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與人生課程專題教學法研究

時間:2022-08-30 04:09:37

導語:哲學與人生課程專題教學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哲學與人生課程專題教學法研究

[摘要]中職學校德育教育的課程體系中,哲學人生課程占據著主導作用,是學生構建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重要理論基礎,對中職生的成長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筆者結合珠海市衛生學校在德育課程特色創新研究教學中提出的“專題教學法”的運用情況,以哲學與人生課程為切入點,對“專題教學法”在中職德育課程中的應用進行了創新性的探索,有效地提高了德育課教學的育人效果,促進了學生思想品德與行為方式的成長。

[關鍵詞]專題教學法;哲學與人生;人生哲理篇

哲學與人生這門課程是中職學校德育課程中的核心課程,同時課程內容涉及到哲學理論,傳統的課程教學感染力和引導認識相對枯燥,理論知識學生學習起來比較困難,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能將這門課程的內容用既簡練又通俗易懂的方法授于學生,是所有德育教師經常思考的問題。珠海市衛生學校(以下簡稱“學校”)德育教研組開展了“以立德樹人為核心的校本德育課程特色創新研究”課題的研究工作,從中創新性地提出了“專題教學法”。

1專題教學法的背景

學校按國家規定開設了6門德育課程,在按要求開設足夠課時的同時,又能體現專業特色。但不足之處也十分明顯,具體表現在:①德育課程交叉重疊的內容過多,不同課程的教師根據教材內容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向學生講授同樣內容的知識。既浪費學生的學習時間,教學效果也不好。甚至還有可能出現不同教師就同一內容講授不同的觀點,讓學生無所適從。②2013年版的4門核心課程職業道德與法律、職業生涯規劃、經濟政治與社會和哲學與人生雖然編寫的很好,很符合“三貼近”原則,但在很多方面未能體現《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大綱》的要求,許多地方有待完善。③根據教育部《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大綱》(2014年修訂)的要求,中職學校應當“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統領,在德育課程中融入‘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科學設置教育教學內容”。鑒于上述情況,學校德育教研組根據國家相關規定,結合學校實際,以如何全面落實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如何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德育課程教學中、如何全面落實禮行德育的“三貼近”(貼近社會,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等問題,開展了“以立德樹人為核心的校本德育課程特色創新研究”課題的研究工作。課題組和德育教研組從中職生的實際情況出發,經過分析和梳理,將哲學與人生等4門核心課程和校本《十禮百行》讀本進行整合,在原統篇教材的基礎上形成四大新模塊,以“專題教學法”的形式編寫了相應的專題教學指引。經過整合后形成的四大德育課程新模塊,具有課程主線清晰、主題鮮明、知識點完整、課程內容不重復、緊貼中職生的認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的特點。哲學與人生這門課程改革后,以人生哲理篇的形式呈現,新改革的人生哲理篇融入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由、和諧”,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為主線,以分析解決中職學生最切實際的人生問題為主題和落腳點,用馬克思主義的哲學智慧啟迪學生人生,讓中職學生學會用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觀點和方法思考人生、思考社會、思考世界,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2專題教學法的運用

人生哲理篇打破了以往按章節授課的局限性,以專題的形式呈現,每節課都有一個專題,圍繞專題的展開授課,并有機地結合原課程內容編寫相應的專題教學指引。2.1人生哲理篇專題教學內容的劃分人生哲理篇將部分課程依照知識點的相關性和授課的前導和后續授課進度做好充分分析,然后進行整合,同時,調整授課進度,將課程分為6大專題進行授課。具體劃分如下:原有教材第十課、十一課的內容整合在一起,以“人生理想篇——夢想多一點,空虛少一點”為專題一內容;教材第一課內容改為“人生選擇篇——踏實多一點,輕浮少一點”,設為專題二內容;教材第二課內容改為“人生行動篇——行動多一點,空談少一點”,設為專題三內容;第四課的內容設為專題四“人生態度篇一:人生關系——人脈多一點,封閉少一點”;第五課內容設為專題四“人生態度篇二:人生發展——希望多一點,失望少一點”;第六課內容設為專題四“人生態度篇三:人生動力——自省多一點,借口少一點”;第七課內容設為專題五“人生能力篇一:知行統一——實踐多一點,想象少一點”;第八課內容設為專題五“人生能力篇二:明辨是非——警醒多一點,上當少一點”;第九課內容設為專題五:人生能力篇三:創新能力——創新多一點,守舊少一點“;將十三、十四、十五課設為專題六“人生價值篇——奉獻多一點,自私少一點”。課程調整以及教學方法的改變后,學生每次上課都明確一個主題,圍繞主題進行討論、思考,與自身實際相結合,最后應用到實際行動中。2.2每個專題以“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形式進行授課課堂上,先由教師引用故事或視頻等導入,拋出問題,再運用故事、案例等讓學生進行充分討論,由學生先歸納知識點,教師進行點評補充并引出哲學理論觀點,最后將知識點和哲學理論應用到實際行動中。如講專題一“人生理想篇”時,先給學生觀看一個視頻《中國夢》,得出一個國家的發展必須要有目標和夢想,實現中國夢是我們全國人民努力的方向和夢想。然后,提出問題——人生的發展能不能沒有理想和目標?通過案例引導學生探究問題:結合自身實際,談談人生發展能不能沒有理想和目標。如果沒有,會產生什么樣的結果和危害?接著講述案例“哈佛精英的人生軌跡”,讓學生開展討論,最后得出結論:理想是人們對未來美好目標的向往和追求,人生發展必須要有正確的理想和目標。這樣,人生才有前進的方向和發展的動力,是人成功的保障,推動社會的發展。接著,分析問題——人生理想與目標與社會發展的關系。向學生設問引思:人的理想與目標與社會發展、社會歷史規律是否有關系?有什么關系?學生先自行思考與討論:是不是所有的個人理想和目標都能實現?個人的理想和目標能超越社會現實嗎?教師通過案例講述人生理想和目標與社會發展的關系。最后,一起歸納出知識點:不是所有的人生理想和目標都能實現,它的制訂一定要符合社會發展要求。再用案例和圖片講述社會歷史發展的規律,學生討論:哪些因素影響著人生理想和目標的確立和實現?歸納出知識點:社會歷史的發展是有規律的。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的狀況,上層建筑一定要適應經濟基礎狀況的規律是人類歷史發展的基本規律。社會發展規律影響著人生目標的確立,人生目標的確立和實現必須符合社會發展規律。最后,進入解決問題環節——把握歷史發展規律,實現人生理想和目標。設問引思:如何確立自己的人生目標?學生討論怎樣把個人理想與目標與社會發展需要結合起來。教師總結方法:①實現個人理想和目標,要把握歷史規律,把握社會需求,要把握好理想和現實的辯證關系。②實現個人理想和目標,要認真分析主客觀條件。③實現個人理想和目標,要認真分析我們所處的外部環境和、自身的內部環境,切記好高騖遠,不切合自身實際。④實現個人理想和目標,要制訂計劃,付諸實施,要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專題教學法通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形式深入淺出的將哲學理論應用到學生實際當中去。

3專題教學法的效果

專題教學法在德育課程中的應用符合新課改和國家對素質教育的要求,重視學生的體驗,通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三個步驟,將每個專題內容由簡入深再應用到實際生活中,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生的學習自主意識,引導學生自主、深層次地參與課堂,成為問題的發現者、探究者和解決者,實現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一方面,培養了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溝通與表達能力;另一方面,也培養了學生應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感受生活,感悟人生,大大增強了德育課教育教學的育人效果。③專題教學法從學生實際出發,明確教學目標,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是非觀,把哲學理論與學生實際有機地結合起來。如專題二“人生選擇篇——踏實多一點,輕浮少一點”,學生從專題里一下就能明白本次課要講的內容和教學目標是什么。用通俗易懂的表達方式告訴學生做人生選擇時要腳踏實地,從自身情況出發,而不是空想,與學生的實際有機地結合起來。在專題三“人生行動篇——行動多一點,空談少一點”中,學生在題目中就明白:人生的成功貴在行動,沒有付諸行動,一切都不可能實現,都是空談。在專題四“人生態度篇一:人生關系——人脈多一點,封閉少一點”,讓學生明白:應該廣泛結交朋友,構建良好的人際關系網,不要封閉在自己的小空間里等等。專題教學法以簡單易懂的專題題目向學生傳遞符合身邊實際的哲學理論,比原教材更容易被學生理解和接收。②專題教學法結合多樣的課堂活動,充分體現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把教與學、學與做有機地結合起來。沒有形成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就不會有德育教學的實效性。專題教學法通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啟發學生自主思考,將哲學理論自覺應用到實際行動中,實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專題式教學當中,除了由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外,我們還運用翻轉課堂的形式,由學生結合專題內容自己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如在專題三“人生行動篇之二:理想信念與意志責任”時,讓學生提前自學有關內容,分小組上互聯網搜尋案例和做PPT,自行提出問題,在課堂上組織同學分析問題,嘗試自行解決問題,教師在最后作歸納總結,將知識點進行強化。有時,會運用辯論賽的形式,通過辯論賽讓學生深刻理解哲學理論。如講專題四“人生態度篇:內因和外因”內容時,組織了一場辯論賽,提前分好小組,由小組推薦辯手,讓學生在課前收集有關資料,以“人生發展中,外因作用大還是內因作用大”為題開展辯論活動,其他學生參與點評。通過組織這種有效的教學活動,學生在查找素材、提出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受到了啟發、受到了教育,有效提升了教學的實效性,提高了教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讓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到主動學習知識,實現學生自主學習的主體地位,在這過程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和信心。③專題教學法有效地融入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實現了將德育課教學與學校德育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從而發揮德育課在學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人生哲理篇》融入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由、和諧”兩大主題,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為主線,以分析解決中職學生最切實際的人生問題為主題和落腳點,用馬克思主義的哲學智慧啟迪學生人生,讓中職學生學會用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觀點和方法思考人生、思考社會、思考世界,走好自己的人生路,有效地促進了學校德育工作的發展,在學校德育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專題教學法在德育課哲學與人生課程教學中的運用不僅引導學生使用專題教程中的有關教學資源,而且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將教師教學的探究與學生的學習有機結合起來,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大大增強了德育教學育人的效果。專題教學法的應用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依然存在教學內容碎片化和進度完整性不足。如何運用最有效的教學方法將德育課堂更加生動、活躍、易懂,作為一名德育課教師應更新教學理念和努力提升和鉆研業務水平。

參考文獻

[1]王貴忠.新課程課堂教學模式創新實踐的反思[J].教育探索,2008(11):32-33.

[2]劉寶民.中職德育課程改革的新突破[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9(4):48-50.

作者:陳小靜 單位:珠海市衛生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