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籌城鄉文化發展思考
時間:2022-11-24 04:03:00
導語:統籌城鄉文化發展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的十七大提出:要重視城鄉文化協調發展,著力豐富農村、偏遠地區、進城務工人員的精神文化生活。從“新農村文化”建設、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精神,統籌城鄉文化發展,創新體制機制環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進城鄉文化健康協調發展。
一、統籌城鄉文化發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統籌城鄉文化發展是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途徑。我國新農村建設的基本方針是“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涵蓋了農村政治、經濟、文化建設多個方面的內容,必須正確處理好相互之間的關系,不可偏廢。尤其在農村經濟與文化的發展上,一方面,經濟發展影響文化的發展,另一方面,文化發展能為經濟發展提供動力。農村地區特別是相對欠發達的地區,如果不重視農村文化建設的投入,沒有文化上的大力發展,其經濟社會的發展就缺乏有效的精神動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條件,城鄉差距不但不能縮小,還會繼續加大,新農村建設的目標就不可能順利實現。因此,統籌城鄉文化發展,大力發展農村公共文化事業,是深入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重要途徑。
統籌城鄉文化發展是構建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具體舉措。文化建設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總體布局的一個重要內容,沒有文化的統籌協調發展,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的新格局就無法真正建立。多年來,我國文化建設普遍存在“重城市、輕農村”的現象,農村文化經費投入嚴重不足,文化建設欠賬大、問題多,城鄉文化發展很不平衡。因此,要有效建立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就必須統籌城鄉文化發展,努力彌補農村文化建設的歷史欠賬,不斷提高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水平。
統籌城鄉文化發展是培育社會主義新型農民的迫切需要。黨的十七大提出:“培育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農民是新農村建設的主體,廣大農民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新農村建設的成效。當前,由于農村文化發展滯后,農村文化生活單調貧乏,不僅導致各種愚昧落后現象大量繁衍孳生,同時還制約了農民在生產技術、經營管理、信息溝通等方面的進步,嚴重影響了農民增收致富和新農村建設進程。因此,必須統籌城鄉文化發展,大力發展農村文化事業,用豐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社會主義文化占領農村陣地,培育文明風尚,抵制歪風邪氣,不斷提高廣大農民的文化素養和文明素質,努力培育適應社會發展的新型農民,為推動農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提供有力的文化條件和智力支持。
二、強化五個統籌,著力構建城鄉文化發展新格局
統籌城鄉文化功能布局,凸顯優勢區域的帶動力。統籌城鄉文化發展,規劃是前提。要結合區位優勢、資源分布及資源特色,合理規劃城鄉文化功能布局,構筑城鄉文化水平發展新格局。具體地講,城市地區應以發展高檔次、高品質、高水平的都市文化為主,促進城市文化提檔升級,發揮城市文化對農村文化的帶動作用;城市周邊地區受城市文化的影響和輻射較多,應充分發揮連接城鄉的紐帶作用,打造城鄉文化互動發展的承轉帶;農村地區重點是挖掘、保護傳統文化,培育、打造農村特色文化。
統籌城鄉文化設施建設,提高公共文化的服務力。文化基礎設施是建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基礎。要加強以區(縣)級公共文化設施為龍頭、鎮街文化站為紐帶、村(社區)文化活動室和文化示范戶為基礎的城鄉三級文化基礎設施體系建設,在城市重點推進大型公益性文化設施建設,在農村重點加強宣傳文化站、村文化活動室的建設及文化示范戶的培育,推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均衡發展。
統籌城鄉文化活動載體,形成文化資源的整合力。拓展城鄉文化互動載體,有效整合城鄉文化資源,實現優勢互補,促進城市文化下鄉,農村文化進城,推動城鄉文化的交流、融合和發展。建立城鄉文化幫扶對子,積極開展“社區文化農家樂”、“農村文化社區行”等城鄉文化雙向交流活動。建立“三下鄉”活動的長效機制,幫助農村壯大本土的文化科技衛生隊伍,豐富拓展城鄉節慶活動載體帶動各種形式的群眾性文化活動。
統籌城鄉文化產業發展,擴大文化產品的供給力。文化產業是21世紀的“朝陽產業”。統籌城鄉文化發展,就要充分利用和發揮城市文化產業的優勢,通過由城市到集鎮再到鄉村的梯次輻射過程,帶動整個農村的文化產業有序發展,逐步縮小城鄉差距。城市的文化產業要主動在鄉鎮尋找新的突破口,開辟新的文化市場,帶動農村文化產業的發展。農村和鄉鎮要主動與城市文化產業接軌,推動農村文化產業的發展。
統籌城鄉文化隊伍建設,增強互動發展的持續力。人才是事業發展之本。統籌城鄉文化隊伍建設,是實現城鄉文化持續互動共榮的關鍵。要依托重點文化產業和項目,吸納各類高層次文化人才。通過實施“農村文化藝術人才培育工程”,對農村業余文藝骨干開展定期免費培訓。積極支持民間文藝表演團體、文化示范戶、文化經營戶發展,著力培育文化帶頭人、民間藝人、文化能人,充分發揮他們在活躍農村文化生活、傳承發展民族文化方面的作用。
三、實施六大工程,切實保障城鄉居民的基本文化權益
一是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扎實推進廣播電視“村村通”,在此基礎上,通過積極實施有線電視、無線廣播電視和直播衛星,掃除覆蓋盲區,努力實現廣播電視“戶戶通”,徹底解決偏遠地區農民群眾“看電視難”的問題,推動城鄉廣電事業協調發展。
二是實施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不斷創新公共文化服務機制,積極探索將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網絡、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網絡和“農家書屋”網絡三合一的辦法,整合文化信息資源。
三是“農家書屋”建設工程。充分發揮鎮街文化服務中心的輻射作用,有計劃地引導各鎮、村自己創辦“農家書屋”,鼓勵建立“農戶書屋”,有效解決農民群眾“看書難”的問題。
四是實施基層文化陣地拓展工程。加大投入,加快推進鎮街文化服務中心和村文化室建設,同時以點帶面,充分發揮鎮街文化服務中心的輻射作用,推動文化陣地拓展。
五是實施“文化村村行”工程。積極開展送精品暢銷圖書、中外經典電影、本土優秀文藝作品下鄉活動;大力實施電影惠民工程,增加農村電影固定放映點,切實解決農民群眾“看電影難”的問題;深入開展“圖書閱讀趕場天”活動,組織內容健康、實用性強的農村文化、衛生、農業科技圖書到鎮街巡回展銷。
六是實施特色文化培育工程。加大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開發力度,對農村優秀民間文化資源進行系統發掘、整理和開發。精心策劃具有地方鮮明風格和個性特點的大型文化活動,全力打造節慶文化品牌,促進文化與旅游、商貿等產業的相互融合與促進。
四、健全四項機制,為統籌城鄉文化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強化組織領導,建立有力的組織領導機制。加強對統籌城鄉文化發展的領導,成立由地方黨委、政府領導牽頭負責、相關部門共同參與的統籌城鄉文化發展領導小組,為統籌城鄉文化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拓寬投入渠道,建立有效的多元投入機制。各級財政要確保對文化事業的投入不低于財政收入的增長幅度,建立統籌城鄉文化發展專項資金,保證區、鎮街、村(社區)公益性文化基礎設施和重大群眾性文化活動的資金需求,鼓勵企業和個人投資鄉村文化活動設施,經營文化娛樂場所。通過拓展文化發展的投融資渠道,促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共同發展的良好格局。
加強政策研究,建立完善的政策保障機制。加強對文化事業發展、文化市場培育、文化經費投入、文化人才培養等方面的政策研究,力爭在非公資本投資文化的準入政策、文化設施用地政策、文化人才的引進培養考核政策等方面取得突破,逐步健全有利于城鄉文化統籌發展的政策體系。
抓好督促檢查,建立科學的考核評價機制。圍繞文化設施建設、文化產業發展、文化隊伍建設、文化活動開展、特色文化培育等方面,科學制定考核評價體系,把統籌城鄉文化發展納入對相關單位的目標責任考核,切實抓好督促檢查,確保工作落實。
- 上一篇:建功立業交流
- 下一篇:干部工作經濟建設互動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