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體育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研究

時間:2022-12-01 08:59:31

導語:社會體育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會體育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研究

摘要:縱觀體育經濟發展的情況,我國的體育經濟與發達國家和發達地區相比較,整體的發展起步比較晚;但是從發展的速度來看,我國體育經濟的發展速度已然超過了世界的平均發展水平。在這樣的形勢下,社會體育專業人才的需求量不斷增加。社會人才需求的增加,一方面使得高校社會體育專業人才培養有了更大的發展機遇,另一方面也使得高校的社會體育人才培養面臨著更多新的挑戰,社會體育人才不僅僅需要具備專業的體育知識,還要兼具相關方面的應用性知識,社會亟需社會體育專業的應用性人才,這也成為了體育經濟視角下社會體育應用性人才培養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關鍵詞:社會體育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新模式

社會體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主要就是指高校實現體育專業學生對專業知識、實踐能力和整體素質的培養而構建和組織的教學模式。我國高校的社會體育專業人才培養的定位主要就是從事體育健身指導與健康促進工作、體育產業經營管理開發工作、社會體育組織管理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社會體育專業人才的培養的目的就是解決實際問題,社會體院專業的人才要具備良好的道德修養和文化素養,要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要對社會體育的相關知識和技能進行全面的掌握,能夠綜合的進行知識的運用。在進行社會體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制定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能力的培養,要突出素質的提升,要以開闊的視野進行人才培養新模式的構建,正確把握“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新理念,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相契合,培養熟悉社會體育領域、具備較強管理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一、社會體育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必要性分析

(一)社會體育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內涵

應用型人才主要就是指在從事的專業崗位工作中,能夠將所學習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進行合充分的應用。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本質特征就是具備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體現著人才培養的職業性、實用性、實踐性和高層次性。因此,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是我國高等教育不斷發展的必然產物,體現了大眾教育的重要特征,也是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必然要求。社會體育專業的實踐性和應用性是比較強的,為了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為了促使我國全民健身活動的進一步發展,社會體育專業的人才培養任務是尤為重要的。社會體育專業的應用性人才需要將自身所掌握的體育專業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在群眾體育活動的實踐中進行應用。應用型人才與研究型人才有著很大的不同,更為突出實踐技能和動手能力,要能夠快速與崗位相適應,能夠有效地解決實際問題。

(二)社會體育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是社會發展

對體育人才規格提出的新要求社會生產的工業化使得高等教育逐漸向大眾化方向發展,社會發展給體育教育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社會需求不斷變化,使得體育事業發展的速度不斷加快。新的發展時期,體育教育事業建設和發展對人才知識的構建、能力的培養以及素質結構的構成都有了新的要求,社會體育專業人才的培養必須以市場為導向,探索人才培養新模式,從而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發展。

(三)社會體育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是高等教育

大眾化的必然要求我國的高等教育體制改革不斷推進,高等教育的發展也呈現了眾多新的特征,多樣化、多規格、多層次成為了主要的發展趨勢。從世界范圍來看,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也呈現了一個共同的趨勢,呢就是追求教育類型的合理化。精英大學依然還是將培養的重點放在知識精英的培養上,但是一般的高校則要適應地方和區域經濟發展的需要,培養與地方區域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應用型人才,應用型人才介于學術研究型人才和職業技能型人才之間,既能夠滿足市場的多樣化人才需求,與此同時,也能促使學生的自身專業水平和綜合素養顯著提高,對區域經濟資源的合理規劃有著重要的意義。

二、我國社會體育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存在的主要問題

大眾化高等教育的背景之下,社會應用型體育人才在社會工作中的地位不斷的突出,起到的作用也是日益顯著。在高等教育發展的過程中,部分院校適應時展的趨勢,將應用型體育人才的培養作為人才培養的目標,以更好地適應社會的人才需求,但是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依然存在相應的問題,應用型體育人才培養模式還有待進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一)社會體育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規格有待科學化

現階段,社會體育專業的學生就業還是比較困難的,這與目前市場的一些新興專業的就業狀況是差不多的,其主要原因就是學校在專業招生方面缺乏合理性,對所謂的“熱門”專業不斷擴大招生人數,使得人才的供求結構出現了失衡的狀態。想要將這種盲目的擴招情況進行改變,一方面需要進行競爭機制的引入,另一方面也需要政府充分發揮宏觀調控的作用,從層次和類型兩個方面進行有效引導,使得各個高校能夠結合國家、社會的實際需要進行社會體育專業學生的招收,只有合理的產出才能維持好供求的平衡。

(二)課程體系的設置缺乏合理性

現在的很多高校在社會體育專業的人才培養方面都較為突出應用型體育人才的培養,但是從課程設置的角度來看,還存在比較多的問題,主要的體現就是專業課程與實踐課程的比例不合理。從相關的調查可以看出,很多高校的社會體育專業在課程設置上還是較為重視專業必修課和專業選修課,公共必修課的課時比重不高,整個教學的思路和課程設置與以往沒有太多的差別,實踐教學環節相對欠缺,實踐教學的類型不夠豐富。社會體育專業有著獨特的自身特點,很多社會體育專業的學生對于綜合知識的掌握都不是很全面,很多學生將自己學習的重點放在專業是實踐訓練中,社會人才需求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因此在人才培養方面還要將課程設置更加的合理化。

(三)社會體育專業的教學內容與體育科技發展不匹配

社會體育專業的教材雖然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斷的修訂,但是從教材本身而言,難以與體育科技最新、最前沿的信息涵蓋其中,有著顯著的滯后性,因此導致社會體育專業的教學內容整體滯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難以適時接受最先進的理論,對體育科技發展的最新知識不能及時進行掌握。

(四)師資隊伍建設與新的教學體系、社會需求不同步

學生的素質培養、能力的提升,一方面需要學生自身的學習與努力,另一方面與專業教師的教學能力也是分不開的,專業教師的教學能力與學生的培養質量密切相關。我國普通高校的社會體育專業教師大多數還屬于單一型的教師,無論是知識結構還是整體的素質與當下的教學需求都難以匹配,不能滿足社會人才需求培養的要求。因此,社會體育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創新也需要考慮教師的自我能力提升,只有師資隊伍整體質量的提升,才能保證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質量。

三、社會體育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新模式的具體路徑

(一)以市場為導向進行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

社會體育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的確立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有著重要的意義和影響,從體育經濟的視角出發,社會體育專業的應用性人才培養首要的就是要充分的以市場為導向,如何更好地滿足社會人才的需求,如何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就業,這才是人才培養模式突出合理化的主要出發點,只有明確的人才培養目標,才能在其指導下,做好教學資源的優化配置,才能更好地進行人才培養。以市場為導向進行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在對學生進行專業知識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拓寬學生的專業知識面,與此同時,也要注重人才專業知識的深化,構建“T”型人才培養的新模式。高校在社會體育專業教學工作開展的過程中,不僅要積極引導,同時也要注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發揮,引導學生深入研究,促使學生掌握的知識從廣度向深度方向發展。這也是應用型人才培養中提升學生的研究性培養的重要前提。第二,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也需要提升學生的技能水平,強化學生的體育產業管理經營方面的能力,在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多參與社會實踐,以此強化自身的技能。學校也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其進行職業規劃的引導,使得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得以突出,從而提升學生就業的競爭力。第三,鼓勵社會體育專業的學生結合自己的職業規劃進行職業資格認證,從當前的社會就業情況來看,大部分社會企業對社會體育專業的相關職業資格證書都是非常認可的,國家認證的職業資格證書對企業的人才初步篩選有著很大的幫助,這也是人才綜合能力的一種體現。因此,高校在社會體育人才培養的過程中,要多鼓勵和引導學生進行職業資格證書的學習,從而提升自身的市場競爭力。現在的企業在人才需求方面不僅要考察學生的理論知識掌握的情況,更重要的是看學生的實踐技能和職業素養,考察其是否與崗位需求相符合,因此高校在人才培養方面也需要注重職業素養的培養,職業素養也是職業道德的一個主要構成部分,這也是社會主義新時期人才需求的新要求。

(二)拓寬社會體育專業人才的培養口徑

社會體育人才的培養要樹立面向全社會的教育理念,這就不能將人才培養單純的放在體育方向上了。專業教育口徑主要就是指同一個專業教育培養的人才要能夠適應社會職業類型的寬度。現如今,知識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不斷顯著,社會化的進程不斷加快,在這樣的背景下,社會人才需求更加傾向于與多種職業相適應的全才,因此社會體育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要進行專業人才培養口徑的拓寬。高校要結合地區經濟實際情況,全面進行社會和市場需求的調研,結合市場需求進行專業課程的設置,按照不同的培養方向進行課程模塊的設計,在專項課程的設計上可以突出產業化能力強、市場化程度比較高的運動項目,給學生更多的學習選擇,讓學生能夠更為廣泛地學習。

(三)重構課程體系,建立科學合理的社會體育應用型人才培養課程體系

1.構建合理的課程體系

課程體系就是將社會體育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從傳統的理論層面向實踐層面轉變,人才培養無論是類型還是知識結構,都與課程體系的設計密切相關,這也是社會體育人才培養新模式需要不斷研究的方面。社會體育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要突出多層次化,以社會需求為導向,要使課程與社會需求接軌,在社會不斷發展的情況下,課程設置的內容也要適當隨之改變,這樣課程設置就有了比較大的彈性和動態性。課程設置的體系以及內容結構對學生的知識、技能等方面的內容的掌握有著最為直接的影響,對學生素養的培養也有著重要的聯系,會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高校每一個專業的課程設置都會突出專業主干課程,這是每個專業學生都必須掌握的內容,專業課程將一個專業的人才培養水平和素養進行了直接的體現,這也是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衡量指標。因此,社會體育專業的主干課程設計也需要注重課程體系的構建。專業課程的開設要突出合理性,要提升課程開設的質量水平。現階段,社會體育領域的工作任務主要就是提供社會體育活動的技術指導、保健康復、活動組織等相關的管理工作,這些崗位的能力要求都是不一樣的,從學生的職業發展角度出發,我國社會體育應用型人才培養要突出重點,構建合理的體育專業課程體系。在課程體系改革的過程中,要對專業課程進行精選、整合與優化,主干課程要突出,旨在擴大學生的知識面,知識結構的構建要合理,這樣才能為社會體育專業的學生培養創新能力奠定基礎。與此同時,也要注重知識的廣博性和精深性之間的矛盾的有效處理,細致篩選傳統課程,不斷進行更新與重組,促使其結構更加的合理化。

2.在課程體系的設置上也要突出理論與實際的結合

課程模塊的設計要突出實踐性,增加實踐環節并將實踐環節貫穿于整個教學中,提升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3.強化學生的體育人文精神的培養

借助于通識教育、選修課等進行人文社會科學相關課程的設置,提升社會體育專業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

4.增加學生的實習實踐機會,注重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

(1)充分利用體育場館,建立校內學生實習基地。我國的體育場館數量還是非常龐大的,而高等院校的體育場館數量在其中也有比較大的占比,很多場地都是開放的,還有一些體育場館沒有被開發,因此高校的相關部門應該將體育場館尤其是校內的體育場館充分利用起來,發揮自資源優勢,將體育場館打造成學生的校內實習基地,建立健身房、體育公園等,采用市場化的模式進行這些場館的運營,為學生提供校內充足的實踐機會,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2)強化學校與社區的聯合,創建社區體育俱樂部。現階段,很多高校的社會體育專業都沒有比較固定的實習場所,即使建立了社會實踐基地,很多也是流于形式,沒有充分發揮作用,學生不能從中得到更多的鍛煉與提升、社會體育專業的學生實習條件不充足,既沒有成形的實習基地,也沒有經驗豐富的指導教師,實習內容較為隨意,難以進行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因此,學校可以與社區緊密結合,建立社區體育俱樂部,學生以此作為實習基地和社會實踐基地,由學校統一負責,低年級的學生可以擔任教練的職務,高年級的學生可以負責經營管理。社區的居民生活得到豐富,體育健身活動有了科學的指導,學生有了知識運用的空間和實踐的機會,為學生今后的就業奠定了基礎。

5.積極探索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新模式

4年以來,現代學徒制得到了全面的推進,學校與企業通力配合,逐漸形成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新模式。社會體育專業的人才培養也可以通過建立校企合作的長效機制,積極推進現代學徒制。對于社會體育專業的人才培養而言,現代學徒制可以嘗試“五崗貫通融合”的人才培養新模式,也就是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通過認崗、試崗、輪崗、頂崗和從崗五個環節進行并將其貫穿于整個教學活動中,每一個學生都要經歷完整的實踐過程。學生在此過程中得到實踐和學習的機會,學習與工作相互交替、合二為一,有效融通,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過程,學生通過現代學徒制提升自己的工作技能,了解崗位的能力需求,也能很好地幫助學生進行職業素養的培養,幫助學生快速進行角色的轉變。(1)“五崗貫通融合”的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首先需要進行校企協同育人平臺的構建。學校要與當地的相關企業聯姻,搭建協同育人的平臺,根據全新的育人模式,將真實與模擬的崗位環境相結合,五崗輪換作為主要的實施路徑,校企協作,協同育人,打造教學、培訓、服務與研發于一體的現代教育實訓基地。(2)開發“課崗證”融通的教學內容。社會體育專業的現代學徒制的落實,需要進行課程教學內容的全新設置,明確課程目標,按照行業崗位要求進行設置,課程標準與工作標準、課程內容與工作內容緊密銜接。上崗的前提是獲得職業資格崗位證書,課崗融合的基礎就是要先實現課證融合,課崗合一、課證合一,促進專業教學內容與崗位實現融通,同時專業教學內容也實現了與職業資格標準的融通,最終實現學生實踐能力和職業素養的全面提升。結語社會體育專業成立的時間不是很長,是社會的新興專業,而無論是專業建設還是人才培養都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社會體育應用型人才培養新模式的探究需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辦學方向為指導,結合現階段高等體育教育模式和成熟的學科體系建設,注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不斷探索人才培養新模式,積極推進校企合作、現代學徒制,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和人才培養口徑,強化專業優勢,充分利用資源,不斷完善與創新,從而培養出與社會需求相符合的社會體育應用型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鄒志兵.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3+1”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中專業實習的反思——以相思湖學院為例[J].體育科技,6(04):0-2.

[2]趙倩倩.應用型高校社會體育專業教學實踐基地建設研究——以海口經濟學院為例[J].拳擊與格斗,0(05):126.

[3]劉錕.區域經濟視角下高校社會體育專業應用型課程體系創新探索[J].文體用品與科技,0(0):-.

作者: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