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業與大學生就業探討

時間:2022-12-14 03:17:25

導語:服務業與大學生就業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服務業與大學生就業探討

摘要: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大學生就業是緊密聯系的整體,二者相互依存。在實際運用中,二者相互契合,且對彼此具有重要作用與影響,需運用協同理念共同推進發展。促進二者協同推進的主要路徑包括:政策扶持,國際化發展是不可逆轉的趨勢;不斷建立和健全市場機制,增強社會對勞動力的容納量;高等院校不斷為知識密集型服務業提供高水平人才;大學生自身需要掌握必要的技能和能力,增強就業的適應性。

關鍵詞: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大學生;就業;協同推進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結合產業升級開發更多適合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崗位”,這表明,大學生就業與產業升級的協同發展已上升至全面深化改革戰略高度。當前,知識密集型服務業(Knowl-edge-IntensiveBusinessServices,以下簡寫為KIBS)的發展現狀正體現著我國未來產業升級的趨勢和方向,同時大學生就業難也是當下社會的重點和難點問題。從協同角度來看,二者不可孤立來看,一方面要產業升級,尤其是KIBS的發展確實有利于創造更多適合大學生就業的崗位;另一方面,要適時調整和樹立正確的發展觀念,在廣大學生群體中推廣“大學生不僅是崗位占有者,更是崗位的創造者”的新思潮,尤其在KIBS領域里,大學生有著更廣闊的創新領域和發展空間。因此,課題組認為,知識密集型服務業是大學生就業問題解決的抓手。

一、知識密集型服務業與大學生就業互動密切,不可孤立視之

就我國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知識密集型服務業是目前三大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導向標,是我國當前較為重視的經濟問題,而大學生能否順利就業又是我國當前極為重視的社會焦點。二者不僅在理論上有著較高契合度,而且實踐中互補性極強,協同發展有著牢固的根基。(一)知識密集型服務業與大學生就業的契合度高。通過對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和大學生就業的分析和研究,我們可以發現,二者有著極高的契合度。知識密集型服務業與其他一般制造業不同,不可編碼量產;同時也不同于其他一般服務業,它具有高知識度、高技術度、高互動度、高創新度的特點。[1]而作為社會高素質人才的代表,當代大學生在就業選擇的過程中,也有著鮮明特征,主要表現為:對自身定位和期望明確,敢于接受挑戰;有主見,更具有創新精神;信息化程度高,易于接受新興事物。[2](p73-76)二者契合度較高。從課題組調查數據來看,90后大學生更有主見,他們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有規劃,對自己的發展有要求,“有業不就”的比例明顯攀升。而類似手機游戲體驗師、軟件開發工程師這種要求創新能力比較強的職位,已經受到了越來越多90后大學畢業生的青睞。(二)知識密集型服務業與大學生就業的互補性強。當前,產業結構調整升級還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需要明確調整方向、升級方式和結構比例等。在知識密集型服務業的產業導向下,實現產業結構優化的過程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財力和物力,不能操之過急。而更富有創新性、挑戰性、知識結構合理的新一代大學畢業生作為主要生力軍參與其中,必將為其蓬勃發展注入新鮮血液。我國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影響著千千萬萬青年人及其家庭,已成為我國目前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而這種就業壓力的來源也是方方面面,固然與大學生自身有關,但社會可提供的就業崗位和機會有限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妥善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還得從發展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做起,爭取創造出更多優質的、能吸引大學生興趣的就業崗位。(三)知識密集型服務業與大學生就業的協同根基深。大學生就業與知識密集型服務業是相互依存的,只有實現二者的協同發展才能更好地實現經濟社會的和諧發展。大學生主要負責提供源源不斷的智力支持,反過來,知識密集型服務業的發展壯大也能創造出更多的就業崗位。同時,為了能更好地改善和優化高校中不夠合理的人才培養機制,需要依靠知識密集型服務業的發展來解決當前嚴峻的就業問題。因此,任何一方的發展都不能偏廢,只有將二者統一起來協同發展,才能使高素質人才充分發揮作用。

二、知識密集型服務業與大學生就業的各自功能定位

(一)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對大學生就業的拉動功效。縱觀我國勞動力在三大產業中比例的變化情況,再結合當前二者的現狀和時代特征,可以發現,知識密集型服務業的發展能為解決就業問題提供支持,而大學生能在該行業中找到自身的用武之地,并對“待就業”大學生起到良好的導向和激勵作用,有效緩解社會矛盾和就業壓力。1.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吸納大學生能力強,對大學生就業貢獻大。不同的產業對于就業的拉動是不同的。據國際產業分類標準(InternationalStandardIndustrialClas-sificationOfAllEconomicActivities簡稱ISIC)對第三產業的定義,房地產、信息、商務服務、軟件、金融等行業的就業彈性大,其對勞動力的需求能力和吸納能力最強,這些都是新興的第三產業,且對行業內工作人員的能力和素質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一般情況下未經過專門培訓的第一、二產業解放的勞動力并不能直接進入這些行業,而一般大學生在理論知識的掌握上都有不錯的表現,在實踐中的運用上手較快,經過很短時間的培訓便能勝任工作,所以一直以來這些行業成為大學畢業生選擇的主要行業。相比較而言,教育、餐飲等傳統服務業的就業彈性較小,甚至為負值,這表明這些行業對勞動力的吸納水平在不斷衰退,而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則表現出了更強大的就業吸納能力。2.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對于大學生就業具有正向的激勵與導向作用。盡管數十年來“讀書無用論”曾多次成為人們議論的熱點,但以往都與大學生就業沒有直接關系。但是,近年來的新的“讀書無用論”卻與大學生就業有著不可分割的關聯,即使國家在教育方面的投入有了大幅度的增長,大學畢業生在就業難度和壓力上并沒有減少。新“讀書無用論”一定程度上否定了當前的高等教育,使廣大高校畢業生在就業選擇時自我否定。大量的高校畢業生流向一些技術和專業知識含量不高的領域,如2013年哈爾濱300名大學生爭相競聘環衛工,[3](p88-92)這使得高素質人才與崗位之間存在極大的錯位。因此,無論是從破除“讀書無用論”,增強大學生就業信心,使高素質人力資本得到有效運用的角度,還是期望優秀大學生人才資源得到充分運用的角度來看,真正實現知識密集型服務業的發展和壯大始終都是時展的必然要求。課題組調研結論顯示,超過70%的大學生在進行自主擇業時,都傾向于選擇更具挑戰的、創新的且有廣闊發展前景的職業。這表明,當代大學生就業時,傾向于追求精神上的滿足和對自身價值的追求,而不僅僅考慮溫飽問題。同時,知識密集型服務業要求就業者具備一定的專業素養和文化底蘊,大學生群體就成為首當其沖的選擇,這恰好迎合了大學生對于自己未來職業規劃在精神層面上的追求。3.知識密集型服務業發展能夠促進大學生就業專業供給結構的優化。專業供給結構和服務業行業結構有著密切的聯系,這種聯系主要體現在結構和總量兩個方面,一方的變動對另一方的變動都有著最為直接的影響。為此,高校的院系和專業設置要密切關注和適應服務業的變化情況,但實際上我國高校的院系和專業設置普遍存在同一化現象,無法根據行業發展的需求提供有效的專業人才。以服務業結構變化為切入點可知,生活、生產密不可分,但隨著產業內結構和分量的變化,生活類服務業會逐漸退出歷史舞臺,生產性服務業會成為未來的主流和風向標,因此對高素質人才和專業知識的需求會更加旺盛。隨著專業分工和行業分工的細分,服務產品也呈現了階梯化分級,對人才的需求也同樣存在著這種分化。因此,作為大學生,需要根據服務業的需求情況調整自身專業選擇和技能技巧,以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根據社會統計分析,目前高校為整個社會市場輸送的人才數量已能夠滿足市場的需求,但實際上存在結構上的不合理,部分崗位嚴重供大于求,而部分崗位又無人可用。據麥可思調查結果分析,2014年的大學生就業中,大約35.9%的比例主要分布在較為集中的10個專業,而這10個專業中,還有8個專業在去年同樣排行中名列其中。[4](p57-63)該數據足以證明我國當前的產業結構急需優化升級。所以,今后大學生實現就業和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實現發展過程中,需以二者協調適應為標準,實現協同發展。長期來看,知識密集型服務業不斷向前發展,行業內實現資源的整合和優化配置,最后必然引起整個行業結構的變化和調整,從而對行業需求帶來深入影響。4.知識密集型服務業發展有助于推動高校職業發展教育的前進。為了使大學生就業專業供給結構與知識密集型服務業的需求結構相適應,大學專業知識教育是必需的,同時高校職業發展教育也必不可少。職業發展教育可以幫助在校大學生系統地了解職業特征,認識自我,將個人個性、特點與職業發展相聯系,給自身一個明確的定位。2007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切實做好2007年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07〕26號)要求要高度重視在大學生中積極開展大學生就業教育,并將該內容納入教育教學范疇。2007年12月,教育部辦公廳印發《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教學要求的通知》(教高廳〔2007〕7號),對于高校相關部門和機構應當如何開展職業發展就業指導課程提出了更加明確的要求。通過職業發展教育,有利于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激發對自身職業發展規劃的激情和主動性,理性規劃,揚長補短,不斷提升綜合素質。(二)大學生就業對知識密集型服務業的提升功效。1.優化知識密集型服務業的人力資本構成。大學生處于人生中活力最為旺盛的階段,充滿著青春和朝氣。這種健康狀況不僅僅是生理上的健康,更是體現在心理上的健康和整個社會所提供的健康發展環境。這種健康的狀況使人們能以更好的狀態參與工作,增加勞動價值;健康的狀態也能帶來工作效率的提高,增加勞動價值。健康因素是人的智力和精神賴以存在的基礎。而且大學生剛進入就業崗位,心靈沒有受到社會大染缸的污染,具有基本的真善美,能夠遵守道德規范。其次,經過相當長時間的學習和鍛煉,相較于其他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群,大學生具備更好的綜合素質,知識儲備、思維方式、決策決斷、創新創造、社會實踐等各方面的能力比沒有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相對要高,大學生就業會提高該行業的智力水平,進而提升人力資本的水平。最后,大學生積極進取,昂揚向上。相較于智力要素,精神要素更加內在化,更依賴于人的主觀能動性去激發和轉化才能外化于行,以體現其價值。所以,相較于其他要素,精神要素更加來之不易和難以獲取。大學生剛步入社會,充滿理想抱負,能更好地與其他成員一起通力合作、創新創業、敬業奮斗和奮發學習,增加該行業的精神性人力資本。2.改善知識密集型服務業的創新環境。當前,由于信息化網絡化程度高,大學生接觸的新鮮事物比較多,他們獲取信息快捷、知識面廣,使得他們思維靈活,敢于創新。大學生進入到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后,能為企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創意。因此,大學生就業對知識密集型服務業的發展會帶來顯著的影響,有利于形成創新進取的環境和氛圍,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提升主體創新意識。就目前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水平而言,具有創新創業精神和能力的大學生具備更好的就業能力,更容易脫穎而出。大學生通過專業學習后,具備相對成熟和全面的理論知識儲備,能在此基礎上實現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激發出創新潛力。第二,增強內部創新行為的協同作用。隨著全球化和創新創業的風潮席卷全球,當今時代的創新逐漸走向開放、多元和網絡化,協同創新的趨勢不可逆轉。大學生善于合作,協作組織能力很強,能使其所在企業在產學研協同創新方面受益匪淺。3.激活知識密集型服務業的企業文化。知識密集型服務業的核心群體主要集中在青年人這一年齡階段,企業文化也以該群體為主要對象。在整個群體中,大學生較為樂觀積極,能較好地適應不斷涌現的新鮮事物,也能更好地接納企業文化和融入企業組織。一般而言,大學生的性格、思維方式等都還處于發展和待定型狀態,這些都為該群體增添了濃郁的個性色彩和發展可能性,這也讓他們能更好地融入企業文化。另外,大學生就業后會將自己新的觀點文化帶進企業并付諸實施,為企業發展帶來新鮮活力,使企業更具發展潛力和能力。4.整合知識密集型服務業的組織機構。組織機構的設置是否合理對任何一個企業的發展都有著巨大的影響,而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則更加注重組織機構的合理設置和職能整合,以適應其高知識水平和互動頻繁的特點。它要求從業人員具備較高的知識素養,能對外界的信息做出及時的反應,所以對于組織結構中人員的安排恰當與否至關重要。大學生進入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后,可能由于各方面的表現突出,一些才能逐漸被發掘,會逐漸向管理層流動,從而改變了企業的組織結構,加快企業內部人員流動的進程,有利于緩解企業內部矛盾,創造和諧友好的企業氛圍。

三、知識密集型服務業與大學生就業協同推進的主要路徑

協同推進知識密集型服務業與大學生就業二者的協同發展,不僅在于從理論高度認識協同發展的必要性與緊迫性,更重要的是在實踐中,充分發揮各參與主體(包括政府、高校、大學生等)的主觀能動性,高度重視協同發展的重要性,積極有效協同推進。(一)政府政策扶持知識密集型服務業,推進國際化發展。1.著力營造良好的體制與市場環境。完善相關政策法規關鍵在于做好規劃,出臺相關立法規范,并推進行業標準建設,從而為知識密集型服務業發展營造良好的體制與市場環境。知識密集型服務業的發展壯大,與政府制定必要的長期規劃密不可分。為了更好地實現資源整合,需要以創新為基礎,再結合實際,制定長期發展規劃。為指導投資提供完善信息,以體制創新為基礎,根據現實情況和周圍環境進行調整,制定好長期發展規劃,起好導向作用。鑒于國外發達國家的發展情況,還需要為行業發展掃除障礙,減少不必要的約束和條款。目前我國的部分服務行業,發展受到國家的管控,進入門檻高,無法實現行業內的公平競爭和優勝劣汰。因此,需要根據實際情況減少束縛發展的條條框框,逐步消除體制性障礙,給予其充分平等發展的平臺和機會,努力創造出適合其發展的良好環境。另外,要建立健全行業標準。針對新進入的中小型企業,更需要加強管理,設置適當的準入門檻、進行資格認證等。此外,政府還要采取政策措施注重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完善人才培養模式,逐漸形成長效機制,狠抓政策落實。2.促進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國際化發展。不斷加強國際化水平,能為知識密集型服務業的發展提供有效保障,進而使我國的企業在國際競爭中能與優秀企業一爭高下。為此,政府要引導和鼓勵知識密集型服務業的著名企業將其部分機構等設置在我國國境范圍內,利用國際市場和資金引導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實現發展的廣度和深度。(二)高校務必重視高技術人才培養,提高就業質量。1.引進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這里所說的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針對的內容包括對人的訂單,也包括對能力的訂單。在學生參與教育教學的過程中,高校需要對學生進行多層次、全面的培養教育,學習理論知識、道德素養,學習政治文化、社會背景,特別注重企業文化的學習和傳統文化的熏陶,規范員工行為。通過企業文化的學習和接納,能根據自身喜好來明確自身的職業定位,從而查漏補缺提升自身綜合能力。2.加大對知識密集型服務業方向的大學生培養。在以知識密集型服務業為代表的服務業中,技術更新換代的速度極快,緊接著帶來的便是市場需求的變換起伏。企業需要在員工培養和培訓上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這在客觀上加大了大學生的就業壓力,也增加了大學生的行業進入門檻。為了避免上述狀況的發生,高校需要引導大學生到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就業。同時,對于目前發展勢頭良好的學科而言,需要加強學科建設,以實現學科整體質量的提升。此外,大學還要加強產學互動,引導學生明確行業創新和發展的方向性。3.加強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大學生就業難,有來自政治、經濟、社會等各個層面的原因,無論這些外部因素怎么樣給大學生就業造成了障礙,大學生自身能力的大小仍然是最不可規避的因素之一。因此,高校需要對此高度重視,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理念、建立適合發展的管理模式、不斷改進新的工作方法,將學校的工作重點放在如何加強就業指導和如何增強就業能力上。(三)大學生自覺加強理論與實踐學習,提高就業能力。1.自覺提升個人知識與求職技能儲備。個人知識與求職技能儲備主要包括:提前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掌握豐富的知識、提高基本技能、培養良好的人格品質,以及提高應聘能力。2.學會自我調節就業心理預期。大學生需要對自身能力水平有一個較為全面的了解,找準價值定位。一方面,需要考慮自己包括成績、資格證書、實踐經驗等方面的硬件條件;另一方面,也需要正確認知自己包括興趣愛好、性格特色等方面的軟件條件。綜合多方考慮,找到興趣方向,知道自己適合的工作內容和崗位,再據此大概確定就業方向和行業,不要盲目跟風。3.勇于在知識密集型服務業中自主創業。知識密集型服務業不僅有著較強的就業潛力和容納力,同時又由于其發展存在明顯的階段性,還存在很大的創業空間,因此大學生應把握時代契機,自主創業,創造就業機會。

參考文獻:

[1]馬醇.服務業結構變動與大學生就業影響因素分析[D].南京:南京工業大學,2012.

[2]李彬.服務業行業發展與大學生就業關系分析及思考[J].中國高教研究,2009,(06).

[3]徐頑強,朱喆.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區位分布與大學生就業地域選擇的關聯性[J].現代教育管理,2015,(12).

[4]冀洋.大學生就業影響因素分析[J].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17,(01).

作者:徐頑強 王德莉 張紅方 單位:1.華中科技大學 2.武漢工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