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農業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5-02 09:00:2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農村農業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農業和農村發展論文
一、半個世紀的回顧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今50年過去了。在這半個世紀中,中國在各個方面都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中最令人矚目的成就是,中國的農業和農村所發生的巨變。
眾所周知,中國農業歷史悠久,以精耕細作為特征的傳統農業,養育了中華民族和中國古代的燦爛文明。但近二三百年來,在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統治下,農業和農村長期停滯和衰落。至20世紀40年代,中國農業不僅遠遠落后于經濟發達國家的現代農業,而且國內民不聊生,農村凋敝,絕大多數農民掙扎在死亡線上。
新中國成立,為農業和農村的發展開闊了寬廣的道路,并已實現了兩次偉大的歷史轉折。第一次大轉折從1949年到1978年,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農業和農村演變為社會主義的農業和農村。盡管在前進的道路上出現過挫折與失誤,但中國農業和農村仍在各方面取得了明顯的成就。第二次大轉折是1979年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根據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理論,堅持改革開放,中國農業和農村獲得了更為突出的進展,發生了歷史性變化。概括起來,這些變化有:
(一)農業持續高速增長,擺脫了農產品長期嚴重短缺的困境
中國人口眾多,農業生產力水平較低,長期以來存在農產品供給困難,嚴重地影響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1979年以來,由于農業持續、高速地增長,這種局面已基本改觀。我國農業總產值指數(不含農村非農產業,按可比價格計算)如表1。
新農村農業新科技建設論文
[論文關鍵詞]農村建設農業科技
[論文摘要]加快新農村建設,關鍵是推廣農業新科技;加強農業科教體制改革和農業科技創新人才建設,農民科技知識的培訓,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加強農村能源環保和生態環境建設;加強農業科技引進力度,農業科技研發投入和農業資源配置調整,才能加快新農村建設。
推廣同志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強調“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事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大局”。本文以個人在農村實際工作經歷認為,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關鍵是推廣農業新科技,加強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和人才隊伍建設,提高農村干部和農民對農業科技的信仰、提高學習和掌握農業科技知識能力,實現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增加農民收入,才能加快新農村建設。
一、加強農業科教體制改革
加強農業科教體制改革,必須認真貫徹中央關于科技體制改革精神和全國農業科學技術大會精神,加快農業科研、教育、推廣機構的體制創新、機制創新和管理創新。深化農業科研體制改革,按照有利于科技與農業的有效結合,有利于農業科技創新,有利于新農村建設的原則,合理配置農業科研機構和高等農業院校的研究力量,充分利用現有基礎,集中力量從事重大農業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農業科研機構應逐步轉變為科技型企業或企業集團的技術開發機構,建立起分別承擔公益性職能和經營性服務的農技推廣隊伍,逐步形成國家興辦和國家扶持、無償服務與有償服務相結合的新型基層農技推廣體系。
二、加強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和人才隊伍建設
農村農業科技成果推廣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農村建設;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推廣;戰略
論文摘要探討了現代農村建設中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與推廣戰略,從加強農技培訓、進行技術組裝、抓好示范典型、加強基礎建設和有效行使政府職能等方面提出了具體的實施對策。
目前我國的農業科技成果中存在著一種矛盾現象:一方面,農業科技成果的總量很大,據統計,我國每年產生6000多項農業科技成果;另一方面,真正運用于生產,產生實際經濟效益的科技成果很少。世界發達國家的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在65%~85%之間,而我國僅為30%~40%;世界發達國家的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為60%~80%,而我國只有42%,這說明我國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與推廣遠遠落后于西方國家。現代農業的科技推廣不是靠農業技術人員向農民說教,而是通過示范使農民購買作為科技載體的產品(種子、肥料、農藥、農膜等)以及把新技術應用到農業生產中。農民依靠多項新技術新產品組裝生產,實現高產高效低成本,其中政府也扮演著重要角色。
1開展農技培訓,優化科技成果的轉化
開展農技培訓,要從以下幾方面展開:一是加強農技培訓中心建設,各市縣要組建一定數量的培訓中心,讓這些培訓中心成為培訓農民學習農業科技和文化知識的大學校;二是開展科普之春、科技之夏、科技之秋等活動,分別在農業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后利用農閑時間對農民進行科技培訓,把科技致富能手組織起來,組成科技致富大王講師團到各地進行科技致富宣傳,使農民在親身體驗、現身說法中受到教育;三是推廣綠色證書制度,通過培訓合格后取得農民技術員職稱,使這些農民成為農業生產的技術骨干和轉化農業科技成果、推廣新技術、培育和選用良種、防治病蟲害及技術咨詢的帶頭人;四是實行農民職業規范化教育,以農村職業技術學校、農業廣播學校、實行3+1體制的普通中學和各類技術培訓中心為陣地,對農民進行較系統的培訓,使農民職業教育經常化、制度化和規范化;五是結合實施星火計劃培訓人才,優先考慮星火計劃的實施,按計劃要求的內容進行專題講座。
2進行技術組裝,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的綜合效益
農村農業證券投資分析畢業論文
近幾年,黨中央、國務院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支農惠農的重大政策。這些政策的落實,加強了“三農”工作,農業和農村發展出現了積極變化,糧食連續兩年較大幅度增產,農業結構調整向縱深推進,農民收入較快增長,農村社會事業進一步發展。這些成績的取得,除了政策因素外,農村農業投資提高也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因素。歷年來,這些投資的主體主要是國家、農村集體和農戶,尤其是國家投資起著支配性作用。銀行、企業及其它社會團體、機構,甚至個人盡管也有一定投入,但總量上很有限,投資農業的積極性還未被調動起來。在投資中,政府投資主要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對農、林、水利及氣象服務業的基本建設和更新改造投資以及為農業生產服務的科研、教育、科技推廣等方面的資金投入;農村集體投資主要是各級農村組織和鄉鎮企業為支持農業生產和發展所投入的固定資產和流動資金;農戶投資主要是農戶為維持和擴大農業生產對土地和購置各種生產資料的資金總投入。但從農村當前現實需求來看,我國農村依然面臨著巨大的投資缺口,政府財政支農的作用還未充分發揮出來。為了順利實施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目前農村投資過程中仍存一些問題亟待改進。
一、政府對農村農業的投資
國家財政用于農村農業的支出從1978年的150.66億元增長到2004年的2357.89億元,年均增長11.16%。其中增長最快的是支農支出,年均增長12.63%。但是,用于農業的支出占財政總支出的比重呈下降趨勢,到2003年只有7.12%,2004年才有所恢復,為8.28%。同期,農業務稅增長速度快于國家財政用于農業支出的增長速度,年均增長14.23%,因而用于農業支出與農業各稅的比值呈下降趨勢,1996、1997兩年小于2,2003也只有2.01,2004年有所恢復,為2.61。
2006年中央“一號文件”《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提出:“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國家財政支出、預算內固定資產投資和信貸投放,要按照存量適度調整、增量重點傾斜的原則,不斷增加對農業和農村的投入。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的范圍,建立健全財政支農資金穩定增長機制。2006年,國家財政支農資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國債和預算內資金用于農村建設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的資金要高于上年,并逐步形成新農村建設穩定的資金來源。要把國家對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的重點轉向農村。”
與這一要求相一致,我國財政也正在逐步向公共財政轉變,但農村公共產品總量不足、結構失衡、渠道分散等問題依然比較突出。
據表1,1990~2004年我國農業各稅為國家財政累計增加收入5961.06億元。但由于公共產品供給上的城鄉差別政策,農村公共產品主要靠農民白籌解決,國家僅給予少量補助,造成城鄉公共產品供給水平的巨大差異。據統計,目前占全國總人口近60%的農村居民僅享用了20%左右的醫療衛生資源,農村每千人擁有的病床數僅為城市的32.9%;農村中學生享受到的國家中學教育經費僅占38%;
農業與農村工業協調發展論文
摘要本文在分析了我國農村工業各個階段工農業關系特征的基礎上,提出了我國農業與農村工業協調發展的階段性、區域性梯度推進理論,并以此論述了我國農業與農村工業協調發展的道路。
AbstractBasedontheanalysisofrelationfeaturebetweenagricultureandruralindustryindifferentstageofruralindustryinchina,putforwardthecoordinatedtheorybetweenagricultureandruralindustrybystages,regionsanddegrees,discussedthecoordinatedroadbetweenagricultureandruralindustryfordifferentstageofruralindustryanddifferentareaofchina.
關鍵詞農業農村工業協調發展階段性區域性
農業與農村工業協調發展問題是當前我國農村經濟發展中面臨的一個突出問題,農村工業發展促進農業發展,兩者存在正相關關系,是我國農村工農業關系的主要體現。但農村工業的不同階段、不同地區兩者關系有不同的表現。工業發展并不是總是對農業有利,認識到這一點,選擇適宜的協調發展道路,發揮農村工農業之間的正關系,抑制負關系,對農村工農業協調發展十分重要。我們在廣東東莞市,江蘇無錫縣,山東諸城市、蒼山縣,湖南雙峰縣,四川米易縣等17個典型縣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重點研究了不同地區、農村工業不同階段的農業與農村工業關系特征,提出了我國農業與農村工業協調發展的道路。
1農村工業不同階段農業與農村工業關系的特征
依據反映農村工業發展水平以及與農業關系特點的若干指標(如人均農村工業產值、農村工業產值占農村社會總產值的比重、農村工業產值與農業產值比值、農村農產品加工業產值與農業產值比值、農業人口人均鄉鎮企業工資占農民人均純收入比重等),根據17縣農村工農業關系及全國總體狀況,確立每個指標在各個階段的范圍,運用要素貢獻率與專家評議相結合的方法,確立各項指標的權重,將我國農業與農村工業的關系劃分為五個階段:
我國農業和農村發展研究論文
2004年,時隔18年后黨中央、國務院再次以1號文件形式,頒布實施了一系列支農扶農政策,我國農業和農村發展取得了多年來難得一見的好形勢,特別是糧食生產和農民增收,更成為宏觀調控大背景下我國經濟走勢的最大亮點之一。
一、2004年我國農業和農村發展的主要特點和成就
1.糧食生產出現重要轉機,糧食產量出現恢復性增長。2004年,糧食播種面積增加了近4000萬畝,總播種面積恢復到15億畝以上;糧食總產量預計達到9100億斤~9300億斤,超過9100億斤的年初預定目標,扭轉了多年下滑的局面。2004年,糧食生產有四個較為突出的特點:
(1)夏糧、早稻、秋糧季季增產。2004年,夏糧總產2021億斤,比上年增長4.8%;早稻總產641.6億斤,增長8.8%;秋糧估計總產超過6500多億斤,增產400億斤以上。
(2)水稻、小麥、玉米、大豆四大糧食作物樣樣增產。水稻產量3532億斤,增長9.9%;小麥總產量1815億斤,增長4.9%;玉米產量估計超過上年水平;大豆總產量358億斤,增長16.2%。
(3)主產區和非主產區糧食處處增產。全國除西藏外,各省糧食產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主產區增產效果最為顯著。主產區對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增長的貢獻率分別達80%和90%。
農業科技與農村經濟論文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經過一個蓬勃發展的階段,面對目前的國內外形勢,急切需要新的突破,今后農業可否通過科技革命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組成的課題組對此進行了專題研究。
發展農業科技的十項戰略對策
1.加大農業科技體制改革力度,建立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的農業科技體制。
既積極推進改革,又充分考慮農業科技地域性、周期性、公益性的特點。一是優化專業結構,使產前、產中、產后三個環節的科技力量配置科學合理,當前的重點是加強產前,特別是產后的科技力量;二是優化布局,逐步改變農業科研機構按行政區劃設置的格局,建立以生態類型區為基礎的新型科研組織體系;三是擴大開放,更多的吸收國外有益的經驗加強國際合作,吸引更多的高水平人才,引進資金和先進的設備、設施。
2.切實加強農業科技推廣和科技服務體系的建設。
充分發揮市場經濟作用,促進農業科技推廣隊伍多元化,推廣形式的多樣化,運行機制市場化。在改革的基礎上,完善農業技術推廣機構,下大力氣把農民和企業的積極性調動起來,逐步建立一支以政府為主導,農業科技工作者、農民、企業等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宏大的農業科技推廣隊伍。
新農村建設生態農業論文
1吉林省生態資源與生態農業建設
1.1吉林省生態資源基本狀況
吉林省位于東北地區主要江河的上、中游地帶。是國家首批生態省建設試點省份,擁有富饒的生態資源、生態環境以及資源稟賦較好。處于吉林省東部的長白山區自然及生態資源十分豐富,是中國著名的冷資源寶庫。長白山不僅是世界優質礦泉水產地之一,還是全國聞名的黑木耳、林下人參、林蛙油等產品的重要產地。吉林中部松遼平原是世界主要黃金玉米帶之一,西部科爾沁草原是中國著名的畜牧業之鄉,草原質量好,發展草產業和畜牧業優勢比較明顯。省內流域面積在20km2以上的大小河流有1648條。水能資源98%分布在東部山區,有白山、紅石、云峰、豐滿等較大的水電站。全省共建成大型水庫13座、中型水庫85座、小型水庫1300多座、塘壩5500多座,總庫容298億m3。吉林省森林資源也十分豐富,儲量大,是國家林業資源重要省份之一。2008年,吉林省擁有林業用地面積達928.8萬hm2,森林覆蓋率為43.4%;全省活立木總蓄積8.9億m3。2008年全省林業總產值達到538億元,林業產值比前一年增長了76.9%。吉林省從東到西呈現東高西低的特點,東西走向自然形成長白山地原始森林地帶、低山丘陵次生植被地帶、松遼平原地帶以及草原濕地4個重要生態區。生態環境呈現出系統性和多樣性并同時具有可恢復性特點,保護比較完整。吉林省東部是中國生物物種基因寶庫和林業產業基地,地位重要,水資源和礦泉水資源具有先天優勢;吉林東部和中部天然次生林面積和人工林面積都很大,總體森林覆蓋率比較高,水資源和礦產資源相當豐富;吉林中部地區地勢平緩,多屬于肥沃的黑土地,農田防護林工程早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就開始了,體系健全,結構優化,環境承載能力大為改善;吉林省西部草原面積十分遼闊,濕地面積也比較大,地下水和過境水資源很豐富。吉林省境內擁有29個國家及省級自然保護區,占總面積的10.3%;此外,作為中國八大牧區之一草地資源豐富。全省草地面積584.2萬hm2,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積437.9萬hm2,主要分在東部山區丘陵和西部草原。東部草地零散、產草量高;西部草場遼闊,集中連片,草質好,尤以盛產羊草馳名中外,是發展畜牧業的重要基地。
1.2吉林省生態農業建設成效
吉林省生態農業建設開始于90年代初期。經過十幾年的艱苦努力,全省的生態農業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到目前為止,全省已建立了國家級生態農業試點縣5個,生態試點村100個。國家第一批生態農業示范縣扶余、德惠和吉林市已經通過國家驗收。第二批大安、九臺生態示范縣的生態農業建設進展順利。目前,全省生態農業建設覆蓋面積超過133.33萬hm2,試點區糧食總產較以前增長16%,單位面積產量增長10%以上,人均收入也有了不同程度地提高。通過“十年綠化吉林大地”、封山育林、三北防護林建設和將25度以上坡耕地還林還草等措施,全省綜合森林覆蓋率由38%提高到42%以上,比80年代初期的35.9%提高了6.3個百分點。人工種草和改良退化草原面積達45.9萬hm2,草原“三化”加重的趨勢有所減緩。水資源保護力度加快,主要江河干流污染物化學耗氧量平均值與90年代初持平,農業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初步得到控制。到2006年末,全省認證的綠色農產品達1766個(其中有機175個、綠色442個、無公害1149個),綠色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2%以上的目標。全省陸續打造了“泉陽泉”礦泉水、“查干湖”分割魚、“皓月”牛肉等一批知名品牌,得到國內外市場的認可。實踐證明,生態農業建設對改善吉林省農村生態環境、優化農業生態系統結構、防止水土流失和提高地力、增強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提高農產品質量、提高農民收入和推進新農村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
2吉林省新農村建設的村莊狀態
農村金融信貸發展農業論文
摘要:“三農”問題關系國計民生,解決好“三農”問題離不開農村金融的支持,而農村信貸則是目前農村地區主要的金融形式,農村信貸研究有利于更好地為三農服務,本文以福州市為例,敘述了農業信貸的發展現狀,得出了福州市農業信貸存在的主要問題,并針對該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建議。
關鍵詞:“三農”問題;農村金融;農業信貸;問題與建議
由于農村金融體制不夠完善,農業發展受到制約,“三農”問題已成為人們日益關注的話題。農村金融體系直接決定了農村未來的發展趨勢。黨中央已采取眾多措施緩解城鄉矛盾,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已成為未來發展的趨勢,這對農村金融體系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因此,探索解決新農村建設中的農村金融問題,建設和完善適合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金融體系,是當務之急。在我國現階段,農戶已成為市場經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減少城鄉經濟差距,就應當在市場中追求農戶家庭效益的最大化。農業收入是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但農民的農業收入并不樂觀。因此,提高農業投資規模,提升農業技術水平,有利于農戶整體收入的提高。在農業資金規模投入中,農業信貸已成為農民投資的主要來源,進一步研究農業信貸對解決農村金融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一、農業農村金融信貸的重要意義
農村金融是指具有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功能的金融,而不是只為農業生產提供信貸服務的農業金融,或僅為農業和農村領域自身需要而開展的業務活動。農業信貸是農村金融的主要形式。隨著國家對“三農”問題的關注,農村金融中的農業信貸越來越引起人的高度重視,然而農業信貸發展不健全等問題阻礙著農業問題的解決,對農業信貸問題進行妥善的處理有利于“三農”問題的解決。農業農村金融信貸對農業發展的推動以及城鄉差距的減小影響不可忽略。首先,農業信貸提供了大量運轉資金,能夠滿足擴大再生產的需求。現在農戶大多依靠人力和自然條件進行生產,工作效率低導致資源的浪費。欲對現有條件進行改善,就需要科技推動農業,而科技農業需要巨額的經濟投資,這些大規模的農業投資遠遠超過了農戶的支付范圍,對于農業信貸來說可以為農戶提供大量資金以解決該項難題。其次,農業信貸提供大量資金為農戶擴大生產規模,提供科技農業技術,這些技術對農業生產規模經濟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支持作用。
二、福州市主要農業信貸發展現狀
我國農業農村問題分析論文
一、農業經營:重點在于確立“雙軌并行”的制度:穩定自給性小農,發展商業性大農
(一)我國農業績效總體很好,農業問題并不嚴重
農業是一個產業,所以,它只能承擔起與其作為一個產業相應的責任與義務。
根據經濟學家的定義,農業的職能主要地表現在四種貢獻上:產品貢獻、要素貢獻、市場貢獻和外匯貢獻。
這樣看來,盡管我國農業發展曾經走過了許多彎路,但到目前為止的結果應該說是相當不錯的了:全國城鄉的食品供給常年基本有保障、豐年有余,糧食庫存充裕;即使在農業份額已下降到僅占GDP總量14.5%的今天,農業仍能為國家賺取一定量的外匯收入(2002年,我國農產品出口181.4億美元,順差57億美元);勞動力和資金仍不斷地從農業部門釋放出來;農業發展也支撐起了我國已初具規模的化肥、農機、農藥、農膜等工業產業。所以,總體看來,我國農業發展已經取得了非常豐碩的成果。如果僅僅從一個產業的角度來看,在目前的條件下,我國的農業發展應該說是健康的,并不存在大的問題。
正因為如此,筆者認為很多人把我國目前農業中存在的問題人為地夸大了,把本來比較簡單的問題人為地弄得復雜化了。這很不利于我們對今后農業的健康發展做出實事求是的判斷,當然,也就難以找到正確的發展道路。例如,不少人在談到農業存在的問題時,會提到農業部門的剩余勞動力太多。顯而易見,這不是農業的錯。相反,這是農業進步的表現。至于如何為這些剩余勞動力找到出路,不應該視為農業的問題,而是國民經濟其他部門的問題或體制方面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