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時代的高校學生思想政治特征論文
時間:2022-08-10 05:35:00
導語:信息化時代的高校學生思想政治特征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新形勢下信息化互聯網的出現,極大地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渠道、新途徑和新手段,對廣大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帶來了新的機遇。該文從網絡對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利弊、利用網絡優勢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增強網絡思想政治工作實效性的注意事項等幾個方面對信息化時代的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作以探悉。
關鍵詞:信息化;思想政治;互聯網
引言
新形勢下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和普及,極大地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渠道、新途徑和新手段,對廣大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帶來了新的機遇。但是,由于互聯網是開放的,信息是龐雜多樣的,數量浩如煙海,既有大量健康、有益的信息,也有不少反動、迷信、黃色的內容,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將面臨多方面的挑戰。
一、新形勢下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問題
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它已經成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個新的重要陣地。根據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提供的數據,中國的網民從1997年至2000年以每半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長。截至2002年我國傷亡的人數為1.66億,在全球僅次于美國,其中79.9%的網民是18—35歲之間的青年,89.8%的網民具有大專以上的學歷,中國網民高學歷、低年齡的特征和網上習慣、行為,是思想政治教育進網絡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廣闊的覆蓋面視網絡在傳播信息方面具有大量、及時、交互等優勢,使廣大青年不再被動地接受而是主動地掌握和控制傳遞的信息,由此豐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
互聯網的用戶參與制,使每個人都可以在網絡上發表信息和觀點,這就為廣大師生提供了一個廣闊、開放、自由的想象空間和信息論壇。通過網絡,可以快捷、準確地了解青年學生的情緒和他們所關注的問題,為及時做好引導和疏導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網絡環境的不可控性從信息質量上污染了思想道德教育環境。西方國家的意識形態,資產階級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以及價值觀念等在網上的大肆傳播,毒害了一大批學生的思想和靈魂,是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受到沖擊。信息網絡技術的濫用嚴重威脅著學生的道德倫理。從這種意義上講,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進網絡,甚至說網絡化,則具有其重要意義和迫切性。
二、如何利用網絡優勢開展思想政治工作
構建良好的網絡空間的積極作用主要表現在:計算機網絡拓展了高校德育工作、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空間。它可以及時準確地傳遞黨的聲音,弘揚主旋律,占領主陣地;它還可以大量的健康有益的信息、言論和知識,在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上給大學生一些有益的東西;它還可以為大學生提供國內外時事信息、學習指南、成才和擇業咨詢等學生需要的各方面的信息,使學生足不出戶就能了解國內外大事,了解國情,認識社會,受到生動形象的教育和熏陶;主動構建校園網絡,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是校園網站成為學生喜聞樂見、能夠吸引學生興趣的網站。網絡這個陣地也是思想意識形態交鋒的戰場,我們要牢牢掌握網絡的主動權,使網上有黨的理論、綱領、路線、方針、政策,有黨的四項基本原則,真正用馬克思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去占領網上陣地。在馬克思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占領校園網絡陣地的過程中,要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思想、科學精神,培養學生的求真務實、勇于創新的精神,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分清真理與謬誤、文明與愚昧、真善美與假惡丑,提高其免疫力和判斷力。
三、新形勢下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注意問題
要依托技術優勢,提高防范意識和能力。可以針對網絡上有害信息的傳播,開展“信息安全防火墻”,形成基于校園網的“過慮軟件”。當然,這里講的“防火墻”和“過濾軟件”并不僅僅指實際使用中的技術,而是工作中的多方面多方法:可以在校園網絡中設立專題論壇,在學生們的暢所欲言中來了解和發現問題;也可以搭建一個思想政治工作者與學生互動的平臺,如網絡心理咨詢室等;如果條件允許,還要制定相應的網絡使用制度,最大限度地發揮其規范和制約作用。要對學生的網上行為進行調解和監控,適時組織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這樣就能有效地防止網上不良行為等問題的出現。公務員之家:
強化道德意識,培養網絡觀念。首先,積極引導大學生正確地認識計算機網絡作用,提高網絡信息識別能力。大學生掌握先進的硬件、軟件技術,是為社會進步服務,為社會主義國家服務,決不能讓他們受那些不良信息的影響而迷失自己思想學業上的發展方向。教育廣大學生提高政治上的觀察力,有選擇地借鑒,有鑒別地吸取,自覺抵制不良網絡內容的誘惑;其次,強化大學生的網絡責任感。高校學校是培養優秀專門人才的搖籃,每位莘莘學子應具有較高的政治素質、道德情操,具有對社會對人類的高度責任,無論在網絡內還是網絡外都應該如此,要正常訪問,嚴格要求,嚴守道德規范,在網絡上學會尊重別人,理解別人,自覺塑造網絡健全人格。在網絡世界上,樹立當代大學生良好的人格形象,帶動整個校園文化的繁榮;再次,樹立“科技以人為本”的技術人文觀念為核心的網絡價值觀。互聯網的出現和發展是為了人類根好地去認識和改造自然,而不是以自身為終極目的。互聯網是一個崇尚技術的世界,這為追求技術的不斷進步創造了良好的氛圍,但過分強調技術的作用而忽視人的全面發展,忽視道德作用就會本末倒置,要警惕大學生網絡價值的錯位。
四、結束語
互聯網的出現把人類的發展帶進了一個新的時代,同時也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發展和創新提供了契機。當代大學生在網絡化社會的適應程度,直接關系到我們國家的繁榮、民族的昌盛,這就要求高校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認識加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義和深遠影響,重視和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發揮其優勢,分析研究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現狀,探索行之有效的途徑和方法,創造性地開展網絡思想政治工作。
- 上一篇:政法文化淺談
- 下一篇:獨立學院應用型人才實訓措施論文
精品范文
3信息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