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化質量評價論文

時間:2022-03-04 03:16:07

導語:城鎮化質量評價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城鎮化質量評價論文

1引言

從經濟發展、社會環境、居民生活質量、社會和諧、民生保障五個方面構建城鎮化質量評價體系,對我國30個省市城鎮化質量進行評價。目前哈爾濱市農村城鎮化建設水平在全國處于中等水平,略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但在城鎮化質量上仍存在諸多問題,如農民“入城”后的勞動就業、社會保障、子女教育、生活習慣等[1]。因此,對哈爾濱市城鎮化質量進行量化分析,發現其在城鎮化進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提出相應對策。

2模型設定及數據來源

2.1模型設定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對哈爾濱市城鎮化質量進行綜合評價。因子分析法在揭示出各指標內部關系的同時,將多個指標減少為幾個因子,并通過這些因子的綜合得分對研究對象加以評價,不僅可以達到降維的目的,還能避免人為評價的主觀性。設原有p個變量x1,x2…,xp,且每個變量(或經標準化處理后)的均值為0,標準差為1。將每個原有變量用k(k<p)個因子f1,f2,…,fk的線性組合來表示,因子模型[2]為:(1)其中,xi是可實測的隨機變量,fi為公共因子,aij(i=1,2,…,p;j=1,2,…,k)稱為因子載荷;εp稱為特殊因子,表示原有變量不能被因子解釋的部分,其均值為0,在實際分析時可以忽略不計。

2.2指標選取

城鎮化質量是用來衡量城鎮化優劣程度的一個綜合性概念,它極大地反映了城鎮化對居民生產和生活需求的滿足程度。對一個地區城鎮化質量的分析應該從城鎮化質量的構成要素出發,包括經濟、社會、居民生活、城鄉統籌等各個方面。為此,本文在參考2013年中國社會科學院所構建的城鎮化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基礎上,從四個方面構建指標體系:一是城鎮綜合實力,包括經濟發展、城市規模、城市產出效益等方面;二是城鎮社會發展,包括城市服務、教育、交通等方面;三是居民生活質量,包括居民收入、儲蓄存款、生活環境等方面;四是城鄉協調程度。在考慮到哈爾濱市各市、縣統計數據的可獲得性及實際情況時,本文選取的指標有:人均GDP(x1)、人均地方財政預算收入(x2)、人均社會消費品零售額(x3)、非農業人口比重(x4)、第三產業比重(x5)、郵政服務網點數(x6)、百人公共圖書館藏書數(x7)、公路線路里程(x8)、普通中學在校人數(x9)、萬人擁有病床位數(x10)、每萬人互聯網用戶數(x11)、人均科技支出(x12)、人均教育支出(x1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14)、人均儲蓄存款余額(x15)、城鎮生活污水處理率(x16)、城鄉居民收入差異系數(x17),如表1所示。2.3數據來源原始數據來源于2013年《哈爾濱市統計年鑒》[3],以及哈爾濱市各市、縣統計局,部分數據是計算所得。

3實證分析

將原始數據標準化處理后,利用SPSS16.0進行因子分析,根據特征值大于1、累計方差貢獻率大于等于85%的原則提取公因子,如表2所示,前5個公因子的特征值分別為7.400、3.397、1.782、1.622、1.087,累計方差貢獻率為89.923%,可見,前5個公因子能夠解釋所有變量的絕大部分信息。為了使結果更具解釋性,對初始因子載荷矩陣進行正交旋轉,使得因子載荷系數向0或1兩極分化。經旋轉后得到的因子載荷矩陣如表3所示??梢钥闯觯瑇14、x1、x9、x8、x7、x3、x11、x13、x12等9個指標主要體現在第一個因子上,這些指標主要反映了城市的經濟發展與基礎設施建設情況。其中,x1是衡量經濟發展狀況的重要宏觀指標之一,直接影響著城鎮化水平。x14和x3反映了一定時期人民生活水平,是居民商品購買力和市場規模的集中體現,城鎮化需要市場經濟的帶動,故這兩個指標也影響著城鎮化質量。x8、x11、x7、x13及x12反映一個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情況。因此,將第一個因子命名為經濟發展與基礎設施建設因子。x4、x15、x10主要在第二個因子上體現,農業人口向城市集中是城鎮化的必然趨勢,城市將是居民生產、生活的主要地方,而x4是城市規模變化的重要體現;x15與x10則反映了居民儲蓄及醫療情況,是居民生活保障的重要體現;因此,將第二個因子命名為生活保障因子。第三個因子體現了x16和x6。分別反映了一個地區的居民生活環境和享有的社會公共服務數量。因此,可以將第三個因子命名為生活質量因子。第四個因子由x5體現。第三產業的發展有利于提高綜合國力,緩解就業壓力。目前,隨著市場經濟規模逐漸擴大,產業結構的調整是必然趨勢。因此,將第四個因子命名為產業結構因子。第五個因子由x17和x2體現。我國是典型的農業國家,城市與農村二元結構顯著,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逐漸增大,這是制約城鎮化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人均地方財政收入是經濟實力的具體體現,是提高城鎮化水平和居民生活質量的重要途徑。因此,將第五個因子命名為城鄉一體化因子。

4結果分析

從因子分析結果可知(見表4),哈爾濱市所轄10個市、縣的城鎮化質量存在一定差距。得分大于1的僅有尚志市;得分在0到1之間的有五常、雙城、賓縣和方正;得分在0以下的有依蘭、巴彥、通河、木蘭、延壽;排名從高到低依次為尚志、雙城、五常、賓縣、方正、依蘭、通河、木蘭、巴彥、延壽。從綜合得分看,可以把哈爾濱市所轄10個市、縣城鎮化質量分為三個層級:第一層級,城鎮化質量與各要素間協調水平均較高。尚志市綜合得分位居第一,經濟與基礎設施、生活保障與城鄉一體化等因子排名均靠前,相對來講,尚志市綜合實力較強,城鎮化質量最好。原因在于其良好的工業基礎、頗具規模的城市建設、完備的城市配套設施以及較高的經濟發展水平,推動了城鎮化的快速發展。但從產業結構看,尚志市并不占優勢,還有待進一步的提高。第二層級,城鎮化質量與各要素間協調水平良好。雙城、五常、賓縣和方正綜合得分比較接近,共同之處在于雖然具有一定的發展優勢,但由于個別方面存在的問題較大,導致了綜合得分不高。如雙城市大力推進重點產業,引進雀巢、娃哈哈、匯源等諸多國內外知名企業,第三產業較為發達,但城市規模小,發展空間受限;五常市作為全國最大的單季水稻生產基地,擁有自己的品牌產品,農業發展較好,但產業結構過于單一,不具有經濟優勢;方正縣擁有豐富的礦藏和森林資源,對城市的經濟具有帶動作用,但資源集約程度不高,且資源型產業發展不穩定,經濟發展波動大;賓縣各方面雖能協調發展,但不具有優勢產業。第三層級,城鎮化質量及各要素間協調水平均處于劣勢。依蘭、通河、木蘭、巴彥和延壽綜合得分均小于0,且各因子得分較低,說明這些城市城鎮化發展相對落后,城鎮化質量較差。原因在于這些城市規模小,資源集約程度不高,城市基礎設施不完備,經濟發展波動較大,進而導致了綜合實力的薄弱,嚴重阻礙了城鎮化發展。

5主要結論及政策建議

本文在構建城鎮化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基礎上,采用因子分析法對哈爾濱市所轄10個市、縣的城鎮化質量進行了測度分析,結果表明,哈爾濱市所轄各市、縣城鎮化質量差異較大,各市、縣在各方面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問題。鑒于此,為了保障城鎮化進程的可持續發展和城鎮化質量的顯著提高,本文根據上述分析結果及各市、縣的實際情況,提出以下幾點政策性建議。

5.1擴大城鎮規模,提高城市發展空間

城鎮自身的發展對周圍村鎮具有極大的輻射作用,而城鎮規模的適度擴大是城鎮發展的重要途徑。哈爾濱市所轄10個市、縣的規模普遍較小,隨著農村人口逐漸向城鎮集聚,城鎮建設用地、基礎設施和資源利用量迅速擴張,這給城鎮發展帶來較大的壓力;此外,由于城鎮規模小,較大的城鎮改造投入將會受到空間限制,達不到應有的效果。因此,哈爾濱市應該適當整合城鎮數量,通過鄉鎮合并、縣改市、縣改區等方法擴大城鎮規模,這不僅能避免人力、物力、財力的重復投放,達到資源集約利用的目的,而且能增強城鎮對周邊村鎮的輻射作用,進而為城市發展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

5.2以優勢產業為依托,帶動相關產業發展

產業發展是城鎮化的主要動力來源,堅實的產業是城鎮化快速發展的有力支撐。優勢產業對相關產業的連鎖帶動效應,是任何其他產業所難以具備的。目前,哈爾濱市最突出的問題是產業結構單一,部分地區僅依靠優勢產業來帶動經濟的發展,使得經濟發展途徑單一,城市發展緩慢,嚴重阻礙了城鎮化進程。因此,哈爾濱市應根據各市、縣的實際情況,優先確立城市優勢產業,在保證優勢產業健康、穩定發展的同時,引進外商投資項目,不斷延長產業鏈條,帶動相關產業快速發展,進而為城鎮化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5.3完善城鄉一體化機制,縮小城鄉差距

當前哈爾濱市城鄉發展很不平衡,無論從居民收入、社會福利待遇、基礎設施投入,還是工作性質來講,農村都遠遠落后于城鎮。針對這一系列問題,我們必須要加大城鄉統籌發展力度,完善城鄉一體化機制。一是完善戶籍制度改革,推動農民市民化,提高其社會認知度,使其享受到城鎮帶來的教育、醫療、養老等各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務。二是深化公共財政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支持農村發展的投入保障機制,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范圍,加大對農業、農村基礎設施投入力度。三是要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養老保障和醫療保障為主的社會保障體系,積極試行農民工養老和醫療保險制度,推動城市教育、住房、醫療等資源向農民工開放,促進農民由到城鎮就業轉變為到城鎮居住。

作者:孫雪周慧秋單位:東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