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會計控制機制會計論文

時間:2022-02-28 04:49:19

導語:企業會計控制機制會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會計控制機制會計論文

一、信息化對企業會計控制機制的影響

1.改變控制對象,提升工作效率隨著信息化影響的不斷加深,信息技術在企業會計控制工作中得到了快速的普及,其中對企業會計控制機制最明顯的影響就在于企業會計控制工作的控制對象有所改變。就傳統的企業會計控制工作而言,工作人員在進行數據的記錄與管理的過程中,都會在紙質載體上進行,因此工作人員的監管主要針對紙質資料。而隨著信息技術的應用,計算機被引入到了企業會計控制工作之中,電子檔案、電子數據逐漸取代了紙質資料的地位,因此在進行會計控制工作的過程中,工作人員開始將控制的對象從傳統的紙質資料轉變為電子信息。在信息化背景下,大多數的數據資料都會存儲在移動磁盤或者計算機之中,使得相關資料信息的流轉與輸入更加的快速便捷,有效的提升了企業會計控制工作的工作效率。

2.增加控制風險,強化管理要求事物的發展具有著兩面性,傳統的企業會計控制工作在進行的過程中,大部分的信息都以紙質資料的形式存在,這種資料存儲方式雖然具有缺乏靈活性、不便管理等缺點,但是由于對其進行修改會留下明顯的痕跡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對于杜絕資料作假、保障資料安全有著良好輔助效果。而就現代化的信息技術而言,其將傳統的紙質資料變成了方便靈活的電子資料,雖然在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質量上有所提升,但是由于電子數據可以隨便修改,因此造成了資料數據安全性的降低,進而增加了企業會計控制工作的風險。所以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有關人員若想保障相關數據信息的安全性,就要在內部管理上下功夫,通過強化管理的方式,對企業會計控制工作的風險進行把握。

3.改變控制方式,弱化人為干預信息化對企業會計控制機制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其中最直接的影響就在于改變了原有的控制方式,弱化了人力在企業會計控制中的作用,使得企業會計控制工作對電腦等機器的控制工作都是圍繞人力工作而展開的,因此企業一般會采取責任負責制讓每一個工作都可以落實到具體的人員身上,通過人員之間的監督與制衡,形成有效的會計控制。但是在應用信息技術后,人力作用在企業會計控制工作中逐漸減弱,大部分的工作都通過電腦等設備進行完成,因此以往的控制機制、人員制衡逐漸喪失作用,以計算機為核心的新的企業會計控制機制開始生產。

二、信息化背景下企業會計控制機制存在的問題

將信息技術應用到企業會計控制機制中是企業未來必然的發展趨勢,并且目前我國大多數企業已經實現了企業會計控制工作的信息化。但是通過對我國部分企業內部工作進行調查與走訪我們可以發現,信息技術的應用雖然對企業會計控制的信息化進行了有效的促進,但是由于缺乏應用經驗、企業重視不足等原因,使得信息化背景下企業會計控制機制在應用的過程中仍暴露出了大量的問題。具體來說這些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控制理念陳舊,缺乏先進制度制度對工作起著規范與指導的作用,判斷一個制度是否具有實際意義,首先就要對制度與工作的適配性進行研究,判斷制度是否符合實際工作的具體要求。就信息化背景下的企業會計控制機制而言,其在實際工作的過程中已經產生了實質性的轉變,從控制內容到控制形式都向著信息化的方向進行發展,但是由于企業內部缺乏足夠的重視,因此絕大多數的企業并沒有意識到管理制度與實際工作之間的不適配性。所以出現了控制理念陳舊、管理制度老化等問題。這使得現代化的企業會計控制機制在進行應用的過程中,在規范性上難以得到有效的保障,進而造成工作質量的下降,難以發揮出現代化企業會計控制機制的實際作用。

2.風險意識薄弱,缺乏控制環境在將信息化對企業會計控制機制的影響進行介紹的過程中我們已經知道信息技術的應用使得企業會計控制工作在風險性上有所提升,因此有關企業應加強對風險的控制與把握。但是從實際工作的情況來看,我國大多數的企業都存在著風險意識薄弱的問題。究其原因主要與企業內部缺乏風險管理有著直接的關系。風險是造成企業運營困難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企業在進行內部管理的過程中核心的工作內容之一就是預防風險和規避風險。但是在企業會計控制機制運行的過程中,由于缺乏對現代化企業會計控制工作的認識,因此使得一些企業忽視了信息技術應用帶來的風險,沒有建立起有效的風險管理機制,使得企業會計控制工作在進行的過程中難以形成良好的控制環境,進而造成各部門之間在監督管理上默契的缺乏,

3.人員素質偏低,企業文化缺失員工是企業得以運行的基礎性力量,沒有人力的支持任何企業都難以有效的運作起來。因此在進行企業會計控制工作的過程中,有關單位應對內部工作人員給與重視,提高工作人員的個人素質。然而從目前我國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工作人員來看,大多數的工作人員在電腦操作方面存在著明顯的不足,不能掌握相關的電腦操作技巧以及網絡安全知識。同時,員工職業道德不足,忽視職業操守也是實際工作過程中經常出現的問題。一些企業會計控制工作人員甚至在工作的過程中與有心人士進行勾結對會計數據信息進行更改,以達到謀取私利的目的。而造成這種現象的直接原因就是企業缺乏人才培養,企業內部核心文化缺失。其中企業文化缺失最直接的影響就是造成企業內部向心力不足,造成工作人員缺乏責任意識,忽視企業利益。

三、信息化背景下完善企業會計控制機制的有效策略

隨著現代企業對軟實力的重視不斷加強,企業內部的管理工作與控制能力越來越受到企業管理者的重視,因此在對企業會計控制機制進行完善的過程中,有關企業工作人員應從企業會計控制工作的實際出發,結合信息化的發展需要合理的制定出有效的完善策略。具體來說在今后的工作過程中有關企業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對相關問題進行解決:

1.強化監督職能,完善控制制度信息化背景下的企業會計控制機制其更加的注重計算機設備以及信息技術的應用,因此在對企業會計控制機制進行完善的過程中,有關工作人員應對傳統的工作觀念進行轉變,明確現代化企業會計控制機制的實際需要。首先,工作人員應針對計算機系統工作的具體情況,對原有的規章制度進行改革,針對計算機工作中的問題進行規范,保障信息化背景下企業會計控制機制的順利應用。其次,要對工作人員的操作權限進行劃分,避免操作權限的濫用。具體來說在工作的過程中可以將操作權限分為查詢權、修改權、錄入權等,針對工作內容的不同,合理的安排權限。最后,要強化工作過程中的監督職能,尤其是在工作人員進行計算機操作的過程中,不僅要對工作人員操作的準確性進行監督,同時還要對系統的運行、數據的錄入等進行監督,確保對整個計算機系統進行全方位的把握,并在第一時間對系統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修正與完善。

2.注重風險預防,加強部門合作從經濟學的角度講風險與受益成正比,因此企業在享受信息化背景下企業會計控制機制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應做好迎接其帶來風險的準備。通過實踐證明信息化背景下企業會計控制機制的風險主要來自兩大方面,一方面是網絡安全問題。一方面是信息安全問題。就網絡安全而言,企業應引入一批具有專業網絡知識的人才對企業內部網絡進行維護,并制定出網絡預警機制對可能出現的黑客攻擊和木馬病毒等進行提前的預警。除此之外系統維護人員還應對企業內部設備進行定期的殺毒與維護,針對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提前的預防。而就信息安全問題來說,企業各部門之間的相互合作極為重要。首先,企業內部應成立專門的安全部門,對信息安全問題進行管理,避免工作人員對信息數據進行隨意的更改其次,會計部門應與監督部門或者稽查部門形成良好的合作關系,實行工作透明化,盡最大可能降低企業會計控制機制的風險。

3.重視人才培養,應用激勵制度企業會計控制工作中人員素質不足的原因主要與企業缺乏培訓制度有關。由于傳統的企業會計控制機制在施行的過程中,工作人員并不需要進行計算機操作也不需要掌握相關的信息技術,因此企業中大部分工作人員很難適應信息化背景下企業會計控制工作的要求。鑒于此,企業應對員工的不適應性產生重視,組織企業會計控制工作人員進行專門的培訓,通過普及電腦知識,強化理論知識等方式讓工作人員對新的工作內容產生了解,進而減少工作過程中的阻礙。其次,企業還應注重激勵制度的應用,通過獎懲措施的制定,對工作人員的進取心進行激發,進而加快工作人員對新工作環境的適應。4.樹立企業文化,提升職業道德除了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外,工作人員的職業操守也是影響工作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對信息化背景下企業會計控制機制進行完善的過程中,企業還應就員工的職業道德與操守問題下功夫。首先,企業應加強內部宣傳工作,在企業內部營造積極向上的氛圍,讓員工在工作的過程中對職業道德的重要性有所了解,潛移默化的對自身的職業道德進行提升。其次,企業應注重自身企業文化的樹立。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重要的精神支柱,其可以有效的活化企業與員工之間的關系,讓員工在工作的過程中找到歸屬感,更加的投入到工作之中去。因此企業應結合自身的發展目標,營造出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氛圍,通過文化的作用,對企業會計控制工作進行保障。

四、總結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的發展催生了信息時代的到來,因此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應注重信息技術在企業會計控制工作中的應用,并結合企業內部的實際發展情況合理的對信息化背景下企業會計控制機制進行完善,達到控制內部風險,促進企業發展的目的。

作者:蘇靜哲單位:渤海大學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