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理論精神內涵

時間:2022-12-14 03:19:38

導語:鄧小平理論精神內涵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鄧小平理論精神內涵

一、從歷史角度分析鄧小平理論的地位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對中國社會發展謀劃布局,并提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宏偉目標。同時,還對鄧小平理論進行了高度評價,他指出:鄧小平理論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第一次比較系統地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等一系列基本問題,并用新的思想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開創了馬克思主義新局面,把對社會主義的認識提高到了新的科學水平。1.鄧小平理論是社會主義發展進程中歷史性的飛躍社會主義不同時期的發展任務是不同的,每一階段內都有與之相匹配的理論作為指導。鄧小平理論在推動社會主義由傳統體制到現代體制的轉變過程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始終準確地把握著時代的脈搏,跨越式地走在時代前列,明確地闡述了社會主義的本質,第一次比較系統地回答了在經濟文化落后的社會主義國家怎樣建設、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科學地論證了新時期社會主義建設要解決的首要問題,確立了“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發展路線,是社會主義發展進程中歷史性的飛躍。2.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二次歷史性跨越鄧小平理論是在繼承馬列主義、思想的基礎之上,創造性地提出的一種科學理論。從本質上看,鄧小平理論是新時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體現,它不斷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開拓了馬克思主義的新境界。它對“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根本問題進行了深入剖析,提高了人們認識社會主義的水平。它還對當前國內外發展形勢做出了準確判斷,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科學體系。3.鄧小平理論首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理論體系鄧小平理論首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理論體系。從發展進程上看,鄧小平理論開創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階段,把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它立足于中國國情,明確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基本路線,揭示了社會主義發展的基本規律,奠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基礎,首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理論體系。4.鄧小平理論在中華民族復興史上同三民主義、思想有同等地位縱觀中國歷史,中華民族在前進的道路上經歷了三次歷史巨變,分別涌現出了孫中山、、鄧小平三位偉人。其中,孫中山在列強瓜分中國、民族危機空前加深的情形下創立了三民主義,開展了革命斗爭,挽救了民族危亡。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飛躍,形成了思想,帶領中國人民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主義的三座大山,讓中國人民真正站起來,并帶領中國走向社會主義道路。作為改革開放總設計師的鄧小平,他在中國步入現代化建設的關鍵階段力挽狂瀾,領導中國從不發達的社會主義國家向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邁進,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又一次飛躍。

二、鄧小平理論中蘊含的精神內涵

1.鄧小平理論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文化是一個民族的象征,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與發展的重要支柱。從文化背景來看,鄧小平理論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這種文化內涵不僅包含傳統文化,還包含社會主義新文化。從具體內容上看,鄧小平理論對中國傳統哲學和辯證法思想進行了繼承與發展。鄧小平理論中的“實事求是”思想與中國古代的“實務”精神、“經世致用”精神、“學用一致”精神相統一;鄧小平理論中的辯證法思想與《周易》中“陰陽相生”和《老子》中“禍福相依”相統一。另外,鄧小平理論在運用和發展社會主義新文化過程中,對馬列主義、思想進行了創造性發展,他極富遠見地提出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并在社會主義經濟基礎上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用先富帶后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他還對中國思想政治體制進行改革,不拘泥固有形式,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2.鄧小平理論具有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內涵鄧小平理論最為重要的特征就是理論的創新精神。鄧小平理論倡導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不受制于教條的束縛,敢于創新、勇于探索,用新思想、新觀點開辟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從其理論內容上看,鄧小平理論是在準確理解馬列主義、思想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本質上與這些思想是一脈相承的;鄧小平理論創新的實踐源泉來源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各種經驗教訓,這些經驗教訓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寶貴財富。鄧小平理論在創新過程中始終堅持群眾路線,集中群眾智慧進行創新發展;鄧小平理論以其高度的歷史責任感和民族使命感,在創新的道路上不斷前進;鄧小平理論還放眼于整個人類社會,吸收和借鑒各種優秀的人類文明成果,讓創新綿延不絕。3.鄧小平理論中精神文明建設的內涵精神文明建設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鄧小平理論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進行了大量論述,并對其中一些問題進行思考與總結。在精神文明建設方面,鄧小平明確提出:“我們要建設社會主義國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質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他還指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戰略方向:“只有兩個文明搞好了才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精神文明的主體思想上看,鄧小平理論對之前的社會主義思想理論進行了高度概括,并在此基礎上構建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指導思想;從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問題上看,鄧小平理論指出: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需要加快“四有”新人建設;從精神文明建設的主體內容上看,鄧小平對我黨、我軍歷史實踐中形成的各種思想和精神進行有效總結,并以此進行引導,弘揚積極向上的社會主義精神。從整體上看,鄧小平理論中的精神文明建設,不僅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同時還具有深刻的精神內涵。4.鄧小平理論中的愛國主義精神內涵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愛國主義精神的民族。在此背景下,鄧小平理論也具有濃厚的愛國主義精神內涵。鄧小平理論以國家大局為本,以高度的責任感和緊迫感為支撐,堅持統一祖國的堅定立場和高尚的民族氣節。正是這種愛國主義精神,使得我們的民族更有凝聚力,更有戰斗力,讓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鄧小平理論始終站在科學理性的最高峰,立足于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實踐,其精神內涵融合了政治、經濟、文化、外交、軍事、民生等各方面的內容。它以人民大眾為根基,以民族復興大業為己任,努力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健康的社會主義國家。

參考文獻

[1]李紅喜.十年來國內鄧小平理論研究述評[J].黨的文獻,2014(S1):150.

[2]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匯編[Z].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10-11.

[3]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四大以來中重要文獻選編(下)[Z].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317-2318.

[4]曹均學,黃元全.鄧小平理論的創新精神及其源泉[J].重慶社會科學,2010(9):59.

[5]匡永瓊.鄧小平精神文明理論的內涵及現實指導意義[J].重慶三峽學院學報,1999(S1):62.

作者:譚波瀾 單位:百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