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備規劃范文10篇

時間:2024-05-19 10:52:21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土地整備規劃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土地整備規劃

日本機構改革后的水資源管理體制

2007年世界水日

新世紀伊始日本政府著手進行機構改革,將原有的23個省廳(相當于我國的部委)改組、合并成11個新府省,2001年4月1日正式開始運作.就水資源管理部門而言,因省廳合并,名稱、職責多有變化,但“治水與用水分離,多龍管水”這一日本水資源管理體制的最大特點依然維持。

日本沒有統一的水資源管理機構,水利工程的建設與管理分為中央與地方二級制.中央級分別由五個省承擔:治水即防治水害,由國土交通省負責;治污由環境省負責;用水根據用途不同分別由厚生勞動省、經濟產業省和農林水產省負責.地方級的都道府縣(相當于我國的省市自治區)均有相應的水利管理機構.以下僅介紹中央級水利主管部門的職能劃分及其機構設置.

1國土交通省

由原建設省、運輸省和國土廳以及北海道開發廳合并而成,其中與水利相關的部門有河川局相當于司、土地·水資源局和都市·地域整備局.

1.1河川局

查看全文

透析通過日本國土交通省的職權看公物的范疇

國土交通省(MinistryofLand,Infrastructure,TransportandTourism)是日本的中央省廳之一,在2001年的中央省廳再編中由運輸省、建設省、北海道開發廳和國土廳等機關合并而成,國土交通省的工作人員數僅次於防衛省(因防衛省包含自衛隊),在日本的中央政府各機關人員編制中排名第二。

目前學術界一般認為,現代國家已經進入給付行政時代,除了財政上的支付或者給付外,給付行政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國家提供和掌管了大量行政法上的自然公物和人工公物,這些公物大部分是公共用公物,也有一部分是機關用或公務用公物。日本國土交通省的業務范圍包括國土計劃、河川、都市、住宅、道路、港灣、政府廳舍營繕的建設與維持管理等,大致相當于中國國土資源部、交通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甚至環境保護部等的全部或部分職能。從日本的機構改革中看出,日本的國土交通省實際上是公物法上行政公物的最主要管理機關,其管理的內容包括公物的建設、供給公用、養護負擔、利用秩序、公物警察權等各方面。由于日本的一些公物在經營上采取了公營造物(事業單位)或民營化措施,使得公物制度變的比較復雜。大致來說公物范疇包括:

一、國土。日本的國土公物行政管理并非是從所有權的角度,而是從開發利用和保護的角度。這與公物理論定義中“公共使用”“公物警察”是基本一致的。日本國土開發利用基本法有《土地利用計劃法》(1949年)、《國土綜合開發法》(1950年)、《國土利用計劃法》(1974年)和《土地基本法》(1989年);土地利用方面的法律有《土地改良法》(1949年)、《國土調查法》(1951年)、《國土調查促進特別措施法》(1962年)、《土地征用法》(1952年)、《關于取得公共土地的特別措施法》(1962年)、《地價公示法》(1969年)和《關于推進公有地擴大的法律》(1972年)等。國土保全方面的法律還有《森林法》(1951年)、《防沙法》(1955年制定)、《治山治水緊急措施法》(1958年)、《河川法》(1964年)等;《水源地域對策特別措施法》(1973年)和《水資源開發促進法》(1961年)等。

二、海洋。2007年4月,日本《海洋基本法》和《海洋建筑物安全水域設定法》以絕對多數獲得通過。按照新的《海洋基本法》,要新增設“海洋大臣”一職。此前,對于涉及海洋領域的事務,日本政府內部一直是多頭管理,涉及8個省廳。比如,經濟產業省負責海洋資源開發,農林水產省負責漁業,國土交通省負責海上保安和港口建設維護等。

三、河川和水資源。日本水資源管理的法律框架可以分為五個領域:(1)水資源開發的總體規劃;(2)與水資源相關設施的開發建設,包括政府補貼的建設項目;(3)水權和水交易;(4)水務企業的運營和管理,包括私營部門通過簽訂合同參與運營和管理的企業;(5)水環境保護。相關法律為《河川法》《供水法》《污水法》《水污染防治法》等。

四、自然公園、名勝風景區。日本頒布了以《自然保護法》、《自然公園法》、《文化財產保護法》為代表的16項國家法律,形成了日本自然保護和管理的法律制度體系。日本1957年《自然公園法》,將國立公園、國定公園、都道府縣立自然公園,統稱為“自然公園系統”,成立之目的在于“為保護優美的自然風景地區,增進其利用,并提供為國民的保健、休養及教育感化”,分為以下三種公園:第一級:“國立公園”,由環境省大臣指定,并由中央管理。第二級:“國定公園”,是略次于國立公園之自然風景地區,相當于臺灣的交通部觀光局國家風景特定區,系由環境省大臣依據都道府縣之申請而加以指定,但由都道府縣管理之。第三級:“都道府縣立自然公園”,是次于國定公園,代表都道府縣特性之自然風景區,由都道府縣指定,并自行管理。

查看全文

日本貧困地區的開發及其經驗

摘要:戰后以來,為縮小地方和三大都市圈在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的差距,解決因人口“過疏過密”和東京“一極集中”所產生的一些嚴重的社會問題,日本政府在國土綜合開發的基礎上,加強了地方開發。從總體上看,日本地方開發雖然有一定的滯后性,存在著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但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積累了一些有益的經驗。

一,日本落后地區開發的政策體系

1.國土綜合開發中的地方開發

日本國土開發包括國土綜合開發、三大都市圈整備和地方開發。其中,國土綜合開發是在全國范圍內綜合進行國土的開發和利用,以實現三大都市圈和地方經濟圈的協調發展;三大都市圈整備以東京圈的整備為中心,重點解決東京一極集中和人口過密所帶來的各種問題;地方開發包括一般落后地區開發和特定落后地區開發,主要是通過產業發展和社會基礎設施建設,縮小其與發達地區和大城市之間的差距。日本國土開發政策是以國土綜合開發中心而展開的,地方開發是在國土綜合開發的基礎上進行的。

2.地方開發的法律體系

日本的國土開發是在政府的主導下進行的,其基本依據是政府制訂的有關法律。其中,國土綜合開發方面的法律主要有《國土綜合開發法》(1950)、《土地利用計劃法》(1949)、《國土利用計劃法》(1974)和《土地基本法》(1989)等。地方開發政策方面的法律主要有《落后地區工業開發促進法》(1961年)、《城市振興開發特別措施法》(1971)、《新產業城市建設促進法》(1962年)、《工業整備特別地區整備促進法》(1964年)、《關于促進地方據點城市整備和產業業務設施再配置的法律》(1992年)等。各地區開發的法律主要有《北海道開發法》(1950)、《東北開發促進法》(1957)、《九州地方開發促進法》(1959)等;特定地區開發的法律主要有《特殊土壤地區防災及振興臨時措施法》(1952年)、《豪雪地區對策特別措施法》(1962年)、《過疏地區活性化特別措施法》(1990年)、《海島振興法》(1953年)、《山村振興法》(1965年)等。另外,還有與地方開發密切相關的土地利用、水資源、交通、生活環境整備、公害、國土保全、防止災害和公共事業長期計劃等方面的法律。

查看全文

土地整治工程技術論文

1國內外土地整治工程技術研究進展

發達國家的土地整治技術比較成熟,土地整治中所涉及到的技術主要包括生態工程技術、環境影響評估技術、信息技術、規劃技術、鄉村景觀保護與重建技術等。德國的土地工程始于13世紀,在土地整治技術方面一直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德國的巴伐利亞州現已普遍應用計算機數據處理技術,建立了土地整治信息系統(LE-GIS),將土地整治的各種數據、圖件和權屬狀況等資料儲存于該系統中。俄羅斯的土地工程技術可追溯到15世紀,1996年12月,在莫斯科通過成立“俄羅斯及獨聯體國家土地關系與土地整理問題國際研究會”,提出了統一進行研究和判定土地利用與土地整理的理論與標準,研究景觀的、生態的土地整理設計理論和技術方法。澳大利亞的土地工程技術研究重點是因礦產資源開發引起的土地復墾問題,在土地復墾整治的計算機模擬方面取得了大量處于世界先進水平的科研成果,重視土地生態系統重建研究。Caya等將模糊專家系統模型(FuzzyEx-pertSystem)應用于土地整治后的土地重新安排中,使土地權屬分配得到更多農戶滿意。使整治前后的所有地塊總價值相等,是成功的土地整治工程,因而必須要對地塊的價值進行評估,GIS技術在價值評估中有著很大的優越性。國外土地整治的上述技術已經比較科學、系統、規范,適應了土地整治實踐的要求。我國土地整治起步較晚,有關土地整治技術的研究甚少,土地整治實踐中非常缺乏技術支撐。我國急需從土地整治技術的工程化、標準化、信息化和系統化等方面構建土地綜合整治技術支撐體系,我國土地整治技術的核心是景觀設計與生態化整治技術。胡靜等為實現運用信息化手段對土地整治項目建設情況進行動態監測和預警,對提高項目管理效率提供了技術支撐,對土地整治工程項目建設監測管理系統進行了研究與設計,從建設一體化監管信息平臺出發,構建了“中央—省級—縣(區)級”三級動態監測管理系統;王金滿等應用數字高程模型(DEM)原理,借助GIS軟件的統計功能,研究了山地丘陵區坡式梯田土地整治工程量測算方法和流程,并為測算土地整治量提供了方法借鑒;葉艷妹等設計了農地整治中急需解決的路溝渠生態化技術和灌排溝渠生態化設計技術。2008年“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立項了首個土地工程研究項目“土地整理關鍵技術集成與應用”,對“土地整理規劃、設計技術、土地整理工程施工關鍵技術、土地整理質量與生態監測關鍵技術、土地整理實施信息化管理技術、東部基本農田優質精細型土地整理技術、中部糧食主產區增量經濟型土地整理技術以及西部生態脆弱區保質生態型土地整理技術”等進行了研究,這也充分說明土地工程技術研究適應了時展的需要和趨勢。

2不同類型土地整治工程技術

目前,土地綜合整治包括:

①對未利用地的開發利用,如根據需求和現狀將未利用地改良為農地或建設用地;

②對已利用地的綜合整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土地產值,如對農地的改良、配套,進行集約化利用,建設高標準農田;

查看全文

地下空間開發之法律調整機制論文

一、地下空間開發利用是一種發展趨勢

(一)地下空間開發歷史淵源悠長

地下空間開發利用與人類社會發展可謂息息相關。綜觀古代,人們對地下空間的利用主要是修建帝王陵寢,而到近現代,地下空間利用形態進一步多樣化,概括起來主要有:基礎設施建設、災害防治、景觀改造和特性利用等等。例如,地鐵、(電線、自來水、污水、燃氣等)共同管道等市政設施;防控避難所等主要用來災害預防;為進行市政景觀改造,可使電線、交通樞紐等埋于地下。到目前為止,世界上有很多國家和城市都建有了地鐵。美國紐約洛克菲勒中心的地下步行街非常發達,已經連貫了10個街區,而休斯敦市的地下街則連接了上百座的大型的城市建筑物。[1]巴黎的下水道網號稱“巴黎下的巴黎”,全長已超過2000公里。在地下空間利用方面最發達的還要屬日本,特別是它的地下共同管道(也稱“共同溝”)不但建設歷史悠久,而且建設水平也在世界前列。我國雖然對地下空間的現代化利用起步較晚,但發展速度很快,現全國多個城市已建有地鐵,地下商業步行街、地下停車場等迅速發展,大型城市地下綜合體建設項目多、規模大、水平高,地下共同管線在各城市建設中也日趨完備。[2]

(二)“21世紀是地下空間的世紀”

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早在1970年就提議:21世紀的城市其地面的使用僅限于住宅、公園和廣場,交通、通信、水道、煤氣等市政基礎設施應進一步地下化,而且也應該將停車場、車庫、垃圾、污水處理等最大限度的設置于地下。其實早在上個世紀末,土木建筑領域就普遍認為:21世紀將迎來地下空間開發高峰期,城鎮規劃領域也深刻的認識到:向地下延伸發展空間是節約土地資源,優化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生活環境的極佳選擇。[2]進入新世紀,世界各主要發達國家在進行舊城改造、建設新城的過程中,為緩解城市壓力,實現集約發展。更加重視對地下空間的開發利用。21世紀是地下空間的世紀,同樣也是我國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的高潮時期。在今后的50年里,我國也將實現國民經濟發展的第三步戰略目標,全面實現現代化。與之相適應的,我國城市化水平將達到65%以上。在這一城鎮化歷程中,地下空間必然將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預計到本世紀20年代,我國城鎮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可能出現高潮,進入大規模發展的更高階段。”[3]

二、我國地下空間立法現狀與國外相關立法評析

查看全文

“一帶一路”生態建設研究

[摘要]標準是促進世界互聯互通的機制保障。《標準聯通共建“一帶一路”行動計劃(2018—2020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對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中國標準提出了新要求。為深入貫徹落實《行動計劃》要求,地建集團高度重視,組織科研、工程技術骨干人員深入學習。并依據《行動計劃》,結合“一帶一路”建設過程面臨的土地問題及陜西省土地工程建設集團標準化工作實際,總結土地工程技術標準化建設方向,并對國際標準化建設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土地工程;“一帶一路”;生態建設

1地建集團標準化建設情況

陜土地工程建設集團(以下簡稱“地建集團”)主要從事土地整治項目建設、易地占補平衡造地、土地一級市場和建設用地開發、土地勘測規劃設計、土地工程科學研究及土地相關產業的開發等業務,擁有國土資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點實驗室等七大科研平臺。經過20多年土地工程技術科技研發和工程實踐,先后在沙地、鹽堿地、廢棄宅基地、重金屬污染土地等進行土地整治,累計整治規模達2.67萬hm2,并總結提煉了相應技術規程,逐步申報地方或行業標準[1]。目前,地建集團已經制定《砒砂巖與沙復配成土造田工程技術規范》地方標準1項并予以頒布,《土地工程普探技術規范》《山地丘陵區空心村土地立地整理技術規范》與《荒石灘耕作層構建技術規范》3項標準已列入陜西省“2017年地方標準制定項目計劃”中。根據土地工程實際,其他不同土地類型整治標準正在總結并積極申報階段。

2土地工程技術標準化的意義

《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中明確提出突出生態文明理念,加強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和應對氣候變化合作。為推動綠色發展,共同建設綠色絲綢之路,國家相關部委先后印發了《關于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的指導意見》(環國際[2017]58號)和《“一帶一路”生態環境保護合作規劃》(環國際[2017]65號),對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提出了更高、更嚴格的要求[2]。土地是生態文明建設的載體,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資源基礎,在推進“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勢必會影響土地生態環境變化,特別是中國西北部、沿線國家生態脆弱區,嚴重的將會引起水土流失、沙化、鹽堿化、重金屬污染等,對生態系統造成嚴重威脅[3]。因此,在“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運用土地工程手段解決土地生態問題,保障生態環境質量,推動水、大氣、土壤、生物多樣性等領域環境保護,促進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綠色化、低碳化建設和運營水平成為必要趨勢。

查看全文

平原濕地農業技術論文

長江流經宜昌段后,沿荊江進入一個相對低緩的地帶。其間河網密織、湖泊星羅棋布,形成了我國長江流域特有的湖泊型濕地景觀。明清以來,迫于人口壓力,人們對該濕地地區進行了不同形式的開墾,使之逐漸發展成為我國農業的發達地區。針對這片開墾地域農業面臨的各方面的問題,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不少學者將國際上的“濕地”概念引入到對本地區農業的研究上,相繼提出了要發展濕地農業的思想[1~5]。我們在完成中日技術合作“湖北省江漢平原四湖澇漬地綜合開發計劃”和湖北省“九五”重大科技計劃項目“江漢平原澇漬地綜合開發研究”的過程中,對江漢平原農業發展中所面臨的若干問題進行了研究,希望對建立我國南方濕地農業技術體系作一些有益的探索。

1“濕地農業”的提出

“濕地農業”的概念是在“濕地”概念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多水(包括地下水、地表水)是濕地的基本特征。國際上提出濕地的概念,主要是鑒于該類自然資源對調節自然環境和保護生物物種的絕對重要性,即所謂“大地之腎”的特點提出來的,其核心是要加強對濕地的保護[6~7]。但對我國江漢平原乃至長江流域來講,近600年來,已有大片的濕地被開墾成了以水稻田為主的人工濕地,該濕地的主要功能已轉變成農業經營的基礎條件、生產農產品的功能上來。在該地區農業經營中,除要保護好依然存在的部分自然濕地、發揮濕地的生物和生態功能外,農業的經營本身還或多或少受到本區濕地特征的影響,如何根據其特點進行農業經營、處理好濕地開發、利用與保護之間的關系,是濕地農業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很早以前,我國勞動人民針對南方多雨的特點,在有效排水和農業利用上就創造了一套成功的方法,在珠江三角洲形成了著名的“桑基魚塘”系統,在長江下游地區則有所謂“圩田”利用方式。而在長江中游的兩湖平原,則是以湖垸形式的土地利用方式占優勢。而且這部分地區在我國農產品生產上的地位十分突出。相對于我國北方干旱地區的干旱農業而言,我國南方濕地季風氣候條件下湖泊濕地地區的濕地農業,還面臨著一系列特有的問題與挑戰。開展濕地農業研究意義十分重大[8~13]。

2江漢平原濕地農業的特點

在低濕地上之所以短期內發展了出色的農業,固然與人口壓力密切相關,但也與其具有獨特的優點息息相關。江漢平原地勢平坦,土地肥沃;光熱水資源豐富,雨熱同季,宜于農作;交通發達,綜合經濟實力雄厚,湖北省綜合經濟實力百強縣大都位于江漢平原地區之內。但是在20世紀50~80年代期間,江漢湖泊數量和面積急劇減少,耕地面積驟增,生態環境日益脆弱化。農業災害,包括洪、澇、漬、干旱、病蟲、冷熱等日益嚴重,農業耕作和生活的設施水平與條件十分惡劣,農業的結構單一,勞動生產力與土地生產力徘徊不前,農業資源浪費嚴重,比較效益低下。形成了江漢平原濕地農業的基本背景[10,12]。江漢平原的濕地農業還具有一些具體特點。

2.1垸田特征

查看全文

農業技術體系探討論文

長江流經宜昌段后,沿荊江進入一個相對低緩的地帶。其間河網密織、湖泊星羅棋布,形成了我國長江流域特有的湖泊型濕地景觀。明清以來,迫于人口壓力,人們對該濕地地區進行了不同形式的開墾,使之逐漸發展成為我國農業的發達地區。針對這片開墾地域農業面臨的各方面的問題,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不少學者將國際上的“濕地”概念引入到對本地區農業的研究上,相繼提出了要發展濕地農業的思想[1~5]。我們在完成中日技術合作“湖北省江漢平原四湖澇漬地綜合開發計劃”和湖北省“九五”重大科技計劃項目“江漢平原澇漬地綜合開發研究”的過程中,對江漢平原農業發展中所面臨的若干問題進行了研究,希望對建立我國南方濕地農業技術體系作一些有益的探索。

1“濕地農業”的提出

“濕地農業”的概念是在“濕地”概念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多水(包括地下水、地表水)是濕地的基本特征。國際上提出濕地的概念,主要是鑒于該類自然資源對調節自然環境和保護生物物種的絕對重要性,即所謂“大地之腎”的特點提出來的,其核心是要加強對濕地的保護[6~7]。但對我國江漢平原乃至長江流域來講,近600年來,已有大片的濕地被開墾成了以水稻田為主的人工濕地,該濕地的主要功能已轉變成農業經營的基礎條件、生產農產品的功能上來。在該地區農業經營中,除要保護好依然存在的部分自然濕地、發揮濕地的生物和生態功能外,農業的經營本身還或多或少受到本區濕地特征的影響,如何根據其特點進行農業經營、處理好濕地開發、利用與保護之間的關系,是濕地農業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很早以前,我國勞動人民針對南方多雨的特點,在有效排水和農業利用上就創造了一套成功的方法,在珠江三角洲形成了著名的“桑基魚塘”系統,在長江下游地區則有所謂“圩田”利用方式。而在長江中游的兩湖平原,則是以湖垸形式的土地利用方式占優勢。而且這部分地區在我國農產品生產上的地位十分突出。相對于我國北方干旱地區的干旱農業而言,我國南方濕地季風氣候條件下湖泊濕地地區的濕地農業,還面臨著一系列特有的問題與挑戰。開展濕地農業研究意義十分重大[8~13]。

2江漢平原濕地農業的特點

在低濕地上之所以短期內發展了出色的農業,固然與人口壓力密切相關,但也與其具有獨特的優點息息相關。江漢平原地勢平坦,土地肥沃;光熱水資源豐富,雨熱同季,宜于農作;交通發達,綜合經濟實力雄厚,湖北省綜合經濟實力百強縣大都位于江漢平原地區之內。但是在20世紀50~80年代期間,江漢湖泊數量和面積急劇減少,耕地面積驟增,生態環境日益脆弱化。農業災害,包括洪、澇、漬、干旱、病蟲、冷熱等日益嚴重,農業耕作和生活的設施水平與條件十分惡劣,農業的結構單一,勞動生產力與土地生產力徘徊不前,農業資源浪費嚴重,比較效益低下。形成了江漢平原濕地農業的基本背景[10,12]。江漢平原的濕地農業還具有一些具體特點。

2.1垸田特征

查看全文

濕地農業研究論文

摘要:長江流經宜昌段后,沿荊江進入一個相對低緩的地帶。其間河網密織、湖泊星羅棋布,形成了我國長江流域特有的湖泊型濕地景觀。明清以來,迫于人口壓力,人們對該濕地地區進行了不同形式的開墾,使之逐漸發展成為我國農業的發達地區。針對這片開墾地域農業面臨的各方面的問題,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不少學者將國際上的“濕地”概念引入到對本地區農業的研究上,相繼提出了要發展濕地農業的思想[1~5]。我們在完成中日技術合作“湖北省江漢平原四湖澇漬地綜合開發計劃”和湖北省“九五”重大科技計劃項目“江漢平原澇漬地綜合開發研究”的過程中,對江漢平原農業發展中所面臨的若干問題進行了研究,希望對建立我國南方濕地農業技術體系作一些有益的探索。

1“濕地農業”的提出

“濕地農業”的概念是在“濕地”概念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多水(包括地下水、地表水)是濕地的基本特征。國際上提出濕地的概念,主要是鑒于該類自然資源對調節自然環境和保護生物物種的絕對重要性,即所謂“大地之腎”的特點提出來的,其核心是要加強對濕地的保護[6~7]。但對我國江漢平原乃至長江流域來講,近600年來,已有大片的濕地被開墾成了以水稻田為主的人工濕地,該濕地的主要功能已轉變成農業經營的基礎條件、生產農產品的功能上來。在該地區農業經營中,除要保護好依然存在的部分自然濕地、發揮濕地的生物和生態功能外,農業的經營本身還或多或少受到本區濕地特征的影響,如何根據其特點進行農業經營、處理好濕地開發、利用與保護之間的關系,是濕地農業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很早以前,我國勞動人民針對南方多雨的特點,在有效排水和農業利用上就創造了一套成功的方法,在珠江三角洲形成了著名的“桑基魚塘”系統,在長江下游地區則有所謂“圩田”利用方式。而在長江中游的兩湖平原,則是以湖垸形式的土地利用方式占優勢。而且這部分地區在我國農產品生產上的地位十分突出。相對于我國北方干旱地區的干旱農業而言,我國南方濕地季風氣候條件下湖泊濕地地區的濕地農業,還面臨著一系列特有的問題與挑戰。開展濕地農業研究意義十分重大[8~13]。

2江漢平原濕地農業的特點

在低濕地上之所以短期內發展了出色的農業,固然與人口壓力密切相關,但也與其具有獨特的優點息息相關。江漢平原地勢平坦,土地肥沃;光熱水資源豐富,雨熱同季,宜于農作;交通發達,綜合經濟實力雄厚,湖北省綜合經濟實力百強縣大都位于江漢平原地區之內。但是在20世紀50~80年代期間,江漢湖泊數量和面積急劇減少,耕地面積驟增,生態環境日益脆弱化。農業災害,包括洪、澇、漬、干旱、病蟲、冷熱等日益嚴重,農業耕作和生活的設施水平與條件十分惡劣,農業的結構單一,勞動生產力與土地生產力徘徊不前,農業資源浪費嚴重,比較效益低下。形成了江漢平原濕地農業的基本背景[10,12]。江漢平原的濕地農業還具有一些具體特點。

2.1垸田特征

查看全文

濕地農業研究意義

摘要:長江流經宜昌段后,沿荊江進入一個相對低緩的地帶。其間河網密織、湖泊星羅棋布,形成了我國長江流域特有的湖泊型濕地景觀。明清以來,迫于人口壓力,人們對該濕地地區進行了不同形式的開墾,使之逐漸發展成為我國農業的發達地區。針對這片開墾地域農業面臨的各方面的問題,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不少學者將國際上的“濕地”概念引入到對本地區農業的研究上,相繼提出了要發展濕地農業的思想[1~5]。我們在完成中日技術合作“湖北省江漢平原四湖澇漬地綜合開發計劃”和湖北省“九五”重大科技計劃項目“江漢平原澇漬地綜合開發研究”的過程中,對江漢平原農業發展中所面臨的若干問題進行了研究,希望對建立我國南方濕地農業技術體系作一些有益的探索。

1“濕地農業”的提出

“濕地農業”的概念是在“濕地”概念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多水(包括地下水、地表水)是濕地的基本特征。國際上提出濕地的概念,主要是鑒于該類自然資源對調節自然環境和保護生物物種的絕對重要性,即所謂“大地之腎”的特點提出來的,其核心是要加強對濕地的保護[6~7]。但對我國江漢平原乃至長江流域來講,近600年來,已有大片的濕地被開墾成了以水稻田為主的人工濕地,該濕地的主要功能已轉變成農業經營的基礎條件、生產農產品的功能上來。在該地區農業經營中,除要保護好依然存在的部分自然濕地、發揮濕地的生物和生態功能外,農業的經營本身還或多或少受到本區濕地特征的影響,如何根據其特點進行農業經營、處理好濕地開發、利用與保護之間的關系,是濕地農業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很早以前,我國勞動人民針對南方多雨的特點,在有效排水和農業利用上就創造了一套成功的方法,在珠江三角洲形成了著名的“桑基魚塘”系統,在長江下游地區則有所謂“圩田”利用方式。而在長江中游的兩湖平原,則是以湖垸形式的土地利用方式占優勢。而且這部分地區在我國農產品生產上的地位十分突出。相對于我國北方干旱地區的干旱農業而言,我國南方濕地季風氣候條件下湖泊濕地地區的濕地農業,還面臨著一系列特有的問題與挑戰。開展濕地農業研究意義十分重大[8~13]。

2江漢平原濕地農業的特點

在低濕地上之所以短期內發展了出色的農業,固然與人口壓力密切相關,但也與其具有獨特的優點息息相關。江漢平原地勢平坦,土地肥沃;光熱水資源豐富,雨熱同季,宜于農作;交通發達,綜合經濟實力雄厚,湖北省綜合經濟實力百強縣大都位于江漢平原地區之內。但是在20世紀50~80年代期間,江漢湖泊數量和面積急劇減少,耕地面積驟增,生態環境日益脆弱化。農業災害,包括洪、澇、漬、干旱、病蟲、冷熱等日益嚴重,農業耕作和生活的設施水平與條件十分惡劣,農業的結構單一,勞動生產力與土地生產力徘徊不前,農業資源浪費嚴重,比較效益低下。形成了江漢平原濕地農業的基本背景[10,12]。江漢平原的濕地農業還具有一些具體特點。

2.1垸田特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