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中學生的精神人文素質關懷論文

時間:2022-09-10 11:49:00

導語:語文教學中學生的精神人文素質關懷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語文教學中學生的精神人文素質關懷論文

關鍵字:關懷學生精神人文素質讀書語文教育教學

曾有這樣一件事:學校里的一名學生,因為對語文老師的課感到很無聊,就逃課去了學校附近的公共圖書館。沒想到,一去就迷上了那里豐富的書刊,原本只想逃一上午的課,結果欲罷不能,在那里一直泡了三天。我們在這里姑且不論這名學生的出勤問題,但它讓我們警醒到:語文教學怎么啦?

面對語文教學出現的尷尬,眾說紛紜。曾有"黑馬文叢"的主編賀雄飛無奈地說:"我們都受恩澤于中學語文教育,否則我們寫不出現在的文章;同時我們也受害于中學語文教育,否則我們寫不出這么差的文章",這話讓我們不禁汗顏。

語文學科多年來教改的艱辛與成就是不可抹殺的,但用發展的眼光看,我們的語文教育仍然確實存在著一些不容回避的缺憾。

其一,從學習結果看,學生經十幾年的語文學習,花費了相當多的學時,但語文能力的低下仍甚為明顯,普遍的情況是語言貧乏,知識面窄,見解浮淺,思維板滯。閱讀方面,存在著嚴重的問題,如閱讀品味低俗,閱讀能力低下,不會讀書,不愛讀書,沒有良好的閱讀習慣,沒有終身與書為伴的意識。

其二,從課堂效率看,語文教學仍然存在著嚴重的高耗低效、少慢差費現象。語文課堂的肢解性講析使文章喪失整體美感,使語文喪失活力與魅力。許多學生不是因為不喜歡語文而不愛上語文課,而是因為不喜歡上語文課而不愛語文,課堂教學不能調動學生對語文的熱情和積極性。

其三,從教學功能看,80年代以來,智育至上、考試至上、片面追求升學率之風愈演愈烈,導致了"應試教育"成為各級各類學校的教學目標和最有力的指揮棒。課堂教學的難度、深度已經遠遠超出一般學生的承受能力,除如上文所述,學生厭學、懼學已成為普遍的現象外,而且事實上導致的結果是,語文既不能像其他學科那樣,可以明顯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考分--畢竟語文優劣之間在分數上差距并不太大,又不能張揚語文自身特有的人文精神,總是在兩難之中無所適從,處境尷尬。學校往往重視培養訓練記憶、理解、概括、抽象等智力因素,重視邏輯思維能力,而較忽視情感、態度、意志、性趣等非智力因素,語文在學生精神世界的構建中應有的功能失卻了。

凡此種種缺憾,正在于語文教學缺少一種泛著溫馨光芒的內涵--人文關懷。

一個人在中學時代讀了哪些書,又是怎么讀的,注定要影響他的一生,他的心靈空間和人文視野,人生的價值取向和精神旨歸,他的文化胸襟和審美情趣等等,都是以此為基點發展和穩定下來的。因此,我們在語文課上的天職,就是把學生培養成讀書人,讓他愛讀書、會讀書、讀好書,讓語文教學充分體現人文關懷的應有作用。但我們的語文教育恰恰是拋棄了培養學生的讀書興趣和習慣這個最重要的事情而致力于其他,結果什么事情也沒有做好,也不可能做好。

把學生培養成一個讀書人,一個文化人,并不是什么難事。提個大膽的建議,方法之一是把語文高考命題徹底地變革一下,學校、教師和學生都會自覺地走近名著和經典。舉個例子來說,出幾個題目讓學生回答,馬上就可以知道,他有沒有讀過《紅樓夢》、讀得認真不認真;如果題目出得再好一點,還能檢驗出他在讀書時有沒有獨立思考的習慣以及經典中的人文精神多大程度上內化到他自己的思想感情中去了。這樣,那些名目繁多、層出不窮、淆亂視聽、敗壞胃口的語文訓練測試資料自然會被扔進垃圾堆,久違了的人類文化文學精品將出現在教室的課桌上和學生的書包里,學校和教師都會想方設法給學生時間和自由,為他們創造條件,給他們方法指導,組織形式多樣的讀書報告會。研究、討論、交流、演講、辯論等等將成為校園里一道道亮麗的風景,這才像一個讀書人聚居的精神樂園。

可以說,中學語文教育落實到人文關懷教育上首要就是建立一種精神底子,這種底子應是浪漫的、理想的,能給生命一種亮色的。因為青年時代應是做夢的季節,別林斯基說年輕時要追求虛幻的東西,不能過早地把人培養成太現實的人;到成熟以后,美夢破滅,在破滅中升華,這樣方能上升,達到永恒的精神和諧。人文教育給予的這點亮色,幫助我們在遇到沉重黑暗的東西時不絕望也不走向虛無。現在的教科書卻忽略了這一教育,這種損失一旦過了青春期則無法補償;由于缺少這種生命亮色作底,當代學生乃過于懂得現實,過早面對世俗丑惡,過早學會世故了。忽略語文教學的人文關懷,這是十分可怕的事。

語文教育人文關懷的另一個方面是讓學生領略中國語言文字的美。我們的漢字經過幾千年錘煉,已經積淀了豐富的文化氣蘊,它是感悟的、包含人性美的文字,宜于讓學生在朗誦中感悟語言中的那點意韻。現代人寫文章過?明白"、"大白話",類于時下的報紙社論。相對于土八股來說,我們現行文字中又出現了一種"洋八股"--形式上花哨,華麗,鏗鏘有力,說的卻不是人話,顛倒黑白,混淆是非,偏把假的當真的來說!所以今天的年輕人應像蔡元培先生所講的那樣,在不拒絕、不逃避亦不執迷于物質世界的基礎上培養一種人格--超越政治、科學,培養精神信仰層面的東西。而在學生的中學時代中,擔負這一人文責任,除了哲學,便是語文教育。

改革開放以來,語文教育把西方的系統論、控制論、信息論引進來而創造了"教學控制論";隨著教學控制論影響的深入,在語文教學中原本不強的人文關懷精神更無立足之地。固然,作為人文知識分子的語文教師對人文精神的價值具有較強烈的自覺意識,他們迫切地希望人文精神得到弘揚,所以,弘揚人文精神,融入人文關懷自然而然地成為創新教育的一個流派。不錯,目前的語文教學的確需要加強人文精神,但在實際操作中卻又走向另一個極端。一方面,一部分人已經把人文精神狹義化,?人文精神"當作"文人精神",在教學中把對人文精神的關注局限在狹小的圈子里。比如,有人喜愛文學,希望每節課都讓學生受到文學的洗禮與浸染,有人喜愛文言,就恨不得把白話踢出語文教材。他們的教學不但使學生得不到真正的人文關懷,更無須?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與此相對應,另一方面,還有一部分人則把人文精神泛化,以為"關心人的發展"就是語文教學的全部、注重"語文的工具性"便是語文價值的淪喪。他們的教學,只注重學生的能力,忽視學生的基礎;只注重教法的創新,忽視教法的繼承;只注重學生的"發展",忽視語文教學的本質。無論"狹義化"還是"泛化",其共同的特點都是片面地曲解語文教學的人文精神,這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文關懷。

其實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結合才是中學語文教學走向終極目標的保證,二者缺一不可。這里所說?人文精神"側重于指教育的人文關懷精神,即尊重人的情感、需要,弘揚人的價值,開發人的潛能,捍衛人的尊嚴,促進人的身心健康,培養完美人格。而"科學精神"的內涵非常豐富,同志在1999年8月召開的全國技術創新大會上作過精辟的概括:"科學精神的精髓是求實創新。"(《論科學技術》)這要求我們既不能全盤否定傳統,又要大膽創新;實事求是,從"語文"的實際出發,既尊重語文的工具性,又注重融入人文關懷的清新氣息。公務員之家

論及到此,我想起曾見過這樣一段話,話意充滿了疑惑:"我們究竟是應該把教育理解為一個國家和政府的行政行為,任由其從國家權力和利益出發訓練合格的公民,還是應該把教育理解為人類群體對每個個體所施行的文化行為,要求它從人本身出發,在尊重基本人性的前提下,幫助每個人認識宇宙是怎樣的,地球是怎樣的,人類文化和人類經驗是怎樣的,從而使每個個人盡可能成為擁有最豐富的文化資源、最廣闊的精神自由的人?"現在的答案很明確了,顯然是后一種。

錢理群先生也說過:中學語文教育是有雙重性的,它既是人文教育,又是科學教育。人文教育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質,但是,應該知道,人文教育并不等于只向學生傳授某些人文知識,使其掌握某方面的技能。就如同一些學校把素質教育的衡量標準作了這樣的誤解一樣:認為學會唱歌、跳舞、書法、閱讀多少文學作品,便是人文教育。這些教育方法和內容對實施人文教育當然也是必要的,但這并不意味著獲得了若干人文學科的知識就等于完成了素質教育的任務。要使人文教育真正起到提高人的素質的作用,更為重要的是,還必須將人文知識轉化為自身內在的人文精神。廈大潘懋元先生就此認為?人文學科知識必須內化為人文精神,并外表為行為習慣,才能構成相對穩定的品質結構。有些人,雖然修了許多人文學科課程,獲得許多人文知識,但言行不一,品質惡劣,就是由于他們沒有能將人文知識化為人文精神。"所以,進行人文教育的關鍵在于’內化’,是為真知灼見!在現實社會生活中,我們往往會遇到這樣一些人:學識豐富、理論水平不低,乃至成果不少,但就是舉止言行粗俗,缺少文明禮貌,更談不上優雅;有的人對某些高尚偉大的杰出人物頗有研究,但是,卻根本沒有學到這些人的思想、品格、胸懷和境界。這與其歸結為個人品性的問題,還不如認為是缺乏人文知識的"內化"更富有本質意義。

一個國家的文明、強盛,最終靠民眾整體素質的全面提高。教育是提高民眾素質的最重要手段。人文教育不同于科技教育重在培養認識和改造客觀物質世界、提高人理性思維和實際應用的能力上,人文教育最重要的功能?教人做人",做一個知識廣博,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又人格高尚,胸襟開闊、志趣高雅、蘊含豐富的人;做一個對他人、對人類社會、對自然環境和生態環境具有普遍人文關懷的人;做一個具有較高文化素養、身心健康和諧的人,而不是一個眼界狹隘、志趣低俗,只求眼前實利,"有技術、沒文化"的人格單薄的人。事實上,只有人文素質高的人,才會思考人類社會、自然、他人、自身的問題,才能真正懂得做人的真諦。最終,把語文教學的人文關懷’內化’為學生的人文關懷。

總之,在教育活動中,我們注重了科學人文精神的傳播與養成,這個社會將出現更多擁有高尚完美人格的人。而具體到語文教學,多注入了人文關懷這一縷溫馨,將構筑起無數美好的精神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