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籌城鄉發展的意義范文

時間:2024-02-01 18:09:2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統籌城鄉發展的意義,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統籌城鄉發展的意義

篇1

論文摘要:構建和諧社會的首要前提是城鄉關系的平等和諧,而當前的城鄉結構還是處于嚴重失衡的狀態,是“不和諧”的。城鄉關系的妥善處理,符合和諧社會要求的縮小城鄉差別的歷史規律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億萬人民群眾廣泛參與的創造性事業。這項偉大事業的根本 目的是為最廣大人民謀福利,促進社會全面進步和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實現這一 目的,必須最大限度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動員和組織最廣大人民投身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最大限度地激發人民群眾的創造活力,正確反映和兼顧不同方面群眾的利益。既解決靠誰發展、如何發展的問題,又解決為誰發展的問題,使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經過20多年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輝煌成就,但隨著改革的深化,也出現了城鄉差距、地區差距、收入差距、貧富差距拉大的現象。中國能否在保持社會經濟較快發展的同時保持社會政治的穩定?中國的現代化建設能否以較小的代價實現由傳統到現代的“軟著陸”?能否避免許多發展中國家在實現本國現代化過程中往往 陷入的 “現代化斷裂 ?如何最充分最廣泛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增添新力量?解決這些問題,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各種利益進行協調和整合的制度建構,而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必須有一種具有權威解釋力、涵蓋力、包容力、凝聚力的全社會認同的共同價值觀,以便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一種共同的價值導向。

堅持人民群眾的歷史主體地位,是歷史唯物主義的根本立場。認為,社會發展史首先是生產發展的歷史,同時是物質資料生產者本身的歷史,即作為生產過程基本力量的勞動群眾的歷史。這既是歷史唯物主義的群眾觀,也是政黨對待群眾的根本立場。人作為發展生產力的因素,并且把人看作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這樣的認識并沒有錯,問題是人在經濟發展中是被當作目的,還是被當作工具。舊的發展觀把經濟增長作為主要的目標取 向,因而很容易使人成為一種工具。黨的十六屆三 中全會強調: “堅持 以人為本 ,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這一新的發展觀的提出,是我們黨執政理念的一次飛躍。以人為本,強調人的全面發展是社會進步的最高價值 目標,體現的是一種根本性的人文關懷。必須把實現和維護人民的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應注意到,城鄉收入差距的不斷拉大,嚴重制約了消費需求的增長,也不利于社會穩定。①農民消費無法啟動,目前占總人口70%的農村居民只消費不到30%的商品,農民收入無法提高,農村市場啟而不動的情況就將延續下去,我國啟動內需的政策也就只能停留在紙面上;②農村居民的貧困威脅著社會穩定,有資料顯示,目前我國農村人 口中人均年收入在1200元錢以下的比例 占到2O%,人口總數達到1.8億,人均年收入在600元以下的比例達到3.23%,人口數近3000萬,如此巨大的赤貧人口是社會穩 定的巨大隱患 。應 當看到 “和諧社會 ”與 “社會穩定”是前后相繼的關系,社會不穩定談不上和諧。

因此要解決 “三農 ”問題 ,不能再走就 “三農 ”抓“三農 ”的老路子。必須統籌城鄉發展,站在國民經濟發展全局的高度,研究解決 “三農”問題,實行以城帶鄉、 以工促農、城鄉互動、協調發展。不統籌城鄉發展,不僅“三農 ”問題解決不 了,城市的很多問題也難以解決,城市也難更好地發展。也正如馬克思所說: “城鄉關系的面貌一改變,整個社會的面貌也跟著改變。”

l 城鄉和諧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標志

社會主義是和諧社會。和諧社會的標志有:它應該是互助合作的,它應該是協調發展的,它應該是安定團結的,它應該是穩定有序的,它應該是全面進步的,它應該是心情舒暢的。可以說,和諧問題涉及人類現代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但千和諧,萬和諧,在現階段的中國,城鄉協調發展應該是最引人注目的,它可以成為構成和諧社會的重要標志。 之所以說妥善處理城鄉關系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標志,理由有三: 一是因為和諧社會是一個有機的社會整體,城市與鄉村構成了完整的社會。社會以城市和鄉村共同的物質生產活動為基礎,并由此產生城市人和鄉村人的社會關系。社會是生活在城里和生活在農村的人們交互作用的產物。城市和鄉村是矛盾的對立統一,城鄉是在互動互促中、互惠互利中得以和諧發展的。城市離不農村,農村也離不開城市,二者相互聯系,缺一不可。 二是因為城鄉關系表現了社會生產方式的各個方面,它是涵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的空間總稱。在當今中國社會發展進程中,它是最有代表性、最有基礎性、最有廣泛性的重要社會關系。城鄉關系既是物質的,也是精神的;既是經濟的,也是社會的;既是歷史的,也是現實的。既含生產力發展,也含生產關系內容;既含經濟基礎,也含上層建筑;既反映了工業和農業發展的關系,也反映了城市居民和農村居民的經濟利益關系。二者的和諧發展是先進生產方式的體現。三是因為城鄉關系是一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與否、現代化程度高低的綜合性指標,也是檢驗和諧社會的重要尺度。大凡發達國家和地區,鄉村城市化程度都較高;而欠發達國家和地區,鄉村城市化程度都較低。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提高鄉村城市化比重,是改變城鄉關系的重要內容。客觀情況是,什么時候重視城鄉協調發展,什么時候國民經濟就健康發展;什么時候忽略了城鄉和諧關系,什么時候經濟社會發展就遇到極大阻力。 因此,和諧社會貴在城鄉關系和諧,它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集中體現。

2 城鄉和諧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關鍵所在

我國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在農村,構建和諧社會的關鍵也在于此。小康社會的目標,就是和諧社會的目標。不過,小康社會以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全面發展為目標,和諧社會則更多側重于以經濟發展為基礎的社會發展。它需要建立有利于激發人的創造活力,有利于形成人與人的融洽關系,有利于人的全面發展的社會環境。

譬如,各階層人員要和諧,不同利益群體要兼顧,經濟社會結構要合理,全社會整體要前進等。城鄉協調發展是社會發展的綜合體現,是關系整個國民經濟發展 的重要內容,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關鍵所在。 從妥善處理城鄉關系來說,首先應該看城鄉協調發展的主體或者說構建和諧社會的主體一農 民積極性是不是得到 了最廣泛最充分的調動,農 民生活是不是得到了大大改善,農民利益是不是得到了有力保護。城鄉居 民利益關系反映的是處于不同社會地位、擔任不同社會角色的不同社會階層、不同社會群體之間的物質利益關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們從社會所獲取的財富多寡。在和諧社會構建中,農民利益關系非常重要。利益有共同利益和具體利益。要善于從政策取向上抓準農民這一最大多數人的共同利益與不同階層的具體利益的結合點。要關心農民群眾最現實、最關心、最直接的利益,堅決反對和糾正損害農民利益的行為。看社會是否公平,也首先要看農民是否得到公平待遇,生活是否得到與城里人一樣的改善,社會地位是否有了與城里人一樣的變化,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是否得到與其他社會階層一樣的享受。看社會是否穩定,也首先是看農村是否穩定。農村穩定是整個社會穩定的基礎。農村穩定了,農民安居樂業了,也就從根本上保證了我們國家和社會全局的穩定。

篇2

根據這次會議的總體安排,結合縣委、縣政府研究的精神,我就全縣農業農村工作,集中講兩點意見。

一、肯定成績,認清形勢,進一步增強搞好農業農村工作的信心和決心

××××年是我縣實施“雙倍”計劃的重要一年,也是我縣農業農村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的一年。在高致病性禽流感和水稻條紋葉枯病的雙重夾擊下,全縣農業戰線的廣大干部群眾迎難而上,奮力拼搏,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以增加農民收入為中心,大力發展產業經濟、勞務經濟、品牌經濟,切實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村生態環境建設,農村經濟保持了較好的發展勢頭。全縣實現一產增加值億元,增長;農民人均純收入元,增長。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⒈農業結構調整成效顯著,農業經濟各項指標增幅較高。繼續按照“調優種植業、調強畜牧業、調大林果業、調活水產業”的要求,深入推進農業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種植業增產增收。全縣種糧面積萬畝,糧食總產萬噸,實現產值億元,同比分別增長、和,人均增收元。畜牧業保持增長態勢。面對上半年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不利影響,堅持一手抓防治,一手抓發展,出籠家禽萬只,出欄生豬萬頭、羊萬只、肉兔萬只,分別增長、、和。實現產值億元,增長,人均增收元。水產業穩步發展。全縣水產養殖面積萬畝,產值億元,增長,農民人均增收元。林業經濟不斷壯大。成片造林萬畝,完善農田林網萬畝,栽植林木萬株,完成育林苗畝,果品產量萬噸。

⒉農業項目推進扎實有力,農業產業化取得新進展。堅持以工業思維辦農業,加大農業招商引資力度,大力實施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各鎮、農口各部門及有關龍頭企業赴北京、上海、浙江等地招商引資,洽談農業項目個,實施農業加工項目個;申報農業專項個,其中到位個,引進專項資金萬元。目前,全縣農業在建項目個,其中農產品加工項目個,種養項目個,總投資億元,投資額萬元以上項目個。加大龍頭企業培植力度,培育壯大了一批生產帶動型、加工拉動型、營銷推動型龍頭企業。全縣新增省級龍頭企業家,市級龍頭加工企業家。恒通食品公司、今日草業公司被評為全國中型農產品加工流通企業和省強重點出口龍頭企業,近湖羽豐父母代種雞場是蘇北地區規模最大的現代種雞場。全縣新增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個,恒濟水產協會被評為“國家級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示范單位”,岡西草雞協會跨入省級農業產業化專業協會行列。農業標準化工作有了新的提高。一年來,全縣通過論證的無公害糧油、水產品、畜禽產品基地達個,新申報無公害農產品品牌個,綠色食品品牌個。

⒊農村勞動力培訓輸出工作有了新突破,農民工資性收入進一步提高。把勞動力培訓輸出作為農民增收的重要工程來抓,大力拓展國內外勞務合作空間,不斷拓寬農村勞動力的就業渠道。全年共提供就業崗位余個,新輸出農村勞動力人,完成年度計劃的,其中對口地區勞務輸出人,向美國、日本、新加坡、韓國、科威特、阿爾及利亞等地外派勞務人,勞務輸出組織化程度達。全縣職業技能培訓機構家,舉辦各類技能培訓班期,共培訓農村勞動力萬人。先后舉辦了農村特困戶子女專業技能培訓班、農民就業知識培訓班。結合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目標要求,抓住小城鎮建設、招商引資、全民創業等發展機遇,先后向農業龍頭企業、建筑業、紡織制造業、機械加工業和節能燈具等產業轉移農村勞動力人,完成年度計劃的。農村勞動力的大幅度轉移,提高了農民的工資性收入,去年農民工資性收入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比例已達。同時,組織縣內部分企業到安徽、湖北等地招工,取得了明顯成效。

⒋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得到鞏固,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進一步增強。立足防洪保安,積極疏浚河道,全力推進圩堤達標工程建設。疏浚河道條公里,工程土方萬立方米,開展高標準圩堤建設,加修圩堤公里,工程土方萬立方米,新建、拆建、修建水利設施近座。以推廣水稻機插秧為重點,著力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全縣新增各類農機具多臺(套),其中水稻插秧機臺,推廣機插秧萬畝,在去年全縣遭受水稻條紋葉枯病嚴重災害的情況下,機插秧經受住了考驗,為全縣糧食增產增收奠定了基礎。落實基本農田保護制度。對全縣基本農田進行核查、登記和公示,明確保護責任人,共落實基本農田保護面積公頃,順利通過省級驗收。全縣××××年耕地占補平衡項目已通過省級驗收,新增耕地畝。多方爭取農業投入,全面完成農業綜合開發工作。已爭取到個省級多種經營龍頭項目和個部級水產養殖項目,財政投資萬元,目前已完成總量的。爭取土地治理項目財政投資萬元,改造中低產田萬畝。加強氣象預測預報工作,做好春耕、夏收、防洪防汛等重要時期的氣象服務。

⒌農業農村改革不斷深化,各項社會事業平穩發展。認真貫徹落實中央號文件精神和省委、省政府農業稅調減政策,切實減輕農民負擔。取消農業特產稅,農業稅稅率降低個百分點,減輕農民負擔萬元。落實糧食直補、良種補貼和農機補貼三項資金共萬元。強化村級財務管理。完善村賬鎮管制度,普及村級財務電算化管理,積極化解村級債務,規范涉農收費行為,堅決杜絕亂收費現象,對一事一議籌資籌勞實行“民主管理、限額收取、上級審批、定向使用”,杜絕了涉農負擔案件的發生。貫徹落實《農村土地承包法》,強化農村土地承包和流轉管理。積極開展土地流轉試點,構建公平、公正、公開的土地流轉市場。全面開展征地補償費清欠工作。采取各種措施,多方籌措資金,保證被征地農民補償到位。農技農經服務體系改革工作正在進行之中。版權所有

××××年,農民收入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農業農村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這是政策好、市場活、人努力、天幫忙等多種有利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我們決不能因為去年形勢好就頭腦發熱、盲目樂觀。對當前農業的生產能力、農民的富裕程度和農村的發展水平切不可估計過高。要清醒地看到,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并沒有明顯提高,帶動力強的農業規模項目并沒有大的飛躍,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擴大的趨勢并沒有明顯扭轉,農業基礎設施投入不足的狀況并沒有徹底改變,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還沒有完全建立,制約農業和農村發展的一些深層次矛盾尚未完全消除。因此,今年農民持續增收的難度依然很大,繼續保持農業和農村發展的良好勢頭,任務十分艱巨。

農業作為安天下、穩民心的戰略產業,必須始終抓緊抓好。在工業化初始階段,農業支持工業,為工業提供積累是帶有普遍性的趨向;但在工業化達到相當程度以后,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實現工業與農業、城市與農村協調發展,也是帶有普遍性的趨向。中央提出的“兩個趨向”重要論斷,對于我們科學認識和把握經濟社會發展規律,正確處理新時期的工農關系和城鄉關系,落實統籌城鄉發展的戰略,切實做好新時期“三農”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今年出臺的中央號文件,提出了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條政策性意見,這是我們做好今年農業農村工作的總綱。去年底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了加大農業稅免征減征力度,加大對農民的補貼力度,加大對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科技進步的支持力度,加大對產糧大縣的財政支持力度。省、市也將相繼出臺一系列扶持農業發展,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的政策和措施。尤其是今年全省免征農業稅,必將給農民帶來更多的實惠。我們一定要抓住這些政策機遇,不失時機、千方百計抓好“三農”工作,爭取新的突破。特別是在全民創業的大背景下,如何引導廣大干部群眾,充分發掘自身優勢,自主擇業,自主創業,自主增收,實現農村經濟的較快增長,是我們必須認真研究,精心謀劃,切實加以解決的問題。總之,各級黨政組織要充分認識當前“三農”工作面臨的新形勢,進一步堅定信心,振奮精神,一以貫之地落實好黨的惠農政策,探索增加農民收入的新途徑,促進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登上新臺階。

二、咬定目標,硬化措施,全力推進農業農村工作取得新突破

××××年,全縣農業農村工作的指導思想是:認真貫徹落實中央號文件、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和縣委擴大會議精神,堅持用科學發展觀指導“三農”工作,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堅持黨的農村基本政策,圍繞“三個增強”(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增強農村勞動力輸出的專業技能、增強農技農經服務體系的動力和活力),抓好“六大重點”(農業項目推進、農村專業合作組織建設、農業結構調整、勞動力轉移輸出、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深化農村改革),強化對農業的支持保護,促進農民收入較快增長,實現農村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版權所有

主要預期目標是:實現農業總產值億元,增長;實現一產增加值億元,增長;農民人均純收入元,增長;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萬人。

圍繞上述目標要求,今年要著重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⒈以項目推進帶動農業結構調整,發展農業塊狀經濟。

目前,我縣農業仍屬于傳統的生產型、單一結構的低效型農業,只有不斷優化產業、產品和布局結構,實現加工型、多元結構型農業的轉變,才能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要求。大力引進外來資本、民間資本和國家資金來開發農業,發展大型農業龍頭生產加工項目,改造傳統農業,促進農業轉型升級,是我縣農業經濟大發展、農民收入大提高、農村面貌大改變的根本所在。各鎮、各有關部門要把農業項目引進作為招商引資的重點,作為全年農村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緊抓好。

在項目定位上,要根據我縣的自然資源和產業優勢,準確定位,明確方向,有針對性地到民資、外資比較集中、活躍的地方去招商;要轉變觀念,創新方法,高點規劃,精心包裝,用最富有特色、資源相對豐富、市場競爭力強的優勢農產品去引商;用最大的真誠、最好的服務和最優的環境去安商。各鎮、各有關部門要結合去年三次集中農業招商的成果,突出抓好意向項目促簽約,簽約項目促開工,在建項目促竣工,竣工項目促投產,投產項目抓效益。要進一步明確目標,一檔鎮及農口部門要各新上個投入萬元以上的農業項目,二檔鎮各新上個萬元以上的農業項目,三檔鎮各新上個投入萬元以上的農業項目,確保全年實施投入萬元以上農業項目個,其中萬元以上項目個,萬元以上項目個;全縣家重點龍頭企業實現銷售億元,利稅萬元。

在產業導向上,要鼓勵現有農產品加工企業通過引進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提升層次,擴展規模;引導外來資本投向市場競爭力強、發展前景好的優勢產業和品牌產品。重點抓好林木板材、特水產品、畜禽產品、蔬菜、糧食等深加工項目培植,精心規劃實施方圓禽業、恒通果蔬、紅梅乳業、東泰木業、華德米業等一批重點農業龍頭企業的做強做大。圍繞發展龍頭企業,著力培壯糧食蔬菜生產加工、特水畜禽養殖加工及林木業等優勢主導產業,進而形成西部沿蕩觀光農業、旅游農業,中部內圩高效農業、無公害農業,東部沿崗綠色農業、生態農業的全縣農業塊狀經濟區域特色,使全縣農業產業、產品和布局得到進一步優化,特色進一步彰顯,效益進一步放大,從而實現我縣傳統低效型農業向優質、高產、高效、生態、安全的現代農業的升級換代。同時,要認真研究國家和省農業產業扶持政策,組織項目攻關,爭取國家財政更多的資金支持。

⒉以農民職業技能培訓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提高農民工資性收入。

轉移一個農民,可以致富一個家庭;轉移一批農民,可以激活一方經濟。推進農村勞動力轉移是當前增加農民收入成本最低、風險最小、效益最好的途徑之一。各鎮、各有關部門要抓住國家和省市出臺的相關政策機遇,把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輸出作為一項重要的富民工程、實事工程來抓好。要按照全民創業的要求,組織廣大農民群眾走出來干起來,走出去富起來,走回來辦起來,走進走出帶起來,不斷拓展致富途徑。要著力提升勞動力培訓輸出的層次。我縣農村勞動力就業比例雖然較高,但無論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轉移輸出空間仍然較大。據初步統計,全縣尚有近萬農村勞動力賦閑在家。已轉移的勞動力中,許多人并無一技之長,只能在外從事低級的體力勞動,報酬極低。我們要大力實施“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以“培優”、“培特”為方向,全面提高農村勞動力素質。全縣計劃進行農民實用技術培訓萬人,其中定向技能培訓萬人。在內容上更加突出實用性,在形式上更加突出靈活性,在體制上整合系統資源,力爭逐步使每個勞務輸出人員至少掌握一門專業技術和技能,使他們逐步由體力型向智力型、由低層次向高層次轉變,不斷提高他們的崗位競爭力和勞動含金量。要多途徑促進勞動力培訓輸出工作。一是開展普訓,增加培訓覆蓋面。由縣勞動部門牽頭,各鎮人力資源中心組織人力,逐村逐戶,對未轉移勞動力進行造冊登記,由培訓部門組織師資力量負責技術培訓。二是開展訂單培訓,提高培訓輸出的層次。隨著工業化進程加快,對技術工人的需求越來越大,許多企業主動與培訓部門聯合,組建培訓輸出基地。實施訂單專項培訓,使培訓更加對口,就業更有保證,勞務收入更加穩定。三是鼓勵“鳳還巢”,實現良性循環。各鎮要組織對在外務工、經商人員逐一登記篩選,將有技術、有經濟實力的人員一一排出來,明確專人加強溝通聯絡,提供優惠待遇,鼓勵他們帶著資金、技術回鄉創業,支持家鄉建設,帶領群眾共同富裕,在“走進走出”的過程中提高勞動力整體素質。

⒊以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建設活化農產品流通和銷售,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組織化程度。

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外連市場、內連企業、下連農戶,通過產前、產中、產后的全程服務,形成“協會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與市場緊緊聯結在一起。近年來,我縣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建設有了較大進展,恒濟水產協會、鹽阜草雞協會分別被評為國家級和省級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示范單位,出現了多個以優勢產業和龍頭企業為依托組建的專業協會。我們要乘風乘勢,鼓勵發展,規范運作,充分發揮其紐帶橋梁作用。一要抓發展。今年國家對農業的扶持重點將轉向對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扶持。要抓住這個政策的機遇,在全縣范圍內鼓勵、扶持龍頭企業、農技組織和種養大戶牽頭成立各種專業合作組織,帶領農民跑市場、闖“碼頭”。縣委農工辦要迅速制訂規劃,各鎮及相關部門也要明確目標,每個鎮和各優勢主導產業都要組建專業合作組織,全縣要新組建各類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個以上。二要抓規范。在組織機構上,將成立縣農產品產銷合作聯社,設立專門機構,建立專門班子,對外開展合作,對內指導服務。在指導思想上,明確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是農民自己的經營組織,堅持“自愿、自由、民建、民管、民受益”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在分配方式上,建立“二次返利”制度,所有成員按交易量的大小,不但可以獲得收購利潤,還可以獲得加工、儲運和銷售環節賺取的利潤,確保農民利益的最大化。三要抓培訓。大力培訓農民經紀人隊伍,提高他們駕馭市場的能力;讓頭腦靈活、市場經驗豐富、有一定經濟實力的農村能人來擔當農產品走向市場的領路人。全年新增農民經紀人人以上。

⒋以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機制創新,增強農村經濟發展的動力和活力。

一是深化土地使用和流轉制度改革。嚴格按照《農業法》和《土地承包法》的規定,進一步完善農村土地二輪承包;加強對基本農田的保護,有效制止非法占用耕地的行為;加強對土地使用權流轉的引導和規范化管理,堅持用市場化手段,推進土地使用權的合理有序流轉,鼓勵農村富余土地向種養大戶流轉聚集,促進農業產業發展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制訂出臺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辦法,并選擇試點,穩妥推進,保證失地農民“少有所助、青有所望、老有所養、病有所醫、故有所恤,困難有救濟、生活有保障”,讓農民從土地增值中獲得長遠利益,依法維護農民的合法權益。

二是深化農村財務制度改革。在繼續實行村級會計委托制的基礎上,大力推行財務管理電算化,實行縣鎮聯網,形成“橫向同步管理、縱向連貫監督”的良性機制,使村級財務記帳更加及時、準確,監管更加到位。進一步完善村公益事業資金的收支管理,嚴格實行村公益事業資金收支預決算制度。同時,要積極探索化解村級債務的新舉措、新辦法,繼續堅持“三優先一加強一禁止”,即優先化解涉農債務,優先化解有息債務,優先化解稅費改革后新增債務;加強對“無債村”和“債務大村”的監管,“無債村”主要干部的報酬可以上浮作為獎勵,“債務大村”主要干部的報酬則下浮,并制訂嚴格的化解債務規劃,限期化解;嚴禁發生新的村級債務,誰發生誰負責,誰借債誰償還。縣委農工辦要拿出詳細規劃,采取切實措施,確保完成全年化解村級債務萬元目標。

三是深化農技農經隊伍改革。要堅持公益性和經營性分開的原則,過細工作,盡快把改革推進到位,使農技農經人員定崗定位,真正發揮其服務職能。同時,鼓勵分流人員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大膽創新創業,積極參與和領辦農民合作經濟組織。

四是深化農村稅費改革。嚴格執行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在確保義務教育正常經費需要,確保基層組織正常運轉的基礎上,確保農民負擔不反彈,真正實現還利于民。

⒌以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農村生產條件的改善,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滯后,農村生產條件落后是制約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我縣農村普遍底子薄、條件差,與發達地區相比,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差距十分明顯。各鎮、各部門要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高度,重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業發展環境,努力促進全縣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提高。

篇3

關鍵詞:統籌城鄉;內蒙古;城鎮化;土地利用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432(2013)-04-0014-2

0 引言

19世紀初,圣西門、傅立葉、歐文三位杰出的思想家提出城市與鄉村協調發展的構想,雖然這只是初步思想,但他們是最早提出消滅城鄉對立、實現城鄉經濟一體化的。

城鎮與鄉村雖是兩個不同的社會實體和經濟實體,但在社會發展進程中,二者卻保持著相互依存的關系。城鄉統籌涉及城鎮和鄉村的自然、經濟、社會等多方面的關系,其內涵也是十分豐富的。統籌城鄉發展的實質是實現地區間共同發展,要把城鎮和鄉村經濟發展的要素納入一個經濟發展系統中,進行統一籌劃,旨在改變城鄉分割狀況,建立密切的城鄉經濟聯系,實現城鄉生產要素的合理配置與雙向流動,逐步消除城鄉二元結構,縮小城鄉居民各方面的差別,使城鎮化、工業化、農業現代化順利進行。

1 統籌城鄉發展進程

1.1 統籌城鄉的必要性

國務院早于2011年6月份出臺的《國務院關于促進內蒙古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意見》國發〔2011〕21號中,重點強調了全區要引導城鎮有序發展,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等問題。統籌城鄉發展是全區發展的重要方向。

此外,做好統籌城鄉工作是貫徹落實十精神的重要體現。黨的十報告中強調,要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增強農村發展活力,逐步縮小城鄉差距,促進城鄉共同繁榮。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針,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讓廣大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

改革開放以來,全區城鎮化快速發展。2010年,全區城鎮化率達到55%,比2005年提高7.8個百分點。2011年是“十二五計劃”的開端之年,將繼續加快推進城鎮化,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堅持走多極發展、多中心帶動的城鎮化路子。預計到2013年末,城鎮化率達到58.6%。按照國際上的發展規律,城鎮化率在30%~70%的階段,是城市處于加速發展階段。內蒙古也正是處在這個發展階段。發展的過程中,居民住房需要土地提供其承載基礎、城市系統的正常運行需要基礎設施來維系、居民的教育、醫療、休閑及娛樂等設施都需要相應的建筑空間。在城鎮化的進程中,勢必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包括耕地,這是必然趨勢。城鎮化帶動了建筑空間對土地需求的增長。然而,在現實的發展中,卻出現了大量圈占土地、占用優質耕地、土地利用率低、建設用地規模盲目擴張等問題。加之基礎設施落后,使得城鄉二元結構十分明顯,這嚴重影響了城鎮化的質量。統籌城鄉發展是解決此問題的有效途徑之一,城鄉一體化發展能促進土地集約節約利用。

1.2 城鄉發展現狀

本文主要從經濟、社會和環境三個方面、選取該區2008年-2011年的有關數據探討我區城與鄉存在的差距。

經濟方面,主要選取固定資產、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費支出、恩格爾系數為對比指標,具體數據對比見表1。

注:數據來源于對應年份的內蒙古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社會方面,城鄉之間也存在著明顯的差距。住宅竣工面積:2008年城鎮為1932.03萬平方米,農村牧區為621萬平方米,之間相差1311.03萬平方米,2011年,城鎮為2762.64萬平方米,農村牧區為1011.24萬平方米,之間相差1752.40萬平方米;社區服務設施:城鎮由2008年末的5109個增至2011年末的5322個,而農村的社會服務設施還未成體系;2008年末全區衛生機構7966個。其中,醫院479個,農村牧區衛生院1325個,2011年末全區衛生機構達22845個,其中,醫院491個,農村牧區衛生院1326個。城鄉參加醫保和得到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數逐年增加。

環境方面,比如垃圾集中處理率、公共衛生廁所普及率等方面,不論從數量、質量以及重視程度,農村遠不及城鎮。

從上述內容可見,城鎮的經濟占主導地位,農村的經濟發展相對緩慢;城鎮的社會體系已成規模并發展良好,農村的配套設施不足,發展受限,與城鎮差距明顯;農村的發展還應受到政府的重視與大力度投入。

2 存在的問題與原因分析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城鎮和農村之間的差距在經濟、社會、生態等方面有逐步縮小的趨勢,但針對全區的實際情況,在進一步發展的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

2.1 經濟發展失衡導致空間分割

篇4

從南京郊縣發展的現狀和趨勢出發,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實施城鄉統籌發展戰略,創新發展機制,傾斜發展資源,轉變增長方式,推進“三個集中”,通過工業化轉移農民、產業化提升農業、城市化帶動農村、市民回報農民,實現城鄉之間的良性互動,人與自然的友好共生,農村社會的民主和諧。關鍵是要抓住“四個一”:一個根本,必須堅持富民優先,以加快郊縣經濟發展,促進農民增收為出發點;一個戰略,必須堅持城鄉統籌協調,以深入實施城鄉統籌發展戰略為著力點;一個傾斜,必須堅持工業對農業、城市對農村的反哺帶動,以公共產品、公共服務向農村傾斜為突破點;一個抓手,必須堅持夯實村級工作,以推進“雙培雙帶雙創”為切入點。

一、提升郊縣經濟發展和富民水平,為新農村建設打好基礎

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內涵來看,“生產發展”和“生活寬裕”是指物質文明,“鄉村文明”是指精神文明,“村容整潔”是指生態文明,“管理民主”是指政治文明,統籌這四個文明的核心是加快發展,建設具有南京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農村,郊縣首要任務是保持經濟又快又好發展。20__年1-9月份,郊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06.9億元,可比價增長18.9;實現財政收入__.2億元,同比增長23.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入453.1億元,同比增長29.3,增幅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農民人均現金收入4955元,同比增長19,比上年同期高出2.7個百分點。但值得注意的是,郊縣發展中拆遷難、用地難、審批難、資金難等矛盾,導致發展的顯性成本、隱性成本同時上升,招商引資勢頭受挫,財政運轉出現一定困難。市委、市政府要求郊縣在“十一五”發展中,力爭實現經濟總量四年翻番,確保20__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8000元,20__年達到10000元。圍繞以上目標,我們要牢牢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突破節點,千方百計此解瓶頸制約。在用地指標偏緊、用地成本提高的情況下,多策并舉,積極向上爭取土地轉用指標,用好現有政策,最大限度做好集體非農建設用地這篇文章。探索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農民以土地r入股、參與工業園區建設。加快要素集聚,研究外資轉移的新動態,加大專業化、市場化招商力度,系統化、集群化利用外資。同時充分挖掘民間資本、城市資本潛力,實施多元發展戰略。

二是抓住要點,堅持工業第一方略。南京與蘇州、無錫相比,工業發展度明顯不足。經濟普查數據顯示,蘇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3萬多家,無錫8000多家,但南京只有2449家,差距非常大。今后,我們要提高工業投資在全社會固定資產中的比重,不斷擴大有效投人,提高郊縣中小企業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能力,推進工業向園區集聚,保持工業經濟較快的增長速度。

三是瞄準重點,全力促進農民增收。盡管連續幾年來農民收入逐年遞增,但還未真正建立長效增收機制,20__年達小康必須保持年均13的增速,困難不小。特別是部分低收入戶增收艱難,20__年,10的低收入組農民人均純收入為1958元,與10的高收人組收入之比為1:6.3,收入差距在一萬元以上。在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的基礎上,要更加重視低收入戶的增收問題,促進農民整體收入水平的提高。

二、深入推進統籌城鄉發展戰略,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強大動力

去年5月,南京市委、市政府召開了統籌城鄉發展千人大會,出臺了《關于加快南京市統籌城鄉發展的意見》和5個配套文件。當前,城鄉統籌的各項工作正在加快向前推進,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城鄉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加快創新。機關部門逐步打破了城鄉分割發展的思維定勢,改變了過去工作精力放在城市多、用在郊縣少,考慮城市利益多、考慮郊縣利益少,城市、農村“兩張皮”的狀況,初步建立了城市與農村互利性、市場化、內生型的互動發展機制。二是城鄉產業布局更趨合理。以郊縣現有開發區、工業區為載體,結合國有企業改制和規模擴張,加速推進城區工業向郊縣搬遷,已初步形成江北醫藥、化工產業帶,江南電子信息、汽車制造、食品加工等產業帶格局。三是鄉村建設順利推進。確立了“多中心、開敞式”的城市組團發展戰略,初步形成了“主城----新市區---- 新城----重點城鎮----一般建制鎮----中心村”梯度發展格局,“三城九鎮”規劃編制已經完成。按照“城區強力推進,近郊加快實施,遠郊規劃引導”的原則,全市計劃建設1500個農村社區,并通過城鎮社區集中、拆遷安置集中、中心村集中、特色居民點集中模式,在11個村先行試點。四是薄弱地區幫促力度加大。在前三年對全市8個經濟薄弱鎮幫促的基礎上,組織動員了南京地區157家機關、城區、高校、科研院所、工商企業單位,對相對薄弱的六合、溧水、高淳開展全方位、大范圍、多層次的掛鉤幫促,市向每個區縣派駐工作隊。截至去年10月底,城鄉開展對接活動117場次,敲定合作項目281個,落實幫促資金近12億元。

城鄉統籌發展是一項長期的工作,目前南京市委、市政府正在全力督促政策實施,各部門正在制定“十一五”行業發展規劃,把郊縣發展納入全市大規劃,把“三農”投人納入財政大盤子,把農民增收納入全市富民大工程,以確保有專門領導分管“三農”工作,有專門處室為“三農”服務,有專門經費扶持“三農”發展。

三、向農村傾斜公共產品和服務,為新農村建設填補弱部

為了讓農民真正享受到現代社會文明成果,近年來,南京市積極實施財政傾斜政策,先后投入20多億元,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積極興辦農村各項實事,縮小城鄉社會事業差距。農村交通條件明顯改善,水泥道路實現了村村通;農村低保水平得到提高,有2.5農村人口納入低保范圍;農村公共衛生、醫療救治網絡逐步健全,新建改建了576個村衛生室,新型合作醫療的農民參保率達91,村覆蓋率100;對農村困難家庭子女發放100多萬元的助學券,解決了44.4萬人的飲水困難問題。

打破城鄉二元分割的公共產品供給方式,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點所在,下一步,我們要繼續以公共財政向農村傾斜為核心,以農村公共產品提供為突破口,逐步調整城鄉分配格局。一是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在全面完成農村八件實事的基礎上,市級財政計劃再投入1.33億元,用三年時間,抓好農村勞動力培訓等五件實事,并鼓勵和支持各郊縣自行興辦標準更高、范圍更廣的實事工程。與此同時,創新農村公共產品供給模式,利用市場機制,鼓勵農村社區、農村私人以及社會民間組織為農村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務,實現農村公共產品供給的多元化。二是大力發展農村社會事業。推行農村免費義務教育,對農村困難家庭子女就學實行“助學券”補助,不但對書費、雜費、學費進行全免,對住宿費、生活費也要進行減免。大力發展農村職業技術教育和就業培訓工程,做到每個農村勞動力“想培訓的都能參加,能培訓的都有補助”。以完善網絡、保護水源、凈化水質為目標,推進農村“二次改水”,擴容和升級37個鎮級水廠,對100個暫未列入撤并計劃的村級水廠配齊消毒和凈化設備,保證農村居民的飲水安全。積極整治農村環境,改造改建農村小型農橋和抗旱排水設施,加快建設農村標準衛生廁所,開展農村生產生活污水集中處理試點,著力建設一批環境優美、生活舒適、整潔衛生、設施完備的中心村。三是建立更加完善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完善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將低保標準由目前的人均120元/月,提高到20__年“一區兩縣”不低于180元/月,其他區縣不低于220元/月。加強農村社區衛生和醫療服務中心建設,健全農村公共衛生、醫療救治網絡,增加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投入,籌資標準由目前的人均50元提高到20__年的100元。建立和完善農村居民尤其是被征地農民的就業保險制度,保證被征地農民“失地不失利”。探索實施農保、鎮保等符合農村特色的農村養老保險方式,擴大參保范圍,提高保障水平,并逐步向城鄉一體的社會保障體系過渡。

四、大力開展“雙培、雙帶、雙創”活動,為新農村建設典型引路

篇5

【關鍵詞】城鎮化改革 城鄉一體化

一、當前河南省城鎮化發展的現狀

(一)城鎮化水平穩步上升

1978~2013年河南省城鎮化率及人均GDP情況

隨著河南省經濟與社會的高速發展,常住人口及城鎮人口迅速增加,預計到2020年,城鎮化率將達到80%。

(二)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得到改善

2011年河南城鎮基礎設施完成投資3080.58億元,比上年增長17.28%,居民生活條件大大改善,城市整體功能不斷提升。

(三)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成效顯著,城鄉差異在不斷縮小

截至2012年7月底,河南省農村社區建設完成投資631.5億元,初步建成新型農村社區試點350個。

(四)中原城市群格局基本形成

河南省充分發揮中心區域和交通中心優勢,加快中原經濟區和鄭州航空港區建設,城鎮化發展空間得到進一步拓展,城鎮之間的聯系不斷加強。

二、河南省城鎮化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城鎮化發展總體水平偏低

河南省2011年經濟總量26931.03億元,城鎮化率為 40.57%,全國排名第27位。2011年河南省一、二、三產業的比重為13∶57.3∶29.7,城鎮化率比工業化率低了16.73個百分點。

(二)城鎮化發展不平衡,地區差異明顯

河南省城鎮化在空間上呈現出“東慢西快”嚴重失衡的格局,各地經濟實力不同,城鎮化水平有很大差異。影響河南整體的經濟發展,不利于“十二五”城鎮化的整體推進。

(三)城鎮化質量不高,制約河南省城鎮化的進程

由于市政基礎設施和文化、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資源長期投入不足,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城鎮綜合服務功能差。交通擁擠、生活質量下降、社會保障供給不足、失業率提高等城市病凸顯。

(四)城鄉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依然較大

2010~2013年河南省城鄉收入差距

單位:元

城鄉居民的基本物質生活、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存在著較大差距,農村上學難、看病難等問題仍然十分突出。

(五)產業結構不合理,制約河南省城鎮化的發展

2011年一、二、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為13∶57.3∶29.7,仍然存在二、三產業不夠發達,第一產業比重過大的問題。

三、構建統籌城鄉一體化社會保障體系就加快河南省城鎮化建設的根本路徑

統籌城鄉社會保障的終期目標是:建立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城鄉統籌、項目齊全、覆蓋全面、機制健全、公平公正和可持續的城鄉一體化社會保障制度,達成社會保障普惠和公平之目標。

(一)改善農村經濟條件和社會環境,為城鄉社會保障體系統籌奠定經濟和社會基礎

第一,通過農村內驅模式,增強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內生動力。第二,通過工業反哺農業模式,公共財政適當向農村傾斜,促進農業現代化、特色化、規模化和產業化。第三,通過政府外推型模式,促進農業經濟轉型和合理布局。第四,創新城鎮化的方式和內涵,以城鎮化帶動農業人口的合理流動,平衡城鄉人口結構。

(二)強化政府責任,提高管理水平,為城鄉統籌社會保障提供制度基礎

一是完善多渠道籌資機制,加大對農村社會保障的財力支持。二是加強法制化建設,實現農村社會保障政策的連貫性和穩定性。三是健全農村社會保障管理體制,加強政府的監管職能。四是加強農村社會保障組織建設,提高農村社會保障機構的執行能力。五是通過構建農民退出農業、農村的新型機制、深化財政制度改革、加強農民工進城的有關綜合配套改革。

(三)以農村養老保險工作為重點,加大力度推進城鄉一體化的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全面實現城鄉居民的全覆蓋

一是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建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與經濟發展和通貨膨脹掛鉤的機制。二是做好城鄉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銜接工作。要嚴格控制城市養老金水平的增長,提高農村養老金給付水平。三是實現養老金個人賬戶的全國聯網機制。

(四)逐步統一城鎮居民醫保和新型農村醫療保險制度

一是探索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制度,二是提高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統籌層次,逐步做到全省城鄉醫療保險政策統一、標準統一、基金統一以及管理統一。三是優化城鄉醫療保險關系轉移續接辦法。

(五)建立城鄉一體化的社會救助體系

通過實現社會保險、新農合、醫療就診、社會福利、城鄉低保、優撫安置、社會救助和住房保障等民生保障業務的城鄉一卡通服務,最終實現河南省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城鄉醫療救助、農村五保供養、臨時社會救助、生活無著落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等各類社會救助業務的一體化經辦。

(六)完善城鄉社會福利體系,不斷提高社會保障的社會化程度

一是明確政府責任,加大各級財政投入力度。成立專門的農村社會福利事業管理委員會,負責擬定政策法規、制定服務標準、審批執業資格以及開展執法監督工作。二是大力發展社區福利服務。在地方政府的組織和指導下,以街道或鄉鎮社區服務中心為主體,以社區志愿服務為基礎,為城鄉居民提供多種形式的社會福利服務。

(七)完善農業轉移人口工傷保險制度,建立城鄉平等的戶籍制度,解決農業轉移人口最需要的職業教育培訓、子女教育、住房改善、社會保障、戶籍改革和城市公共服務中心建設等問題,加強公共服務體制改革,讓農業轉移人口享受公共服務

逐步實現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全覆蓋。推進土地制度和財政制度改革,提高全省社會保障信息化程度,啟動河南社保“一卡通”工程。

參考文獻

[1]耿小茜.淺析構建城鄉一體化的社會養老保險體系.經營管理者.2010.16.

[2]董克用,孫光德.社會保障概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

[3]穆懷中,社會保障國際比較.北京: 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7.

[4]河南省統計年鑒.

篇6

關鍵詞:村鎮體系規劃;公共服務設施;配套標準

1、前言

村鎮與城市在社會經濟、生活習慣、人口結構等方面都有很多不同。村鎮以第一產業為主,城市以第二、三產業為主。不同的產業結構決定了其生活環境的不同。前者居住適宜分散,以利于就近耕作。后者適宜集中,以節約基礎設施投資,同時方便居民就近工作與使用各類設施。

村鎮體系包含的最大單元是建制鎮(或縣級市),最小聚落是自然村。我國村鎮的體系結構一般按各自所處的地位、職能進行層次劃分,自下而上依次為:基層村———中心村———一般鄉鎮———中心鎮四個層次。

2、縣域村鎮體系規劃背景

2.1 規劃的意義

縣作為相對獨立、完整的政區,具有基本經濟單元的性質,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和區域城鄉統籌協調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村鎮體系規劃的目的是針對現狀鎮域經濟發展的空間格局及村鎮布局特點,建立合理的村鎮結構體系,明確地域功能職能分工,合理進行村鎮布局,從而促進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并突出村鎮體系整體效益。

長期以來,我國縣域經濟發展緩慢,制約著農民收入的提高和城鄉統籌協調發展。而縣域體系的不完善是產生這一問題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建立科學完善的縣域規劃體系,對于指導縣域村鎮發展和完善我國區域規劃體系都有著重要的現實和理論意義。

《城鄉規劃法》的頒布與實施對于中國特色的城鎮化道路有重大意義,縣域村鎮體系規劃通過以縣城為中心、以鄉鎮為紐帶,聯結廣大農村進行縣域空間規劃和管治,對于實現城鄉統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2縣域村鎮體系規劃的地位與作用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村鎮體系規劃對有效配置公共資源,促進城市的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等具有重要作用。新形勢下的縣域村鎮體系規劃,就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報告中關于走中國特色城鎮化道路,按照統籌城鄉、布局合理、節約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帶小的原則,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的協調發展,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體說,就是進一步明確堅持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和自然和諧發展,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強有力的體制保障。

3、縣域村鎮職能等級結構

黨的十六大提出“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建設現代農業,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任務”,并將其作為科學發展觀“五個統籌”中的首要任務。2006 年6 月,建設部根據黨的十六大統籌城鄉規劃的要求,為加強縣域的協調發展,規范縣域鎮村體系規劃編制工作,下發了《縣域村鎮體系規劃編制暫行辦法》。該《辦法》強調了縣域村鎮體系規劃要以建設和諧社會以及服務農業、農村和農民為基本目標,以整個縣域空間為研究對象,實現規劃全覆蓋;確定縣域村鎮體系布局,明確村鎮職能層次等級(包括縣城─中心鎮─一般鎮─中心村)。縣城:主要是指縣域中心、縣政府駐地以及縣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中心鎮:指縣域片區中心,對周邊農村具有一定的經濟帶動作用,政策上應重點扶持;一般鎮:指縣城、中心鎮以外的建制鎮;中心村:指規劃為一定農村地域范圍的服務中心,是配套有一定基本生活福利設施,能為本村莊和附近村莊提供服務,并能輻射周邊若干個行政村地域范圍的較大村莊;基層村:指鎮村體系中最基層的居民點,由若干個村莊通過“遷村并點”形成,配套有基本的生活設施。中心村與基層村是規劃對“村莊”的進一步區分,不以是否為村委會駐地為劃分標準,而是以“村莊”在區域中所起的作用為劃分標準。

4、縣域村鎮配套公共服務設施

4.1規范規定

《縣域村鎮體系規劃編制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中規定:統籌配置區域基礎設施和社會公共服務設施,提出分級配置各類設施的原則,確定各級居民點配置設施的類型和標準;因地制宜地提出各類設施的共建、共享方案,避免重復建設。

4.2規范解讀

《辦法》中只規定配置區域公共服務設施以及確定各級居民點配置設施的類型和標準,但對于配置各級居民點公共服務設施的具體類型以及配置具體標準,并未做出規定,在實際縣域村鎮體系規劃中缺乏可操作性。

4.3規范修訂

《辦法》中應規定配置區域公共服務設施以及確定各級居民點配置設施的具體類型,如規定文化設施在縣城配備圖書館、文化館、電影院等;在鄉鎮配備文化館、文化站等;在各村配備文化室;醫療設施在縣城配備醫院、在鄉鎮配備衛生院、在各村配備衛生室;教育設施在縣城配備高中、中學、小學、幼兒園等,在鄉鎮配備中學、小學、幼兒園等,在各村配備小學、幼兒園等。

另外《辦法》也應規定配置區域公共服務設施以及各級居民點具體配置標準,如各級文化設施可規定人均用地面積與人均建筑面積;各級醫療設施規定人均用地面積與人均建筑面積外,還要規定床位數標準等;教育設施可規定生均用地面積和生均建筑面積以及生均綠地與生均體育用地等,這方面的公共服務設施配備標準還需要后續研究。

5、結語

開展縣域村鎮體系規劃,實現區域協調發展,能夠促進縣域城鎮化健康有序發展,實現中心城鎮與鄉村發展“雙贏”的戰略目標,有效保護區域發展的空間資源和環境,解決中心城鎮與鄉村發展中由于缺少引導和調控所產生的諸多問題。建設部根據黨的十六大統籌城鄉規劃的要求,為加強縣域的協調發展,規范縣域鎮村體系規劃編制工作,下發了《縣域村鎮體系規劃編制暫行辦法》,為了使《辦法》中規定的公共服務設施配置類型以及建設標準具有可操作性,《辦法》中應規定配置區域公共服務設施以及確定各級居民點配置設施的具體類型與具體配置標準。

參考文獻:

[1]李昕等.東北地區縣域村鎮體系規劃的思考.低溫建筑技術,2007,4.

[2]顧朝林等.縣域村鎮體系規劃試點思路與框架.規劃師,2008,10.

[3]陶小蘭.城鄉統籌發展背景下縣域鎮村體系規劃探討.規劃師,2012年,5.

[4] 金兆森,張暉.村鎮規劃[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1999.

[5]方明,邵愛云.新農村建設村莊治理研究[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

篇7

關鍵詞:產業鏈 構建 統籌城鄉

對于統籌城鄉過程中,城鄉應該循著怎樣的路徑、遵循怎樣的模式,國內外學者進行了大量研究,對于不同國家、地區、城市在統籌城鄉的模式做了詳盡的歸納和總結。但對于我國應該通過何種方式促進統籌城鄉的發展卻鮮有研究,同時由于我國國土面積廣闊,東、中、西部自然環境、資源稟賦、經濟狀況等諸多因素有很大差異,因而個別城市或地區在實踐統籌城鄉過程中的經驗也并不具有普遍的借鑒意義。此外,為了加快城鄉統籌的步伐,對于三農的投入不能僅僅停留在“輸血”環節,更要突出強調農村的“造血”環節,真正地授農村以“漁”。這其中對于農村經濟的構建顯得格外重要,在構建農村經濟時通過構建區域產業鏈,豐富農業產業化內涵,加強城市和鄉村的聯系,才能在不減緩城市原有發展速度的基礎之上,加快農村各項事業的發展,進而縮小城市與鄉村的差距,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統籌城鄉發展。

構建產業鏈促進統籌城鄉的科學性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將統籌城鄉發展放到了重要的位置,并指出通過產業化經營形成產供銷一體化的產業鏈。我國目前處于工業化中期階段,也是實現城鄉關系由對立到融合的重要時期。城鄉差距的繼續擴大必將會對社會穩定與國民經濟的良好運行造成很大沖擊。城鄉差距的表現在于城鄉經濟的明顯差異,尤其是農村生產發展的不充分。提高農業水平必須依靠產業發展,只有構建農村優勢特色的產業,接通城市和鄉村的產業鏈鏈條,將科研、生產、加工和銷售合理布局在城市和鄉村的地域空間上,整合區域資源優勢,才能真正帶動農村經濟的發展,縮小城鄉差距,促進統籌城鄉的發展。

從經濟活動上看,經濟活動所具有的產業和地域兩個空間屬性使得區域經濟的發展也要體現在產業和地域兩個方面。任何只強調產業調整或者地域調整的片面說法都不會實現地區經濟的協調發展。產業鏈作為構建產業關聯的一種有效形式,具有串聯不同產業經濟活動以及通過其合理的布局來降低企業成本,增強其競爭力的特點。這也表明,由于產業鏈對三次產業的鏈接和城鄉兩個地域的溝通有顯著功能,所以通過構建區域產業鏈來促進統籌城鄉發展,才能真正拓展產業化的科學內涵。

關于城、鄉的地域與產業鏈布局分析

(一)城、鄉的地域分析

伴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當代的農村已經不同于傳統意義的農村,城市與農村已經融合成為了一個緊密聯系的連續體。除了城市和農村外,還存在著城鄉過渡地帶,具有城鄉的混合特征,因此單純的城市和農村的二分法已經不再適用。城市連續體可以被看作是鄉村、鄉村城市、城市邊緣區和城市組成的一個變化著的混合體(苗長虹,1998)。

從地域上講,地域概念、經濟概念和社區概念都可以將鄉村涵蓋其中,鄉村與農業生產方式的緊密聯系,顯示出了其與城市經濟活動方式的不同。鄉村是一個包含了經濟、生態等諸多方面內容的復雜系統。農村的經濟、資源、環境和農民構成了它的組成要素。在農村,產業中的基礎產業,如種植業、畜牧業和漁業比較發達,這得益于農村豐富的自然資源,使得農村經濟與自然生產關系較大。由于鄉村農業結構較大,地域廣闊,因而經濟活動分散。且相對于城市而言,科技落后,交通不便,發展主要依賴于當地的自然資源,經濟活動的效率不高,節奏緩慢。

相對來說,城市的特征具有自身在發展過程中明顯的印記,與鄉村有很多不同。城市以市民為主體,是一個地域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通過對于空間和自然環境的利用,可以實現經濟和社會的聚合和輻射。與農村不同,城市的構成要素包括市民、城市的經濟、資源(非物質資源)和環境。城市系統復雜、開放,通過對地域空間、社會物質和經濟、自然的有效利用,實現其強大的集聚和擴散功能,這也體現了城市快節奏經濟活動的優越性。

總體而言,鄉村和城市分別在地域上有著不同的優勢和劣勢。在我國工業化的進程中,通過以農補工的做法已經使城鄉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但由于城市和鄉村特殊的地域結構,通過合理的空間布局,使經濟活動貫穿于城市、城市邊緣地帶、鄉村之間,使城鄉的統籌發展成為可能。

(二)城、鄉的產業鏈布局分析

改革開放前,計劃經濟條件下的產業布局主要以政治的要求為出發點,分散布局。大量資金、技術等生產要素零星的分布,使得企業之間的分工協作關系并不密切,孤立地分布在距離很遠的地域空間。這樣造成了社會分工被削弱,分工效率被降低,產業內的經濟聯系被減少。產業內結構的分離影響了產業部門間的合作,產業鏈也就隨之產生了孤環、斷環。改革開放后,市場的主導作用逐漸顯現,對于要素流動和配置作用逐漸增強,為了獲得自身的發展,提高自身競爭力和獲得更多利潤,產業鏈的各產業環(企業)為了降低生產成本,會自發進行優區位的選擇,從而提高企業競爭力,創造更多利潤。

城市在區域經濟的中心位置,使其可以通過經濟活動聚集大量的資金、技術等經濟要素,同時從事的主要是處于高端的商業貿易以及資本、技術密集的經濟活動,即存在于產業鏈條的中下游,能夠提供資金、技術等要素的追加;鄉村地區處于區域經濟活動的,在經濟發展的現階段,處于為城市提供各種經濟要素的地位,從事的主要是處于低端的種植業、養殖業、林業等勞動密集的經濟活動,即存在于產業鏈的上游(龔勤林,2004),能夠提供勞動力、原材料并進行初步加工。

城鄉在分工上的不同主要是由于城鄉不同的區位和資源優勢所決定的。產業鏈的布局存在著明顯的優區位指向,即與資源稟賦、勞動力、資金、技術等要素的分布有著密切關系。通過分析城鄉在產業鏈布局發現,可以通過市場的自發吸引和政府部門的引導,使產業經濟活動通過在地域上的合作,形成聯系密切的完整產業鏈條。

產業鏈構建與統籌城鄉發展的相互作用

(一)產業鏈構建對統籌城鄉的作用

1.有利于城市與鄉村經濟發展要素的交流。經濟活動對優區位有著明顯偏好,包括勞動力、資金、政策等。這在諸如勞動密集型、資金密集型、技術密集型、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等體現得尤為明顯,相應的,在地理空間布局上,也體現了對交通運輸、原材料地、勞動力、資本和技術指向的產業布局特征。當然,所有的區位條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都是可以調整和變換的。

2.有利于創造更多的勞動力和人才就業崗位。產業鏈的調整包括接通產業鏈和延伸產業鏈兩種形式(吳彥艷,2009)。對接通產業鏈而言,其接通形式主要包括兩種途徑:一種是直接將區域內各環進行連接;另一種則是從無到有,創造出所需要的新的環節,補足需要的部門。對于延伸產業鏈而言,則是使產業鏈向上游或者下游的產業部門進行延伸。無論是以上哪一種形式,都會在這一過程中產生新興的部門。同時,伴隨未來的是對于新興產業部門的資本、勞動力、技術、人才等要素的投入,由于這些部門是對現有產業部門產品的加工部門,要素投入較大,也就產生了新的就業崗位。為了能夠使勞動力符合崗位要求,要進行多種技能培訓,這一過程中不僅吸納了農村閑置的勞動力,而且通過培訓提高了其專業素質,增強了在就業方面的競爭力。同時,對于勞動力要素的利用情況有了明顯改善,還使農民改變了靠天吃飯的局面,增加了收入。這對于統籌城鄉發展,緩解城市就業壓力并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有著重要意義,也是推進城市化的重要途徑。

3.有利于消除城鄉壁壘,優化城鄉經濟結構。從原材料到產品的加工及市場流通,這是一個完整的產業過程,而由于資源稟賦的不同,使得不可能將產業各環節完全布局到同一區域,即不可能完全布局到城市或者鄉村。只有發揮城市和鄉村各自的優勢,從空間上將產業環節合理地在城鄉之間布局,才能形成最有效益的經濟結構。城鄉壁壘的打破,二元經濟結構的破除,是通過對于原有的產生在城市和鄉村的產業鏈進行修補和完善來完成的,同時,在城鄉經濟發展過程中產生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城鄉產業的融通。城市和鄉村的有機結合,無論是對于城市還是鄉村而言,都能夠打破封閉的經濟環境,注入新的活力,實現產業鏈在空間布局上的調整,有利于城鄉經濟結構的優化,實現城鄉協調發展和區域經濟繁榮。

(二)統籌城鄉對產業鏈構建的作用

1.有利于生產要素合理配置,促進產業鏈有效構建和調整。統籌城鄉過程中對于城鄉之間阻隔的消除,會使生產要素的流動和配置更加有效。城市集結的資金、技術、人才等經濟要素會在城市和鄉村的結合中,優勢互補,使生產要素在產業鏈環上合理分配,增強產業鏈的穩定性和競爭力,提升產業鏈環的附加價值和要素的利用效率。

2.有利于產業鏈的合理布局,避免區域產業結構趨同。統籌城鄉進程過程中,城鄉聯系的日益密切,使得無論是政府還是各產業環(企業),都會增加對市場信息的了解,增加區域信息的透明度,避免盲目進行生產要素的投入。

3.有利于把握產業鏈的核心環節,體現產業核心競爭優勢。統籌城鄉使得要素的流動更加有效率,在面對市場激烈的競爭時,只有將有限的要素通過在數量、區域的合理布局,才能增強產業鏈的運作效率和競爭力。在現代企業管理中,各項經營活動都是可以創造價值的,但由于受到自身條件和外部環境的限制,企業只有對價值創造環節進行科學分析,才能將活動的重心放到最具競爭力的環節上,外包并不具備競爭實力的環節,才能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從產業來看,產業附加值的創造得益于各產業環節,在區域中又體現不同的優勢和劣勢。地方政府和企業只有在客觀分析自身優勢的基礎之上,把握住核心環節,才能發揮出比較優勢,應對統籌城鄉帶來的挑戰。

4.有利于避免區際經濟摩擦,增強區際產業競爭力。在城鄉統籌的作用下,政府對于區域的管理更加完善,可以從宏觀角度把握區域的整體發展,有利于區域間資源整合,避免因不正當競爭產生的資源封閉。在市場自發調節下的產業鏈構建和調整,必然會導致經濟主體為了在追求利益而做出盲目擴張行為,導致區域的產業結構趨同。但是在政府行為的干預下,可以避免各地區封閉自身市場,遏制各地區封閉資源的不正當競爭行為。通過資金的自由流動、技術的共享和人才的有效分配,減少產業環節因資源不正當競爭衰落,保證各產業鏈的完整性,提高整體競爭力。此外,通過統籌協調,通過避免產品價格大戰和區域間的市場壁壘,才能保證產業鏈環的健康發展。

結論

總體而言,構建產業鏈與統籌城鄉互動發展是可行的。尤其是通過構建產業鏈來作為促進統籌城鄉發展的方式,更是有突出的理論和現實意義。在這里需要指出的是,促進統籌城鄉發展的方式有很多,除構建產業鏈以外,還需要諸如政策、資金、基礎設施等方面的支持,因而沒有任何一種方式是萬能的。統籌城鄉問題是一個系統的問題,不能搞一刀切,各種方式的結合才能起到最好效果。通過構建產業鏈來促進統籌城鄉也并不是一勞永逸的方式,通過此方式來積極探索如何更加有效地將統籌城鄉落到實處,以加快其實現的步伐。

參考文獻:

1.苗長虹.鄉村工業化對中國鄉村城市轉型的影響[J].地理科學,1998(5)

2.龔勤林.論產業鏈構建與城鄉統籌發展[J].經濟學家,2004(3)

篇8

當前,全國上下正在積極進行體制機制的探索、創新,特別是我們重慶作為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應該大膽探索、大膽創新,力爭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突破,為全國統籌城鄉發展闖出一條新路子。理論是行動的先導。統籌城鄉發展,理論的創新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只有用正確的理論指導實踐,分析研究實踐中的矛盾和問題,才有可能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城鄉統籌才有可能按照正確的軌道前進,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從目前的實際情況看,在一些地方還存在著只注重分析研究城鄉二元結構的表象,操作上也習慣于“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工作措施和思路不得要領的現象,其結果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

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重視解決“三農”問題,切實推進城鄉統籌發展,就需要加強理論的學習和研究,并切實運用理性思維解決城鄉二元結構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促進城鄉經濟社會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發展經濟學作為二戰后新興的一門綜合性、應用性經濟學科,具體研究發展中國家經濟如何從不發達狀態演進到發達狀態。城鄉二元結構的矛盾,實際上是發展不平衡的矛盾,是工業化、城市化與“三農”的矛盾,是發展中的矛盾。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期,正確認識和運用發展經濟學理論,對于結合國情、市情及縣情、鄉情,制定城鄉統籌發展的政策措施,理清發展思路,明確工作目標,突出工作重點,具有極其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從發展經濟學來看,改變或者逐步消除城鄉二元結構矛盾,統籌城鄉發展,實現公平與效率的兼顧,國際上主要有兩種理論可資借鑒和研究。一種是通過勞動力流動,以城市發展帶動鄉村發展。

這種理論認為,起初,在鄉村傳統農業部門中存在大量過剩勞動力,其邊際生產力趨近于零。只要農業部門與工業部門的勞動收益存在差距,鄉村農業部門的過剩勞動力自然會流向城市工業部門,形成勞動力的無限供給。雇用鄉村農業部門過剩勞動力所形成的積累不斷轉為投資,生產日益擴大,從而吸引更多的農業過剩勞動力。隨著農業部門的生產率逐步提高,收入不斷增加,鄉村過剩勞動力的逐步減少乃至消失,城鄉二元結構才會轉為現代化的一元經濟結構。另一種是通過增加農業投入,確保城鄉平衡發展。這種理論認為,鄉村過剩勞動力大量流向城市,并不會自然而然地實現農業部門與工業部門收入相等,二元結構也不會自然消失,相反,隨著城市人口不斷膨脹,城市失業日益嚴重,并出現眾多“城市病”。這種理論假設:城鄉之間勞動力的轉移是由城鄉之間預期收入的差異引起的,只要城市的就業機會和預期收入大于留在鄉村的預期收入,即使城市存在大量失業,鄉村勞動力還是會源源不斷地向城市轉移。如果城市就業機會的增長速度趕不上鄉村勞動力的轉移速度,不僅使城市發展產生嚴重經濟社會問題,也會使農業生產萎縮,糧食等農產品供應缺乏,最終影響國民經濟的正常發展。

為此,這種理論提出,政府要縮小城鄉之間就業和收入差距,關鍵是要加大對農業的投入,努力增加農民收入,改善鄉村公共設施和醫療衛生、社會福利事業,就地就近解決農村過剩勞動力的轉移就業等問題。以上兩種理論,在我們現實工作中都有所體現和反映,并經實踐放大,顯示出各有其利弊。前一種理論在部分黨政領導層面有較大市場,并付諸實踐的比較多,因為發展城市經濟見效快,在領導頻繁調整的情況下,容易在短期內出政績,其弊端在于不能從根本上建立解決“三農”問題、化解城鄉二元結構矛盾的長效機制。后一種理論在理論界和黨政領導的施政報告中有較多的體現,由于其投入大、工作周期長等現實問題,理論往往落后于實踐,說的多落實的少,有的甚至根本不重視研究“三農”問題,其投入也是“毛多肉少”。對上述兩種理論,我們不能盲從,要結合我們的特殊國情、市情、區情、縣情,借鑒、吸取發展經濟學中的合理因素,因地制宜,創造性地加以運用。

篇9

關鍵詞: 城鄉統籌; 農業保險;法律制度

Abstract:During the period of fast economic development, our government brings forward a homologous suggestion: [WTBX]the rural and urban overall plan[WTBZ], and has established a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community for the first time in Chongqing and Chendu District so as to resolve the problem of rural and urban dispari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ow to develop agriculture in the process of rural and urban overall plan is the essential issue of our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rural and urban overall plan needs financial support. Therefore, to constitute a legal system for the agricultural insurance is a great matter of promoting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

Key words: rural and urban overall plan ; agricultural insurance; legal system

我國歷來重視農業發展問題,歷屆政府都將“三農問題”作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在全國范圍內先后采取了農村費改稅、免除農業稅、聯合醫療保險等惠民措施,切實減輕農民負擔、增加農民收入。但是,在我國工業經濟飛速發展并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的同時,由于我國農地面積廣闊、農業就業人員基數大、農業技術發展水平不高,導致農業發展舉步維艱,城鄉經濟、文化差距進一步擴大,農業仍然是制約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瓶頸。

在解決“三農”問題上,“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大力發展農村公共事業,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已被寫入了 “十一五”規劃。我國農業問題有了良好的政策環境,必將迎來高速、穩定、健康發展的新時期。統籌城鄉發展,必然要求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模式,要讓更多的優惠措施、更多的公共服務進入農村,建立地位平等、開放互通、互補互促、共同進步、平等和諧的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新格局。農業在具備良好的政策環境的前提下,要積極、穩健地搞活農村經濟,必須建立強有力的金融支持。為此,必須通過建立和完善農業信貸,加大對農業的經濟投入力度。通過建立農業保險法律制度、積極有效地在廣大農村開展農業保險,分散農業生產、經營風險,增強農民防災、抗災能力, 促進農業經濟發展。農業保險法律制度的建立,對我國農業發展有重大的促進意義。我國應在分析城鄉統籌發展與農村金融體系支撐的基礎上,結合我國農業發展的實際情況,構建我國的農業保險法律制度。

一、城鄉統籌發展與我國農業生產的基本國情

城鄉統籌發展的目標,就是要逐步調整城鄉二元結構、改革城鄉二元體制,完善支農政策體系,加大財政對農村的投入、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建設、加強合作經濟組織建設和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1]。城鄉統籌發展,應結合我國農村實際,重點解決農業和農村發展的薄弱環節。我國農業生產的基本國情體現于以下方面:

首先,我國農業生產經營分散、個體農戶生產經營規模小、抗災能力差。我國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國家,人口多,人均占有耕地不足,小農經濟的發展歷史悠久,以家庭為單位的農業生產一直占據農業經濟發展的主導地位,農戶生產經營規模小,難以形成農業的規模化經營。由于我國的地理狀況、氣候條件等自然原因,農業災害頻頻發生,農民的抗災能力較弱。我國農業自然災害發生的頻率、用于保護農業生產自然環境的成本、農業生態恢復成本分別高出世界平均水平的18%、27%和36% [2]。

其次,由于長期小農經濟意識的影響,我國大多數農民的現代經濟、生態農業觀念不強、農業生產技術落后。由于經營分散、規模小,部分農民至今仍“守著自家一畝三分地過日子”;由于許多農民缺乏突破傳統農業生產而轉向經營現代農業的理念,經濟型的綠色農產品生產不足;在農業生產技術方面,牛耕火種的情況在我國農村仍然存在。

農業災害歷來是我國農業發展的障礙,必須發揮全社會的力量來克服這一問題。因此,從立法的角度建立有效的農業風險分散機制,建立和完善農業保險制度,從減輕農民損失的角度間接增加農民收入,也是城鄉統籌發展的重點之一[3]。

二、城鄉統籌發展與農業保險支撐

城鄉統籌發展不是一個單一的概念,具有豐富的內涵:一方面,從思想上要改變過去重工業、重城市而輕農業、輕農村的觀念,將工業促農業、城市帶鄉村、城鄉協調共同發展作為指導思想;另一方面,要通過農村體制改革和農村政策調整打破城鄉界限,加大公共政策對農村的扶持力度,將基礎設施建設更多地向農村轉移,加強農村金融體系建設,減少城鄉分割、縮小城鄉差距。由于我國工業化發展水平迅猛,城鄉矛盾日益突出,城鄉統籌發展的提出,有利于緩解和逐步解決這一矛盾。建立農業保險法律制度,是推進農村金融改革和創新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現代農業的發展,為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具有以下重要的意義:

篇10

中國城鎮化現狀分析和存在問題

改革開放,給我們帶來的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城鎮化戰略得到全面貫徹實施,各個地區、各個城市發展迅速,但卻未能達成城鄉協調發展目標,造成了地區之間差距加大,城鄉之間差距加大的現狀。城鄉二元化程度加劇,城鎮化腳步受阻,農村發展沒有門路,城市發展與農村發展沒有形成一個良性的、互補的有效機制,沒有能夠建立一個以城帶鄉,以工促農,以工業化和城市化帶動農業農村現代化,城鄉互補共促、共同發展的格局,給社會的持續發展造成了桎梏,不利于全面小康社會建設。

中國城鎮化現狀

我國的基本國情決定在未來較長的時間內,城鎮化仍舊會是我國發展的主題,城鎮化的大趨勢勢不可擋。尤其是在“十二五”期間,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不斷深化改革開放,縮小城鄉差距,減少兩極分化,重視農村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統籌城鄉發展,是我國新型城鎮化發展的關鍵時期,更是不斷適應經濟結構調整的抓手,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城鄉發展的不協調及其原因。城鄉發展的不協調是導致我國城鎮化發展滯后的根本原因,主要的表現有:首先,在我國不同規模城市發展水平不一致,尤其是小規模城鎮發展潛力較小。根據調查,每年國家用于投資重點項目建設的資金中大城市占有90%以上的比重,對于小城鎮的項目扶持力度可見一斑;小城市的人均GDP只有大城市的三分之一,較低的消費水平無法刺激小城鎮產業的發展;對于小城鎮的發展缺乏一個行之有效的行政管理規劃,造成了小城鎮整體的經濟發展不景氣,大量的勞動力閑置在家中,缺乏資源的有效整合,造成了小城鎮發展的脫節。其次,在經濟增長水平持續上升的情況下,城鄉差距不僅沒有得到遏制,反而導致了城鄉收入水平持續拉大。地區間人口戶籍轉換、經濟開放、非國有化和政府對經濟活動的參與都是拉開城鄉收入差距的因素,造成了恩格爾系數較高的現狀。大城市中完善的基礎設施和綜合體系吸引了大批的青壯年農民來到城市打工,農村實際勞動力減少,與城市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收入差距成倍增長,農村發展嚴重滯后。再次,城鄉發展模式有待探究。大城市是人口密集、高樓林立、經濟發達的代名詞,以工業化和產業化為代表,但是缺乏有效的能源的供給,農村是糧食供給基地,是滿足城市工業和產業發展對于能源需求的保障。農村的發展模式不是簡單的城市發展框架的復制粘貼,需要制定科學的規劃作為指導農村發展的大方向。

統籌城鄉發展途徑噬待考量。統籌城鄉發展的基本內涵就是加強城市和農村的相互溝通和聯系,通過有效的手段,達到相互促進,相互補充,共同進步的目的,那么,尋求一條可以有效的統籌城鄉發展,縮小城鄉收入水平差距的途徑顯得尤為的必要。

有的學者認為,城市化滯后是導致城鄉收入差距擴大的根本原因,加速城市化進程才是縮小城鄉收入差距的戰略性措施。城市化進程包括人口城鄉遷移和土地城鄉配置過程、產品市場的出清條件,同時,要提高工業產出比,不僅要增加資本投入,還應該提高城市化水平,還應增強城市化和農民進城動力,尊重要素所有者對高收益的追求,放松市場主體流動限制,提高效率,對經濟增量進行重新的劃分和分配。

還有的學者認為,實施城鄉統籌,推進新農村建設,體現了對現有存量進行改革,更加的注重公平。城市化應避免“拉美陷阱”,要以人為本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消除城鄉分割和分治的二元體制,建立城鄉統籌的城鎮化體系,使廣大農民成為城鎮化的受益者,同時,避免采取強制性改革所造成的損失,漸進改變,立足于現有城鄉二元結構,不斷的推進新農村建設,解決三農問題,切實改善農民生活,消除城鄉兩極分化。

政府在城鄉協調發展中的作用。在現在的市場經濟大環境的基礎上,在市場自身所具有的調節能力下,通過庫茲涅茨曲線的走向規律,城鄉發展能夠實現收入趨同的目標,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是一個漫長的時間征程,在這個過程中還存在著這樣或者那樣的社會隱患,因此,政府在遵循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前提下,采取了行政干預的措施,減少市場調節所帶來的隱患,統籌城鄉發展,縮小城鄉差距,保證社會和諧穩定的發展。比如,在一些西方的國家中,為了加大對于農業的扶持力度,實行農業調整法,提高農產品價格,增加農民的收入,為農業發展提供一個可靠的保障,帶動農村的經濟發展。就中國來說,如何消除城鄉收入差距,政府的介入顯得尤為的必要,政府干預的力度成為了有效統籌城鄉發展的關鍵,尤其是城鄉的制度門檻該如何的去定位,戶籍制度該如何的去管理等問題,成為了消除城鄉差異,加大政府干預的關鍵所在。

中國城鎮化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社會的不斷發展,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人們對于城鎮化的意義仍舊存在誤區,城鎮化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首先,偽城市化問題嚴重。20世紀80年代以來,城市化調整主要手段是政府行政措施,不少地方通過縣改市和鄉改鎮、鎮改居等形式提高統計上的城鎮化水平,將大量當地戶籍的農村居民統計為城市人口,這就造成了虛假的城市化問題。其次,城鎮化程度低。在城市化的進程中,大量農民工涌入城市,這些農民工消費能力不足,無法實現城鎮定居,難以有效產生第三產業需求,無法解決基本的生存問題,但是,他們也不愿意回到農村,喪失了基本的勞作能力,淪為了在城市和農村的夾層中求生存的“夾生飯”。這就直接導致了城鎮化程度低的現狀。再次,城鎮化質量低。農民工多在私營部門就業,其創造的財富多被私營業主攫取,繳稅比例低,無法承載相應的公共設施。所以,農民工聚居區域,城市病容易凸顯。

中國新農村建設現狀和意義

農村是我國的根本,我國人口的多數都是農民,緩解農村矛盾,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是社會穩定和諧的基礎,在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上明確提出了要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為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任務,新農村建設是關乎國家安穩的重大規劃,新農村的建設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基本途徑,新農村建設是當前我國經濟轉型發展階段的重要使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社會主義國家,經濟發展水平不高是我國的基本現狀,為了有效的促進工業化帶動農業化和信息化發展的大時代背景要求,新農村建設勢在必行。

推行新農村建設,是縮小城鄉差距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最大限度的保證農民的利益,充分發揮農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斷提高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水平,是縮小城鄉差距的重要組成部分。

推行新農村建設并不僅僅是局限在把現有的農村的房屋改建成為高樓大廈,它更是對于農民整體素質的要求的提升,這就需要加大對于農民的教育和知識普及力度,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提高他們的專業技能,不管是在硬件建設上還是在軟件的思想文化上,都要與城市達標,真正的實現城鄉差距水平縮小,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推進新農村建設是推進現代化建設的基礎。正確處理城鄉發展關系,把農村發展作為現代化發展的一個標志,不斷推進城鎮化進程。推進新農村建設是推進現代化建設的基礎,只有實現了農村的現代化發展,才是從根本上實現了現代化,才能夠實現以農促工,以工帶農,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最終目的。

推進新農村建設為經濟社會持續發展注入了源動力。龐大的農民數量基數是一個具有相當大的潛力的消費能力的象征,提高農產品價格,增加農民收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擴大內需,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為經濟社會持續發展注入了源動力,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推進新農村建設,可以有效的打破限制經濟社會發展的桎酷,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促進農村社會綜合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中國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協調發展途徑

中國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小康社會戰略任務目標的有機組成部分,兩者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新農村建設是推進城鎮化發展的機遇和挑戰,城鎮化是實現新農村建設的依托和載體。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小康社會的過程中,建立一個充分發揮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功效的機制,相互促進,相互配合,對于統籌城鄉發展,縮小城鄉差距,提高農民收入,緩解兩級分化的程度,促進新農村建設,保證經濟全面平穩發展,建立和諧安定的社會起著重要的作用。

破除城鄉協調發展的制度障礙。城鄉發展不平衡,二元化程度加劇,是嚴重阻礙我國經濟協調發展的桎酷,著力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形成一個“城鄉一體,統籌規劃”的新格局迫在眉睫,破除城鄉協調發展的制度障礙擺在了首位。促進城鄉和諧發展最為激進的做法是取締城鄉隔離制度約束,這些管制主要是以戶籍制度為核心的一系列隔離城鄉的制度門檻,戶口就是人們身份的象征,嚴格的戶口制度給農村戶口打上了強烈的色彩烙印,直接導致了待遇歧視,就業歧視和社會歧視,淡化戶籍限制,實行統一的戶籍制度,進一步規范基本落戶標準,放寬戶口遷移政策,真正實現城鄉一體化。

在破除城鄉二元結構中,要充分發揮政府的干預作用,制定農村偏斜的政策性制度,加大對于農業的扶持力度,提高農產品價格,減少市場調節所帶來的隱患,統籌城鄉發展,縮小城鄉差距,保證社會和諧穩定的發展。

認清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的政策差異。由于城鎮發展和農村發展根據其自身的特點,具有不同的發展模式和框架,認清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的政策差異,明確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的差異和關聯,不斷加快城鎮化進程,把農民轉化成為城鎮人口,以帕累托改進的方式,普遍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和條件,建立起綜合性的社會服務體系,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新農村建設政策是越過城鄉隔離制度門檻,把部分財富從城鎮移到農村,是縮小城鄉差距的一個較為保守但卻穩妥的嘗試。

理清推進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的次序。推進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對于打破二元化結構具有重要意義,能夠有效的促進現代經濟社會的發展,理清推進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的次序將會給社會的整體進步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統籌城鄉發展,不斷地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前提條件,破除城鄉協調發展的制度障礙作為破除二元化結構的契機,建立社會公共服務體系均等化制度做為基點,以不斷推進新農村建設為主要途徑,把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的有機整合作為打破城鄉兩極分化瓶頸的根本出路。

制定有效的城鎮化戰略。城鎮二元化結構對于對于經濟社會的發展所帶來的不良影響日益顯現,并且不斷的擴大,導致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停滯不前,制定有效的城鎮化戰略,通過行之有效的發展戰略,靈活機動的體制機制,公平的社會制度和資源分配方式,消除歧視,加強城鄉的良性互動,是解決和突破城鄉二元化結構的根本方法和保障,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