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學涉稅事務處理探討

時間:2022-10-24 02:54:50

導語:會計學涉稅事務處理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會計學涉稅事務處理探討

一、涉稅課程特征

稅金計算、上報、籌劃等涉稅業務的處理要遵循相關法律法規,其中稅收法律法規是核心(簡稱“稅法”)。稅法必須以保障稅收活動為其存在的理由和基礎,而稅收在財政收入中的主導地位,使得涉稅業務處理必然要用到財政學中所學的基本知識。財政學需要運用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結論,使得涉稅業務處理以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為基礎。稅金核算業務要遵循會計核算制度,涉稅業務處理必須具備一定的會計學知識??梢?,涉稅業務處理已打破了各課程體系之間的分界,需融合多學科知識。融合多學科理念的涉稅課程內容上必將是零碎分散的,必須挖掘各學科之間的內在聯系及其規律性,加以歸納總結,將知識系統化。

社會經濟發展的地區不均衡性和整體變化性,決定著國家為實現特定時期的調控目標,會不斷調整稅收法律法規,這必然影響涉稅業務實踐操作。時效性要求教學緊隨稅收政策法規的調整步伐,不斷更新、充實、完善,也要求教學過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終生學習的能力和品質。基于本科階段涉稅課程特征,涉稅課程教學應堅持學科融合、強化實踐、注重思維能力與思維品質的培養。

二、教學團隊建設

(一)師資素質要求

(1)融合多學科知識背景。涉稅課程多學科融合與交叉的特性要求授課教師須具備相關學科知識背景,用以詮釋“企業涉稅”課程的教學內容。(2)歸納總結能力。融合多學科理念的各項稅收法律規定內容零碎分散,教師須具備挖掘各學科之間的內在聯系及其規律性,加以歸納總結,將理論知識系統化的能力。(3)實踐能力。以提升學生實踐操作技能為企業涉稅課程教學的重心,要求教師熟悉企業涉稅處理工作流程,并能準確處理涉稅事務,從而有的放矢地組織實踐教學,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4)與時俱進完善知識結構。涉稅課程教學內容的時效性,要求教師具備隨著稅收政策法規的調整不斷更新、充實、完善知識結構的能力。

(二)團隊建設措施

在課程建設主持人統籌下,吸引自愿參與且具有相關學科背景的教師參與課程模塊建設。特別是要將具有豐富實踐經歷的校外相關資質人員引入到課程建設過程中,從而保證課程團隊年齡、職稱、學歷結構合理,實現校內外教師的相互交流,協同發展,保證課程建設內容從實踐出發,解決實際問題。形成穩定的教學團隊后,建立定期交流機制,如相互聽課、集體備課,交流研討會,外出實踐等,以體現課程特性,保證教學質量。

三、教學大綱建設

課程教學大綱作為綱領性文件,對教學質量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是課程建設的首要內容。

(一)以生為本

教學質量在于在教師指引下學生在一定學習期限所達到的思想覺悟、品德修養、知識儲備、智能開發和身體素質的程度,從這個角度講,學生是課程學習的主體。因此,課程教學大綱編制應讓學生參與,關注學生需求,在師生交流的基礎上,以學生為核心設置教學大綱課程目標、內容、重難點等,并增加學生能夠使用和學習的內容。

(二)課程目標

教學大綱編寫時應注重引導學生進入“納稅人角色”,以強化其辨析、計算、申報、籌劃主要稅種的實踐操作能力為課程目標。

(三)學時安排

圍繞課程目標,合理安排理論與實踐教學學時,見表1。

(四)課程內容

中國現行20幾個稅種中,實際工作和日常生活中涉及率較高的主要是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等,課程內容應以此為重點、難點。稅法模塊教學內容以理論講授增值稅法、消費稅法、企業所得稅法和個人所得稅法等關鍵稅種法律法規為重點,對于房產稅法、車輛購置稅法等財產、行為稅法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師引導講授為輔,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單項實訓模塊課程內容以每一稅種稅法模塊為基礎,各稅種稅法理論授課初期提供企業具體經濟活動資料,要求學生待各稅種稅法模塊課程結束后完成專項課程實踐任務,并提交實訓成果,檢驗單一稅種理論知識的消化和理解,以培養學生單稅種實踐操作能力。綜合實訓模塊內容由兩部分構成:安排學生對周邊企業調研,對比分析企業應交的主要稅種與實際交納稅種,撰寫企業稅種調研報告并相互交流;學生根據企業綜合經濟業務資料,分析判斷企業應繳稅種類,計算各稅種稅額,規范填寫各稅種納稅申報資料,以培養學生綜合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五)考核

針對課程模塊構成的綜合性,實行理論基本知識考核、單項實訓日常考核、綜合實訓日常考核3種考核方法相結合的考核方式,以綜合考核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和實際應用能力。3部分考核均采用百分制,各占總評定成績比重:理論基本知識考核占60%,單項實訓日??己苏?0%,綜合實訓日常考核占20%。理論基本知識考核以稅法期末卷面考試為主,以單選、多選、改錯、計算分析等方式開展。單項實訓日??己艘詥雾棇嵱柣炯寄芸己藶橹鳎Y合出勤、課堂提問、資料查閱、實訓成果等成績評定方式,評分比重:實踐實施過程占60%(包括分析能力、合作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實訓成果占40%。綜合實訓日常考核以綜合實訓基本技能考核為主,結合出勤、調研報告、實訓成果等成績評定方式,評分比重,實踐實施過程占60%(包括分析能力、合作能力、解決能力),實訓成果占40%。

四、教學資源建設

(一)教材與教學參考資料

教材是體現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的載體,是把教育思想、觀念、宗旨等轉變為具體教育現實的工具,對于穩定教學秩序,提高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應遵循高等教育教學規律,結合課程特色,編寫具有自身特色的教材和教學參考資料。結合涉稅課程特色,教材及教學參考資料編寫應注意以下2個顯著特點。(1)與時俱進性。鑒于當前稅收法律法規一直處于調整狀態,稅法模塊教材不易編寫的過于詳細,應重在闡述各稅種法律法規的基本原理及其構成要素,通過不斷更新教學參考資料內容反映立法和征收實踐中法律法規的變化情況。(2)實踐性。堅持內容與實踐統一。單項實訓模塊與綜合實訓模塊內容來源于企業,反映實際經濟業務涉稅處理本質,注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使用方便,學生在閱讀時容易理解。

(二)網絡教學資源

涉稅課程內容的時效性特色,決定了涉稅課程學習不是階段性學習過程,而是終生學習過程。網絡上的學習資源可使終身學習成為可能,因此,網絡教學資源也是課程各模塊建設的重要內容。涉稅課程網絡教學資源主要涉及課件、講稿、測試題庫、案例、問題解答、各類網絡媒體素材等。網絡資源建設過程中應遵循以下原則。(1)合作性。網絡教學資源的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建設過程中課程建設主持人要對工作合理分配,以發揮教學團隊的合作優勢。(2)實用性。保證網絡教學資源的素材來源于實踐。(3)共享性。網絡教學資源的素材既可為課程團隊教師提供借鑒,也應是教師與教師間、教師與學生間、校外與校內間相關交流的平臺。(4)動態性。注重網絡教學資源內容的及時修正,以反映稅收法律法規實踐中立法、執法的動態變化。

五、教學方法探索

根據教學大綱,結合課程特色,運用適宜的教學方法開展會計學專業涉稅課程教學是必要的。

(一)實物信息式教學

各稅種稅款從計算到繳納涉及大量信息及數據,教學中應將經濟業務的各涉稅環節全面演示,對所涉及的表單證進行詳細說明,將要領講解、實際操作等教學環節有機融合。對于難以用口頭、板書展示的,可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以Flash、音頻、視頻、Word文檔等形式制成課件直接使用。這樣可使理論與實際結合,增強學生感性認識,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

(二)啟發式教學

涉稅課程內容的時效性特色,決定了教學過程中應考慮到會計學專業學生未來職業發展的需求,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精神。教學中避免過分注入式教學,注重發揮教師指導作用,適時運用啟發式、討論式教學,讓學生發展自我調控能力,掌握學習方法,從“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

(三)技能式案例教學

案例教學以其認知的典型性,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和智力的開發起著重要的作用,已成為課堂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方法。案例教學成功與否的首要因素是案例,教師應積極參與涉稅經濟活動的實踐,提高自身工作技能,同時獲得可用于教學的案例,從而保證了案例來源于實踐。此外,注意對已有案例進行更新完善,以保證涉稅課程的時效性。授課過程中強調尊重學生主體地位,以引導的方式提示學生運用多學科理論知識分析案例操作要點,以班級或小組形式討論解決案例問題可行性途徑,實現學習和就業統一的同時,培養團隊合作精神。

本文作者:宋媛光張箏李楠工作單位:黑龍江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