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農產品智慧物流推進策略
時間:2022-06-03 03:39:02
導語:生鮮農產品智慧物流推進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智慧物流技術的崛起為生鮮農產品實施精細化流通管理、精準化產銷對接奠定基礎。研究闡述生鮮農產品領域內的智慧物流內涵特點及其應用價值,從大數據采集策略、業務價值評估策略、業務決策策略、對標友商策略等維度給出生鮮農產品智慧物流的運作流程實施策略;指出需從建立農產品智慧物流標準化體系,建立“農產品智慧物流+電商”系統,加強智慧物流裝備投資等方面推進生鮮農產品智慧物流產業健康發展。
關鍵詞:生鮮農產品;智慧物流;大數據技術
一、引言
互聯網3.0時代迅速崛起推動傳統生鮮農產品物流產業朝著智慧農業物流的方向轉型發展。以云計算、大數據技術為標志的智慧物流基礎性技術進步,通過線上、線下等多元化渠道來采集巨量生鮮農產品物流數據,并匯集到農產品物流企業中,幫助其深入挖掘數據時代的農產品物流客戶新商業價值。這就使得傳統的農產品物流市場競爭從物流服務和價格的競爭層面升華到以物流數據處理能力為核心內容的“智慧物流”競爭層級。智慧物流架構下的農產品的產供銷體系深度融合,農產品物流系統內部的資源整合效能進一步提升,農業物流企業更有意愿在物流設施智能化與物流設備自動化領域加大投入力度,實現以智慧物流技術為支撐的生鮮農產品物流產業生態圈的良性循環。
二、生鮮農產品智慧物流的內涵與特點
(一)生鮮農產品智慧物流的內涵。生鮮農產品智慧物流系指以互聯網、大數據及云計算等技術為支撐,利用互聯網平臺來采集生鮮農產品物流相關海量數據,以提升生鮮農產品物流系統內部資源的融合水平。生鮮農產品智慧物流發展戰略是促進我國農產品物流產業跨越式發展的先導性戰略,農產品商務部等5部門在《商貿物流發展“十三五”規劃》中已預先籌劃布局。《規劃》指出,要“探索發展與生產制造、商貿流通、信貸金融等產業協調聯動的智慧物流生態體系。”通過大力推動“互聯網+”高效物流行動的方式來打造多層次物流信息平臺,著力打造一批業務內涵豐富、市場統御力強的農產品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和農產品物流交易平臺。基于此平臺,“推廣使用自動識別、電子數據交換、貨物跟蹤、智能交通、物聯網等先進技術裝備,探索區塊鏈技術在商貿物流領域的應用,大力發展智慧物流。”(二)生鮮農產品智慧物流的特點。其一,生鮮農產品智慧物流具有“智能化”特征。與傳統農產品物流比較,農產品智慧物流的核心特色在于物流流程的智能化管理。智慧物流企業在農產品物流運作流程中大量設置信息采集裝置及數據傳輸裝置,對農產品物流鏈條中所截取的信息進行分析、預測,據此來支持物流企業的決策系統,并可以對導致物流問題的根源實施“追蹤化”管理,從根源上消除導致農產品物流問題的病灶。其二,生鮮農產品智慧物流具有“物聯化”特征。生鮮農產品物流是依賴系統的“物聯網”技術來實現其智能化特征的。與傳統農產品物流系統不同,農產品智慧物流系統中的倉儲、運輸、配送、流通加工等系列業務環節都設置了傳感器,并基于“物聯網”技術來實現農產品物流系統的各子功能環節的互聯互通,確保生鮮農產品物流系統的物流裝備網絡化、業務環節自動化、管理環節可視化、決策環節智能化。
三、生鮮農產品智慧物流的運作流程實施策略
(一)生鮮農產品智慧物流系統的數據采集策略。傳統農產品物流企業也存在數據采集與分析業務,這是傳統的商業智能(BusinessIntelligence)決策軟件負責的。商業智能模式下的農產品物流企業數據采集是用于支持“后饋”型決策,其對企業的物流決策失誤具有及時彌補性,但卻缺乏“前饋”性特征,無法建立有效的農產品物流運營預警系統。由于生鮮農產品在供需兩端都具有顯著的季節性特征,如果農產品物流企業不能做到及時響應終端市場的信息反饋,勢必增加農產品貨損率并顯著增加農產品流通成本,降低農產品“生鮮”水平并顯著壓縮農產品銷售價值。農產品智慧物流系統是通過采集大量的原始數據來支持企業作出“前饋”性決策,數據采集貫穿決策全程,并做到決策層可以“實時化”響應數據采集端的信息反饋。為此,農產品物流企業應當采取大數據技術來采集終端市場真實銷售信息,用數據和圖表形式及時、精準的還原業務真相,以支持后續的智能化數據分析業務。(二)生鮮農產品智慧物流系統的業務價值評估策略。生鮮農產品物流企業可以加強與電子商務平臺的合作,在整合內源性數據和外源性社會化數據的基礎上,展開對生鮮農產品物流系統的大數據評估。具體的生鮮農產品物流系統業務價值評估方法可以選用互聯網灰度測試方法,該方法有助于幫助生鮮農產品物流企業優化其業務流程。采取灰度測試方法時,生鮮農產品物流企業需要對業務流程優化做好預準備,對當前物流流程方案和備擇方案進行反復切換并采集數據,基于其數據分析、日志分析等方法來對流程問題進行精準定位并優化原方案。該方法有助于生鮮農產品物流企業從物流功能、用戶體驗等諸多領域全面提升物流質量。(三)生鮮農產品智慧物流系統的業務決策策略。在有效監控生鮮農產品智慧物流系統并精準評估業務價值后,農產品物流企業可利用大數據技術來預測未來業務,并預先籌劃物流資源的調度方案,提升物流資源的利用效率。利用大數據技術來預測生鮮農產品物流未來業務規模和業務品類,是生鮮農產品智慧物流系統的核心應用和核心價值所在。為此,生鮮農產品物流企業需要預先統籌全部物流資源,再根據智慧物流系統反饋的終端物流需求規模來預估物流資源調度方案。考慮到智慧物流系統前期因數據匱乏而難以精準預測的問題,農產品物流企業應當放寬決策系統的容錯性,并預留物流資源余量,避免因物流供給能力短缺給企業造成的損失。(四)生鮮農產品智慧物流系統的對標友商策略。在有效預測市場需求基礎上,生鮮農產品物流企業可將大數據技術與人工智能技術融合起來,采取人機結合的方式優化智能物流決策方案。其中,人工智能技術中的深度學習技術可以幫助生鮮農產品物流企業建立自適應型決策系統,智能決策系統可根據運營數據來分析既有物流業務。針對特定業務節點,系統可采取圖形化方式來呈現不同決策方案的差異,并與農產品物流行業中的友商相關指標進行對標。通過與友商就智慧物流建設水平進行實時化對標分析,可以有效地幫助生鮮農產品物流企業找尋自身的差距和不足之處,有針對性的制定改進方案,確保企業的生鮮農產品智慧物流系統建設落地執行。
四、生鮮農產品智慧物流的推進策略建議
(一)建立生鮮農產品智慧物流標準化體系。針對生鮮農產品“保鮮期”有限的弱點,農產品智慧物流企業可以在農產品收儲地或原產地來建立農產品流通中心,就近解決大宗生鮮農產品的及時收購問題,并有序推進農產品流通加工、包裝、倉儲、運輸、配送等業務環節的的流程整合。智慧物流系統反饋信息的價值最終要落實到物流實體業務中,借助智慧物流系統,農產品物流企業可以確定關于儲運容器、農產品外包裝、作業流程、作業溫控帶、各流程環節作業時間及停留時間的最優值,并將其制定為智慧物流作業標準。確立智慧物流作業標準的目的在于嚴控生鮮農產品在經過物流流程各環節時的品質,并盡可能減少農產品在流通環節的損耗。(二)加強生鮮農產品智慧物流裝備投資。常態下的生鮮農產品大宗交易主要通過連鎖超市和電商平臺來實現。連鎖超市和電商平臺這類渠道企業通常借助制定利己化渠道銷售政策的方式來增加其銷售利潤率。從消費者的消費體驗角度來分析,渠道商貨架上的生鮮農產品的品類豐富程度與消費者的消費意愿成正比。渠道商通常會采取增加生鮮農產品在銷品類的方式來增進消費者的消費意愿,但這又會導致渠道商承擔高“動銷率”的風險。在部分渠道商的渠道政策限制下,生鮮農產品類的高動銷率會顯著增加零售商的資金鏈斷裂風險。采取物流裝備自動化、智能化技術來處理渠道商的豐富生鮮農產品品類問題是優于傳統的勞動力密集型方案的。為此,生鮮農產品物流企業需引入揀語音揀選、交叉皮帶分揀機等自動化技術,建立智慧倉儲和智能運輸系統,以高信息化來應對高動銷率對訂單處理業務環節的壓力,以高自動化來提升農產品訂單處理的精準性和及時性。(三)建立“生鮮農產品智慧物流+電商”系統。互聯網技術進步開啟了電子商務時代,電商平臺上流動的海量數據則形成了對生鮮農產品物流業務的有力支撐。農產品電子商務與農產品智慧物流產生于同一塊技術土壤,并且二者在客戶數據流層面具有互通和互惠性,故此,建立“農產品智慧物流+電商”系統勢在必行。我國最早的生鮮農產品電商企業是2005年成立的“易果生鮮網”,隨后優菜網、莆田網等一批垂直型生鮮農產品電商復制其業務模式而迅速發展;2014年,以“順豐優選”為標志的物流企業巨頭開始涉足生鮮農產品物流系統。農產品物流企業應當加強與行業龍頭企業的合作力度,將其物流資源優勢轉化為支持農產品智慧物流業務的盈利優勢,通過大力整合電商及終端門店來打造獨特的生鮮農產品電商平臺與物流配送一體化系統。為進一步縮短從“農地到餐桌”的農產品流通鏈條,生鮮物流及生鮮電商可與農戶及農業專業合作社加強合作,打造“生產基地+渠道商+零售商”模式,形成從農產品基地到電商再到消費者的生鮮農產品直供體系。生鮮直供體系的建設具體可采取“農場直采+智慧物流+電商”、“基地直供+智慧物流+電商”、“訂單農業+智慧物流+電商”等模式,此舉即可約減渠道中游的無效鏈條,壓縮生鮮農產品流通鏈,也便于農戶、物流企業及電商企業強化對生鮮品的品控管理,提升生鮮品價值增值空間。
參考文獻
[1]游德升.新型城鎮化背景下農村智慧物流發展探討[J].商業經濟研究,2015,(22):40-41.
[2]劉航.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協同路徑及實現機制研究[J].農業經濟,2016,(7):139-140.
[3]朱新球.O2O生鮮電商農產品冷鏈物流系統風險管理研究——以上海廚易配菜有限公司為例[J].物流技術,2017,(3):127-133.
作者:孟慶鵬 王誠杰 單位:河北水利電力學院
- 上一篇:思想道德修養法律基礎課程教學改革
- 下一篇:高校思想道德修養法律基礎課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