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工號子在聲樂教學的應用探析

時間:2022-08-30 04:11:58

導語:抬工號子在聲樂教學的應用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抬工號子在聲樂教學的應用探析

摘要:抬工號子作為仁壽縣優秀的民族民間文化資源及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地域特色是民族聲樂創作的源泉。本文闡述了抬工號子的產生背景、發展過程及現狀,抬工號子的唱詞特點及音樂特點,分析將其融入高師聲樂教學的價值,提出教學實踐運用的策略,實現與現代社會審美的結合。

關鍵詞:仁壽抬工號子;高師聲樂;運用

高師聲樂教學,學生不僅要掌握聲樂技巧,還需掌握相關的聲樂教學理論知識,同時,還應了解我國各地各民族傳統聲樂演唱特點。因此,為促進這一目標的實現,教師除了在聲樂技巧和教學法上給予學生提高,增加他們對傳統聲樂的認識是非常有必要的。仁壽抬工號子不僅僅是四川省仁壽縣的文化遺產,更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將其引入高師聲樂教學中,不僅能豐富教學內容,還能彰顯教學特色,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傳統文化的傳承。

一、仁壽抬工號子國內外研究現狀

仁壽抬工號子,是四川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仁壽縣文化館及一些民間藝人對其進行過相關探究,其中包括抬工號子唱詞的文學性、仁壽抬工號子音樂和唱詞的特點、仁壽抬工號子與仁壽民俗活動的融合以及仁壽抬工號子發展現狀。首先,仁壽抬工號子唱詞的文學性,抬工號子主要反映的是老百姓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因此具有深厚的生活氣息和生動的文學性。袁泉《抬工號子唱詞的文學性》(選自仁壽縣文化館編印的《仁壽抬工號子》)。王平康《仁壽抬工號子簡介》。他們都介紹到了抬工號子唱詞的文學性。其次,仁壽抬工號子音樂和唱詞的特點由于仁壽的淺丘地形造就了抬工行業的興盛,從而形成了仁壽的特色民歌——抬工號子。呂偉《仁壽抬工號子音樂、唱詞的特點》(選自仁壽縣文化館編印的《仁壽抬工號子》)。徐寧《“另類抬工號子研究”——以四川省仁壽縣抬工號子為個案》。他們都介紹了仁壽縣抬工號子的音樂、唱詞特點。最后,仁壽抬工號子與仁壽民俗活動的融合。自古以來,民歌的起源與發展都離不開人民大眾的生活,其傳承和發展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王平康《仁壽抬工號子簡介》。呂偉《抬工號子與仁壽民俗活動的融合》(選自仁壽縣文化館編印的《仁壽抬工號子》)。他們都分析了民歌與民俗活動的融合。仁壽抬工號子發展現狀,仁壽抬工號子已經申請到了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這既是一個機遇,也是一個挑戰。廖文凱王敏(2006)《仁壽抬工號子,喊亮團結豐碑》(選自《眉山日報》)王平康《仁壽抬工號子簡介》。他們都對仁壽抬工號子的發展現狀做了闡述。目前,高師聲樂教學更多地是以美聲教學為主,中國的傳統音樂文化受到了沖擊,仁壽抬工號子的挖掘和運用的重視程度不夠。因此,本文試圖彌補這不足,對高師聲樂教學中仁壽抬工號子的價值和運用做出探索。

二、仁壽抬工號子的歷史、現狀及藝術特點

1.歷史與現狀。抬工,仁壽人稱抬匠;號子,仁壽人稱哨子。抬工以歌輔工,在抬石頭木頭等重物,或者是在造房架橋、婚葬嫁娶出列時,用喊號子的方式統一步伐、分散負重。抬工是一門工種,也是一門手藝。在過去的仁壽,鄉間小路崎嶇不平,彎道多、路面窄,交通十分不便,運輸全靠肩挑背扛。而重物靠一人之力無法搬移,就產生多人合作整體用力。通過長長短短的木棍將所抬物體的重量均勻分散到每個人的肩上,使得大家齊心協力。抬工號子形成的初試階段沒有實際的內容,只是一些調整呼吸的語氣詞。后來抬工將自己的生活現實和生活理想融入了抬工號子之中。當年仁壽縣修建黑龍灘水庫時,幾萬名抬工上工地,抬條石、砌大壩、建渡槽,許多首號子都是他們在勞動的過程中學會的。抬工號子有著各種技巧,創造出特定的暗語,以歌唱的形式用暗語來協調勞動者的步伐節奏。將唱號子與上肢、下肢、肩部以及全身的動作融為一體。抬工是以父傳子、師帶徒的形式傳授技藝。他們口耳相傳的號子,保存了古老的生活格調和氣息。2007年,抬工號子被列入了四川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隨著交通設施日益完善,貨物運輸越來越方便,抬工迅速退減,如今只有在農村喪葬儀式上才得以見到。面臨此種情況,仁壽縣政府、縣文體局高度重視,將抬工文化視作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加以保護。確定了虞丞、等六個鄉鎮作為“抬工文化之鄉”,并且這些鄉鎮還先后組建了自己的抬工隊。2.藝術特點。仁壽抬工號子世代相傳,腔調因地域方言而異。分為東部、南部、西北三支;按步伐賦予抬工號子不同的曲調;內容以宣揚倫理道德、民風民俗為主,也有針砭時弊、敘事抒情的;有神話、傳說、史詩、敘事詩、故事、歌謠、說唱等多種形式。有通俗文雅的嚴肅號子,也有打趣調情的花花號子,反映了人們豐富多彩的精神世界。勤勞樸實的仁壽人民還把本地歷史與風土人情編成抬工號子傳唱,這些號子句式整齊,詼諧幽默,寓意深刻,唱腔高亢熱烈,富于節奏,充分反映了勞動人民的喜怒哀樂自己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仁壽抬工號子的調式因地域不同略有差異,但一般都分為“跨腔”和“閃腔”兩種。唱詞則內容豐富,富有情趣。通過研究唱詞,可以看出虛字作用變化大,隨心所欲。有的時候加一句“幺幺嘿羅幺喂”這種自幫腔以增加興致。有時候又把一句話分成兩節唱。不管虛字怎么加,停腔落板均在腳上。和腔均是一句“唉嗨”。主腔的奔放和和腔的固定使整個場面既鬧熱又激昂。仁壽抬工號子的唱詞字數大體上統一,偶有長短或整段字數變化的情況。抬工號子的唱詞字數大體上統一,偶有長短路或整段字數變化的情況。如果在一首號子中,前面為九字句,中間段多出兩個字,則采用局部快節奏和運用虛字的方法處理,以達成時間長短一致、節拍不亂的要求。抬工號子發音、吐字清晰有力,為統一字數而加的虛字則較為輕緩。讓號子的調式干凈、歡快、悠揚。讓沉悶單調的勞動都可以那么的有聲有色。勞工號子除了自創歌詞外,部分仁壽抬工號子還借鑒了地方戲劇、民間歌謠、童謠、民間說詞和其它號子的唱詞。這種借用不是完全的套用,而是批判的繼承,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三、仁壽抬工號子在高師聲樂教學中的應用方式探索

1.教學模式的探索。教師要將教學的重點從西方聲樂教育逐漸與我國傳統聲樂結合,不斷探索和創新教學方法,采用靈活的教學手段,因材施教,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喜歡上我們的傳統聲樂文化,結合美聲唱法的先進又科學的技術特點,在理念上賦予仁壽抬工號子的新時代審美需求。課堂的質量取決于教師對仁壽抬工號子的掌握程度和聲樂功底,需對仁壽抬工號子的演唱特點、語言等有深入的了解,并制定相關的教學方案,探索一條長期的、可促進仁壽抬工號子發展的有效途徑。2.重視教材建設逐漸提高仁壽抬工號子在教學中的地位。與當地文化館和文化傳承人,收集整理,做好教材建設,在選曲方面選一些積極向上,有代表性、有價值性、有特點的曲目并適合大學生學習的進行教授。最好能配以相關的歷史音像資料,輔助教學。3.課程設置具體化。課程設置上,做出具體分析,根據學生生源地,尤其是仁壽學生(本地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在不同年級里,根據學生專業的具體情況,較低年級的學生或程度較低的學生,選取一些簡單的抬工號子運用在練聲曲中,可以訓練學生的節奏感、聲音與呼吸結合的技術特點。較高年級,有一定演唱基礎的學生,可以選擇一些較為復雜的抬工號子。另外,教師還要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選取符合大學生心理和嗓音條件的曲目,激發學生學習仁壽抬工號子的激情。4.建立雙向互動模式。帶領學生多走訪,多做田野調查,收集民間相關資料,整理更多適合學校教學的抬工號子,將傳承人和相關專家請入課堂,言傳身教,讓更多的學生們感受、學習仁壽抬工號子,逐漸擴大仁壽抬工號子在高師聲樂教學中的運用。同時,積極開展相關講座,教學比賽等,激發教師和學生對仁壽抬工號子研究和演唱的興趣。5.重視實踐環節高師聲樂專業的學生,實踐環節尤為重要,將課堂所學運用到實踐中,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技能和積累實踐經驗。藝術創作和表演,是實踐教學的重要環節,是聲樂課堂的延續,也是強化學生學習和表演仁壽抬工號子的重要手段。藝術實踐的方式可以多樣,如可以有獨唱形式,也可以選擇合唱、輪唱、對唱等形式。

四、仁壽抬工號子在高師聲樂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1.教學內容和模式的豐富。高師聲樂教學目前所開設的聲樂課程,更多的是注重學生聲樂技巧的訓練,其單一性,嚴重地阻礙了學生的創造力。另外,高師教育更多的是培養地方基礎音樂教師人才,因此,了解本地的傳統聲樂文化,尤以地方方言演唱的語言,貼近生活的歌詞內容,生動且趣味,在激發學生學習的同時,也有利于學生在今后的工作中的運用。同時,改變當前千篇一律的教學模式,讓聲樂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多彩。2.激發學生熱愛家鄉傳統文化并傳承發展。地方高校的音樂類招生,多在本地,本地學生比例較大。仁壽抬工號子作為非遺文化的代表之一,其歷史背景和流傳方式都承載了勞動者的思想、審美、生活等。通過學習仁壽抬工號子,讓學生了解并掌握本地的傳統文化,感受家鄉音樂的美,在學習仁壽抬工號子的同時,還要深入了解相關文化知識,加深對當地文化的熱愛,有利于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的情結,學生學有所成后回饋家鄉,傳承發展仁壽抬工號子。

五、結語

仁里壽鄉,仁義之邦。“仁義文化”是仁壽文化的代表,抬工號子則是仁義文化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也是中國傳統音樂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將仁壽抬工號子引入高師聲樂教學中,有利于促進仁壽抬工號子文化的傳承發展,提高學生審美、培養學生民族情結,是地方高校聲樂教學的使命。筆者在教學過程中,探索并運用了部分收集到的仁壽抬工號子,有一定的教學效果。教學的內容和模式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筆者將在今后的教學中,多加研究摸索,為我國的傳統聲樂文化盡一份綿薄之力。

參考文獻:

[1]徐寧.仁壽抬工號子的內容與“表情”方式[J].宜賓學院學報,2007(10):124-126.

[2]徐寧.抬工號子的源流及民間文化特質——以四川省仁壽縣抬工號子為個案[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05):75-78.

[3]牛強.聲樂教育的本體化研究——以山西民歌為例.音樂創作,2018(4).

[4]葛丹.傳統文化在高師聲樂教學中的傳承與發展——以蒙古族英雄史詩文化與郭爾羅斯民歌文化為例.當代音樂,2018(06-0028-02).

作者:陳泠朱 賴沁怡 單位:成都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