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體系革新觀點及策略
時間:2022-09-04 09:39:39
導語:貨幣體系革新觀點及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際貨幣體系歷經百余年艱苦探索形成今日之格局,其中不乏智慧閃耀之處,但總體看依然積弊叢生無法令人滿意,甚至多次成為國際經濟金融危機的制度性根源。
(一)美元危機是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直接誘因。一百多年來,美國依靠世界頭號政治、經濟和軍事強國的地位,在全球貿易結算體系中使美元一直保持儲備貨幣的地位。在應對這一次全球金融危機中,美國為刺激國內經濟發展,濫發美元,導致美元持續貶值,使中國及世界各外幣持有國財富縮水,引發了以中國為首的世界各國要求改革國際貨幣體系的強烈呼聲。著名經濟學家斯蒂格利茨指出當前國際貨幣體系是不平等的,美國是儲備貨幣的最后提供者,如果美元嚴重貶值,全球經濟可能會面臨失控的風險。美元的泛濫必將導致世界對美元價值信心的喪失。
(二)世界經濟失衡是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重要因素。在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之后,金融資本的跨境流動呈現出獨立運動態勢,越來越脫離實體經濟,貨幣供給量的增長也不再受到實體經濟增長的約束,國際資本流動增長率要遠遠高于同時期的國際生產增長率和國際貿易增長率,使得全球金融資本總量急速膨脹并遠遠超過實體經濟總量。隨著東亞地區等新興市場國家經濟的崛起和對外貿易量的不斷擴大,必然要求主要國際儲備貨幣美元能夠以更大的幅度增加供給以滿足資本需求。大量的國際資金流向了亞洲國家尤其是中國,相關國家的順、逆差規模擴大,全球經濟進一步失衡。同前幾次國際經濟失衡相比較,本次經濟失衡程度更大、范圍更廣,且順差國家主要集中在亞洲,美國成為了逆差的主要承擔國。全球經濟失衡中貿易逆差國是美國,而順差國卻隨著產業在全球范圍內的轉移在不斷變化:由日本、韓國轉移到中國、東南亞,進而向南亞、非洲和南美洲國家轉移。貿易順差的背后是作為國際貨幣的美元源源不斷地從美國流出,流入到相應的順差國。此次席卷全球的美國金融危機正是暴露了現行國際貨幣體系存在的問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經濟危機的恢復過程也是對現行貨幣體系內在缺陷的自我完善過程。
(三)美國金融危機使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要求更加迫切。自20世紀90年代“東南亞金融危機”、“墨西哥金融危機”以來,國際社會就對改革國際貨幣體系提出了各種方案,面對當前的美國金融危機有人提出重塑“布雷頓森林體系”(特里謝),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重新定位。2007年由美國次貸危機引起的世界范圍的金融危機引發了各國對當前貨幣體系的思考。首先,美元霸權地位助長了此次金融危機。這次金融危機發生后,人們普遍認為布雷頓森林體系確立的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主導地位助長了美國的過度負債和過度消費,而后者又助長了本次金融危機。其次,歐盟期待通過改革提升歐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地位。基于這一戰略,2008年11月,法國總統薩科齊反復強調有必要改革美元獨霸的現行國際貨幣體系。再次,在現有美元儲備貨幣體制下,中國等外匯儲備大國面臨美元貶值的風險,因此這些國家希望建立健全的國際儲備貨幣體系?;谝陨蠋追矫娴囊蛩兀恍W者和一些國家政府紛紛要求改革現有的國際貨幣體制。
二、國際上對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不同方案
自現行的牙買加體系成立之日起,由于體系內部本身的缺陷,使得國際經濟經常發生很大震動。因此早在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前,各國學者與專家對國際貨幣體系改革就提出了不同的建議。這些改革方案主要有:回歸新金本位制、重建新布雷頓森林體系、改革國際金融機構、建立單一世界貨幣及世界中央銀行。
(一)回歸新金本位制。堅持回歸新金本位制的經濟學家認為金融資產和實物資產已經構成倒金字塔的結構,全球所有國家應該同時加入金本位制國家聯盟,來一致確定或同時變更其貨幣相對于黃金的穩定關系,這樣既保留了目前金融全球化可能帶來的全球福利增進又克服了資本積累和世界經濟的虛擬化。
(二)重建新布雷頓森林體系。這一改革方案是在1997年2月15日至17日德國席勒研究所與高克斯國際勞工委員會在瑞斯頓通過的緊急呼吁書中提出來的。他們認為在目前全球金融投機泛濫和國際金融秩序混亂的情況下,現行國際貨幣體系已不能穩定各國經濟,世界各個主權國家需要采取聯合行動,建立新的國際金融秩序,進行全球性債務重組和恢復固定貨幣匯率制度。而持有類似于重建布雷頓森林體系觀點的,還包括美國人林登•拉魯什、諾貝爾獎獲得者法國的阿萊等,其中將莫里斯•阿萊的改革方案稱為“徹底改革方案”,并將這個方案概括成七個要點:一是完全放棄浮動匯率制;二是實行可確保國際收支平衡的匯率制;三是禁止貨幣競相貶值的做法;四是在國際上完全放棄以美元為結算貨幣、匯兌貨幣和儲備貨幣的記賬單位;五是將WTO和IMF合并為一個組織;六是禁止各大銀行為了自己的利益在匯兌、股票和衍生品方面從事投機活動;七是通過適當的指數化在國際上逐步實行共同的記賬單位。
(三)改革國際金融機構。對于國際金融機構的改革,埃及經濟學家薩米爾•阿明提出改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世界銀行的觀點,他認為應當將IMF轉變為擁有真實的世界貨幣發行權的世界中央銀行,把世界銀行變成一種基金,使它能夠從德國和日本等國吸收國際資本,并注入到發展中國家,而不是美國。同時重建聯合國體系,使之成為政治和經濟談判的場所,以便于把世界主要地區的金融活動和貨幣政策協調機制建立起來。
(四)建立單一世界貨幣及世界中央銀行。建立世界中央銀行并讓其發行統一貨幣的思想,最早源于哈耶克1937年出版的《貨幣的民族主義和國際穩定》一書。這種觀點提議,各國至少把他們的國際儲備的一部分存入世界中央銀行,由世界中央銀行印發世界貨幣來作為控制世界貨幣供給的一種手段,各國都實行絕對的固定匯率制。如果貨幣長期地按固定匯率掛鉤在一起,那么走向共同貨幣就變得非常容易。其最終目標就是走向一個世界范圍的貨幣區。
三、我國對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觀點
此次金融危機的爆發使各國政府與專家學者再次將目光聚集在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問題上,這個存在已久的話題再一次引起了全世界廣泛爭議。其中引起很大關注的是央行行長周小川提出的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基礎上創立“超主權儲備貨幣”的改革方案。
(一)創建超主權國際貨幣。2009年3月23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中國人民銀行網站上發表了題為《關于改革國際貨幣體系的思考》的文章,提出應該創造一種與主權國家脫鉤的國際儲備貨幣,從而避免主權信用貨幣作為儲備貨幣的內在缺陷。而這種“超主權儲備貨幣”的改革方案與以前學者提出的建立世界中央銀行并讓其發行統一貨幣的思想是相似的。他認為超主權儲備貨幣不僅克服了主權信用貨幣的內在風險,也為調節全球流動性提供了可能。由一個全球性機構管理的國際儲備貨幣將使全球流動性的創造和調控成為可能,當一國主權貨幣不再作為全球貿易的尺度和參照基準時,該國匯率政策對失衡的調節效果會大大增強。這些能極大地降低未來危機發生的風險、增強危機處理的能力。
(二)建立世界金融組織。國內學者陳志球、虞群娥認為牙買加體系是對當時的世界經濟現實做出的客觀選擇,已經不適應現在的國際環境。發展中國家經濟在國際金融體制中的影響日益增強,仍以西方發達國家為主導的現行貨幣體系不能適應這一變化。他們主張加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功能,進一步擴大其防范和支持當事國化解金融危機的能力,協調成員國的貨幣政策。建立一個諸如“世界金融組織”的機構,制定新的規則和宗旨,提高發展中國家在國際金融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時以國際清算銀行為中心,建立國際金融風險預警系統,提高國際金融預防風險的能力。
四、構建新國際貨幣體系的建議
(一)新國際貨幣體系構建原則。新的國際貨幣體系必須從根本上改變原來體系對于全球經濟發展的制約,才能夠更好地適應經濟發展的要求,才能夠更好地表達各個國家的平等的利益需要。
1.要代表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共同利益。新的貨幣體系不能夠再被幾個主要的發達國家所掌控,要反映大多數國家的利益,尤其要保護發展中國家在國際金融領域應具有的地位和權利。
2.以國際貨幣體系的長期穩定繁榮為改革的最終目標。利益分配問題將是建立金融新秩序的一個核心問題,新秩序的建立要基于共同的利益基礎才能保證國際貨幣體系的長期穩定和繁榮。
3.國際收支調節機制要兼顧穩定性和靈活性。國際收支調節機制的穩定性對于穩定貨幣體系和經濟穩定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應該和經濟的步伐相適應,還要強調其自身的靈活性。
(二)新國際貨幣體系構建思路。新的國際貨幣體系的主要內容可以概括為: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歐元、美元、人民幣三大國際貨幣相互制約和平衡的格局。在美元、歐元、人民幣等主要貨幣成員之間設立各方都能夠接受的匯率穩定協調機制,通過彼此間的協調與合作使得三者之間的匯率處于一個相對穩定的水平。當匯率穩定超過目標邊界時,在政策的約束下,各國有義務采取干預措施。圖1描述了新貨幣體系的協調機制。在上述分析的基礎上,提出國際貨幣體系的構建思路如下:
1.國際本位貨幣的確立。作為國際儲備貨幣的單位可以分為美元、歐元、人民幣和特別提款權,在IMF賬戶中依據各國的經濟實力和貿易方向確立儲備貨幣之間的比例。
2.匯率機制。三大國際匯率之間保持固定匯率制,其余貨幣按照本文設立的區域劃分與其保持浮動匯率制,歐盟使用歐元,北美貿易區內的國家和南美國家貨幣與美元掛鉤,澳大利亞、非洲、亞洲內的國家貨幣與人民幣掛鉤。
3.國際收支調節機制。實施固定匯率調節和浮動匯率調節相結合的調節機制。三大貨幣之間在協商一致的基礎上確定彼此之間的匯率,當出現失衡時,三大經濟體之間在IMF的監管下,依據世界經濟波動的幅度確定出可以調整的固定匯率制。同時,其余各國可以根據國內經濟狀況采取浮動匯率制。
4.強化IMF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地位和功能。IMF是國際貨幣體系的主要載體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對IMF進行改進:增強IMF的獨立性;取消原有的份額制,建立一個處理危機的平等對話機制,實現會員國之間的真正平等;在共同運作方面,一方面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危機預防機制,另一方面在實施補救措施時,充分尊重各國的實際情況。
- 上一篇:區域企業負擔減輕方案
- 下一篇:貨幣體系革新構建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