目上的合作,幫助企業解決生產上的難題,去構建創新研究、創新創業課題,讓學生真正理解創新創業的含義,去踐行真正的創新創業理念。由于工學結合人才培養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產教融合在創新創業人才培養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一是產教融合的出現,無疑緩解了社會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解決延伸技能人才短缺的問題,使人才有了新的修養,實現傳統人才培養模式向現代人才培養模式的轉變。它的現實意義是突出的,值得注意的是,它已經上升到對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和影響。二是實現了企業行為與教育行為的無縫銜接。無論是學校還是企業,都有著更深刻、更積極的形象,可以創造雙贏的格局,使得緊密結合的產業鏈和人才培養的主題更加鮮明,它可以根據需求,結合學校人才與社會崗位人才來培養行業人才,從而達到預期的教育目標。此外,依托學校科研項目和企業的實際項目,在深化校企合作、拓寬學生就業方向中發揮的效益也顯而易見,可以形成產教融合的品牌效應,逐步提高社會美譽度和影響力,有助于提高校企資源共享水平。
5.制定漸進式的課程體系
充實課程體系、增強吸引力與影響力、實現多能力的培養目標。在這樣的背景下需要思政教育結合,而課程體系的逐步發展又使得高等學校成為傳統意義上的學校。對課程教學進行了改進,保證了課程的豐富性能滿足思政融合的教學條件,也能為學生的差異化學習需求提供幫助。值得一提的是,這里的課程體系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易到難的程序強調課程安排,使學生能夠結合自己的基礎學習、循序漸進地去學習。此外,該原則還可以與創新創業培養人才相結合,按照初級難度、中級難度、高級難度的層次建立人才培養模式,使學生獲得最大的成長動力,這樣有利于調動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
四、結語
高校思政教育與大學生創新創業相融合的關鍵點在于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職業生涯規劃,注重大學生創新創業規劃課程的開展,利用多維度的方式將創新創業的觀念滲透到學生思想中,進一步推動我國高科技創新人才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瑛.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機融合[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1,5(08):20-22.
[2]劉磊.淺析高校思政教育與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機融合[J].就業與保障,2020(23):70-72.
[3]徐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機融合研究[J].就業與保障,2020(22):85-86.
作者:周波 單位:寧夏大學新華學院
- 上一篇:沉積巖石學實踐教學改革效果
- 下一篇:兒童鋼琴教學情感培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