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籌規劃管理范文
時間:2024-03-12 18:09:5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統籌規劃管理,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堅持規劃先行,科學指導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
一是規劃引導各類項目建設。會同衛生、財政等部門先后制定了疾病預防控制體系、醫療急救體系、采供血體系、麻風病防治體系、精神衛生防治體系等一系列衛生建設與發展規劃,做到了每一類建設項目都有一個建設總體規劃,按規劃組織實施;同時,會同省衛生廳組織每個省部級醫療衛生單位編制基本建設與發展總體規劃,嚴格按規劃辦理立項審批。二是合理確定項目建設內容。我們要求各地、各單位在制定建設方案時因地制宜,實事求是,充分考慮單位承受能力和當地群眾的實際需求,該改造的改造,該合并建設的合并建設。三是嚴格控制項目建設規模。會同衛生部門先后制定了《湖北省鄉鎮衛生院建設指導標準》、《湖北省衛生監督機構建設指導標準》、《湖北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管理信息系統的指導意見》、《關于加強村衛生室建設與發展的意見》等,對各類機構的建設規模作出了明確規定,對于納入建設規劃的項目,嚴格按批準的建設規模進行建設,保證每個建設項目建成后達到達標而不超標。四是統籌規劃項目實施。在項目實施安排過程中,我們始終堅持“三優先”原則,即優先考慮項目前期準備工作到位,對前期準備工作不到位的項目實行一票否決,確保投資一旦下達便能迅速啟動形成新的工作量;優先向貧困地區、民族地區、革命老區和省委、省政府相關政策重點扶持的區域傾斜,著力改善這些地區衛生事業發展滯后的狀況;優先支持中醫藥事業發展,將全省具備條件的市州級中醫院和縣級中醫院納入相關規劃建設范圍,并在投資上給予傾斜,促進了中醫藥事業的發展。
二、嚴格項目審查,有效保障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
一是嚴把項目前期準備情況審查關。每年底,我們結合下一年中央投資安排方向,會同省衛生廳對各地擬申報中央投資計劃的衛生項目前期工作準備情況進行審查,重點了解項目的土地、規劃、能評、環評等前期手續是否落實到位。同時,審查結束后,將各類衛生建設項目前期準備情況進行排名,在第二年安排中央投資項目時,將前期準備情況與項目安排掛鉤,原則上按照審查的建設進度擇優選擇,確保中央投資下達后能立即開工建設。二是嚴把方案設計審查關。配合衛生部門先后制定了《湖北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形象設計手冊》、《湖北省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形象設計手冊》、《湖北省中醫機構文化建設形象設計指南》、《湖北省救護車外觀標識形象設計手冊》等,對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的整體外觀、內部效果、標識標牌等進行規范和統一。在項目實施前,我們會同省衛生廳按照不同的機構類型,組織專家分級分期分批對所有項目建設方案進行審查,確保建設規模經濟適用,建設方案科學合理,項目形象設計標準統一。三是嚴把項目開工條件審查關。我們不僅在申報項目時嚴格審查把關,在中央投資下達后,我們依然做到力度不減、措施不松,要求各級發改、衛生部門按照分級審查的原則加強對中央投資項目的督導檢查,督促各地、各單位落實工作措施,推進項目建設。
三、加強項目監管,全力推進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
一是建立部門、專家協作會商機制。每年召開至少兩次協商會議以及組織召開相關領域專家的咨詢會議,共同推進我省衛生服務體系建設。二是建立重點項目督辦機制。會同省衛生廳制定印發了《關于建立投資千萬元以上重大衛生建設項目督辦工作責任制的通知》,定期到重大項目單位進行指導和督辦檢查,重點督辦項目實施進度、項目建設程序、工程建設質量和施工安全、項目資金到位與使用、責任制落實和責任追究五個方面的內容。三是建立項目督導檢查機制。近4年,省級組織開展衛生項目建設督導檢查20多次,將檢查結果向項目單位當地政府反饋,對暴露出問題的單位,責令整改落實。四是建立項目通報與約談機制。會同省衛生廳,建立了基本建設項目工作臺賬,堅持項目月報表制度,及時掌握全省衛生建設項目最近進展情況。
篇2
關鍵詞:城鄉統籌;規劃研究;一體化;交通體系
1.城鄉統籌規劃是城鄉一體發展的需要
伴隨著工業化、城市化的快速發展,我國目前多數地區已進入城鄉各自獨立發展階段(少數地區正在向城鄉一體化方向邁進),城鄉矛盾日益成為當今社會問題之一。城市和鄉村作為人類聚居空間的兩種基本形態,各有特點、密切聯系、互相依賴、互相促進。要實現城鄉統籌發展,就必須實行城鄉統籌規劃,決不能孤立地編制城市規劃和村莊集鎮規劃,必須把城市放在所處的區域之中,通盤考慮,統籌協調,城鄉才能和諧發展。
1.1城鄉差別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我國城鄉差距不僅沒有縮小,還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1997年后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開始加速擴大,2001年突破歷史最高點,城鄉居民收入比擴大到2.90∶1,2003年繼續擴大到3.24∶1,2004年收入差距比為3.2:1。近幾年的數據為:2010年為3.23:1,2011年為3.13:1??梢钥闯龀青l收入始終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
城鄉一體化的目的就是要實現生產要素在城鄉之間暢通對流,縮小城鄉居民在生產生活水平、精神文化層次等方面的差距。
1.2城鄉結合部矛盾突出
隨著鄉鎮工業的興起,城市與鄉村的空間界限日益模糊,與城市生產、生活相關的功能和設施越來越多地轉移到以前的農村地區,于是在城市與鄉村交叉地帶出現了“城鄉結合部”這一特定地域。城鄉結合部往往成為最具活力但各種矛盾又非常突出的一個地域。城市規模的迅速擴大使得現有城鄉結合部的城市化進程大大提前,城市建設往往會突破原有總體規劃確定的規劃區界限,而現有的土地利用規劃同樣無法控制這些區域的無序發展,從而出現了規劃與管理的真空地帶。所以要實現城鎮化的快速健康發展,必須重視城鄉結合部的有序控制和科學規劃,變無序的混亂自發狀態為有序的合理組織狀態。
1.3城鄉建設的無序、生態環境惡化
鄉鎮工業的快速發展,使得鄉村土地開發強度明顯增加,非農用地規模迅速擴大。城鄉建設用地空間擴展由于缺乏共同的、有效的管理方式和監控機制,各自為政的村、鎮建設從區域整體看已經造成非農建設用地無序擴展、用地布局混亂及各種功能的相互干擾與制肘。這種無序的擴散將導致建設的混亂、基礎設施無法共享,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和環境破壞。面對這種混亂局面,有的經濟發達地區開始將以建設為主的城市總體規劃和以保護為主的土地利用規劃結合起來,形成覆蓋全市域范圍的城鄉空間規劃。
2.城鄉統籌規劃的范圍界定
因為城鄉一體化規劃的對象是一個不確定范圍的區域,因而規劃就具有范圍不確定、模糊性強的特點,所以規劃的首要任務就是界定規劃范圍。范圍的大小應根據實際的經濟發展情況來確定,經濟發達、發展速度較快的區域,規劃范圍就應當擴大。例如深圳市總體規劃即將整個市域范圍納入規劃范圍,進行城鄉一體化規劃。
趙燕菁先生認為規劃范圍的界定至少應考慮以下幾個因素:(1)規劃范圍應包括并集中在未來經濟最活躍、建設最密集的地區;(2)規劃應盡量同現有的行政區劃界線相重合;(3)盡量同河流、山脊形成的天然地理單元相吻合;(4)規劃不僅要包括建設的范圍,也包括需要重點保護的范圍。
一般認為,規劃范圍應該包括中心城市建成區、郊區以及市行政管轄的廣大鄉村地區與小城鎮,使城鄉人口、土地、空間、水源、能源、信息、景觀與基礎設施等城鄉資源實現合理配置與控制保護。城市總體規劃及其市域城鎮體系規劃的制定應充分考慮城鄉統籌規劃要求,城鄉統籌規劃也要與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同步進行,以便及時反饋彼此的要求。
3.城鄉統籌規劃的內容
城鄉統籌規劃的主要內容包括:(1)城鄉統籌發展的現狀、存在問題及發展條件的評價;(2)城鄉社會經濟和空間統籌發展的總體戰略規劃;(3)城鄉各用地類型的規劃;(4)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的統籌規劃;(5)城鄉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規劃;(6)城鄉統籌發展的階段性目標與建設的重點項目規劃;(7)針對性的城鄉統籌發展途徑與對策規劃。
城鄉統籌規劃涉及面廣,內容包括經濟、社會、文化、政策、管理、資源等諸多方面,本文僅對城鄉一體化物質空間環境展開討論。
3.1 城鄉一體化的空間結構
城鄉統籌規劃將規劃的重點從規模轉向結構,規模成為一個參考性的指標,空間結構的彈性成為規劃追求的核心目標。在產業布局結構平衡的基礎上,把空間結構調整和空間開發秩序問題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及各級城鄉規劃的視野,特別是市縣級規劃更應該向空間規劃的方向發展。通過空間規劃,整合行政區內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城鎮體系規劃、土地利用規劃以及其他確需政府履行職責領域的規劃,形成一個統一、協調、可操作的更有效的規劃。
積極調整城鄉布局形態,形成多層次、多節點、網絡狀、連續式、疏密相間的、相互滲透的、點線面相結合的區域綜合體。其中,各城鎮可作為大小不等的“點”,各種交通軸線、林帶、水系、電力電信走廊可作為“線”,而廣大的鄉村地區則為“面”。
3.2 城鄉用地的統籌規劃
篇3
根據2019年《區<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責任分解方案》(蔡政辦[2019]1號)和《關于印發2019年度全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等四個專項考評辦法的通知》(蔡考評組[2019]3號)的相關要求,為突出重點、高效推進各項目標任務順利完成,現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工作目標
全面貫徹落實國家和湖北省關于實施大數據戰略、深入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等重大決策部署,嚴格執行《湖北省人民政府關于推進數字政府建設的指導意見》(鄂政發[2019]4號)。以“互聯網+政務服務”為抓手,堅持問題導向、強化統籌規劃、制定統一標準、建立安全措施,以推動政府數字化轉型,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為目標,加強大數據中心體制機制建設、制定相關政策文件,全面推動我區數字政府建設。
二、主要任務
(一)啟動蔡甸數字政府頂層規劃。2019年,我區國家智慧城市創建試點工作順利完成,并編制了《蔡甸區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創建工作結項評價報告》。《結項評價報告》對原國家智慧城市目標完成情況、主要工作成效、存在的問題與不足進行了科學分析和論證,對下步“新型智慧城市”和“數字政府”建設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皵底终笔侵腔鄢鞘械暮诵慕M成部分,必須統籌規劃、統一實施。要充分利用“數字政府”這一切入點,將智慧城市和“數字政府”的政務信息化建設工作進行統籌整合,啟動蔡甸區“數字政府”的總體規劃與設計,同時建立數據整合、共享、開發、應用的部門責任制和督查督辦機制,加速推進我區“智慧城市”和“數字政府”建設。
(二)加強電子政務項目統籌管理。為保證全區電子政務和信息化均衡有序發展,防止重復建設、大數據中心參與制定電子政務項目預審管理辦法,從而統籌規劃全區財政投資的電子政務項目,對項目技術方案進行備案評審;加強電子政務項目的驗收評估,制定電子政務項目評價指標體系,建立項目技術咨詢評審機構庫,為全區電子政務項目提供專業技術咨詢,指導項目建設和實施,保障項目安全運行。
(三)為“民呼我應”工作提供技術保障。為進一步推進黨建引領社會治理創新,打造服務型政府,在全市新城區率先推進“民有所呼、我必有應”工作。大數據中心根據區委區政府統一部署,積極發揮技術保障職能,通過整合“網上群眾工作部”、“數字城管”、“微鄰里”、“城市留言板”,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云平臺等信息化手段,統籌建設三級“民呼我應”信息化服務平臺,為“民呼我應”工作提供技術保障。
(四)建設集約的基礎支撐環境。協調推進全區電子政務網絡建設,完成政務網絡提速及設備升級工作;加強區大數據中心機房及電子政務網絡的管理和維護,確保機房及網絡設備運行良好;加強區政府門戶網站、區協同辦公系統技術維護,確保區政府門戶網站、區協同辦公系統正常運行;強化大數據業務和技術培訓,積極開展電子政務工作的對外交流與合作。
三、保障機制
(一)加強組織保障
按照省市要求,擬成立蔡甸區“數字政府”建設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組長由區政府主要負責人擔任,明確相關區直部門為小組成員單位,加強整體協調、統籌規劃, 制定政府數字化轉型總體框架和配套工作機制。成立“數字政府”專家委員會,在規劃設計、技術路線等方面提供咨詢、指導和建議,審議數字政府整體設計方案。由區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牽頭組建“數字政府”建設工作專班,區大數據中心積極配合,形成“一盤棋”工作格局。
(二)制定政策文件
由區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牽頭負責制定全區信息化項目管理辦法,區大數據中心積極配合,改變以部門為中心的分散建設模式,推進信息化項目從項目預審、備案、計劃立項到全程監管的管理模式,使用“武漢市信息化建設項目管理系統”通用模塊實現市區對接,制定蔡甸區“數字政府”建設考核評估辦法,引入第三方評估機制,對建設推進情況進行質量管理和績效評估。加強審計和督查,促進“數字政府”建設工作規范化。
篇4
一、審批原則
根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統籌規劃,嚴格按照《土地管理法》、《農村宅基地審批管理暫行辦法》中確定的一戶一宅和用地規模進行審批。在審批過程中既要解決農民住房現在存在的緊迫需求,又必須規范農村宅基地建設行為,這兩個方面要同時兼顧。
二、審批目標
通過有計劃的安排農村宅基地審批,有序合理的解決農民對宅基地的需求,推進農村城鎮化建設,同時有效的遏制宅基地亂搭亂建的現象。根據各鄉鎮目前情況,2014年全年擬審批農村宅基地約300戶,需建設用地面積99000平方米,將依據各鄉鎮申請比例大小,合理分配農村宅基地建設用地指標。今后年度依據建設實際合理確定審批規模。
三、審批范圍
這次啟動的具體范圍為新區城市規劃所確定的城市建設用地以外的行政村,且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新區城鄉統籌規劃,并已完成編制經審查批準公布了村莊建設規劃的村社。(見附表)
四、審批條件
1、農村宅基地審批范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統籌規劃所確定保留的行政村,并已做出完善的新農村建設規劃,且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申請使用宅基地:
(一)農村村民因結婚等原因(包括男到女家落戶),原有宅基地一戶一宅,不能解決住房確需分戶的;復員軍人經區(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準回原籍落戶定居,農村確無住房的;
(二)實施村鎮規劃或舊村鎮改造,需要調整搬遷的;
(三)因國家、集體建設項目占用原宅基地需要搬遷的;
(四)市級以上人民政府規定的其他條件。
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批準宅基地:
(一)不符合以上規定所規定條件的;
(二)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統籌規劃和村鎮建設規劃的;
(三)符合以上規定,但原有宅基地面積超過標準宅基地面積0.8倍以上能夠解決分戶需要的;
(四)出賣、轉讓、出租原有住房或改變原住房用途,再申請宅基地的;
(五)國家法律法規政策規定其他不宜批準的情形。
2、農村宅基地審批程序
(1)前期準備。由規劃國土局負責總體牽頭,各鄉鎮具體負責,公安局、綜合執法局配合摸清可審批宅基地行政村的戶籍、宅基地現狀使用情況,由建設局負責督促各鄉鎮編制村莊建設規劃。
(2)村民申請。村民向所在村民小組提出申請,經村委會或者村民小組代表會議討論通過后,由村民委員會填寫公示內容連同個人申請一并在所在村組張榜公示7天,無異議后由村民小組或村委會分別簽署意見并加蓋村委會公章,統一上報各鄉鎮人民政府并提交申請人的身份證、戶籍薄。
(3)受理審核。鄉鎮人民政府依據村(社)上報的資料,進行審核(申請人的身份證、戶籍薄原件),確認符合宅基地審批條件的農戶,由鄉鎮國土所組織人員依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新村規劃進行選址并現場踏勘核實,落實清用地權屬,鄉鎮人民政府對不符合條件的申請退還各村社,對符合條件的簽署意見并加蓋鄉(鎮)人民政府公章報規劃和國土資源局。
(4)審核審批。規劃和國土資源局對鄉(鎮)上報的農村宅基地申請審核同意后,按批次上報管委會審批。經新區管委會審批同意后,由鄉(鎮)國土所組織人員依據新村規劃按上報時確定的選址范圍進行現場定界放線,批準的農戶按照城鄉建設管理局提供的標準圖集進行建設。由新區建設局會同鎮政府對村民住宅建設實施建設管理,鄉(鎮)人民政府對選址落實情況、建設質量進行跟蹤管理。
(5)組織驗收。新批宅基地竣工后由國土所安排相關工作人員進行現場驗收,農戶按照地籍管理程序申請辦理《集體土地使用證》。
五、責任單位
1、公安局負責盡快界定各審批村村民戶籍。
2、各鄉鎮負責盡快摸清各審批村村民的超占、多占宅基地的情況,并對已審批的農村宅基地嚴格控制范圍和用地面積,嚴禁超占、多占。
3、新區城鄉建設局負責村民住宅的建設管理并協助、督促各鄉鎮盡快完成村新村建設規劃,并制定農村宅基地建設標準圖集。對建設區內各行政村,盡快編制住房申請配套方案,以便解決村民的住房需求。
篇5
關鍵詞:河流;統籌管理;措施
水是循環的,從雨水、地表水到地下水,城市里的水是復雜而又完整的系統。在河流治理中,如果沒有各個環節的統籌規劃,城市里的水將是孤立的。只有從統籌治理、協調推進的角度出發,河流才會在健康與人水和諧中流動。城鎮水系作為人工和自然復合的生態系統,是由無數個相關的子系統有機構成的。如果只孤立地著眼于單個水問題的解決,有時只能使整體水環境陷入更為嚴重的惡性循環。因此,河流的治理應綜合考慮給水、排水、污水處理、再生利用、排澇和文化遺產、旅游等各種功能的有機結合,與城鎮的園林綠化緊密相聯,才能真正形成城鎮水系統的良性運轉[1-2]。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我國對于河流的治理正向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功能的需求拓展,從過去只重視防洪排澇、治污,轉向綜合考慮防洪排澇、自然環境、地域文化等多種功能,引入國際通行的多自然河道整治理念。然而,這種轉變是一個逐步認識的過程:即從初期的主要是滿足防洪排澇的需要,堤岸工程采用漿砌石或鋼筋混凝土直立式擋土墻逐步開始建設親水平臺,保持景觀水位;之后開始從引入生態堤的理念,采用簡單的護腳防沖措施,突出自然特色的基礎上逐步實施綜合治理,人水和諧相處的生態水系目標。近年來我國在城市規劃、河道的保護、河流治理工程建設;涉水、臨水的重大城市基礎設施、生產項目規劃布局進行防洪評估、水資源論證和環保評估,減少對城市河流的人為干擾等方面有了很大進步。
1運用市場機制管理
運用市場機制對河流進行治理,實踐證明是一種有效的建設管理方法。我國一些城市運用了滾動開發籌集建設資金的模式,實現了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其中關鍵的問題是“統籌規劃”,政府作為項目的組織者,積極運用行政、經濟和法律手段配置社會資源。除制定相關優惠政策外,還建立了專門機構和工作制度。在工程實施中引入市場運作機制,按照國際慣例,實行公平競爭招投標,發揮廣大民眾參與監督的積極性,保證工程的進展和質量[3]。水是一種特殊的資源,水在被開發之后可以成為商品,水的自然屬性與城市河流綜合治理的需求決定了可以借助市場機制來優化河流治理的生產效率。供水、排水、污水處理、再生利用,以及園林綠化、拆遷安置、土地開發等可以充分利用市場手段,但河流治理同樣不能失去政府的監管和統籌規劃。各級政府部門需要綜合運用法律、經濟、行政、技術的手段,加強對河流治理的監管職權,強制性地保護城市水系生態和防污治污設施用地。
2協調管理
對于流域的上游、中游到下游,都有關于治污“代價”的議論。因此,一條河流的治理不能僅是流經城市的部分,還應該將上游和下游作為治理重點,只有全流域的環境改善了,才能使河流的水質保持健康。許多城市在整治河流之初大都將目標確定為“一灣清水,兩岸綠蔭”,結果在“兩岸綠蔭”之間卻是“一灣渾水”。原因主要在于上中游過度砍伐森林、開荒種地,加劇了水土流失,河水變得日益渾濁,洪澇災害頻發;隨意筑壩、建庫將河流分割成“連塘河”,改變了河水的時空分布,導致水生物的棲息地遭受嚴重破壞,生物多樣性銳減,降低了河流的自凈能力;工業廢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排入河流,河流的污染由上而下逐漸加重。其原因主要是流域上、中、下游和相關利益方各行其是,缺乏統一有效的協調統籌,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是實行全流域綜合治理。
為徹底治理水污染,需要從江河源頭抓起,全面實施科學規劃、綜合治理。需要把產業結構調整作為促進工業污染防治、提高經濟質量的治本之策,在源頭上降低污染物排放量;需要深化工業污染防治,政府要大力推行清潔生產[4]。流域內的區域協調共同治理河流是一項很現實又重要的工作。做好流域城市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規劃是管理工作的第一步也是最為關鍵的問題,這是共同探討流域治理的基礎和約束遵守條件,通過制定統一規劃,使用統一法規,共同消除上游污染、下游治理的尷尬狀態。在全流域內開展城市群流域環境質量聯合監控工作,成立城市群環境監測聯合體,實施流域各河流環境質量監測數據、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監測數據、環境監測科研成果的共享;加強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和水資源利用,推進飲用水源地保護區的建設,這是流域管理的重要技術管理手段。對于流域新建工程項目,逐步推行上下游聯審制度,如果下游不同意建設的污染項目,上游部門將不得隨意批準。流域內禁止新建、改建、擴建化工、制藥、造紙、電鍍等嚴重水污染項目,禁止新建含磷洗滌用品生產項目,已建的限期轉產或關閉;禁止銷售和使用含磷洗滌用品等,這是流域管理的重要政策法規管理手段。
參考文獻:
[1]魏萍,劉李剛.淺析瑪納斯河流域水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與保護措施[J].新疆水利,2005(2):19-21.
[2]萬育生,張繼群,姜廣斌.我國水資源管理制度的研究[J].中國水利,2005(7):16-20.
篇6
要素概述城市住宅在經濟生態設計規劃方面,應突出低能耗的綠色消費觀理念,提倡以太陽能、風能、水能、生物能為主的能源利用模式,鼓勵自然通風、自然采光以減少資源的浪費,推動綠色科技的發展與普及。現代城市環境的整體規劃建設與核心設計理念,務必體現“綠色、再生、整體、持續、協調、循環、節能”的指導原則,通過將綠色生態觀念與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實現人類居住環境的和諧與完善,進一步體現人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統一與可持續利用,進而提升人們的居住整體環境質量與住宅區自然復合系統的可持續發展,推動自然系統趨向穩定、平衡、協調、和諧的方向。要想全面實現城市環境的生態化規劃設計,首先要對設計理念進行革新,在遵循生態發展規律的前提下積極融入現代科學技術,全面推動生態文明城市的發展。
二、綠色生態審美視域下環境藝術設計施行舉措
1.確保綠色生態資源可持續利用
我國一些城市的環境規劃設計缺乏科學、合理的統一管理與設計,僅僅是程序化的先建樓后造景,未能充分利用空余土地資源。一些人工園林景點過于單調古板,未能從生態環境資源的根本主旨出發,這種違背自然、影響視覺美感的設計方案,不僅不利于生態氣候的循環,還對管理費用造成了巨大浪費。因此,應統籌設計植被、生物、動物與人之間的各種生態關系,使各種因素達到和諧統一、共榮共生、持續發展,充分利用植被的綠色涵養功能、樹木化學降污功能與自然水的多樣性等特性進行規劃設計,以此全面提升城市環境美化標準與居民健康滿意指數,全面推動高職環境藝術設計教育的多功能化發展。
2.以綠色生態美感設計理念進行統籌規劃
要充分結合現代建筑學的基本原理、生態價值觀、節能減排綠色環保新技術,營造適宜的生態居住環境,對影響城市生態平衡與美感的各種環境因素、自然因素以及人文因素進行統一協調與統籌規劃,使其和諧共融、統一共生,有序而持續地發展。在城市住宅布局整體規劃設計過程中,應對環境空間的生態環境進行充分合理設計,依據南北朝向、最大向陽與通風程度對住宅區進行規劃,留出科學合理的通風道口與生態綠色走廊;科學合理地設計建筑單體、群體的朝陽區與陰影區,使居民可以最大限度地享受陽光;應以城市空余地面為基準,強化區內景觀園林建設;充分利用城市內外自然山水環境,使之統一,通過遠山借景、引水入市等美化生態景觀;保持動植物種類的多樣化,創建自然和諧的生存環境;擴展區內園林樹木種植面積,加強生態氣候調節能力,提升居民生活舒適度與健康指數。設計師可以通過科學統籌規劃綠地、建筑與景觀,形成通透深遠、富有層次感的景觀空間,通過以曲代直的形態布局,美化建筑形態與園林分布空間。
3.藝術美學角度下自然可再生資源研究
篇7
關鍵詞:實踐創新項目 實施 收獲
課 題:江蘇省高等學校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項目“江蘇淮揚菜系中名人軼事和名菜典故的編譯”(2011037)。
大學生實踐創新計劃項目是推動高等教育教學改革,促進人才培養模式和教學方法創新,鼓勵和支持大學生盡早參與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社會實踐等創新性活動,它能不斷提高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精神和實踐能力。因為大學生實踐創新計劃項目都是以實際應用為目的,以學生的理論知識為依托和背景,在學生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最大限度地調動參與者的各種能力,激發探索精神,從而起到培養和鍛煉的目的。我們申報的“江蘇淮揚菜系中名人軼事和名菜典故的編譯”項目獲得2011年度江蘇省級大學生實踐創新計劃項目立項。我們項目小組4人在兩位老師的指導下,從選題到實施再到結題,期間經歷過困難時的折磨,解惑后的竊喜;失敗時的沮喪,成功后的喜悅。但我們感受最多的還是巨大的收獲,通過參與項目建設,激發了我們自主學習的動機,提供了我們動手鍛煉機會,感受到團結協作的力量,學會了規劃時間和與人溝通。
一、學生的收獲
1.獨立思考、自主學習動機的激發
動機是指在自我調節的作用下,個體使自身的內在需求與行為的誘因相協調,從而形成激發、維持行為的動力因素。學習動機作為提高學習積極性的最直接的因素,是學習得以維持、發生和完成的重要條件。大學生創新項目是以學生為主體完成的創新課題,要求我們學生能獨立思考,結合自己的專業優勢和興趣特長,自主選題,對選題的可行性方案制定、申報答辯、項目實施等均需學生獨自面對,這些因素逼迫學生自己鉆研、自己探索、自己學習,從而激發了自主學習動機,使我們逐漸掌握了自學方法和技巧,不僅學會,還要學會,培養學生主動學習,不斷追求新知識的精神,鍛煉了我們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2.整合知識、實踐操作能力的鍛煉
我們項目組學生成員由2名旅游英語專業和2名烹飪與營養工藝專業的同學組成。旅游英語專業的學生具備旅游基礎知識和英語語言翻譯知識,在學習江蘇旅游知識時接觸到淮揚菜的歷史、菜譜,以及菜譜的翻譯。烹飪與營養工藝專業的同學已經學習了淮揚菜的烹飪知識,并掌握了一定的淮揚菜烹飪技術。我們在項目實施中,各成員發揮自己專業特長,將所學的理論知識、書本內容、烹飪操作流程進行優選、整合、拓展,通過集體研討、老師指導,確定“淮揚菜名人軼事和名菜典故”的主體框架和中心內容。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我們致力于理論和實踐融合。如一名烹飪與營養工藝專業的同學在項目建設初期就離開學校赴實習崗位實習,分配給的任務是淮揚名菜編輯。他不僅從文獻資料中收集、整理、撰寫,還將在實習崗位的實際操作的感悟,和師傅傳授的技巧,對原來書本不全面和陳舊的內容,進行了大膽的修改,并實錄自己制作菜肴的體會,其中不乏創新的東西,甚至部分圖片拍攝的菜肴也是這位學生自己親自制作的菜品。因此,創新項目讓我們有機會將單純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目睹自己的知識轉變成實用的創造作品,真正做到了手腦并用,學以致用,體會到了創作的激情、動手實踐的樂趣和創新的
魅力。
3.時間管理、統籌規劃意識的培養
我們在校的主要時間用于課程學習和社團活動,參加大學生實踐創新項目也要花費一定的時間,如何處理好上課時間與做項目的時間關系?如何對項目實施進行統籌規劃?可能涉及到的時間管理知識和統籌規劃技巧,這是我們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所缺乏的。
據浙江師范大學對于大學生時間管理方面知識的調查統計,51%的學生對時間管理有點了解,25%學生從未了解,時間統籌規劃有77%的學生偶爾做過。在做項目過程中,我們學習時間管理的知識,并借助于項目訓練了時間管理的能力。
時間管理指在時間消耗相等的情況下,為提高時間利用率和有效性而進行的一系列的活動,包括對時間進行有效的計劃和分配,以保證重要工作的順利完成,并能及時處理突發事件或緊急變化。
我們創新小組在老師的指導下,制定了項目進度表、詳細的任務分解表和人員分工表,并規定每月成員集中1~2次,主持人檢查項目進度,對于任務完成有困難的,對進度、人員進行適當及時的調整并提出完成的時限和標準。這樣,既能忠實于計劃又能靈活地重修計劃,確保項目按期和高質量完成。我們做項目的大部分時間是利用課外、周末、假期時間,甚至是實習上班后的空暇時間,使我們有機會鍛煉處理課內與課外、上班與休假之間時間的管理能力。
通過時間管理和統籌規劃的學習和實踐,使我們懂得了節約時間,了解有效利用時間的重要性,學會了計劃做事,規劃時間的本領。
篇8
一、基本情況
我們市局考察調研組,分別到市委黨校,在市委黨校培訓學習。學習培訓主要內容包括:1、城鄉統籌構架下的城鄉規劃工作---新時期城鄉規劃管理工作實踐2、培育千億產業集群、打造品質生活新城---臨港新城3、自主創新---讓經濟插上騰飛的翅膀---市委黨校4、市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產業優化升級的情況及經驗---農工辦5、科學發展的先行者-從幸福到現代化濱江花園城市---市委辦公室6、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助推經濟轉型升級---市現代化服務業發展情況介紹---市委黨校
16到18日參加了市規劃局每半年召開的城市空間論壇暨城市規劃管理研討班,參與人是相關規劃專家、學者與城市管理專家。由香港著名交通、規劃專家,何黃交通顧問有限公司主席黃良會教授講授了城市轉型升級與交通規劃面臨的任務;由曾獲同濟大學城市規劃專業學士、碩士、博士學位,現任同濟大學城市規劃系主講副教授欒峰講授了面向統籌發展的縣鄉域總體規劃;由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理事、中國城市規劃協會理事、教授級高級城市規劃師、國家注冊城市規劃師、現任市規劃局黨組書記、局長繆敏講授了中小城市規劃管理實踐;由同濟大學建筑城規學院副院長、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法蘭西共和國藝術與人文學騎士勛章獲得者周儉講授了都江堰市災后重建規劃實踐。研討會期間與會人員鳥瞰城市全貌,考察了市中山公園、黃山湖公園、市政廣場(文明廣場)、體育中心、城市客廳天華軸線、市城市規劃展示館、新橋鎮建設、海瀾國際馬術俱樂部、新橋鎮規劃展示館、華西村幸福園、328米增地空中新農村大樓等。
21日在市規劃局檔案室系統學習了規劃科技檔案的整理及歸檔工作。在市行政服務中心規劃局窗口學習。
位于中國最具活力的經濟區———長江三角洲中部,北靠長江,南接太湖,距上海、南京各150公里,是自上海溯江而上的第一座濱江港口城市。作為吳文化的發祥地之一,自古文化昌盛,明清時就是蘇南的教育中心;改革開放以來,人在中國萬分之一的土地上,以千分之一的人口,創造了超過中國二百五十分之一的國內生產總值、百分之一的上市公司。的高速發展為城市帶來了無可限量的前景,城鄉建設日新月異,在發展中也不可避免的會在“新與舊”、“發展與保護”之間徘徊。但同時,多年積累的資本與經驗也為未來發展模式的選擇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使得有能力在空間、能源、環境等資源日益緊縮的制約下獲得更大的機遇,實現城鄉的戰略轉型。
二、經驗和啟示
市的做法對我市城鄉規劃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偨Y其新形勢下的城鄉規劃工作實踐經驗,主要有以下幾點值得我們重點關注:
(一)強調集聚,要節約利用資源
以為代表的“蘇南經濟模式”發展過程中,城鄉工業發展齊頭并進、城鄉建設全面開花。要改變城鎮建設的分散狀態,促進人口和經濟向城區、鎮區、規劃的農村居民點集中,充分節約、集約利用土地等各類資源,促進基礎設施、公共設施統一規劃和建設,資源共享,發揮資源與資金的最大效益。
(二)強調分工,產業發展有特色
行政區劃988平方公里,由于發展基礎條件各有不同,各地發展狀況也有著較大差異。中心城區已基本形成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及較為完善的三產服務功能,澄東片區已成為最重要的工業基地和財政經濟重鎮,澄西片區依托沿江開發形成了臨江工業基地,澄南、澄東南片區工業、現代農業、休閑旅游業協調發展的態勢明顯。實行資源的優化配置,促進產業的集聚發展,城鎮功能應合理分工,產業發展應各有特色,減少盲目競爭,實行分工有序,從而加強全市或片區的整體實力,“整體大于局部之和”。
(三)強調生態,尊重自然環境
充分保護和利用山體、水系等自然資源,在城鎮建設過程中,尊重地形地貌,尊重生態景觀資源,使城鎮建設與自然環境良好共生,與自然生態系統有機互動。
(四)強調文化,城鎮風貌有特色
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名勝古跡眾多,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山水秀麗、河網密布,具有典型的江南水鄉特色。但是,改革開放以來,快速的工業化、城鎮化進程造成“千城一面”的景象,城鎮特色缺乏。挖掘歷史文化資源,使地方的風貌特色、歷史文化傳統以及優良生產生活習慣,得到有效的延續;在城鎮建設過程中要重視挖掘、保留和利用當地的歷史文化遺存,防止地方傳統文化的斷層、傳統風貌特色的缺失將是今后城鎮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
(五)強調功能,提高城鎮運行質量
市域非農產業人口滯留鄉村,城鎮化明顯落后與工業化,加快城鎮化發展是今后城鄉建設的當務之急。為吸引更多非農產業人口進入城鎮,必須加強城鎮公共服務功能的建設,充實和完善城鎮社會公共服務設施,促進服務的高效性和方便性,提高城鎮的環境質量,加強各項基礎設施的建設,為居民創造良好的工作與生活空間,提高城鎮內在運行質量。
在新的工作理念的指引下,在省城鄉規劃工作會議精神的促動下,該市抓住契機,全力以赴,通過兩年的努力,全面實現了市城鄉規劃編制全覆蓋。
三、幾點建議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結合我市市情,提出以下幾點城鄉規劃發展建議
(一)高瞻遠矚,科學編制城鄉統籌規劃
組織編制《市城鄉統籌規劃》,規劃將城鄉全市域作為一個整體,整合城鎮空間結構,優化布局形態,協調產業分工,明確一、二、三產業的空間布局;合理框定近遠期城鎮用地規模,明確劃定城鎮生態空間,維持區域可持續發展;統籌協調區域交通、市政等重大基礎設施的落實,保證區域長遠穩定發展。此統籌規劃為各鎮開展規劃編制工作提供了依據,使各片區之間、各鎮之間實現了規劃的無縫對接。
(二)統籌兼顧,全面實現城鄉規劃全覆蓋
認真落實城鄉規劃全覆蓋任務,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加快推進各鎮總體規劃的修編和報批工作。指導各鎮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契機,開展了新一輪總體規劃的修編,完成了總體規劃模型。同時加強對城鎮建設用地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編制。
(三)凸現特色,重視城市設計和城鎮風貌特色規劃
組織編制《市整體風貌研究》,對全市做整體的城市設計,把握我市風貌特色,指導城鎮建設。特色,應編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等,對于保護我市獨具特色的歷史文化名城風貌景觀,挖掘歷史文化名城內涵,處理好城鎮發展與保護之間關系。
(四)合理布局,加強農村居民點村莊建設規劃
城鄉統籌規劃應針對農村居民點的分布現狀和近期新建居民點的成功經驗,在農村居民點規劃時充分考慮耕作半徑、耕作面積和歷史文化遺存以及特色村莊保留等,合理確定農村居民點的規劃布點。規定農村居民點的規劃布點。目前,農村居民點的村莊建設規劃已全面完成。
篇9
關鍵詞 農村;飲水安全;水利現狀;發展方向;發展策略
中圖分類號S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4)123-0128-02
1 農村水利現狀分析
1)水利管理嚴重滯后。我國實行農村生產責任制以后,農民逐漸樹立了個體經濟意識,而集體觀念逐漸淡漠,針對水利管理也變得不再用心,只管使用水卻管理混亂,造成跑冒滴漏現象嚴重,許多水利工程嚴重老化影響正常使用。并且因各領域無法統一生產進度,經常各取所需,隨意進行堵壩截流、放水開溝,部分水線和明渠被破壞嚴重,以至喪失了供水功能,許多農民只能在原灌內進行打井灌溉田地。由于地下水大量隨意開采,造成水資源浪費較大,長此以久既會給農業生產帶來不利影響,也會給生存環境造成嚴重破壞。
2)產業結構不斷變化。過去農村產業結構更多是以糧食生產為主,相應的配套水利工程也是為了滿足糧食生產需要,而如此產業結構不斷變化,現在已發展為蔬菜、瓜果、花卉、苗木等抗旱灌溉等,其對水利工程建設的要求標準提高。并且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以個體農戶為單位的生產模式越來越多,也給農村水利工程建設帶來了管理難度。
3)水質要求更加嚴格。如今農村水產養殖業也得以較快發展,因此對于水質要求也隨之提高,如果水源污染或者水質受到破壞,勢必阻礙水產養殖業的進一步發展,從而對農民利益帶來不良影響。此外,水質出現問題也會引發社會矛盾,對水費收繳等帶來影響。
4)財政投入明顯不足。盡管國家投入了大量資金發展新農村建設,也在農村水利建設與管理給予了高度重視,對農村水利規劃布局、項目安排以及資金支持上都給予幫助。然而對于許多農村地區仍然存在財政投入明顯不足的現狀,導致許多農村水利工程無法建設。更多時候要通過農民自己解決資金問題,給農村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帶來制約和影響。
2 農村水利工作的發展方向
1)加強農村水利建設管理。我國農村水利工程建設需求較大,任務繁重,因此要求根據“分級建設、分級管理、分級負責”原則,逐步建立管理責任體系,切實明確責權利關系,把管理責任落實到單位及個人。此外,要求根據目前的管理模式下實現創新管理,實現水利工程建設管理與開發的有機結合,通過管理要效益,通過效益促進管理。另外,要加強依法管理,實行行政執法,確保水利工程穩定運行。
2)把握農村水利工作原則。首先是堅持以人為本,保障民生原則。要想方設法幫助農民群眾解決水利方面的實際問題,改善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及其生存環境,切實讓農民受益。其次是堅持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原則。要對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環境以及水資源狀況給予充分考慮,著力發展高效節水農業,對于農村飲用水水源給予重點保護,同時加大水環境的治理力度,促進農業和農村的持續發展以及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再次是堅持統籌兼顧協調發展原則。要合理規劃科學布局,大型水利工程與中小型水利工程兼顧,國家投入與農民自籌相結合,推動農村水利工程建設協調發展。還有要堅持建管并重良性發展原則。要實現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的有機結合,確保工程建設好、管理好、產生效益、完成目標。
3)創新農村水利發展機制。目前農民水利改革逐步向多領域高層次發展,因此要創新體制機制,加強法規制度建設,健全相關配套政策措施,大力推廣科技興農,轉變管理觀念,真正實現農村水利建設的可持續發展,為農村水利工作注入活力。
3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的發展策略
1)統籌規劃,突出重點。要根據國家相關政策規定,統籌規劃,加強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切實提高農村的供水質量,全面解決農村飲水條件差問題,加大力度建設農村供水基礎設施,逐步形成完備的農村供水社會化服務體系,確保農民的飲水安全,從而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奠定基礎。
2)加強保護,防治結合。要加強對飲水水源的保護工作,同時采取措施凈化水源,做到防治并重。各地方政府部門應根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污染防治管理規定》要求,對農村規劃項目供水水源保護區給予劃定,確保水源地周邊環境不受污染,全力從源頭保證飲水安全。
3)有效引導,多方籌資。要對農村飲水安全給予高度重視,并采取國家、地方以及農民共同籌措資金的方法,確保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順利開展。根據城鄉統籌規劃,可以由縣、鄉(鎮)兩級政府財政投入資金,相關部門積極配合扶持引導,推動飲水工程建設。而農村也要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引導農民負投勞投資。此外,也可引入市場機制,多渠道籌措資金,確保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落實到位。
4)制定政策,做好收費。地方水利部門要制定相應的水價政策以及繳費體系等。制定的水價是否科學合理,會對投資來源、工程建設管理及其發展帶來重大影響。目前我家許多地區的水價偏低,水費收繳困難,嚴重阻礙水利事業發展,這就要求水利部門要采取切實措施,科學制定政策,做好收費工作。
5)注重質量,加強監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是農村重點基礎工程,涉及農民的切身利益,因此必須加強質量監督管理,確保工程建設達到標準要求。工程建設施工必須由具備資質的施工監理單位通過招投標進行,小型工程要求經驗豐富的單位施工建設。施工中要嚴格根據施工方案進行施工,監理單位要嚴加管理,確保工程建設質量,從而保證建成的水利工程能夠長期發揮作用。
總之,我國農村水利工作雖然取得了較大成績,但仍然存在水利管理嚴重滯后,產業結構不斷變化,水質要求更加嚴格,財政投入明顯不足等現實問題。因此,為保證農村水利工作良好發展,必須加強農村水利建設管理,把握農村水利工作原則創新農村水利發展機制。并采取統籌規劃,突出重點;加強保護,防治結合;有效引導,多方籌資;制定政策,做好收費;注重質量,加強監督等具體措施,確保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的順利完成和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錢正英,等.中國可持續發展水資源戰略研究綜合報告及各專題報告[M].中國水利電力出版社,2001.
篇10
【關鍵詞】中小河流;存在問題;治理措施
廣西河流眾多,流域面積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200多條,除西江、柳江、郁江等大江大河外,其余大部分河流未得到有效治理,同時,由于廣西特殊的氣候、地形、地貌、地質條件,大部分中小河流由于現狀防洪基礎設施薄弱,未經系統治理,導致洪澇災害頻繁發生,損壞兩岸農田和水土流失嚴重,甚至嚴重影響沿河兩岸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強化項目建設管理,有效保障效益發揮,已成為一項迫在眉睫的工作。
一、目前中小河流存在的問題
1部分中小河流現狀堪憂。
由于管理不當,不合理開采、侵占河道等不良現象多,且大部分中小河流由于缺乏系統有效的治理,防洪設施薄弱,甚至處于不設防狀態,影響河道防洪行洪的安全,對沿岸工程設施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構成了嚴重威脅。
2中小河流缺乏系統全面規劃。
中小河流大多分布在較偏遠的山區、鄉鎮、村屯, 中小河流量大面廣,加上各流域間地質、地形、水文等條件復雜,中小河流治理缺乏系統而又全面的規劃。
3技術力量薄弱,資金投入不足。
長期以來,中小河流治理資金嚴重不足,資金渠道來源單一,且基層水利專業技術力量薄弱,管理水平參差不齊,管理隊伍素質不高。
4建后管護不完善。
由于現狀條件限制,大部分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成后,沒有設立專門的管理機構,管護機制建立不完善,管理人員和管理經費不足,管理設備落后,建后管護沒有落實到位,影響工程效益長久發揮。
二、中小河流的治理措施
1規劃先行,注重前期。
加強前期規劃工作,統籌安排治理項目。堅持科學規劃,因地制宜,做到統籌河流上下游、左右岸的關系;協調整體與局部、近期與遠期、干流與支流治理的關系;并注重河流治理開發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盡量保持河流自然形態,避免人為裁彎取直、縮短河道和“渠化、硬化”。對重點河段和薄弱部位優先治理,科學確定防洪標準和治理方案,既確保行洪安全,又避免洪災轉移。
2提早謀劃,統籌部署
中小河流治理時間緊、任務重,各項工作必須提早謀劃。對項目的重點和難點環節做好全面部署,有針對性的解決制約項目推進的關鍵因素,建立地方政府承諾制度,做到“早謀劃、早布置、早啟動、早收效”。
3加強技術培訓,加大資金投入。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的建設和管理隊伍要求很高,它不僅要求擁有水利工程方面的專業知識,還要求有較強的管理學、生物學等方面知識,因此應加強水利隊伍建設,特別是加大基層水利部門人員培訓力度,提高管理隊伍的綜合素質。同時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多渠道籌集地方配套資金。
4建章立制,規范管理。
根據《全國中小河流治理項目和資金管理辦法》,結合地方實際,及時出臺相關辦法、規定,為項目順利實施提供制度保障。加強項目建設管理,嚴格履行工程基本建設程序,制定和落實各項制度: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投標制、建設監理制和合同管理制。
5加強監督,競爭擇優
建立建設管理監督制度,加強項目建設全過程的監督管理,建立“省、市、縣”三級聯動機制,層層落實責任,組織定期、不定期的各類檢查、稽查、督查,現場協調解決建設中存在問題,做到及時發現問題、及時進行整改。完善競爭擇優機制,更好地調動地方的積極性,實現“要”到“我要干”的轉變。
6建立健全管護體制,確保項目效益發揮
認真貫徹落實《全國中小河流治理項目和資金管理辦法》有關規定,建立長效機制,健全工程管理機構,落實管護責任主體,保障管護人員和工程維護經費,確保工程建得起、管得好,長期發揮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