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視野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4-30 05:21:0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文化視野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文化視野研究管理論文
天驕網我是天驕招聘兼職家教培訓招生考研論文淘客
首頁|招聘企業|精英人才|企業服務|職場指南|人才戰略|論文/應用文范文參考|企業庫|淘寶導購優惠充值
網站首頁>>范文參考>>文學范文>>新聞傳播論文>>正文
文化研究的視野:大眾傳播與接受
當代世界最不引人注目卻又最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社會現象是什么?電視.電視觀眾恐怕是當代世界最廣泛的文化研究對象.研究電視,是理解與大眾傳播中心問題有關的整個社會和文化進程的潛在的關鍵.因為,電視觀眾是今天人類日常生活中社會和文化的最主要的實體。
在當代世界,與電視有關的生產者的力量日益強大,而與之相應的消費者的力量也日益強大.1960年代末1970年代初德國接受美學興起時的一個重要契機就是其創始人敏銳地感受到了當時大眾流行文化的興起.后來,接受美學又突破了其早期讀者中心論的藩籬,向COMMUNICATION轉化.COMMUNICATION這個詞既是交流,也是傳播.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傳播及其傳播媒體已成為現代社會不可一刻或缺的生存手段.
文化視野傳媒管理論文
[摘要]英國文化研究學派的興起為傳媒研究提供了一條新路徑。該學派重視傳媒研究,與傳媒在現代社會中的重要地位及該學派重視通俗文化及文化與權力之間關系的學術傳統有關。該學派在文本分析、符號學方法及受眾理論方面為傳媒研究做出了巨大貢獻。
[關鍵詞]文化研究;傳媒研究;通俗文化;符號學;受眾
近年來文化研究已成為最具活力的學術思潮之一,在其略顯龐雜的學術版圖中,一直存在著一個重要分支,那就是傳媒研究,其幾代學者都曾在此領域進行開拓,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本文要考察的就是為什么文化研究學派會選擇傳媒作為其主要研究對象,以及通過傳媒研究,文化研究學派給傳統的新聞傳播學研究提供了一些什么樣的新思路與新方法。
一、文化研究的興起與發展
1、英國文化研究學派的興起:
我們通常所說的文化研究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在英國逐步興起,爾后擴展到美國及其他西方國家的一種學術思潮和知識傳統。追溯其根源,盡管霍爾認為文化研究并沒有一個“絕對的開端”,但我們依然可以發現其大致的思想源頭以及特定的社會背景。
現代性視野下馬克思主義文化意義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文化現代性創新
論文摘要: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是中國社會發展對現代性訴求的必然反映,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就是最高意義上的現代性成果。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具有雙重文化意義,既要實現馬克思主義民族化具體化,又代表了中國文化現代性的方向。中國人民選擇社會主義道路蘊涵著建構新的現代性的價值訴求。馬克思在中國迅速傳播并中國化是中國近代歷史對外來先進文化的必然選擇,是中國思想文化的邏輯發展。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具有積極的雙重文化意蘊.是馬克思主義在走向民族化的過程中與中國現代文化有機結合的產物。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為東西方文化轉換提供了中介,使馬克思主義這一產生于西方文化背景中的理論融入了東方文化的精神智慧,開辟了馬克思主義實踐化、通俗化、民族化的道路。”在我國改革開放走過三十年并取得輝煌成就的今天,回顧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路徑和現實境遇,總結其中的經驗教訓,具有積極的思想文化意蘊。
一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代表了中國文化現代性的前進方向
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德文版序言中明確指出,《宣言》中所闡述的一般基本原理整個說直到現在還是完全正確的,但同時他們又強調:“這些基本原理的實際運用,……隨時隨地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與時俱進的“時”表現在以下層面:隨著時代的變化,不斷實現理論的自我超越,使馬克思主義理論反映時代的主題,成為時代精神的精華;因地制宜,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具體國家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實現本土化或民族化;根據條件變化闡釋、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精神,發揮其改造世界的功能。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表明,理論上的成熟是一個政黨成熟的標志;要保持政黨的先進性必須保持思想理論的活水源頭。指出:“馬克思主義具有強大生命力的奧妙,就在于它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160年的馬克思主義發展史實質就是與時俱進、不斷完善的創新史。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是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這幾大理論成果又共同構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體系。
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這幾大理論成果探索和回答了中國向何處去、中國革命走什么樣的路,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
現代化視野下農村公共文化論文
1洞村公共文化生活的歷史變遷
1.1新中國成立前后傳統儀式影響下的村莊公共文化生活
洞村受自然條件的制約,經濟不發達,與外界交流也不多。即使在日本占領時期,日本人也很少進村。在近代中國風云變幻、內憂外患的艱難歲月,村民們卻少受外界沖擊,保持著傳統農耕文化的那份寧靜、單調與貧脊,因而在風俗習慣、倫理道德、社會心理、生活方式等許多方面,主要是傳承了祖祖輩輩積淀下來的傳統農耕文化。其特點是:公共文化帶有很強的宗教和宗族文化色彩。村中有從事供奉、祭拜、喪葬活動的專用場所,有供奉神靈的村廟,雖沒有公開舉行大型的祭祀活動,但據老人們回憶,村民大都對神靈充滿敬畏,一旦遇到災病,就會舉行儀式活動,請求神靈的庇護或寬恕;還通過祭祖墳、拜年、紅白喜事等基本方式參與家族性公共文化活動。陳勁松根據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聯方式,將社會關聯分為神性關聯、倫理關聯和契約關聯三種形式。建國前后的洞村主要是以倫理和神性為基礎建立起來的社會關聯。新中國成立以前,政府公共權力從未直接深入到廣闊的鄉村社會;近代中國風云變幻,社會激烈動蕩,但洞村皆因交通不便處于半封閉狀態而未受太大沖擊。鄉村社會的治理和維系主要依靠宗族和宗教的權威,因而村莊公共文化生活表現出濃厚的宗族和宗教色彩。
1.2集體化時期國家行政控制下的村莊公共文化生活
50年代中國鄉村的集體化改造在全國是整齊劃一的過程,很少考慮到地方特色或自然、歷史條件的限制,以致于集體化后的洞村同全國絕大多數村莊一樣,村民從昔日的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家族共同體進入到新的集體經濟組織中,村民的公共文化生活表現出極高的一致性與同質性,從而形成特定時期的特定公共文化生活。緊跟全國政治形勢參與政治活動,按照上級的指示統一組織集體化生產,移風易俗,對傳統的、封建的、落后的、愚昧的文化進行改造或禁止,家族公共活動被取消,祭祀等封建迷信活動被禁止,供奉用的宗祠被用作社員開會的場所,民間的迷信活動幾乎絕跡。開會是集體化時期最有特色的也是村民最主要的公共活動,已經成為他們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生產隊里的會幾乎天天有,大隊、的大會也常常參加。在近現代歷史上,農民還從來沒有過象集體化時期這樣的如此緊密地參與政治和公共事務的管理。集體勞動是集體化時期最重要的公共活動。這種集體化的生產與分工改變了村莊內部成員與成員之間的交往方式,昔日血緣和親情的倫理關系被生產隊里聯系更緊密的經濟生產共同體所取代。農閑時節,村民被組織起來參加生產隊或公社的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許多社員還參加了公社、大隊組織的各種團體如共青團、民兵連和文藝宣傳隊等。一次次政治運動破除了農民對祖宗和神靈的敬畏,由原來的對祖先、神靈的共同崇拜轉向對領袖的偶像崇拜,村民們在新集體生活狀態中找到了新的希望與寄托。
1.3改革開放以來的村莊公共文化生活
通俗文化視野管理論文
電視劇《中國式離婚》在全國各地電視臺陸續播出后,較長時期占據當地收視率榜首,不僅成為2004年度首屆電視劇風云盛典的最大贏家,一舉獲得了現代劇最佳女演員、最具潛質男、女演員和年度最佳現代電視劇四項大獎,而且還榮獲第五屆“大眾電視雙十佳”。很多電視臺在2007年又安排了重播,它仍然能夠在觀眾中掀起熱烈討論,并有不同凡響的收視率。然而,不容回避的事實是:不論是有著“中國婚姻第一”之美譽的王海鸰女士,還是熱鬧狂歡的現代觀眾,都在這一如火如荼的熱烈背后,顯露出了女性仍作為“第二性”的社會意識。
由都市情感劇導演沈嚴先生導演、當紅影星陳道明、蔣雯麗飾男女主角的電視劇《中國式離婚》,通過對三對都市青年婚姻的描述,試圖告訴觀眾沒有“第三者”也同樣脆弱的婚姻狀況。它不但一反“離婚大多是由于第三者的緣故”的習慣思維,而且它的探討也不同于蘇童的小說《離婚指南》。關于婚姻由自身問題導致其痛苦或解體這一話題,《離婚指南》展現的是婚姻中凡庸的日常生活所造成的個體的精神孤獨。男主人公楊泊想離婚的緣由“主要是厭煩,厭煩的情緒一天天惡化,最后成為仇恨”。當有人問楊泊“你妻子那么賢惠能干,孩子也招人喜歡,你為什么也要趕離婚的時髦”時,楊泊的回答是“離婚不是時髦,它是我的私事,它只和我的心靈有關”。在這里作家并不追究為什么厭煩,并不追究男女兩人有什么不相契合之處。厭煩就是現代人想離婚的最充分的心理根據。主人公和隱含作者都覺得除此之外沒有必要提供更多說明。而《中國式離婚》體現的卻是通俗文化視野,它以宋建平、林小楓的婚姻為主線,通過對這一有著高學歷且有著較為體面工作的夫妻生活的展示,形象地解讀了看起來和諧溫馨的幸福之家是怎樣一步步走向破碎的痛苦歷程。劇作在對“中國式”婚姻中的男才女貌、望夫成龍、夫貴妻榮的女性文化心態予以冷靜審視與批判的同時,卻令人遺憾地流露出了濃厚的男性中心意識。正如福柯所言:“重要的不是話語講述的年代,重要的是講述話語的年代。”在21世紀的今天,作為時代精神文化代表的女性作家,其女性書寫得到通俗文化視野的欣賞與贊許,本應是可喜可賀的,然而作品在思想認識的深層結構上卻契合了中國傳統文化對女性身份的規定,這一現象就值得我們深思了。也正如同樣是寫青紗帳,很有可能將男女野合的浪漫史錯當成阿波羅或維納斯的故事,把生命中最粗糙的本能錯位為米開朗琪羅的大衛雕像一樣來加以贊美。即使這種謳歌的理由冠冕堂皇,或是為了拯救現代人靈魂的病弱,或提出光明和正義還能與丑惡為鄰的責問,豈非唱反調反到另一個極端去了。
我們先簡要解析《中國式離婚》中男、女主人公的形象。
“好丈夫”宋建平:陳道明飾演的男主角宋建平身上仍有《圍城》中知識分子方鴻漸的影子:性格和順,聰明機敏,但在現實生存中又毫無心機。雖如此,宋建平仍不失為理想丈夫的形象。他是一位有著醫學碩士學位的醫生,業務水平一流,閱讀外文醫學雜志的速度不亞于中文。尤其難得的是他還喜歡做飯,而且有著不俗的廚藝。對妻子林小楓歇斯底里的性格及日常生活中的胡攪蠻纏,作為丈夫的他有寬容,有退讓,甚至有遷就,當然偶爾也適當地表現出自己的生活原則;在不得不與妻子發生沖突時,他采取的基本上是“且戰且退”的策略,體現了一位優秀人士所具有的氣度。宋建平還疼愛兒子,對岳父岳母也能盡孝道。可以說這是一個現代社會較為理想的丈夫形象。
“作女”林小楓:本科大學畢業的小學教師林小楓,非常幸運地擁有了這么一位優秀的男人,又怎么會讓婚姻生活充滿著痛苦與怨恨,并且導致丈夫對自己身心的背叛呢?林小楓的行為一再讓我想起張抗抗一部小說的名字——《作女》。雖同是表現女性的“作”(讀ZUO,平聲,指不能安分守己、挺能折騰的人),但由于審視者的角度不同,《作女》中卓爾的“作”與林小楓的“作”也被賦予了迥異的內涵。“作”這個詞在劇中顯然又回到了它的傳統意義上。在北方方言中,它一直單用在女人或小孩身上,傳統上把婦女兒童放在一起,是“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的文化觀念所致。所以這個“作”字,它在民間一般都是罵小孩或指責女人的:你就“作”吧,你特能“作”,你“作”死吧,把胡攪蠻纏的行為叫“作”。林小楓顯然被賦予了這么一個傳統式自作自受的女性特征:
“望夫成龍”:在林小楓眼里,作為肝膽外科醫生的丈夫宋建平是一位平凡的“好人”,好人固然好,平凡就不好了;就因為宋建平的甘于平凡,她和兒子才只能過普通人的生活。這種心理使林小楓成為一個膚淺霸道的女人,丈夫再也感受不到談戀愛時她的美麗與優雅了。35歲的林小楓進入觀眾視野的第一個鏡頭,就是在醫院食堂買菜因一位20歲的姑娘叫了聲“阿姨”就反應激烈的庸俗女性;隨后就是因將要入小學的兒子不能進入重點學校就否定兒子前途的歇斯底里的女人。
非遺視野下的坭興陶文化保護論文
一、坭興陶文化保護的意義
1.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坭興陶產業具有巨大的潛在發展商機,坭興陶的文化保護對地方經濟的發展意義重大。凝練挖掘坭興陶文化有助于促進欽州社會經濟的發展。在新的歷史時期,欽州市正處于工業化經濟發展的蓬勃時期,而坭興陶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升值空間勢必會帶動廣大坭興陶企業產值的高速增長,從而使坭興陶文化的生命力更加旺盛。廣闊的市場發展前景吸引了更多的人才投身于坭興陶市場,坭興陶越做越強,逐步成為欽州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
2.提高城市品味
自2008年以來,坭興陶成功申報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與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以及《高鼓花樽》《時來運轉茶具》等坭興陶作品先后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的杰出手工藝品徽章認證這一榮譽,坭興陶的知名度與影響力逐年攀升。2009年第六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上,總理在坭興陶“同心瓶”上簽字;2010年坭興陶大花瓶《世博緣•壯鄉情》又被上海世博中國館永久收藏;2011年第八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上,原國家總理與馬來西亞納吉布總理在坭興陶板上簽字;2012年欽州又獲得了“中國坭興陶之都”的榮譽稱號,這都為坭興陶產業的發展帶來了廣闊的空間。如今,地方文化的開發利用已成為各個地區的必然選擇,地方文化正逐漸成為旅游開發中最具發展潛力的因素。坭興陶所展示的民族價值觀念,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作為中國四大名陶之一的坭興陶,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對其開發利用,必將大大提高欽州的影響力與城市知名度。
二、坭興陶的文化保護現狀
學校新視野文化建設管理論文
【內容提要】從生命哲學的視野看,只有精神活動才是人的生命活動的最高形式,因而也只有精神文化才真正表現出文化的生命特征。離開人的生命意識,任何文化的思考都沒有真正的教育價值。學校文化建設不能只從教育者的理解力出發,而要把學校文化建設變成學生精神生活的重要內容。精神文化建設必須突破學校文化建設的傳統框架,在新的哲學背景上構筑學校文化建設的理論基礎和實踐形態。
【英文摘要】Fromthevie
以往許多研究僅僅從精神文明的角度思考精神文化,將其局限于單純社會道德建設的視野之中,排除了對精神文化的本體論研究。從教育實踐看,學校文化始終走不出“物質文化”建設的思路,基本上是一種文化環境的布置或文化活動的設計,這就是為什么學校文化豐富了,卻不能把幸福和快樂帶給學生的根本原因。文化觀的價值轉向,使學校文化理論能夠建立在生命哲學的基礎之上,讓文化真正回到學生自己的精神生活之中。
一、精神文化的哲學本質
(一)精神文化的解釋范式
關于精神文化,有兩種基本的解釋范式。一種是道德哲學的解釋范式。近代哲學將文化的概念推向精神的高度,并提出精神文化這一概念,是出于人類對物質文化和技術文明的反思,試圖從物質文明的陷阱中得到解救,表現了人類重新探尋未來文化發展方向的危機意識。斯諾關于“兩種文化”的著名論斷告訴人們,科學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尖銳對立,已成為當今人類面臨的重要危機。科斯洛夫斯基則直接用“精神文化”和“物質文化”這對范疇,再次表達了斯諾關于兩種文化對抗的擔憂,從而使精神文化獲得一種特殊的時代意義和歷史內涵。從這個意義上看,精神文化被看作與物質文化和技術文化相對立的一種文化價值,它強調人類文化生活的倫理和道德內涵,表現了人類對精神世界和倫理生活的重新發現。文化哲學和社會哲學對精神文化的解釋大多站在這一立場之上。另一種是生命哲學的解釋范式。第一次從人或生命的角度討論“精神文化”,始于德國文化教育學派的思想家。狄爾泰的生命哲學、斯普蘭格的文化陶冶論、博爾諾夫的精神漫游說等等,為文化的精神概念奠定了基礎。在此之前,文化一詞經歷了古代希臘人的“教養文化”、泰勒的“總體文化”,以及新康德主義的“價值文化”等等。然而,文化的含義盡管不斷得到拓展,但始終沒有能真正與人的生命過程和精神生活走到一起。文化教育學派的思想家們,最早將文化與人的生命意識結合起來,使文化作為一種教育資源所具有的內在性質得到揭示。斯普蘭格曾解釋了之所以要以生命為起點理解文化的本質,是因為文化對人精神生命不可或缺的意義。他認為,學校文化的價值在于“喚醒生命”,而不在于傳遞知識。教育應當“一直到精神生活運動的根”,“教育之根和文化之根的尋求,只能通過人的靈魂的喚醒才能實現。”(注:鄒進.現代德國文化教育學派[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73、99.)文化只有與精神相結合,即只有用“精神文化”這一概念才能真正表達文化的生命本質。生命哲學的解釋范式,并不拒絕精神文化所具有的倫理價值,但它更關注學校文化與人的生命意志之間的對話,將精神文化視為人的一種內在生活形式。
高校學術期刊編輯新要求
一、刊網融合形勢下高校學術期刊功能的變革
高校學術期刊是學術成果交流、和傳播的重要平臺之一。[1]高校學術期刊自誕生伊始就肩負著引領學術發展的神圣歷史使命。高校學術期刊的刊網融合是目前高校編輯出版人員關注的熱點問題。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2]這標志著刊物發展正式步入刊網融合新階段,體現出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是大勢所趨,不僅是傳播手段的融合,更是內容制作、推廣方式和經營的融合。高校學術期刊承載學術傳播的重要使命,刊網融合形勢下高校學術期刊功能也將悄然發生變革。[3]一是刊網融合背景下高校學術期刊的宏觀引領與微觀服務功能。在傳統紙媒時代,由于讀者個體情況過于分散而認知模糊、無法獲知,高校學術期刊只能實現宏觀領域學術引領且影響具有不確定性。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使用戶的網刊閱讀或瀏覽情況可以精確獲得,包括讀者的瀏覽論文種類、時間、時長、研究旨趣等。通過大數據分析,高校學術期刊可以實現刊網融合背景下為讀者提供個性化服務、實現引領學術發展的權威地位。[4]二是刊網融合背景下高校學術期刊的學術交流功能得到最大化發揮。高校學術期刊是學術期刊的重要組成部分,學術期刊的天然使命就是為學術研究搭建一個權威、公平、公正的學術成果交流平臺。學術研究不再是個人孤軍奮戰而是正逐漸走向專業化和職業化,研究也從單一領域走向多學科相互滲透、交叉融合。因此,刊網融合不是簡單的紙刊內容移到網絡這么簡單,而是可以上升到基于跨終端的多樣化、多媒體資源帶給讀者的互動性的優質閱讀體驗,可以滿足用戶隨時、隨地、隨心的個性化學習服務。刊網融合后高校期刊的學術交流功能將大為提升。三是刊網融合背景下高校期刊的學術傳播途徑、媒介、速度、理念均發生變化。傳統紙刊是通過贈閱交流、郵局訂閱、實體店購買等方式傳播,范圍有限,互聯網時代的期刊網絡出版將使傳播范圍全空間化。在國家財政的支持下,未來學術期刊有可能改變讀者付費的傳統銷售模式,全部實現OA(開放獲取),讀者將免費獲得學術數據資源。這將大大改變原來學術研究只限于部分學術精英的研究專業化、職業化的現狀,使更多人可以參與到學術研究中。刊網融合背景下網刊能在第一時間傳播,實現了傳播速度及時化和傳播效用的最大化。傳統紙刊時代秉承“內容為王”發展到刊網融合時代“內容、服務”并重,高校學術期刊不僅要清晰、準確地傳播學術,更要注重內容建設,有針對性地將內容推送到目標客戶,為用戶服務。[4]四是刊網融合背景下高校學術期刊的學術評價仍是采用同行評價為主、量化評價為輔的方法,但由于大型網絡學術資源庫的建立,學術不端檢測系統等的出現,能更大程度和更廣范圍地實現防范學術倫理失范、遏制學術腐敗及權力尋租。
二、刊網融合對高校期刊編輯文化素養的新要求
隨著新聞傳媒事業的發展,編輯開始朝著專業化、職業化方向轉變。高校學術期刊作為高校學術傳播的平臺與載體,其編輯人員的專業化職業化更是一個無法回避也亟待解決的問題。高校學術期刊編輯不僅要有專業的研究方向和學科專長,更需要良好的個人素質和綜合能力,尤其是文化素養。高校學術期刊編輯的文化素養主要包括三個維度:一是能力維度,指文字與文章的素養;二是思想維度,指知識與思維素養,三是責任心維度,指尊嚴與使命的素養。高校學術期刊編輯只有在三個維度都具備了較高素養,再加上一份對職業的熱愛與癡迷,才能在一個更高層次上創造性地高質量地完成工作。高素養的高校學術期刊編輯能夠指導作者將論文在保持嚴謹與嚴肅的前提下,把文章修改得盡量形象、生動和優美。因為學術論文并不排斥語言的美感。[5](一)刊網融合形勢下高校學術期刊編輯要具備較高文化素養,善于“沙里淘金”,更要善于“點石成金”。傳統的編輯工作更多體現的是文獻的收集和編纂等較為淺表性的工作,但隨著社會科技的進步與文化的演變,高校科研氛圍日益濃厚,尤其是科研考評機制的現實存在,高校工作者的科研動力與熱情空前高漲,申報課題撰寫論文成為高校工作者的常態化工作。高校學術期刊編輯在這種大的學術環境里,一方面要有慧眼,能在海量的作者來稿里“沙里淘金”,挑出高質量的符合期刊欄目的稿件,另一方面,又要提升自身素養,能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幫助作者修改提高,善于“點石成金”。這就要求編輯要自覺提升編輯主體意識,充分認識編輯工作的不可替代性和創新性。編輯工作的過去和現在存在一個歷時差異(縱向方面的差異),而不同編輯個體之間又存在一個共時差異(橫向方面的差異)。[5]所以,刊網融合下的高校學術期刊編輯要主動通過課題研究或論文寫作培養能力素養,擴大與傳統編輯的歷時差異,縮小與高水平編輯的共時差異,提升自己。(二)刊網融合形勢下高校學術期刊編輯不再是只強調傳統的“勤苦大于創造”,也強調編輯更高的人文情懷和科學精神。高校學術期刊編輯的文字編輯工作共時差異非常大,體現在實際工作量可深可淺的彈性上。淺層次的編輯工作主要是形式的規范與文字的修飾,即讓編輯后的論文語言達到文通字順、摘要關鍵詞的寫作及參考文獻、注釋等論文格式符合規范要求。深層次的編輯工作則要走進作品的信息、知識生產過程,是編輯與作者共同創造性地參與到知識和文化的創造過程中,需要編輯廣博的知識、精深的專業素養,體現的是編輯深層次的修養和能力,以及更高的人文情懷和科學精神。高校學術期刊編輯職業發展到現在,工作的創新性在不斷加強,原來僅一味強調“勤苦大于創造”已經成為了歷史。現在的編輯不僅需要傳統的“工匠精神”,更強調科學精神和人文情懷。因為現代高校學術期刊編輯已經逐漸集編、審、校于一身,其中“審”的地位逐漸提高。當作者咨詢自己的投稿是否被采用時,作者關心的是稿件的內涵水準,而非論文形式上的規范。可以說,“審”的過程是高校學術期刊編輯工作地位提高的體現,編輯工作的對象是論文與論文作者,其中論文是物,作者是人。對待論文,編輯須講科學精神,視文章質量標準及知識和創新標準決定取舍;對待作者,編輯須講人文情懷,應以尊重、理解、發展的心理傾向來溝通交流,當論文無法避免批評時,最好在批評中不忘真誠的肯定甚至贊美,尤其對于學術新人。高校期刊編輯要學會對作者的文章進行批評和鑒賞,這里要厘清的是,批評不等于否定,而是理性的分析和檢評;鑒賞更不是安慰的姿態,而是對作者作品獨到、深刻之處的由衷而理性的判斷。這是非常考量編輯的哲學思維和文學眼光的。(三)刊網融合形勢下高校學術期刊編輯更強調職業能力與職業使命認知這兩方面的文化素養。普通的高校期刊編輯與卓越的高校期刊編輯的區別體現在職業能力與職業使命認知兩個方面。能力決定工作的順利完成情況及效率高低,使命認知則決定職業工作的境界。有了責任與使命意識的高校學術期刊編輯能走出機械、重復的匠技境地,將自身的工作放在文化生產與傳播的大系統中思考,讓平凡的工作在意識中擁有了豐富的內涵,在工作中體現自己的創造性價值,從而擁有積極、健康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刊網融合時代的來臨對高校學術期刊編輯素養提出了多方面更高的要求,編輯在面對海量信息時要有更卓越的選擇能力、鑒別能力、質疑能力、思辨能力、創新知識能力。[6]還要求編輯有更好的網絡溝通能力,即利用網絡進行調查采訪的能力、利用社交網站發起討論的能力、創建網絡社區作為欄目策劃或組稿的能力等。這其中,很多報紙的編輯已經走到了前列,有了很多可以借鑒的寶貴經驗,如《人民日報》官微的“你好,明天”已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三、刊網融合形勢下做一個“走心的”學術期刊編輯
改革創新,理念先行。刊網融合最關鍵的節點是人的融合,其中思維方式的轉變又是實現人的融合的最關鍵的環節。[3]高校學術期刊編輯如果要將工作做好,必須與刊物保持一輩子的熱戀。在與刊物的戀愛里面,如果每天編輯審稿校對,不花心思,想必也難以做出成績。有人稱真正的愛情是“走心”的,因此,我們可以做一個“走心”的高校學術期刊編輯。“走心”的編輯可以具體細化到“四心”:(一)培養一顆公正之心。高校學術期刊編輯需要具備一雙火眼金睛,通過學術不端檢測系統等手段,將抄襲、剽竊、一稿多投、重復發表、偽造數據等存在學術倫理失范的學術不端稿件識別剔除,讓作者不再有僥幸心理,對刊物心存敬畏,對學術保持尊敬,從而在以后的學術實踐中拋棄浮躁,腳踏實地,這也是幫助作者成長。學術期刊編輯要懷著一顆“公正的心”在來稿里“沙里淘金”,從大量來稿中挑選出符合刊物要求的有創新價值的原創論文,同時對每一篇錄用的論文公正地用心地“點石成金”,對于有前瞻意識又存在一定缺陷的論文,編輯要從專業知識、文章結構、謀篇布局、邏輯推理等方面給作者一些指導,提出具體的修改意見,讓作者細化完善,以達到“點石成金”的效果。高校學術期刊編輯通常都接受了某專業的系統教育和訓練,擁有知識優勢,在某一領域有專門甚至是專深的知識,但在處理他人文本時,即使是自己所學專業的范圍,也會因某一學科專業的細分、高度細化而產生程度不同的陌生感,因而,高校期刊編輯為能更公正地挑選稿件,必須拓展自己的知識面,先在自己的專業領域拓展,然后再逐步走出自己的專業領域,對其他相關領域學習,獲得更加廣闊的視野,[5]這樣才能培養出一種卓越的能力,具備一顆“公正的心”。(二)擁有一顆細膩之心。高校學術期刊編輯對于符合刊物要求的文章,要細致審讀,指出作者推理、結論、邏輯、語言中不妥之處,給出具體的可操作的修改意見,幫助作者加強規范提高文章質量。高校學術期刊編輯對于文章的審查首先是對于主題意義的整體審查,判斷其內涵高低,然后進入衡量作品表達水平的審查。這個時候,編輯字斟句酌的職業精神和較真態度常常會讓作者覺得“苛刻”“挑剔”,但正是這種精雕細刻,編輯的細膩和文字文章素養,才成就了一篇篇質量上乘的學術精品。只有具備細膩之心的高校學術期刊編輯才能在擁有較專深知識的基礎上,更好地投入工作。高校學術期刊編輯擁有某一專業知識,就等于擁有某一看問題的視野,但若僅限于該單一視野看問題顯然很局限。[5]所以必須懷著一顆細膩的心不斷以自己專業領域為圓心向外圍拓展自己知識,形成多層面多元化的立體知識架構。這不僅是高校期刊編輯個人的自我完善,也是高質量地完成本職工作的需要。(三)懷著一顆柔軟的心。有一顆柔軟的心的高校學術期刊編輯對于不符合本刊物要求但文章質量又不差的作者來稿,不是一拒了之,而是站在作者角度,細心體會作者寫作的艱辛、完成一篇文章的不易,給出建議指導作者投給適宜的刊物。這樣有人情味的高素養編輯無疑能得到作者的敬重和感激。高校學術期刊編輯工作的境界可高可低。較低的層面上,僅限于文本的校對。在較高的層面,編輯可組織作者進行學術探討,對論文內容進行補充。刊網融合形勢下要求高校學術期刊編輯更需要一顆柔軟的心,以自己的勤懇付出得到作者讀者的敬重和稱贊,悉心為作者服務、為讀者服務。高校學術期刊編輯的個性、行動能力、工作素養都與其廣闊的視野息息相關。編輯若具備一顆柔軟的心,就多一種視野從而多一種獲得旁人無法捕捉的信息的能力,也就更多一種工作創新的可能。高校學術期刊編輯只有在工作中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精華,不斷加強積累,形成內心柔軟、本性善良、意志堅定的品質,一切行動都是為了提升刊物質量和影響力,具備這樣柔軟的心的高校學術期刊編輯才是最有力量也最受讀者尊重和作者青睞的。(四)保持一顆感恩的心。高校學術期刊編輯對于高水平的作者,要加強聯絡,積極交流,讓對方參與到欄目策劃、組稿甚至審稿的工作中。高校學術期刊編輯要充分認識刊物水平的提升基石是高水平的作者,刊物質量和影響力是靠一篇篇高水平作者文章造就的。所以,高校期刊編輯對這些作者要有一顆感恩的心。高校學術期刊編輯若常懷一顆感恩的心,就不會對自己工作認知膚淺,不會在工作中表現得過且過、不思進取、沒有激情,仿佛工作只是為了生計的勞務。具有感恩心的高校期刊編輯會意識到自己肩負的使命,時時有一種文化的自覺,有一種使命感,會主動鐘情熱愛自己的職業,有一種情懷,將有限的自己和平凡的工作融入社會文化生產和傳播的整體系統中,對工作熱愛珍惜且知足感恩。高校學術期刊編輯是一個技術人員,但有感恩之心的編輯絕不會把自己僅限于技術人員,會在工作中自覺學習專業的知識、方法,培養文化素養,通過博覽群書提升文化品位,通過洞察社會提高文化敏感度,通過自省反思完善自身修養,懷感恩之心的編輯能在較高層次上完成學術期刊的編輯工作任務。
安監局論壇通告
按照20*年北京市安全生產月活動安排,北京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與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定于20*年11月在京舉辦第二屆北京安全文化論壇。
論壇以“以人為本、安全發展”為主題,圍繞如何推動安全生產理念創新,推進安全文化建設,加強安全生產監管,建設都市、行業和企業安全文化等方面進行深入研討。屆時,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北京市政府相關部門領導,安全生產科研領域的專家、學者,部分大中型企業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以及部分國際安全生產領域專家等400余人將出席會議。
一、論壇時間:20*年11月
二、論壇地點: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學術報告廳
三、論壇主題:以人為本安全發展
四、主要議題:
非法學本科生的法學論文寫作研究
本科畢業論文是系統全面檢驗高校本科生通過四年專業學習(某些進行試點改革和允許提前畢業的高校為三年)所獲得之各種學習成果、思維能力、綜合素質及獨立從事科研調查水準高低的主要依據。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由單一專才型向寬口徑復合通才型轉變,兼之“依法治國”、“法律至上”等觀念日漸深入人心,不但各高校法學專業本科生撰寫了數量龐大的法學畢業論文,許多非法學專業①的本科生也紛紛結合本專業實際,從個人興趣、教師引導以及就業需要②等方面出發選擇撰寫同本專業相關的法學畢業論文。譬如諸多國際貿易專業本科生選擇撰寫國際經濟法方面的畢業論文,電子商務專業本科生選擇信息安全法類的畢業論文,哲學專業本科生選擇法哲學、法倫理學類的畢業論文……凡此種種,舉不勝舉。平心而論,這可謂一種令人欣喜的現象,它既反映了目前我國本科教育的寬口徑培養模式已在很大程度上被彰顯,又折射出年輕一代法治理念質的飛躍。
不過有一點需著重指出的是,非法學專業的本科生畢竟與法學本科生有著較大差別。他們往往在四年本科學習中僅上過寥寥幾門和本專業相關的法律實務課程(如新聞學專業開設的《新聞傳媒法》等),個別興趣濃厚的學生充其量也不過課余翻閱了部分法學書籍,負責指導他們畢業論文撰寫的教師很多也僅為本專業而非法學課程教師。雖然在選題視野開拓度層面他們或許會寬于法學本科生,但在理論研究深度上,便著實難同法學本科生相提并論。③如此一來,我們就必須根據非法學專業的本科生撰寫相關法學畢業論文之具體癥結,一一對癥下藥,從而保證其能真正完成一份高水準的本科畢業論文。
一、非法學專業的本科生撰寫相關法學畢業論文暴露的主要問題
1.論文選題不深入,主題不突出所謂好的選題乃成功之一半,非法學專業的本科生由于屬“跳出法學看法學”,在研究視野開拓度上便有不少要寬于法學本科生。根據筆者在湖南長沙、衡陽、湘潭三地部分高校所做的抽樣調查,同樣打算寫作合同法方面畢業論文,一些電子商務專業本科生可能會結合自己專業特點選擇B2B或B2C等網絡無形交易下的新型合同法律問題來寫作,而法學本科生則因受電子信息技術知識匱乏束縛,往往更多傾向于探討傳統合同法問題。不過,非法學專業的本科生雖然在視野開拓度上較之法學本科生具備一定優勢,但他們法學理論功底則有所不及,從而導致選題不深入,時常出現選了一個較新穎方面問題開始寫作,最終結果竟是簡單就事論事甚至虎頭蛇尾草草收場的情況。譬如某些電子商務專業本科生選擇了虛擬貨幣的法律問題進行寫作,但往往淺嘗輒止,要么便簡單就事論事通篇缺乏法言法語和法律思維像一份記者的新聞報道,要么就從最宏觀政府話語層面大而化之地發些空洞無用的議論。
此外,與選題不深入接踵而來的便是主題不突出的問題。
正如湯維建先生所言,論文選題決定了論文主題,它給論文主題劃定了范圍,[1]既然我們許多非法學專業的本科生存在著選題不深入的毛病,那主題自然也會不突出,常常令人不知所云。如某些行政管理專業本科生選擇了非政府組織的法律問題進行寫作,由于選題不夠深入,在主題上也變得模模糊糊,洋洋灑灑通篇論述了很多非政府組織的起源、類型和特點,但究竟要探討的是什么具體法律問題,到結尾都沒有完全交待清楚。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文化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