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電視語言文化性及規范性探析
時間:2022-02-26 04:33:38
導語:廣播電視語言文化性及規范性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作為傳統的傳播媒介,廣播電視在滿足我國居民的精神需求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且這種重要的角色帶有一定的“獨特性”。廣播電視語言在傳播過程中,其自身會產生強大的輿論性,這種輿論性是廣播電視語言所特有的。此外,廣播電視語言還可以傳遞精神文化、使受眾產生“感知共鳴”。本文將對廣播電視語言的文化性與規范性展開詳細論述,包括闡述二者關系,對其進行細致分析。并在分析后研究如何通過合理有效的方式提升廣播電視語言的文化性以及規范性。
[關鍵詞]廣播電視;文化性;規范性;綜合探析
一、廣播電視語言的文化功能
(一)構建文化。我國幅員遼闊,居民的構成具有多樣性。尤其在少數民族地區,要考慮到其語言的特殊性。因此,在廣播電視信息傳播的過程中,需要采用“雙語播報機制”。[1]例如先用漢語進行首次播報,在播報完畢后使用相應的少數民族語言進行二次播報。同時,為了提升播報的準確性,電視節目需要在少數民族語言的翻譯中做到“細致化”以及“精準化”。此外,廣播電視語言自身也具有“特殊性”以及“直觀性”。在信息的傳播介質中,除文字外,視聽語言是最容易被人們所感知的一種文化形式,這種文化形式自身也構筑了我國深厚文化的重要傳播平臺。[2]同時,在播報中,加入不同的觀點可以激發群眾不同的認知,在思想傳遞中具備無可比擬的優勢。在新媒體迅速崛起并發展的今天,大量的選秀節目應運而生。在文化傳播的過程中,還可以進行娛樂類節目的播報,達到雅俗共賞的效果。(二)傳播文化。在信息的傳播中,不同的傳播方式對應了不同層次的受眾需求。正如文中所言,作為我國主流信息媒體,廣播電視擁有無可比擬的優勢。為了保證其綜合發展的特性,廣播電視語言也可以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與新媒體技術融合,通過“互聯網計算機技術”“網絡連接技術”“信息通信共享技術”等高科技手段,全面提升自身的實際傳播效果。在傳統媒體時代,由于技術受限,廣播電視的傳輸范圍較小,無法進行大規模地信息傳遞以及思想傳播,導致了人們接受信息的“被動性”;而在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與新媒體進行了高效融合,通過媒體與受眾之間的廣泛互動,為文化的傳播提供便利性條件,為實現全面傳播奠定了基礎。在對廣播電視語言的文化屬性進行分析后,可以得知其具有兩個層面的特性。一是其具備了語言自身的文化屬性,這種屬性對于后續的精神傳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另一方面則是我國的廣播電視語言所具有的文化內涵。在信息傳播的過程中,其對于語言的選取可以全方位滿足我國居民對于信息的需求,同時也有效地滿足了其自身對于語言呈現的文化需求。此外,這種需求的供給也具有“及時性”以及“延伸性”。因此,從宏觀意義上來講,廣播電視語言的使用體現著我國的民族意志與民族尊嚴。
二、廣播電視語言文化性與規范性關系分析
(一)語言的規范性得到加強。在廣播電視節目的播放過程中,其自身的文化特性得到了顯著加強,進一步拓寬了平臺,并通過集中性的平臺有效地推動了語言文化的規范建設。[3]就目前情勢來看,廣播電視的主要功能是保證受眾可以及時獲取信息,并以此作為基本的媒介,形成自我認知。因此,廣播電視必須具有可信度,這就要求在使用廣播電視語言的過程中,不但要體現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同時也需要嚴格遵守語言傳播的規范。(二)語言規范性是文化性的基礎保障。在我國的綜合發展中,通過廣播電視語言傳播,可以進一步促進文化體系的構建,并在構建過程中繼承和發展文化。此外,由于我國的廣播電視節目是基于傳統平臺進行播放的,因此其播放具有“一次性”。在文化的傳遞中,不能像傳統的報紙等文字媒介一樣,可以讓人們進行反復閱讀,通過反復閱讀領會其中的含義。因此,為了保證傳播有效性,廣播電視語言必須保持規范性。此外,不同類型的媒體和節目也需要根據其自身特點,在播放過程中通過合理有效的方式進行系統化語言規范。
三、結語
綜上所述,廣播電視語言的傳播不僅是信息資訊的傳播,同時也是精神和文化的傳播。在傳播過程中,需要通過合理有效的方式加強廣播電視語言的文化性和規范性。并通過不斷改進,全面提升媒體語言的水平。
注釋:
[1]衛志芳.融媒體如何強化新聞語言的規范性[J].新聞研究導刊,2020,011(008):150-151.
[2]楊華慶.廣播電視播音主持語言的規范及創新探究[J].傳播力研究,2019,003(030):145-145.
[3]劉悅.分析廣播電視語言的文化性與規范性[J].傳媒論壇,2018,1(17):139.
作者:李海霞 單位:桓臺縣融媒體中心
- 上一篇:電視媒體在地方特色文化傳播的作用
- 下一篇:文化共同體建構與文化自信的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