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干預下手術室護理論文

時間:2022-08-04 11:48:55

導語:護理干預下手術室護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護理干預下手術室護理論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中山市東鳳人民醫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28例行外科手術的住院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64例,其中男30例,女34例,年齡18~74歲,平均年齡(38.53±8.79)歲;骨科手術20例、婦科手術19例,普外科手術18例,其他手術7例。護理組64例,其中男33例,女31例;年齡17~76歲,平均年齡(39.58±8.87)歲;骨科手術17例,婦科手術17例,普外科手術21例,其他手術9例。2組患者在性別比例、年齡、病情、病程、手術類型等方面無統計學差異,具有可比性。

1.2納入標準[4]

(1)所有患者入院后行相應檢查且明確診斷后,需要行相應手術;(2)所有患者均無麻醉及手術禁忌證;(3)均符合自愿原則。

1.3護理方法

2組患者均擇期進行手術,術前給予相關檢查,對照組給予常規的手術室護理,護理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根據患者實際情況給予相應的護理干預措施,詳細如下。

1.3.1術前護理

患者在入院后,首先護理工作人員為營造一個良好舒適的住院環境,對患者及其家屬的合理要求要盡可能地予以滿足;其次護理工作人員要迅速了解患者資料,對患者病情要做到心中有數,并針對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方案;再次要積極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溝通,為其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以及住院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對患者積極進行心理疏導,特別是表現出非常恐懼、焦慮的患者,通過講述大量手術成功的病例來樹立患者克服疾病的信息,使患者主動積極的配合醫療工作。

1.3.2術中護理

患者進行手術前需要禁食禁水,同時為患者做好備皮等工作,在此過程中依然可以通過語言的交流緩解患者對手術緊張的心理,進入手術室后,協助麻醉醫生進行麻醉工作,在手術過程中嚴密監測患者生命體征,若出現異常情況,及時向醫生匯報,同時要給予相應正確的處理措施,整個手術的過程中要注意對患者進行保暖,做到細心呵護。

1.3.3術后護理

完成手術后清理患者身上手術留下的痕跡,協同醫生將患者送入病房,若此時患者麻醉還未清醒,要嚴密監測患者生命體征,符合拔管指針的給予拔管,待患者清醒后要對其詳細告知手術的具體情況以及家屬陪護期間的注意事項,術后能進食患者要指導其飲食情況,同時針對某些不良心理反應較大的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對能下床活動的患者要積極鼓勵其進行適當的運動,有助于術后恢復,患者出院后要做好隨訪工作,解答患者關于該病的疑問。

1.4判定標準[5]

1.4.1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參考焦慮自評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與抑郁自評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將患者出現的不良心理狀況分為:重度、中度、輕度以及正常4個等級,計算其不良心理的發生率=(重度例數+中度例數+輕度例數)/總例數×100%。

1.4.2對手術的各項指標進行詳細的記錄,包括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下床活動時間以及住院時間。

1.4.3統計出院前對本次護理工作的滿意情況,將其分為滿意、認可、不滿意3個等級,計算患者的滿意度=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進行數據統計,不良心理的發生率以及護理滿意度以百分比(%)表示,計量資料采用χ2檢驗;手術各項指標以“x±s”表示,正態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檢驗水準設定0.05,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2組患者不良心理狀態發生率的比較

護理組患者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狀態的發生率為20.31%(13/64),明顯低于對照組51.56%(33/64),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22組患者術中、術后各項指標的比較

護理組患者各項手術指標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32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的比較

護理組未出現1例對本次護理工作不滿意的情況,其中63例滿意,1例尚可,護理滿意度為98.44%(63/64);對照組出現4例患者不滿意,其中52例滿意,8例尚可,護理滿意度為81.25%(52/64),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手術是利用醫療器械來去除病變組織、進行移植器官、修復損傷的組織或者改善機體的功能和形態,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隨著醫療技術的高速發展,越來越多的疾病將會以手術的方法進行治療,病情隨著手術研究的不斷完善,其適用的范圍越來越廣泛,從小到清創縫合,大到心臟手術、顱腦手術等[6]。手術的開展不僅需要醫生具有較高的專業技術水平以及醫療器械的支持,護理工作也是決定手術成敗的一個重要因素[7]。手術室的護理工作難度較大,除了需要護理工作人員掌握常規的護理技能外,還要對相應手術的相關知識熟知;同時手術室的護理不僅局限于患者進入手術室后進行的護理,而是包含了涉及整個手術相關的階段,從需要進行手術的患者入院到患者出院,都要涉及到相應的護理[8]。心理護理是護理干預措施中的一個關鍵的緩解,大部分進行手術的患者對手術會存在恐懼、緊張的心理,因此要積極對其進行心理疏導,同時某些手術如截肢術、乳腺全切術等對患者造成較大傷害的手術,患者在術后心理會產生較大的落差,導致其情緒上的不穩定,需要護理工作人員進行心理護理,使其更好地康復[9-10]。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護理組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的發生率以及手術的各項指標,均優于對照組,說明護理工作人員對自身專業技能熟練的掌握對手術的開展有較大的幫助,同時護理干預措施對患者的心理調節有很大的幫助;護理組的患者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表明本次護理工作得到患者的肯定,同時也加強了醫患之間的溝通,改善了醫患關系。綜上所述,護理干預應用在手術室護理工作中的臨床效果,值得推廣。

作者:廖香梅工作單位:中山市東鳳人民醫院手術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