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論壇范文
時間:2023-03-29 19:31:1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教學論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英文名稱:Cutting Edge Education
主管單位:湖南省教育廳
主辦單位:湖南師范大學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湖南省長沙市
語
種:中文
開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673-1875
國內刊號:43-1041/O3
郵發代號: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2007
期刊收錄:
核心期刊:
期刊榮譽:
聯系方式
期刊簡介
《當代教育論壇》(旬刊)創刊于2002年,由湖南省教育廳主管,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主辦,屬全國教育科學類核心期刊。雜志每月三期,為宏觀教育研究、學科教育研究、校長教育研究。雜志創刊四年,就在《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高等教育文摘》等國家權威媒體上全文轉載和摘要文章238篇,在全國1309種教育類雜志中排名第7位,在全國業界具有了一定的權威性和影響力。
宏觀教育研究:主要是以高等教育、農村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民辦教育、教育發展等宏觀研究為重點。尤其刊發恢宏、大氣、爭鳴、創新的大理論。該刊是各條戰線的教育科研人員、研究生交流和傳播學術思想的重要園地。
篇2
【關鍵詞】借鑒 課堂 現象 觀念
以借鑒昌樂二中的課堂教學模式為主要內容的課堂教學改革,開學以來,在我校全面推開,雖然大家都做了大量工作,并從技術層面看,取得了階段性成績,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發現,課堂上時間浪費嚴重,學生學習膚淺,不但沒有實現高效教學的目標,反而出現了“教學時間總是不夠”的現象,以至于我們的擔心變得更加強烈。
昌樂二中的“預習、展示、反饋”課堂教學模式,體現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彰顯了“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念,方向肯定是正確的,為什么我們的實踐不盡如意呢?我以為,我們在實踐過程中,只有形式上的模仿,而沒有觀念上的改變和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的轉變。具體地講,就是沒有真正把教和學的關系搞清楚,沒有把“以學定教”的思想貫徹到具體教學過程中。
教和學的關系問題,是貫穿教學活動的基本問題,教和學、學和教是相伴而行的,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根據具體情況,既可以先學后教,也可以先教后學,沒有硬性規定,整個教學活動,可以說是“在教中學,在學中教”,但必須要“以學定教”,那么,怎樣才能做到“以學定教”呢?
首先,我們要認識到,“預習、展示、反饋”并不是一個僵化的模式,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根據“學”的困難程度靈活處理。對于難度較大的問題,我們可以把它分解成若干個小問題,在每個小問題的教學中讓學生經歷若干個螺旋循環的“預習、展示、反饋”三個環節。對于學生容易接受的課題,就應該一次性安排三個環節的活動內容。并且在每一個具體環節中,我們也不能生搬硬套,時間分配、任務安排、目標要求等都必須因“學”的情況而定。
篇3
也許,他骨子里根本就不適合成為老師: 沉默、閉鎖、木訥、不善言辭。他曾一度覺得自己像一棵卑微的小草,除了被生活裹挾,一生難有作為。后來居然繼承師業,多半還是要歸功于他的三位老師。
第一位是他的初中數學老師,剛剛工作,年紀比他大不了幾歲。老師的第一節像是在相親,局促而慌亂,結果被一道幾何題掛住了,滿臉通紅,嘴唇緊咬,急得直跺腳……后來在深夜,他常看到老師房間的窗欞上映出桔紅的剪影,而老師的課越來越順暢,越來越有味道……
第二位是他的高中語文老師,個頭不高,貌不驚人。可是一開口授課,就震倒了所有人。老師上課手頭上從來沒有教案,一張口就像上緊了發條的機器,所有的知識一個挨一個按程序往出蹦,而且詩書滿腹,無窮無盡:一個文言詞的用法,幾十個文句信手拈來,一字不差;講《紅樓》,能一字一句地背出寶黛的原話夾……唯一遺憾的是老師的眼晴永遠盯著天花板,從不顧盼他"跪拜"的目光……
第三位是他畢業時的實習指導老師,一位年齡不算大的"老學究",嚴厲得要命。試講的時候,他不小心在板書時寫錯了字,把印度的"土兵"變成了"士兵"。"老學究"勃然大努,一把將他從講臺上拉下來:"誤人子弟!",當眾大聲呵斥道。他羞得想找個地縫鉆進去……
現在他仍然不善于表達,不長于交際。在生活的其它領域,并不比一棵草強大多少。但唯獨課堂是他不卑不亢的領地。只有在那里面對孩子,他才能從容自如,才能找到真實的自我。他常常想起人生中的三位老師:
從第一位老師身上,他明白,沒有人人注定為了什么而生,沒有什么事可以一勞永逸。要做要一件事,需要力氣,需要勞動,除了勤能補拙,別無捷徑;
從第二位老師身上,他明白,專業是每個從事它的人的臉面,要靠努力、能力、實力為自己掙臉,越是專業的事,越要用專注的心去贏得別人的尊重,自己的尊嚴;
從第三位老師身上,他明白,"一葉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微言顯大義,自己所上的每一課,自己的一言一行,甚至與教育關聯的每一個細節,都是精妙的存在,需要精心、精致、精確無誤。
回想三位老師,他更明白,教育就像掬一捧沙,稍有松懈,良知便會從指間流走。因此,教育人應彎得下腰,沉得住氣,方能抬得起頭。
篇4
問題討論是學生在“知識論壇”上開展的主要學習活動。在知識建構學習模式中,除了課堂上教師引導學生針對大家共同關注的問題進行面對面交流外,更充分的討論在網絡平臺上。在“知識論壇”上,學生圍繞單元主題發帖提出自己想探究的問題,然后全班學生自主選擇感興趣的問題回帖發言或評點,參與討論交流。我們提倡學生表達真實的問題和真實的觀點,從而實現學習個體和團體知識的共同成長。
但是,并不是所有學生提出的問題都能引起同學的關注和進一步的深度討論,達到促進學生思維成長的作用。后來,我接觸了華南師范大學附屬小學特級教師吳向東老師提出的“情境導向模型”,該模型特別強調在真實情境中讓學生解決具有一定難度、有挑戰性的“劣構問題”。我在知識建構教學中應用該模型時發現,相比于那些通過搜索就可以找到確切答案的“良構問題”,“劣構問題”對學生思維的鍛煉要充分得多。由于討論的“劣構問題”始終對應著真實情境中的問題解決,學生在動機投入上與以往的泛泛討論也是不同的,他們的興趣更濃,交流討論活動更持久。現在,我們所組織的知識論壇問題討論都一定程度上借鑒了“情境導向模型”的思想,從中深切感受到了“劣構問題”的一些獨特價值。
劣構問題更易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
美國知名教學設計專家D.H.喬納森把問題分為“良構問題”和“劣構問題”兩大類型。“良構問題”是指限定性條件的問題,它具有明確的已知條件,并在已知條件范圍內運用若干規則和原理來獲得同一性的解決方法。“劣構問題”具有多種解決方法、解決途徑和少量確定性的條件。這些條件不僅不易操作,而且包括某些不確定性因素,如哪些概念、規則和原理對求解方法是必要的,如何將它們組織起來,哪種解決方法最為合適等。
我們在知識建構教學中,引導學生認識并提出有討論價值的問題。問題要盡量貼近真實生活、難度適宜、在課本上找不到現成答案、具有開放和發散性、能分解成多層次問題、可以通過實驗探究找到解決途徑……這些問題符合“劣構問題”的特征。例如,我們引導學生關注消化系統是如何工作的,并以面包在體內的消化為例談一談,而非簡單的“消化系統的構成和作用”這樣的良構問題。“劣構問題”能成為學生學習中促進思維發展的誘因和動力。這個過程中討論對話(包括課堂上的交流和在線交流)所起的作用,不是單純的知識再現或傳授,而是分享知識和觀點、相互補充支持或批駁、點評,以及澄清、鼓勵,從而使學生思維觀點得到發展,建構出新的認知。
有利于學生觀點的持續改進和思維品質的提升
作為一種探究性教學活動,知識建構學習以學生的觀點生成和持續改進為中心,直接關注學生面對各種問題情境所進行的知識或觀點生成和持續改進過程。由此,它要求我們按照觀點改進而非尋找答案的思路來組織探究學習過程,即在提出問題后,不是讓學生借助各種資料找出正確答案,而是強調讓學生提出自己的猜測性想法,再通過探究過程綜合利用有關信息和數據不斷改進自己的觀點。
而對“劣構問題”的探討就能滿足這樣的要求。因為通常它都牽涉比較復雜的關系,學生的認知資源不可能一次性地處理全部的關系,而只能先在一個水平上考慮一些關系,形成對問題的理解,進而在這個理解水平的基礎上再進一步探究,不斷層層深入地追問探尋,使問題的空間隨著問題的解決過程而延展。
在分析解決“劣構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必須進行一系列的思維活動和信息處理。比如,要思考收集、查詢信息的方法與途徑,所需要信息有哪些限制,對網絡信息的判斷、鑒別和選擇加工,在論壇討論中如何更形象、簡明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以及對于別人觀點、信息的判斷取舍,等等。經過這樣的合作探究“思維訓練”過程,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組織語言等思維品質會不斷得以提升。
有助于學生表達多元化觀點,培養創新思維
“劣構問題”除了具有適宜的難度和合適的梯度外,更具有一定的思維容量,即思維的深度和廣度。首先,從思維方向來看,它具備了一定的開放性,即“劣構性”,因為開放性的問題可以給學生更廣闊的思維空間,有利于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確保思維活動持續地進行;其次,從思維力度來看,它應該是學生通過深入思考才能解決的問題,而不是知識簡單再現的良構問題。在知識建構課堂中,學生提出多元化的不同觀點是必要的,我們鼓勵學生提出多元化的觀點。對話中可以有辯論和批駁,但是要以事實和證據為依據,要有說服力,要顯示出對他人的尊重,同時并不急于得出結論性答案,而是推動大家進一步思考。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更容易打開思路,多角度、多層面地分析問題,更容易形成創新思維。
培養學生的集體學習責任感
知識建構學習過程是團體知識的發展過程,強調培養學生的集體學習責任感。每位學生作為知識建構共同體的一員,合作承擔學習探究的責任,為了推進認知的發展,課堂中每位學生都要發表自己的觀點,做出自己的貢獻。
而論壇中問題的“劣構性”有利于促進學生通力合作、集思廣益來解決大家共同關注的問題。因為這類問題存在太多不可知的部分,難以確定哪些規則和原理是解決問題所必須的,也難以確定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步驟,需要通過嘗試不同的解決方案去尋找最佳的解決辦法,要解決這樣的問題單純依靠個體的智慧和力量顯然是不夠的。針對同一個問題,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思路和視角,各個成員將自己的疑問、假設、事實證據、資料等在論壇中發表和共享,同時也要學會如何與團隊中的伙伴交流、討論、質疑、澄清等。在交流對比了多種不同的觀點、論據之后,更容易找到最佳的解決途徑和更科學的解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集體學習責任感自然而然地形成,會切身體會到知識的獲取和更新是通過大家集體智慧建構而成的,同時也能意識到個人知識的發展有賴于共同體知識的增長。
通常,學生在知識論壇上經過自主選擇問題發帖討論兩周之后,即能發現:不同的問題學生回帖參與度不同,所引起的學生的思維參與程度是不同的,在促進學生對知識理解方面的作用也不相同。凡是學生回帖率高、參與度高的問題,一般都具備“劣構問題”的特征;而回復少的問題帖子,要么是感興趣的學生很少,要么就是屬于“良構問題”,即問題指向性較強,很容易在課本上或通過閱讀資料找到明確的答案。
篇5
培養目標、內容建設和機制建設這三個要素構成了實踐教學體系的基本框架,其中培養目標是先導,內容建設是核心,機制建設是保障,三個要素各有內涵又緊密聯系,互相依存、互相促進。
一、培養目標是先導:立足于研究生特點
實踐教學體系建設應該首先從人才培養目標著手,準確定位人才培養目標,并將其解構為具體的基礎理論知識、素質、能力等構成要素,建立符合理論學科特點的人才培養方案,進而通過調整課程結構,優化教學內容中的實踐環節,構建與之相適應的實踐教學體系。一個明確而現實的人才培養目標將為理論學科實踐教學體系建設提供清晰的方向。
準確定位培養目標必須立足于理論學科研究生的特點和實際情況。2005年國務院學位辦決定將理論提升為一級學科,下設六個二級學科,即基本原理、發展史、中國化、國外、思想政治教育、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等。除了思想政治教育,其他二級學科目前并沒有與之相對應的本科專業,因而絕大多數理論學科的研究生屬于跨專業。研究生在本科階段的專業主要包括歷史學、社會學、政治學、法學、漢語言文學等文科類專業,也有少數理工科專業,這導致理論學科研究生的基礎理論功底普遍相對薄弱。
在當前研究生大規模擴招的背景之下,研究生的就業壓力逐漸凸顯。為了解決就業問題,理論學科畢業生廣泛擴展就業渠道,就業呈現多元化趨勢,政府機關、事業單位、高校和初高中、各類公司等成為畢業生的主要去向。
遵循從實際出發觀點的指導,理論學科研究生的培養目標必須立足于研究生的自身特點和實際情況,尤其需要考慮其專業知識理論功底和未來就業方向,因而應該將夯實理論功底,增強實踐能力作為基本的培養目標。在增強專業理論的基礎之上,注重提升研究生的綜合素質,尤其是自主學習能力動手實踐能力,培養政治素質過硬、實踐能力強的理論人才。理論不同于其他學科,它融知識性、科學性、意識形態性和實踐性等多種特性于一體,必須將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有機結合起來。此外,經典原著作為學習和理解理論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料,但是對于大多數理論功底較為薄弱的研究生來說,經典原著的學習會略顯艱澀,甚至不少同學覺得枯燥,因而必須通過形式多樣、內容鮮活的實踐教學來激發研究生的理論學習興趣,加強實踐教學和理論教學的相互滲透,提升教學效果。
二、內容建設是核心:課堂內和課堂外結合
內容建設是構建實踐教學體系的核心,通過整合實踐教學資源,豐富實踐教學模式,做到課堂內和課堂外的有機結合,充分調動研究生參與實踐教學的積極性。
1.課堂內:學生講課、課堂辯論、案例分析
課堂內是教學活動的主要陣地,有效利用課堂內的教學時間開展實踐教學活動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課堂內通過學生講課、課堂辯論、案例分析等多種實踐教學模式,讓研究生真正參與到課堂中來,發揮研究生的主體地位,在加深對理論知識理解的同時全方位地鍛煉其綜合素質。
學生講課是研究生實踐教學的有效形式,是教學相長的另一種體現。通過教師和學生身份互換,學生在備課過程中主動去學習相關理論,消化吸收后再通過講課的形式傳授給其他同學。這種模式不僅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理論的記憶和理解,同時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為了授課需要精心備課,尋找相關素材制作電子課件等,最終通過課堂講授的形式進行呈現,這一個過程不僅有助于鍛煉研究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更是創造性思維能力的體現,是一個綜合素質的考驗。最后通過教師的點評,對于研究生講課中的閃光之處給予肯定,不足的地方今后改進,并對相關理論知識的難點進行闡釋,及時為研究生答疑解惑。
針對一些比較敏感而大家又比較感興趣的理論熱點問題,比如公平和效率的關系問題,組織研究生進行課堂分組辯論。這既可以展現研究生的個性風采,鍛煉其思辨能力,同時真理也會越辯越明。在激烈的思想交鋒中明晰爭議問題的是與非,培養和樹立研究生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并且加深對理論問題的理解。辯論既是對口才和語言表達的鍛煉,也是研究生活學活用理論的過程,堅定其信仰,學會用的觀點去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案例分析是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有機結合。運用理論對具有典型特征和代表性的案例進行深入解剖,在理論聯系實踐的過程中,讓研究生切實看到理論對社會實踐的強大指導作用。通過案例分析教學,讓研究生學會獨立思考社會問題,提升研究生在理論的指導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課堂外:讀書會、社會考察、課題調研、學術論壇
課堂外是研究生實踐教學的廣闊舞臺,充分利用課堂外的時間和空間開展實踐教學,對構建和完善實踐教學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讀書會、社會考察、課題調研、學術論壇等都是課堂外十分有益的實踐教學模式。
讀書會為研究生提供了一個定期的思想交流平臺。在學習理論的過程中,研究生還需要廣泛涉獵歷史、美學、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知識,這不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也能開拓眼界和思維。通過定期的讀書會活動,研究生分享閱讀中的收獲,激發和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同時,研究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養成撰寫讀書筆記的良好習慣,及時記錄下所思所想,提高書面文字表達能力。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現實社會中蘊藏著豐富而鮮活的一手材料,是研究生認識社會的重要途徑。社會考察是讓研究生帶著問題深入社會,通過切身的直觀體驗和觀察,加深對于理論的感性認識。的認識論表明:認識的唯一源泉是物質世界。認識依賴于實踐,人們的認識過程必須經過感性認識階段,然后上升到理性認識階段。到社會實踐中去考察,就是的認識論的具體運用。考察結束后,研究生提交考察報告,充分運用所學專業基礎理論知識,結合自己的考察經歷和調查資料,對相關社會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
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總結。
課題調研是研究生學習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環節。研究生通過課題調研的形式參與到實踐教學中來,充分發揮研究生的問題意識和專業特長。社會科學的研究從來都不是閉門造車,研究的命題不僅來源于實踐,最終形成的研究成果也將用來指導實踐。課題調研是一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提出解決對策的過程,是研究生運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體現。此外,研究生通過課題調研熟悉和掌握社會科學的基本研究方法,為研究生學位論文的順利完成積累了寶貴的實踐經驗。
學術論壇是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一次集中檢閱,為研究生營造濃厚的學術氛圍。專業基礎差,理論興趣不濃,科研能力弱是理論學科研究生中廣泛存在的現象。為了扭轉這種不良現象,激發研究生的科研興趣,提升研究生的理論水平,通過舉辦研究生學術論壇來營造學術氛圍。提前確定學術論壇的主題,給予研究生充分準備論文的時間,從提交的論文中間選出幾篇優秀論文,在學術論壇上作主題發言。其他研究生通過互動提問的方式參與到學術論壇中來。
總之,實踐教學要充分利用好課堂內和課堂外兩個平臺,將理論和社會熱點問題結合起來,使得理論問題不再呆板和枯燥。在運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使這一學科活起來、動起來、用起來,拓展研究生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廣度和深度,提高研究生的綜合能力,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實踐教學模式的具體形式無窮盡,在人才培養目標的正確指引下,任何有利于理論學科研究生培養的教學模式都應該充分運用起來,發揮教師和研究生的創造性。
三、機制建設是保障:完善實踐教學管理體系和評估體系
由于實踐教學跨越課堂內和課堂外兩個時間和空間,必須通過機制建設予以保障,加強和完善實踐教學的管理體系和評估體系建設,否則實踐教學很容易流于形式,教學效果也將大打折扣。
1.導師組負責制:發揮導師主導作用和研究生主體地位
導師制是目前我國研究生培養的基本模式,實踐教學的管理工作也離不開導師,通過建立各學科導師組負責制,充分發揮導師的主導作用和研究生的主體地位。導師為人師表,要不斷提升自身素質,通過言傳身教和潛移默化,為研究生樹立為人處事、治學研究的典范。導師要注重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從入學教育貫穿到畢業教育,幫助研究生牢固樹立積極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認識到研究生學習的價值所在,充分利用好在校期間的時間和精力,提升自身綜合能力。研究生要積極主動和導師進行溝通和交流,做好職業生涯規劃,按照個人興趣和專業特長尋找研究方向,向導師尋求指導。
各學科導師組根據學科特色,適當調整實踐教學模式,積極協調學校各院系和各部門關系,為研究生培養爭取有利條件。同時,積極調動導師組的社會資源,為研究生的實踐活動提供廣闊的平臺。導師組在進行實踐教學活動規劃時,在尋求共性的基礎之上要給予研究生個性發揮的空間,遵守教學和教育規律,力爭做到因材施教。
2.加強實踐教學評估體系建設
加強實踐教學評估體系建設,制定相應的考核細則,確保實踐教學落到實處,收到實效。課堂內的實踐教學活動根據表現按照一定的比例計入研究生課程考核的最終成績。課堂外的實踐表現可納入研究生學業評價體系,制定量化的考評和獎勵機制。實踐教學評估體系要綜合考量研究生參與實踐教學的時間和態度,做到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的統一,做到實踐教學過程評價和實踐教學結果評價的統一。建立科學合理的實踐教學評估體系,將有助于明確實踐教學的目標,激發研究生的積極性,更好地發揮研究生的主體地位。
3.將實踐教學納入課程設置:常態化、規范化
在研究生培養計劃中,將實踐教學納入課程設置,開設實踐課和實踐學分,使其成為研究生的必修課,進行常態化和規范化的實踐教學模式。寒暑假是研究生深入社會,開展社會調研的最好時機,合理規劃研究生寒暑假時間,設置相應的實踐教學要求和目的。在學校統一部署和安排下,研究生可以提前規劃調研選題,有序開展各項社會調研項目。研究生帶著平時學習中遇到的理論困惑,深入社會通過調查研究,進而解疑答惑,在社會實踐和調研中得到綜合鍛煉和成長。
篇6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論;案例教學法;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5)01B-0081-02
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以及素質教育的深化,小學語文教學論教學的理念和方法也在發生變化。小學語文教學論是一門實踐性、應用性以及理論性較強的學科,在小學語文教學論教學中充分應用案例教學法,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創新能力,促進語文教學實效性的提高。
一、《小學語文教學論》中案例教學法的應用策略
(一)優化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作為課堂教學活動中的重要環節,其明確與否直接影響著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對于小學語文教學論而言,教學目標就是讓學生能夠對教學的基本原則和基礎理論進行全面系統的掌握,確保學生能夠具備實踐能力,有效地實現教學理論的構建。將案例教學法應用在小學語文教學論教學中,必須對課程教學目標加以明確,將其作為課程教學的重要依據。同時要對教學案例進行合理選擇,保證其含有豐富的專業知識,能夠與教學目標一致,有效地突出教學的原則與理論,合理安排和設計教學流程,從而促進教學活動的順利實施,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一般而言,教師在進行案例教學時,必須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輔導和引導作用,促使學生能夠自覺主動進行探究。當然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引導者和組織者,必須要具備判斷能力,可選擇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對案例進行討論和評析。這樣能夠給予學生充足的空間和時間分析案例,為學生提供交流和對話的機會,促進教學實效性的提高。
(二)合理選擇教學案例
案例的選擇和搜集是開展案例教學的基礎,對案例教學的順利開展具有重要的影響。在小學語文教學論教學中應用案例教學法時,其可以選擇原生態案例、音像案例以及文字案例等,但是必須對學生的知識背景以及課程的整體內容進行綜合考慮,這樣才能促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例如,在講解字詞句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搜集字、詞、句,合理選擇教學案例,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在指導學生學習自然類課文時,教師可以一邊感受課文中描述的美景,一邊學習作者在字、詞、句方面的寫作特點,要求學生對“是……也是……”“既……又……”“因為……所以……”等詞句進行仿寫。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理解這些詞句的內涵,增加學生的詞匯儲備,還能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這些美景,充分調動主觀能動性,享受學習的樂趣。
(三)有效研讀評析教學案例
研讀和評析教學案例是案例教學重要環節。教師向學生展示教學案例時,應認真指導學生閱讀和研究案例材料,并對其具體內容和有價值的命題進行深入分析。1.對對案例中揭示的情況和事實進行了解和掌握,并對案例中教師的地位加以明確,考慮教師的對策和行為是否合理。2.要案例的因果關系加以重視,全面了解問題發生的原因,掌握問題的解決方法。3.對案例中即時性問題和基本性問題加以區分,有效掌握問題與事實背后的規則和原理加以了解,并歸納、總結、推理、演繹以及解釋案例中的信息。同時利用已學知識和經驗綜合評判案例中的內外部因素和背景材料,并提供有效的方案和解決對策。教師在應用案例教學法時,可以充分發揮小組合作的作用,要求學生能夠分析和研究案例,并將相關的問題加以綜合,借助集體的力量加以解決,這樣能夠有效地保證課堂教學的活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此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對案例的背景、觀點以及事實等加以熟悉,并對案例蘊涵的規則和原理等加以明確,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合理歸納和總結。
(四)創設有效的案例教學情境
在小學語文教學法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用案例教學法時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并結合這個時期的認知規律,將教學內容用他們熟悉的生活場景反映出來,為他們營造出一種和諧、輕松的學習環境,從而觸發他們的情感體驗,激發他們的思維。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案例教學情境來引導學生仔細觀察,逐步加深他們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一些常識性文章的教學,案例教學情境的創設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完全可以帶學生實地觀察生活中的常識,讓學生切身感受到知識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特點,能夠融入到大自然中去親身體驗,這樣在課堂學習中就能充分調動學生們的想象力和積極性。
二、“案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學生積累知識
在小學語文教學論教學過程中,教師多重視專業知識和教學經驗的積累,對實踐的重要性加以忽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實踐知識的獲得主要是通過案例教學法加以實現的。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引入真實的案例,讓學生能夠通過換位思考正確地看待問題,合理創設教學情境,促使學生有效解決問題。這樣能夠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促使學生將理論與實踐進行有機整合,提高學生的技能,拓展學生的視野,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一般案例教學多是由師生共同合作加以完善,教師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引導和幫助學生,并與學生相互協商和尊重,促使學生積極發表見解,從而加強師生的交流,增強合作能力,促進師生的共同進步。此外,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語文教學論教學中的重點就是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案例教學法的有效應用,能夠提高學生觀察能力、思考能力以及探究能力,確保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自主學習和自我反思,全面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在深入探究案例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積極地引導學生去發現和思考問題,并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法,同時對學生的主體地位加以體現,促進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三、結束語
案例教學法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在小學語文教學論教學中的合理應用,能夠促使學生積累知識,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合作意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合理利用教學案例,通過豐富的教訓和經驗引導學生進行高效學習,優化知識結構,促進教學質量和效果的提高。
小學語文教學論作為一種重要的基礎專業課程,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合理應用案例教學法,能夠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張巧文.案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論教學中的應用策略研究[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2).
[2]王本火.案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教育教學論壇,2014,(4).
[3]林江彩.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案例教學法的應用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4,(20).
篇7
中圖分類號:G633.7文獻標識碼:A
Middle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Under Cognitive Learning Theory
ZHENG Ning, ZHOU Min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80081)
AbstractCognitive learning theory is a learning theory by studing of human cognitive process to explore learning rule. This paper through summarizes the main points of view of cognitive learning theory, analyzed the use of cognitive learning theory in high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aims to use its theories and ideas to provide new methods and strategies for the physics teaching.
Key wordscognitive learning; middle school physics; learning process
1 認知心理學相關
認知主義學習理論20世紀60年代興起的認知心理學為基礎,重點研究人的認知過程,認知包括感知覺、注意、記憶、思維和推理、問題解決等。①學習的過程是外界刺激和主體內部心理過程相互作用的結果。通過探究人的認知過程來啟發教學。(1)感知覺。感覺是對客觀事物個別屬性的認識。知覺是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映,是對事物的整體認識。②感知覺系統的目標之一就是識別并對新異刺激進行歸類。(2)注意。注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的選擇性、持續性、注意的轉移、注意的分配是注意的重要特征。影響注意的因素有刺激的特點和任務的難度等。(3)記憶。記憶并不是孤立、靜止存在的,它不可避免的與已有的知識相混合。記憶是貯存的,知識和信息以各種圖式、概念或命題的形式存在于頭腦中。但記憶又是時刻在重建的,根據環境對我們的需求,記憶系統會不斷重新提取和建構相應的信息。(4)語言。如果我們定義語言的功能是表達某個事件,那么這個事件的基礎就是概念。語言規則把各種概念組合起來,并且形成了一定范圍內普遍認可的內涵和外延。(5)思維和推理。思維是人腦憑記憶和想象對客觀現實概括的、間接的反映。語言的理解與表達、事理的分析與判斷、問題的推理等都依賴于思維。邏輯推理的兩個重要的部分是分析和抽象。
2 認知學習論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2.1 物理學注重實驗,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
(1)在物理學中,各種概念、規律都是建立在堅實的實驗基礎之上的,因此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觀察能力,要求學生通過敏銳的感知覺發現現象背后的本質和規律。觀察和聯想是最基礎但卻十分重要的能力。
(2)影響學生注意的因素包括學習內容的邏輯結構和重要程度,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興趣、熟悉程度等。③因此,要通過提高注意力來提高學習質量,必須使學生對所學內容保持高度注意。多媒體課件設計可以通過對學習材料的內容、形式等方面的設計保持學習者的注意,并在學習實踐中不斷發展學習者的注意能力。
2.2 物理學有嚴密、完整的理論體系,是一門基礎學科
物理學以基本概念為基礎,通過物理學方法將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聯系起來。概念、規律和方法作為學科的基礎,要求學生識記并能夠靈活運用。雖然許多規律、定律都是以數學形式表達,但并不能磨滅基本概念的重要性,仍然需要學生花費時間和精力促進長時記憶。
2.3 物理學傳遞方法論性質的知識,是一門注重實踐的學科
物理學注重實驗,從設計實驗方案,觀察實驗現象,采集實驗數據,分析實驗結果,到最終得出實驗結論整個過程中都體現著科學、嚴謹、求實的實驗思維。概念的定義,規律的發現,理論的總結,在各個過程中都體現著邏輯和推理、分析和綜合、演繹和歸納的思維過程。重視學生物理思維的培養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2.4 物理學問題解決
問題解決應用在物理學中就是給學生設置一個問題,讓學生按照一定的要求去解決這個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已有的知識經驗遷移的過程,是學生的知識體系自我建構的過程。在具體的教學中,學生獨立思考獨立完成任務是十分重要的,但同時要培養學生協作學習的能力。
3 認知學習理論對中學物理教學的啟發
3.1 認知學習理論中學習的過程(見圖1)
加涅認為,學習是這樣一個過程:環境中的刺激作用于學習者的感受器后進入到感覺登記器,開始進行瞬時記憶的保持過程;然后進入短時記憶系統,進行記憶的短時儲存;然后再把信息轉移到長時記憶里,完成信息的儲存。當(下轉第223頁)(上接第201頁)以后反應發生器需要這些信息時,就會從長時記憶系統中進行檢索與提取;如果長時記憶系統中無法提供所需的原始信息時,則需要將長時記憶系統中的原始信息返回到短時記憶系統中,并重新進行編碼組織,整合后的信息由短時記憶系統直接進入反應發生器。反應器對外在信息或重新編碼的信息進行分析與綜合之后,以此支配、調節效應活動的反應器,實現學習過程的流程。在學習的整個過程中,動機與執行控制兩個系統始終發揮著調節、監督和控制的功能。
圖1加涅的學習過程模式
根據以上分析,加涅確定出學習的八個階段,即“動機(期待)――領會(注意:選擇性知覺)――獲得(編碼)――保持(儲存)――回憶(檢索)――概括(遷移)――動作(反應)――反饋(強化)”。④并且每一個階段都有它相應的心理狀態,這從本質上體現了學習是內部狀態和外部條件共同作用的結果。
3.2認知學習理論對中學物理教學的啟發
(1)創設情境,聯系生活。充分挖掘物理實驗和生活實際的聯系,結合生活創設物理教學情境,更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2)形式多樣,學生參與。多媒體的靈活性和很強的感官刺激性,再輔以教師的提問、互動等環節,可以有效促進學生動眼、動耳、動腦、動手、動口等多感官同時參與,多方面鞏固學習效果,使學生由被動接受式學習轉化為主動探究式學習。
(3)豐富內容,寓教于樂。多媒體的豐富性和趣味性,再加上教師獨具魅力的風格教學,會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在課件中可以添加一些與所學知識緊密關聯的生活現象,既可以擴大學生的視野,又能培養求真求實的科學精神。⑤
(4)培養能力,注重實踐。課堂并不是單純的傳遞知識,而是通過學習活動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要注意的是,提供給學生練習的機會要多,但如果超出一定數額,學生已經形成默認的習慣和套路,再多的練習,學生也不能獲取新的知識,而只能成為一種自動化。
(5)及時反饋,合理評價。課堂時間短且教學內容多,這就要求教師對學生的表現及時合理的回饋和評價。評價可以引導教學朝積極的方向繼續進行,可以激勵和維持學生的學習動機,也可以對課堂的現存問題做出診斷,調節教與學。
注釋
①J?H弗拉維爾,P?H米勒,S?A米勒.認知發展[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②Best J.B.認知心理學[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5.
③賈玉紅.從認知學習心理理論思考英語教學[J].工會論壇,2008.1:105.
篇8
2013年6月22-23日,第九屆全國教育技術博士生論壇在河南大學召開。此次論壇以促進學術交流、鼓勵學科交叉、激勵協同創新為宗旨,以“協同創新背景下教育技術的挑戰與機遇”為主題,為教育技術學博士生、碩士生和青年教師搭建“探索前沿、啟迪智慧和推動創新”的學術交流平臺。此次論壇由教育部高等學校教育技術學教學指導委員會、河南大學研究生院主辦,河南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承辦,《中國電化教育》、《電化教育研究》、《開放教育研究》、《遠程教育雜志》、《現代教育技術》和《現代遠程教育研究》等雜志媒體協辦。此次論壇與會代表150余人,其中以博士生為主的研究生90人,青年教師20人,專家學者30人,并邀請了來自美國、加拿大的4名華人教授。論壇中參會學校及單位41所,分別來自20多個省、市、自治區。
6月22上午,中央電化教育館館長王珠珠研究員,《電化教育研究》主編、西北師范大學南國農教授,教育部教育技術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原主任委員、華南師范大學徐福蔭教授,華東師范大學祝智庭教授,教育部教育技術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北京師范大學黃榮懷教授、南京師范大學李藝教授、江南大學陳明選教授和河南大學教育科學學院院長汪基德教授等出席開幕式。華南師范大學徐福蔭教授致開幕辭,并代表教育部教育技術學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華中師范大學校長楊宗凱教授宣讀賀信。河南大學副校長邢勇到會致歡迎辭,中央電教館王珠珠館長致祝賀辭。河南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孫君健教授主持了開幕式。在隨后的4場特邀報告中,華南師范大學徐福蔭教授從協同創新層面,探討了“五個三結合”的教育技術學國家級特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北京師范大黃榮懷教授闡釋了MOOC助力重構學習方式問題,系統分析了MOOC的教育理念。華東師范大學祝智庭教授從教育信息化的視角,系統建構了智慧教育的理論模型,探討了智慧教育的實踐應用情況。西北師范大學南國農教授根據教育信息化發展的狀況,分析當代教育技術學博士生的角色,提出了當代教育技術學博士生的使命,對青年人的成長給予了殷切期望。6月22和23日8時到11時的分論壇中,圍繞“協同創新背景下教育技術的挑戰與機遇”的主題,建立了“自身發展與社會服務:教育技術的理論研究”、“創新思想與數字產品:學習資源的設計開發”、“表征形式與信息內容:圖像時代的知識建構”和“技術應用與教育提升:信息技術支持的教育變革”4個分論壇,探討協同創新背景下教育技術如何構建理論、開展實踐,以進一步增強教育技術人員的理論自信、技術自信和前途自信。在每個分論壇中,華人教授張佐臣、王淑艷、楊浩和戰紅分別作了“ICT and Eduction Equity:Issues and Recommendations”、“翻轉課堂:數字時代的教學模式”、“Developing visual literacy skills among pre-and in-service teachers”、“MALL to Empower Learning and Teaching Foreign Languages-Overview andPractice”的專題報告,進一步拓展了博士生論壇的交流空間,豐富了博士生論壇的交流效果。
6月23日11時到12時,河南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育技術系主任蔡建東教授主持了論壇的閉幕式。南京師范大學李藝教授宣讀獲獎論文的名單,西北師范大學博士生崔向平代表參與人員做了發言,下一屆論壇承辦單位代表華東師范大學顧小清教授簡要說明了相關籌備安排,河南大學教育科學學院院長汪基德教授致感謝辭,江南大學陳明選教授致閉幕辭,華南師范大學徐福蔭教授宣讀論壇閉幕。
篇9
【關鍵詞】臨床醫學;麻醉學;實習教學
在臨床醫學規培生輪轉教學的過程中,麻醉科是尤為關鍵的輪轉科室。這主要是由于在臨床工作開展時,常會遇到需緊急進行氣管插管等情況,此類情況通常是由麻醉醫師實施操作,但若沒有臨床醫師的配合,則對其搶救質量可能會形成不良影響。而麻醉輪轉教學便正好為臨床醫學規培生提供了良好的麻醉知識學習機會,這也要求麻醉科相關帶教教師應重視探究如何幫助臨床醫學規培生切實掌握麻醉知識。本文根據對臨床醫學規培生的特點,詳細分析了麻醉輪轉教學的具體開展模式。
1教學準備工作
在開展臨床醫學規培生麻醉輪轉教學過程中,相關教師應做好調查所帶學生、制定教學目標、準備教學素材等準備工作。在調查所帶學生過程中,可積極組織實習學生座談會,讓教師實際參與到學生們的學習當中。不僅可讓師生相互之間有基本的認識與了解,還可讓教師切實地了解當下臨床醫學規培生的學習動態,學習思維等信息,以此為相應教學計劃制定提供了良好的參考信息。在制定教學目標中,教師應結合麻醉輪轉教學目標與學生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教學計劃,一方面要注重引導學生正確認識麻醉用藥、麻醉方法、麻醉計劃制定、麻醉實施、術中管理、術后鎮痛、心肺復蘇等麻醉基礎知識。另一方面還要確保教學目標需能充分調動學生對麻醉相關教學的參與積極性,培養其自主思考與解決臨床問題的意識,使相應規培教學具備較高的規范性、有效性。而在教學素材準備中,則可要求相關科室與教師重視通過書籍、互聯網、臨床資料等渠道收集麻醉學的基礎理論知識、麻醉教學影像、醫療器械資料等教學素材,為麻醉輪轉教學提供充足的教學資源。在此基礎上,還要求教師應切實完善自身教學水平,豐富自身,掌握教學方法,樹立正確教學思維,為相關教學開展奠定穩定的師資基礎。
2實際教學
開展實際教學開展是臨床醫學規培生麻醉輪轉教學過程中最為關鍵的一個環節。在此過程中,需重視從靈活應用多種教學方法,重視培養學生臨床責任意識、督促學生不斷完善自身專業水平等幾個方面來開展教學。其中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可首先應用集中授課來指導學生掌握基本麻醉學知識,然后為學生分配責任帶教老師,確保使其能夠有約束性地在教師引導下細化了解相關知識。還可通過示范教學讓學生實際參與到麻醉實際操作中,以此可切實地提升學生的臨床認知與實踐能力。最后可通過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完善學生的知識認知結構,提升學生的專業認知水平,從而幫助學生真正地掌握麻醉的相關知識。在此基礎上,教師還應重視對學生開展醫德教育,培養學生的醫療服務意識,強化學生的麻醉安全意識,鼓勵學生注重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由于臨床醫學規培生實際參與教學中可能會考慮往其他行業發展或是考研深造,所以教師在此過程中還需切實了解學生的實際實習心態,強化其崗位責任感,繼而才能幫助學生在規培教學中真正獲得成長。最后,教師之間應主動溝通交流,探究學生在教學中的不足之處,并根據其結果積極組織小講課教學、專題講座等,以此幫助學生不斷完善與提高自身專業知識水平,強化學生的臨床思維。
3教學考核工作
教學考核是規培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項環節,其不僅可衡量學生規培期間的學習成效,還可對學生的實際學習形成一定的約束性與指示性。在考核實施過程中,可采用階段性考核形式,以周或月為期限進行基礎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能力的考核。讓教師切實地了解到學生在臨床操作與理論認知中有哪方面的欠缺,有效規避終結性考核極易出現疏漏的不足之處[7]。而在考核形式選擇中,若單純應用理論知識考試則會讓學生注重一味記背理論筆記內容,而不重視提升自身臨床實踐能力。因此,應采用理論與實踐聯合考試,由此才可確保讓學生對這兩種知識學習都給予充分重視,并促使學生可在考試需求的約束下自主地進行理實結合學習,真正提升其麻醉輪轉學習效率。除去考核以外,總結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科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對相關教學工作進行總結,可為提高學生麻醉知識學習水平,提升教師教學水平提供良好的指示信息。
4討論
在開展臨床醫學規培生麻醉輪轉教學過程中,首先需要教師端正教學態度,積極做好學生調查、教學目標、教學素材等方面的準備。其次,需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以調動起學生的教學參與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臨床工作思維,強化學生的臨床獨立工作能力,全面完善學生對麻醉學的認知結構。最后,需加強對相關教學的總結、概括工作,麻醉輪轉規培教學中真正地培養起學生的臨床思維,并全面提升學生的臨床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孫麗娜,張蕊,雋兆東.麻醉學專業見習教學改革效果研究[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5,28(3):62-63.
[2]汪靈芝,黃煥森,朱卓麗.提高麻醉學專業臨床技能課教學質量的探索[J].西北醫學教育,2014,22(1):165-167.
[3]謝麗萍,代志剛,張玲玲.臨床麻醉學實習帶教體會及對教學改進的建議[J].教育教學論壇,2016,7(22):31-32.
[4]魏霞,張兵.情景模擬教學在麻醉本科臨床實習中的應用[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27):6-8.
[5]傅艷妮,何波,郭明炎,等.微課在麻醉學臨床實習教學中應用的探討[J].基礎醫學教育,2015,17(8):728-729.
[6]王彬,閔蘇.模擬培訓在麻醉學實習教學中的應用[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6,12(19):2965-2966.
[7]紀維,高巨,龍豐云,等.雙模式教學在麻醉學臨床實習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6,34(3):113-114.
篇10
【關鍵詞】中藥藥劑學 啟發式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4-0251-01
啟發式教學[1-4]是指教師在教學工作中根據教學任務和學習的客觀規律,從學生的學習實際出發,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啟發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促使他們生動活潑的一種教學方式。
中藥藥劑學[5]是以中醫藥理論為指導,運用現代科學技術,研究中藥藥劑的配制理論、生產技術、質量控制和合理利用等內容的一門綜合性應用技術學科。中藥藥劑學是聯系中藥研究-生產-醫療實踐的關鍵環節。一方面通過合理地設計劑型、給藥途徑、制備工藝,實現從實驗室向產業化的轉化;另一方面,不斷依據生產實際情況解決工藝、技術和質量中存在的問題;同時還密切聯系臨床醫療實踐,及時根據臨床醫學在治療疾病中的問題和需要不斷改進和提高制劑質量。因此,作為中醫院校藥學類的學生而言,學習和掌握好此門課程至關重要,能為學生未來的科研、生產等工作打下扎實的理論和實踐基礎。但是由于本門課程教學內容多,學時少,很容易形成“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因此,在教學中本人積極地探索如何將啟發式教學合理地應用到中藥藥劑學的教學中來,爭取在課堂上盡可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創新能力及求知能力。本人在中藥藥劑學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并應用啟發式教學的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1.第一堂課的重要性
學習任何一門新的課程,不論該課程是考試課、考查課或選修課,教師都應該特別重視第一堂課的教學,應使學生在第一堂中了解此課程的主要內容和學習意義,特別要在第一堂課中激發學生對該門課程的興趣。中藥藥劑學的內容主要圍繞各種劑型展開,本人通常先從劑型入手,如將一常用中成藥藿香正氣水、藿香正氣液、藿香正氣膠囊及藿香正氣軟膠囊拿到同學們中去,聊天式地講述藿香正氣劑型發展的過程,并讓學生選擇若是自己會服用哪種劑型,這樣能有效調動學生對劑型這個詞的興趣。此時同學們會根據自身的用藥經歷及現場觀察展開討論,氣氛活躍。而教師就討論結果做總結,從該中成藥的療效、優缺點及劑型發展需要等方面將該中成藥與中藥藥劑學結合起來,引導同學們從剛才問題的思考中進一步了解中藥藥劑學的主要內容及劑型的發展的意義。通過這樣的一種方式,有效的活躍了課堂氣氛、拉近了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親切感、并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促使學生主動的想要去更加深入的了解、學習本門課程。
2.課堂前五分鐘的重要性
課堂的前五分鐘,至關重要,通過有效的總結和對比,起到了承前啟后的作用。很多學生都是上堂課的內容上完了就不去復習,幾天后再上課很多都忘了,而在課堂的前五分鐘應先總結上次課的內容,簡述即將要講授的內容,幫助學生將之前的內容與即將講解的內容相銜接起來,使學生在簡短的時間內有清晰的脈絡,承前啟后,更有助于新內容的理解和學習。例如,膠囊劑講完后應講丸劑,課程一開始就先給同學提問,膠囊劑的特點是什么,通過同學們的回答先做一個總結,再簡單講述膠囊劑的制備等其他內容。在這個基礎上,再問學生,丸劑和膠囊劑比較有什么特點?通過這個設疑,同學們會結合自身對丸劑的認識思考丸劑和膠囊劑的不同,而此時教師應對膠囊劑和丸劑的概念以及特點做一個系統的比較,比較后正式引入丸劑的主要內容。這樣,不但加深了學生對膠囊劑的記憶,也讓學生對丸劑有了初步的認識,激發了學生對丸劑學習的興趣。
3.教師明確思路,啟發學生如何學習知識
藥劑學內容雖多,歸納起來主要包括緒論、藥劑制備所涉及的前期操作(如粉碎、干燥)、具體劑型的制備以及中藥制劑的穩定性四大部分。而這四個部分中涉及知識點最多的最難記憶的主要在前期操作和具體劑型講解這兩個部分。因此在講解的過程中,應幫助學生梳理脈絡。例如,藥劑的前期操作主要包含了如粉碎、混合、干燥、提取、精制等重要步驟,這些也是學生學習的重點,但學生在學習和記憶的過程中普遍反映知識點多,難記。因此在講授這些知識點之前,教師應先以中藥為例,講解為什么中藥劑型要進行粉碎、干燥、精制等操作,首先讓他們明確學習的目的和意義。例如,先進行一個設疑,以前的中藥復方每次要喝一碗湯藥能到達療效,而現在將其制備成中成藥后,只需服用兩粒膠囊。如何將一碗湯藥制備成兩粒膠囊呢?中間應該有些什么步驟?為什么需要這些步驟?先讓同學們思考并討論,根據學生們的回答老師詳細講述中藥材制備成中成藥的具體步驟,特別要講清楚為什么要進行這些步驟。例如講述精制的意義,為什么精制?如果不精制,很多中藥復方藥味多,劑量大,如果跳過精制直接制備成新劑型(如片劑、膠囊劑),那最終患者必須要每次服用十幾片才能達到療效,那這種中成藥研制出來是毫無意義的。通過這樣簡單的解釋,學生們立刻明白了為什么要精制。明確了意義后,還應將精制的新方法與老方法做比較,讓學生理解新方法的特點和優勢,通過老師這樣的啟發,使學生對精制工藝的內容學起來比較輕松。
4.視頻教學
中藥藥劑學是一門與實踐結合非常緊密的一門學科,課程內容主要圍繞劑型的制備,制備工藝是教學中的重點。傳統教學方法僅僅是結合圖片進行的,學生學習起來比較單調、枯燥。為了改變傳統課程教學方式,啟發學生的學習能動性,本課題組制作了常用劑型制備工藝的視頻, 視頻能幫助學生直觀、形象、生動地學習實驗操作各過程及要點,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教學不是簡單的說教,更應傳授相應的技巧。教師應在傳導知識的過程中,應努力思考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法,這樣才能使學生主動地、有興趣地學習這門課程,學習效率高。教學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本人將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不斷地總結思考,深入探討啟發式教學的方法,有效地將啟發式教學應用到《中藥藥劑學》的教學中,不斷提高自身教學水平,使學生愿意學、開心學、會學,最后能真正的學以致用。
參考文獻:
[1]劉偉,王慧玲.啟發式教學在藥劑學教學中的應用[J].專家論壇,2011,18(14):7-8
[2]時軍,周毅生,沈雪梅,王巖.中藥藥劑學啟發式教學的認識與實踐[J].安徽醫藥,2010,14(12):1524-1525
[3]鐘延強,李國棟,魯瑩,等.討論式授課在藥劑學教學方法改革中的嘗試與體會[J].藥學實踐雜志,2006,24(5):307-308
[4]衛世杰,金描真,秦浩,等.《藥劑學》教學方法的改革和探索[J].教育論壇,2009,6(31):101-102
[5]張兆旺主編.中藥藥劑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