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學啟迪創新思維探究

時間:2022-07-01 03:34:34

導語:數學教學啟迪創新思維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數學教學啟迪創新思維探究

一、問題引領與過程指導相結合———播下創新的種子

傳統教學模式下,大部分學生課堂上只是不斷地記憶和反復練習,達到熟練地運用知識去解題.學生不去嘗試、思考、知識的產生過程.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受到嚴重壓抑.《數學課程標準》強調“以問題為紐帶,驅動學生經歷探究的全過程”.教師應該針對授課內容精心設計一些數學問題、創造合適的情境,啟發學生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師生共同創造和諧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大膽想象、主動探索,從而挖掘學生的創新潛能.例如,教學“軸對稱圖形”時,教師首先通過課件展示生活中與軸對稱現象有關的美麗圖案,并設置疑問:“請大家觀察一下,這些圖案有什么特點?”這樣的問題從學生生活中熟悉的圖形著手,使學生感受到軸對稱圖形在生活中的常見,讓學生感到軸對稱并不神秘,就在身邊.接著進一步設疑:“能用前面研究過的哪些幾何圖形來設計軸對稱圖形,并用一句貼切的解說詞說明圖案的含義嗎?”在這種開放性問題的激發下,學生紛紛拿起圓規、尺、筆作起圖來,有人設計出“展翅高飛”的小鳥畫面,有人設計出“追求公平”的天平形狀…這類自由馳騁的想象,使學生對軸對稱性質的認識更加直觀透徹.設計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并在思考中找到生活與數學的結合點;同時將數學的理性與藝術的美感相融合,從而提高他們數學學習的興趣.學生設計完圖形后,教師再進一步提問:“能概括出軸對稱圖形的特點嗎?”這一連串層層遞進的問題能夠引導學生展開軸對稱的探究活動,將思維不斷引向縱深.教師將問題引領和過程指導相結合,珍視學生的思維閃光點,激發學生大膽猜想、聯想、想象,活躍學生的思維,就能播下一顆顆創新的種子.

二、獨立研究和合作探究相結合———培植創新的土壤

一般傳統的課堂教學是教師滔滔不絕地講、學生昏昏欲睡地聽.革除這一弊端,就必須“讓孩子有動手的機會”,使他們閑置的雙手動起來,去做事情,做到“學做合一”.事實上,思維往往是從動作開始的.動手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方法,現代科學研究也說明了雙手的運動對左右腦的發育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我們要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自立、自動和自覺精神,解放學生的雙手,鼓勵他們“自己的事自己做”,教師對學生應負的責任是指導而不是代替他們學習、思考和創造.例如,在講授“立體圖形的表面展開圖”時,教師讓學生自己制作立體圖形,再嘗試把它們展開,探索出表面展開圖是什么樣的.就拿最簡單的三棱柱來說吧,教師意想不到的是,學生通過自己的畫、裁、粘、剪等操作,按不同的方式得到很多不同花樣的表面展開圖.有學生展開的圖形像即將發射的火箭,有學生展開的圖形像水瓢,還有同學展開的圖形像可愛的蠶寶寶…課堂上,教師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感受到探究的樂趣,創造的驚喜,學生之間很自然地交流討論起來,感受到了合作的快樂.教師將教具轉變為學具,引導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能幫助學生實現形象思維和抽象邏輯思維相互轉化,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師有意識地將學生的獨立自研和合作探究相集合,能夠為學生的創新培植出豐沃的土壤.

三、問題解決與發現創新相結合———萌生創新的自信

數學教學中解放學生的五官,釋放學生的成長空間,使數學課堂突破教材和空間的限制,延伸到室外、校外.讓學生去接觸大自然中的花草樹木,青山綠水,接觸社會中的士農工商,促使學生能自主學習,培養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如,選擇何種上網方式的問題,一位教師讓學生親自到電信局去調查,結果有兩種收費方式:一種方式為每月無論上網時間為多長均為80元;另一種方式為計時式,每小時2元.那么,使用哪一種方式更適合他們家呢?學生們回來將兩種收費方式整理成兩種關于收費y元與上網時間x小時的函數關系式:①y=80;②y=2x,通過畫出相應圖象得出了結論,每月上網如果大于40小時,那么第一種方式比較適合;如果等于40時,那么兩種方式一樣;如果不足40小時則第二種方式較為適合.讓學生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親身經歷探索、發現及解決問題全過程,從而成為真正的“自主而主動的思想家”,享受到創造的樂趣,獲得成功的喜悅,成為學習的主人.展示交流階段,教師要讓學生說一說,還有哪些困惑和疑問?在學生的議論中,他們對此類問題了解得越來越深入,他們懂得了數學源于生活,生活中蘊藏數學問題,開拓了創新思維,提高了學習效率.可見,教師將問題解決與學生的發現創新相結合,能有效萌生學生創新的自信.

四、總結反思與評價激勵相結合———生長創新的枝葉

數學活動的設計旨在讓學生在“數學化”、“問題解決”、“學習反思”的過程中積累數學經驗,提煉數學方法,提升數學能力,增長數學興趣.教師不能只關注結果,更要關注探究的整個過程;也不能“揠苗助長”,要循序漸進地給學生引領、啟發.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還學生主體地位,讓學生在課堂上多些自由思考的時間,把學習的過程交給學生.例如,教師在講“一次函數的性質”一節內容時,可以把盡可能多的時間留給學生,只是在黑板上寫了幾個函數解析式:y=23x+1,y=3x-2,y=-x+2,y=-32x-1,然后讓學生根據不同的函數解析式畫出不同的函數圖象,再概括出一次函數y=kx+b的性質.學生有了自主的時間,才能親自操作、探索、比較,發現新的事物、新的性質.如果一味地讓學生去背某一種性質,那么這樣形成的知識是不牢固的,過不了多長時間,學生的“知識”就要“還給老師”的.教師不斷地引領學生將自己的思考和發現進行整理、總結、反思,并給予學生積極的評價,呵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對數學問題從感性的認識走向理性的解讀、實現熟練的遷移和不斷的創新.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寫研究報告和小論文,讓他們的數學思考更深入,數學表達更嫻熟,從而將總結反思與評價激勵相結合,可以使創新的枝莖盡情地生長蔓延,可以使我們的學生能在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數學教育.教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讓學生經歷一種成長、見證一種成長.以上四種“結合”旨在讓我們的數學課堂上活動有效、探究有徑、評價有力,互動有致.由此環環相扣,才能讓學生的創新思維盡情生長.

作者:朱國松 單位: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盛澤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