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醫療服務協調管理論文

時間:2022-06-18 07:05:00

導語:鄉村醫療服務協調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鄉村醫療服務協調管理論文

[論文關鍵詞]鄉村醫療服務集團;農村衛生管理;協調機制

[論文摘要]鄉村醫療服務集團具有中觀衛生管理功能、衛生資源整合功能和效率促進功能。在集團功能實現過程中,由于農村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因素的影響,鄉村醫療服務集團內外存在著組織結構形式、管理能力和手段、利益分配方面的沖突,需要從政策、利益、管理、組織結構、文化等方面形成一個良好的協調機制。

20世紀90年代興起的鄉村醫療服務集團理順了農村醫療服務競爭秩序,緩解了鄉鎮衛生院的生存困難,提高了鄉鎮衛生院的服務效率,為社會主義新農村衛生事業的發展奠定了較好的基礎[1]。但是在集團運行過程中,由于集團本身存在時間較短,發育不夠成熟,以及農村政治、經濟、社會等因素的影響,集團內外存在著一些矛盾和沖突,影響了集團功能的實現[2]。在確立鄉村醫療服務集團功能的基礎上,分析鄉村醫療服務集團內外的矛盾沖突及其產生原因,進一步揭示醫療服務集團矛盾根源,尋求建立沖突的解決機制,有利于解決鄉村醫療服務集團發展的瓶頸,促進集團發展。

1鄉村醫療服務集團的功能

鄉村醫療集團是在改革開放以后,在農村實行生產承包責任制基礎上農村醫療衛生事業改革的產物,是政府為了改變當時農村醫療秩序混亂、農村居民衛生服務不足的狀況而做出的重要決策。從政府的初衷看,鄉村醫療服務集團應具備衛生管理、資源整合、效率促進的功能。

1.1中觀的衛生管理職能

在傳統的合作醫療體系解體之后,農村個體行醫、村衛生個人承包使得原有的鄉鎮衛生院對村級衛生機構管理的合法性和可能性喪失,此后村級衛生機構就處于缺乏管理的狀態。村委會既不具備管理的能力,又缺乏管理的合法權力基礎;縣級衛生行政監督部門是村級衛生機構的法定監管機構,但限于其人力、物力條件,往往無法實施足夠的日常管理。村級衛生機構處于宏觀上有國家衛生政策調控、微觀上有衛生機構自己的管理,缺少了中間的行業中觀管理的境況。組建醫療服務集團,通過契約的形式,制定鄉鎮衛生院對村衛生機構的管理權限和管理手段,恢復了鄉鎮衛生院的管理職能。但是,在新的集團體制下,鄉鎮衛生院的這種管理職能和管理手段與傳統合作醫療制度下的管理實現方式具有本質的不同:以前的是衛生行政部門授權管理,而現在應當是雙方平等條件下的契約管理。

1.2資源整合功能

鄉村醫療服務集團的設立,是在區域衛生規劃指導下,由集團的核心機構——鄉鎮衛生院主導,制定村級衛生機構設置的標準和原則,以1~1.5公里為服務半徑,以3000~5000人為服務對象,對村衛生室的布局重新調整,對村衛生室的房屋建筑、儀器、設備等統一規范,對村醫的業務能力、從業資格進行規范化管理,理順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的關系,避免無序競爭,使農村鄉、村二級衛生資源重新納入有序、規范的軌道。

1.3效率促進功能

鄉鎮衛生院對村級衛生室的整合和管理,能夠提高農村衛生服務的可及性和安全性。集團的人員共享、鄉鎮衛生院醫技人員和村醫的雙向合理流動,提高了人才使用的效率。業務、藥品的統一管理也有效降低了經濟成本,為農村居民提供初步的、安全的醫療服務,促進了農村衛生服務效率的提升。

2鄉村醫療服務集團的沖突與原因分析

2.1鄉村醫療服務集團的沖突

在集團功能實現進程中,集團內部成員之間、集團與外部環境之間存在沖突和不協調,影響了集團的效能發揮。鄉村醫療服務集團存在的矛盾和沖突主要集中在集團管理,包括組織結構、管理能力、管理手段、集團內外的利益分配和醫防業務等。

2.1.1組織結構形式和集團屬性之間的矛盾集團不是一個獨立的法人機構,其成員不都是鄉鎮衛生院的直接下屬機構,而鄉村醫療集團的組織機構大多數是在鄉鎮衛生一體化管理領導小組下,鄉鎮衛生院內部各機構直接履行集團的各項職能,混淆了集團與鄉鎮衛生院之間的界限,使得鄉鎮衛生院過多地替代了集團的職能。

2.1.2形式多樣與管理手段單一的矛盾鄉鎮衛生院與村衛生室的聯結紐帶既有產權,也有契約,也有兩者的混合體,鄉村醫療服務集團形成模式具有多樣式特征,這樣就使內部成員之間的聯系多樣化。基于集團模式的多樣化,其管理手段和方法也應當是多樣化的,但目前實踐中所有鄉村醫療集團都存在管理手段單一的問題。

2.1.3鄉鎮衛生院的核心地位與自身管理能力不足的矛盾在鄉村醫療服務集團中,鄉鎮衛生院居于核心主導地位,是技術輸出者、醫療業務和行政事務的管理者,應當具備較強的管理能力和資源供應能力,但由于鄉鎮衛生院發展中各種因素的影響,鄉鎮衛生院自身大都存在著資源不足、管理能力不足、效率不高的問題和困難。鄉鎮衛生院院長也普遍缺少管理的系統知識和能力,更缺乏管理集團化組織機構的經驗。

2.1.4鄉鎮衛生院與村醫之間的利益矛盾由于體制落后、改革滯后的原因,鄉鎮衛生院存在著投入不足、補償機制不合理、生存和發展困難的情況。在成立集團之后,在缺少足夠約束的情況下,衛生院自然會產生一種用集團收益補償衛生院的沖動,進而表現出降低村醫收入、侵占藥品的購銷利潤等傾向,與村醫爭奪利益。

2.1.5醫療服務與防保業務之間的矛盾農村衛生中防疫保健缺乏的狀況在集團成立后依然沒有得到多少改觀,政府對預防保健和公共衛生投入仍然較少、鄉鎮衛生院專業防保人員奇缺、村醫只有防保責任和義務,缺少報酬補償、技術設備簡陋,這些都造成了防保業務薄弱,與得到改善的醫療衛生服務形成鮮明的對比,“以醫養防”的局面難以徹底扭轉[3]。

2.1.6集團與個體行醫者的矛盾在國家有關政策推動下,農村個體開業行醫和私營診所迅速增加,與集團的村衛生院形成競爭。醫療集團化中的村衛生院失去了“產權明晰、職責明確”的優勢,費用有所上升,服務態度和質量、服務便捷性反而都有所下降,與個體開業者的競爭優勢相比處于劣勢[4]。于是,在一些地區,為了保護集團利益,出現了取締或限制個體開業行業的狀況,實質上阻礙了農村衛生的進一步發展。

2.2鄉村醫療服務集團產生沖突的原因

鄉村醫療集團上述沖突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變革過程中產生的,是農村社會轉型過程中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2.2.1政策原因政府政策是醫療服務集團形成的主要推動力量,也是醫療集團出現沖突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政策上沒有對鄉鎮衛生院本身的運行機制、產權制度、人事與分配制度等改革做出規定,使傳統的鄉鎮衛生院管理機制與體制和市場經濟條件下新型的農村衛生組織結構形態產生了矛盾,舊的機制無法適應集團組織的管理要求,無法處理好集團內外的管理問題。

2.2.2經濟原因在政府投入不足、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不合理的條件下,經濟因素成為集團內部矛盾沖突的重要原因。鄉鎮衛生院占有職能管理之便,出于補償經費的目的,侵占集團的服務經費結余,使得村醫收入下降,服務熱情降低。政府投入不足,集團的防保工作依然成為薄弱環節。

2.2.3社會原因農村居民對醫療衛生知識的不了解會造成對醫療服務的逆選擇;鄉鎮衛生院管理者狹隘的部門所有的意識也可能導致管理決策中對村醫的不公平。鄉鎮衛生院人才選聘考核機制中權勢因素也對鄉鎮衛生人員的結構產生不良影響。

3鄉村醫療服務集團沖突的協調機制

鄉村醫療服務集團沖突的存在制約了集團功能的實現,也影響了集團的進一步發展,需要從根本上加以解決。在農村實行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以后,農民醫療費用的支付能力和支付方式都發生了徹底的變化,鄉村醫療服務集團沖突的解決有了新的契機。從深層次的原因著手,運用政策和利益手段;從外在因素著手,運用組織管理手段、社會文化手段,綜合性地協調解決集團的矛盾沖突,形成沖突解決的有效機制。

3.1政策協調

首先是要加大現有政策的貫徹實施力度,糾正基層衛生組織在執行政策中的不當行為。在“三制、四有、五統一”的約束下,明確鄉鎮衛生院的職責,防止鄉鎮衛生院過分追求經濟補償的傾向,杜絕借醫療集團的名義取得或限制個體行醫的做法。其次是完善和修訂現有的政策規章。醫療集團的地域性使得各地政府都出臺了相應的一體化管理的規章,這些規章貫徹了國家的方針,考慮了地區的具體情況,具有較強的針對性,但也存在著缺乏嚴密的系統性、嚴格的科學性,對一體化組織的特征認識不夠深入,需要在總結實踐經驗基礎上,結合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實施,加以完善和改進。通過政策的完善和實施,可以從根本上解決一些制約集團健康發展的矛盾沖突[5]。

3.2利益協調

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是利益協調的基礎,鄉鎮衛生院在分配集團收支節余時,首先要考慮到村醫的收入與其作用匹配,收支節余分配與村衛生機構建設的關系,收入向村醫和預防保健傾斜。合理制定藥品購銷的差價分配,對不同模式的衛生室給予不同的分配方法,鄉鎮衛生院舉辦的衛生室藥品購銷差價歸衛生院,其他模式舉辦的衛生室藥品購銷差價可在收取手續費用基礎上返還給衛生室。政府應當保證對公共衛生的投入,維持防保工作的正常進行。

3.3組織協調

實行職能管理的委員會制,民主決策,約束鄉鎮衛生院和行為。鄉鎮衛生院院長仍然作為集團的行政負責人,保證在民主決策之下的統一管理。重新調整設立集團的組織架構,在人員精干高效的基礎上,成立集團辦公室,作為集團日常辦公機構,與鄉鎮衛生院的職能部門和人員獨立,全權實施集團的業務、財務、人事管理。

3.4管理協調

建立集團內部有效的溝通、約束、激勵機制,協調各成員之間的矛盾。建立定期的會議、通報制度,把集團的業務發展、建設成就、管理成果在集團成員間傳播;通過職能管理,對鄉鎮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員和村醫診療行為、服務態度、質量進行有效的監控,對不符合政策規定的行為予以懲處和約束;強化衛技人員業務培訓,選拔培養優秀的管理人才,獎勵業務突出的優秀人員,用激勵機制推進集團發展[6]。

3.5文化協調

在產權、體制改革難以突破的情況下,通過文化協調是提高集團效率和效能的有效途徑。改變鄉鎮衛生院注重短期效益分配的觀念,建立鄉鎮衛生院與村衛生室共存共榮、共同發展的理念。樹立群眾觀念,建立長期效益來自于就醫方便、服務價格適當、服務態度較好的服務體系。鄉鎮衛生院和村醫通過人員交流和互動,建立集團成員“一家人”的文化認同感和團結奮斗共同發展共同受益的集團文化觀念。

鄉村醫療服務集團產生于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和社會轉型的大環境中,它所承受的矛盾和沖突也是多種社會矛盾交織的產物,是我國農村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這些矛盾和沖突的存在阻礙集團功能的實現和目標的達成,需要從政策、利益、組織、管理、文化等多角度,多層面進行協調。

[參考文獻]

[1]郝模,姚樹坤,王小寧,等.鄉村衛生組織一體化管理政策研究和實踐概述[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01,17(3):133-138.

[2]汪雪梅,張業武.我國鄉村衛生組織一體化管理的現狀與思考[J].安徽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2,1(1):26-29.

[3]楊柳.湖北省鄉村衛生組織一體化管理效果評價與完善對策[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01,21(9):41-43.

[4]徐杰.鄉村衛生服務管理一體化的評價[J].中國衛生經濟,2002,21(11):22-25.

[5]曲江斌.現行鄉村衛生組織一體化管理的效果、不足與思考[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06,2:116-117.

[6]徐杰.關于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的預測與建議[J].中國衛生經濟,2002,21(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