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構筑戰略聯盟的成因剖析論文

時間:2022-12-10 05:45:00

導語:企業構筑戰略聯盟的成因剖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構筑戰略聯盟的成因剖析論文

【摘要】本世紀初,我國大型煤炭企業戰略聯盟迅速發展,戰略聯盟成為大型煤炭企業規模擴張和市場營銷的主要模式,是大型煤炭企業一個重要的戰略問題。本文從大型煤炭企業所處的外部環境和內部資源狀態入手,分析了企業建立戰略聯盟的外部動因和內部動因,以使企業能更好地明確建立戰略聯盟的動機及目標,為聯盟成功打下基礎。研究發現,政治與政策因素、經濟因素、社會因素和技術因素是企業建立戰略聯盟的外部動因,而彌補戰略缺口、追求規模經濟、降低經營風險、獲得共生經濟效應和知識經濟效應是其內部動因。

【關鍵詞】大型煤炭企業戰略聯盟外部動因內部動因

我國是一個以煤炭為主要能源的國家,煤炭消費在一次性能源消費結構中長期穩定在67%左右,煤炭行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產業。在我國宏觀經濟形勢發展、煤炭產業政策調整的背景下,大型煤炭企業對其行業環境各要素(煤炭用戶、運輸企業、政府、市場運行規則及市場發育程度)進行了重新認識與反省,建立了與下游企業(如鋼鐵、電力等企業)、協作關系企業(如鐵運、航運及港口等企業)以及地方政府等的戰略協作與戰略聯盟。戰略聯盟成為大型煤炭企業規模擴張和市場營銷的主要模式,是大型煤炭企業面臨的一個重要戰略問題。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大型煤炭企業紛紛建立戰略聯盟?企業建立戰略聯盟的內外部動因有哪些?本文將從大型煤炭企業的外部環境和內部因素兩個方面入手對企業建立戰略聯盟的動因進行分析,以使企業能更好地明確建立戰略聯盟的動機及目標,為聯盟成功打下基礎。

一、大型煤炭企業戰略聯盟的外部成因

1、政治與政策因素

影響大型煤炭企業戰略聯盟的政治和政策因素主要包括國家的整體形勢和有關煤炭行業的法律、法規、產業政策及長遠規劃等。

(1)中國政治穩定,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國民經濟快速增長,對能源的需求旺盛,2006年就預計煤炭消耗會超過21億噸。《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指出能源產業要堅持節約優先、立足國內、煤為基礎及多元發展,構筑穩定、經濟及清潔的能源供應體系,建設大型煤炭基地,調整改造中小煤礦,開發利用煤層氣,鼓勵煤電聯營。該項政策既有力地支持了煤炭企業走規模經濟、持續發展的道路,同時又對煤炭企業生產提出了更高的發展要求。而2005年國務院出臺的《關于促進煤炭工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更加明確了煤炭集中化政策,提出大基地、大集團規劃,制定了13個煤炭生產基地規劃,形成了我國政府煤炭生產基地的戰略格局。

(2)國家關于煤炭行業法律法規。隨著《煤炭法》的出臺和國家對安全生產監督力度的日益加大,煤炭行業實行了行業準入制度,無證經營被依法取締,落后生產力被依法淘汰,煤炭行業步入了良性發展軌道。國家修改了煤礦維簡費提取使用管理辦法,提高了維簡費提取標準,增設了煤礦安全費用,同時安排國債資金用于煤礦安全治理整頓和產業升級,為煤炭行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資金支持。

2、經濟因素

影響煤炭產業發展宏觀因素主要包括我國宏觀經濟增長、經濟資源和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等。

(1)宏觀經濟的高速運行刺激產品需求和投資需求,最終拉動煤炭市場需求增長。本世紀頭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再翻兩番,預計到2010年我國國內煤炭需求在25億噸以上。我國2006年石油進口依存度已接近50%,我國石油緊缺、煤炭資源豐富的結構特點決定了發展煤化工產品的方向。世界范圍內的石油短缺導致各國紛紛將目光重新定位于煤炭,造成國際煤炭市場的需求有所增加。

(2)國家越來越關注區域經濟的發展。東部率先、中部崛起、西部開發和東北振興等區域發展戰略的提出為煤炭企業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它既為單個企業自身提供了強力支撐,又為企業的外部市場打造了良好環境。

(3)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與煤炭市場發育程度的不斷提高。在我國市場經濟完善、市場秩序規范的過程中,我國大型煤炭企業適應環境的能力逐步提高。煤炭價格在經歷多輪次改革后,市場化程度越來越高,企業經營的自主權得到制度保證。

3、社會因素

(1)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在我國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社會背景下,煤炭企業作為農業勞動力向非農業轉移的先導產業,有著豐富的勞動力資源,這有力地支持了勞動密集型煤炭產業的發展。

(2)稀缺的鐵路運輸資源。運輸資源是形成煤炭市場的前提,鐵路運輸的快速發展不斷擴大著煤炭市場、促進著煤炭企業快速發展。同時,運輸資源的稀缺性又為具有區位優勢的煤炭企業發展提供了外部支持;煤炭資源與鐵路資源的依賴性為路礦企業建立聯盟奠定了基礎。

4、技術因素

(1)大型煤炭基地先進的技術裝備,煤炭開采效率和組織管理水平的快速發展。煤炭技術裝備和管理體制的創新造就了產能1000萬噸/年的礦井和1億噸/年的煤炭生產企業,同時也為大型煤炭企業的發展起到了示范性和激勵性作用。

(2)煤炭潔凈煤技術以及煤變油技術、煤氣化技術的發展。新技術的發展和研究正對傳統的井工開采技術提出挑戰,增加了煤炭市場環境的不確定性。

(3)傳統井工開采技術相對成熟以及生產技術與管理的經驗性為擁有豐富技術資源的大型煤炭企業發揮其先導優勢提供了技術空間。

(4)隨著深部煤層開采技術的成熟和煤礦安全技術的進步,大量難采資源的開采已成為現實。

(5)隨著科技水平的發展,下游行業技術進步、設備更新,煤種利用的限制被大大地突破。除同一煤種競爭外,替代性競爭也在增強。以貧瘦煤為設計煤種的電廠,可以摻燒部分無煙煤;水泥、化工和冶金等行業對于不同煤種技術的適應能力也不斷提高;配煤技術的發展、配煤能力和配煤效益的提高也給煤種間的替代提供了更大的可能,煤種替代性越來越強。

二、大型煤炭戰略聯盟的內部成因

1、彌補“戰略缺口”

“戰略缺口”是指競爭環境中公司的戰略績效目標與它靠自身資源、能力所能達到的目標之間的距離,也就是公司實施戰略的障礙。企業戰略合作來源于其戰略缺口和核心競爭力互補。在激烈競爭的環境中,為實現一定的戰略目標,企業自身存在著一定能力和資源的缺口。這種戰略缺口在不同程度上限制了企業依靠自有資源和能力走自我發展的道路。而通過戰略聯盟,企業可以在技術開發、資源占有、市場占有及生產能力等方面實現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整合,達到優勢互補,填充企業的戰略缺口,增強合作雙方的競爭力。大型煤炭企業越來越受煤炭資源的制約。隨著礦井開采年限的增加,煤炭資源越來越少,再加上“三下壓煤”和小礦井濫采亂掘,使部分煤礦可采資源枯竭加快,大大縮短礦井服務年限,加速礦區衰老報廢。資源短缺已經是各大型煤炭企業發展的最大“戰略缺口”。

2、追求規模經濟

通過建立戰略聯盟,可以實現企業的規模經濟效應,獲得規模經濟利益。一方面,企業戰略聯盟可以很好地將生產同類產品的企業聯合起來,增強產業集中度,擴大生產規模。強化相互之間的分工與合作,聯合進行技術開發和銷售等,形成雙贏、多贏的利益共同體,抵御市場競爭的風險。生產單位產品所需要的投入要素的數量會隨著產量的持續增加而下降,固定成本也會被分攤到更高的產量上,從而使單位平均成本下降。另一方面,通過企業戰略聯盟,可以將處于價值鏈上不同位置的企業很好地聯系起來,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充分利用人力資源和設備效率,實行人才交流,降低相互間的交易費用,從而降低生產成本。根據交易成本理論,聯盟的優越性主要體現在減少公司交易費用方面,它比市場、層級組織結構都更有效。而單個企業獨立進行生產經營時,其規模往往太小,不能夠取得這些成本優勢。通過建立戰略聯盟,合作伙伴可以實現各方面的資源互補,使其成本低于企業分開來進行生產經營時的成本。

3、降低經營風險

企業總是在一定的環境中進行生產和經營,而環境的多變性決定了企業必定面臨一定的風險。當今的環境變化速度越來越快,不確定性越來越大,而且日益復雜,因此企業所面臨的風險也越來越大。通過企業戰略聯盟可以分散這些風險,從而使企業的經營風險大大降低。可能企業在進行一項活動時,因投資費用的高昂而風險巨大,企業單獨行動無異于以企業打賭,破產的可能性相當大,而企業戰略聯盟則可以降低這些風險。例如開發一個新煤礦需要高昂的開發費用,具有很大的風險,包括技術風險、資金風險和來自競爭者的風險等。單個企業很難應付這些風險,而通過企業戰略聯盟進行共同開發,不僅可以充分利用各自的核心專長以提高成功的可能性,加快開發速度,而且可以使開發費用得到分攤并能迅速收回,從而大大降低了風險。環境的多變性要求企業建立高度靈活的經營結構和組織結構,以積極面對日趨增大的風險,而戰略聯盟則是適應這種要求、降低競爭壓力的很好的組織形式。

4、獲得共生經濟效應

利用戰略聯盟形式,企業就能夠建立和維護與其他企業的合作,強化共生關系。共生經濟效應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戰略聯盟實現價值傳遞。企業進行戰略聯盟,其實質就是價值鏈的一體化,將價值鏈各階段內化在一個企業聯盟中,從而使企業在更大范圍內實現專業化協作。并且聯盟企業之間的相互合作關系使交易關系穩定,可以大大地減少交易成本,各自的優勢也能夠充分發揮,能取得更好的經濟效果。企業可以利用自己的優勢為不同的市場提供價值服務,而不需要精通和掌握該市場的每一個領域。這有效地實現了價值的傳遞,擴展了企業價值鏈的有效范圍,并通過這種深入的鏈接關系創建了更具效率與效益的整體,創造了更多的價值。

(2)戰略聯盟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通過戰略聯盟建立學習和溝通機制,企業可以互相學習和分享彼此的營銷渠道和知識經驗,節約一些不必要的重復費用和消耗,加快資金周轉,也為經濟活動提供了充足的人才保證,戰略聯盟使企業擺脫了地域和規模的限制。它不僅創造了企業的獲利機會,而且無形地擴大了企業規模的界限和企業獲利空間。

(3)戰略聯盟促進競爭,維護共生環境。企業戰略聯盟雖然把眾多企業聯合在一起,但并沒有消除企業之間的界限,各企業仍然是相對獨立的實體,相互的合作在時間和空間上都表現為有限性,聯盟企業在合作的同時,仍在激烈地競爭。不同的戰略聯盟之間也呈現同樣的狀態。企業在聯盟體內的相互競爭以及不同聯盟之間的競爭使單個企業或者單個聯盟無法構成絕對的競爭優勢和持久壟斷勢力,無法壟斷某個市場。因此,戰略聯盟的存在使以共生共贏為特征的企業生態系統能夠保持相對平衡,形成良性的新陳代謝過程。

5、獲得知識經濟效應

人類社會中以科技為核心的知識越來越先進、越來越豐富,知識正一天天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和生產,科技和管理等無形知識已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主導力量。知識經濟要求以知識和信息為增值的主體和對象,要求知識和信息成為企業競爭力的核心要素。企業的各種要素及功能被注入了越來越多的知識含量,知識經濟效應越來越明顯。當今企業競爭已不再依賴于它擁有的自然資源的數量,而在于它擁有的知識資源的數量和質量。戰略聯盟就是以獲取知識學習和資源流動為目的的組織形式,據統計,跨國公司之間的戰略聯盟80%以上的都是知識聯盟,為了實現技術創新,不僅跨國公司,而且中小企業也紛紛組建知識聯盟。知識經濟效應己成為聯盟企業的主要獲益源泉。公務員之家

大型煤炭企業戰略聯盟的締結是企業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正是由于當前我國大型煤炭企業具有建立戰略聯盟的強烈動機,大型煤炭企業戰略聯盟在本世紀初才得到快速發展,戰略聯盟成為大型煤炭企業規模擴張和市場營銷的主要模式,其主要形式有營銷聯盟、股權式聯盟、橫向聯盟、高端企業聯盟以及協作關系聯盟等。

【參考文獻】

[1]Pekar,P,Allio,R.:Makingalliancework-Guidelinesforsuccess[J].LongRangePlanning,1994,27(4).

[2]張瑩:山西省煤炭企業戰略聯盟治理模式的問題研究[J].工業技術經濟,2006(9).

[3]劉本偉:基于價值鏈管理的煤炭企業戰略聯盟分析[J].煤礦現代化,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