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管理對機械通氣危重患者護理影響
時間:2022-11-06 08:59:35
導語:護理管理對機械通氣危重患者護理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探討護理管理干預對機械通氣危重患者護理質量的影響。方法選擇2014年2月至2017年3月的機械通氣危重患者20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100例。觀察組接受護理管理干預,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比較兩組呼吸機相關并發癥發生情況及護士技能考試成績。結果觀察組呼吸機相關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士技能考試成績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通過護理管理干預可以減少機械通氣危重患者呼吸機相關并發癥的發生,提高護士護理質量。
〔關鍵詞〕護理管理;機械通氣;危重;護理質量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2月至2017年3月我院機械通氣危重患者200例,患者基礎疾病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左心衰竭、高血壓、肺源性心臟病等。隨機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100例。觀察組男47例,女53例;平均年齡(43.69±12.47)歲。對照組男41例,女59例;平均年齡(44.72±13.14)歲。兩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干預。(1)入院后采取半臥位,吸氧,根據醫囑予以強心、利尿、鎮靜、抗感染措施。(2)動態監測血壓、心律、呼吸、脈搏等生命體征。(3)設置合理呼吸機參數、保證氣道濕化。(4)定期對氣道進行吸痰,減少堵管的發生。觀察組接受護理管理干預,主要措施如下。(1)成立管理小組。由護士長擔任,設定組長1名,組員由5名護士擔當,護士文化程度均在大專以上,工作年限>5年,接受過省及省級專科機械通氣培訓。(2)制定機械通氣護理流程。管理小組通過文獻檢索,查閱相關書籍制定呼吸機操作流程,如基礎護理、氣道濕化、吸痰及呼吸機用具消毒、管路清洗等。(3)技能培訓。請呼吸機廠家代表講解呼吸機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適應證與禁忌證、參數設置、通氣模式選擇、管路清洗要點、并發癥及防治等。請外院經驗豐富的專家對我科護士進行培訓,培訓時間為每周五下午13:00~14:00,共進行40個課時,講課形式為多媒體教學和現場示教。(4)技能考核。護士學習結束后進行技能考核,主要考核內容有機械通氣患者吸痰流程、口腔護理、約束與固定、消毒。考試分為筆試和操作考試,每項100分。(5)具體護理方法。a.吸痰操作。吸痰前嚴格按照5步洗手法進行洗手、戴口罩,遵守無菌操作規程。避免反復、多次吸痰,要根據患者肺部濕性啰音、喉部痰鳴音進行吸痰,負壓不宜太大,時間控制在10s。b.落實消毒制度。定期開窗通風,加強物品清潔消毒。呼吸機管路、霧化器每周更換1次,做好消毒工作。嚴格控制探視人員,探視人員進出做到換鞋、戴口罩、帽子。c.口腔護理。濕潤棉球擦拭口腔,減少口腔內細菌的定植;采取聚維酮碘對口腔四壁黏膜、牙齒進行震蕩沖洗,減少牙齒黏附處病原微生物的繁殖。d.心理護理。對有脫機指征的患者,護士在脫機當日與患者耐心溝通,減少患者心理壓力,提高撤除呼吸機的成功率,在撤除呼吸機后,護士要每日與患者進行病情交流,做好心理指導工作。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呼吸機相關并發癥發生情況;觀察兩組護士技能考試成績。
1.4統計學處理
采取SPSS18.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呼吸機相關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呼吸機相關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2.2兩組護士技能考試成績比較觀察組護士技能考試成績均優于對照組.
3討論
機械通氣對護士的護理專業性操作要求較高,呼吸機日常的監測、氣道管理、消毒保養均需要護士獨立承擔,這些都要求對護士進行必要的培養及管理。目前各大醫院對機械通氣知識和技能的管理質量良莠不齊,甚至部分護士的呼吸機相關護理管理能力是自學獲得。本研究中所選擇的并發癥發生情況可以反映護士在護理中是否發生相關護理差錯及差錯對患者造成的傷害,并發癥越低提示護理質量越高。此外護士技能考試成績反映護士的綜合護理能力,成績越高提示護士護理能力越強,越能夠獨立處理患者的病情。本研究中對觀察組采取護理管理干預,通過規范化培訓和指導,提高護士的呼吸機管理相關技能,讓護士通過系統化學習,掌握呼吸機的監測、氣道管理、管路清潔、消毒、維護等操作。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呼吸機相關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士技能考試成績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樣有學者指出,通過良好的護理管理,可以提高機械通氣患者護理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綜上所述,通過護理管理干預,可以減少機械通氣危重患者呼吸機相關并發癥的發生,提高護士護理質量。
[參考文獻]
[1]蔣玉蘭,禹斌,代友華,等.ICU機械通氣患者早期階段性康復護理程序的實施[J].護理學雜志,2017,32(21):97-98.
[2]饒巧瑩,尹志勤,胡海紅,等.常規護理聯合早期活動對預防ICU機械通氣患者譫妄的應用研究[J].中華全科醫學,2017,15(9):1609-1611.
[3]馮秋女,胡濤,羅鋒.綜合性護理干預在新生兒機械通氣中的應用[J].現代醫院,2017,17(1):141-142.
[4]陳敬霞.多學科團隊護理模式對機械通氣患者VAP發生率影響的前瞻性研究[J].河北醫藥,2017,39(15):2381-2384.
[5]曾莉,守丹.集束化護理干預對ICU重型顱腦損傷機械通氣患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治療效果[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7,21(14):23-26.
[6]馮潔惠,徐建寧.早期目標導向型鎮靜在42例機械通氣患者中的應用及護理[J].護理與康復,2017,16(7):734-736.
[7]周靜,肖娜.危重癥專職護理小組干預提高COPD呼吸衰竭患者序貫機械通氣治療效果[J].護理學雜志,2017,32(13):9-11.
[8]張瓊燕,盧維城,邢雯.米力農聯合機械通氣治療新生兒持續肺動脈高壓的療效及護理[J].海南醫學,2017,28(1):170-172.
作者:汪紅輝 單位:天津市寶坻區人民醫院
- 上一篇:青年教師思想工作隊伍建設研究
- 下一篇:高中數學課程改革探析
精品范文
10護理護患溝通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