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良性循環教學論文

時間:2022-08-18 05:26:00

導語:語文良性循環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語文良性循環教學論文

一次研討會上,一位教初中的語文老師感慨地說:“現在一個班級猶如一幢五層樓,每層樓上都有一些學生”。言下之意,是實施九年義務教育后,學生的成績參差不齊,檔次各異,而傳統的。IIE級授課制。又只注重面對群體,忽視個體,導致差生“吃不了-,優生“吃不飽”,教師“不討好’’。其結果與素質教育“全面抓,抓全面”的宗旨大相徑庭。如何面向全體學生,因此施教,既注重群體的共性,又注重個體的差異性,以人為本,大面積提高語文教學效率,成為當前語文教學的一大難題。無為縣教研室盛書山老師,在長期的教改實踐中,總結出的“中學語文異步推進教學法”,是嘗試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手段。98年,我在盛老師的指導下,著手進行“中學語文異步推進教學法’’的教改實驗。

一實驗指導思想

(一)小平同志“三個面向”的指示

小平同志在l984年“三個面向”的指示,是以人為本的。“異步推進教學法”總的指導思想。呂叔湘把“三個面向”解釋為“第一個‘面向現代化’,簡單點說就是高效率,而要取得高效率,勢必要高速度;第二個‘面向世界’,一個重要內容就是語言文字要有利于中外文化的交流;第三個‘面向未來’,就是要更進一步現代化,更進一步國際化,而不是相反。語文教學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就必須堅決廢除傳統落后的語文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讓每個學生充分發揮各自的潛能,全面開展“聽、說、讀、寫”各層次的訓練;以人為本,著眼于每一個學生,著眼于每個學生的現實目標和長遠目標,使學生適應未來的挑戰,努力把所有的學生都培養成各具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的新型有用人才。我們在“異步推進教學法’’的實驗中,按“三個面對”的指導,著重進行了“全面高效”的研究。

(二)三老的語文教育思想

葉圣陶先生的“教是為了不需要教”,是本實驗追求的目標。本實驗中的“四階六步”就是按葉老這個思想來設計的。特別是“四階”中的“引讀感知,啟讀生疑,研讀演練,遷移運用”是熔“聽、說、讀、寫”于一爐,把學生學習語文的四個“認知階段”整合起來,使學生遵循認知規律,異步推進,提高閱讀效率,豐富寫作技能,而施教過程中的“先死后活”“先扶后放”,最終的目的,就是要使學生能逐步做到“不待老師講,自能讀書;不待老教師,自能作文”。

呂叔湘先生早在20年前就指出:“中小學語文教學效率低,問_很多,長期以來沒有得到解決,可以說是一個老大難問題。”張志公先生也曾說“多年來,語文教學的效率是不能令人滿意的,這種現象不能再繼續下去了。”那么,如何改變這種現象呢?呂叔湘先生指出:“是不是應該研究如何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用較少的時間取得較好的成績?”張老也指出:“能用盡可能經濟的語言材料傳遞盡可能多的信息,達到盡可能高的準確性和可理解性,收到盡可能強的表達效果。”根據呂老和張老的語文教育思想,我們進行了高效低耗的研究,而要達到“高效’’,勢必要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那些只著眼于少數尖子生的“鯉魚跳龍門”,不僅“高效”成了一句空話,也與素質教育背道而馳,如何“大面積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呢?一是要看眼于全體學生,讓他們都有所發展,二是要優化教學過程,貼近認知規律,而這兩點,正是“異步推進教學法”的精魂之所在。“異步推進教學法”中的“異步分層”,正是以人為本,著眼于全體學生,分類指導,分層發展,異

步推進;而具體操作過程中的“四階六步”正是貼近學生認知規律的教學流程。

(三)控制論.信息論、系統論的基本原理首先運用控制論的反饋原理,對課堂教學過程進行有效調控,使教學程更富有科學性,把控制論引進課堂,具體表現為定向控制、定度控制、定量控制、定序控制。通過定向控制,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多元化的組合式的明確的教學目標,使教學過程系統化、具體化。錢夢龍說:“對于教師而言,教學目標是把教學過程變成可操縱的‘把手’”,就是這個道理。定度控制,就是根據量力性原則,對教學對象作實事求是分析,設定不同層次學生異步推進的“障礙”,但這種定度要有分寸,要接近“最近發展區”,這并,既講適應,又叫發展,才適合面向全體學生這一素質教育的目標;“異步推進教學法”中的定量控制要放在三個方面:課對量的控制,課堂教學容量的控制和訓練量的控制。信息社會,需要我們教師在課堂上追求大容量,但應有度,尤其是訓練的量不易把握,著名特級教師魏書生說:“一些學生的智力活動的一個弱點是活動

無規則,不能把訓練內容與時間聯系起來,猶如轉數失控的車床,忽緊忽慢,大腦處于消極的抑制狀態。”因此,他提出:“要想發展學生智力,需把單位訓練內容與單位時間聯系起來。”并且卓有成效.由此可見,定量控制對教學質量的提高有重要作用。最后,通過定序控制,使進入課堂教學的信息在程序上進行科學組合,優化學生思維流程,向45分鐘要效率。

“異步推進教學法”中的“四階六步”及其變式,無一不是系統反饋的過程,通過師生互動,及時搜集反饋信息,對課堂教學進行有效調控,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并最終形成質疑、解疑,再質疑,再解疑的異步推進的過程。

其次,運用信息論的有序原理使課堂結構實現開放,走向有序.在“異步推進教學法”中,我們堅持開放式教學,廣采博納,兼收并蓄,不斷吸收占今中外精華,同時把課堂信息傳播渠道化為網絡式的信息系統。使知識的獲得從低級到高級,由感•陛到理性,逐層發展,異步推進,強化學習和記憶的過程,從而走向有序,并最終使學生成為全面加特長的人才。

最后,我們還運用系統化的整體原理,使課堂教學結構發揮更大的作用,使課堂結構整體優化,熔“聽、說、讀、寫”于一爐。此外,我們還實現民主化管理,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學什么、學多少、怎么學,既有教師的主張,也有學生建議。充分發揚民主,努力發揮異步分層小組的優勢,結合班集體的凝聚力,發揮整體優化的最大功效。

二實驗目標

本實驗的根本目標是“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大面積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本實驗最重要的形式“小組討論”,重在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讓學生在共同學習和共同提高中,實現性格互補,人格融合,意在發展學生健康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本實驗最重要的內容是作文教學,目的是使學生閱讀與寫作,兩手都硬起來,以閱讀促進寫作,以寫作帶動閱讀;本實驗不僅注重眼前目標,而且注重長遠目標,大力提倡“創新是靈魂”,不僅針對學生,也針對老師,尤重學生創新思想的培養,為學生的將來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并提供品質保證。

三實驗方法

為了保證實驗的信度和效度,教師首先要把無關變量控制小程度。我的實驗班和對照班,老師相同、學生數相同、學生成績大體相同(我校按學生成績好、中、差搭配分班)、男女例相同、生源均來自農村,除授課的形式外(對照班按傳統教教學),教師對學生的輔導、作業、平時訓練及考試均相同。一樣的教學條件下,我開始了實驗的具體操作:(1)首先與學生商討“異步推進教學法”,讓學生了解這種教法,喜歡這種教讓這種教法深入人心。(2)面向全體學生,摸底鋪排,在充解和掌握學生的情況下,對學生進行動態分層分為A(低層)(中層).c層(高層)三層,也可發動學生用自我鑒定式來分層,同時,要讓學生展望自己在單位時間里,通過異步推進達到的新層次,樹立異步推進的目標。(3)教師對分層的學

合理搭配,構成小組內各層次的有機組合,為小組討論作準備。(4)在“指導預習”中,教師告訴學生預習方法,鼓勵學生填寫“質疑卡”。在充分參考不同學生的質疑,即完全了解學情的一半,結合課文的重、難點,設定“異步推進”的教學目標和內容,爭取有的放矢。

“中學異步推進教學法”的基本模式為“四階六步”。“六步”的操作步驟:(1)指導預習;(2)同步教學;(3)分組討論;(4)異步訓練;(5)課堂小結;(6)課外練習。這六步又大概歸為四個階段,即“引讀感知階段(一步);啟讀生疑(二步);研讀演練階段(三、四、五步);運用遷移階段(六步。這“四階六步”操作體系充分展示了“異步”的規律性,使學生主體的學習積極性,學習潛能得到最大的發揮。“引讀感知階段”再次預習課文,著眼點有二:一是讓學生回顧自己的學情。,做到心中有數課堂教學的有機組件,推動課堂教學進程;“啟讀生疑階段”,教師要想“方”設“法”實現教學目標中思維趨勢、思想情感的控制。當學生的思維不是處于積極狀態時,數師要創設情境,使之興奮,特別要通過教學內容的情感基調來控制學生的情感,把學生導入課文特定的情境中,通過學生進入情境來理解課文內容,把握感情基調,并與之產生共鳴,從而有效地完成語文教學所肩負的“文”“道”兩方面的任務。促進學生智力因索和非智力因素的發展。在此過程中,要啟發學生從整體上感悟課丈,并通

過明確的“重點、難點”,激發出學生的“疑點”,教師也可參照學生的“質疑卡”中的有價值的“質疑”,設疑鋪路,相機誘導。“研讀訓練階段”是教學的主體部分,包括“分組討論、異步訓練與課堂小結”。在分組討論中,教師就“啟讀生疑”中“重點、難點”所產生的“疑點”,組織學生展開討論。允許學生“見仁見智”,允許學生保留自己的意見,特別要捕捉討論中進發出來的創新思想。例如在小說《落棋有聲》中,究竟應選大黃,還是小李.幾乎所有的人都說選“小李”,只有一個學生說“不一定”。他分析說,如果廠里一潭死水,就選“小李’’,憑借他的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闖勁,大刀闊斧,或許能闖出一條出路。反之,如果廠

里“經濟效益好,只是職工關系緊張,就不妨選大黃。因為大黃“性格沉穩,善處人際關系”,讓他來搞好職工關系,使全廠群策群力,不是挺好嗎?對于這種創新思想,我及時表揚,并把它上升到理論高度,這正足馬克思主義“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對待”的具體表現。在“異步訓練”中,教師要融合學生質疑的情況,設置三至四層的訓練題,在小組討論后,分發學生,讓學生自由選擇,但一定要完成屬于自己的“基本口糧”,同時要跳一跳,力爭在異步推進的過程中,最終“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巡視,要介入,利用點滴時間,個別輔導,并積累反饋情況,為后一層的“課堂小結”作準備。在“課堂小結”中,要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不同層次的學生談自己的收獲和體會,讓他們體驗學習的樂趣,并促使他們對自己所學的知識,歸納提煉,去粗取精,這也是一種異步推進,最后師生共同總結,不拘一格。教師還要告訴學生,學知識的目的,是為了學以致用,主張“今天的知識今天要用。”為最后的“遷移運用階段”蓄勢;在“遷移運用”中,學生能有效運用新學的知識,老師要及時表揚,能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老師要大力推廣,因為“中學語文教學的基本任務是教學,終極目標是育人。”是要培養出各具個性,不斷追求新知,具有獨立思考精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