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春思曲》的風格特征及演唱處理

時間:2022-04-14 04:50:33

導語:淺談《春思曲》的風格特征及演唱處理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談《春思曲》的風格特征及演唱處理

【摘要】黃自是我國著名的作曲家和音樂教育家,早年在美國歐伯林學院及耶魯大學音樂學校學習作曲。1929年回國,熱衷于音樂創(chuàng)作及音樂教育事業(yè),培養(yǎng)了一大批優(yōu)秀的音樂人才,是對中國早期音樂教育影響最大的奠基人之一。《春思曲》是黃自眾多優(yōu)秀藝術歌曲代表作之一,本文將就《春思曲》的風格特征演唱處理進行闡釋,以便更好地表達其歌曲的藝術內涵和韻味。

【關鍵詞】《春思曲》;創(chuàng)作背景;風格特征;演唱處理

《春思曲》創(chuàng)作于1932年,韋翰章作詞,歌詞清新婉麗、富有韻味,是黃自留學回國多年之后的創(chuàng)作。黃自根據(jù)其歌詞來作曲,大膽運用轉調來表達情感。以其浪漫的筆觸,生動地描寫了少婦對遠方情郎的思念。1904年,黃自出生于江蘇川沙,父親黃洪培曾經(jīng)是川沙縣的參議員,而母親陸梅先接觸過西方的先進文化。而正是因為從小受到父親和母親的教導,黃自自身修養(yǎng)程度也是較高的。1929年,黃自結束留學生涯并且學成歸國,親眼目睹了國內革命戰(zhàn)爭,自此創(chuàng)作開始集中于對愛國主義的謳歌,這些作品充滿了動人的美學色彩,展現(xiàn)了中華兒女的愛國熱情,對當時的音樂界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一、歌詞與曲式結構解析

(一)歌詞解讀。“瀟瀟夜雨滴階前,寒衾孤枕未成眠,今朝攬鏡,應是梨渦淺,綠云慵掠,懶貼花鈿”。上部分描寫了夜雨瀟瀟,點點滴滴落到門前臺階上,身邊人還未歸,夜不能寐,閨怨之情噴涌而出。“小樓獨倚,怕睹陌頭楊柳,分色上簾邊,更妒煞無知雙燕,吱吱語過花欄前憶個郎遠別已經(jīng)年,恨只恨,不化作杜宇,喚他快整歸鞭。”下部分描寫了主人公在小樓獨自倚靠,楊柳輕輕飄蕩。看到雙飛的燕子就想到自己和遠方的愛人,覺得更加孤單寂寞,“陌頭楊柳”表示分別之景。“無知雙燕”來自晏小山的名句“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通俗地講,就是“我如今形單影只,你們燕子卻雙宿雙飛,還無知地到我眼前顯擺,叫人好生羨妒!”。從“憶個郎遠別已經(jīng)年”整首歌曲達到了高潮部分,想那郎君走幾年,為何不還家?恨不化成杜鵑啼血,也要喚他快揮鞭兒返歸程。(二)旋律分析。《春思曲》生動地展現(xiàn)出了黃自的音樂才華,其音樂風格也別具一格。下面將從兩個方面對《春思曲》的旋律分析進行探討和研究:1.鋼琴與歌詞的巧妙運用“瀟瀟夜雨滴階前”第一段是一個下行的旋律曲線,為了能夠生動地表達出歌詞中所蘊含的情感,黃自選取了鋼琴進行伴奏。在演奏中,演奏者右手彈奏連續(xù)的三連音,形成“雨滴”的音樂效果,既可以構造出一種“下雨”的感覺,還可以將一個思念情郎的少婦心中的惆悵和孤寂得到充分地體現(xiàn),聽眾也因為鋼琴伴奏而感同身受。2.音樂創(chuàng)作中的民族風格黃自利用自身的音樂才能和作曲技巧,將中華傳統(tǒng)文化和西方音樂進行有效的結合,利用中國樂器完美地展現(xiàn)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美,體現(xiàn)了鮮明的民族風格。在《春思曲》的最終部分,黃自以具有較強力度的織體形式進行展現(xiàn),利用略帶跌宕的旋律來展現(xiàn)歌曲,并且以右手“六連音”的方式彈奏鋼琴,使得整個和聲色彩不再是哀怨和凄涼的,在最后結尾部分仿佛少婦已經(jīng)看到了心上人歸來的情景,使整個音樂出現(xiàn)了亮點,從而將整個歌曲推到最高潮。即使最后少婦產生了“不化成杜宇,喚他快整歸鞭”這種心上人已經(jīng)歸來的想象,但是實際上最終的結局仍然是充滿著寂寞和惆悵的。這也是中國傳統(tǒng)藝術形式中最為常見的主題之一。(三)曲式結構分析。《春思曲》采用不常見的12/8拍,小柔板速度,曲式結構是帶再現(xiàn)的單二部曲式,其中多處運用了獨特的藝術處理。全曲在結構上可分為AB兩個樂段,A段采用較為柔和的旋律伴奏來描寫夜雨,以此表達“瀟瀟夜雨滴階前”的意境。歌曲前奏部分,用鋼琴來傳達中國山水畫的意境,右手伴奏部分采用輕柔緩慢的三連音,把人們帶進了淅淅瀝瀝的夜雨背景中;隨后全曲開始以E為主音的連續(xù)下行,左手伴奏部分以低八度旋律音來突出主人公哀傷的情緒。B段從“小樓獨倚”開始,曲式打破了之前的穩(wěn)定性,不再是之前描寫雨滴淅淅瀝瀝的感覺,而是變成了像楊柳隨風搖擺的伴奏音型。從此時起,調性變得明朗起來,由f小調轉入F大調,并出現(xiàn)清新開朗的五聲調式。多次運用切分節(jié)奏,并且伴奏織體采用分解和弦以此來襯托主題旋律,能夠更好地表達出主人公激動且強烈思念情郎的情緒。

二、演唱技巧及情感處理

(一)情感的把握。對于演唱《春思曲》歌曲的情感把握,通過自身演唱的體會,我有著獨特的感受,歌曲開始的第一個“瀟”字在小字二組的F,應采用柔和而集中的音色來表達傷感的情緒。從“應是梨渦淺”的“淺”字起調性轉向f小調和F大調,這里采用降半音和減七和弦配合“淺”字,表現(xiàn)春光的宛然。此樂段的音域跨度雖不大,但音程起伏跳躍較大,變化音較多,難以掌握。因此,演唱者在演唱時需用輕柔而有控制的聲音來表現(xiàn)離愁雨夜。從“小樓獨倚”起是B樂段,其轉調順序是:F大調轉向f小調再轉回E大調再是C小調和F大調。從“憶個郎”起,節(jié)奏逐漸變得緊張并出現(xiàn)一系列的強音,少婦以激動的情緒唱出了自己的心事。到最后時,鋼琴伴奏又重復了主題,主人公出現(xiàn)的遠方情郎歸家只是假象,其現(xiàn)實還是孑然一身。(二)氣息的控制。歌曲開頭展現(xiàn)的是少婦內心情感世界的娓娓道來,所以不應當用強烈的對比方式,應該平穩(wěn)地來表達,隨后音階式地下行。演唱者必須要控制住自己的氣息,當唱到高潮時,聲音的飽滿度達到了高潮但并不亮,特別是“郎”和“杜”字,更應該控制住氣息,才能體現(xiàn)出傳統(tǒng)女人的含蓄美,演唱到歌曲的后半部分應當稍快一些,表現(xiàn)出一種煩躁不安的情緒。半聲稍暗的音色起音,氣息控制住音色,這就是中國傳統(tǒng)式的細膩表達手法。(三)演唱方式的轉變。《春思曲》主要以抒情為主,所以演唱時就要求音色要柔和,不能太具用戲劇性的色彩,聲音出來的時候要有彈性,氣息控制要適當,注意保持喉嚨的適中力度,中間有很多的地方音區(qū)跨度較大,所以,更加應該注意中低音區(qū)要結實深厚,高音區(qū)要氣息下沉并且流動起來,使音樂通透且富有彈性。《春思曲》中有許多的變化音,這些變化音算得上是畫龍點睛之筆,因此不僅要唱準,而且還要唱得稍弱一些,把重音強調在主干音上,這樣子不僅能更好地詮釋古典詩詞的古韻,而且可以形成對比與統(tǒng)一,從而達到音樂的高度和諧。拿到一首歌曲,不要急于唱譜,應該將歌詞反復朗誦幾遍,以便從中了解主人公所處的時代背景、特定環(huán)境和思想感情。對作品的理解越深,在演唱時的表達就越純真、完美。一首作品,作曲家無法提供韻味,它必須由演唱者自己去體會和創(chuàng)造。在你唱熟了一首新歌后,就會根據(jù)感情的需要自然而然地在旋律音上增加一些其它的音,使之成為裝飾音、顫音、滑音、倚音等,唱起來就會更加有韻味。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聲樂水平的不斷提高及我國教育制度的改革,進入藝術院校的學生增多,使藝術歌曲的演唱者和欣賞者越來越多。我們應當讓具有深刻社會意義和高尚審美價值的經(jīng)典音樂作品成為社會音樂,讓我們正確、全面理解藝術歌曲的本質、風格及特征,并以此推動我國藝術歌曲的創(chuàng)作和發(fā)展,使藝術歌曲風格更具有藝術性、時代性和欣賞性。

參考文獻

[1]張敏.春天的思念一黃自歌曲《春思曲》演唱分析[J].音樂探索,四川音樂學院學報,2003(4).

[2]曲百惠.《春思曲》演唱技巧分析[J].黃河之聲,2014.

[3]李晉瑋.沈湘聲樂教學藝術[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98.

[4]黃自歌曲選集(附鋼琴件奏)[M]人民音樂出版社,1980.

[5]余虹.20世紀早期中國藝術歌曲的創(chuàng)作與演唱交響[M].2004.

作者:謝玉雙 單位:荊楚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