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戰略下產業興旺路徑分析

時間:2022-09-03 10:55:56

導語:鄉村振興戰略下產業興旺路徑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鄉村振興戰略下產業興旺路徑分析

摘要: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也是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重要節點。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戰略“二十字”方針的首要內容,是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經濟基礎。農村產業興旺與否,決定著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2020年1月19日,在云南考察時指出,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礎上,大力推進鄉村振興。因此,基于產業視角,以生活富裕為目標,圍繞農民增收,理清產業興旺的理論邏輯,直面鄉村產業發展過程存在的問題,探討產業興旺的路子,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產業興旺;鄉村振興;全面小康

一、產業興旺的理論邏輯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戰略“二十字”方針的起點,而最終的落腳點在生活富裕。產業興旺應主要定位于農業,依托農業發展二、三產業,并促進產業之間深度融合。產業興旺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幫助農民增收,實現農民生活富裕。產業興百業興,產業興旺所蘊含的多樣性和多產融合,也就使得農民增收的途徑的多樣式得以拓展。從產業興旺的角度來看,這首先是一個“把蛋糕做大”的問題,然后才是分配問題。“做大蛋糕”的前提是產業增收,這里的產業主要指的是現代農業?,F代農業的發展離不開資金、技術、數據、土地、知識等生產要素的投入,也離不開農業一、二、三產業結構的優化和融合發展。從農業第一產業的角度而言,一方面,可以提高農產品的產量,薄利多銷,提高收入;另一方面,可以提升產品品質,提高價格,實現增收。而農業第二產業的價值在于延長了農產品產業鏈,增加了產品附加值。農業第三產業提高了農村土地等資源的利用率,其中增加用戶黏性、提高復購率是關鍵。第三產業的發展是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主力軍。

二、產業興旺的現實困境

(一)農民致富待加強。在當前鄉村振興建設過程中,各種商業模式層出不窮,比如“農民+合作社+平臺”“基地+平臺”“農民+基地”等。然而農民是不是農村產業發展最大的受益者,這是值得考量的一個問題。2019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359元,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僅僅16021元,相差26338元,是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64倍,城鄉居民收入相對差距仍然較大。(二)產業特色待加強。產業扶貧和產業興旺都強調發展特色產業,然而,伴隨著農業種養技術不斷提升,特色產業不斷面臨類似的競爭者,產業特色不斷減弱,出現特色產業“特色不明顯”的問題,進而演化成“谷賤傷農”。比如,龍蝦養殖業,前幾年龍蝦的價格最高可達幾十元每斤,即使是在出產的旺季,也一般在15元左右,然而,隨著種養農民逐漸增加,2020年的龍蝦價格最低跌到8元左右。農戶要想收回成本,龍蝦價格必須穩定在7元以上。面對這樣巨大的風險和微薄的利潤,很難調動農民的積極性。(三)機制暢通待加強。產業興旺追求的是農村各類要素的效用最大化,所以,首先需要暢通要素的流通機制。這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方面,正如城市的發展離不開農村大量勞動力要素的支撐一樣,農村的發展同樣離不開城市資本、技術、數據等要素的支撐。要素流通機制暢通,就是要暢通城市各類要素進入鄉村的機制。目前,雖然國家大量鼓勵各類要素下鄉,中央一號文件也多次強調在要素配置上優先滿足、優先保障農業農村發展。但是在實踐過程中,資本下鄉面臨各種攔路虎,導致土地要素流轉困難、農機農技推廣困難、產業項目落地難;另一方面,各要素在鄉村內部流通不暢。鄉村振興過程中管理碎片化、多重管理等問題不可避免。鄉村產業發展大量依靠政府要素無償投入,各經營主體存在一定層面的等靠要思想,不利于各要素自由有序流動。

三、產業興旺的政策建議

(一)突出農民主體地位。1.大力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產業是一個市場的產物。產業發展的主體,首先是其市場主體。產業興旺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主抓手,其核心產業就是現代農業,也就是農業的現代化。因此,產業興旺的主體就集中體現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包括農業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在這些主體中,首先是市場主體。眾所周知,市場主體是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的,這與產業興旺所追求的農村各類資源效用最大化目標不相符,與鄉村振興戰略目標也不相符,所以,聚合多元主體、凝結多元主體,使各類主體在追求利潤的同時認識到“產業興旺我出力,鄉村振興我有責”是非常重要的;其次,才是農民主體。產業興旺的目標就是實現農民生活富裕,而富起來的關鍵也是要突出農民主體地位,使得農民的意愿得到尊重,讓農民具有更多的選擇權。突出農民主體地位并不意味著農民利益最大化,而是效用最大化下兼顧農民持續增收。產業興旺追求產業發展多樣化和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這也就要求農民在參與產業興旺建設中扮演多種角色,通過收入多樣化實現持續增收以及對抗風險、防止返貧的能力。以龍蝦種養業為例,益陽市南縣的稻蝦種養就是很好的互補。今年龍蝦價格低,利潤可能不高甚至虧本,但是蝦稻米的價格上漲,很好地對沖了龍蝦養殖地風險。事實上,目前我國農民的收入多樣化特征已經非常明顯,務工等非農收入逐步成為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商業模式無論怎么變化,都是以公司利益最大化為主。而農民合作社是通過農民利益聯結的,以追求集體利益最大化為主體,是真正以提高農民自身利益為發展核心的,但是農民合作社對抗市場風險的能力太弱,在市場競爭中很難獲勝,所以,集體經濟再次成為農村產業發展的重點。集體經濟的優勢在于不僅僅強調利益共享,也強調風險共擔,政府投入也可以獲得報酬,各類主體共擔風險、共享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不僅可以激發農民的主人翁意識,也能約束農民隨意退股、阻礙土地流轉等不理智行為。集體經濟與合作社都是以農民集體利益最大化為追求目標的,都是農民自治度、參與度較高的模式,二者可以融合起來、共謀發展。比如,北京平谷區掛甲峪村,過去曾是一個有名的貧困村,村集體經濟負債30萬元。近些年,通過實施股份合作制改革,依托“掛甲村社區股份合作社”,把零星分散的農戶承包地折算成股份,然后轉化為村里的集體產權,由村集體統一規劃、統一經營。村民不僅僅可以以土地入股享受分紅,還有勞齡股、林木股、戶籍股、精神文明建設股、特殊貢獻股等股份入股參與分紅,有效激勵了村民跟著黨支部干事創業的勁頭,使得村級集體經濟得到充分發展。而且,依托民俗旅游合作社、物業管理、果品深加工等六家公司,鄉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民俗文化、養生養老、富硒農業、特色產品等一系列產業欣欣向榮,村民收入顯著提高,幸福指數顯著提升。2.大力凝聚“兩個健康”。那么,是不是追求公司利益最大化的農業企業就不再適合作為產業興旺的主體了呢?顯然,答案是否定的。農業企業在市場敏感度、資金融通、市場運作等方面具有顯著的優勢,特別是大企業,他們是推動鄉村產業興旺的主力軍,但是他們的使命不是突出農民主體地位,而是振興鄉村產業。所以,在農業領域確保農業企業的“兩個健康”依然是我們當前工作的重點,也就是要確保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為什么呢?因為他們是發揮產業集群效應和產業溢出效應的主體,是幫助農民保就業的主體,是實現農民收入多樣化的強大支撐,是產業扶貧向產業興旺有效銜接最有力的“接棒者”。黨的四中全會明確指出,“健全勞動、資本、土地、知識、技術、管理、數據等生產要素由市場評價貢獻、按貢獻決定報酬的機制”。產業興旺的動力在于吸引城市生產要素下鄉,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因此要進一步完善吸引工商資本、非公人才、技術、知識等生產要素下鄉政策,完善這些生產要素由市場評價貢獻、按貢獻決定報酬的機制,明確產權界限,凝聚各類主體,盤活鄉村經濟,共建產業興旺。這就要求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凝心聚力、以全村“一盤棋”的思維進行產業發展。在黨建活動中,要特別注重激發大家的家國情懷和鄉土情結,增強建設家鄉、振興鄉村的使命感,帶動鄉情招商、鄉賢招商、推薦招商等工作順利推進。事實上,目前不管什么類型的市場主體,只要其黨員超過3人,就要成立黨支部,以優秀黨員為突破點,以黨支部為平臺,聚合各界中堅力量,把黨建辦成共享產業信息、共謀產業發展的大平臺。特別是要發揮行業協會的橋梁作用和指導作用,通過黨建引領協會,協會聯系企業,凝聚各類市場主體,加強引領區域協作,實現資源共享,信息共通,最大限度發揮產業集群作用,促進產業興旺。(二)發揮市場決定作用。1.尊重市場規律。堅持在“市場主導,政府引導”的原則下,尊重市場規律,發揮市場決定作用。首先,表現在產業布局上。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也是決戰脫貧攻堅之年。過去,鄉村產業發展主要依靠產業扶貧和產業興旺兩套政策,伴隨著脫貧攻堅戰的勝利,產業扶貧與產業興旺有必要進行有效銜接,雖然二者的政策一直是“兩張皮”,但也一直是同一套領導班子,二者在發展過程中有很多交叉點。合理的產業布局需要把產業扶貧統籌到產業興旺中,依據各個地區當前產業發展水平,立足市場,根據產業發展前景,統籌規劃,統一推進;其次,在主導產業選擇上,要發揮市場決定作用。產業扶貧階段,各地區產業都有了一定的發展,但是并不是所有產業都可以發展起來,要尊重市場規律,允許一部分產業退出市場,從而集中力量,發展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通過市場競爭,選擇主導產業,培育龍頭企業,帶動小企業發展,實現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產業發展的有效銜接,逐步完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2.規避市場風險。風險和利潤是并存的,完全規避風險是不現實的,所以,最重要的是增加抗風險的能力。以特色產業發展為例,“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轉”是商品市場最基本的法則之一,特色產業要想“特色常存”就必然要求“特色常新”。無論是工業品還是農產品,每一個產品都有屬于自己的生命周期。在產品進入衰退期的時候,必然要求企業作出調整,主要有兩個方法:一是加大研發力度,在原有產品基礎上更新換代,推陳出新,使產品特色升級;二是逐步退出原有產品市場,選擇新市場,尋找新產品。對于農產品而言,這兩個方法也是適用的。首先,雖然農產品季節性強,保質期短,但是加工形式多樣,為產品推陳出新打造了很好的基礎。筆者在益陽市枇杷產業園調研時發現,新鮮枇杷采摘帶來的利潤是很微薄的,即使林下經濟管理得當,種養土雞的利潤也不高,旅游帶動的消費受季節影響也很大,難以支撐整個產業園土地成本與人工成本。其真正的利潤在于枇杷膏的生產,不僅規避了農產品季節性突出、產品難保存等風險,還通過延長產品鏈,增加了產品附加值,增加了收益,為產業長久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大力發展農業第二產業、加大農業三產融合是增強農業抗風險能力的重要推手。其次,品牌與品質也是不容忽視的。在產業發展過程中,很多地方都申請了地理標志產品,在產品剛推出時也都風靡市場,但是等過兩年,大部分產品的銷量就很難重回巔峰。一方面是消費者的嘗鮮心理已過,另一方面是源于對品牌選擇的困難?;诖?,就需要對農產品品質進行標準劃分,因為品牌的影響力最終是依靠品質保障實現的。伴隨著消費升級,消費者對優質農產品的要求更高。在產業扶貧過程中,對農產品的回收一般給予統一回收價格,但是在產業興旺階段,劃定產品品質標準,依據品質優劣,給予差別定價,將更加有利于發揮市場作用,確保品牌效應最大限度發揮。在農村電商發展過程中,電商公司通過數字化設備識別水果的糖分、水分等指標,進而劃分水果等級,根據水果等級給予不同收購價格,并邀請農業技術專家和種植能手進行技術分享,以確保進入市場的水果都符合公司品牌定位,也確保了農戶收益的可持續性。這是非常值得借鑒的,因為農產品需求彈性小,人們不可能因為價格便宜而大量增加銷量,必須向品質問效益。最后,酒香也怕巷子深,拓寬銷售渠道,適銷對路是關鍵。2020年4月20日,在陜西考察的來到柞水縣小嶺鎮金米村的直播平臺前,點贊當地特產柞水木耳,被稱為“史上最強帶貨”,成為各大網絡平臺的熱搜話題,再次掀起了直播帶貨的熱潮,隨后各地黨政干部乃至一把手,紛紛為當地特色產品代言,使直播成為農產品銷售不可或缺的渠道。事實上,利用網絡平臺,除了帶貨,后臺數據還有利于進行市場分析和精準營銷。通過數據分析,掌握需求情況,更有利于指導生產,能夠避免產生盲目擴大供給、滯銷嚴重等問題。顯然,在鄉村振興戰略中,數字鄉村建設是產業興旺又一重要抓手。(三)完善鄉村治理體系。1.推進制度改革。2019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的《關于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的意見》,再次提到“全面推行村黨組織書記通過法定程序擔任村委會主任”,發起了“一肩挑”工程?!耙患缣簟辟x予了村支書更大的權利,加強了村黨支部對工作的領導,避免支部書記和村民委員會主任兩頭領導,有利于工作迅速開展。在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和村里相關產業發展方面,也有利于形成統一思想,統一規劃。但是,權利與責任是相對的,村支書拍板權如何監管,是制度改革需要進一步完善的。當然,關系到產業發展的土地流轉制度、宅基地制度、人才管理制度、農村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制度體系也有待進一步完善。2.保障治理能力。一方面,新型村級治理機制的重點是建立村民議事制度,而村民自治的作用在村級治理中是不容忽視的。為了保障治理能力,不僅要加強對村干部的教育培訓,培育新型職業農民也是非常重要的。新興職業農民培訓中,不僅要提高農民種養技術,還要提高農民“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市場意識和契約精神,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另一方面,鄉村振興的關鍵在人才,特別是領軍人才。從產業發展所需要的生產要素來看,知識、技術和企業家才能都是凝結在優秀人才中的,所以,產業興旺過程中,要特別注重利用鄉賢資源和引進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徐雪高,侯惠杰.如何理解“產業興旺”?[N].農民日報,2019-01-05.

[2]蔣輝,劉兆陽.鄉村產業振興的理論邏輯與現實困境——以湖南千村調研為例[J].求索,2020(02):128-134.

[3]劉明月,汪三貴.產業扶貧與產業興旺的有機銜接:邏輯關系、面臨困境及實現路徑[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04).

[4]黃承偉.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案例選——北京平谷區掛甲峪村:從荒山野嶺到“世外桃源”[EB/OL].

作者:陽夢華 單位:中共益陽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