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貿易業務風險管控分析

時間:2022-09-29 10:52:38

導語:企業貿易業務風險管控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貿易業務風險管控分析

摘要: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相關貿易類的中央企業/國有企業的貿易經營規模隨之擴大,企業所面臨的貿易業務風險也隨之增加。因此,文章結合企業運作的實際情況,提出“合理管控,健全企業貿易業務風險全過程管控”,規范貿易業務運作,加強風險管控,不斷降低業務風險,確保企業經營效益穩定提升。

關鍵詞:貿易業務風險;業務范圍;事前管控;事中管控;事后管控

近年來,隨著大宗商品貿易業務風險的爆發,國資委高度重視,先后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央企業大宗商品經營業務風險防范有關事項的緊急通知》、《關于中央企業融資性業務風險有關情況的通報》等文件,但個別企業在風險管控上仍存在疏失,造成了較大的經濟損失。

1審慎選擇貿易業務范圍

綜合考慮企業性質、所處行業、業務風險、上級單位相關規定等,把審慎選擇貿易業務范圍作為風險管控的第一道鐵閘。綜合考量上述因素,將企業開展貿易業務范圍作了嚴格的規定:①可以與行業內大型國有企業開展與本企業業務具有關聯性的貿易業務;②若要與非行業內大型國有企業、政府部門開展與本企業業務具有關聯性的貿易業務,則必須滿足具備有效擔保(如保證金、銀行擔保,且擔保金額不得低于預付款額度或貿易信用險覆蓋全部風險的)及上級單位批準這兩項必要條件,才可以開展;③嚴禁開展非行業內的、與本企業業務性質領域無關的、融資性貿易、、空轉、走單、無實質性業務及與實物管控脫節或原地轉庫的純資金流動的貿易業務。

2貿易業務事前管控

2.1開展合作前資信調查。企業應對擬新開展業務的上游供應商、原廠商、下游客戶進行信用評估,通過工商系統、裁判文書網、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人民銀行征信動產融資統一登記系統、全國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公布與查詢系統、實地調查走訪等形式,取得工商登記執照、人行征信、納稅人申報、股權結構、企業年報、審計報告、起訴與被訴案件、銀行賬戶、不動產信息、應收賬款及逾期情況、上下游客戶是否存在關聯等相關信息,開展合作前的綜合資信調查。同時,在必要的情況下,應對上游供應商、原廠商、下游客戶情況開展資信審查。2.2嚴格內部審批程序。企業內專門從事貿易業務的部門發起申請,以報告形式提交企業內部管控部門審核,企業內部管控部門審核通過后,提交企業總經理辦公會議審議,通過后方可開展。其報告內容包括:上下游合作方資信資料、采購/銷售合作方式、采購/銷售金額、付款/回款方式、貨物流轉方式等。若新增與非行業內大型國有企業、政府部門開展與本企業業務具有關聯性的貿易業務,應將相關材料遞交上級單位,審批通過后方可開展。2.3合理預估項目資金使用額度。企業對擬開展的貿易業務可能需要的資金使用情況,應在項目承接前(投標前)作出合理的預估,可以通過類似項目情況分析比對、同類型項目上年度資金使用情況等作出合理的判斷,在項目開展前確定該項目的資金使用額度。2.4建立合作客戶準入審查制度。某一具體項目經審批同意開展后,企業內部管控部門應設置專人,建立該項目合格的上游供應商、原廠商及下游客戶清單和資信管理體系,該項目不得與名單外的上游供應商和下游客戶開展業務。清單信息應根據項目開展情況及時更新。

3貿易業務事中管控

3.1投標過程管控。業務涉及到企業以商身份參與項目投標的,企業相關部門應全程介入,授權代表應為企業合同制員工。3.2合同的管控1)合同審查的注意事項。合同審查主要分為形式審查和實質審查。形式審查具體內容包括:文本結構、基本信息、行文邏輯、附件與正文的一致性、授權委托書的規范性等;實質審查包括:合同主題資格審查和合同內容審查,具體內容包括:合同的內容是否合法、權利義務內容是否明確且具有可操作性、違約責任、解決爭議的方法、合同生效條款、終止、解除合同的條件、保護性的條款、合同解釋條款、清潔文本條款等。2)合同的簽訂。合同簽訂應根據公司合同管理流程及權限列表的規定執行,不允許合同簽訂與內部審批流程倒掛情況。3.3加強貿易業務中的貨權控制。應在合同中約定貨權流轉模式是“貨物直運”還是“貨物經倉”,準確填寫上游供應商發貨和下游客戶收貨的時間和地點。在貨物流轉過程中,應采用專人跟車、電話跟蹤等多種方式跟蹤,確認貨物流轉的各個環節和狀態。同時,還應在貨權流轉過程中取得上游供應商發貨單、下游客戶收貨單等證明貨權流轉的相關證據材料原件。3.4業務進行過程中的監管。對正在開展的貿易業務的上游供應商、貨物原廠商、下游客戶(通信運營商除外)應每年開展1~2次實地考察調研工作并取回相關資信材料(可參照事前管控“開展資信審查”要求提供的材料),并留下考察調研痕跡。同時,要密切跟蹤合作方的生產經營情況,特別是重大資產重組、股權轉讓等事項,避免對方通過股權轉讓等方式逃避債務。對發現的問題和異常情況,應及時報告。3.5強化履約監控。根據合同約定,確定收付款、收發貨、驗收、質保等關鍵時間節點,指定專人實時跟蹤進展。業務部門還應會同財務部門,每年至少一次向下游企業發出詢證函,并要求下游企業在規定的時間內按時回函。同時,還可以要求上、下游企業(運營商除外)每季度提供人民銀行出具的征信報告,如出現未按合同履約等異常情況、詢證函未能按時回函、征信情況異常時,應第一時間報告,盡快啟動應對方案。3.6建立資金使用額度預警機制。結合事前管控中確定的該項目資金的使用額度,合理設置項目的資金使用預警機制。當該項目資金使用情況超過該預警機制且該項目前期的應收賬款存在異常情況時,應妥善應對,分析原因,及時向回款單位發出催款通知書并派專人跟蹤負責。3.7特別關注項目收尾時的風險管控在項目進入尾聲時,業務部門應特別關注項目的回款情況及最后幾筆訂單的履行情況。

4貿易業務事后管控

4.1查明風險發生的真實原因。當貿易業務發生違約時,應先查明違約原因,針對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應急預案,啟動危機處理程序。4.2建立健全應收賬款催收制度。原則上,催收工作應由該貿易業務的業務引進人、業務部門主要負責人、業務部門業務經辦人承擔主要催收責任,可以通過電話催收、現場催收、回款談判、派人駐點、法律訴訟等方式開展催收工作,應至少取得違約方加蓋公章確認的詢證函、回款計劃或其他補充擔保方式,并留下催收記錄。同時,企業管控部門也應及時對業務部門的應收賬款開展定期通報,并將應收賬款列入業務部門的經營績效考核。4.3法律訴訟。應特別重視從付款節點前一個月至實際逾期日后一個月的案件解決黃金時間。在訴前解決階段,綜合運用債務寬限期、補充擔保、確認債權債務等方式,爭取主動權,為后續訴訟提供基礎。在發生實質違約后,應高度重視法律訴訟的時效性,在盡量短的時間內,及時收集違約方財產線索,做好財產保全,提起司法程序,查封凍結資產,避免對方轉移財產。

5結語

從事貿易業務的企業產生風險的原因各不相同,如開展業務過程中受到不可抗拒的市場因素影響、企業內部管理造成的等。但總體來說,相關制度的缺失或不足及制度在執行過程中的偏離或失位,是導致風險出現的主要原因。文章致力于從制度上約束貿易業務開展的事前、事中、事后各管控重要節點,對降低業務風險具有一定的參考性和適用性。

作者:林鼎宇 單位:福建省中通通信物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