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檢索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12 15:02:4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信息檢索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作者:李愛軍 孫智英 單位:山東農業大學圖書館 濰坊科技學院
在查找英文文獻時更是如此,如要查找與土壤銅形態轉化有關的文獻時,可以直接查“copperspeciation”也可以查“cop-perfractionation”還可以將前面的“copper”換成“heavymetal”,這樣就可以保證對所有相關的資料都檢出。當然在檢出條目過多時也可縮小檢索的范圍,或者在檢出的文獻中再選擇關鍵詞進行檢索,以保證檢出那些與目標內容密切相關的文獻。運用檢索的規則,調整檢索范圍對于文獻較多的檢索,不可能每篇文章都看,需要從中篩選出密切相關的進行閱讀,因此需要調整策略進一步縮小檢索的范圍,減少文獻檢出的數量。而對于文獻較少的內容則希望擴大檢索的范圍,這就需要熟悉檢索規則,合理界定檢索的范圍。常用的方法有:(1)邏輯與(邏輯乘)的運用。用“and”或“*”連接幾個檢索詞,可以縮小檢索范圍,減少檢出文獻的數量。例如,AandB(A*B)表示檢出記錄中必須同時含有檢索項A和B,兩個概念的交叉,即用邏輯與連接的檢索詞越多,檢索范圍越小[2-3]。(2)邏輯或(邏輯和)的運用。用“or”或“+”連接檢索詞,如檢索AorB(A+B)可以檢出單獨含有檢索項A或檢索項B以及同時含有A、B兩者的文獻,可大大擴大信息檢索范圍,提高查全率,避免都信息查找的遺漏。(3)邏輯非(邏輯差)的運用。用“not”或“-”連接檢索詞,如AnotB(A–B)表示檢索內容中有A但沒有B,即凡含有檢索項A而不含檢索項B的記錄為命中記錄。邏輯非檢索可以有效排除不相關的文獻,提高了檢索內容的準確度。運用通配符進行模糊搜索一般用“?”和“*”等通配符可以代替檢索詞中的一個或多個字母,這樣僅利用檢索詞的部分不完整詞形即可進行檢索。通配符可以放在詞根的前面、后面、中間,也可以放在兩端。例如,檢索“?Comput-er”則凡是后方為computer的詞均可被檢出,如可檢出Microcomputer、Minicomputer等。檢索“Comput-er?”時,前方為computer的詞均可被檢出,檢出詞可為Computers、Computerization等。檢索“?Com-puter?”,檢出詞可為:Microcomputer、Minicomputer、Computers、Computerization等,凡是中間部分包含Computer的詞均可被檢出。對于意思相同但寫法不同的的詞,為了將所以包含這些詞的文獻檢出,可將通配符置于檢索詞的中間,而詞的前后方一致進行檢索。通常用于英、美拼寫不同的詞的檢索。如,檢索“Colo?r”,檢出詞可包括為Colour和Color。限定檢索詞的出現位置有時為了提高查準率,需要固定檢索詞出現的位置關系,那么就需要用到一些限制位置的特殊用法。
位置限定運算符號一般有以下四種:①使用N(near的縮寫)表示檢索詞的距離遠近,如A(N)B表示兩詞相鄰且詞序可變,A(nN)B表示兩詞間可插入n個詞(n為0,1,2…整數)[3,4]。②使用S(sentence的縮寫)表示兩次在句子中的關系,如A(S)B表示兩詞必須同時出現在同一句短語中,兩詞的前后順序不限,中間插入詞數量不限。③使用F(是field的縮寫)表示兩詞在字段中的位置關系,如A(F)B表示A、B兩檢索詞必須同時出現在同一文獻記錄的同一字段中,詞序、中間插入詞的數量不限,但必須指定所要找的字段。④用C(是citation的縮寫)表示兩檢索詞在文獻紀錄中的位置關系,如A(C)B表示兩詞必須同時在同一個文獻記錄中,兩詞的詞序、出現的字段不限。限定檢索的范圍電子文獻信息資源內部還包含許多個信息資源數據庫,為了提高檢索的速度和提高查準率,可以對要檢索的數據庫進行選定。如目前的《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可分為:理工A、理工B、理工C、農業、醫藥衛生、文史哲、政治軍事與法律、教育與社會科學綜合、電子技術與信息科學、經濟與管理等10大專業數據庫。如果要查找與農業相關的專題(如作物栽培)可以只選農業專業數據庫即可。
而對有些檢索主題可能會涉及多個專業數據庫,那么就可以多選幾個。在具體檢索時還可對檢索范圍進行限定,如可選擇檢索詞出現的位置,如主題、篇名、刊名、關鍵詞、摘要、作者、單位及參考文獻等,還可限定刊物出版的時間段等。利用二級檢索功能或高級檢索功能二級檢索是指利用前一次檢索的結果作為后一次檢索的數據庫,逐步縮小檢索范圍,即在上一次的檢索查詢結果中,再輸入另外的檢索詞進行查詢,這樣檢索的結果相當于用“and”或“*”連接幾個檢索詞,或者直接輸入幾個關鍵詞的檢索效果,可以縮小檢索范圍、提高查準率。幾乎所有的數據庫都提供高級搜索服務,使用這一功能就可方便地對自己要檢索的內容進行限定,在這里可以增加附加的檢索條件,以縮小查詢的范圍,不同的搜索引擎提供不同的選項,常規的選項一般包括日期、作者、關鍵詞、文獻類型、范圍、網域、語言等。
篇2
藥學信息學計算機綜合實驗課程體系建設
(1)重視實用性課程實驗的開設是藥學信息學課程體系創新與實踐的重要特點。藥學信息學專業計算機基礎課程實驗設計的目標是使學生能夠達到在藥學研究領域掌握計算機應用的專業背景知識及能力。藥學信息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的藥學信息學課程體系的實驗內容包括“計算機基礎”、“程序設計技術與應用”以及高級課程“計算機在藥學中的應用”等三個方面的具體實施項目。(2)根據藥學專業對計算機人才的需求及應用,結合計算機基礎教學的具體內容及多年的教學實踐,將藥學信息學課程體系試驗設計分為三組典型實驗:①計算機基礎操作典型實驗;②計算機程序設計典型實驗;③計算機綜合應用典型實驗。三組實驗的設計與實施具有層次鮮明、條理清晰、結構完善、循序漸進等特點。
構建課程網絡教學平臺建設
(1)建立了以多元化、交互式學習環境為主要特色的多功能網站,建立完善的多媒體教學資源庫,該教學資源庫是面向全校學生,集學生自學、師生交流、網絡答疑等多功能于一體綜合網絡教學平臺。(2)該教學資源庫中包括教師課件、課外閱讀資料、相關資料圖片,以及教學過程中使用到的軟件、教學錄像等,并且通過網站平臺免費提供藥學信息學體系的教學大綱、教材、教學方案、教學課件、實驗課程設計、教學資源素材,全面公開并共享教學資源,突破時間和地點的限制,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幫助,教學方式由目前的多媒體教學逐步轉變為網絡化教學。(3)在“構建藥學信息學課程體系創新與實踐”過程中,制作了系列課程相應的PowerPoint演示文檔,并建立的多個相應的實例數據及應用軟件用法介紹視頻,并提供大量相關多媒體參考、學習資料,方便藥學信息學專業的學生快速查找和深入學習各章節的內容,同時也提供了部分可執行的藥學信息學應用程序,有助于加深學生對書本知識的理解,而且也為藥學信息學實驗數據處理及模擬提供了有利幫助。(4)建立并豐富了藥學信息學系列課程的測試大型試題庫,并開發設計了聯網在線機考測評軟件,面向全校學生,實現了無紙化考試。通過以下綜合實驗操作技能的綜合測評,如藥學常用軟件工具練習及開發環境構建、基于Excel和VisualBasic的藥學試驗設計、基于Matlab和VisualBasic的LD50計算、基于Excel和Matlab的藥學實驗數據分析等實驗檢測項目,健全了以檢驗實際操作能力為核心的考試測評機制、以考促學的積極作用,豐富完善了藥學信息學課程體系建設的重要環節。
篇3
【關鍵詞】元認知理論 文獻信息檢
索課程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3)11C-
0131-02
文獻信息檢索課是一門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而不斷前進的課程,從最初的手工檢索到現在的數據庫檢索,持續的改革與創新是其存在的應有之義。近年來,很多專家學者對高校文獻信息檢索課程的改革投入了很多的關注,相關的研究論文成果頗豐,其中不乏一些成功的改革案例。目前學界從微觀層面對校內教學課程改革的研究目前已有很多,信息檢索的分階段教學已成為趨勢,但文獻信息檢索課程改革的實踐與研究普遍缺乏宏觀層面的理論指導。在文獻信息檢索課普遍采用階段式教學模式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在元認知理論的指導下將文獻信息檢索課與學生的專業學習緊密結合起來,通過對學生元認知能力的培養來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在推進專業課學習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與終身學習能力,是值得研究的問題。
一、現狀與問題
目前,高校文獻信息檢索課的課程設計基本屬于全校必修,大多由圖書館負責其教學,使用自編教材授課,大班教學。部分高校配有專門的文獻檢索教研室負責教學實踐工作,實行分階段教學模式,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教授不同深度的文獻信息檢索課程,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通過對前期文獻研究階段收集到的關于高校文獻信息檢索課程改革與發展的資料進行對比分析發現,各高校之間文獻信息檢索課的課程設計與安排存在很大的差異性,發展程度不同,重視程度各異。總的來說,存在的問題可歸結為以下幾點:
(一)大班教學。目前高校對于全校必修課一般采取大班教學的方式,一個老師教授在同一大班上往往幾百個學生,但文獻信息檢索課從本質上來說是一門實踐性課程,是通過教授信息檢索知識與介紹專業數據庫的使用來提升學生的檢索技巧,從而輔助學生加深對專業課的學習與理解,并且在引導學生提升信息意識的同時進行信息素質教育。基于該教學目的,盡管課上配有多媒體輔助教學,并提供網絡現場實踐操作,但要同時保證幾百個學生能夠對課程內容及時進行吸收還是具有很大的難度。課后信息反饋,比較普遍的問題是學生覺得文獻信息檢索課難度很大,老師的操作太快,對課上介紹的數據庫無法形成直觀的理解,對課程喪失興趣,等等。由此可見,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大班制的教學模式已經限制了高校文獻信息檢索課實踐性的發揮,從而影響到學生對這門課程的認識和重視程度。
(二)課時偏少。教育部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提出“有條件的學校要將文獻信息檢索課列為必修課,總的課時為30-50個學時”。根據筆者前期的文獻研究的結果來看,目前國內高校雖然普遍開設了文獻信息檢索課,但課程設計基本集中于一個學期內,總課時同國家高等教育主管部門的要求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在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國家教委頒布的關于文獻信息檢索課程的相關文件是出現在20世紀80、90年代,那時候計算機技術還沒有普及,30~50個課時的要求是針對傳統的文獻信息檢索而言的,面對目前浩如煙海的信息與網絡資源,僅僅依靠30~50個學時的課堂教學就要達到提升學生的信息意識、進行素質教育的目的,這不太現實。即使是使用了分階段式教學,由于課時的限制,很多拓展性的知識點老師還是無法深入展開。過少的課時已經開始限制教師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以及教學方式的改革,對于文獻信息檢索課的發展是一個極大的障礙。
(三)偏重檢索技能的教授。作為文獻信息檢索課的根本,向學生教授基本的檢索知識、介紹常用專業數據庫的使用是有必要的,但目前文獻信息檢索課面對的一大現實就是課時偏少,在有限的時間內想要僅靠課堂教學讓學生掌握與自身專業相關的諸多數據庫的使用是不現實的,而大量傳授機械性的數據庫操作也不利于學生信息素質的培養。信息素質與學習能力、終身教育是相輔相成的,學生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提升也不是僅僅依靠掌握幾個數據庫的使用就可以達到的。更多地關注如何通過文獻信息檢索課來提升高校學生的學習能力與信息意識,提高就業競爭力、進而輔助完善高校的信息素質教育體系,才能為文獻信息檢索課的發展迎來更多的支持與重視。
二、元認知理論下的文獻信息檢索課程教學改革措施
文獻信息檢索課是一門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而不斷前進的課程,持續的改革與創新是其存在的應有之義,而宏觀性的理論指導是文獻信息檢索課繼續發展的動力與源泉。
根據美國心理學家弗拉維爾1976年提出的元認知理論,元認知是一個人所具有的關于自己思維活動和學習活動的認知和監控,包括元認知知識、元認知體驗與元認知監控三部分的內容,實質上描述的是自我意識在認知和調節上的一種功能。可以說,元認知理論的核心在于認知者對自身思維活動和學習活動的一種監控與管理,是一種反省性認識的過程。
用元認知理論指導目前的文獻信息檢索分階段式教學,能在課堂教學與教師傳授之外,更好地將工作重心集中于學生的學習活動本身,更多地關注會對學生學習過程產生影響的各種因素,關注伴隨課程學習這一認知活動而產生的情緒體驗,以及對學習活動的控制和管理。注重反思的作用,通過對學生進行反思性鍛煉,提升學生的元認知能力。元認知能力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關鍵,是終生學習的前提,這與我們開設文獻信息檢索課培養學生的信息素質、批判性思維與終身學習能力的目的是相一致的。
元認知對學習活動的控制與管理主要體現在對認知活動的調控,從而間接地使學習活動有所進展,因此不能過分偏重。在現有的課堂教學程序中逐步引導學生進行反思性鍛煉,培養反思能力,提高元認知水平,才能更好地促進文獻信息檢索課的發展與進步。
(一)加強教師交流,關注學生體驗。文獻信息檢索課應該是學生更好地學習專業知識的有效工具,但由于專業的限制,教師所授課程的內容往往無法與學生的專業課學習有效結合起來,專業針對性不強,從而導致部分學生,乃至一些老師都不重視文獻信息檢索課,學生興趣不高,期終考核不理想,達不到培養學生信息意識、進行信息素質教育的目的。現階段,應尋求與校內其他的專業教研室展開合作,將教研活動擴大化,緊密聯系各年級專業課的課程內容,安排聯合教學,才能更好地發揮文獻信息檢索課輔助專業學習的作用,在克服文獻信息檢索課教師自身的專業局限性的同時,便于學生有針對性地開展檢索實踐,及時了解自身專業的最新發展動態,也可增強學生在檢索過程中的愉悅體驗,從而提升學生對檢索學習的興趣。
(二)組織小班教學,綜合考核模式。文獻信息檢索課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與自主學習能力,達到信息素質教育的要求。改革文獻信息檢索課勢在必行,進行分階段教學的同時,在課堂上將更多的精力放在指導學生如何根據自身專業選題,如何對信息進行鑒別與分析,如何制定信息檢索策略以及如何選擇合適的檢索工具完成檢索,比單純地教授專業數據庫的使用更有意義。鑒于思想政治理論課小班教學的成功經驗,同為全校必修的文獻信息檢索課“大”改“小”也是有理可循的,將學生按照專業劃分為不同的小班,相似或相同專業的學生在一起學習。文獻信息檢索課實行小班教學有利于“以學生為主導的自我學習模式”的形成,能夠有效消除拘束感,打破思維慣性,激發學生的興趣,也便于師生間的互動與交流,在文獻信息檢索課應用實踐時,教師也能更加全面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實時調整教學方式。
此外,目前高校文獻信息檢索課的考核主要有開卷、閉卷、撰寫綜述、課堂提問、上機實驗、期末考試等方式,多元化考核已成為主流。但一般情況下,出于種種因素的考慮,考核方式一般只采用上述的一種或幾種,并不能全面評估學生的綜合信息素質以及對課程的掌握程度。根據元認知理論,對學習過程進行監控和調節、提高學習的效率才是教學的最終目的,教師要重視在授課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反思性學習,及時調整學習狀態,鼓勵學生融會貫通、舉一反三,從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對于文獻信息檢索課程的考核,可借鑒“多站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OSCE)”的方式,將課題分析,數據庫使用與基本檢索知識結合起來,采取筆試、上機操作、學生自評與互評相結合,全面考察學生的信息素質以及運用檢索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結合圖書館服務,參與學生社團活動。很多高校會在大一開展新生入館教育,通過參觀、開講座的形式使學生對圖書館有個初步的認識,但目前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是,很多學生將圖書館視為上自習的專用“教室”,用圖書館的地而不用圖書館的服務、占座現象此起彼伏。文獻信息檢索課作為圖書館與新生建立“聯系”的橋梁,應該更多地向新生推薦數字圖書館的使用、知識服務等圖書館的新型服務,加大對專業數據庫的推介力度,特別是免費期間的試用數據庫,通過文獻信息檢索課教師定期開設講座、組織學生進館實習等多種方式,讓學生也參與其中,使學生對圖書館的資源與服務有更直觀的了解,從而改變學生對圖書館的淺層次的認識。
此外,文獻信息檢索課教師也可以擔任學校專業社團(如生物社、未來化學人等)的指導教師,指導查新與信息檢索,讓學生學會在實踐中發現問題、查找資料,從而解決問題,形成主動學習的習慣,這也是與元認知理論的理念是相一致的。與此同時,教師在指導社團活動的檢索案例也可以拿到具體教學中作為例子來使用,更具有針對性,學生也更有興趣聽教師講解與分析實例,對課程內容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對于開發學生智力、提高學生綜合能力和素質都是大有裨益的。
【參考文獻】
[1]弗拉維爾.認知發展[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林丹紅,蘇曉宇,林曉華.中醫高等院校文獻信息檢索課歷程與未來發展思考[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10(4)
[3]喬穎.信息素質與創新能力在PBL教學模式中的實現研究[J].東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
[4]孟桂榮.文獻信息檢索課與大學生信息素質教育途徑探究[J].現代情報,
2009(5)
[5]劉海霞,羅愛靜,胡德華.文獻信息檢索課教學改革探討與實踐――以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醫藥信息系為例[J].情報探索,2011(6)
[6]王玉香.文獻信息檢索課多元化考核方案的制訂與實施[J].中華醫學圖書情報雜志,2010(6)
[7]王玉香,宮慶艷.文獻信息檢索課程題庫建設的研究與實踐[J].大學圖書情報學刊,2010(6)
[8]楊杞.加強讀者信息素質培養促進文獻信息資源利用[J].當代圖書館, 2009(12)
[9]田芳.國內信息素養教育創新與實踐[J].高校圖書館工作,2012(5)
[10]肖亞明.高職院校文獻信息檢索課程建設探討[J].新課程研究,2009(12)
[11]緱廣則.高校文獻信息檢索課與專業課合作的模式[J].圖書館學刊,2011(4)
[12]王小惠.對改革高職院校文獻檢索課現有教學模式的思考[J].圖書館學研究,2011(7)
篇4
一、醫學論文的評價標準
醫學論文的質量同科研成果的評價要求一樣,看它是否具有科學性、先進性、獨創性和可行性。
1.科學性。是指研究設計細密周到;研究方法的科學合理;取得的數據真實可靠,符合統計學要求;研究所見經得起反復驗證,研究結果實證充分;討論意見客觀、全面,結論中肯、清晰、分寸得當。
2.先進性。是指在相同學科或相同專題研究中能先人一步,走在了他人的前面。先進性的評價可區分為國際先進、國內先進、系統或區域先進。不同等級的先進按不同的等級標準評定,一般是由主管行政部門或學術機構有定于事先。對于醫學論文的先進性評價,通常組織有關專家評定,或公眾推選評定,常以優秀論文或獲得某種成果獎項稱之。
3.獨創性。是指不是重復他人的勞動,而是發前人和今人之所未發,見前人今人之所未見,有獨到見解,有開創性發現,而不是第二次發現新大陸的人。
4.可行性。醫學科學是一門應用科學。實踐性強是其突出特點。一切研究成果或醫學科學論文,都不能只停留于紙上談兵,而是要能應用于實踐。因此,勿論是基礎理論研究或是應用研究,歸根到底都必須具有可行性。可以肯定地認為,可行性是科學研究、科學論著的落腳點和歸宿。
二、醫學論文的選題過程
寫作醫學論文首先就是選題。選題指的是研究內容,即探索什么問題?用什么方法去探索?它既是科研的起點、方向以及貫穿于整個科研程序中的主要思想,也是指導科研工作各項安排的主線。撰寫醫學論文選題是關鍵,往往有一些醫學工作者缺乏選題經驗,在未經檢索或只對手頭現有資料簡單查詢的情況下,就盲目確定選題,并且認為是首次報道,而實際上該課題早已有人做過,結果只是重復他人的實驗,造成大量人力、財力、物力和時間的浪費。選題一般是根據現實的可行性來選擇作者自己感興趣而又未見相關報道、未能解決的問題。
選題的方法很多,大致可從幾個方面選,如可從國家招標課題中選題,與國外學者合作,在實際工作中選題,從文獻中找靈感選題以及結合經濟效益目標選題等。總之,選題要切合實際,力所能及,一般情況下醫學工作者都在實際工作中碰到問題而設法解決它,這樣更具有現實意義。
三、醫學論文寫作與醫學文獻信息檢索的關系
1.及時了解研究內容的發展狀況。在搞科研、撰寫醫學論文過程中,必須及時、準確了解該課題的歷史與現狀及發展動態,了解有關細節問題 要做到博覽群書,特別強調的是學會利用計算機進行文獻檢索。了解到哪些人或機構對該課題研究到何種程度,才能最大限度地掌握該課題的全部知識。通過醫學文獻信息檢索可獲得大量同類研究的大量相關報道,從中可吸收有益的啟示或參考數據。掌握大量有關信息,有助于縮短科研周期,或得到更多、更有價值的論證依據。
2.避免重復研究與重復報道。在現代通信條件和網絡環境下,醫學界存在的問題為一切研究者所共知。因此,相同課題的探索會有相當多的人同時在進行。醫學論文同科研選題、立項一樣,必須通過醫學文獻信息檢索(或稱查新、預查新)掌握國內外同類研究的動態、進展。如發現同類研究已有報道,則應中止該項研究或重新確定起點。事實證明,科研重復率高和論著步他人后塵的數量日趨增多,關鍵是對醫學文獻檢索不夠重視或檢索質量欠佳。
3.醫學文獻信息檢索有助于醫學研究和醫學論文質量的提高。評價科研成果和醫學論文價值的依據,一是內容質量是否勝人一籌,二是發表時間是否先人一步,三是同類課題是否有高人一籌之處,這些問題是通過對大量文獻信息的比較、分析才能作出評價。而要獲得大量對比資料,則需要通過文獻信息檢索才能獲得。
四、醫學文獻檢索的方法
科技文獻資料的形式多種多樣,主要包括:期刊、圖書、報紙、科技報告、會議文獻、專利文獻等lO大類。其中期刊和圖書的種類和數量最多,在科技工作中應用也最廣泛。
1.利用圖書館館藏檢索。
2.利用檢索工具書檢索。
3.利用計算機檢索文獻。
五、文獻檢索的步驟
1.分析研究課題。這是文獻檢索最關鍵的一步。在文獻檢索前,首先要了解該課題的性質是什么,學科專業范圍是什么,所需的文獻類型,要求的文種、年代的限定、課題的關鍵詞等等,了解國外該課題的現狀、水平、動態以及存在的問題,然后根據課題研究的特點和檢索要求制定檢索策略。
2.選擇檢索工具,確定檢索方法。選擇哪些檢索工具進行查找,這直接與檢索效率有關。一般對檢索工具的要求是:收錄文獻資料的專業廣、類型齊全、數量大、報道速度快、文摘詳細,并附有各種索引。要注意專業對口,文獻類型對口,語種熟悉,在檢索時,既要選擇專業性檢索工具,也要考慮使用綜合性檢索工具,以獲得滿意的查全率。
3.確定檢索途徑,取決于檢索課題的要求和已掌握的情況。
4.查找文獻線索,查找文獻線索就是查找所需文獻的處出或文獻來源。確定檢索途徑之后,根據檢索標志,如分類號、主題詞、著者名等,通過有關索引來進行具體檢索。因為收入檢索工具的不是文獻原文,而是文摘、篇名、著者名等,因此,檢索的直接結果是文獻的線索。
5.索取原始文獻。醫學論文是傳播醫學科技創新成果的最有效形式,而文獻資料的檢索和利用是確保論文創新性的關鍵。在當今信息社會中,醫學工作者應了解和掌握檢索文獻資料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善于利用社會各種信息服務資源查找文獻資料,而安于信息閉塞、甘于閉門造車的現象應為智者所不取。
參考文獻:
[1]王東升. 論2l世紀圖書館發展的社會
化特征[J]. 大學圖書館學報,2001,(3):
篇5
[關鍵詞]信息檢索;交通類高職;信息素質;教學改革
1. 引言
《信息檢索課程》是通過教師教授信息檢索的相關知識與技能,使學生能在較短時間內在海量的文獻中找出符合特定需要信息的課程。1984年教育部頒布了《關于在高等學校開設文獻檢索與利用課的意見》,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的發展,文獻檢索的形式發生了質的變化,為此原國家教委印發的《信息檢索課教學基本要求》([1992]44號)從計算機檢索方面對文獻檢索課程進行了規范[1]。
目前,全國高校都普遍開設了信息檢索課程,不同類型的高校,由于培養目標不同,信息檢索課程內容存在著差異。本文主要以我院信息檢索課為例,探討交通類高職院校信息檢索課程的改革。
2. 交通類高職院校加強信息檢索課程改革的意義
隨著智能化交通信息管理的發展,大量的交通及信息化的新知識需要學生掌握。因此,培養學生的信息素質尤為重要[2]。信息素質是人們獲取、評價、利用信息的能力,包括三個方面:信息意識、信息能力、信息道德[1]。交通類高職院校通過加強信息檢索課程管理,可以提升在校學生的信息素質,使他們能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適應交通行業的發展。
《信息檢索課程》在我院屬于公共選修課,本門課程共20課時,由老師在圖書館電子閱覽室講授,教師先通過PPT講授和課堂演示的方式進行授課,講授結束后學生利用剩余時間上機實踐當堂課程的內容。通過調研發現,大部分學生能夠自主獲取需要的信息資源,但是由于存在各方面的困難,學生沒有形成應該具備的信息素質。因此,迫切需要在交通類院校加強信息檢索課程改革。
3. 信息檢索課程建設存在的問題
3.1. 課程體系建設得不到重視
傳統的高職教育培養人才的方式是以需求為導向的“訂單式”教育[3],企業需要什么樣人才,學校就加大相應素質技能的專業課程力度,對學生素質教育有所忽視[4]。信息檢索課作為學校培養學生“信息素質”最主要的途徑,沒有得到學院領導和學生的高度重視。筆者所在學校,曾在1991年開設過信息檢索,之后20年都未再開設過,直到最近幾年才重新開設。
3.2. 教材版本陳舊,考核方式過于單一
市面上發行的信息檢索教材,花費大量的篇幅在論述紙質文獻和手工檢索的相關內容,信息化檢索的知識則相對偏少,且理論性偏強,針對性不足,難以滿足高職學生對信息化檢索日趨增加的需求考核又仿照其他學科的閉卷筆試,使得教學內容老套、教學效果較差。
3.3. 教師年齡結構不合理,知識結構差異較大
以我校為例,圖書館45周歲以上的教師占到75%,而青年教師平均年齡僅有28周歲,教師年齡結構出現斷層。老教師從事多年圖書館工作,熟悉傳統的教學方法,對紙質文獻和手工檢索十分熟悉,但接受新知識的速度較慢且創新較少,欠缺信息化檢索的知識。而青年教師剛剛參加工作,教學的各方面都還在探索學習中。
3.4. 采用大班教學,內容與專業相關性差
多數高職院校的信息檢索課采用的是不分年級、不分專業、面向全校學生的大班式教學。我校信息檢索課,是全校學生在網上自主報名參加。采用這種大班式教學不利于教師對學生整體情況的掌握,造成了知識講解內容沒有針對性。
3.5. 教學課時較少,無法全面掌握信檢技能
信息檢索課是一門應用性課程,必要的實踐才能夠達到課程開設的目的。但較少的課時,會使得很多檢索相關內容不能展開講解,或者要犧牲學生檢索實踐的時間來講授課程。
4. 信息檢索課程的改革措施
4.1. 加大課程宣傳力度
圖書館可以舉辦信息檢索相關的講座、知識競賽。以張貼海報、發放新生入學手冊等形式,宣傳圖書館和信息檢索課。邀請其他職業院校課程建設比較好的專家進行經驗交流,給學生們普及信息檢索和信息素質相關的內容以及重要性。在可能的情況下,和各系部合作,開設針對相關系部的信息檢索課程。通過多種途徑,讓學生和老師意識到信息檢索的重要作用。
4.2. 使用自編教材和靈活的方式考核
信息檢索課的教學目的在于培養學生檢索信息的能力,不適用于以背誦定義概念為主的閉卷考核[5]。信息化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已經不是停留在記憶概念,而是當學生發現一個不知道的事物時,能夠通過各種檢索方式,以最快的速度獲取到事物的本質信息。信息檢索課可以采用多樣的考核方式,用開卷的方式考察基本概念,用檢索報告的形式考察檢索能力,用心得體會的方式考察信息道德,用畢業論文格式考查學生信息檢索的綜合能力。
4.3. 重視信息檢索課教師的培養和交流
信息檢索課主要由圖書館教師講授,對學生的專業缺乏深入了解,使得學生認為這門課程對自己幫助不大。所以應當加強信息檢索課與專業課程的整合,增加圖書館教師和相關專業教師的教學溝通。圖書館教師分頭負責,去各個系部了解學生的專業情況,將專業內容帶到檢索課中;各個專業的老師到圖書館來聽課、做報告演講,為信息檢索課獻計獻策,將信息檢索課的理念帶到專業課的作業中。
4.4. 對學生實施因材施教,培養學生的“信息素質”
高職院校培養的是“實用性”人才[3],學生對專業的針對性很強。分專業開設信息檢索課程,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信息檢索的利用率。同樣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因其階段教學任務的不同,增加不同方面的信息檢索知識也很有必要。
根據我校“二加一”的教學模式,對于大一學生,信息檢索課主要幫助學生了解我院圖書館的概況,如何使用OPAC系統查找和借閱館藏資源,如何讓學生盡快適應大學生活,培養新生的“信息意識”。
大二是學生掌握專業知識重要的一年,信息檢索課主要內容將放在,如何讓學生運用各種檢索方法,盡快的檢索到與自己專業課程相關的內容,提高學生的“信息能力”。通過“分析課題、確定關鍵詞、確定檢索方法、使用檢索語句、‘層層細化’檢索內容”的方式,使得學生查詢到所需要的信息并撰寫檢索報告。
大三學生主要在單位實習,信息檢索可以開展網絡教學,讓學生將自己工作中的某個課題作為檢索對象進行檢索,出現的信息問題發在QQ群或者網站上,學生互答和教師解答。在學生大三下半學期回學校撰寫畢業論文期間,將學生論文資料查找,文獻書寫格式及論文格式(包括引證標注)等作為信息檢索課的主要內容。為杜絕學生大范圍借鑒的情況,合理進行“信息道德”教育。
5. 結語
我國高校的信息檢索課始于 20 世紀 80 年代, 教學目標是培養大學生的情報意識和使大學生掌握從文獻中獲取知識和情報的能力。經過這二十年的改革與探索,信息檢索課程緊跟時展與進步,但是目前高職院校的信息檢索課程還存在著不少問題,通過加強信息檢索課程的改革,才能提高學生的信息素質,使學生能夠在日后的工作中更具有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唐曉應.信息檢索與利用[M].北京:對外貿易大學出版社,2007.
[2]趙曉漾.高校信息素質教育與文獻檢索課關系淺議[J].甘肅高師學報,2010(2).
篇6
關鍵詞:Pathfinder 引路者 信息存儲與檢索 信息檢索 教學效果
一、引言
“Pathfinder”通常譯為“開拓者”,該詞被國內大眾知曉源于其在營銷、探險、影視、NBA及汽車等領域的應用及引介。但該詞在信息檢索領域卻有其專門含義,即“引路者”或“領路者”,它是美國一些大學的信息科學學院、圖書情報學院等教學單位的教師在講授“Information Retrieval”類課程時設計的一種創新性的綜合練習,該練習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相當于實習環節。Pathfinder的目的是為讀者獲取某一特定專題的研究資料指明途徑,也就是以專業檢索人員的身份為其他專業的信息用戶發揮一種引路、帶路的作用。國內公開發表的該方法相關研究成果不多,僅在南京大學、西南交通大學、濟南大學等高校得到了不同年限、不同程度的應用,但基本局限在面向多學科多專業的公共選修課或通識課的范圍內,專業性不夠;并且在實際應用中也存在其他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筆者根據近幾年在專業課《信息存儲與檢索》中對Pathfinder實習方法的教學探索實踐,總結出其應用方法并對其實際教學效果進行了客觀評價,以期能夠成為該方法理論與實踐的有益補充和拓展。
二、應用過程
Pathfinder實習方法的一般過程大致如下:在課程教學過程之初,由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專題,并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根據教學進度圍繞所選專題,步步深入地檢索各類信息資源。在課程結束后,整理成書面的或電子文檔式的檢索報告。教師依據學生提交的專題檢索報告,對學生的實習效果進行綜合評價。
我承擔的《信息存儲與檢索》課程是我校管理學院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的一門專業教育平臺課程。該課程強調培養學生實際動手進行信息檢索、信息分析及拓展信息利用價值的能力。我在近幾年的教學實踐中按照上述基本的應用過程逐年分別對2008、2009、2010級本科學生開展了該方法的應用,將其作為實驗教學的重要一環。這是對該教學方法的進一步拓展和延伸,同時也將使得這一概念的內涵更加豐富。
三、方法革新
在教學實踐中,我不拘泥于既有的一般應用方法,而是在各個細小的環節中深入挖掘,尋求突破和創新,實踐中從以下幾個方面對該方法進行了一定程度的革新。
(一)選題為畢業論文鋪路
當前很多高校的信息檢索課局限在面向多學科多專業的公共選修課或通識課的范圍內,專業性不夠,所以導致選題的時候隨意性大,教師的知識結構無法勝任對所有學生的選題指導。而對于信息管理專業的學生來說,《信息存儲與檢索》課程中的選題可以體現出很強的專業性,并且集中于本專業范圍內,教師借此可以向學生強調選題要與未來的畢業論文結合起來,為畢業論文的選題及資料收集任務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采用團隊合作的方式
考慮到真正做好一項Pathfinder任務所花費的時間、承擔的工作量,以及本課程分配的教學學時,學生單打獨斗完成任務將面臨較大的困難,所以我采取了團隊合作的方式組織教學。基本做法是:將全班學生隨機分為6人一組,各組自選或由教師提供一批與課程內容相關的題目供每組學生選擇,每個組的題目不同,要求學生在課程的實驗學時內完成所選課題的信息檢索任務,并最終形成Pathfinder檢索報告。每組6個學生的平均成績作為該組每個學生的實驗成績。這種方式重視學生相互之間同舟共濟的學習,把學生的單獨學習變為合作性的學習,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中僅把學生當做接受方,教師一味灌輸知識的局面。
(三)對信息資源的使用提出要求
通常學生在完成Pathfinder任務時,往往由于“最省力法則”作祟,貪圖省時省力,在檢索過程中僅使用利用率較高的幾種中文數據庫資源,導致檢索報告的可信度、價值性大打折扣,當然也無法達到學習效果。為此,我在任務時提出明確、量化的要求,不僅從中文數據庫資源的數量,而且從文獻類型,甚至語種上提出要求,為此,我向學生特別傳授了訪問國外免費信息資源的方法。
(四)其他探索中的新方法
包括學生互評檢索報告、同一課題多人(組)競爭時借用“招投標”機制等。由于我還在探索中,成果尚不顯著,在此與同行僅作一初步交流。
四、效果評價
對于Pathfinder實習方法在《信息存儲與檢索》教學中的效果進行評價,主要考慮是否實現了以下幾方面的教學初衷:(1)學生信息檢索技能有了明顯提高;(2)信息意識及信息能力有所增強,遇到問題立即想到采取何種途徑解決并能夠容易地達到目的;(3)發揮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用活課堂知識,面對各種檢索工具和檢索系統能夠舉一反三,綜合利用;(4)鍛煉了自學的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5)已經學到的知識容易鞏固和強化。
一般課程的教學效果評價方法主要有兩種,即主觀評價法和客觀評價法。主觀評價法主要是在課程結束后,由學生完成由教師組織的問卷調查來進行主觀評價;客觀評價法主要是采用考卷對理論知識進行客觀評價。對于我承擔的《信息存儲與檢索》課程,經所處教研室教師集體討論,決定選擇主觀評價法,并且結合本門課程的特點,拓展了該評價法的調查對象,對學生及承擔學生畢業論文指導任務的教師均進行問卷調查,以達到較全面地評價和檢驗教學效果的目的。
(一)調查對象、時間等概況
我自2010年秋季學期引入Pathfinder實習方法,施教對象為2008級信管專業兩個班共104人,其后2011、2012年秋季分別對2009級(89人)、2010級(100人)的學生進行該方法的教學。由于前述本調查需要結合學生畢業論文指導教師意見的原因,調查于每年四月下旬進行,面向信管專業畢業班學生及所有畢業論文指導教師。截至目前已于2012、2013兩年分別對2008、2009級共193名畢業生進行了問卷調查。由于2010級學生雖已接受過該方法的訓練,但尚未進行畢業論文撰寫,故暫未對其進行調查。調查學生的同時,為指導教師另設問卷,參與答卷的指導教師累計為18人次。
(二)評價量表及結果
調查采用的問卷以布盧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理論和英國Dundee大學開發的世界醫學教育環境量表(DREEM)量表為基礎,通過查閱文獻資料,并根據我校《信息存儲與檢索》課程教學的實際情況進行自行設計。兩次調查中,面向學生的問卷累計發放193份,回收有效問卷179份,有效回收率92.7%;面向指導教師的問卷累計發放18份,回收效問卷18份,有效回收率100%。表1為面向學生的調查問卷統計結果。
表1 Pathfinder在《信息存儲與檢索》教學中的效果調查問卷(面向學生)統計結果[n(%)]
■
*因表格寬度原因,在此用ABCD代替各具體選項,8道選擇題中給定選項有規律地按程度降序排列,經歸納、去重后簡要列舉如下:
A:變得非常熟悉/提高非常大/有經驗,培養了自信心/很有興趣,沒有互抄作業的現象/有很大幫助
B:變得比較熟悉/有比較大的提高/有少量經驗,自信心不足/有一定興趣,但仍會借鑒模仿其他同學/有比較大的幫助
C:變化不大/有點提高/無經驗但有信心/無興趣,但不抄作業/有些提高
D:沒有什么改變/沒有什么提高/無經驗,也沒有什么信心/無興趣,圖省事會抄襲或模仿/沒有什么幫助
面向指導教師的調查問卷相對簡單,題目較少,統計結果也相當一致,普遍認為Pathfinder實習方法的應用,使得學生在完成畢業論文的整個過程中較以往的畢業生表現明顯改觀。表2僅列出主要的調查問卷題目。
表2 Pathfinder在《信息存儲與檢索》教學中的效果調查問卷(面向指導教師)主要題目
■
從以上調查結果數據及調查結果直觀印象可以明確看出,采用Pathfinder實習方法能夠使接受這種訓練的學生在檢索、寫作等各方面的主觀感受及外在表現達到該方法預期的教學效果。
五、結語
Pathfinder實習方法從本質上說是一種任務驅動教學法,但這種方法與“信息檢索”課程的結合,使其超出了任務驅動教學法的一般意義,升華出了其“工具性”的特殊功用。Pathfinder是一項相對獨立而又比較艱苦的文獻調研實踐,常常代替卷面考試。學生在選題、查找和成文三個環節都會遇到困難,實際上它幾乎包括了一項小型科研活動的全過程。而對于教師來說,這種教學方法的具體應用、實踐和創新,還有廣闊的空間需要不斷去探索。
參考文獻:
[1]華薇娜.在信息檢索教學中貫穿招投標機制的實驗及意義[J].圖書館論壇,2009(12).
[2]維基百科中文版[EB/OL]. http://.
[3]李謀信.信息檢索實習績效評價量規設計[J].課程教育研究,2012(6).
本文為2012年徐州工程學院高等教育科學研究課題(YGJ1244)成果之一。
作者簡介:
篇7
摘要:信息素養以培養學生的信息意識和信息能力為宗旨。華東師范大學信息素養教育經過一系列的改革與創新,形成了全方位多渠道信息素養培養模式。主要包括:創意頻出的新生入館教育、信息素養空間的開設,開設了滿足不同層次不同需求的信息素養課程。
中圖分類號:G258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13)03-0042-03
信息素養以培養學生的信息意識和信息能力為宗旨。隨著信息化、知識化、網絡化程度不斷加深,世界各國都已經充分認識到信息素養對個人、國家的重要意義。信息素養及信息素養教育研究引起高校及高校學者們的重視。高校學生作為國家未來發展的主力軍,對其進行信息素養的教育更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華東師范大學重視信息素養的培養,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積極總結經驗,并經過了一系列的改革與創新,終于形成了一套較為完善的信息素養教育模式——從入學到畢業全方位多渠道的信息素養教育。
1內容豐富的新生入館教育
本館信息素養教育從新生入學第一天便開始了。在圖書館主頁開辟了“新手入門”專欄。在“圖書館歡迎你”的歡迎詞中寫到:“圖書館是知識的寶庫和信息的海洋。對大學生而言,圖書館是大學的第二學習課堂,是培養大學生信息素養能力的重要場所。進入大學,你不再是一個單純的知識接受者,自我學習、終身學習能力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學會利用圖書館,你便掌握了培養這種能力的金鑰匙”。
11印發了“圖書館利用指南”、“新生常見問題單頁介紹”
圖書館工作人員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編制了“圖書館利用指南”,全方位介紹圖書館的各類文獻資源、服務與設施,擺放在兩校區圖書館大廳供學生免費獲取,以便學生在有問題時能隨時查閱。另外,我們統計匯總了歷年來新生入學時間咨詢頻率較高的問題,將其編制成短小精悍的單頁介紹,以便學生最快了解最需要的問題。從取閱的量來看,單頁介紹非常受歡迎。
12新生入館教育視頻
我們采用了角色扮演的方式,以微型劇的形式拍新生教育的視頻。視頻中由3個演員分別扮演圖書館教師、學生甲和學生乙。其主線是由圖書館教師(筆者本人扮演)引領兩位學生參觀圖書館的全過程。該劇本的形式使學生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收到了良好效果。
13新生入館教育講座
為了使剛入學的新生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并熟練使用圖書館的各項資源與服務,為以后的科研與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圖書館特為本校新生開展一小時資源介紹活動。在培訓課件的制作方面我們也下了很大工夫,既能讓學生全面了解圖書館的資源服務,又不能讓學生在聽的時候感覺沉悶,因此我們講座課件采用ORGIN軟件編制,播放效果很酷很炫,很能吸引學生的眼球抓住學生的胃口,加上老師富有激情的聲音,學生聽得都很入神。
14新生自測題
對新生的培訓與宣傳結束后,還需要通過各種形式,對培訓效果進行檢驗。我館設計了網絡“新生自測題”。答題完成并提交后即會顯示答案。希望通過測試學習,進一步提高大家利用圖書館的水平。
2開辟IL(Information Literacy)空間
21在線學習中心
在信息高度發展的今天,文獻利用的重心正逐漸從傳統的紙本資源向電子資源和網絡資源過渡,為了方便學生在網上自學圖書館的各類資源,華東師范大學圖書館花費了很多的時間與精力建設了“在線學習中心”的網站,供學生隨時自學。通過在線學習中心,學生可以了解到:①信息素養基本知識。②文獻利用基本技能,系統介紹文獻檢索的基本知識、常見的檢索方法和檢索技術,使學生通學習初步掌握文獻檢索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為后續的各種電子資源的檢索和利用打下基礎。③資源與服務導航。全面介紹本校圖書館各服務窗口的功能以及特色服務等。④電子資源培訓課件,提供圖書館訂購的主要中外文數據庫網上培訓課件,供學生自學參考。⑤文獻資源館際共知共享服務,介紹圖書館館際互借與文獻傳遞服務和方法,讓學生了解除了利用本館資源以外,還可以通過館際互借和文獻傳遞服務獲得國內外其他圖書館和文獻機構收藏的大量文獻信息,通過這部分的學習,大多數的學生對圖書館資源以及信息檢索技巧會有一個較全面的認識。
22個性化的服務
為了更有效地幫助不同院系的師生充分利用圖書館資源,有針對性地解決不同院系師生在圖書館資源利用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實際問題,特開設以下圖書館資源與利用個性化服務。①院系的專場講座,以學院、系所、班級、研究室為單位均可聯系組織專場講座,如本科生寫畢業論文前、研究生開題文獻調研前,可組織相關培訓。②教師“一對一”服務,如果教師在圖書館資源與服務利用方面有疑問、在電子資源利用過程中遇到困難、在教學科研中遇到信息資源獲取與利用的問題時,我們針對教師提供“一對一”的個性化咨詢或培訓服務。需要先聯系約定時間、地點(圖書館或教師辦公室)。③配合專業課程講授信息檢索相關知識。可以配合專業教師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能力。各院系有需要的老師,可以聯系我們在其開設的專業課程中插入信息檢索與利用相關內容的講授。
23在線培訓
在線培訓板塊,我們提供了一些數據庫供應商的在線培訓的鏈接,以便學生能多渠道地了解數據庫的使用。具體有:Web of Knowledge在線大講堂2012秋季課程、2012年下半年IEEE網絡系列培訓、2012年05月Elsevier在線培訓課程表。
3針對不同層次不同需求開設形式多樣的信息素養教育課程華東師范大學專門成立了公共文獻教研室,主要從事信息素養的教學和研究工作。任課教師均具有不同學科專業背景和碩士博士研究生學位,在文獻信息檢索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面向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開設了多門信息素養培訓相關課程。
31針對本科生開設滿足不同層次、不同需求的公共選修課
針對文理科我們分別開設了“人文信息素養”、“科技信息素養”兩門課。采用36個學時,針對信息素養能力各方面的指標設計相應的教學課件,包括:增強信息意識、明確表達信息需求、識別選擇信息源、掌握必要的信息檢索技能、評價和鑒別信息、分析和利用信息、個人信息的管理與交流以及合理合法利用信息。重點在于了解不同學科領域各類信息源及使用方法。采用多媒體教學方法。旨在通過本課程的學習激發學生的信息意識,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能力,提高學生利用信息解決學習和研究工作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也是終身學習和自我學習能力的培養。另外,我們還開設了“網絡環境下科技信息檢索與利用”,該課程學時比較短,采用18個學時完成授課。具有“短、平、快”的效果。
32嵌入式的信息素養課程
本校軟件學院必修課《論文與技術報告寫作》的教學工作由軟件學院的教師與圖書館老師協作授課。在教學過程中,將修課學生的專業課知識隨著教學進程嵌入信息檢索課中進行探索,取得了信息檢索課與專業課知識互動的良好效果。通過教學使學生具有信息檢索、分析、綜合、評介、判斷、組織和利用的能力,也培養了學生挖掘本專業知識的歷史及發展前沿的能力,提高了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的興趣,達到了信息檢索課培養學生知識挖掘與知識創新能力的目的。通過實踐表明,專業知識嵌入信息檢索課教學,不僅僅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也是提升大學生信息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一個重要途徑。
33基于問題驅動式的信息素養課程
問題驅動式的教學方法提倡在教學過程中創造一種問題的情境,讓學生通過主動的探索、發現來體會查找資料、獲取信息、得到情報的過程,獲得直接的學習經驗,從而培養他們觀察、比較、排序、分類、組合、調查、實驗、推理等科學方法以及收集、分析和判斷信息的能力。研究生已經初步具備了信息檢索的能力,畢業論文的撰寫是當務之急,因此,針對研究生我們可以采用問題驅動式的教學法,問題即畢業論文的題目,圍繞畢業論文這個問題設計教學方法。基于問題驅動式的教學方法我們開設了以下兩類課程:
針對全體研究生開設了《研究生學位論文開題文獻調研的策略與方法》的文科班和理科班。本課程著重介紹論文開題與文獻調研的關系,科學、全面的文獻調研的策略與方法,科學管理文獻的方法,開題報告的撰寫以及科技論文的寫作與投稿等。為進一步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與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另外,在當前信息高度發展的社會,科技查新工作已成了項目申報、課題鑒定、專利申請、博士生開題報告等項目的重要支撐部分,深入了解和掌握科技查新知識不僅能系統提高研究生的科技信息檢索能力、分析能力、綜合判讀能力、查新報告和查新結論的撰寫能力等,同時也可以使研究生通過本課程的理論和實踐,系統掌握相關專業的中外數據庫知識和檢索方法,及時了解和掌握本專業方向的科研動態,為下一步開題報告的撰寫和科研課題的展開提供有力的文獻信息保障。華東師范大學是教育部的科技查新站,查新人員同時也是公共文獻教研室的教師。因此,工作人員既具備查新經驗又具備教學經驗。因此我們開設了《科技查新基礎與實踐》。本課程旨在使研究生通過掌握科技查新基礎知識能對本專業課題的新穎性有較準確的判斷,從而有效避免科研重復;及時把握本專業課題在國內外的前沿研究動態;借鑒相關科技信息解決技術難題;提高研究生的科研信息綜合能力。
34圖書館資源與服務利用系列講座
系列講座將信息檢索知識“化整為零”方便學生快速上手,是文獻信息檢索學分課的有效補充。系列講座是一種“可選擇的自由學習”模式,學生可以根據個人興趣選擇適合的主題進行聽課。講課教師也能非常靈活地將前沿的流行的內容添加進去,比如“Web20:網絡潮人必備”,該講座的主要內容為:“我們生活在信息的海洋中,但卻忍受著知識的饑渴”。在網絡信息海量的今天,利用Web20工具進行交流、分享、體驗,是今天的青年學子成為網絡潮人必備的技能。講述“怎樣利用Web20 工具如RSS、微博、開心網等與世界各地的朋友交流、分享信息。”這類講座很受學生的歡迎。另外,針對講座我們還設置了激勵機制,學生聽夠10次講座就可以得到一個學分。
35開發了在線考試系統
本館開發了在線考試系統,該考試系統具備以下功能:①學生登錄功能。學生根據自己的學號登陸考試系統,作為每個考生識別的代碼。②學生在線考試。試題于考試前在網上,在給定的時間內學生登錄即可進行考試。③學生在線練習。在非考試時間內,學生可以進行系統的習題練習。④組卷功能。電腦可以根據系統里現有的試題隨機進行出題。⑤閱卷功能。考試結束后,學生提交試卷后,系統能直接給出客觀題成績。⑥成績查詢功能。考試結束后,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號登錄系統,進行成績查詢。⑦管理員管理功能。管理員登錄后臺,可以選擇出卷、組卷,試題添加、刪除、修改、。⑧新聞。考試的相關信息,考生可以在首頁頁面上瀏覽。該考試系統的開發使教師出卷、學生考試、成績查詢等都能在網上完成,為學生學習創造了有利條件,也為教學管理提供了高效、便捷、安全的管理手段。
4結語
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華東師范大學經過了一系列的改革與創新,積極總結經驗,終于形成了一套較為完善的信息素養教育模式——從入學到畢業全方位多渠道的信息素養教育:創意頻出的新生入館教育,信息素養空間的開設,開設了滿足不同層次不同需求的信息素養課程。
參考文獻:
[1][ZK(#]袁曦臨高校信息素養教育課程建設與學習模式的探討[J]現代情報,2007(11):199-201,206
[2]隆茜等高校學生信息素質現狀及文獻檢索課創新[J] 圖書館學刊,2010(8):56-58
篇8
【關鍵詞】高職院校,信息檢索,課程設置
隨著“互聯網+”技術逐步融入到社會的各個領域,相關的資訊也正在充斥著我們的感官。新技術的成效慢慢嶄露頭角,如何更好地把握新技術,如何更高效地辨別、獲取、使用有效信息,成為即將進入職場的大學生們應該具備的信息素養。《搜商:人類的第三種能力》一書中指出,“搜商”即一種通過工具獲取新知識的能力――搜索能力。搜索引擎技術的迅猛發展,也給人們在眾多信息中快速獲取自身需要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善于搜索將成為現代人應該具備的一種重要能力。
在高校中,這種“搜商”能力的培養可以通過開設《信息檢索》課來實現。但是目前存在一些現實問題:1、查找盲目,不懂檢索。我們經常看到站在檢索臺很久,但仍舊穿梭在書架間找書的學生,最終卻是入寶山而空手歸。2、教材陳舊,更新慢。檢索相關課程開設已經有三十年,但是配套教材中理論居多,實際操作部分不多,實用性不強。3、教學的“盲點”。專業教師少,授課者多圖書館的業務骨干或是資深館員,授課經驗缺乏。課時設置不合理,授課內容僅限于模式化的方法,實踐教學環境欠缺。4、職業教育側重職業技能教育,培養出能干活的人,但是缺乏感知信息的能力、缺乏創新能力。
而《信息檢索》課的開設,不但可以引導學生掌握獲取新知識與技能的方法,也能培養他們自主學習能力。
一、明確《信息檢索》課的內容。
《信息檢索》課是高校各專業的公共基礎課,是培養學生情報意識、掌握獲取信息的方法課。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可以使學生掌握常用檢索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計算機信息檢索的方法,懂得如何獲得與利用信息,增強自學能力和研究能力,從而更好的了解各自專業的專業發展動向。信息檢索是打開人類知識寶庫的鑰匙,可以高效率工作的同時拓寬知識面、促進專業學習、提高自學能力、增強創新意識。
二、針對不同階段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課程輔導。
在新生入學時,開設圖書館知識教育課,通過參觀圖書館、瀏覽數字圖書館,可以讓新生在圖書館、文獻、信息獲取方面有初步的認知,明確檢索不是單純的找資料,而是發現、獲取并生成新信息的渠道,是學習和獲取信息的輔助力量,激發他們對專業學習的熱情。
針對高年級學生,設立《信息檢索》課程。因為高年級學生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英文閱讀能力和計算機操作能力,對于信息的檢索、搜集、加工、利用等內容容易接受。課程的學習有利于他們搜集論文素材來編寫畢業論文,還有利于他們更好的了解所學專業及行業發展,未決定下一步進入社會還是繼續學習提供了寶貴的情報。
三、現有資源的建設。
高等學校圖書館是學校的文獻信息中心,是為教學研究和科學研究提供服務的場所,是學校信息化的重要基地。
1、增加文獻儲備。盡可能多的采編加工一些時效性強的文獻資料,使學生們能獲取最及時最準確的專業信息來指導他們學習:加深對基本理論的理解,滿足課外主動學習需求,從而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使他們的知識結構向多元化方向發展。
2、加快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共享。加強館際互借,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對知識的需求,彌補館藏不足。加強數字圖書館的建立,通過網絡強大的推動作用,保證師生在專業學習過程中,能夠及時查閱資料、豐富教學內容、提供自主學習空間。
3、加大宣傳力度。通過校園網、宣傳欄等媒介,講座、座談等形式,普及網絡知識,向廣大師生講解網絡資源的分類、檢索方法,利用正確的輿論導向營造健康的上網行為。
四、師資培訓。
1、要上好《信息檢索》課,教師必須具備較為全面的知識結構,也必須具備敏感的信息洞察力。這對于單一從事圖書管理或是單一從事專業教學的老師而言,無疑是一個嚴峻的挑戰。目前,信息量的突飛猛進,信息檢索向計算機化、網絡化方向發展已是必然。因此,老教師應該多了解計算機,熟悉計算機檢索和網絡查詢。而年輕教師則應側重專業知識、文獻信息及其檢索知識等內容的補充和授課技巧的積累。
2、設計信息檢索教研室。可以聘用相關專業教師,也可選用有能力勝任信息檢索課的圖書館專業人員,成立專門進行《信息檢索》課教學和研究的團隊。根據高職院校的教學特點,結合企業用人的標準,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對上崗教師進行系統的培訓,結合不定期的校內外專業調研,制定完整的工作制度和教師崗位職責,從而形成一套系統的《信息檢索》課教學管理系統。
篇9
關鍵詞 微博 信息檢索
中圖分類號:G254 文獻標識碼:A
微博是一種新的信息共享、信息傳播和信息獲取平臺,研究表明許多的微博都包含著提問或者回答問題。人們在搜索微博上的信息時至少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在微博上問題,以希望他的關系網中的人可以回答此問題,另外一種是提問者在已有的微博數據中查找答案。與在線問答服務相比,微博提問有以下幾點不同:(1)它的問題只會被提問者的粉絲看到;(2)提問者以前發表的微博會給回答者提供一定的相關線索;(3)由于微博格式的限制,問題和答案都簡潔明了。這與社會上的信息咨詢相似,我們會通過咨詢認識的人來得到相關信息。在微博上,查詢者的問題會僅顯示給那些關注他微博的粉絲,即如果我通過微博問題,相當于我向我的粉絲來提問。本文主要分析在微博上進行信息檢索時的關鍵問題,主要包括:情感分析與觀點挖掘、實體搜索、以及用戶元數據。
一、用戶元數據
近年來,隨著Web2.0技術的發展,在線社會網絡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各種在線社會網絡如雨后春筍般涌現。這些網絡的用戶數大多都有幾千萬,甚至幾億,從而產生了大量的節點和網絡數據。與早期web服務不同,這種新的服務允許,甚至是依靠用戶來創造,編輯和傳播信息。在這種社會媒體環境中,用戶元數據的大量產生給信息檢索帶來了不少新問題。
微博社會中,用戶可以使用各種不規范的元數據,雖然Twitter本身并不會有太多內容,但是用戶會發明和采用各種各樣的元數據來使他們的文本內容更加豐富。例如,標簽的使用已經在微博社區變得普遍。標簽是由#開頭的一組簡單字符串,人們使用#標簽,有的是為了增強點擊率,有的僅僅是覺得好玩。例如:在2012年中國網絡科學性論壇期間,許多人發表相關微博時,會加上標簽#網絡科學#,這樣人們會很容易通過標簽搜索到相關信息。
這種標簽檢索至少有如下三種用途:
標簽檢索:幫助查詢者找到他十分想要關注的的主題;
查詢擴展:標簽能為查詢擴展提供極其相關的數據;
結果展示:標簽能夠用來整理查詢結果,為所查詢返回的文檔進行歸類。
還有一些用戶元數據包含著明確社會鏈接,微博者可以通過@〈用戶名〉指向某一特定用戶的微博,其中〈用戶名〉是所指向的用戶的網名。Huberman等人發現大約25%的微博包含@指向,大部分的第三方微博客戶端會明顯地展示所有@他們的用戶信息,盡管這些用戶并沒有關注這些微博的博主。
在新浪微博中,用戶有許多不同的方法來使用@符號,一般的結構是:@趙本山打算今年上春晚了嗎?另外,我們也經常看到這樣的結構:祝賀你@徐錚上映了新的電影#泰#。第一個例子中,微博的者是在向趙本山提問,值得注意的是這條消息會被趙本山以及這個者所有的粉絲看到。第二個例子表明作者想要定向的廣播消息,這樣類型的微博會使其他用戶感覺到在者與“@”的那個人之間存在著社會聯系,因而,這樣一條消息暗示著兩個用戶之間的社會聯系,另外其中的#標簽也同時會將這條微博展示在有關泰的話題中。雖然元數據的使用使人容易產生歧義,微博用戶仍然喜歡使用。整理這些元數據以改進檢索效果,在微博信息檢索中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情感分析與觀點挖掘
在如今的文本挖掘中,情感分析是我們需要面對的關鍵問題之一,情感分析早已涉入信息檢索研究,它是信息檢索研究的重點。大部分的情感分析程序是基于以下兩點,一是確定表達觀點的詞組,二是確定這些詞組在所需分析的文檔中的重要程度。像其它的SNS數據一樣,微博的信息也常常表達著某種觀點或者情感。通過分析一份微博數據語料集,Diakopoulos 和Shamma發現微博數據一般趨向于明顯的負面情感。
由于微博在日常應用中常被用來表達某種觀點看法,所以觀點檢測和情感識別問題在微博檢索中有很明確的作用。例如,微博數據已被用來做政治觀點的評估判斷,Tumasjan等人(2010) 分析了與德國選舉相關的微博樣本數據,他們為每個政治家和黨派設置“情感描述文件”,指出,這些數據基本真實的反應出了他們選舉活動的許多差別。另外,研究者還發現,通過分析Twitter數據,可以預測未來某一時刻消費者信心等事件。
三、實體檢索
我們開通微博后,最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微博進行關注,那么我們應該怎樣尋找那些自己感興趣的用戶呢?假如我對某主題X感興趣,那么誰是X方面有權威的專家,誰經常這方面的微博呢?微博上的實體搜索就是解決微博用戶類似的一些問題,幫助人們在微博上尋找那些經常發表自己感興趣的話題的微博用戶。實際上,這與早期的信息檢索系統類似,人們在檢索已被事先收集好的關鍵詞,系統將人們的檢索信息與事先收集的關鍵詞進行比對,最終獲得一個相關文獻的排序列表。
實體檢索時信息檢索中比較簡單實用的一種,是研究微博最先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這涉及到如何定義檢索單元,如何收集和劃定關鍵詞等問題。在這種檢索中,我們檢索某一詞組時,系統返回的是與檢索詞相關的那些有影響力的微博用戶。最成熟的實體檢索模型是專家挖掘,在專家挖掘中,檢索的模塊是一個與作者查詢相關的領域專家。
信息檢索文獻中已經提出了一些專家挖掘方法,例如在基于虛擬文檔方法中,文獻的作者由被他所寫的所有論文來描述,也就是說,我們為每個作者分別創建一個由他創作的所有論文組成的虛擬文檔,然后,我們就可以像以往一樣基于這種虛擬文檔來進行檢索。在微博信息檢索中,微博作者列表、微博用戶之間公開的聊天數據組和提問與回答對等數據都是在微博實體檢索時需要考慮的重要方面。
四、總結
本文已經討論了一些關于微博信息檢索的問題,另外,還有一些對微博檢索效果也很重要的影響因素。(1)權威和影響力因素,類似于WEB信息檢索中的PageRank,那些被轉發很多的微博,或者粉絲很多博主發表的微博,應該在檢索結果中體現出來。(2)時間性因素,由于網絡事件的突發性,那些最早在的相關微博應該在該事件中有較大的影響力。(3)地理位置因素,當我們在北京和上海兩地分別查詢天氣是,檢索系統應該根據者的地理位置信息給出不同結果。盡管者不會自己把地理信息標注在微博中,但是許多微博服務客戶端會自動把地理位置標注在微博信息上,也許這些地理信息就包括在我們上文討論的微博用戶元數據中。
篇10
信息素養是人們的一項基本生存技能,它形成了終身學習的基礎,[1]是人們成為信息化社會中獨立的終身學習者的關鍵。信息素養是當代大學生必須具備的基本素養之一,信息素養主要表現為:熟練運用信息技術工具的能力;敏銳的信息意識及主動獲取信息的能力;收集、整理、評估、利用、傳遞和交流信息的能力;良好的信息協作意識與合作能力;信息免疫能力及信息倫理道德修養;將所獲得的信息用于問題解決,進行創造性思維活動的開發能力。[2]
大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是一項系統工程,不應該也不可能脫離專業課程的教學。為了獲得最佳的信息素養教育目標,必須實現信息素養教育與專業課程教學的有機整合,即實施專業信息素養教育。專業信息素養教育是基于學科的專門信息素養,是高等教育各專業課程體系的前提和基礎。[3]
結合專業課程教學實施信息素養教育,培養物理學專業學生的信息素養是非常有效的一個現實途徑。對于物理學專業學生而言,信息素養是物理學專業素養、文化素養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交集。[4]在物理學專業課程的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將信息素養的培養要素有機融入教材、認知工具、網絡以及各種教學資源中,在各個教學環節滲透信息素養教育,以滿足大學生對海量信息的迫切需求,進而更好地實現專業課程的教育教學目標。[5]
一、基于畢業論文寫作的信息素養教育目標——以物理學專業為例
作為物理學專業學生重要學習環節的畢業論文寫作,是一種重要的專業實踐教學形式,是全面發展學生信息素養的一個有效途徑。教育部高等學校物理學與天文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制訂的《高等學校物理學本科指導性專業規范》指出:“論文內容可以是理論研究、實驗研究、文獻綜述、調研報告或應用開發。論文應具有完整性和一定的系統性,對所研究的問題應有比較充分的調研,分析具體,結論可靠。提交的論文應符合通常科技論文的規范和要求,內容基本正確。對論文的評價重點是學生的學風、對知識的綜合掌握、應用能力、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6]
因此,結合物理學專業特點制訂畢業論文寫作的信息素養教育目標就顯得非常重要。因為科學合理的信息素養教育目標,能夠促使學生主動將信息素養能力納入自身能力建設中,使學生的信息素養能力隨著專業知識的增長而得到不斷的強化,并最終成為保障其終身學習的一種能力。[7]
對于物理學專業學生而言,基于畢業論文寫作的信息素養教育的總目標是在發展學生物理學專業素養的同時,促進信息素養的發展,使學生成為終身學習者。具體的信息素養教育目標:一是使學生掌握信息檢索策略,學會運用專業數據庫,具備檢索物理學專業信息的良好能力;二是使學生學會批判性的運用所獲得的信息,并選擇有益信息融入自己的知識結構和價值體系,會在所獲取信息的基礎上進行初步的學術創新;三是在論文寫作過程中遵循學術規范、學術道德和信息道德;四是在答辯過程中能夠有效的傳遞、交流信息。
二、基于畢業論文寫作的信息素養教育策略
畢業論文寫作中的信息素養教育是基于物理學專業情境的學習過程。這種滲透式的專業信息素養教育可以使學生鞏固所學物理學專業知識,擴大知識面,發展學術素養,全面提升信息素養。
1.通過論文選題培養學生的信息檢索能力
物理學專業學生的畢業論文選題可以是教師科研項目的組成部分,也可以在教師指導下自由選題。例如,與教師科研項目相關的畢業論文題目:一維三原子鏈的晶格振動分析,一維線性諧振子薛定諤方程的數值計算,相互作用帶電粒子運動軌跡的數值模擬與分析,航天器變軌過程分析,光學渦旋的產生及衍射特性,數字全息顯微技術研究,光學實驗中的圖像處理與應用,等等。學生參與教師的科研項目,可以增加科研實踐機會,拓展物理學專業知識視野。學生在導師的指導下自主選題時,要綜合考慮自己的知識掌握情況和專業能力,并根據自己的專業興趣選定論文題目。學生可以從科學研究中尚未解決的難點問題,以及公眾關心的熱點問題中自主選題,也可以在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進行選題。無論如何選題,都是以大量信息為基礎的,充分利用信息,善于捕捉為己所用的信息,了解課題的學術意義、學術創新和國內外最新進展,就會大大拓寬研究思路。[8]
在論文選題過程中,課題檢索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通過課題檢索,有助于學生掌握各種物理學專業數據庫的檢索途徑、方法和技巧,如學會熟練運用中國知網、超星數字圖書館、萬方數據庫、維普等中文數據庫的使用方法,了解SCI、EI、ISTP、EBSCO、IOPP、Science Direct、SpringerLink、IEEE Xplore等外文數據庫的使用方法。這樣可以督促學生自覺主動地利用圖書館的各類館藏文獻資源進行自主探究學習,使學生學會課題檢索,掌握文獻檢索知識,豐富信息知識,鞏固所學物理學專業知識,使學生的專業信息能力得到發展。
2.通過文獻綜述培養學生的信息能力
在確定好論文題目之后,學生需要進一步進行文獻的檢索和整理,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文獻綜述。文獻綜述是指在全面掌握、分析與課題相關文獻的基礎上,對該課題在一定時期內的已有研究成果進行分析、歸納、整理和評述而形成的論文。文獻綜述一般要對研究現狀進行客觀的敘述和評論,以便預測發展、研究的趨勢或尋求新的研究突破點。[9]
在文獻檢索過程中,教師要指點學生注意文獻資料的新穎性、價值性和真實性,引導學生科學合理的篩選、評價所獲取的信息資源,提取有價值的信息內容,并將收集到的文獻資源進行分類,將其融入到自己的知識體系中。在此基礎上,應充分利用所獲取的信息,完成文獻綜述。當然,本科生的文獻綜述只要能夠對已有研究成果進行較為全面的分析和述評即可。文獻綜述的作用體現在多個方面:第一,充分了解課題的全面情況,把握課題的發展規律,熟悉已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問題,以及從事該課題工作的主要學者的成就和水平;[10]第二,可以培養學生熟練運用信息檢索工具的能力以及根據主題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第三,文獻綜述對參考文獻的要求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學士學位論文的規范要求;第四,文獻綜述可以有效減少學生的抄襲現象,便于對學生進行信息倫理道德教育。
3.通過畢業論文寫作全面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
畢業論文的寫作不僅需要學生掌握系統的物理學專業知識,還需要學生具備復合型的知識結構、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扎實的文字功底。在論文寫作過程中,學生要充分利用所占有的各類信息資源,運用各種創造性思維,在綜合歸納材料、分析實驗數據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見解。
教師要指導學生掌握論文寫作的各個細節,如要讓學生掌握科技論文的結構:一是論文前置部分,包括封面、題名、中英文摘要、目錄;二是主體部分,包括引言、材料和方法、結果與分析、討論、結論、致謝、參考文獻;三是附錄;四是致謝。在開始論文寫作前,要列出論文的寫作提綱。寫作提綱要提綱挈領、主次分明、組織合理。在寫論文的主體部分時,要注意結構嚴謹、層次清楚、文字通順、銜接自然、用語符合技術規范,圖表清楚,格式規范。論文中的論據應該真實可靠;論證要合情合理;論述要具有科學性、專業性、創新性;結論與全文觀點要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4.通過論文答辯評價學生的物理學專業信息素養能力
論文答辯是畢業生在規定時間內展示自己畢業論文的研究內容、研究方法和主要結論,由答辯委員會就論文進行點評,指出優缺點及修改意見的過程。論文答辯是學生展示、交流畢業論文成果及學業成就,檢驗學生信息能力的重要環節。通過論文答辯可以全方位檢驗學生對所寫論文的認知程度,對物理學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及運用能力,運用論文觀點回答問題的應變能力,以及對文中創新點的解釋能力。
三、結論
信息素養教育與專業課程學習的有機整合是發展大學生信息素養的最佳途徑。物理學專業學生的畢業論文寫作,是基于物理學專業情境的學習過程,是專業素養教育與信息素養教育的有機整合。通過畢業論文寫作,可以豐富大學生的信息知識,拓展信息視野,鍛煉信息能力,培養信息道德。因此,畢業論文寫作既是一種重要的專業實踐教學形式,也是全面發展學生物理學專業素養和信息素養的一個有效途徑。
在畢業論文寫作過程中,教師可以把信息檢索、信息獲取、信息評價、信息創新、信息交流、信息倫理等內容滲透到論文寫作的各個環節,如文獻查閱、開題報告、中期檢查、文獻綜述、論文提綱與結構、論證方法、實驗研究、數據處理、圖表處理、論文撰寫與排版、文獻引用等。與此同時,指導教師自己也應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學習,更新自身的知識結構和思維方法,不斷優化教學,探索出適合信息素養教育的教學方法;教師自身也要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信息能力,發展信息素養,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共享各類信息,充分實現師生的有效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