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英語慕課內容構建研究

時間:2022-06-16 09:59:48

導語:大學英語慕課內容構建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英語慕課內容構建研究

摘要:慕課是大學生獲取教育資源的重要手段,但是現有的“大學英語”慕課建設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其中忽視學習者需求、輕視教學設計的問題比較突出。因此,對大學生的英語學習需求進行調研是完善“大學英語”慕課建設的重要前提。通過分析調研數據,結果顯示:大學生對英語慕課抱有較高的期望,在基礎技能和文化意識培養上表現出較強烈的學習需求,但是對于職場所需要的英語技能認知不足。因此將學生需求與社會需求相結合,優化“大學英語”慕課內容設計,才能真正提升“大學英語”慕課的質量和學習效果。

關鍵詞:學習需求;社會需求;“大學英語”慕課

一、研究背景及問題的提出

近年來,大學教育呈現出明顯的數字化趨勢,信息技術在教學中得到廣泛應用[1],慕課、微課、在線精品課等線上學習模式對傳統的課堂學習模式造成巨大沖擊,如在線學習打破了時空對學習者的限制,降低了獲取知識的門檻;在線學習借助短視頻呈現知識點,迎合了學習者碎片化的學習時間;在線學習平臺提供涵蓋各類學科的學習內容,學習者能夠按需選擇,降低時間成本。諸多現象都表明數字化教育時代已經來臨。就英語學習而言,一方面,全球化進程不斷刺激著中國國民對國際語言的需求;另一方面,近年來大學教育階段的英語教學卻陷入困境。隨著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措施的落實,四、六級考試通過率對學生和高校的影響力下降,一定程度上導致非英語專業本科生懈怠英語,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動機不斷減弱,相當數量畢業生的英語水平達不到招聘方的需求,必須在入職后接受相關培訓才能勝任崗位工作,“大學英語”課程也因此受到指責,其存續的合理性與正當性不斷被質疑。迫于巨大的社會壓力,部分高校以開展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名義壓縮英語課程學期數、大幅削減“大學英語”必修課的學分,但是此類改革“都是盲目的,缺少對需求的準確分析,甚至根本不做分析”[2],其直接后果是“大學英語”作為一門課程的重要性不斷被弱化,無論是教學過程還是教學結果都無法令教師、學生和用人單位滿意。在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和在線學習崛起的大背景下,部分高校積極制作“大學英語”慕課并投入使用,以緩解“大學英語”課程面臨的壓力。盡管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重視頻制作,輕教學設計”“重制作團隊,輕教學團隊”“重課程建設,輕平臺設計”和“重前期建設,輕后續教學”等問題依然很突出[3],而且許多教師的觀念陳舊,對于慕課的認知不準確,把授課實況錄制改為學生不出鏡的微課等同于慕課,導致“大學英語”慕課與課堂教學沒有本質區別,沒有體現出慕課的核心特征———強交互性。此外,有研究結果顯示,慕課學習者更偏重于職業能力的教學內容與設計,但現有的慕課主要提供的是學術性的教學資源,這說明作為學習者的知識需求并未得到滿足。如果慕課開發者忽視學習者需求,輕慢慕課教學設計,最終會導致用戶學習體驗不佳,任務完成率較低,課程退出率較高。目前,國內外對于慕課的討論主要從技術和教育系統層面展開,以學生對“大學英語”慕課的具體學習需求和教學設計為主題的研究數量很少,因此難以為“大學英語”慕課制作提供豐富的理論和數據支持。此次研究課題組采用量化研究方法,選取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10個專業學院的2018級本科生作為調查樣本,以大學生對“大學英語”慕課的學習內容需求為核心開展調研,以期為同類型高校的“大學英語”慕課建設提供理論和數據支持。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對象:被試者為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2018級本科生,來自于信息學院、計算機學院、工業自動化學院、材料與環境學院、航空學院、數理與土木工程學院等10個開設了“大學英語”課程的專業學院。被試總人數為1358人,其中男性893人(占比65.8%),女性465人(占比34.2%)。2.研究工具: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法,所用問卷是在查閱大量文獻、參考其他問卷和咨詢專家后自行編制而成。問卷由兩部分構成:第一部分是被試者的基本情況,包括性別、所在學院、高考英語分數和高中學校類型等;第二部分是個人學習內容需求問卷,涉及被試者接觸慕課的情況、對開設“大學英語”慕課的態度、對“大學英語”慕課的重要性的評價以及具體學習內容需求等維度。在調查被試者的學習內容需求時,研究者設置了復選題,共有20個選項,每個選項都是二分變量。在正式調研前,研究人員隨機選取了一個50人的教學班進行預調研。研究人員首先向被試者仔細說明此次調研的目的、時長、注意事項,之后根據預調研的結果和學生反饋對問卷措辭進行修改,確定正式問卷的內容。在正式調研時,研究人員利用問卷星平臺發放電子問卷,使用SPSS21版本對所獲得的數據進行分析。

三、調研結果與討論

(一)受訪者接觸慕課的情況

調查結果顯示,60.2%的受訪者(818人)表示沒有聽說過慕課,35.5%的受訪者(482人)聽說過慕課但沒有相關學習經歷,僅有4.3%的受訪者(58人)有慕課學習的經歷。為了探究不同性別的受訪者在慕課接觸情況上是否存在差別,研究人員進行了交叉表卡方檢驗,結果顯示x2=2.008,p=0.366,說明受訪男性和女性在慕課接觸情況上不存在顯著差異。

(二)受訪者對“大學英語”慕課有用性的感知

學習者使用慕課的終極目標是提升學習效果,因此,用戶對慕課功能的感知反映了用戶對于慕課有用性的判斷,此判斷將影響用戶的態度和行為意愿,并最終影響實際行為。調查結果顯示,79.9%的受訪者對“大學英語”慕課有較高的期待,認為慕課學習能夠有效提升自身的英語水平,18.4%的受訪者無明顯偏好,僅有1.7%的受訪者認為“大學英語”慕課對于提升英語水平沒有實際作用。在探究性別與有用性感知的關系時,卡方檢驗結果顯示:x2=5.875,p=0.209,說明受訪男性和女性在對慕課有用性的感知上不存在顯著差異。

(三)受訪者對于學習內容的需求

慕課的教學設計必須構成有效教學活動的完整閉環,因此研究者在設計學習內容需求問卷時,將其分為導入、基本技能、主題拓展、課后產出、測試評估五個部分。為了測試受訪者對慕課提供的學習內容是否存在特殊偏好,卡方檢驗結果表明,受訪者僅在導入、構詞策略、同主題中國文化、同主題西方文化、中西文化對比5項學習內容的選擇上未表現出特殊偏好(p>0.05),其余15項均顯示出特殊偏好(p<0.05)。從各項學習內容的需求比例來看:在基本技能方面,受訪者對難句解析(71%)、主題詞匯(66%)和語篇分析(61%)有較高的學習需求;在主題拓展方面,受訪者對文化意識培養(55%)和同主題聽力速記技巧(56%)有較高的學習需求;對于課后產出和測試評估,受訪者普遍表現出較低的學習需求(26%~47%)。參照高考英語分數,受訪者的英語水平被劃分為“弱于基礎(0~89分)”“基礎(90~104分)”“提高(105~119分)”和“熟練(120~150分)”四個等級,70%以上的受訪者的英語水平屬于“弱于基礎”和“基礎”等級。基于此,研究人員推測受訪者對某些技能的高需求源于提高英語水平的需要。在調查技能需求與英語水平之間的關系時,卡方檢驗結果顯示:不同英語水平的受訪者在語篇分析的需求上存在顯著差異(x2=9.484,p=0.024<0.05),但是在詞匯需求(x2=5.170,p=0.160)和難句理解的需求(x2=4.402,p=0.221)上不存在顯著差異。在對語篇分析的學習需求上,處于“弱于基礎”等級的學習者與處于“熟練”等級的學習者存在顯著差異,前者對于語篇知識的渴求遠超后者。對此較為合理的解釋是大學階段的英語學習和各類英語水平測試更加注重語篇理解,而不僅局限于對詞、句的考查。基礎薄弱的英語學習者很難理解語言復雜、話題豐富的材料的主題思想以及領會文化內涵,很難讀懂語言較為復雜的論述性材料,但“熟練”的英語學習者在這方面的困擾較少,因此,基礎薄弱的學習者為了獲得理想的學習和考試效果,對語篇理解的訓練需求更高。在調查文化意識培養和聽力速記技巧方面的學習需求與學生英語水平之間的關系時,卡方檢驗結果顯示:不同英語水平的受訪者在文化意識培養需求(x2=2.495,p=0.476)和聽力速記技巧需求(x2=3.603,p=0.308)上不存在顯著差異。對此,較為合理的解釋是:對受訪者而言,高中時代的英語教學以提高考試分數為最終目標,欠缺對文化意識的培養,而受訪者在現實活動中(觀看外國影視作品、觀光旅行等)感受到文化意識有助于對英語的準確理解和得體應用,因此表達出較強烈的學習需求;此外,初高中英語教學對聽力訓練的強度偏低,導致聽力成為眾多學習者的短板,因此掌握聽力速記技巧是所有受訪者的剛性需求。課后產出環節以口頭表達和寫作訓練為主,受訪者的學習興趣較低,但與口頭表達相比,受訪者對寫作訓練的需求更低,而且不同水平的英語學習者之間未表現出顯著的需求差異。對此,較為合理的解釋是配音和故事講述的難度相對較低,并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因此部分受訪者表現出一定的興趣,但是口頭表達能力的提高對于通過英語考試而言作用并不明顯,因此學習需求較低;寫作訓練難度大、見效慢,對學習者的綜合能力有較高要求,而且受訪者對自身的綜合能力并不自信,他們對語篇分析、難句理解和主題詞匯的強烈學習需求也證明了這一點,寫作本身的難度和畏難情緒影響了受訪者的選擇。受訪者對測試評估的抗拒說明受訪者處于較高的焦慮水平,擔心測試會對自尊心和自身利益構成潛在威脅。對此,比較合理的解釋是受訪者在以往的英語學習過程中較少得到外界的認可,導致缺乏內在的價值感,當他們感受到失敗和挫折的威脅時,容易產生較高程度的焦慮。

(四)學生的英語學習需求與社會對人才能力需求的對比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能夠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經濟要素的自由流動、高效配置資源,并推動市場融合,因此粵港澳大灣區對跨境電商的人才需求非常突出。有關跨境電商人才能力的研究表明:企業對人才能力需求體現為“專業技能”“跨文化交際”“職業素養”和“創新開拓”四個維度,經濟水平越高的城市對“創新開拓”能力的要求越高;以亞洲業務為主的企業,對“跨文化交際”能力的要求越高,即要求員工在“英語水平”“商務談判”“糾紛處理”“文化理解”和“咨詢服務”等方面有良好表現[4]。有關工程師英語需求分析的研究表明:工程師需要使用英語完成大量的口頭溝通、工作記錄和報告撰寫等日常工作,而且工程師對于自身產出性技能的滿意度最低,也最希望接受專門的商務口語和寫作培訓[5]。問卷結果顯示:受訪者在基礎技能、文化意識培養上表現出了較高的學習需求,但是在辯論、主題概括和寫作等方面的學習意愿較低,這說明受訪者在一定程度上意識到跨文化交際能力對于就業的重要性,并愿意付出時間、精力以獲得能力提升。但是受訪者嚴重低估了口頭表達和寫作對于職場人士的重要性。對此,較為合理的解釋是受訪者意識到自身英語基礎較弱,加上良好的英語水平有助于受訪者在求職時獲得較好的工作機會,因此受訪者提升基礎技能的意愿較為強烈。廣東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對外交流與貿易非常頻繁,因此對從業者跨文化交際的能力有較高要求。受訪者在廣東學習和生活,對此有較為切身的體會,因此表現出較強的學習欲望;但是受訪者長期以來在辯論、主題概括和寫作等方面所受的訓練并不充分,而且掌握此類技能需要較強的綜合能力,因此受訪者表現出較強的畏難情緒,加上對于職場嚴重缺乏了解,對口頭表達和寫作并未表現出強烈的學習需求。

四、研究結論與建議

通過調查和分析非英語專業大學生的英語慕課學習需求,得到以下結論:第一,受訪者對于語篇分析有較高的學習需求;第二,受訪者希望得到文化意識和跨文化能力培養;第三,受訪者沒有意識到口語和寫作等產出性技能在職場上的重要性。因此,英語慕課建設必須將學生需求與社會需求相結合,在設計慕課內容時應著重注意以下幾點。

(一)突出篇章理解

傳統的英語教學側重對詞匯、語法和單句的講解,停留在語言的語法功能層面,很少去構建全文的語義圖像,未能在語言形式、思維和行為之間形成有效聯結。其結果是大量學生在理解材料時始終停留在譯音階段和逐詞辨認及對譯階段,沒能最大限度地獲取和掌握文章傳遞的信息。因此,“大學英語”慕課的教學設計應該以篇章為基本單位,引導學生分析理解篇章結構,深刻理解作者的意圖、情感和文章主題,而后探討文字的銜接及邏輯思維的連貫、詞匯和短語在文中的含義和作用,從而使學生具有通覽全篇的能力,在掌握文本主題的同時掌握詞匯、句子在表達篇章整體意義上所起的作用。

(二)強調文化聯結

對中國學習者而言,英語在文字符號、語音規則、語法規則、語用原則等方面都與母語迥異,加上背景知識的缺乏,跨文化差異形成的學習障礙嚴重制約了中國學習者的理解速度和準確性。因此,“大學英語”慕課要在播撒知識的同時加大對交際文化導入的力度,縮小學習者與目的語國家的社會距離和心理距離,降低陌生感,增強學習者的感悟和辨別異同的能力,最終實現對目的語文化的深刻理解。

(三)側重技能輸出

廣東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一帶一路戰略的核心節點,民間和官方涉外交流的頻次遠超其他省份,隨著中國經濟的進一步國際化,涉外的工作機會也在進一步增長。然而,在實際涉外工作中,聽說和讀寫的使用同樣頻繁,因此大學英語教學要保證對聽說和讀寫的均衡培養。調查發現,學習者不愿意開口說和動筆寫,因此,“大學英語”慕課的設計不能一味迎合學生的需求,而是立足于社會需求,強化說和寫的能力訓練。有研究表明,在實際涉外工作中,口語最需要實現的是“基本不停頓”和“選擇恰當用詞”,而且口語中的口音和寫作中的中式表達并未對交流造成重大障礙,因此,在訓練時,要適當調整評價標準,確保口語和寫作的流利及用詞準確,同時相對降低對語法正確、句式豐富等方面的要求,不要過度糾錯。

參考文獻:

[1]閆洪勇,曲秀艷.“互聯網+”背景下大學英語教學面臨的挑戰與對策[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8(10):67-68.

[2]蔡基剛.基于需求分析的大學ESP課程模式研究[J].外語教學,2012(3):51-54.

[3]蔣艷,馬武林.論大學英語慕課建設應該避免的誤區[J].外國語文,2018(1):155-160.

[4]李政,胡中鋒.“一帶一路”背景下高職跨境電商人才能力需求研究———基于粵港澳大灣區中小企業的調查分析[J].高教探索,2018(8):94-98.

[5]王光華.工程類涉外工作者英語需求分析[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4):163-166.

作者:吳陳亮 單位: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