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共同體建構與文化自信的重塑
時間:2022-02-26 04:36:07
導語:文化共同體建構與文化自信的重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近年來,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推出的一系列文化綜藝類節目通過文化形式與傳播方式的創新構建大眾的想象、協作、情感文化共同體,并借助新媒體發揮參與式民主價值,提升個體文化自信;利用媒體融合提升群體文化自信;運用主旋律和正能量文化要素,提升國家文化自信。因此,文化綜藝類電視節目在創作時要利用多屏幕、多場景、多終端的共同到達以培育主體文化自信;以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內容與精神為己任,提升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著重輸出體現中國文化軟實力的媒介化內容,提升中國的文化自信。
[關鍵詞]文化綜藝類節目;文化共同體;文化自信
2017年10月18日,在黨的報告中強調,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文藝作品的創作過程是培根鑄魂的過程,要反映好人民心聲,堅持為人民服務,把社會責任放到首位。以弘揚愛國民族精神和改革創新時代精神為主,以深厚的人文底蘊滋養觀眾為目標,培育觀眾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共同的情感和價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堅定文化自信,離不開對中華民族歷史的認知和運用。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只有堅定文化自信,才能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1]2019年11月16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推出了一檔地名文化類電視節目——《中國地名大會》,節目旨在探尋地名背后的命名智慧,梳理地名背后的歷史脈絡,追溯傳承地名文化中的名人與平民英雄,帶領觀眾領略神州大地的精彩華章,從中深挖地名的文化價值,引導觀眾從文化旅游、特色美食、非遺民俗等方面體驗當代社會生活發生的巨大變化。
一、文化形式創新構建多元“文化共同體”
《中國地名大會》繼續沿用“中國XX大會”模式,使用多人競賽選拔的挑戰模式,邀請來自五湖四海的地名高手同臺競技答題,以此保證知識的密集輸出。同時,題目設置豐富多樣,涉及語言、民俗、歷史、地理、飲食、文學等多個方面,不但要求選手們讀萬卷書,更要求選手行萬里路。通過多輪提問后選拔出前三名進行三選一角逐,最后選出一名挑戰地名天梯。從地名看文化,從文化看中國。節目間隙通過穿插專家的講解來普及地名相關知識,揭開地名背后的“文化密碼”,通過想象文化共同體、協作文化共同體、情感文化共同體激發受眾對國土的熱愛,并引發集體共鳴。(一)“他者”與“自我”共建想象文化共同體想象文化共同體,是具有共同理想和相同文化性狀的社會個體所構成的有序群體。一個想象出來的群體,其想象空間可以無限和至高無上。群體成員能夠通過各種媒介“想象”構建出一個把他們聯系在一起的整體。[2]想象文化共同體的形成主體涉及個體、群體和全民族,正是由于主體相信共同的祖先在共同的努力和經歷中造就了共同特征的形成。[3]人類通常以地域劃分界線,也會以地域區別民俗、人物、建筑、地名等文化,因此“自我”往往通過空間速記法來總結“他者”群體的特征,也就是根據其居住的地方對“他們”進行定義,這不僅是一種個體、群體乃至民族的地域歸屬認同,還是一種文化歸屬認同,這也是想象文化共同體構建的基礎。一旦形成了想象的文化共同體,就可以通過特定的形式、方式或人物之間的關系敘說故事,并在不同的內容和具體情境中重新演繹。例如節目邀請了電影《劉三姐》的扮演者黃婉秋老師傳頌其家鄉廣西河池對于“歌謠”想象的文化共同體,回溯了廣西河池這一具有地域性和區域性的共同文化回憶,并以黃婉秋的“自我”角度向來自四面八方的“他者”觀眾展示了自己家鄉的文化特色。(二)高雅文化與大眾文化創建協作文化共同體傳統文化科教類節目往往著重強調其公共服務職能,節目宗旨以傳播和展示博大精深的高雅文化為主,是一種自上而下的解釋和闡述。現代社會,媒體的多元化擴大了閱聽人的數量,提升了信息鏈接的價值,增加了信息鏈接的密度,信息的互聯共享加速消解了傳統知識精英集團的話語權,推進了民主文化活動參與互動的進程。草根、素人等能夠體現大眾文化的元素越來越多地注入電視節目中,使“文化科教”節目變為“國民綜藝”節目,普通民眾也能夠和明星大咖一樣登上熒屏舞臺,共同打造“萬眾創新”的協作文化共同體。《中國地名大會》選拔了70名“地名達人”與臺下和屏幕前的觀眾協同互動,通過多個競賽環節由淺入深、由易入難地進行地名知識競猜、選拔。節目還將鏡頭聚焦于在一線基層工作的奮斗者們,以此致敬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平民英雄”。由主持人、地名達人、專家、特邀嘉賓、臺下觀眾、線下觀眾共同構建的協作文化共同體由此產生,他們共同深入挖掘這些地名的文化意蘊,了解地名背后隱藏的本地特色和民族文化,也讓觀眾學習到了熱愛和平、安土重遷、尊老愛幼、愛國敬業的傳統美德。(三)溯源與尋根文化重塑情感文化共同體共同體首先是以血緣、地域等為紐帶,然后再延伸出充滿溫情、相互信任和高度認同的集體記憶和情感共享。這里的情感共同體更強調“社會構建性”和“當下性”,即人們根據當下生活對集體的過去進行理解、建構、回憶與再現。[4]一處根脈、一個源泉,都可以讓文化主體溯本追源。在家族血脈開始的地方,通過重拾一段情感的文化記憶、重述一段宗族歷史、重演一段尋根之旅,將兩個人文景觀完全不同的地方聯結起來,以深厚的“落葉歸根”和“故土難離”情思聯結建立一種能夠為之移情的情感文化共同體。為此,節目特意邀請了能夠追思鄉愁的“人”重新訴說家鄉的美與善。如懷揣幾代華人回家尋根的夢想,用大半生時間編纂族譜只為喚醒在外游子中國心的美籍華裔鄭國和,他們向所有人展示了具有深深情感聯結的“家鄉與故土”的尋根文化,喚起了中華兒女對國家和家鄉的熱愛,也重塑了一個新時代“依托情感的文化共同體”的新群體形象。
二、媒體傳播策略創新提升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強烈認同與自豪感,這是文化主體對文化共同體的進一步的認同升華和情感寄托,也是對自身文化價值與所身處社會地位的自我信任與肯定。文化自信并不是文化與自信的簡單相加,而是在把握文化發展歷史、熟知文化基本內容、明確文化發展方向的基礎上對自身文化價值做出的肯定性回應。[5](一)新媒體發揮參與式的民主文化價值,增強個體文化自信現代傳播技術可以用來教育民眾,啟發參與式民主,也可以幫助受眾重塑并增強個人自信。在微內容、短視頻等“短、平、快”的內容不斷傳播的今天,電視內容也必須把變革融入傳播之中,新的對于傳播形式的解釋就必須不斷變化,通過語言和作品構造一個新的現實。[6]《中國地名大會》巧妙地將智媒內容(無人機拍攝、智能拍攝、智能導播)、移動社交媒體內容(抖音)與節目結合起來,通過長與短、微與精的互補方式,以城市為“導游”,增強觀眾對其所處的“文化共同體”的認同。相較以往的線性時間與空間連接,智能視頻、短視頻、微視頻等新媒體形式能夠在不同地點演繹不同的時間片段,從而創造出在現實生活中“不可能”的視覺角度,再通過結合電視內容將城市生活中發生事情的異步性、復雜性和非連貫性表現出來。如抖音拍客“Xiaosha666”向觀眾展示了“姑蘇”的美人美景。在新媒體的加持下,民主參與進程中的文化價值被放大,信息或觀點在群體共鳴、分形迭代的作用下,將一件小事、一個小節點演變為具有社會影響的熱點事件,從而增強個體融入群體的文化自信。(二)媒體融合提升群體文化自信2019年1月,在關于“加快媒體融合,構建全媒體傳播格局”的指導思想中指出:媒體互動融合能夠催生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7]讓傳統媒體聯結新媒體,牢牢占領思潮引領、文化傳承、娛樂大眾、提升自信的傳播制高點,大幅提升媒體的傳播力、影響力、引導力,改變媒介生態與格局,借助移動端、PC端搭建“內容兼融、資源通融、宣傳互融、利益共融”的互動傳播矩陣,是傳統權威媒體轉型升級的必經之路。《中國地名大會》通過“三微一端”(微博、微信、微視頻與央視客戶端)的全媒介整合、分發、運營平臺擴展與傳播節目內容。如在微博端開設了專門的大V賬號“中國地名大會”并創建微博話題#中國地名大會#;聯合百度、騰訊平臺打造在線答題專區,用微信端線上小程序“中國地名大會”為節目輸送優質選手,還用“中國地名大會”的微信公眾號向大眾傳遞每期最新的節目內容與資訊;同時借助抖音、快手等熱門短視頻、微視頻平臺和央視客戶端實現大小屏內容互通、平臺互通、情感互通,實現“電視觀眾”與“網絡用戶”的無障礙互轉,不斷強化個體在全媒體平臺中的文化價值定位與認同,通過“深度嵌入式”的情感社群聯結促進形成群體性的文化交流,群策群力的提升群體文化自信。(三)多文化要素聯袂弘揚主旋律和正能量多次強調,要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尊重電視媒體的傳播規律,創新理念、形式、手段、體制、機制,切實提高電視媒體的引導力、宣傳力和公信力。電視媒體作為最親民、最具感召力的媒體之一,是弘揚主旋律和傳播正能量的主要輿論陣地,尤其是在人們生產、生活方式日益多樣化,思想觀念更加多元多變的社會浪潮中,如何將文化要素嫁接到節目中,傳播積極正面的輿論思想是一件極富意義的事情,也是電視傳媒機構應有的社會責任感。《中國地名大會》在這方面巧妙地設置議題,將能夠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正能量的故事與地域地名聯系起來,并深挖事實,用富有激情的表達激發受眾興趣,達成共識與激發情感交流,增強了主流思想和價值觀念的引導力、吸引力,提升了受眾對本國文化的自信。例如,因太湖得名的世界首臺峰值計算速度超過十京次的超級計算機“神威•太湖之光”,不僅意味著該計算機具有更勝一籌的機器運算和處理能力,更展示了我國在國際電子信息行業中所處的領先地位。正是這種弘揚主旋律和正能量的文化要素的植入,不斷刷新觀眾對本國政治、經濟、軍事、人文、科技等最新發展動態的認識,以積極正面的形象大幅提升受眾對本國文化的自信。
三、文化綜藝類電視節目提升文化自信的路徑與建議
國際化、現代化的文化觀念和價值信仰不斷沖擊著國人的主流價值觀念,也為我國的文化價值、意識形態安全帶來新的挑戰。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根”與“魂”,是傳承歷史文明、文化傳統、社會發展的基礎,也是捍衛我國“文化領土”,對抗外來文化侵蝕和腐化的最有利反擊手段。因此,文化綜藝類電視節目的創作需善用如下幾種方式提高國民的個體、民族和國家文化自信。(一)多屏幕、多場景、多終端共同培育個體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的前提是文化自覺。這要求我們自身要有較高的文化素養和修養,對本國、本民族文化有清醒的認識,知道它的歷史演變、發展方向和趨勢。移動端內容輸出的碎片化、非線性、交互性等特征讓受眾更樂意以輕悅實時互動的方式達成“在看中學、在學中看”的“終身學習”目的。多場景、多媒介、多終端的聚合分發使流量分配權快速迭代,不斷下沉,倒逼電視媒體節目制作的信息生產、內容呈現、整合運營等環節變革。未來文化綜藝類電視節目的內容生產應向智慧化、定制化、社群化發展,內容呈現應向輕悅化、青春化、科技化發展,分發運營應向場景化、跨屏化、垂直化發展。以“小屏”驅動“大屏”、“多媒體”驅動“富媒體”、“單終端”帶動“多終端”、“單場景”帶動“多場景”,重塑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二元甚至是多元媒體傳播結構,不斷增加受眾個體接收信息的廣度和深度,通過多媒介內容的整合分發創造良好的文化學習和熏陶氛圍,推動“全民學習”的文化風氣,以文化自覺拉動文化自信心的增長。(二)優秀民族文化內容與精神提升民族文化自信文化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力量,文化自信是民族復興的精神脊梁。我國是一個地域廣闊擁有眾多民族的國家,我們應對各民族文明、異域文化、地域方言等優秀民族文化有基本的認識、敬意和自豪,應采取海納百川,兼收并蓄的態度借鑒吸納多元、多樣的民族文化。《中國地名大會》節目為觀眾構建了一個良好的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傳播、展示的平臺。今后文化綜藝類電視節目創作仍要堅持以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正能量為己任;以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紅色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目標;以傳遞有價值、有特點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文化特色的內容和精神為導向;以全面、兼顧、包容的全局視角始終把五十六個民族緊緊聯系在一起,通過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全面提升全民族文化自信。(三)國家文化軟實力的媒介化內容輸出提升國家文化自信國家文化軟實力,是一個國家價值理念、科技創造與發展的外顯影響力指標,文化自信的提升要著重解決“回首望”和“向前看”的兩個重要問題。“回首望”是要堅守,要不斷回顧歷史,吸取經驗教訓,從歷史發展脈絡中梳理總結出文化發展規律。“向前看”是要創新,要不斷加強文化與科技的交融,善用電視、網絡等新媒體內容展示我國的文化軟實力。在這方面,文化綜藝類電視節目制作一方面要借助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推動傳播手段現代化、終端泛化、智能化;另一方面要密切關注文化科技發展趨勢與節目主體的結合點,開發內容展示數據化、可視化、沉浸化。以串聯敘事法向觀眾展示能夠體現中國地域文化魅力和文化軟實力的內容,增強觀眾對我國基本國情的深入認識,從而有效提升國民的國家文化自信。
四、結語
文化綜藝類電視節目能巧用電視語言與傳播策略構建想象、協作和情感的文化共同體,并借助新興技術、媒體融合、多要素整合增強個體、群體和國家層面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歷史積淀,也是對我國文化價值的內在肯定與自我確認。文化綜藝類電視節目創作只有深刻體會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和“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的文化使命深意,堅持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現代文化的創新性發展意識并重,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不斷提升國民整體文化素質,塑造國民的文化意識,才能在文化創新中不斷提升多層面的文化自信,從而使我國從文化大國走向文化強國。
作者:林宏 王璇 單位:1.山東教育電視臺 2.中國海洋大學文化與旅游研究基地/中國海洋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 上一篇:廣播電視語言文化性及規范性探析
- 下一篇:廣播電視編導創新改進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