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建設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1-03 07:53:21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教學建設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教學建設論文

植物保護學教學建設論文

1重視教學素材庫的建設

教師平時應注意教學素材的搜集與積累,而不應課前臨時準備,否則教學材料的深度和廣度不夠,將無法保證高質量的教學。教學素材包括相關的實物照片、電鏡照片、圖片、視頻、動畫、標本、掛圖、教學背景資料、新聞報道、科研論文成果、最新學科前沿信息等。課前備課時,要根據具體情況對積累的教學素材進行篩選和整理,這樣才能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增加教學的信息量,變枯燥為生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譬如,在講解有害生物的形態特征、發生規律時相當抽象,而有效應用多媒體圖片,直接展示昆蟲、植物病原微生物或雜草的標本、動畫等,可使抽象的內容變具體,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2科研、實踐和教學互促共進

科研是教學的助推劑,優秀的教學要求能融入大量的科研前沿發展動態,適時介紹有關植物保護學的小故事和研究經歷,將教學和生產實際相聯系,使教學達到科學性與前瞻性的統一。當然,由于課時有限,課堂中涉及的前沿信息只能簡略介紹,課外可再開展相關的科研講座來詳細的跟蹤植物保護學新熱點與新趨勢等,進一步拉近課堂教學和學科前沿的距離,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和視野。另外,可根據任課教師的研究課題開設相關的綜合性大實驗,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理論知識與實驗技術從事科學研究的能力。教師在科研中嚴謹、客觀、實事求是的態度也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生產實踐活動是很多老師容易忽視的,植保新技術的推廣應用、農藥肥料新產品的研發等需要授課教師與時俱進、實時更新教學內容。身體力行從事大量的實踐活動,才能及時把當地農業生產中主要的植物病蟲草害種類及危害、難以解決的關鍵問題等介紹給學生,可有效避免課堂教學與生產相脫節,提高教師將實踐和理論融合的能力。反過來,教學也能極大的促進科研與實踐,教學過程中會迸發出許多新的火花,發現一些值得研究的問題,為科研提供方向。理論需要實踐來檢驗、運用,同時科研、實踐過程中的部分成果又能上升到一定的理論高度。因此,教學和科研、實踐是緊密相關的,教室、實驗室、田間都是教師工作的場所,在“理論—實踐—理論”的不斷循環中教師才能不斷進步。

3推廣合作式教學模式

合作式教學是指采用教學團隊(分工明確、協調統一)來組織教學,譬如不同種類的病害、昆蟲、雜草等可安排不同的老師講授,多名教師共同承擔一門課程。一方面教師根據學術專長承擔相應的教學任務,利于學生掌握與課程教學各模塊相關的最新學科科研進展,使教學知識更全面、更精深;另一方面學生可以和不同風格的老師(講授方法不同、閱歷不同、認知程度不同、科研方向不同)交流、溝通、對話,學習到多個老師身上的優點。教師不僅要傳業、授道、解惑,而且要在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確的價值觀念、卓越的創造能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查看全文

國際視野下的教學建設論文

一、高水平中外合作大學的教學特征

反觀世界高水平大學的教學,它們在具體活動中所采取的手段雖然豐富多樣,但其共同特點是努力促進學生的深層學習。具體來說,世界高水平大學的教學表現出了以下五方面的特點:第一,它們能以多種課堂教學形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課堂討論、口頭匯報、提問等形式,而不是像傳統課堂那樣只是教師講、學生聽;第二,它們重視課程作業的作用,以課程作業來引導學生的自主學習,使其自主尋找增長知識和能力的最佳方法;第三,它們注重通過師生互動來進一步鞏固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并借此發展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第四,它們強調利用課外實踐活動來豐富學生的經驗,從而使學生不但在專業知識和技能上有所進益,還能促進他們認同多元文化的價值觀,拓寬其國際視野;第五,它們在提供傳統的圖書資源基礎上,積極建構網絡學習平臺,為其深層學習提供有利的學習環境。為了實現“建設高水平中外合作大學”的目標,中外合作大學必然要在教學上借鑒已有的世界高水平大學的經驗。這種借鑒不是簡單地模仿,而是要結合中外合作大學的特殊性,走一條獨具特色的發展道路。事實上,中外合作大學最大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既不是純粹的西方大學,也不同于傳統的中國大學,而是處于中西文化交界面的具有高度國際性的大學,因此它可以“把跨國界和跨文化的觀點和氛圍與大學的教學、科研、社會服務等主要功能相結合”[1]。也許有人會說,現今世界上的高水平大學已經具有較高的國際性了,它們有高度國際化的師資,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并幾乎代表著國際學術界的最高水平。然而,無論這些大學在世界高等教育界的地位如何,它們的高等教育國際化模式都是一種“外向型”的單向度模式,即較為注重將本國的文化和價值觀向外推廣,以使別國認同和接受[2]。因此,雖然它們對異質文化也保持著開放的心態,但由于西方文化的強勢,其最終結果也可能是用西方文化將異質文化的負載者逐漸同化于自己的價值體系中,而不是站在一個平等的立場與對方進行對話與互動,因此其體現得更多的是一種西方化,還未達到真正的國際化的境界。然而,中外合作大學以及其他國家的類似的跨境大學的存在使建立一種真正的國際化大學成為可能。因為中外合作大學的辦學者是中外兩所大學,這意味著中西方文化至少能夠站在同一水平面上進行對話。雖然這些中外合作大學在學術上大都由外方主導,但其畢竟生長在中國的土地上,要接受中國政府的管理,受到中國文化在校園內外的滲透和包圍,因此很難說是“西風壓倒東風,還是東風壓倒西風”。國際化的關鍵點在于“雙向流動”或“多向流動”,而中外合作大學中中西方合作者在法律地位和文化影響力上大體等值的現實,恰恰能夠為教育的國際化提供一個平臺,反映到教學上就是在促進學生深層學習的過程中滲透國際性,也就是要以國際視野促進學生的深層學習,使學生具備更加完備的國際素養,成為國際化的人才。

二、高水平中外合作大學教學建設的措施

(一)課堂教學引入文化視角

中外合作大學在教學方面一般都會全套引進其外方合作高校的課程,但要成為高水平的中外合作大學,則必須要超越對國外課程的簡單復制,從文化的視角來分析中西方在知識體系上的差異,以促使學生更加深刻地了解科技文化知識的價值負載性。目前,一些中外合作大學已經以通識課程為突破點,在課程內容中引入文化視角。根據《中外合作辦學條例》,“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應當按照中國對同級同類教育機構的要求開設關于憲法、法律、公民道德、國情等內容的課程。”根據這項要求,一些中外合作大學在成立之后就面向中國學生開設了這類反應中國國情和文化的課程。例如,寧波諾丁漢大學開設了一門《中國文化課》,該課程是在中國一般大學的“兩課”的基礎上改造而成的,其較大的不同之處在于它淡化了政治意識形態的灌輸,強調從文化的視角來探索中國文化與異質文化的交流互動過程,比較其特色優劣,使學生對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有理性、清醒的認識。

(二)課程作業增加國際問題

查看全文

新團隊實踐教學建設論文

1重要意義

通過開展創新的實踐活動來實現某種特定目標而組建的師生共組科研創新團隊,對于培養和造就大批高素質創新人才及提高教師自身科研水平均具有重要意義。

1.1有利于開展教學研究,促進教學改革

教學中普遍運用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師講生聽,填鴨式的被動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嚴重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影響了創新兼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質量。而現實是,高校的教學改革進展非常緩慢,分析及歸納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缺乏可持續性。高校的教學改革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程,時效性差,而領導不斷換屆,新任領導為了抓成績往往把重點放在科研、課題等方面;另一方面,教師自身懈怠。有經驗的老教師雖然知識豐富,但思想守舊,他們適應了灌輸式教學方法,不愿意投入大量精力去重新備課;而新教師雖有創新思維及充沛的精力,但是經驗不足、知識面不夠寬,缺乏統籌改革的能力。在這種情況下,建立科研創新團隊勢在必行,它可以為教學改革提供一個小的平臺。在團隊里,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從興趣出發,主動學習,而教師則起著領路人的作用,點撥學生思路,傳授實踐經驗,培養創新精神。通過團隊的運行,緊密的將課堂上的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

1.2有利于學生個性化發展

目前,隨著各高校的擴招,學生的基礎參差不齊,通過科研創新團隊可吸收部分基礎好、專業知識基礎牢固、思維活躍的學生參與到科研項目中,不僅為教師提供了科研助手,也為新形勢下人才分類培養模式提供平臺,為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

查看全文

教學基本建設措施論文

論文摘要:分析了擴招給高等學校發展帶來的發展機遇。并結合**學院實際時如何在高校中轉變觀念,強化國際意識、素質意識、改革意識進行了討論。提出了依金骨干教師、以重點課群為對象搞好教學基本建設的具體措施和目標.

論文關鍵詞:教育觀念;教學改革;教學質量

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價以來,在我院辦學指導思想、辦學特色、教學工作基本原則等頂層設計的指導下,學院的各項工作有機地統一起來,促進了教學工作的快速發展;教務部門建立了全面規范的管理制度并認真執行之,形成了具有反饋功能的教學運行體系,保障教學工作穩定運行。近兩年來學院在教學設備上的投人力度更大,公共課、基礎課的教學場地,實驗條件都發生了根本地轉變。

一、高校擴招給我們帶來的發展機遇

早在1998年7月,在我院“高冠會議”上,我院舒朝鐮院長就預測:“我國高等教育將從精英教育轉向大眾教育”,1999年6月的全教會就正式啟動了高校擴招,我院在原年招生1100名的基礎上,1999年招生達到1693名,2000年招生3149名,今年將保持2000年的招生規模。我們抓住了這一發展機遇!

抓住機遇,擴大規模,再創輝煌是我院近年來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眾所周知,隨著高校管理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一般高等學校以地方管理為主的管理格局基本形成,并校、合校建立超級大校也逐漸告一段落,與此同時擴大招生規模使高校的校均學生數急劇增加,高校之間的規模競爭愈演愈烈。一個學校能否生存已和它的規模、效益密切相關。我院擴大辦學規模受到空間條件和師資條件的嚴重制約,在院黨委、行政的正確領導下,全院各部門通力合作,全校教師職工努力工作、無私奉獻,使我院新開辟的洪慶校區順利投人使用,院內新建的教學六樓和學生五公寓也極大地改善了院本部的辦學條件。新生人學后,全院各項教學工作運行基本正常。我們在擴大規模、增強實力、改革發展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查看全文

實踐教學體系建設論文

摘要:電子商務專業學生不僅是學習者和消費者,也是電子商務的參與者和創造者。承擔高級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的本科高校應進一步明確專業定位,通過提升學科隊伍素質、規范實踐教學環節、探索個性化方案等措施構建起科學的電子商務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為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創造更多的實踐機會,以滿足市場對復合型電子商務人才的實際需求。

關鍵詞: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實踐教學體系

作為一種全新的商務模式和經濟形態,電子商務帶來了整個社會范圍內的一次巨大變革,需要一支浩大的、有新型商務管理和技術能力的創新型電子商務人才隊伍。自2001年經教育部批準設立電子商務專業的首批13所高校進行專業招生以來,我國普通高等院校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的規模不斷擴大。據統計,截至2007年,開設電子商務專業的本科院校已達306所,高職高專類院校864所。眾多本科院校大多提出了“培養復合型、應用性人才”的培養目標,但在目前的電子商務本科人才培養中,學生在學習能力、知識結構、計算機水平、專業知識和外語水平等方面較為突出,而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方面相對缺乏。因此,如何構建符合電子商務發展實際和企業實務需求的教學實踐體系,成為電子商務本科專業人才培養中的一個重要而迫切的話題。

一、電子商務人才的專業技能需求分析

在阿里巴巴的一份關于“網上做生意必備能力”的調查中,網絡營銷推廣能力、計算機和網絡操作能力被眾多企業(網商)看成是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必備的專業能力。在全球最大電子商務網站之一的阿里巴巴看來,搭乘阿里巴巴平臺的幾千萬國內中小企業在電子商務人才上極度匱乏,因此高校的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應面向應用。2006年4月份開始,阿里巴巴(中國)有限公司一直在積極推廣與全國各大高校的“阿里巴巴電子商務認證考試項目”。

事實上,電子商務人才需求是多方面的,包括技術型人才、管理型人才、商務型人才等等。但企業最需要的是有專業、有技能、有特長,而且能夠以最小的成本為企業贏取最大利潤的人才。因此,高校的復合型人才培養定位有其合理性,這源于企業對電子商務人才的多方面能力需求,包括:作業層面的項目操作與執行能力,利用互聯網銷售推廣的能力;戰術層面的企業運作與商業策劃能力,利用互聯網進行產品與服務的設計開發能力;戰略層面的競爭優勢的維護與開拓能力,產業鏈整合的決策能力等等。這對以培養高級電子商務人才為己任的高等院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市場的需求對高校人才的培養具有重要的引導性作用。因此,高校和企業間形成良性互動,結合學校和學生實際狀況明確專業定位,尤其是提升學生的實務技能和綜合素質,成為提高電子商務本科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所在。

查看全文

教學服務型高校建設論文

一、問題的提出

在育人體系的構建中育人資源的構成要素,即人力資源、物力資源、財力資源、信息資源以及榮譽資源等,無論哪一部分缺失或不足,都會影響高校的正常運轉。由此可見,育人資源的每項要素都是維持和發展高校的重要組成部分,育人資源的有效供給是教學服務型高校建設的基礎。但是當前育人資源供給方面存在諸多問題,不利于教學服務型高校的建設。因此,從發展性認真分析高校教學服務的內涵及其功能,有效供給和利用育人資源,著力推進教學服務型高校建設更顯重要和緊迫。

二、教學服務型高校建設中育人資源供給存在的問題

隨著社會進步和發展,教育作為一種投資,質量和效益是必然關注的兩個方面。而且,高等教育資源作為一種稀缺的社會資源,追求在有限投資的基礎上實現效益與質量的最優化已經成為大勢所趨。縱觀當前高校育人資源供給狀況和效果,主要在育人資源供給的方式、手段、結構、重點、規模及其相互集聚效應最大化方面存在若干問題,應引起重視。

(一)獎勵資源不均衡

一些專心于教學的教師無法得到應有的尊重,不同獎勵機制模式都將獎勵資源涌向于科研。這種傾向突出表現在作為高校獎勵制度核心的職稱評定上。在職稱評定的實際操作中,大多數高校都要求一定量的、一定級別的論文與著作,參與或主持一定級別的課題研究。而教學方面的要求則相當寬泛,多是達到一定的課時即可,至多要求獲得過某個級別的教學獎。并且,隨著社會的發展,科研能力的獎勵具有設獎主體多元、獎勵對象靈活、獎勵力度大等特點,這些優勢得到了廣大高校教師的青睞。調查顯示,80%的科研人員有申報社會力量設獎的意愿。獎項聲譽、社會影響力與獎后效應給科研獲獎者帶來的不僅是自身的社會知名度,而且還能給學校帶來巨大聲望和榮譽[1]。因此,在國內外,科研工作已成為衡量大學辦學水平的重要標準之一。在美國研究型大學評價體系的排序中“學術聲譽”大約占總分的25%,并且“學術聲譽”已經是對此類大學進行評價的最重要指標。受國外高校評價體系的影響,中國的高校評價對科研也非常重視。在中國大學評價體系中,與學術相關的指標竟然占到57%(學術聲譽15%,學術資源20%,學術成果22%)[2]。

查看全文

卓越課程教學建設論文

1卓越課程課內實驗建設

1.1精選課內實驗內容,改進驗證性實驗增加綜合性、設計性實驗

傳統DSP技術實驗教學內容偏重于驗證性實驗,如,DSP的存儲器實驗、外中斷實驗、定時器、計數器等實驗,這些實驗主要是驗證教學過程中的結論,驗證性實驗較多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要想培養學生的應用開發能力,首要任務是培養學生對DSP技術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需要改革實驗教學,在驗證性實驗的基礎上添加要求學生自主設計并完成的擴展功能,抓住每一個小點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如在定時器實驗中,學生可以自己編寫程序添加外中斷,通過自主選擇控制交通燈或LED屏幕等硬件,從而比較兩種中斷的優先級,并總結中斷的觸發,以及中斷的應用。學生通過獨立思考解決問題,掌握了知識點,也鍛煉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能增加學生的成就感,從而激發對課程的興趣。除改進驗證性實驗之外,增加綜合性實驗,如將DSP與數字信號處理相結合進行FIR、IIR濾波器實驗、LMS濾波器實驗,與通信原理相結合進行數字幅度調制、頻率調制,與語音相結合進行實時語音信號壓縮及解壓實驗,實時語音FIR濾波實驗,實時頻譜分析實驗等,不僅要求學生清楚算法,而且要求學生在了解DSP特點的基礎上實現該算法。綜合性的實驗有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綜合運用已有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2調整實驗結構,先易后難D

SP是DigitalSignalProcessor的縮寫,即數字信號處理器,實現數字信號處理算法的專用或通用芯片。學習DSP技術除了要求學生掌握DSP硬件結構、匯編指令系統和開發平臺外,還要求學生掌握數字信號處理算法,進一步要求學生能在一個DSP開發板上進行相應的拓展開發。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在進行DSP實驗時,除了學習復雜的硬件結構以外,還要學習很多生澀難懂的匯編指令,使用匯編指令要求非常嚴格,任何細小問題會導致程序出錯,而問題的查找同樣困難,學生很難很快上手。傳統實驗一開始就使用匯編指令,會讓很多學生產生挫敗感,進而失去興趣,嚴重影響教學效果。調整后實驗的編程部分先從C語言入手,逐步過渡到匯編,根據匯編語言方便操作硬件、效率高而C語言編程容易等特點,將兩者進一步融合進行混合編程。如在完成ccs入門實驗之后,先利用C語言進行外中斷實驗、定時器實驗、模數/數模實驗以及與外圍設備相關的實驗,逐步熟悉匯編,最后進行純匯編的濾波器實驗,以及FFT實驗。由于學生已具備了C語言的基礎,有利于學生熟悉了DSP的硬件結構,在熟悉DSP的硬件結構過程中,逐步熟悉匯編。

2卓越課程實驗教材建設

查看全文

民辦應用型本科實踐教學建設論文

一、民辦應用型本科實踐教學的內涵

(一)實踐教學的內涵

實踐教學旨在提高當代大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根據學生在課堂上所學習的理論知識,開展一系列的學生能夠親自參與體驗的實踐活動,它包括專業的認知訓練;各類教學軟件的操作訓練;各種企業角色的模擬演練;還包括了解當前世界各國的行情,以提高學生的創新性、實踐性、應用性為最終目標。

(二)實踐教學的目標

民辦本科院校的實踐教學目標是清晰明確的,緊緊圍繞服務社會服務地方經濟這一中心目標。首先,實踐教學能增強當代大學生的操作技能:民辦本科院校在培養方案中凸顯實踐教學特色,要求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平分秋色,減少演示性、驗證性實驗,增加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設計性、仿真性實驗,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其次實踐教學能強化當代大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當今社會需要的是復合型人才,不僅要求理論知識扎實,還要有較強的綜合實踐能力,民辦院校推行職場仿真訓練,將理論知識轉化成實踐操作能力,切實加強與校外實踐基地的合作,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最后實踐教學能培養當代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民辦院校專門開設創新創業課程,目的是引導大學生的創新思維,通過舉辦各類實踐技能大賽和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鼓勵學生在校期間嘗試創業活動,培養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

二、民辦應用型本科在推行實踐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查看全文

幼教音樂教學建設論文

一、用情境激發孩子的學習情感

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進行幼兒音樂教育教學過程中,應當充分的利用孩子的興趣愛好,讓孩子的興趣愛好真正成為孩子進行學習探究的內在動力。為此,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內容創設相關的教學情境,為孩子進行學習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以此來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培養孩子進行學習的興趣,從而有效的提升幼兒音樂教學的教學質量。例如:在進行新課導入時,可以先利用多媒體以及各種圖片來為孩子呈現相關的課本內容,或者有效的用一段音樂來吸引孩子的目光,讓孩子提前感受新課內容中的描述,有效的為后續的教育教學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孩子進行學習的欲望,在這之后,教師可以提出幾個同新課相關的任務,讓孩子自行進行音樂練習,并以此來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在傳統的教學關系中,教師一向是高高在上的形象,而孩子則是一味的跟隨教師的思維進行思考,因而,現如今的師生關系應當是平等和諧的,在幼兒音樂教育教學中,教師應當多的鼓勵孩子,并以此來調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讓孩子真正意義上的化被動為主動,主動的參與到教育教學活動中,并為幼兒音樂教學出自己的一份力,更好的進行學習。為了讓孩子更好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教師首先應當多多鼓勵孩子,贊美孩子,讓孩子積極主動的發表自己的見解,逐漸在教學中樹立自信心,為教學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從而有效的提升幼兒音樂教學質量。

二、加大個性化發展實踐

教師在進行幼兒音樂教育教學中應當注重孩子的個性化發展,孩子本身是不同的,教師應當根據孩子自身的特點以及音樂這一學科本身的特征進行教育教學內容設計,例如:有的性格較為內向的孩子,教師應當以鼓勵孩子發展個性,逐漸變得更加外向,讓孩子在幼兒音樂教育教學中樹立自己的學習自信心,而有的本身信心極強的孩子,教師在進行教育教學中應當注重讓孩子謙虛做人,虛心求教,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樣的個性化教學實踐,一定程度上能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讓孩子在教學中樹立良好的自信心,從而有效的提升幼兒音樂教學質量。同樣,個性化教學是一種體驗性的教學,孩子在幼兒音樂教學中,帶著一腔熱情去學習,憑自身的經驗來同幼兒音樂教學內容進行交流時間,讓孩子用自身的感官來體驗課本的內容,直接的理解作者的真實情感。所謂,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一位孩子都有著自己不同的見解,例如:教師在講解音樂的音節時,教師一般會要求孩子良好的指出認識每一個音節,并且鼓勵孩子進行個性化的發展學習,學習自己喜歡的音樂,唱自己喜歡的歌,這樣能很好的培養孩子的創新能力。

三、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是關鍵

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是開展幼兒音樂教育教學實踐的重要的要素,俗話說,人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能更好的進行教學實踐,同時能更好的幫助孩子進行幼兒音樂教學,讓孩子在愉悅的環境中培養其自身的創新能力、探索能力以及思維能力。那么如何更好的營造課堂教學環境呢?教師在進行幼兒音樂教育教學過程中,應當采取多種教學模式進行幼兒音樂教學,例如:教師可以充分的利用多媒體、舉辦活動以及競賽等多種形式來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環境,讓孩子主動的投入到教學過程中,從而有效的提升幼兒音樂教學質量。例如:在幼兒音樂教育教學中教師應當注重課堂實踐活動,讓孩子快樂的學習,如同,教師在教授孩子認識音符以及節奏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孩子模仿自然界中的各種聲響,諸如:鳥叫、雨聲以及雷聲之類的。這樣的做法不僅能幫助孩子強化音律節奏的記憶能力,而且能更好的學好音樂,抓住幼兒音樂學習的中心,讓孩子能更好的從身邊的聲響中聯想到現代熟悉的情境,從而對幼兒音樂學習產生良好的興趣,提升音樂教學質量。綜上所述,教師在進行幼兒音樂教學實踐時,應當注重對孩子的創新能力、探究能力以及思維能力的培養。因而在幼兒音樂教學中落實創新教學以及個性化教學,是當今幼兒音樂教育教學的當前趨勢。而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應當切實的以情境為載體來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鼓勵孩子進行質疑并自主學習、加強師生間交流溝通、加強對孩子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以及加強對孩子的個性化教學。并以此來提升幼兒音樂教學質量。在幼兒音樂教育教學中,有效的啟動創新教學模式,開創個性教學,充分的發揮孩子的主觀能動性,讓孩子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并有效的培養孩子的創新實踐能力。

查看全文

畜產品加工學教學建設論文

一、畜產品加工學的課程特色

1.多種學科交叉,綜合性學科。

畜產品加工學是一門理工農相結合、多種學科交叉的應用型學科,是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必修的專業主干課程之一。該課程的知識基礎是建立在生物化學、食品化學、微生物學等專業理論和專業技能上的實踐綜合性課程。主要介紹了畜產品(肉品、乳品、蛋品及毛皮等)原料組成與化學性質、功能特性與加工工藝及質量控制等方面內容,要求學生熟練掌握畜產品加工原理,生產工藝流程、產品質量管理及控制手段,能夠使用常用的儀器設備,了解工廠設計、車間布局等知識,從而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其分析問題的思維模式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學好畜產品加工學尤為重要。

2.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緊密結合,培養應用型人才。

畜產品加工學是一門實踐性、應用性很強的課程,需要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起來教學。因此,加大實踐教學在教學計劃中的比重是非常重要的。在原有的畜產品加工實驗中,主要包括了各類畜產食品制作的工藝性內容,如西式火腿、烤雞、牛肉干的制作等;還有對原料的新鮮度檢查、品質評定、理化性質檢驗等方面的內容,加強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及能力的培養。除了開展綜合性實驗外,為了進一步深化和鞏固學生對畜產品加工生產過程及生產設備的認識,學院還會與地方大型畜產品加工企業相聯合,共同建立教學實習基地,安排學生實習,并完成畢業設計。從而使實踐教學與課堂理論教學相呼應,將產學研有機的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實際活動中得到鍛煉,為培養應用型人才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畜產品加工學網絡教學建設的目的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