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信息服務企業措施思索

時間:2022-05-25 08:56:00

導語:會計信息服務企業措施思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會計信息服務企業措施思索

1會計信息與企業戰略

戰略,一般是指重大的、帶全局性或決定全局的謀劃。企業戰略,是指企業的高層領導為了保證企業持續生存和不斷發展,根據對企業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的分析,對企業的全部生產經營活動所進行的根本性和長遠性的謀劃和指導。長期以來,會計作為企業經營管理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作用在于按企業經營管理的要求,如實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現金流量,為經營者提供所需的信息。然而,會計從未被作為企業戰略的一部分加以考慮,讓會計信息服務企業的發展戰略。企業的持續生存和不斷發展,與會計有密不可分的關系。企業的會計不是僅僅被動地執行會計政策,而應充分利用國家賦予企業的自主權,選擇會計政策,實現企業既定的戰略目標。

2企業的利潤戰略

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是具有獲利能力和償債能力。利潤是評價企業業績的重要指標,所以,企業追逐利潤是很正常的事。一旦要完成一定的利潤目標有困難,經理們自然就會想到會計。這些會計行為可分為兩類:一類是通過合法的手段———會計政策的選擇;另一類是通過非法的手段———會計做假賬。做假賬是違法的,顯然是不可取的。隨著政府管制的不斷強化,社會經濟秩序的不斷優化,靠假賬維持是短命的。這一點人們已經達成共識。因而,企業管理層自然會轉向通過選擇會計政策,讓會計政策服務于企業的發展戰略,服務于企業的整體利益,甚至服務于某一時需要的特殊目的。一般而言,企業的利潤戰略,主要有以下幾種:

(1)利潤最大化戰略。在許多情況下,企業管理當局需采取利潤最大化的戰略。比如為了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突出企業的經營業績,以吸引更多的投資者,配股和發行新股籌集資金;存在紅利計劃的企業經理人員為了獲得最大的紅利收入現值;為了減少債務契約條款的限制,降低違約的可能性,為了爭取貸款或投資,等等。在上述的所有情況下,企業管理當局均有可能通過會計政策的選擇最大化報告期的盈利。

(2)利潤最小化戰略。政治成本過高或政治敏感性較強的企業一般將采取最小化會計利潤的戰略。這些企業所面臨的經營風險往往大大低于政治風險,所以其采取保守的盈余報告戰略,避免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以避免或減少政府進行管制或采取不利于企業的措施的可能性。

(3)利潤平滑戰略。不僅僅是存在紅利計劃的企業的管理人員可能采取利潤平滑的戰略來最大化自己的收益,某些公司為了樹立穩健經營的形象也可能采取收益平滑的戰略,以使公司利潤平衡增長。

(4)一次虧個夠戰略。它是充分利用會計政策的選擇從多層次、多角度利用計提各種減值準備等少計資產,多計損失和費用,讓當期大虧一把,以求在后續年度內再將本期確認的損失和費用予以沖回,以實現較高的會計利潤。在存在紅利計劃的企業中,當本期盈利低于目標盈利但又很難挽救時,管理人員便很可能以“巨額沖銷”的方式把后期的費用和損失提前入賬。此外,我國《公司法》和《證券法》規定,公司連續3年虧損將暫停或停止其上市資格,因此,上市公司往往通過會計政策的選擇讓某一年“大虧一把”,然后在后續年度連續盈利。如廣州冷機(000893)在2000年度計提了存貨跌價損失3200萬元,形成巨額虧損,使公司在2001年度及以后年度,甩掉包袱、輕裝上陣打好基礎。應該特別說明的是,盡管某個企業在某一特定的時期采取的是某一特定的戰略,比如最大化利潤,但并不意味著該企業將選擇所有可能增加報告期利潤的可選會計程序以最大化利潤。一般而言,企業將權衡各種因素,通過不同的可選會計政策的組合和某些特定的盈余管理方法的綜合運用,使報告期盈利盡可能達到滿意的水平。

3企業利潤戰略服務于企業整體發展戰略

企業采用不同的利潤戰略,主要服務于企業整體發展戰略和企業的發展目標。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1)實現企業整體發展戰略。企業目前是要迅速發展還是要穩健經營。如果要迅速發展,必然會遇到一個問題:資金從哪兒來?為了籌措資金,必須讓投資者(無論是債權投資者還是股權投資者)相信他們的投資是安全的,是會有很好回報的。于是企業要向他們提供足夠好的會計信息,讓他們相信企業。自然企業必須在會計核算中選擇能夠使資產、利潤最大化的會計政策。如增加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時,盡可能延長折舊、攤銷年限等。相反,要穩健經營,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就要充分地預計未來的風險,選用穩健的會計政策,如多提資產減值準備,多計負債,少計資產或利潤,讓股東少分利潤多留積累。

(2)籌資戰略。無論是出于戰略的考慮,還是出于眼前經營上的資金需求,企業在經營中一定會遇到向銀行等金融機構或社會公眾(發行債券)借款的問題,而貸款人一定會通過企業提供的財務信息,了解企業流動比率、資產負債率、資產周轉率、利潤率等一系列財務指標,判斷企業的還本付息保障程度。因此,為讓這些指標好看一些,從而多獲得借款或保住現有借款,讓債權人放心,企業一定會進行相應的會計政策選擇。

(3)最小稅負戰略。企業的目標是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減少稅務支出,增加企業價值。在不違反稅法的前提下,盡可能利用選擇會計政策,合理避稅。如目前,按我國會計制度規定,企業材料費用計入成本的計價方法有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移動平均法、個別計價法。而不同的計價方法對企業成本、利潤及納稅影響甚大。因此,采用何種計算方法成為企業會計戰略選擇的重要內容。當材料價格不斷上漲時,后進的材料先出去,計入成本的費用就高;而先進先出法勢必使計入成本的費用較低。企業可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選擇使用。如果企業正處在所得稅的免稅期,也就意味著企業獲得的利潤越多,其得到的免稅額就越多,這樣,企業就可以通過選擇先進先出法計算材料費用,以減少材料費用的當期攤入,擴大當期利潤;相反,如果企業正處于征稅期,其實現利潤越多,則繳納所得稅越多,那么,企業就可以選擇加權平均法,將當期的材料費用盡量擴大,以達到減少當期利潤,推遲納稅期的目的。不過,應注意到會計制度和稅法相關規定,企業一旦選定了某一種計價方法,在一定時期內不得隨意變更。又如企業對固定資產的折舊核算是企業成本分攤的過程,即將固定資產的取得成本按合理而系統的方法,在它的估計有效使用期間內進行攤配。在比例稅率的情況下,采用加速折舊法,對企業更為有利。因為加速折舊法可使固定資產成本在使用期限內加快得到補償,企業前期利潤少,納稅少;后期利潤多,納稅較多,從而起到延期納稅的作用。企業在生產經營中發生的主要費用包括財務費用、管理費用和營業費用。這些費用的多少將會直接影響成本的大小。同樣,不同的費用分攤方式也會增加或減小企業成本,從而影響企業利潤水平,因此,企業可以選擇有利的方法來計算成本。企業會計信息和企業產品一樣都不能造假,但會計政策的可選擇性是企業經營權的重要內容。企業經營者可以在符合既定的相關法律法規和公司經營目標的前提下,作出明智的政策抉擇,使會計政策的選擇能均衡企業各方利益,更有利于企業價值的體現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