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旅游經濟增長研究
時間:2022-05-16 11:28:32
導語:鄉村旅游經濟增長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鄉村旅游業發展有利于美化城鎮環境,也有利于加快新型城鎮化發展進程,并在一定程度上支撐區域經濟的增長。以河南省嵩縣為例,利用協整方法分析鄉村旅游業發展和新型城鎮化對河南省嵩縣經濟增長的影響。研究發現鄉村旅游業發展和新型城鎮化都對河南省嵩縣經濟增長有著正向影響,且鄉村旅游業發展拉動河南省嵩縣經濟增長的效應比新型城鎮化的拉動效應要大,同時,新型城鎮化對經濟增長的長期效應更加明顯,而鄉村旅游業發展對經濟增長的短期效應比較明顯。今后嵩縣應著力于促進鄉村旅游業開發,注重新型城鎮化水平提升,促進三大產業高質量融合發展,以推動嵩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關鍵詞:河南省嵩縣;鄉村旅游業發展;新型城鎮化;經濟增長
鄉村旅游業是綜合性產業,其規模大、發展快、關聯廣的特點與新型城鎮化建設有很多相匹配的地方,新型城鎮化在為鄉村旅游發展帶來重大機遇的同時,也對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1]。尤其是鄉村旅游業的就業吸納力強,對吸引城鎮人口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對新型城鎮化起著重要的帶動作用。而鄉村旅游業發展的同時,又能加快城鎮開發,美化城鎮環境,鞏固新型城鎮化水平,為旅游業的發展和消費需求空間創造提供更多有利條件,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作為支撐區域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隨著國家新型城鎮化戰略的實施推進,鄉村旅游業發展成為新一輪城鎮化發展的關注點和熱點,而推進鄉村旅游業和新型城鎮化共同發展過程中,要加大對這些地區的投入,讓其形成較大的產出,以促進地區經濟穩步持續增長[2]。可見,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業,科學引導新型城鎮化,與地區經濟增長有很大的關聯性。因此,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旅游業發展之間內在關聯與影響效應到底如何,是一個值得探索的重要命題。本研究結合河南省嵩縣實際,探討鄉村旅游業發展和新型城鎮化對河南省嵩縣經濟增長的影響。
1研究區概況與方法
1.1研究區概況,嵩縣位于河南省洛陽市西南部,地處豫西伏牛山生態核心區,位于黃河、長江、淮河三大水系的分水嶺地帶,總面積3009km2,轄16個鄉鎮322個行政村,人口62萬,其中農村人口53萬,人均耕地不足0.8畝,素有“九山半嶺半分川”之稱,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境內旅游資源豐富,境內自然景觀秀麗,人文景觀獨特。山岳奇石景觀方面,有白云山、玉皇頂等;森林景觀方面,有唐代銀杏林、高山杜鵑、原始森林等;潭瀑水域景觀,有高山天池、陸渾水庫、九龍瀑、雙龍瀑布等;物候氣象景觀方面,春有鮮花、夏有綠萌、秋有紅葉、冬有雪韻。這些自然景觀天然而成,構成一幅幅美麗的畫卷。而在人文景觀方面,有以兩程故里、伊尹祠、慶安禪寺、萬氏佳城等。近幾年,嵩縣堅持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發展之路,把發展鄉村旅游作為重要抓手,以創建全域旅游示范縣為載體,通過景區帶動、公司合作、社會幫扶、美麗鄉村建設、易地搬遷等方式,讓嵩縣的發展因旅游而富,讓鄉村因旅游而美,讓貧困縣因旅游而興,形成了“旅游帶動、脫貧加快”的良性發展局面。2016年,全縣接待游客1200萬人次,實現綜合收益37.6億元,旅游業收入占農民家庭收入的比例達68%,全縣貧困人口由2011年的8.46萬人減少到2016年底的4.67萬人,嵩縣用實際行動走出了一條因地制宜的旅游帶動城鎮開發以及經濟發展新路子。近年來,嵩縣發展鄉村旅游,推動新型城鎮化發展,提升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的實踐路徑主要是:以白云山、木札嶺、天池山景區為鄉村旅游發展的龍頭景區,通過旅游的帶動功能發揮,推動當地餐飲、住宿、交通、商業全面協同開發,實現當地居民就地就業,推動就地城鎮化。如2014年9月,瑞貝卡集團入駐白云山景區,建設白云山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涵蓋車村、白河兩鎮,面積近600km2,形成了四大旅游綜合體,既連通了景區,也開發了當地的城鎮,還發展了地方經濟。木札嶺景區的龍王村曾經是個遠近聞名的貧困村,原來人均收入不到2000元,經過10多年的發展已經擁有農家賓館150多家,標準化床位超過6800張,人均純收入超過3萬元。目前,農家賓館已經遍布周邊5個行政村,當地農民逐步向商業零售、旅游客運、旅游工程等行業延伸,實現了旅游服務與鄉村開發以及城鎮化進程加速的有效對接。嵩縣縣政府也加大對景區投資開發的力度,在景區建設、鄉村旅游住宿與商品生產等領域進行扶持或獎勵。帶動了這些區域的旅游配套設施逐步完善以及一些旅游新興業態的產生,也帶動了一些項目的建設與完善,如天橋溝自駕游營地、滑雪場、木札嶺漂流等建成開業,初步形成了“白河-天橋溝-木札嶺”旅游住宿一條線。直接帶動了白云山和木扎嶺景區當地農民的就業,初步統計約500多人實現就地就業。而整個鄉村旅游的發展,大致解決了當地農民就地就業1萬余人,有力地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和城鎮建設。
1.2變量選取與方法,在分析旅游業發展和新型城鎮化對區域經濟增長的關系方面,相關的研究提供了一些基礎。一方面研究旅游與城鎮化關系的相關文獻。如舒小林,劉東強,齊培瀟[3]利用協整分析和向量自回歸模型對中國1988—2012年之間的城市化率和旅游收入關系進行了動態分析,得出城市化率在30%左右,城市化率和旅游業發展之間有一些差別,他們得出城市化率在30%之后,旅游業對城市化率的作用效果會更加明顯。王兆峰,龍麗羽[4]以鳳凰縣為例,分析了旅游業發展與城鎮化建設二者之間的關系,得出兩者呈現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并指出旅游業在政策制度的外部環境下,通過宏觀動力——旅游經濟效應、中觀動力——產業結構升級、產業集群差異化布局,以及微觀動力——旅游資源稟賦、旅游市場需求和交通可達性的動力機制系統,驅動了新型城鎮化的建設。唐鴻,劉雨婧,麻學鋒[5]在新型城鎮化內涵、旅游業與新型城鎮化互動關系理論分析的基礎上,從產業生成周期視角分析兩者的互動關系。研究發現:旅游業的就業及收入效應表現較好,城鎮化的社會、經濟及生態方面表現突出。另一方面分析旅游業與區域經濟增長關系的相關文獻。如趙磊[6]采用多種精細前沿性計量經濟方法對1999—2009年之間旅游業與經濟增長的關系進行了實證研究,得出旅游業發展對經濟增長作用顯著,并歸納了旅游業通過作用于城鎮化,有效挖掘城鎮化建設潛力,進而促進地區經濟增長的路徑,得出旅游業對城鎮化的經濟增長效應存在顯著的正向調節作用。徐春紅,丁鐳,董鴻安,蘇攀達[7]以浙江省11個地級市的2000—2015年的旅游業及經濟發展相關指標為研究對象,運用空間分析和面板計量回歸方法,分析了旅游業發展和區域經濟增長率時空演化格局,探討了其影響機制。結果表明:浙江省及11個地市的旅游業發展在前一段時期內與經濟增長率總體都呈現遞進上升趨勢,但經濟增長率在后面一段時期卻出現降低的趨勢,同時,兩者之間的關系存在顯著的空間差異。蔣韜[8]基于生態足跡的視野,計算出了西部地區11個省(區、市)生態旅游消費需求與旅游業發展兩方面的綜合得分和兩者的協同度。實證發現,西部地區生態旅游消費需求與旅游業發展之間呈現勉強協同或者不協同的狀態。此外也有少數文章研究了旅游與城鎮化及經濟增長的關系。劉佳,杜亞楠,張廣海[9]采用面板數據模型,分析了我國沿海地區旅游業、城鎮化及區域經濟發展的時序演化和空間差異特征,探討了在城鎮化進程中沿海地區旅游業與區域經濟增長的關聯性。研究表明我國沿海地區旅游業、城鎮化與區域經濟增長兩兩之間的交互作用較為顯著。黃震方,陸林,蘇勤[10]指出要通過深化理論研究和強化實踐應用,推動鄉村旅游提質增效升級,尤其要將鄉村旅游業發展與新型城鎮化建設結合起來,同步推進,加大投入,實現城鄉旅游業互補和協調發展,以促進地區經濟增長。但現有研究至少還有兩個方面的研究空間可以彌補:一方面現有研究主要以分析旅游業與城鎮化兩者關系的文章居多,比較缺乏對旅游業發展、新型城鎮化與經濟增長三者關系的研究。另一方面對于某個具體區域實證或案例的研究比較缺乏,如對縣域方面的具體研究幾乎沒有。而鄉村旅游的重點和核心正好都在縣域,縣域有著鄉村旅游業發展的先天優勢,各城鎮都有一定的旅游資源,因此,解剖縣域鄉村旅游業發展、新型城鎮化與經濟增長的關系,對于發展新階段深化旅游業發展、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促進地區經濟可持續增長,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為助推河南省嵩縣可持續和跨越式發展意義重大,本研究試做初探。有鑒于此,筆者結合上述研究成果,尤其是在指標選取、研究方法上的一些經驗做法,選取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率作為衡量河南省嵩縣經濟增長情況的指標(記為DQSCZZ),選取人口城鎮化率作為衡量河南省嵩縣新型城鎮化發展的指標(記為XXCZH),選取鄉村旅游業增加值與旅游業總值的比值作為衡量河南省嵩縣鄉村旅游業發展情況的指標(記為XCLY),在數據收集上,通過實地調研和查找《河南省嵩縣統計年鑒》兩條途徑來收集,以河南省嵩縣2000—2017年的相關指標數據為實證分析的樣本數據(限于篇幅,不再對具體數據一一列出),分析鄉村旅游業發展和新型城鎮化對河南省嵩縣經濟增長的影響。為了消除直接回歸帶來的系數過大現象,通過取對數來解決這個問題,因此對變量進行自然對數變換,分別記為lnDQSCZZ、lnXXCZH、lnXCLY,用dlnDQSCZZ、dlnXXCZH、dlnXCLY分別表示各變量的一階差分。運用Eviews8.0計量軟件進行協整分析。
2結果與分析
2.1變量的平穩性檢驗,為避免鄉村旅游業發展、新型城鎮化、區域經濟增長等數據之間出現的“偽回歸”現象,本文采用ADF單位根檢驗方法對相關數據進行平穩性檢驗,結果如表1。由表1知,lnDQSCZZ、lnXXCZH、lnXCLY都是經過一次差分即變成了平穩的序列,說明鄉村旅游業發展、新型城鎮化與經濟增長可能存在長期穩定的協整關系,可以通過EVIEWS軟件進行最小二乘法運算,以確定其協整關系存在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下面先對變量進行協整檢驗。
2.2滯后階數的確定,滯后階數的確定是為了確保最好的回歸效果,通過多次實驗,選擇滯后2期時候的模型是最穩妥的,結果也是最理想和最有效的,而通過其選擇準則的取值情況也可以發現選擇滯后兩階是最合理的,如表2所示。
2.3協整檢驗,為了獲取最佳的模型,尤其得出變量之間的跡統計量檢驗結果表明,P值分別為0.0001、0.0002、0.0235、0.0498等,都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表明3個變量之間存在協整關系。則在95%的置信水平下,河南省嵩縣的鄉村旅游業發展、新型城鎮化與其經濟增長之間存在長期穩定的協整關系,這是因為開發鄉村旅游可以為地方居民提供更多休閑消費場所,激發旅游消費空間,從而為鄉村旅游業發展提供持久推動力,而隨著鄉村旅游業的發展,進一步提高居民就地就業機會,為推進新型城鎮化打下堅實的經濟基礎,兩者的相輔相成促進區域經濟的增長。嵩縣的實際更是應證了這一點,近年來,該縣按照持續建設“5A嵩縣”的發展理念,全力打造“全域旅游”示范縣,著力推動旅游發展與“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大力實施“572510”工程,即每年打造5個特色小鎮,三年覆蓋全縣16個鄉鎮;提升7條生態景觀廊道,建設25個美麗鄉村示范村,發展10條溝域經濟帶、10個農業休閑觀光園,堅持“一溝一品、一嶺一特色”,打造車村白云花谷、白河云巖寺河谷等溝域、嶺域經濟帶,重點發展田湖閆莊川區、高都川區等休閑農業片區,做到以點穿線,以線帶面。如近年來,舊縣鎮仙女潭休閑度假區、田園牧歌農業采摘觀光園、田湖鎮豫西民居風情園等一大批農莊建成開園,成為遠近聞名的鄉村旅游目的地,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促進了這些地區的經濟增長,這些鄉村也實現了從“美麗鄉村”到“經濟明星鎮”的華麗蝶變。結合上述實際,同時,用最小二乘法確定其協整關系用公式表達如下:lnDQSCZZ=0.3875lnXXCZH+0.5648lnXCLY(1)(5.8601***)(6.5462***)AdjustedR-squared:0.9456Durbin-Watsonstat:1.8534模型的擬合優度檢驗調整后R2取值為0.9456,說明該模型的擬合度較好,D.W值為1.8534,接近2,表明該模型序列相關性不明顯,該模型具有較好的解釋度。協整關系(1)表明,河南省嵩縣的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旅游業發展對經濟增長水平都產生正向影響,從其系數來看,鄉村旅游對地區經濟增長的影響效應更為明顯,即旅游業每增加一個單位會促進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率0.5648個單位(新型城鎮化為0.3875個單位)。
2.4Granger因果檢驗利用Granger因果分析法對河南省嵩縣鄉村旅,游業發展、新型城鎮化與經濟增長之間的因果關系進行再檢驗,檢驗結果如表4所示。從上述研究結果可以看出,一方面,從短期看,鄉村旅游業發展仍然是河南省嵩縣經濟增長的原因,這說明了短期內鄉村旅游業發展對經濟增長呈正效應。河南省嵩縣正處于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業時期,仍然有提升鄉村旅游業發展水平的空間,如近年的發展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嵩縣將旅游開發與三大產業融合緊密結合起來,堅持融入景區、服務旅游、體現產業特色的原則,推進旅游與農業、林業、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推動嵩縣融鄉村游樂、美食體驗、森林康養等于一體的特色鄉村旅游業發展路徑,吸引游客吃在農家、住在農家、玩在農家,使鄉村旅游服務成為嵩縣城鎮化發展過程中的特色主導產業和穩定增收來源。可以說,旅游的發展,游客的不斷涌入,真正成為新型城鎮化發展的“活水”來源,真實地詮釋了旅游發展促進城鎮開發、帶動地區經濟發展的山鄉巨變路徑。
3結論與討論
3.1進一步加快鄉村旅游業高質量發展,開發鄉村的特色旅游資源,吸引外部旅游消費市場,帶動當地人口就地參與旅游經營服務實現就地城鎮化,因而具有明顯的培育優勢產業、增強城鎮發展能力的造血功能。下一步就是要高質量發展鄉村特色旅游,真正通過鄉村旅游的發展,使鄉村特有的青山綠水、有機生態食品、鄉土文化的價值逐步得到體現,鄉村文化價值得到創造性復活,鄉村價值得到極大提升。在鞏固和提升新型城鎮化質量的同時,促進地區經濟高質量增長。
3.2進一步提高城鎮化發展水平要,通過發展鄉村旅游業,吸引居民就地就業,吸引住、留住居民進城,真正通過旅游業的發展鞏固城鎮化發展水平。鄉村旅游應堅持政府主導、規模經營、分類開發、重視人才的發展道路,更好地服務于城鄉建設和城鎮化發展。穩步提高農村的城鎮化質量,促進城鄉一體化建設和小康社會的均衡發展。
3.3進一步促進三大產業的融合發展,發展新階段要響應新時期鄉村振興的重大戰略和鄉村旅游的發展需求,重點關注新型城鎮化背景下的鄉村旅游特性,挖掘鄉村旅游資源,促進鄉村食品、農產品加工以及旅游業的融合發展。同時,要充分利用新型城鎮化對鄉村旅游的影響與互動機制,通過鄉村旅游業開發引導新型城鎮化發展,通過鄉村旅游文化與鄉愁記憶的恢復與重構、鄉村生態文明與鄉村旅游的融合發展,將鄉村旅游產品開發與產業融合創新結合起來,推動三大產業的融合發展,為地區經濟發展注入全新的動力[11]。
參考文獻:
[1]鐘家雨,柳思維.旅游業與城鎮化協同發展的區域差異分析[J].經濟地理,2014,34(2):187-192.
[2]劉佳,杜亞楠,張廣海.沿海地區旅游業、城鎮化與區域經濟增長研究[J].商業研究,2014(8):155-161.
[3]舒小林,劉東強,齊培瀟.中國城鎮化與旅游業發展的動態關系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分析[J].經濟問題探索,2014(11):122-129.
[4]王兆峰,龍麗羽.民族地區旅游業發展驅動城鎮化建設的動力機制研究——以湖南鳳凰縣為例[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5):11-17.
[5]唐鴻,劉雨婧,麻學鋒.旅游業與新型城鎮化協調發展效應評價——以張家界為例[J].經濟地理,2017,37(2):216-223.
[6]趙磊.旅游發展與經濟增長——來自中國的經驗證據[J].旅游學刊,2015,30(4):33-49.
[7]徐春紅,丁鐳,董鴻安,等.浙江省旅游業發展與經濟增長關系的時空格局及影響機理[J].旅游科學,2017,31(5):82-95.
[8]蔣韜.生態足跡視野下生態旅游消費與旅游業發展協同度評價——基于西部地區省區市的比較[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2017,37(10):139-142.
[9]張媛.鄉村旅游帶動我國城鎮化發展研究[J].農村經濟,2013(4):55-57.
[10]黃震方,陸林,蘇勤.新型城鎮化背景下的鄉村旅游發展——理論反思與困境突破[J].地理研究,2015,34(8):1409-1421.
[11]柳思維,熊曦.大湘西農林生態特色產品品牌培育研究[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12(1):1-6.
作者:李俊 王九位 單位:鄭州旅游職業學院
- 上一篇:沿海港口工程項目價值分析
- 下一篇:農村地區生態環境法制問題探析
精品范文
5鄉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