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知識產權能力的內涵和外延綜述

時間:2022-03-10 02:27:00

導語:企業知識產權能力的內涵和外延綜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知識產權能力的內涵和外延綜述

論文關鍵詞:知識產權企業能力知識產權能力

論文摘要:當前企業知識產權能力越來越受到重視,但現有的研究成果對其含義的界定尚存欠缺。在區分資源和能力的基礎上,對企業知識產權能力的內涵應界定為累積性知識。在企業知識產權能力的外延上,應重視知識產權能力在企業能力構成中的作用,實際上知識產權能力已經成為企業能力的一種構成要素。另一方面,企業技術能力的本質也是知識,與企業知識產權能力存在較強的正相關性,兩者統一于企業能力體中。對企業知識產權能力的清晰認識有助于明確其在企業能力中的核心位置,進而對于企業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實踐價值和積極作用。

1引言

越來越多的學者認識到企業知識產權能力的重要性。郭秋海(2007〕提出,知識產權能力是指組織對界定為知識產權范疇的智力成果,有效控制、保護、運用并加以整合的能力,為組織所擁有,能為組織帶來利益。知識產權能力具有無形資產性、價值性和獨特性等三方面特征。李蓉、蕭延高、王曉明(2007]從知識產權能力與動態能力的邏輯關系出發,認為企業知識產權能力是指企業創造、管理、利用和保護知識產權,將知識產權資源與其他資源整合,參與市場競爭、尤其是國際市場競爭的能力,提升企業知識產權能力的目標是為了形成和保持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喻翠玲(2009〕將企業知識產權能力界定為企業創造、利用和保護知識產權,將知識產權資源與其他資源整合,參與競爭尤其是國際競爭的能力。

現有的文獻研究表明,知識產權能力尚屬較新的概念,盡管取得了有一定價值的成果,但對該領域的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文獻對知識產權能力內涵進行了分析,都強調知識產權能力包括了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等具體內容,但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能力只是知識產權能力具體構成要素,存在著用能力解釋能力的問題,對知識產權能力的本質還有待深人,企業知識產權能力的理論基礎還顯得薄弱。

2企業知識產權能力的內涵

2.1知識產權能力和知識產權資源

根據企業能力理論,資源(Resource)和能力(Capability)是兩個基本的概念。關于能力和資源的關系,存在不同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二者是相互包含的關系,資源包含能力或者能力包含資源。前者如資源論學者Wernerfelt(1984)將資源定義為任何可以被認為是一個給企業力量或弱點的東西。Barney(1991)將企業資源劃分為物質性資源、人力資源和組織資源,具體包括企業的資產、知識、信息、能力、特點和組織程序。多數學者認為,資源和能力是相互區分的。Grant(1991〕將資源定義為生產過程的投人要素,如資本設備、員工技能、專利等;能力則是完成一定的任務或活動的一組資源的一切有形能力和無形能力的客觀存在。Amit,Schoemaker(1993)〕認為,資源是企業所控制或擁有、能參與產品和服務生產以滿足需求的、有形的和無形的、人力的和非人力的所有投人要素;能力則是企業配置資源的能力,通常是運用整合的方式和組織的流程來影響期望的結果。

資源和能力是存在區別和聯系的兩個概念。一般而言,資源是企業所能控制或擁有的有效要素的綜合,是靜態的存量。能力是動態的流量,是整合企業資源,使其在整個價值形成過程中,不斷增值的能力。優勢資源如果不能被有效整合,帶給企業的則可能并不是市場優勢。一個企業獲得租金,可能并不是因為它有更好的資源,而是由于具有更好地利用這些資源的特別能力。關于資源和能力的關系,Javidan(1998〕提出了核心能力的關系層級(如圖1)。在這個關系中,資源是能力的基礎,能力是資源的整合,競爭能力是企業職能性能力的有機協調和組合,核心能力作為競爭能力的最高層次,是企業競爭能力的進一步組合。

按照上述觀點,知識產權資源是企業無形資源的一種,以企業已經獲得的知識產權為主,包括知識產權的數量和運用等情況。企業知識產權能力與企業能力理論的發展相適應,是指企業依據內外部環境形成的創造知識產權、運用知識產權、保護知識產權和管理知識產權,并將知識產權資源與其他資源相整合的一種累積性知識。這個概念的特征在于,按照企業知識基礎論的觀點,將企業知識產權能力最終透視為企業的一種累積性知識,避免了用能力解釋能力的邏輯循環。知識產權資源是知識產權能力的基礎和載體,要強化企業知識產權能力,必須首先獲得具有優勢的知識產權資源,知識產權資源的優劣將直接影響知識產權能力建設。但企業擁有知識產權資源并不能自動轉化為竟爭能力和競爭優勢,還必須對這種資源進行充分的整合和組織,才能形成企業的競爭優勢。

2.2企業知識產權能力的持征

(1)價值性。如同其它資源和能力一樣,知識產權能力只有具備了價值性,才能夠成為競爭優勢的源泉。知識產權能力的價值在于其能夠創造、改變和配置企業知識產權資源,從而創造出新的競爭優勢。知識產權能力的價值表現在內外兩個方面:外部可以幫助企業獲得經濟利益或者占領市場,內部可以激發發明創造,營造良好的企業創新文化和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2)動態性。知識產權能力是動態發展的,必須隨時間而變化,這是知識產權形成企業競爭力的必然要求。Teece(2000)0通過研究企業知識資產的管理戰略,得出的結論是,企業的競爭力源于企業運用知識產權工具保護知識資產的能力。當代企業面臨的環境變化是非線性的,顧客的需求也是動態變化難以把握,這就要求企業必須保持動態的知識產權能力,在企業現有知識產權資源基礎上及時根據外部環境進行調整,確保公司競爭力的實現。動態性特征要求企業必須具備高水平的學習能力—元學習能力。元學習是一種動態的學習,是將組織中不同的甚至是互為矛盾的知識進行同步整合,只有這樣企業才能保持持續競爭力。

(3)默會性。知識產權能力作為一種知識,當然也具備知識的默會性特征。知識可以分為隱性知識和顯性知識,當某種知識能夠被清晰地表達出來,而學習者或者接受者也能夠通過這種表達獲得這種知識的話,這種知識就屬于顯性知識,反之,則屬于隱性知識,隱性知識具有高度個人性,難以交流。企業內的知識,尤其是一些隱性知識是競爭對手難以模仿的。比如為了平衡專利權人的壟斷,各國在授予專利的同時,都要求申請人將其發明創造的主要內容寫成詳細的說明文件,并以專利說明書的形式向社會公開通報,以使該知識領域內的任何技術人員均能明了和評價,因此,靜態的專利資源往往是顯性知識,但這并不否認知識產權能力的默會性。因為,在靜態的專利文獻背后,專利如何創造、運用、管理和保護等方面還有大量的知識隱藏在企業員工頭腦和實踐中,這些都要求企業通過知識產權能力的培育加以解決。

(4)開放性。企業總是處于一個開放的自然系統、社會系統和經濟系統之中,企業知識產權能力必然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特別是專利具備國家授予性,專利權的取得有賴于國家有關機關對某種具體發明創造的審查,只有符合法律規定的創造性成果才能獲得專利,專利的保護和運用也都離不開國家權力的干預和支持,因此,外部環境的變化對企業知識產權能力的影響更是明顯,企業知識產權能力自始至終都與外部環境密切聯系并相互作用。企業知識產權能力應當具備開放性和適應性,在發展過程中能夠不斷地學習并對其層次結構和功能結構進行完善,不斷向更好地適應環境的方向發展變化。

3企業知識產權能力的外延

3.1企業知識產權能力和企業能力

企業是一個能力體,但企業應當由哪些能力組成,學者則存在不同的觀點,這是因為企業生存本身就是一個復雜的和多變的系統。杜綱、姚長佳和王軍平(2002〕將企業能力分為柔性和剛性兩個維度進行研究,其中,柔性主要是指企業對動態環境的有效反應和適應能力,既包括被動的響應,也包括主動的創新和影響環境。剛性則主要是指企業自主技術的實力和水平,包括狹義的研制開發技術、生產制造技術、廣義的市場營銷技術和組織管理技術等。吳正剛、韓玉啟和周業錚(2004)從企業能力及其指數定義出發,設定了知識生成體系、基礎管理體系、組織創新體系、技術創新體系、協同博弈體系、價值實現體系等六個一級指標體系,在此基礎上設立相應的二級指標。上述文獻關于企業能力的劃分,在一定程度上都忽視了以專利為代表的知識產權能力在企業能力構成中的作用。杜綱、姚長佳和王軍平(2002)構建的企業能力指標主要包括市場、管理和技術三個層面,而對組織、企業文化、知識、信念、規范等沒有涉及或很少涉及。

知識產權能力在企業能力中的地位,可以借助波特(1985〕的價值鏈分析方法進行研究。波特認為企業的生產是一個創造價值的過程,企業價值鏈就是企業所從事的各種活動的集合體,一個價值鏈顯示了對于消費者而言產品生產的整合價值,它是由價值活動和邊際利潤兩個部分組成。波特將企業價值活動分為基本活動和支持性活動兩大類?;净顒又饕婕吧a實體的產品、銷售產品給購買者以及提供售后服務等活動,而支持性活動是以提供生產要素投人、技術、人力資源以及公司范圍內的各種職能等支持企業的基本活動。

在這個價值鏈中,以專利為代表的知識產權從單純的研發能力指標轉變為企業基礎設施之一?,F代專利制度的復雜程度使得工業革命時期一個產品一個專利的時代早已過去,企業面對日益膨脹的全球專利,如何避免專利陷阱、有效管理專利,這些問題都使得知識產權能力成為企業能力的一種構成要素,如同擁有豐富資源的企業不一定能獲得市場競爭優勢一樣,擁有大量知識產權而不能有效管理同樣可能導致企業的不成功。企業只有充分實現對知識產權的管理和保護,才能確保企業形成持續競爭優勢。從知識的角度出發,知識產權能力作為企業的一種重要知識,就應當遵循知識管理的原則,從知識的獲取、知識的選擇、知識的生成、知識的內化和知識的外化等角度,全方位實現對知識產權的有效管理。一個企業如何根據企業發展目標和內外部環境,有效地進行知識產權創造、管理、運用和保護,這些都是企業知識產權能力所必須解決的問題。韓國三星公司2005年發表的《專利經營宣言》中明確規定,在研發、進人新領域和其他企業合作過程中都必須考慮專利,提出構造一個和產品組合相適應的專利組合,對專利進行全球化管理。為了上述目標的實現,韓國三星設立了首席專利官(CPO),同時努力營造全公司重視專利的文化。因此,知識產權能力已經成為企業職能性能力之一,與企業其他職能性能力,如研發能力、財務能力、營銷能力、制造能力等有機協調和整合形成企業競爭能力。

3.2企業知識產權能力和企業技術能力

MartinFransman}King(1984)最早在對發展中國家及其企業的研究中提出企業技術能力概念。對于企業技術能力的定義,現有研究主要分為三大流派:(1)結構學派,將企業技術能力分解為生產能力、投資能力和創新能力;(2)過程學派,將企業技術能力看作是從技術選擇、使用、改進到創新的行為流程;(3)資源學派,認為技術能力是一種生產和管理技術變化所需要的資源。近幾年,受到知識基礎論的影響,越來越多的學者從知識本體論的角度出發,認為企業技術能力理論是企業的一種知識。技術能力是企業為支持技術活動與技術創新的實現,附著在內部人員、設備、信息和組織中的內生化知識存量的總和。技術能力的本質是知識,其靜態特征表現為一定的存量,動態特征則表現為對存量的操作,如搜索、篩選、格式化、存儲、純化、編碼、激活等。

企業技術能力和企業知識產權能力一樣,是企業的一種知識,二者同為企業能力體中的一部分,二者相互聯系、相互影響。一般而言,企業知識產權能力和企業技術能力存在較強的正相關性,因為技術能力是企業知識產權創造能力的主要源泉,靜態的知識產權資源是企業技術活動的重要產物,是企業的一種重要技術資源,較強的技術能力往往意味著企業同時擁有的較強的企業知識產權能力,反過來,較強的企業知識產權能力又能促進企業技術能力的提升,專利信息的運用和向外部購買知識產權等行為都將促進企業技術能力的提升。但也可能存在相反的可能,企業知識產權能力包含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等多個環節,如果企業擁有了較強的技術能力,獲取了較多的知識產權,但如果企業不能充分地保護、管理和運用這些知識產權,企業的知識產權能力也可能較差。

4總結

從企業層面來看,企業是國家經濟發展的支撐體系,國家的創新力和核心競爭力要靠企業來體現。知識產權能力是企業能力的核心,企業作為國家創新的主體,更需要成為知識產權能力建設的主體。這不僅是國家戰略的需要,也是企業轉型、提升,提高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迫切需要。企業知識產權資源、知識產權能力、知識產權戰略和企業競爭力的關系如圖2。企業知識產權能力可以很好地溝通企業知識產權資源和企業知識產權戰略,幫助企業形成核心競爭力,對于企業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實踐價值和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