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改革問題

時間:2022-03-07 10:12:00

導語:國有企業改革問題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有企業改革問題

一、前一階段國企改革進程的簡要分析

我國國企改革是從1979年春天開始的。在過去的20年中,大體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1)1979年春-1984年10月為第一階段,這一階段因為改革的主戰場在農村,國有企業改革主要是搞"擴權"試點。(2)1984年10月-1991年底為第二階段,這一階段主要是按"兩權分離"的思路來進行改革,即國家掌握國企所有權,企業擁有經營權,所謂搞活企業,也主要是搞"經營權革命",具體方式如實行承包經營、租賃經營、資產經營責任制諸如此類。這些改革沒有觸及企業制度和更大范圍的國有經濟問題。(3)以1992年春鄧小平南方談話,以及這一年秋天召開的十四大為標志,企業改革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在這個新階段,由80年代擴權讓利的政策調整型改革上升到制度創新型改革,同時,也開始觸及整個國有經濟的布局問題。

十四大以來,特別是1996年以來,國企改革處于第三階段的上升時期。這一階段的改革,主要進展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在組建企業集團和放活小企業方面有一定進展

此期間,國家從實現產業結構高級化和促進國民經濟迅速發展的角度,努力抓好在一些重點行業和關鍵領域的大型企業,包括根據需要組建企業集團。列入國家試點的企業集團達120家。至于全國各地成立的冠以"企業集團"名號的經濟聯合體則有數千家。這幾年,對企業集團的認識實際上有起伏:"十五大"前后,組建企業集團引起全社會重視,以至在"十五大"報告中明確提出"以資本為紐帶,通過市場形成具有較強競爭力的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和跨國經營的大企業集團";亞洲經濟危機后,鑒于韓國某些大企業集團破產以及給國民經濟帶來的影響和教訓,企業集團一度被淡化;1999年科索沃戰爭爆發后,出于增強國家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和軍事實力的考慮,企業集團又開始升溫。就組建方式來說,在企業集團的發展過程中,曾一度出現盲目求大求快以及搞行政性的"拉郎配"等做法,通過及時調整已經得到糾正,現正在穩步發展。

與組建企業集團相比,"放活"小企業的步伐更快一些。在這項變革中,地方政府和企業表現了極大的歷史主動性,各地通過兼并、股份合作制以及出售等方式,來放開國有小企業。特別是黨的十五大之后,按照"勇于探索,大膽實踐"的精神,在國有小企業改革方面進行了新的探索和實踐,尤其是在放開轉制形式的多樣化和股份合作制的股權結構多樣化方面進展比較明顯。縣屬國有企業改革進展較大。據筆者到幾個縣調研,進展快的縣企業改制達2/3或2/3以上,進展一般的縣企業改制也接近1/3。盡管個別地方曾有過偏差,有些企業還存在著改制"夾生飯"現象,但總的來說,方向是正確的,效果也是顯著的,1是符合十五大提出的推進國民經濟戰略重組的大趨勢的。

(二)"優化資本結構"力度加大

國企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從規范破產、鼓勵兼并入手來"優化資本結構"。1996年國家有關部門決定,將18個優化資本結構的城市增加到50個;1997年,又增加到111個試點城市,其國民生產總值已占全國一半。同時在政策上加大支持力度,圍繞國有企業兼并、破產,銀行核銷呆帳準備金逐年增加。1996年安排200億元,1997年增加到300億元,1998年增加到400億元。企業破產也有所進展。據北京思源兼并與破產事務所根據法院宣布的破產公告所作的統計,1996、1997年破產案件分別為6222件和4526件,其中國有企業占六成左右。在資產重組過程中,曾一度強調"多兼并,少破產",但實踐表明這一思路未必正確,該破產還是要堅決破產。2同時實踐表明,現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試行)》已不符合改革形勢的要求,需要修訂。

(三)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試點工作取得明顯進展

"九五"計劃期間,恰為現代企業制度試點全面實施時期。列入國家經貿委和原國家體改委試點企業共100戶,現已完成試點。具體采取如下形式:(1)直接改造成持股主體多元化的股份公司或有限責任公司;(2)改造成國有獨資公司。試點初期,絕大部分企業選擇的改制模式是國有獨資公司的形式(1996年約占80%)。此事在學術界和企業界引起爭議,人們對這種不規范的現代企業制度形式提出種種疑慮,經矯正,試點企業一部分已經變成多元投資主體的企業制度。

(四)扭虧增盈,努力使國有企業擺脫困境

據國家經貿委提供的資料,1997年末,在全國16874家國有大中型企業中,虧損企業為6599戶,占總戶數的39.1%。國家采取諸種措施,特別是"三改一加強"來扭轉虧損,一些措施如紡織行業的限產壓錠、煤炭行業的部分關井,對緩解國企虧損發揮了一定作用。從工業行業的情況看,石油、化工、機械、紡織等行業不同程度出現減虧增利的狀況。據媒體報道,到1998年年底,原來虧損的6599家企業中,已有1478家初見成效。

在看到國企改革在取得上述進展的同時,也要看到,目前國有企業存在的問題仍然不少。主要是,國有經濟的戰略重組沒有取得突破性進展,尤其是對跨國公司以其雄厚的實力進入我國所造成的競爭局面缺乏清醒的認識;國企制度改革尚處于"爬坡"階段,特別是機制轉軌尚不理想;至于實現國企三年脫困目標比原來預想的還要困難。那種夸大或過分渲染國有企業的困難是錯誤的,但是,無視國有企業深層次矛盾、盲目樂觀的思想,對改革與發展也是不利的,必須客觀地估計和把握國有企業改革的態勢。

二、國有企業蘊涵的矛盾及其幾點反思

自1984年提出國企改革是整個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以后,理論界和實踐部門在國企改革方面花費的精力不可謂不大,然而,國有企業改革并未能取得根本性突破。原因何在?國有企業究竟面臨哪些矛盾?在當前國企改革進入攻堅階段的情況下,需要對此進行冷靜的分析。

筆者以為,我國國有企業蘊涵的矛盾頗為復雜,歸納起來,有以下五組問題:

(一)宏觀層面:國有資本的總體布局錯位

我國國有資本現有的配置格局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國有經濟的功能定位之間存在著深刻的矛盾。這種矛盾突出表現在國有資本配置格局的嚴重錯位。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產業布局錯位:相當一部分國有資本配置偏離"關系到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的功能定位,不適當地覆蓋到大量競爭性產業中,造成國有資本的配置極為"泛化"。二是企業布局錯位,將近一半的資本配置在不宜投入的大量中小型企業上。據國家財政部公布的材料,1998年,全國國有企業(不包括金融企業)總計23.8萬戶(其中國有獨資企業21.4萬戶,國有控股企業2.4萬戶),擁有資產總額13.5萬億元。其中,大型企業9357戶,占全部國有企業總數的3.93%,資產總額7.6萬億元,占全部國有企業總資產的54.6%。3這就意味著,在23.8萬國有企業中,絕大多數是中小企業(占96.07%),其資產占國有企業總資產的45.4%。顯然,在中小企業這一部分,存在明顯的失衡問題。三是地區布局錯位,表現為經濟落后的地區,國有經濟的比重相當高。總起來說,我國國有資本配置在產業、地區和企業上的錯位,是國有企業面臨的全局性問題,這個問題不解決,其他問題都無從談起。

(二)微觀層面:國有企業自身的制度問題

中國傳統的國有企業制度是建立在計劃經濟基礎之上的,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眼光來審視,存在著嚴重的制度缺陷:一是,國有企業的產權關系模糊。除法律上的最終財產所有者關系明確外,在經濟過程內代表法律上的所有者行使所有權職能的國有資本所有者并未真正到位,至于企業中的法人財產權關系也尚未建立起來。二是,產權結構不合理。相當一些企業仍然是純而又純的國有資本"獨占"格局,尚未形成投資關系多元化的產權結構。三是,企業經營機制轉換滯后,即使是已經上市的股份公司也尚未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企業經營機制。四是,公司治理結構不健全,尚未形成一套規范的股東會、董事會和經理之間委托關系的制度體系。所有這些都表明,在解決宏觀層面問題的同時,在微觀層面推進企業制度創新的任務十分艱巨。

(三)國有企業參與公平競爭的環境問題

公平競爭的環境缺乏,集中表現在國有企業所承載的歷史負擔。首先是債務負擔過重。盡管近幾年在努力進行增資減債,但資產負債率仍然居高不下,據統計,大約85%以上的國有大中型企業債務負擔過重,其中相當一部分企業資產負債率超過80%,甚至超過100%。上市公司中高資產負債率的問題也比較嚴重。二是冗員負擔過重。近幾年雖然作了艱苦的剝離,但分流難度很大。據筆者調查,這一問題在東北、西南地區和煤炭、森工、軍工等行業表現尤為突出。三是企業辦社會的負擔仍未根本性擺脫,企業在很大程度上還不是市場主體,仍在行使著社會福利組織的職能。

除以上三組問題外,國有企業還存在技術創新"萎縮"和內部管理薄弱的問題,鑒于篇幅不展開分析。

通過以上對國有企業諸種矛盾的分析,對前一階段國企改革的實踐,我覺得有三點值得反思:

反思之一:深化國企改革既要強調全面把握、系統運作,又要突出重點、抓住要害。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國國有企業釀成今天的局面,原因是相當復雜的,既有布局問題,也有制度問題,既有歷史問題,也有現實問題,既有技術問題,也有管理問題。這就要求在全面分析的基礎上,"對癥下藥",只靠采取"單一藥方"是難以奏效的,對如此巨大的系統工程必須靠系統運作來解決。同時,也正因為涉及的問題復雜,所以尤其要突出重點、抓住要害。在上述五方面問題中,筆者認為,"宏觀布局"和"微觀制度"是癥結之所在。緊緊抓住這個癥結問題,才能從根本上使企業擺脫困境,否則,可能使國企脫困的路子變得相對狹窄。

反思之二:對計劃經濟體制給國有企業造成的后果要有充分估計并采取特殊對策。這幾年,企業在尋求擺脫困境的出路方面做了很大努力,但是實踐表明,計劃經濟體制給企業造成的"惡果"是相當嚴重的。為什么國有資本形成如此失衡的格局?為什么國有企業形成如此僵化的制度?為什么國有企業因襲如此沉重的歷史負擔?從深層開掘,莫不與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有直接關系。這些問題的形成有復雜的歷史原因,同時單靠個別企業也難以解決。現在,計劃經濟體制積累的"遺產"仍在困擾著企業。對此,需要深入剖析計劃經濟體制給資產布局、企業組織造成的矛盾,在此基礎上采取特殊的措施(包括設立特殊基金等)來解決歷史遺留的舊債。要研究相應的補償機制。

反思之三:解決國有企業的問題,既要著眼于搞活國有經濟,又要著眼于搞活和發展整個國民經濟。經過前一階段的歷程,我國在國有經濟調整的同時,民營經濟(包括城鎮集體經濟、私營個體經濟和非國有資本控股的股份經濟)迅速崛起,已成為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新的支撐力量。1998年,在全國近12萬億元工業總產值中,民營經濟占2/3左右。此外,尚有一部分外資經濟。今后,國有、民營、外資諸種經濟之間的全方位互動將形成一幅全新的歷史畫卷。前一階段國有企業承擔了經濟體制改革相當大部分的成本,隨著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新格局的形成,需要由整個社會資本來承擔。因此,需要從更大的范圍來運籌帷幄。即不僅要使國有資本這一層次得以優化配置,而且要統攬包括國有資本和非國有資本在內的整個社會資本的總體格局,使整個社會資本得以優化配置。這里,問題的關鍵在于國有經濟確實能發揮其應有的控制力、影響力和帶動力。只要國民經濟能夠蓬勃發展,國有經濟退出一部分領域,也不會防礙國有經濟對國民經濟的主導作用。

三、21世紀初期國有企業改革面臨的新挑戰

以上分析了國有企業自身的矛盾,如果放寬視野,綜觀21世紀初期的經濟發展趨勢,就會發現,國有企業改革與發展將面臨一系列新挑戰。

(一)科技革命興起對我國國企改革的挑戰

科技革命問題是我國乃至當代世界經濟發展面臨的新課題。這場革命,特別是在信息技術、生物技術等方面的革命性變革將給人類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巨大的挑戰。從企業角度來說,科技革命的挑戰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對產業結構的影響。據亞太論壇會議專家預計,科技革命將使今后20年的工業結構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某些工業連同它的企業將被徹底改造(如出版印刷業),而某些工業(特別是軟件工業)將會爆炸性增長4。隨著大規模的產業結構重組,國有資本的存量格局需要做重大的調整,這給國有經濟戰略重組帶來新課題。第二,帶來生產方式和組織方式的變革。隨著網絡將成為經濟運行的重要組織形式,經濟組織更趨獨立化,成員也更趨個性化,要求企業組織相應創新。第三,科技成果的"資本化"趨勢,使科技成果得以折股投資,從而促進股權結構的創新。至于科技革命給企業技術帶來的沖擊更為直接,為此,除了在國家層面要建立國家創新系統之外,在企業層面也必須相應建立企業創新系統。

(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對企業改革的挑戰

近年來,世界各國經濟相互依存、相互滲透不斷加深,經濟全球化成為一股不可阻擋的潮流。在這一形勢下,西方發達國家出于占領市場的目的,鼓勵本國企業,尤其是跨國公司向我國投資。近年來,外商對華投資出現了一些新的情況:(1)投資規模有所擴大;(2)投資領域進一步拓寬;(3)投資主體趨于跨國化;(4)投資方式日趨多樣化。上述動向表明,外商投資企業正在全力提高其在華的市場占有率,從而使國有企業在"家門口"就面臨著極其殘酷的國際市場競爭。經濟全球化對我國企業的挑戰是嚴峻的。第一,市場經濟的全球化浪潮,使得任何國有企業或國有控股企業面對的都是一個統一的國際市場,企業的興衰甚至存亡越來越取決于其國際競爭力的強弱。國有企業要迎接境外企業的挑戰,就必須努力提高自己的國際競爭力。這就逼迫企業進一步加速資產的重新組合;包括在重要、關鍵領域組建一批有一定實力的企業集團。第二,隨著我國即將加入WTO,我國經濟與國際經濟的相互依存度將加大,開放度進一步擴大,這將給原有體制造成新一輪大沖擊,尤其是國際信息技術、基礎電信和金融自由化的浪潮,將對我國傳統的壟斷性產業的資本結構形成深刻的沖擊,并由此帶動民營經濟的進入。以此為契機,有望形成新一輪"開放促改革"的浪潮。第三,隨著跨國公司的進入,對各類人才的爭奪將日趨激烈,經營管理者的價值相應"升值"。如果國有企業對經營者依然缺乏適宜的激勵機制,那么,國有企業的人才流失將會不可阻遏。如果說20世紀80年代、90年代推進企業改革還主要是適應國內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話,那么,在21世紀初,企業改革和發展則是要迎接經濟全球化的挑戰。

(三)國內城市化和市場化的推進對國企改革的挑戰

21世紀初期,是我國城市化迅速發展的階段。如果城市化水平按每年提高一個百分點計算,那將意味著每年有一千多萬農村人口進入城市,這對國有企業的用工機制、收入機制以及原有的社會保障體制都將提出新的問題。從市場化角度分析,經過近20年的改革,我國國民經濟市場化有了很大提高,但要素市場化的程度和政府行為適應市場化需要的程度過低,充分暴露了我國經濟市場化進程中的薄弱環節。國民經濟市場化的加速推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國民經濟微觀基礎的企業必然要面臨更大的挑戰。它要求國有企業必須盡快成為市場主體,全面擁有企業的自主權,增加競爭力。在這一形勢下,企業必須要加速自身改革與發展的進程,積極參與市場和國際競爭,以適應國內城市化和市場化進程的需要。

四、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幾點意見

上面探討了我國企業面臨的新挑戰。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如何順應未來發展的趨勢,進一步推進企業改革與發展的進程,是一個現實的問題,這里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意見。

(一)要從整體上繼續對國有資產進行戰略重組

未來幾年國有資本在國民經濟中的配置動態是有退、有進,雙向運動。在這里,國有資本的進入(含分布和發展)抑或退出,基本的標準是根據國有經濟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功能定位。這就需要把壟斷性和競爭性產業分開,但要明確:對于壟斷性產業,國有資本未必全進;競爭性產業,國有資本目前也未必全退。是進是退要考慮如下因素:第一,要考慮市場競爭原則,特別是隨著我國進入WTO后產業開放的前景;第二,要考慮我國工業化中期階段的特殊國情;第三,要考慮國有資本已經配置的實際狀況及其經營前程;第四,要把政府投資和國有企業投資加以區別;第五,要把國有增量投資和存量資本加以區別。根據以上幾點考慮,重組的大體構思是:

(1)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產業和關鍵領域,包括涉及國家安全的部門、提供最重要的公共產品的社會公益性部門、自然壟斷性部門,國有經濟必須占支配地位。在這些領域,未來幾年在資本配置上,總的來說,國有資本應該繼續進入。但要考慮一種新情況:隨著我國加入WTO,電訊服務等傳統的壟斷性產業也將向外商開放,相應地也應向民營經濟開放,在這些領域,非國有資本的進入不可避免。

(2)對國家需要扶植的新經濟增長點和高新技術產業,在一定時間內國有資本可以進入,進行引導,待條件成熟后,再逐步退出,然后再投入需要扶植的新產業。這樣有進有退,發揮國有資本的示范作用。

(3)從政府提供公共產品和一些重要的準公共產品的功能定位角度出發,政府原則上不應投資舉辦競爭性行業,但考慮到我國尚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面臨著繁重的工業化和現代化任務,不排除一部分國有資本繼續進入或采取財政貼息等方式支持國有企業進入支柱產業,以發揮骨干作用。

(4)考慮到迄今為止,數以萬億的國有資本已經涉及競爭性領域包括支柱產業的實際情況,可以采取區別對待的做法,即經營好的,目前仍可維持,下一步陸續推出;經營不好的,則應率先退出。

國有資本有進有退,但調整的重點是收縮戰線。考慮到我國國有資本配置格局的復雜性,個人估計,如果能用10-15年時間,使國有資本從應當撤出的領域順利撤出就相當不錯。在時間安排上,與其準備短些,寧可準備長些,切忌犯急性病。

可考慮國有資本從應該撤出的領域撤出的方式是多樣的。例如對競爭性的加工工業,包括輕工、紡織、一般機械制造和某些原材料工業,可以通過企業股份制改造,國家出讓國有股或國家減少投入,由企業向社會發行新股增加企業總資產,相對降低國家股份比重,從而有步驟地使國有資產轉移出來,充實需要重點發展的領域。至于那些產業部門內企業規模狹小、勞動密集型特點突出、全行業連續幾年虧損的一般加工業和部分采掘業則應以"壯士斷腕"的氣概,堅決撤出。當然,在退出的過程中,要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并安排好職工,防止采取輕率的做法。國家在這方面改革的方略要注意保持穩定性。

在推進國有資本戰略重組的過程中,要以市場為導向,發揮資本市場在資本組合中的基礎性作用。經過20年的改革開放,我國商品市場發展較快,但資本市場發展滯后。鑒于此,要結合所國有資產戰略性重組,把發展資本市場作為重要內容。一是進一步發展股票市場。經過幾年發展,A股市場上市公司1998年底已達851家,股本總規模達2345億股,進展是相當迅速的。根據當前情況,下一步發展建議采取"注重質量,擴大規模,增加層次,規范運作,逐步與國際證券市場對接"的方針。要重視民間投資的重要拉動作用,促進民營企業在A股市場發行股票。同時,要充分用好"殼"資源,使上市公司保持活力。在發展"第一層次市場"和"主板市場"的同時,可以試辦"第二層次市場"和"第二板市場",使后者成為前者的過渡環節。二是進一步發展產權交易市場。近年來,各地產權交易市場有所發展,目前已達近200家。實踐證明,產權交易市場的建立對推進資產重組和產業結構調整,對完善市場機制,促進對外開放均有重要意義。盡管產權市場在運行過程中存在不規范的問題,但屬于管理的問題,今后應當讓產權交易市場在規范的基礎上有一個發展,以形成我國資本市場的另一條戰線。

(二)在企業層面要推進制度創新

我國的國有企業長期處在傳統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下,普遍缺乏活力。經過近20年的摸索,國企改革已發展到制度創新階段。但總的來說,對舊體制的觸及還不夠深入,致使國有企業在邁向市場化方面還未取得實質性的突破。鑒于此,今后幾年內,企業制度創新應在以下幾方面努力:

第一,由局部推向全局,全面建立并完善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現代企業制度。90年代創建現代企業制度,主要是試點和局部展開。今后必須堅持現代企業制度的基本方向,要排除干擾,扭住不放,不能以別的制度模式取而代之。筆者對現代企業制度的理解是:這種企業制度,是在社會化大生產和市場國際化的條件下,適應現代化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以"財產關系大裂變"為理論支柱,以法人產權制度為主體,規范企業各方面基本經濟關系,從而使產權得以高效運作的制度體系。其基本特征有五點:一是產權關系"層次化"。二是企業財產"法人化"。三是出資者責權"有限化"。四是企業運行"市場化"。五是管理制度"科學化"。"十五"期間,此項工作應全面推開,并使之完善。鑒于前一階段采取非規范的現代企業制度形式的教訓,在下一步全面推開過程中,應采取產權主體多元化的組織形式。

第二,推進已建股份制企業股權結構的創新。現在上市公司的國有股比重偏大。應當壓縮。同時,國有股和法人股不能流通也不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從1992年以來的情況來看,約2/3的股份處于被"鎖定"的狀態,據統計,直到1998年,被"鎖定"的股份仍高達68.4%。這種超常穩定的結構造成效率低下。鑒于此,下一階段,應當"解除"至少是"放松"對一部分國有股和法人股上市流通的限制,讓國有股和法人股流動起來。此外,最后保留的部分國有股,其持股主體結構也應多元化,防止股權只集中在某一機構手中。

第三,建立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法人治理結構。鄧小平同志曾根據當代經濟的實踐提出企業內部要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經理負責制。但遺憾的是在大部分國有企業迄今仍未真正貫徹。未來幾年,應當把董事會領導下的經理負責制在國有企業中真正建立起來。

(三)采取切實措施,減輕國有企業"因襲性"負擔

首先,要減輕企業的債務負擔。針對國企資產負債率過高的問題要采取多種方式化解,其中國家已決定實行"債權轉股權"。為此,需要建立旨在收購、管理和處置銀行不良資產的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以此類公司為承接載體實施資產置換。實行這項變革,根本性問題不在把銀行所擁有的企業債權剝離給金融資產公司,也不在于金融資產公司的債權轉為對企業的股權,而在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成為"階段性持股者"后,如何通過經營和管理比較順暢地"換手"。這就是說,如何建立一個有效的流量化的資產運作機制,是此項改革成敗的關鍵。將來可以采取的辦法:一是向境外投資者轉讓;二是由企業或其母公司回購;三是通過上市來收回資本。當然,對債轉股也不要絕對化,除"債轉股"外,還要探討其他減輕企業債務負擔的辦法。

其次,采取結構調整和機制轉換,減輕人員負擔。下一階段,應繼續通過調整結構、拓寬產業領域和市場空間,以吸納富余勞動力,這方面仍有很大空間;同時,逐步把富余人員剝離出來;此外,要特別注意建立勞動力培訓機制,探索建立有效的替代性管道,作好勞動力的崗位轉換工作,以解決部分行業人才結構性矛盾。

第三,結合社會保障制度建立和教育體制的改革,逐步把企業辦的學校、醫院等組織剝離出來,以減輕企業辦社會的負擔。

鑒于上述問題,基本上是計劃經濟體制所造成的,"解鈴還需系鈴人",政府應在解決企業負擔問題上發揮責無旁貸的作用。

(四)推進企業技術創新和產品結構升級

企業技術創新可從兩個方面展開:其一是推動包括原材料、能源、設備和產品等硬件系統的創新。這就要求企業高度重視電子信息技術、生物工程技術、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以及海洋工程技術等領域所發生的變化,并依據這些變化及其成果來推進本企業的技術創新。其二是推動包括工藝程序設計、操作方法改進等軟件創新。從一定意義上說,軟件創新的作用更顯著。無論是硬件創新還是軟件創新,都要從中國的國情出發,鑒于中國的勞動力豐富和資金不足,"節約資本型"創新應優于"節約勞動型"創新,或至少采取將"節約資本"和"節約勞動"結合起來的政策。為了促進企業技術創新和產品結構升級,應當采取一些特殊性措施(例如,對技術改造項目實行貼息貸款和貸款擔保等)。伴隨著新技術的出現和新產品的開發,必然帶來企業對新的市場的開拓與占領。市場創新除了做大餡餅之外,主要應在創造"新的餡餅"上做文章(例如,在市場領域方面,環境保護產品市場就是一個特別值得開拓的市場)。隨著現代市場經濟的發展,要創造出更新的交易品種和更大范圍的市場空間。

(五)強化企業管理,特別是推進企業內部機制的轉換和管理體制的改革

我國國有企業效益低下,管理不善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在推進制度創新的同時,確應強化管理。但加強管理不能沿襲舊的模式,要有新的思路。當前,突出是解決兩個問題:

其一,著重推進企業經營機制的轉換。在調查中發現,已經完成"改制"的企業,企業經營機制并未得到相應的轉換(一些地方把股份制改造和企業股票上市搞成了"圈錢運動"),因此下一步應在建立新的企業經營機制上下功夫。企業經營機制是一個內涵相當豐富的體系,下一步要著重解決四個方面的問題:(1)決策機制;(2)激勵機制;(3)約束機制;(4)發展機制。

其二,要特別注意發揮經營者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加強企業管理,推進企業創新是一種與企業的主流發展方向相協調的動作,它總是在企經營者的組織之下進行活動。企業管理的具體操作者固然也有風險,但在企業范圍內,其最終責任者是主要經營者。為了發揮經營者的作用,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內,首先,要著力探討對經營者的激勵問題。應當認識到,經營者資源是經濟資源中最為珍貴的資源之一,是一種"價值量"極高的生產要素。經營者的收入中應包含"風險"的補償以及創新成功后創新成果的分享。對經營者的激勵,主要有三類:一是產權激勵;二是收入激勵;三是精神激勵。當前,在經濟效益較好的企業可以考慮根據經營者的業績對其實行年薪制和期權制(據中國企業家調查系統的調查,有60%的企業經營者希望實行年薪制),這是調動企業經理層積極性的有效途徑。至于如何科學評價經營者的業績,如何處理經營者年薪報酬與企業職工的收入差距,則需在實施過程中探索解決。其次,還要按照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目標要求,逐步把經營者推向市場,實現"經理資源"市場化。從當前情況看,爭論在于大中型企業要不要實行此項變革,筆者以為,盡管此項變革對于大中型企業來說難度較大,但也需要按市場化思路探索。要改變傳統的"逐一配置"企業領導人的作法,組織部門負責資格認定并嚴格把門,然后由企業與獲得任職資格的經營者在市場上雙向選擇,以求最佳資源配置。這將是對現行企業干部體制的一場靜悄悄的革命,可率先在中小企業實行。

注釋:

1《經濟參考報》1999年7月5日一版刊載了《諸城"放小"收獲大》的報道,指出該市國有資產分文未流失并且增值5000萬元,對改制的效果作出了有說服力的回答。

2據北京思源兼并與破產事務所統計,從1995年到1998年底,全國各類企業破產案件19248宗,立案件數逐年增加,但與目前存在的實際瀕臨破產企業總量相比,法院受理的案件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3參見《人民日報》(海外版),1999年8月7日第一版。

4參見拙文:《中、美、日、韓四國亞太論壇會議綜述》,《經濟學動態》199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