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繪畫藝術歷史思索
時間:2022-06-01 10:45:00
導語:唐代繪畫藝術歷史思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唐代時期,中國的繪畫水平在藝術上成就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要進展,其藝術水準超越了以往任何一個朝代。唐初,中國疆域遼闊,國力雄厚,經濟空前繁榮,從而為文化繁榮提供了良好的物質基礎。尤其在唐代后期,在繼承前期文化上得到了不斷發展,繪畫藝術也日趨成熟。繪畫題材已開始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繪畫的表現手法隨之豐富起來。唐代繪畫名家輩出,其在題材內容與作畫技法等方面之所以取得如此高的成就,與當時經濟社會的繁榮發展密不可分。
一、初唐時期的繪畫作品
初唐時期,繪畫題材多以宗教佛像和貴族人物畫為主要對象,其中人物畫又逐漸發展成為唐代繪畫的主流,取得的成就也最為燦爛,代表畫家包括閻立本、張萱、尉遲乙僧和周窻等。現存的《歷代帝王圖》和《太宗步輦圖》就是閻立本的杰作代表。在畫技方面,人物畫著眼于對人物的精到描寫,其不但追求人物形象上的客觀相似,而且關注人物內心的傳神描繪。唐代人物畫不太注重描繪人物所處的具體生活環境,即便描寫也是十分簡略的。比如閻立本創作的《步輦圖》中,為了描寫唐太宗坐步輦接見前來拜訪的使者祿東贊的人物情態,整幅作品中竟然沒有絲毫具體的環境描繪,構圖的重要落腳點在于刻畫主要人物的神情姿態,為人們展示了親切、穩重的唐太宗和真誠、恭敬的祿東贊的生動形象。閻立本畫技精湛、手法獨到,生動刻畫了人物的容貌服飾和神情舉止,呈現出肖像畫應具有的獨有特征。通過《步輦圖》的人物刻畫,可以看到群女團簇、花環映襯的歡慶氣氛下唐太宗所擁有的至高無上的權威,也間接暗示著當時唐朝的強大與繁榮[1]127。中國古代人物畫的獨特藝術傳統,也在技巧與技法的多樣性方面得到體現。還是以《步輦圖》為例。這幅人物畫屬于古代工筆畫,體現了中國畫作中相當重要的工筆重彩品類,在很長時間內也是繪畫史上的主流,在對人物的描畫和作品的設色等方面,其不但反映了創作者在繪畫語言、繪畫技巧方面所能夠達到的高度,也顯示出作者的探究鉆研方向和個性審美情趣。也應該看到,在中國古代歷史文化過程中,盡管隋唐時期處于最為燦爛和輝煌的時期,但依然無法擺脫封建社會嚴格等級觀念的強大約束,因此,在畫作中,人物所處的具體位置以及構型的尺寸大小,都明確體現出了“主大從小,尊大卑小”的基本原則。這也是畫家們無法規避而受到歷史條件制約的一個佐證。在唐代仕女圖畫家中,較著名的是周窻和張萱。張萱擅長于畫人物題材,他巧于構思全圖,強調人物畫線條的工細勁健。在張萱創作的《虢國夫人游春圖》中,精心描繪了虢國夫人,也就是楊貴妃的姐姐,一行七人外出游春的生活場景,整幅畫作的色彩著調清新明麗,特別是其中描繪的婦女形象,是當時唐代仕女人物的典型代表,并且對后期晚唐五代的畫風造成了直接影響。周窻創作的比如《簪花仕女圖》、《聽琴圖》、《紈扇仕女圖》等畫中婦女的臉型多是圓潤豐滿,體態多是豐滿艷媚,她們濃麗肥胖、酥胸長裙、妖嬈多姿,表現出唐代仕女畫作的典型風格。
二、盛唐以后的繪畫題材
隨著唐朝經濟日漸繁榮,繪畫題材和繪畫技巧也發生了一些變化。人物畫開始關注普通世俗生活,山水畫也日益出現了興盛的趨勢。在這個時期,最有成就的畫家是吳道子,他在人物畫和山水畫方面都有了很高的造詣,在當時有“畫圣”稱謂。從畫法技巧分析,在繼承傳統的蘭葉描和西域鐵線描之后,吳道子還首次創造了一種莼菜條的精妙獨到筆法,深受百姓的喜愛。他還發展創新了梁朝張僧繇所采用的暈染法(即凹凸法),增強了繪畫的立體感。此外,他的創作成就還體現在他的宗教繪畫方面。吳道子具有壁畫創作的豐富經歷和深厚的創作熱情,并且畫作涉及的范圍也非常廣泛,涵蓋了經變、佛陀、普賢、菩薩等多種類型。吳道子的畫作由于生動自然,在民間獲得了相當高的評價而被人們廣為傳頌,被視為“活畫”。此外,吳道子也是一位全能型畫家,他的畫作涉及人物山水、亭臺樓閣、花木鳥獸等多種內容。吳道子繪畫創作的高峰與鼎盛時期大概是在開元天寶年間,當時在長安、洛陽寺廟之中,就有他創作的大概三百多幅壁畫作品以及大量的卷軸畫作品。現在人們公認的吳道子畫作的主要代表作品包括《孔子行教像》、《菩薩》、《天王送子圖》、《八七神仙卷》等[2]42。
山水畫中分水墨和青綠兩個大的體系,根據地域風格不同分為南、北派;李思訓、李昭道父子主要擅長描繪金碧山水,畫作設色絢麗,描繪工細,尤其是景物逼真自然,成為山水畫北派之祖。青綠山水畫基本上是用細筆勾勒出山石樹木,然后用石青石綠填染為主,表現出繪畫對象的固有顏色和主觀化的畫畫手法。由于廣泛使用了青、綠為主的顏色,其在當時被統稱為“青綠山水”。唐代詩人王維則首創了水墨山水畫,意境淡雅甜美,富于濃情詩意,成為山水畫的南派之祖,對于后世的繪畫創作影響較大。王維常以詩入畫,創造出淡雅抒情的浪漫意境,尤其是他第一個采用“潑墨”山水技法,從而對山水畫的筆墨意境進行了發展,推動了當時山水畫的變革。盛唐除了人物畫之外,隨著繪畫的發展,花鳥、鞍馬、山水等畫科也開始出現并獨立成科。此外,唐朝還出現了諸多擅長描繪花、鳥、禽、獸的各類畫家,比如薛稷以畫鶴、韓干以畫馬、韓滉以畫牛等非常知名。在許多寺院、石窟和陵墓中,還都留存有這樣的壁畫,構成了唐朝繪畫藝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敦煌千佛洞中,壁畫數量繁多,內容豐富,可謂是空前絕后。繪畫的題材盡管以佛經故事為主,但也涉獵廣泛,反映了唐代當時的社會生活面貌。這些壁畫沒有作者具名,但筆調生動,真實地描繪出當時的生活,壁畫中的飛天、窟頂的藻井圖案等藝術表現都極富于獨創精神和民族特色[3]19。
三、中晚唐的繪畫
中晚唐在完善盛唐的風格的基礎上,不斷開拓新的繪畫領域。開始出現了重墨、潑墨山水畫。其中李真、孫位在當時成為了著名的畫家,從不斷發現的出土作品與壁畫中,他們的畫可以使我們想象得到當時的盛況。在孫位的高逸圖中,四賢的體態、面容、表情各具特色,并輔之以侍童、器物作為重要補充,對人物的刻畫非常注重眼神,描繪的線條細勁而流暢。這個時期繪畫表現出重要特征,不但繪畫的題材廣泛,大大地突破了過去宗教題材的束縛,而且風格豐富多彩,即使是畫同一種題材,也呈現出各種不同風格,尤其在創作方法和表現技巧方面較之前有顯著進步。唐代藝術主要是來源于生活,創作也從生活出發,但藝術中反映出來的生活不等于實際生活,“是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是依據自己的體驗經過藝術的概括,在自己的藝術作品中體現出具體的感官和藝術畫面。山水畫的進程就是畫家們通過對時代社會的概括聯想創造出的形象,欣賞者通過想象就能獲得一些能被感知的事物。
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處于巔峰時刻的唐代繪畫藝術成就遠遠超過歷朝各代。唐代初期,由于國家政權處于強勢地位,統治者善于利用繪畫為新生政權的鞏固提供必要的服務,以贊頌王朝的豐功偉績、表彰功臣的威武高德,凡此種種,都成為畫家們進行藝術創作的基本素材。在如此的社會背景下,畫家們著意創作的內容題材主要是為統治階級提供服務的。到盛唐時期,繪畫創作在各個方面雖然擁有了一定的自由,但是仍然尚未擺脫封建制度環境影響的局限性。在古代歷史長河中,我們要學會辯證地看待繪畫的價值,更何況在歷經千年之后,這些幸運留下來的藝術珍品自有其重要價值。唐代的繪畫藝術在我國文藝史上占有輝煌的一頁,且不斷地影響著后世的藝術家。
- 上一篇:鹽務局電話訪銷工作意見
- 下一篇:鹽業配送服務工作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