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反思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1-04 22:20:5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教學反思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教學反思提高教師索質論文
論文摘要:論述了教師課堂教學反思的意義和反思的方法。
論文關鍵詞:教師課堂教學反思
陳至立同志在全國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和校長培訓工作會議閉幕式上講話指出全而推進索質教育的關鍵是校長和教師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索質的高低H_接關系到索質教育能否真正實施高索質的人才能否得到培養。而教師索質中關鍵是課堂教學索質即教師能否通過高質量的課堂教學去促進學生的發展。在教師課堂教學索質的提高中課堂教學反思起著}一分重要的作用。本文試就教師的課堂教學反思的意義、力一法作以下探討。
對于一個教師來說最基本的職責是把課教好課堂教學是教師對學生施加影響的基本途徑。囚而課堂教學質量是教師工作的核心也是教師獲得職業滿意感以及高認可度的關鍵。而在一個教師的成長過程中課堂教學反思意識及能力是至關重要的。反思是教師著眼于自己的活動過程來分析做出某種行為、決策以及所產生的結果的過程,是一種通過提高參與者的自我覺察水平來促進能力發展的手段。’波斯納Posncr.G.J.1989曾提出一個教師成長的公式經驗+反思一成長。z而經驗也并非是個自然積累的過程它與教師的主體性是聯系在一起的經驗是教師主動思考獲得的獲得的經驗是否具有遷移價值也與對經驗本身的反思是聯系在一起的。關于教師課堂教學反思的意義可以從以下兩力一而加以認識。
(一)可以促進教師山新手烈教師向專家烈教師過渡
專家烈教師是指具有良好的、全而的知識結構能高效地、有創造性和洞察力地解決教學領域問題的教師。2教學的合理性、高效性可以說是每一個有志于從事教學工作的教師的追求。但是在教學實踐中人們卻發現有些教師從事教學工作后很短時問就能適應教學工作成為教學領域的專家而有些教師則要花較多的時問也有一些教師盡管終生從事教學工作兢兢業業最終沒有獲得多少長進一H_停留在新手烈教師的水平。
教學反思闡述評析論文
[摘要]教學反思是以解決教學過程中的問題為出發點,以追求教學實踐的科學性為動力,強調“學會教學”、“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學會創造”的過程。教學反思可以對教與學活動的全過程各個環節進行,但主要是在目標統領下對課堂的組織教學、教學方法反思。本人結合教學經驗,對教學反思做了詳細闡述。
[關鍵詞]教學反思評析
一、抓住教學的閃光點進行反思
每一位教師在教材處理、教學方法、學法指導等諸方面都有自己的獨特設計,在教學過程中會出現閃光點。這個閃光點,它可以是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精彩導課語,可以是幫助學生感悟文章的一個有效問題設計,可以是誘導學生參與學習的巧妙過渡語,可以是對學生回答做出的合理贊賞的評價語,可以是富有挑戰性、創造性的一道習題練習,可以是學生思維放飛時的智慧火花等。凡是讓教師激發、興奮,甚至有些得意之處,都是教學過程中的“珍珠”,都是值得反思的最好內容。如教學《珍珠鳥》這篇文章時,一位老師在處理教材時把末尾作者感受的文字“信賴,往拄創造出美好的境界”遮蔽起來,引導學生思考:讀文章后你有怎樣的感受?能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和作者的感受做個比較呢?這樣的教學富有懸念,能夠激發學生探索的積極性,教學效果也十分明顯。遮蔽文字并誘導學生思考,這是一個值得思索的閃光點。因而,在“我是怎樣達到這樣的教學效果的?采用了哪些教學方法?我有什么獨特巧妙的設計?遵循了哪些教育規律和原則?怎樣才能持續發展”等問題的自我剖析中,教師必然會由感性的實踐上升到理性的思考,不斷提高葉新課程理念的認識、理解,探索并積累教學的豐富經驗,以實現教學的良性循環。
二、抓住教學的遺憾點進行反思
教學中不可能十全十美,總有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總有這樣那樣的“遺憾”。它可能是教學中的一個疏漏環節,可能是一個不合時宜的教學內容處理,可能是一種處理不當的教學方法,可能是一種比較沉悶的課堂氛圍,可能是對學生學習創造積極性的一次挫傷,可能是期待精彩而現實糟糕的一個教學設計,也可能是課堂中始料未及的失誤敗筆。如在課堂上教師為了激勵學生回答的熱情,往往笑瞇瞇地開口:“誰來發表高見?”殊不知,這句話卻使得平靜的課堂更加平靜了。為什么?問題就出在“高見”兩字上。哪一個同學想口出狂言發表高見呢?哪一個同學想自己的見解肯定是高見呢?既然認為自己的見解不是高見,那就還是緘默,等待老師的講解吧。本想鼓勵、抬高學生,不曾想實際上卻“嚇著”了學生,熄滅了學生發言的欲望,這就是一個遺憾點。捕捉并記錄課堂中的“遺憾”,反思診斷:“為什么激發不起學生的思維?”“為什么課堂教學會失敗?”“為什么教學內容處理會顯得不妥?”尋找原因,改變策略,可以避免重復自己的錯誤,同時不斷審視自己,發現不足,找出差距,在一次次的自我否定中,實現教育水平和教育能力的螺旋式上升。
教學反思作用論文
摘要:本文介紹了教學反思的含義,教學反思在實踐教學中的意義及開展教學反思活動的方式方法,對教師的實際教學工作具有積極的指導作用。
關鍵詞:反思;教學反思;探析
教學反思不僅是教師職業活動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教師的一個重要能力。它無論對教師的成長還是對學生的學習以及教育理論的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在現實的教學中,教師開展教學反思的現狀確是不容樂觀的,往往缺乏理論的指導和切實可行的方法,反思效果大打折扣。怎樣開展教學反思,真正促進課堂教學行為的改進,值得研究。
一教學反思的涵義
“反思”一詞本身就含有“反省”、“內省”之義,從本質上來說就是一種批判性思維,即通過對當前認識的審視、分析來洞察其本質。教學反思是指教師以先進的教學理念和豐富的理論知識為基礎,立足于教學實踐,以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為目的,以自己的教學活動過程及教師自我為思考對象,對教學過程本身以及教學過程中的行為進行理性的審視和分析,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進而采取相應的改進策略,修正、改進自己教學的過程,使之進入更優化的教學狀態,以取得更佳的教學效果。教學反思是一個認識過程,既是對過去的總結,又是對今后的啟示。既可以是對一堂課反思,也可以是對教學中的一個片斷、一種方法、一項活動的反思。教學反思的方式,比較自由靈活,可以是多角度、多層次的。教學反思的內容既包括課堂教學本身,也涵蓋與課堂教學密切相關的其他因素,如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職業道德,學校、社會、文化因素等方面。
二教學反思的意義
反思教學下的化學教學論文
一、反思性教學的特征
1.發現問題。
反思性教學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解決教學問題,解決問題的目的是為了提高教學效率。所以發現問題是一切的起點,如果沒有發現問題,那么何談解決問題呢?所以在這一個環節中,是至關重要的。例如,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如果沒有對反思有正確的認識,那么就不會在授課過程中發現學生們學習存在的問題。如果一個負責任的教師,他必然會注意學生們學習中所存在的問題。例如化學教學中,有些學生對于公式的記憶非常困惑,他們很容易把一些公式弄混。所以,在授課過程中,教師應該盡量把公式部分講詳細一點,把幾種化學反應的機理進行詳細解釋,并且舉例教學生們去記憶這部分內容。
2.反饋意見。
反饋意見就是指教師通過在課下和學生們進行溝通,或者是在課堂中通過對學生的觀察,發現學生們在學習化學過程中存在的具體的內容后,有的放矢地進行分析。意見的反饋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得到,主要形式就是通過和學生溝通以及課上靈敏的觀察能力。在和學生溝通的過程中,我們會學到很多東西,尤其可以掌握學生們當前的學習情況。例如,化學反應中置換反應和氧化還原反應這兩種反應的關系,很多學生都弄不清楚。對于一個反應公式,有的學生認為是置換反應,而有的學生確認為是氧化還原反應。前者和后者有著一定的交集,這就是學生們弄混淆的根源。例如,鐵置換銅的反應。將鐵絲放到硫酸銅溶液中,鐵絲會由原來的顏色變成紅色,這是因為它的表面覆蓋了一層銅。這是溶液中的銅離子被鐵單質置換出來的結果。但是在這個反應過程中發生的化學反應不僅僅是置換反應,還是氧化還原反應。
3.解決問題。
物理教學實踐反思論文
一、教學方式的選擇
對于新課教學,我們一般采用“探究討論式”教學模式,都讓學生在實驗室開展分組實驗進行探究。每一堂新課的教學都安排“討論與交流”環節,對于重要概念的教學更是安排多個討論的題目,讓學生去交流、去體驗、去產生情感、去建構知識。
對于復習、習題課我們是讓學生在課余自主完成一定習題的基礎上進行講授式教學,這樣可以增加教學容量、集中解決學生在應用知識時遇到的困難,保證雙基的落實。我校每周安排3個課時,我們的教學進度不追求速度,幾乎是一節新課搭配一節習題課。
二、教學資源的篩選
我們手上有廣東版、人教版、上海版、北京版、山東版等五種版本的教材及教師用書,其中廣東、人教兩版還配有教學光盤,為我們的教學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使用多種參考教材,有利于把握好教學的重點,有利于選取豐富的教學素材,有利于理解新課標的要求。比較以上各版本的安排,我們認為,廣東版至少有三個方面的顯著特點。以“從自由落體到勻變速直玫運動”的內容安排為例:(1)更注重學習的探究性。不只是第二章的標題用了“探究”二字,更是每一節都安排了探究性實驗。第1節安排了比較輕重物體下落快慢的分組實驗,第2節安排了用打點計時器來探究自由落體運動規律的實驗,第3節安排了伽利略斜面實驗。(2)更注重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先安排學習自由落體運動再安排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的學習,是考慮到了從特殊到一般的認識規律,第三節的“從自由落體到勻變速直線運動”則是考慮到了從一般到特殊的認識規律。(3)更注重伽利略科學思想方法的教育。整個章節,不管是落體規律的探究還是斜面實驗的探究,都貫穿了“觀察—猜想—數學推演一實驗驗證一修正、外推”這種伽利略科學思想方法。因此,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以知識為載體,以實驗為手段對學生進行伽利略科學思想方法的教育,讓學生在實驗和數學推演的過程中體會科學方法,產生對科學探究的積極情感。
又如:在教學設計的時候應該分析各版本教材,篩選合適的教學素材。在進行“探究形變與彈力的關系”的設計時,就用了上海版的討論與交流的題目,用了人教版配備的視頻錄像。在進行測驗時,把幾本教材的練習題進行組合,也就基本把握住了課標所要求的難度。
反思教學幼兒教學論文
一、教學中的反思——邊教學邊反思
教學過程中的反思是幼兒教師根據課堂上發生的突發事件對教學設計進行臨時改變的活動。這種反思需要教師具備較高的教學智慧,才能根據突發事件進行靈活地教學。在進行臨時改變教學時,要求教師選擇的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要根據幼兒的特點和興趣來進行。
1.根據幼兒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的情況進行及時反思幼兒是一個活動的個體,他們的思維和能力都在不斷地發展,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會出現很多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無法預設的情況。出現突發事件時,教師要靈活機動地進行教學內容的改變,利用發生的事件來激發他們的興趣。例如,在開展“值日生”的活動中,本來天氣很晴朗,可是突然之間就開始下雨了,幼兒都對外面下雨的情景關注起來,這時我馬上對之前設計的內容進行了調整,讓幼兒開始說一說自己的看法:如果你是“值日生”,你怎么寫今天的天氣情況呢?幼兒們對我提出的問題產生了興趣,開始了積極的討論。課堂教學活動沒有被突然的天氣變化所影響,而是為課堂提供了新的學習點,促進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2.根據幼兒對教師預設問題的反應進行瞬間反思與調整課堂教學中的問題設計是為了讓教師更好地了解幼兒的學習情況,所設計的內容要隨著教師獲得學生的及時反饋來不斷進行調整。教師提出問題后,幼兒進行回答,如果幼兒對教師的問題關注度不高,回答的時候不積極,說明這個問題沒有從學生的興趣點出發,這時教師就需要對教學進行調整。為了提高幼兒的積極性,可以讓幼兒給教師提出問題,使他們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課堂活動中活躍起來。例如,教學活動中幼兒對“遠小近大”這個概念理解不了。為了讓幼兒能真正理解,教師讓班級中的幼兒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讓幼兒先觀察在教室里教師和幼兒哪個個子高,幼兒迅速說出:老師的個子高。然后帶領幼兒到操場上,選出一個幼兒作為代表,站到幼兒們前面,教師走到距離幼兒很遠的地方,然后讓幼兒說出誰的個子高。這時幼兒會發現教師的個子好像變矮了。利用這個教學活動,幼兒很容易理解了“遠小近大”這個概念,并且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了探索知識的樂趣。
二、教學后的反思——反思付諸行動
教學過程結束后,教師要及時對課堂教學的情況和幼兒的學習效果進行反思,分析在教學過程中出現問題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決。通過反思教學,在下次課前進行教學內容設計時就能有效地避免這些問題。通過對幼兒學習過程中的認真觀察,教師獲得幼兒反饋過來的信息,結合得到的信息對教學進行改進,使幼兒在課堂學習中的積極性更高。
教師的教學反思論文
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上對教師專業化發展問題的思考和研究,使教師的反思問題受到空前關注。在我國倡導教師對自身實踐的反思,已逐步成為研究教師專業發展的主流話題。本文就教師如何進行教學反思,如何促進教師有敬地進行反思等方面進行探討,以期對廣大教師的發展有所幫助。
一、教學反思的要義
所謂教學反思是指教師以自己的教學過程為思考對象,對自己的教學行為、教學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從而提高自己教學能力的過程。它是對過去經驗的反思,同時又是做出新計劃產生新行動的依據,以達到提高教育教學效果,促進學生進步和提升教師專業素質發展的目的。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教師的自知會賦予教師較大的創造性并較少歪曲對教育現實的認識。自知并非理所當然的,也不是想知道自己,就知道自己了。教師只有深入了解自己的教學活動,才能不斷改進自己。現實的狀況與人們的理想要求是個體進步的動力,反思性實踐的過程正是一個有效的動機激發的過程。因而,教學反思能激勵教師不斷認識自己,改進自己
教學反思可以是多方面的,可以反思教學失敗的原因,可以分析教育成功的因素,也可以提出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和困惑,還可以對某種教育思潮和教育理念進行思考。反思的內容一般有:①我在教學中遇到了什么問題?②我怎樣解決這個問題?③我為什么要這樣做?④我采取的策略解決問題了嗎?⑤我的做法是否符合教學原理,是否符合學生的需要?⑥我從中得到了什么啟示?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深入思考,促使教學的內隱決策清晰和明確起來。經過多次這樣的實踐,逐步形成教師必備的品質。
二、教學反思的過程和方法
高校教師教學反思論文
一、高校教師的教學內容反思
高校教師的教學內容反思必須與科研緊密結合,形成教學與科研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目前高校教師的崗位類型一般分為研究型、教學—研究型和教學型三種。不管哪種崗位類型,高校教師都必須具備科研能力。之所以分成三種崗位類型,不過是工作有所側重。因為我們所面臨的21世紀已進入知識經濟和信息時代,國與國之間的競爭不斷加劇,科學技術創新能力,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指標。高等學校作為知識傳播與知識創新這兩大支柱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了國家大量的科研任務,高校教師已成為我國科技創新的核心力量,對建設創新型經濟、創新型社會、創新型國家起著舉足重輕的作用。就教學型高校來說,同樣需要有科研創新牽動。因為教學型高校肩負著培養有技術專長的能夠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高素質人才使命。知識經濟的日新月異的發展,要求學生學習的知識必須與社會需求無縫接軌,教師如果不能隨時跟蹤知識更新,就無法傳授給學生新的知識以面對社會挑戰。這一點無論是教育主管部門,還是高校領導都有明確的認識。但是,我們卻遺憾地發現,高校教師中存在著科研與教學內容相脫離的現象。至于教學反思與科研緊密結合更是無從談起。其中主要原因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科研功利化。部分教師把科研只作為晉職的敲門磚,不重視科研與教學關系;另有不想參與晉職比拼的教師,科研只是為了完成學校規定任職期間的科研任務,保住職業飯碗,至于是否與教學掛鉤,了無掛懷。第二,科研游離化。許多高校教師研究方向遠離所教學科,盡管取得科研成果,但卻與提高學科教學質量無補,與教學反思無補。第三,科研投機化。部分高校教師科研處于一種投機化狀態,既不考慮自身知識體系的建構,也不考慮研究方向的統一性,只是什么方便寫什么,什么冷門寫什么。東一頭,西一頭,研究方向模糊,研究思維模糊,根本談不上以科研引領教學。教學內容的深度與廣度,是否具有創新性是高校教師教學反思的重要方面,要使這種反思真正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有助于高素質的人才培養,就必須與科研緊密結合。在教學內容反思中遇到問題,通過科研可以發現學術界最新研究成果,直接用于教學;通過撰寫科研文章,進行創新研究,也可以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教學中又可以發現科研某方面的不足,反過來促進對某一專題的深化研究,形成教學科研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促進這種良性循環的措施有如下幾個方面:第一,在政策上規定高校(尤其是教學型高校)教師的科研必須與所教學科內容密切結合,使科研成為教學內容反思的行為延伸,使科研成為更新教學內容、拓展教學內容的先導。第二,科研必須為教學跟蹤學術前沿服務。高校教學內容脫離實際,已經成了高校培養適用型人才的瓶頸。有的教師一本講義講幾年甚至十幾年,如果沒有科研跟蹤學術前沿,必然造成教學與實踐脫節。第三,科研必須為教學內容創新服務。教學內容創新要建立在充分了解學術前沿成果基礎之上,建立在科學鑒定新學術成果基礎之上,建立在教師對新成果的充分內化有效把握基礎之上。只有將科研真正置于教學內容反思延伸位置,才能使教學內容反思與科研形成良性循環。教學內容反思給科研提供研究專題,研究專題解決教學內容反思的問題,相互促進,共同提高。
二、高校教師的教學方法反思
高校教師的教學方法反思必須與教學研究緊密結合,搭建起師生共同建構知識的快速通道。教學方法的反思,必須要以課堂教學為核心,通過實踐、反思、再實踐的過程來不斷提高教學能力和理論認識。教學與反思的過程中要關注學生反應,在反思中要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從學生的課堂反應、接受效果中來反思自己教學方法的得失。目前在校的大學生是伴隨著中國社會的大變革而成長起來的一代新人,中國發軔于20世紀80年代的大眾文化對于當代大學生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大眾文化多元化取向,培養了學生個性化的審美需求;大眾文化的娛樂性特征,培養了他們習慣借助于形象化媒介感知世界;大眾文化的功利性引導培養了學生以功利主義眼光判斷知識價值。如此諸多的變化,要求高校教師必須通過教學方法不斷反思,搭起現代師生共同建構知識的橋梁,而這個橋梁的搭建必須與高校教師的教學研究緊密結合起來。但我們同樣遺憾地發現,這個結合并不理想。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教研論文選題并不是來自教師自己的教學反思,而是一般意義上就理論談理論,或者生搬硬套教育新理念,或者翻版成功經驗。了,只是雨過地皮濕,根本解決不了自身教學反思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第二,教研課題多由上級主管部門統一命題,教師自己命題往往很難通過。統一命題的結果是教師搞教研課題實際上等于在做命題作文,只要按題作答,做好啟承轉合就算完成任務。至于教師在教學方法反思中遇到的個性化問題,要么擱置,要么自行解決。第三,教學方法反思限于膚淺化、瑣碎化,而教學研究往往不能及時使之上升到理論高度,使教學方法反思陷于一事一議的窘境。解決以上問題的對策有如下幾方面:第一,教學方法研究選題必須來自教師的教學方法反思,解決教師教學中遇到的個性化問題,并且在用于教學實踐時,具有實效性。第二,抓住“兩頭”,改變教研課題主管部門的工作。一方面取消教研課題主管部門的具體命題,只劃定范圍,把具體命題權回歸一線教師;另一方面轉變目前官僚式單一紙制材料案頭課題驗收方式,輔以抽樣實地考察驗收。第三,鼓勵教師將教學方法反思上升到理論高度,使教學方法反思問題的解決步入科學化、理論化、規范化的軌道。
三、高校教師的教學反思
高校教師的教學反思必須與內化教育新理念相結合,以便更好地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要堅持終身學習。在知識經濟和信息化時代,教師的專業成長,必須在終身學習、不斷更新知識結構、不斷追求至善的大文化背景下得到實現。所以有人說教師的專業化成長大約需要一生的時間,是言之有理的。教育新理念是教師專業化成長的推進器,因為教育新理念是滲透于教師觀念形態的思想意識,它一旦在教師的心靈中扎下根,就會直接制約教師的教學動機、教學方法、教學風格、教學行為等等,也會對教師職業化道德人格產生直接影響。所以,高校教師的教學反思必須與內化教育新理念相結合,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高校教師的教學反思必須與內化教育新理念相結合,才能不在紛繁多樣的教學改革中迷失自我。目前指導和影響基礎教育進行的新課改的“三大理論”支柱是建構主義理論、多元智能理論和有效教學論。建構主義理論認為認識不是被動地通過感官接受的,而是通過大腦根據自己的經驗加工建構的;知識不是對本體論意義上的客觀世界的發現,而是人經驗世界的一種建構,一種創造,是人創造的產物,知識是生成性的;認識是主觀的,而不是客觀的;認識不能準確無誤地表征客觀世界,沒有絕對正確的認識,知識的功能是適應世界,并為建構經驗世界服務的。它為我們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正確引導學生進行新的知識建構,提供了理論支撐。而多元智能理論則為我們全面評價學生,發現學生自身所具有的個性智能,并加以準確的肯定、鼓勵和引導,認定學生個個是人才,個個能成才,給予了原則性指導。有效教學論則給我們如何提高教學效率,提供了方法論的支持。這“三大理論”支柱所形成的教育新理念,同樣適用于高校教學改革。教學反思隸屬有效教學論理論范疇,但是必須有“三大理論”的融會貫通才能使教學反思獲得理論支撐,才能使教學反思的問題解決,具有理論縱深。以“三大理論”構成的教育新理念延伸為教育改革的一系列探索:問題式教學、案例式教學、情境式教學、開發非智力因素教學、加強師生互動式教學、學生自主體驗式教學、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教學評價主體由教師走向多維,評價形式由單一轉向多元等等,紛至沓來。教師在教學反思中,如果沒有在宏觀上、深度上內化教育新理念,極容易迷失在一個個具體瑣細的問題之中。高校教師的教學反思必須與內化教育新理念相結合,才能涵養出具有個性化的教育觀與方法論。教學反思根據不同需要可以劃分不同類型,上文是以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劃分教學反思類型。還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把教學反思劃分為單元反思、單項反思、創新反思等等。單元反思是在進行一個相對獨立的單元教學內容后的教學反思,這種反思的目的是對單元教學中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完成情況、教學方法的運用、教學風格等多方面教學實踐進行綜合性反思,從中總結提煉出成功的經驗,找出不足,為下一單元教學提供良好的思想準備。單項反思,是教學反思實踐中運用較普遍的一種反思方式,即教學中的某一單項內容進行反思,便于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如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貫徹情況,問題式教學實踐情況、師生課堂互動情況等經驗與不足的反思。創新反思,是一種以素質教育為目的深化教學改革的教學反思,這種反思沒有成例,需要教師逐步探索,積累經驗,所以更加彌足珍貴。不管哪一種類型的教學反思,都離不開教育新理念的指導,都必須在教育新理念的關照之下進行。否則教學反思必然陷于膚淺化、碎片化。因為就人的認識規律來說,教師掌握了教育新理念,只能說完成了對教育新理念的初步認識,這個新理念是否管用,是否能達到素質教育目的,還必須到教育實踐中檢驗。每個教師在實踐檢驗中,由于原有的學識水平、情趣愛好、表達習慣、教學風格的不同,必然使教育新理念的落實打上個性化的標簽。這種標簽是獨一無二的,是不可復制的。西方有句名言: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說得正是這個道理。這就需要每一位教師在教學反思中,從肩負的歷史使命出發,從承擔的社會責任出發,從自身專業化成長出發,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升華到理論高度。充滿激情地主動內化教育新理念,使之成為自己個性化的教育觀、方法論組成部分。這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教師正是在這個過程中實現職業生涯的不斷完善,生命價值的不斷提升。
反思與評價學生教學論文
1研究對象和方法
1.1研究對象以評價反思性學習模式在教學實踐中的效果為研究對象,以山西師范大學2010級排球選修班學生為實驗對象,就“評價反思”學習模式的應用進行深入研究。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
查閱文獻,通過教學實踐的觀摩為實驗研究提供理論參考。
1.2.2問卷調查法
反思性教學與教學能力的提高剖析論文
摘要:反思性教學以解決教學問題為基本點,把師生共同發展作為教學的主要目標,通過教學反思和反思性教學的應用,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
關鍵詞:反思反思性教學教學能力
反思性教學(reflectiveteaching)又稱反思性實踐(reflec-fivepractice),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國際師范教育領域出現的一種新的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活動。它是培養教師專業素質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教師教學能力的重要途徑。
1反思性教學
1.1反思性教學的含義
反思性教學作為一種思潮或運動,在其發展過程中,不同的倡導者根據自己的經驗和意圖從不同方面對其概念進行診釋,但多將界定重點放在促進教師專業能力發展方面。現在較能得到認同的是我國學者熊川武對反思性教學的定義,他將反思性教學界定為:反思性教學主體借助行動研究,不斷探究與解決自身和教育目的以及教學工具等方面的問題,將“學會教學”一與“學會學習”結合起來,努力提升教學實踐合理性,使自己成為學者型教師的過程。這一界定說明了教師在反思的過程中既是教授者又是學習者,同時又突顯了教師反思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