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思政教育創新幾點思考

時間:2022-07-01 04:09:52

導語:大學生思政教育創新幾點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生思政教育創新幾點思考

高校大學生教育不僅僅是文化知識的教學,更重要的是通過思政教育,培養大學生積極向上的思想道德品質。但如今高校教育中忽視了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導致對大學生的思政教育不到位,影響了大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通過分析大學生思政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推動高校加強大學生思政教育,把大學生培養成為思想道德高尚的全面型人才。

一、當前高校大學生思政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幾個問題

(一)思政教育雙方主體性發揮不好。在對大學生進行思政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是施教的主體,主要的作用就是引導學生通過思想政治教育知識的學習,提升自我的思想道德品質,而學生則是學習的主體,主要是通過自覺接受思政教育,讓自己的內心得到升華,從而成長為品德高尚的人。但如今在大學生思政教育中,教學雙方的主體地位不明確,導致其教育效果并不理想。首先,教師自身并非是真正地熱愛思政教育工作。雖然教師在為學生傳授相關知識,但是教師從內心里對于思政教育的重視程度不足,其教學工作只是為了完成工作任務。教師也未能主動和學生拉近距離,缺乏和學生溝通的耐心,不了解學生真正的內心思想,對于學生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無法進行針對性的解決。其次,學生對于思政教育的重視程度不足,認為自己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專業知識,思政教育只是應要求不得不完成的一門學科,在學習中積極性不高。另外,隨著每年我國高校的不斷擴招,學生的數量越來越多,并且隨著學生個性化的發展,其思想觀念差別也很大,導致了思政教育的工作難度升高,傳統的思政教育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如今的教學需求。(二)思政教育的內容與大學生生活實際脫節。大學生多數已經是成年或者即將步入成年人的行列,他們在過往的學習生活中,已經逐漸樹立起了自己的意識,過去陳舊的思政教育內容完全無法引起學生的興趣,并且如今大學生的學習生活變得豐富多彩,而以往單一的教學內容與如今的大學生學習生活實際脫離,難以發揮到真正的教育作用。首先,對大學生的思政教育還停留在書本知識教學的層面上,雖然書本上的知識也是教育工作者結合以往的實際教學、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但是卻與大學生的學習生活距離較遠,學生感受不到與自身實際的聯系,教學內容也就失去了吸引力。其次,目前對于大學生的思政教育主要還是停留在理論教學的階段,注重學生對于思政教育教學內容的理解,但是很少有教師能夠做到對學生生活中的問題處處關心,但學生生活中的問題卻直接影響到學生思想道德的成長,脫離生活實踐的思政教育,對于學生的健康成長不利。(三)思政教育的教育方式和措施不活。當前,高校對于大學生的思政教育主要有三種方式,一是最為基礎的理論課程教育,通過教師授課,把教材上的內容通過課堂教學傳達給學生。二是通過組織以思政教育為主題的活動,通過課外活動的形式,加強對學生的思政教育。三是聘請專業的思政教育專家、學校領導開展思政教育專題講座。從形式上看,高校已經盡可能地開展多樣化的思政教育模式,但其結果并不理想。首先,課堂教學由于單一枯燥的教學方式,學生缺乏主動學習的興趣,甚至對于思政教育抱有排斥的心里,教學效率低下。其次,組織社團活動雖然相對比較有吸引力,但因為活動一般并不強制學生參加,而思政教育的活動主題一般比較嚴肅,學生對于這類的社團活動的興致也不高,能積極參加的學生數量有限,也難以發揮到教育的效果。最后,專題講座的形式一般是演講的人在上面講課,學生在下面聽,這種形式一般會集中學生人數較多,演講時間也比較長,學生的注意力很難集中,在講課的過程中,能夠參與互動的學生人數寥寥無幾,其教學力度依舊不足。(四)對思政教育文化環境建設重視不足。思政教育并不像專業課教學那樣,在一段時期的教學后,能夠有非常明顯的效果。思政教育更重要的是受周圍環境長期的影響,在潛移默化的熏陶之下,逐漸形成健全的人格。但如今,大學生思政教育的文化環境建設還不夠。首先,部分學生家庭情況給思政教育帶來了困難。家長對于學生的成長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但由于家族忙于工作或家庭關系不和諧等原因,使得孩子產生了難以改變的消極心理。其次,大學校園一般是開放式的,學生可以自由出入校內外,并且由于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學生與外界社會的接觸越來越多,而社會上的一些不良現象,會影響學生對于是非曲直的判斷,社會中的不良風氣,對于學生的思想健康有著不利的影響。最后,大學學校也因為過于注重學生的畢業率、就業率等問題,過度強調學生的專業課教學,對于大學生思政教育的重視不足,校園文化建設也很少涉及到思政教育方面的內容,不利于加強對大學生的思政教育。

二、新時期加強大學生思政教育的對策

(一)正確認識思政教育中的師生關系。一方面要從整體格局出發,實現全員思政教育。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的同時,也是對自己思想道德的反思和再學習,因此可以說,思政教育其實是一個共同學習的過程。首先,教師應當從內心重視思政教育,把它當做是培養人才的重要途徑,通過思政教育同時提高學生和自身的綜合素質,而不止是把它當做一份不得不完成的任務。其次,教師應當與其他教育工作人員共同合作,并且深入到學生中,了解學生的需求,并借助其他人的力量,共同開展思政教育工作,以全員思政教育的方式,形成全面育人的局面。另一方面,引導學生實現自我教育。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教師的任務主要是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不是全程強制學生進行學習。如今對于大學生的思政教育,更要注重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學習、自我教育。首先,教師應當讓學生給自己進行正確的定位,認識到自身的優勢和不足之處,并虛心學習,不斷提升自我的能力。其次,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發現生活中的問題,并且在遇到困難的時候,通過加強師生間的溝通,讓問題得以解決,以交流的形式,輔助大學生思想品德的成長。(二)制定貼合大學生生活實際的思政教育內容。一是要注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由于每個學生的成長環境不同、思維方式存在差別,就使得每一位學生都擁有自己的個性。在思政教育的過程中,教師不應當對所有的學生采用統一的教學方法,更不應該抹殺學生的個性。為了能夠達到更好的思政教育效果,教師應當關注每一位學生的成長,了解學生不同的心境,并且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讓每一位學生,都能發揮自己的獨特之處,以差異性凸顯個性,在保持自己獨特風格的同時,形成有個性、有高度的道德素養。二是做好答疑解惑與引導的教育服務。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是服務與學生的,在開展思政教育時,教師應當時刻關注學生的思想成長情況,當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疑惑時,應當針對學生的問題,進行解答,給予學生相應的幫助,使其通過思政教育學習,結合生活中的案例,不斷形成良好的品格。同時,如果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感到迷茫或者受到不良誘惑誤入歧途,教師應當及時地進行正確的引導,引領學生回到正確的方向。(三)創新思政教育方式。其一,通過實踐提升學生參與思政教育的積極性。思政教育實踐活動可以通過以下幾種形式,一是組織演講、座談等活動,并且在活動的過程中,給予學生更多發揮的空間,通過加強學生和教師、學習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切實發揮到教育的作用。二是與其他文體活動相結合,把思政教育融入到多樣化的社團活動中,讓活動充滿趣味性,吸引更多的學生主動地參與其中。從而改變傳統的思政教育活動枯燥的模式,讓學生在充滿歡樂的氛圍中,收獲更多,也達到更好的教育教學效果。其二,以傳統文化輔助思政教育。在我國悠久的歷史發展進程中,許多優良的思想品格被流傳下來,對于后世有著重要的教育意義。高校應當挖掘傳統文化中的素材,并且結合現代教育,將其轉化為適合現代社會的優良思想品質,并且將這些素材編寫進教材中,通過課堂教學、傳統文化的演示等方式,結合大學生的實際生活,把這些傳統文化在教學和生活實際中體現出來,幫助大學生成長為更具人格魅力的棟梁之才。(四)建設良好的思政教育文化環境。第一,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大學校園是最能直接影響學生大學期間思想品質形成的環境。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是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環節。高校可以通過設立文化長廊、宣傳標語、名人畫像雕塑等形式,加強校園文化的建設。同時也要形成良好的校風校訓,將高校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展現給學生,在學生的心目中留下更為深刻的印象,以優秀的校園文化,不斷地對學生的心靈進行熏陶,讓學生的一言一行都受到文化的影響,讓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都能在一種積極向上的氛圍中進行,為培養學生的健康思想打下基礎。第二,營造良好的家庭文化。家庭是對學生的成長影響最大的環境。大學生的思政教育離不開家庭的輔助作用。首先,要形成和諧的家庭氛圍,讓孩子能夠在家庭中感受到溫暖。其次,父母要多關心孩子的感受,多與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的成長歷程,明確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并且及時發現孩子在思想成長中遇到的問題,以充滿關愛的態度,幫助孩子健康成長。最后,家長要以身作則。家長的言行舉止,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孩子未來的行為模式,因此,家長也應當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素養,為孩子樹立一個道德模范。第三,營造良好的社會文化。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會現象的影響。如今,社會不良風氣給大學生思想道德的成長帶來了不利的影響,因此,必須要凈化社會環境,給大學生一個良好的成長氛圍。以先進的文化,帶動社會的進步,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同時,凈化網絡環境,幫助大學生明辨是非,杜絕網絡上的不良信息帶給大學生負面的影響。通過這些方式,把社會營造成為有助于大學生思政教育的大環境,推動大學生良好思想品質的形成。

作者:王寧寧 單位:西安交通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