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信息系統課程思政教育載體途徑
時間:2022-12-15 09:48:09
導語:會計信息系統課程思政教育載體途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茶文化發展歷史悠久,其內容豐富,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關鍵構成部分。在茶文化背景下,推行“會計信息系統”課程思政教育,是培養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最佳路徑,有助于弘揚我國傳統文化,豐富學生校園文化,提高學生職業素養和綜合能力。在開展課程思政教育時,要將課程思政教學觀念與課程觀為中心規劃專業教學,以解析課程特點為基準,挖掘專業課程蘊藏的思政要素,尋找和課程思政的融入點,利用潛移默化的方法實現價值引領。本文基于對茶文化定義進行解讀,明確“會計信息系統”課程思政教育發展目標,而后總結出具體途徑,以供參考。
茶文化既具備豐富多樣的文化內涵,又具有極高的教育價值。將我國傳統文化融入到“會計信息系統”課程思政教育中,不管是對傳統茶文化的發揚繼承,還是對專業課程教育時效性的提高均具有重要價值意義。基于此,學校專業教育工作人員要注重探究茶文化和專業教學工作的有機融合,以此保障茶文化在專業課程思政教育中充分發揮自身效能與作用。
1茶文化定義
茶作為一種飲品,源自中國。通過相關調查得知,在世界領域有150個國家具有飲茶習慣,其中有50多個國家擁有茶葉生產區。而且,基本世界上所有國家均具有與中國茶相關的東西,比如中國茶俗、茶籽與制茶技術。由此可見,中國是茶的“故鄉”。中國人講究開門七件事,即指柴米油鹽醬醋茶,從中能夠看出,茶已漸漸成為中國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與另外六件事構成一種特殊文化現象。從本質角度而言,茶文化不僅具備物質性與精神性,而且還是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整合,其依托自身物質層面具有的特性來展開文化傳播。而茶德則是茶文化的關鍵內容,陸羽曾經在《茶經》中提出,茶德即指對飲茶之人提出的道德要求,飲茶者必須具備高尚正確的道德品行,行為處事上要具有規矩意識,可以自主遵循社會規范,與此同時,不僅要達到相應的精神境界,而且還要具有一定審美情趣。另外,茶德對飲茶者綜合素養也提出更高層次要求。譬如,飲茶者要具有怡真和靜的意識、以儉為德的理念、悠然自得的態度、謙遜禮讓的美德等品質與修養。茶道也是茶文化的核心組成內容,其即指飲茶者在細酌慢飲中感受茶帶來的意境和美感,從而頓悟人生、領域生存之道。茶文化囊括“仁禮”、“無為”、“和善”等思想精髓,人們根據飲茶,來領悟茶道具有的核心觀念,實現修身養性與陶冶情操的良好效果。除此之外,茶具有的自然屬性與人的成長具有一致性。通過飲茶,人們能夠感悟茶道,掌握“天人合一”的思想意蘊,了解人和自然之間的關系,從而達到人和自然共生的境界。
2“會計信息系統”課程思政教育發展目標
2.1教育內涵
課程思政,即是以構建全方位育人格局為目標,將專業課程和思政課程同向同行,構成協同效應,并以立德樹人為教學根本任務的一種教育觀念。從本質角度而言,課程思政屬于一種課程觀,并非一門課程,也并非一項活動,而是把思政教育滲透到課程教育及變革的各個環節,真正做到立德樹人潛移默化。課程思政主要強調學校所有專業課程均需要融入可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三觀的內容。而“會計信息系統”專業開展課程思政教育,即是將課程思政教學觀念作為引領,結合課程特點,將財會工作必備的職業道德作為抓手,以潛移默化的方法將會計職業道德理念、法律意識及社會責任感等多種思政元素融入到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從而真正實現知識傳授、能力提高與價值引領的最終目標。
2.2目標定位
首先,知識方面。要求大學生掌握會計信息系統基礎理論知識,了解會計信息系統各個功能模塊之間數據傳遞關系與業務處理流程,理解并掌握會計信息系統涉及的業務處理和系統維護專業知識。其次,能力方面。即要求學生具備極強的會計信息系統實踐操作能力及自學能力,使學生可結合行業性質與現實狀況選取恰當的會計信息系統和功能模塊。使學生可以展開網絡配置并安裝相關會計軟件;使學生可以合理正確分工財務,做好會計信息化實施。使學生可以創建企業和基層單位對應的會計信息化、數據化管理制度;使學生能夠熟練應用計算機與現代網絡技術處理賬務及管理薪資、報表、供應鏈等業務。再次,素質方面。要求大學生可以遵守章程、誠信做帳,可積極自主學習并掌握會計信息化前沿知識和技術,具備極強的語言表述能力、溝通能力與協調能力,擁有勤懇踏實的工作作風、耐心認真的服務意識,具備較好的心理素養和誠信品格,具備嚴謹的職業道德,具備極強的社會責任感和團隊精神,可自主踐行國家相關《道德標準》提出的一系列要求,并將其貫徹落實到專業課程學習中。
3茶文化背景下"會計信息系統"課程思政教育載體途徑
3.1明確課程思政資源保障
茶文化背景下,要想將思政教育和會計信息系統課程教育有機融合,并賦予會計信息系統課程思政教育因子,則無法脫離課堂教育的正確引導以及課程考核評價體系的推動。要注重重新構造教學過程,創建和評價相輔相成、相互影響的過程控制體系,在會計信息專業知識教育教學中做好價值引領。在茶文化視域下,“會計信息系統”課程思政要將知識傳授、文化理解、能力提高與價值引領作為引導,將課程建設作為基礎,將立德樹人作為根本,將文化育人作為核心,將人才培育作為重點,對整個教學過程展開重構。從本質角度而言,課程建設和完善是課程思政開展的主要資源保障,如若缺少優秀課程,課程思政則會變成無源之水。在茶文化背景下,“會計信息系統”專業教學開展課程思政,則應當將會計學教學質量作為依托,將國家教學標準對學生知識、能力、文化、素養層面提出的要求作為出發點,對課程展開全面剖析,挖掘專業課程蘊藏的價值觀以及道德要求,明確課程思政教育入手點。基于此,要注重從會計專業優質人才必備的思政素養、職業能力要求出發,重新制定蘊藏德育元素和理念的課程標準,并將茶文化合理融入其中,從而為會計信息系統專業課程思政更好開展奠定文化基礎。
3.2注重優化課程教學設計
所謂課程思政,是利用間接隱性教育手段,將思政教育基礎原則、要求、內容和課程設計、教材研發、課程開展和課程評價等相融合的一種思政教育模式。此種教育模式并非把專業課程變成思政課程,而是在講解專業理論知識和培育專業能力的同時,利用隱性方法教育學生。因此,即要求專業知識教育內容在融入思政要素時,應當以學生實際學習情況為入手點,設計課程教育內容、完善教學手段,全面發揮出課堂教學具有的引導作用,以此充分激發學生積極自主學習的內在驅動力。另外,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將傳統茶文化融入到專業知識課程思政教育中,對提高專業課程教育有效性和實用性具有重要意義。第一,要加強課堂教學模式變革,合理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的互動性,運用翻轉課堂與案例教學等模式進行教學,激發學生學習會計信息系統專業知識的自主性與積極性。第二,全面發揮專業案例作用和優勢,精心選擇教學案例,提高課堂教學的實用性,但要重視案例思政教育的滲透和茶文化的融入,利用“隱性嵌入”模式把思政教育和茶文化融入到專業教學中,激活大學生自我思考能力及自主管理能力。第三,課堂教學設計應全面發掘學科具有的人文精神,圍繞會計行業重點,注重培育學生誠信意識、提高學生職業素養和社會責任感,強化學生情感認同,提升其專業自信。第四,要全面發揮網絡教學平臺效能和優勢,創建線上線下與課內外有機融合的混合式教育模式,開展“網絡教學”,實現全方位教學,從而推動學生形成正確學習習慣。
3.3創新課程考核評價模式
在茶文化背景下,課程思政教育應當和學生行為習慣的形成密切結合,然而職業行為習慣的培育如若只依靠自我養成,則收效甚微。基于此,在大學生自我養成發展過程中,應增加外部推動力,使內外融合構成合力,促使課程思政貫徹落實。在專業課程考核評價體制中,需要將與思政教育有關的考核評價指標融入其中,利用考核評價指標具有的導向作用,形成落實課程思政的外部驅動力。第一,要注重創新課程考核評價形式,將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進行有機結合,并適當提高過程性考核所占比例,根據過程引領推動學生養成正確學習習慣。第二,完善過程考核維度,將思政評價元素和茶文化思想觀念融入其中,將“易接受與促養成”作為評價指標,比如指標維度可圍繞誠實守信、治學態度與良好習慣開展,考慮課堂考勤、協作能力和作業書寫規范等層面的考核指標。第三,評價方式應多元化,可運用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和教師評價有機融合的模式,使學生參與到具體評價中,提高學生自我認知,全面發揮考核指標具有的積極作用。綜上所述,“會計信息系統”專業開設課程思政,是教學回歸生活、教師回歸育人初心與學生回歸本心的基礎要求,應結合課程特點挖掘課程蘊藏的思政元素,尋找專業知識和思政教育之間的契合點,根據改革課程教學模式,明確“立德樹人”目標,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透到教書育人整個過程中,真正實現全面育人,從而為社會培育出優質會計專業信息化人才。
參考文獻:
[1]張鵬.跨文化“第三空間”視域下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育的探索與實踐[J].浙江外國語學院學報,2020(06):62-68.
[2]馮春艷.高職院校“茶藝基礎”課程思政的教學實踐研究[J].工業技術與職業教育,2020(03):88-91.
[3]周曉慧.“課程思政”視域下高校會計教育的育人內涵及實施路徑[J].商業經濟,2020(03):180-183.
[4]陳維青,李青青.思政與專業教育有機融合的《中級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改革[J].中國農業會計,2020(02):8-9.
作者:張先莉 單位:西南交通大學希望學院
- 上一篇: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實訓課程探討
- 下一篇:科技期刊全產業鏈發展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