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農村完善經濟建設發展

時間:2022-02-18 02:50:00

導語:簡述農村完善經濟建設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簡述農村完善經濟建設發展

摘要:在城市流通愈加發達的今天,我國經濟欠發達地區農村流通仍然處于落后狀態,嚴重制約了當地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但我國經濟欠發達地區農村流通問題并不僅是單純的流通領域問題,它和當地的特殊環境條件相互影響和作用。本文通過對我國經濟欠發達地區的界定,分析我國經濟欠發達地區農村流通存在的問題,并對如何促進我國經濟欠發達地區農村流通體系建設提出政策建議。

關鍵詞:經濟欠發達地區農村流通

一、經濟欠發達地區界定

關于經濟欠發達地區,目前還沒有特別明確的界定。有人認為貧困地區就是欠發達地區,還有人認為低于全國平均收入的中低收入地區就是欠發達地區,有人認為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人均財政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三項主要經濟指標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的地區就屬于經濟欠發達地區,也有學者認為經濟欠發達地區主要就是指的我國西部地區。

由于經濟欠發達地區多是自然條件惡劣、交通閉塞、人口受教育程度低的地區,因此,本文中的經濟欠發達地區主要是指:經濟基礎薄弱、地理位置偏遠、農業人口多,農業經濟占國民經濟的比重大,同時主要經濟指標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的地區。如我國經濟落后的省份貴州、廣西、甘肅、寧夏、西藏、內蒙古的大部分地區,同時也包括經濟發達省內經濟欠發達的部分縣域和農村地區。

二、經濟欠發迭地區農村流通存在的問題

1、物流成本過高。經濟欠發達地區農村物流成本過高,體現為同樣的工業品進入農村市場后的價格遠高于城市的價格,以及當地農產品由于物流成本過高難以進入外地市場。

對于前者,原因在于交通運輸建設落后,同樣的空間距離所花費的時間、成本遠高于城市環節,且效率低下。同時銷售環節過多,在增加流通成本的同時,每個環節都要獲取自己的響應利潤,在很大程度上導致工業產品在經濟欠發達的農村地區銷售價格攀高。而對于后者,除了交通建設落后,還由于儲藏、加工環節的缺失導致農產品腐爛和不能順利銷售的比例遠高于經濟發達地區水平。同時,由于出售的是低附加值的初級農產品,往往難以為當地農民帶來足夠的經濟回報。此外,由于經濟欠發達地區農民生產多為分散進行,產品規模過小,難以長生規模效應和集聚效應,也是造成其物流成本過高的原因之一。

2、工業產品質量無保證。這里的工業產品包括農業生產資料、農民日用消費品和家用電器。在農業生產物資方面,主要包括種子、農藥、化肥和農具。其中的質量問題主要集中在前三者。雖然隨著經濟的發展,在經濟發達地區已經很少發生農業生產物資資糧問題,但假種子、假化肥、假農藥和劣質農藥的問題一直存在于經濟欠發達地區農村市場。

同時經濟欠發達地區的民眾受收入限制,其能承當的日用消費品大部分為價格低廉的較低檔次產品,高端產品難以在該市場存活。長期以來,大量假冒偽劣產品充斥農村日用消費品市場。又由于監管不力,甚至在一些經濟落后縣城的超市里面,假冒偽劣產品也是屢見不鮮的。如果說低質產品是由于受收入的限制,那么假冒的劣質產品,就屬于違法行為,需要市場監督部門嚴格執法來糾正。在家電下鄉活動中,假冒偽劣家電問題的凸出,已經引起學者的思考。此外,經濟欠發達地區農村家用電器售后服務缺失,也是導致假冒偽劣家電流入農村市場一個原因。

3農產品銷售不暢。經濟欠發達地區農產品銷售不暢的原因,首先是交通運輸條件落后,在效率低下的同時,也直接導致物流成本過高;其次是信息不暢,與外部需求市場割裂,不能及時獲得外部市場變化信息,根據市場需求來安排和組織生產及銷售;第三是農戶經營分散,沒能形成規模,規模過小,在市場上沒有競爭力,需要組織起來形成規模統一作戰;第四是在大規模推廣某一品種種植或養殖時,沒有事先充分考慮銷售市場問題,導致大量投入豐收后銷售困難,豐產不豐收;第五是因為生產經營分散,農產品信息化程度不夠,標準不統一或者沒有標準,產品追溯制度沒有建立,難以滿足目前對產品質量越來越重視的外部市場需求。

4、意識落后問題。經濟欠發達地區的意識落后,包括當地民眾和政府部門。政府部門意識落后表現不僅是在“重生產,輕市場”方面,還表現在政府提供的各種監管和服務方面,政府權力機構行使權力方面。當地政府指望著上級部門的救濟和支援,老百姓等著當地政府的救濟和支援的意識形態在經濟欠發達的農村地區并不少見。長期以來大量的錢糧物無償支援到經濟欠發達地區,但并沒能從根本上改變該地區的貧苦面貌。經濟欠發達地區政府官員和民眾缺乏自主的市場開拓意識,“等靠要”的思想泛濫,嚴重制約了當地經濟發展。

5、信貸支持問題。經濟欠發達地區農村流通的主體是當地的農民,而這些農民往往處于貧困狀態,且意識保守落后,不愿意向金融機構借貸用于發展項目。農民民間借貸大多是用于生活所需或者購買農藥化肥,很少用于擴大生產或投資做生意。

而對于金融機構借貸,由于經濟欠發達地區的農民缺乏可抵押物,難以從現行的金融機構獲得貸款。加上金融機構出于資產安全的考慮,更傾向于貸款給富人而不是窮人,導致農民向金融機構貸款的意愿極低。所以雖然目前我國在農村金融方面推行了一系列新政,但在意識保守的經濟欠發達地區,其服務的覆蓋面和可獲得性有限。

三、促進經濟欠發達地區農村流通體系建設的政策建議

經濟欠發達地區農村流通相對于經濟發達地區而言,先天自然和人文條件惡劣,后天資金投入和政府服務不良,因此,要想改變該地區的貧困落后面貌,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解決當地的三農問題,必須促進該地區的農村流通體系的建設和完善。具體建議如下:

1、加強經濟欠發達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包括交通運輸網絡、信息網絡、水利、電力和農產品儲存設施、農產品批發市場的開發和建立。要想富,先修路的原理在當前的經濟欠發達地區農村來講是尤其必要的。這里的路不僅僅指村村通公路,還指該地區所在省省內和省際高速公路、鐵路網絡的建立,以及航空運輸的建設,這樣可以大大降低物流成本。而和經濟發達地區間的快速高效交通運輸網絡的建設,對于拉動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和觀念交流尤為重要。而信息網絡的建立,能夠使當地農民和外界建立信息交流平臺,更好地用于生產指導、市場開發和農產品銷售等。水利和電力設施的建設加強在促進當地的生產發展的同時,還能促進家電在該地區的流通和消費。而農產品儲存設施、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建立,能促進當地農產品物流效率的提高,增強其市場競爭力。

2、加強市場監督和執法力度,遏制假冒偽劣產品在農村市場的泛濫。對于農用生產物資,當地各級政府應加強市場準入和監督,提供鑒定和技術服務。對于日用消費品,經濟欠發達地區農村經濟支付能力有限,大多日用消費品和家電只能是低檔類型,但并不意味假冒劣質產品在此市場流通是合法的。而實際情況是,隨著城市消費能力的增強和執法力度的提高,假冒偽劣產品現在集中在貧困地區農村市場銷售。因此,應該加大經濟欠發達地區農村市場的市場監督和執法力度,嚴懲不法商販,杜絕假冒偽劣產品在該地區的泛濫。

3、根據各地的情況建立相應的合作組織和產品協會,提高農民應對市場能力。我國經濟欠發達地區農村多在山區,自然條件惡劣,耕地少.農民耕種或養殖經營分散且規模偏小,面對市場沒有競爭力。因此,應該根據各地特色,種植糧食作物或經濟作物,或養殖家畜等,在此基礎上建立合作組織或者產品協會,組成較大規模面對市場,積極主動開拓市場。在合作組織或產品協會內部實施集中采購獲得優質低價生產物資,生產中統一生產標準和產品標識,對外形成品牌效應和規模效應,從而提高農民收入,并拉動農村消費市場需求。

4、轉變落后觀念,積極開拓市場,先市場,再生產。在觀念上,經濟欠發達地區農村從政府到民眾都應該改變“等靠要”的作風觀念,積極主動開拓市場和發展經濟。依據本地特色,在爭取引進來的同時還要爭取走出去。加強市場經濟意識的培養,按照市場的規律來辦事。其中,尤其以當地政府官員的意識,對地方經濟的發展尤為重要。在進行大規模推廣每項農業生產之前,應該首先考慮市場,要么爭取訂單農業和大型加工企業合作,要么爭取在本地建立加工企業消耗農業產品,或是事先對市場進行分析或找到市場,再進行大面積推廣,有效避免生產大豐收后農民不賺錢甚至虧本的悲劇。

5、加強本土人才培養,包括農民人才和干部人才。經濟欠發達地區農村往往教育落后,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惡劣的自然條件和經濟條件要想吸引和留住外來人才基本不太現實,因此應該大力培養本土人才。這里的人才是指具有市場經濟頭腦,具有一定技術和技能的本地農民,還包括具有經濟頭腦和管理能力的廉潔的鄉鎮村級干部。對于農民人才的培養,具體方式可以是培訓、指導和學習等多種途徑。而對于鄉鎮村級干部的人才培養,需要從招聘、監督等方面來著手,還需要很長的摸索和實踐。

6、加強農村信貸支持工作。農村信貸工作的加強,主要是擴大服務的覆蓋面和可獲得性,為當地的經濟發展提供農民的啟動資金和發展資金。在市場意識相對落后的經濟欠發達地區,該信貸工作還應該與項目啟動相配合,解決當地農民不愿貸、不敢貸的問題。同時,由于經濟欠發達地區農村市場發育程度較低,經濟環境較差,以及針對農業生產風險高,金融機構貸款收益低的狀況,政府應該對當地從事農村信貸的金融機構給予相應的政策傾斜和扶持。

我國經濟欠發達地區農村流通問題并不僅僅是單純的流通領域問題,它和當地的特殊環境條件相互影響和作用。其惡劣的自然環境條件,落后的經濟環境,以及相對落后的人文意識形態,相互交織影響和制約當地的流通體系發展。因此,要想解決我國經濟欠發達地區農村流通問題,必須從系統的全面的觀點來衡量和考慮,在抓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流通硬環境,同時重視人文意識建設與培養,注意政策與制度的適用,提高其軟環境,才能有效促進該地區流通體系的迸一步改進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