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博士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4-28 19:53:0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歷史博士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歷史博士論文

美國名牌大學的博士生培養制度——以歷史學研究生的培養為例

關于美國大學培養史學專業研究生的情況,其實是一個相當難寫的題目。因為美國有幾千所大學,能授予史學博士學位的至少上百,能授予碩士學位的更是數不勝數,雖然研究生訓練的過程大致相同,但全國并無統一的規則,一概而論顯然不合適。此外,我雖然先后在美國東西部5所大學的歷史系(所)或讀學位或做研究或當教授,但我的觀察和經歷畢竟有限,加上我學的和教的是美國史,對歷史系其他專業的情況并不了解,以偏概全更可能造成誤導。因此我希望事先提醒讀者,本文最多只能算是一種從個人經歷的角度對美國史學研究生培養過程的描述和觀察。

與國內史學研究生的培養一樣,美國的史學研究生也有碩士與博士兩種學位之分。從訓練模式來看,兩者沒有特別大的區別,不同的是,在美國,博士訓練的過程更長,工作量更大,要求也更高。有人將“Ph.D.”戲稱為“PiledhigherandDeeper”(“壘得更高、專得更深”)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的。就讀學位的時間而言,碩士學位一般在兩年內可以完成,博士學位的完成則至少需要5-7年,有時甚至更長。與國內的碩博士培養時間相比,美國的史學碩士訓練時間至少短一年,而博士訓練則要比國內長一倍以上。就訓練目的而言,美國的史學碩士學位基本上是一個專業知識的進修學位,強調學生在某一領域內史學知識的積累和熟練,培養學生從事有限規模的史學研究的能力。博士學位以培養大學教師和專業史學家為目標,課程訓練時間更長(如從本科直接讀博士,一般要選3年的課),外語要求更高(至少兩門),選課結束后,要通過資格考試,然后才能開始寫論文。理論上,一個史學博士不僅要系統、全面和有深度地了解本專業的知識,了解本領域的前沿研究,還要擁有一個相當廣闊的知識面。與此同時,他還必須具備獨立進行原創性史學研究的能力。同是學習美國史,博士生所接受的知識面和研究能力的訓練在深度和廣度上要非常明顯地遠遠超過碩士生。

史學博士研究生的訓練過程包括這樣幾個過程:(1)申請與錄取;(2)課程訓練;(3)學位候選人資格考試;(4)論文的寫作與答辯;(5)獲取就業和出版博士論文的機會。嚴格地說,最后一項不應算在研究生的培養過程之中,但研究生畢業后能否找到稱心如意、學以致用的工作,博士論文能否最終得以出版,出版后能否得到學術界的認可,都是很重要的問題,與學生、導師、系和學校都有關系,直接關系到系研究生培訓項目的質量和名聲。限于篇幅,我在此只討論前面四個過程的內容,并以博士生的培養過程為主。

一、申請與錄取

在美國申請讀史學研究生,手續和過程要比國內簡單。除GRE外,無需經過其他形式的全國性考試。選擇專業和學校的自由度也比較大,只要不惜報名費,一個人可同時申請多所大學。按時將要求的材料寄達學校,申請過程就算完成。近年來網絡的發展更加簡化了申請手續。申請材料包括申請表、本科學歷的成績單、碩士學歷證書和成績單、GRE成績和推薦信(3封)。母語不是英語的外國人要寄TOEFL成績。個別學校要求附上寫作樣本。與國內報考研究生相比,申請材料要多一些,但這些材料可從不同的角度反映申請人的教育經歷、專業基礎、綜合素質和接受深造的潛力。

申請材料到齊后,先經研究生院初審,合格者轉至歷史系,由歷史系的錄取委員會來做錄取決定。錄取委員會由本系教授輪流組成,其職責是負責閱讀每位申請人的材料,逐個討論,決定一個初步錄取的名單。錄取決定以集體討論的方式做出,不存在一個人說了算的情況。如遇有爭議的人選,則通過投票來裁決。初步錄取名單確定之后,有的學校會邀請申請人到學校面試,然后再做出正式錄取的決定。接到錄取通知后,申請人有2-4個星期的時間決定是否接受錄取。

查看全文

人文社會科學與科學建設論文

一、人文社會科學學科發展迅速。

人文社會科學的學科群中有3個國家重點學科,數十個省級重點學科;有3篇博士論文入選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6篇博士論文入選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論文。一些學科和研究領域已經或正在全國產生重要的學術影響力。中國古代文學、歷史地理學、中國古代史、歷史文獻學、中國少數民族史、中國哲學、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漢語言文字學、文藝學、宗教學、民族學、教育學原理等多個學科已建成為特色學科。

二、人文社會科學的人才隊伍建設卓有成效。

在人才隊伍方面,學校已經擁有一支年齡與職稱結構合理、學緣關系好、創新能力強、學術視野開闊、事業心特別強的文科教師隊伍。目前,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領域擁有3位“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位“國家千百萬人才工程”入選者。古典文學家霍松林教授、民族學家周偉洲教授當選為陜西省首屆社科名家,歷史學家趙世超教授現任陜西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席,尤西林、郝文武等教授入選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首席專家。100多人在全國性或陜西省各類學術組織中擔任理事以上學術職務,其中擔任會長、副會長或秘書長20余人。一大批“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霍英東高校青年教師獎獲得者、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劃入選者等中青年教師已在學術界脫穎而出。

三、學術影響進一步提升,在科研項目、經費、成果等方面獲得長足進步。

近年來,我校獲得國家社科基金立項年均30余項,2014年又有新的進步,全年獲得42項國家社科基金(不含單列學科),居全國第12位次。同時,承擔國家重大理論問題和現實問題解決的能力也在增強。2010以來,我校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和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18項。研究成果產生了良好影響,獲得同行認同,相繼獲得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二、三等獎多項;獲得陜西省人文社科獎第一、二等獎占陜西省的1/3;一些服務社會的成果得到中央領導的批示,有些成果直接被吸收進入政策層面。

查看全文

研究生培養的挑戰與出路

研究生培養的使命

(1)一定的研究生規模和良好的結構比例。盡管學校有很多困難,特別是空間困難,但是,研究生規模不僅不能縮小,而且應該盡一切可能適當擴大,特別是要擴大博士生、免推研究生和學術型碩士生規模與比例。博士生、免推研究生和學術型碩士生不僅能產出大量SCI論文,而且是科學研究的重要力量。(2)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和北京市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的數量。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是衡量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重要標志。北京市優秀博士學位論文評選雖然起步較晚,但是程序規范,要求標準高,競爭激烈,是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的預選賽。作為從研究生教育起家、以培養研究生為重要特色的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必須長期不懈地重視百篇優秀博士論文和北京市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的產出,這既是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重要標志,也是培養“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的前奏。(3)SCI論文的數量與質量(影響因子和引用率)。盡管對SCI論文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現在依然沒有超越SCI階段。為了提高學校的核心競爭力,必須下大力氣重視SCI論文的數量和質量。當每個研究生都可以發表高水平的SCI論文時,我們才有資格討論SCI論文是否重要。SCI論文目前依然是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研究團隊建設、科研成果評獎的重要基礎。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不能再走僅重視SCI論文數量的老路,而要更加重視SCI的質量,催生高影響因子SCI論文的產出,才能后來居上,實現跨越式發展。(4)發明專利數量與轉化率。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有一定數量的工科研究生,除了鼓勵研究生產出高水平的SCI論文外,還應鼓勵研究生多獲得國家發明專利,特別是具有廣闊市場前景、易于轉化的發明專利。(5)國際化程度與水平。研究生教育的國際化不僅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培養質量和國際化視野,而且為擴大學校影響提供了重要平臺,也會大大促進學校科研水平上臺階。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要實現地球科學領域世界一流大學的長遠辦學目標,提高研究生培養的國際化程度和國際化水平是必由之路。

研究生培養面臨的挑戰

遙想當年,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在地學研究生培養方面獨領風騷,成為中國地質教育戰線一道亮麗的風景。近年來雖然學校發展很快,但研究生培養出現了新的困難,面臨著新的挑戰,主要表現在下列幾個方面。(1)師資力量有限,每個教師帶的研究生偏多。學校現有專任教師866人,其中具有正高級職稱教師191人,副高級職稱269人。2012年學校實際報到碩士研究生1743人,博士研究生377人。如果這些研究生全部由學校的教師來指導,具有正高級職稱教師平均每人指導2名博士研究生,具有正、副高級職稱的教師平均每人指導3.8名碩士研究生。按研究生學習時間為3年計算,每個具有正高級職稱教師平均指導6名博士研究生和11.4名碩士研究生。相對于師資力量來說,我校研究生規模偏大,每個教師指導的研究生太多,特別是傳統優勢學科每個教師帶的研究生太多,負擔太重,壓力過大,疲于奔命,不僅影響了指導教師的身心健康,影響了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進一步提高,也使學校一些管理政策失靈。(2)研究生的生源質量有待改善,非地質專業的研究生偏多。研究生報考有一個就高不就低的基本規律,即學生要么選擇自己的學校,要么選擇比自己學校聲望高的教學或研究單位,很少有學生選擇比自己學校聲望低的教學或研究單位讀研究生。30多年前,由于各種原因,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是地學研究生的首選之地,不光長春地質學院、成都地質學院、河北地質學院、西安地質學院的學生青睞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而且北京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山大學的學生也紛紛加盟。加上當時招生人數很少,招生優中選優,生源很好。經過30年的發展,學生報考研究生對學校的選擇范圍越來越大,研究生報考就高不就低的現象越來越明顯。近幾年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研究生中幾乎見不到北京大學、南京大學、西北大學、浙江大學和中山大學的畢業生。另一方面,由于就業的導向作用,近年我校傳統優勢學科研究生生源比例明顯下降,跨專業研究生比例明顯提高,非優勢專業研究生比例增長過猛,導致研究生培養效率下降。跨專業研究生的成才率太低,對學校核心競爭力的貢獻率不高,非傳統優勢學科研究生對學校核心競爭力的貢獻率也不高。(3)培養環節需要進一步改善。目前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研究生培養在課程教學、實踐教學和科研成果產出與轉化等方面管理都比較粗放,體現學校的意志不夠,需要進一步改善。(4)研究生學習研究長期與科研儀器脫鉤,導致動手能力不強,發展后勁不足。這個問題其實也可以歸結到研究生培養環節中。之所以將這個問題單獨拿出來,是因為這個問題太突出了。留學生的實踐表明,中國人對書本知識的學習能力絕不比外國人差,直到碩士階段都不明顯輸給外國人,但在博士階段實驗室動手能力普遍不高。這與我們的研究生學習研究長期與科研儀器脫鉤不無關系。(5)鼓勵創新型、拔尖型人才脫穎而出的政策體系不夠完善,一些政策執行不到位,大鍋飯現象盛行,耗費了學校大量優質資源,影響了拔尖人才的培養和標志性成果的產出。(6)國際化程度與國際化水平不高,主體限于國內辦學,雖有一定的國際交流,但規模不大,水平也有限。(7)研究生管理多為按部就班的服務,創新不多,特別是對全局具有帶動作用的創新不多。

研究生培養的出路

1.加長板凳,利用社會力量擴大師資隊伍盡管學校現在面臨很多困難和挑戰,特別是辦學空間和師資力量不足的困難。但是,從學校長遠利益出發,研究生規模不僅不能縮小,而且應該盡一切可能適當擴大,特別是要擴大博士生、免推研究生和學術型碩士生規模與比例。為了解決師資隊伍短缺的困難,在目前情況下,只能采取利用社會力量擴大師資隊伍,特別是擴大碩士導師的數量,來彌補研究生導師不足。可以通過聘請與吸納中國地質科學院、中國地質調查局、中國地質調查局大區研究所及地調中心,各省地礦局(廳)、各省地質調查研究院、各省級地質博物館、石油公司、油田、礦業公司等單位專家學者作為研究生導師來擴大師資隊伍。近年來地質、礦業、石油、工程、環境等市場持續火爆,經費充足,而人力資源緊張,對研究生這種人力資源需求很旺,而且一大批專家有帶研究生的熱情。這些專家和領導一旦成為我校的研究生導師,會允許甚至鼓勵本單位的職工報考研究生,可明顯擴大學校的人脈。來自一線的人員產出SCI論文的概率不高,但可在本單位做論文,就地解決問題,少占學校的資源。這項措施的落實,會大大緩解我校研究生導師資源不足、研究生導師負擔過重的問題,有利于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也會進一步擴大我校和社會的廣泛聯系。這項政策的推出和落實需要注意以下三個方面:一是要從政策上保證免推生和優秀生源不流失;二是校外導師單位、校外導師遴選的標準和程序公開透明,既要擴大指導教師隊伍,又要保證指導教師隊伍質量,以此保證研究生培養質量與學校聲譽;三是校外導師的研究生實行雙導師制,校外導師主管業務,校內導師主管日常行為,使研究生有歸屬感。2.提高研究生生源質量,改善研究生的專業結構改善和提高研究生生源質量,需要減少跨專業研究生的錄取比例,調整研究生的專業結構。解決問題的辦法可有下列幾條:一是明確專業性極強的地質學及與地質學密切相關的學科的招生導向,積極鼓勵學科交叉,但不主張大幅度跨專業的學生報考地質學及與地質學密切相關的學科;二是在考試科目中增加數學;三是按照導師隊伍規模和學校發展的需要限制一些專業的招生數量,在招生簡章中明確標出限量招生專業的招生人數;四是隱性提高生源畢業學校的門檻;五是加大面試和復試的淘汰率。通過這些措施不斷提高研究生的生源質量,優化研究生的數量結構,減少大幅度跨專業研究生的比例。當然,優秀生源不足與一定的研究生規模是學校需要很好把握的一個問題。3.進一步完善培養環節(1)課程教學:適當減少必修課比例,增加選修課比例;增加課程類別,減少單門課程的學時數;讓研究生有更多的選擇機會。課程教學的意義不在于教會研究生干什么和怎么干,而在于教會研究生如何學習這門課程,重在培養研究生的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2)招生工作:積極推進按一級學科招生和培養,既要考慮壓縮研究生課程總學時,又不能影響研究生的就業,一定要讓研究生在學校學會一門走出校門在社會上立足的手藝和本領。(3)增加實踐環節,特別是增加有科研經費支持的實踐環節,在實踐中提高培養質量和創新能力。將教師的招生數量與科研經費和研究生培養質量掛鉤。開展優秀研究生導師評選活動,引導優秀生源與優秀導師結合。(4)密切研究生培養與科研儀器的關系,讓研究生從科學問題的提出、采樣、測試和測試結果解釋都自己動手完成,通過提高研究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來提高創新能力。(5)在現有“產學研基地”、“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建設的基礎上,爭取實施“卓越工程師計劃”,從國家層面獲得支持,與企事業單位和科研院所建立更加密切的合作關系,從一定程度上解決目前師資力量和實習實踐基地短缺的現狀。(6)充分發揮“雙導師制”在人才培養和學生就業方面的作用,取得研究生培養和就業雙豐收。“雙導師制”有兩種類型。一種是校內正導師,校外副導師,可以拉近研究生與用人單位的距離。另一種是校外正導師,校內副導師,使學生有歸屬感。(7)狠抓高質量的標志性成果。高質量成果依然是高質量人才的首要標志。SCI論文的質量和數量、發明專利依然是衡量研究生質量最主要的標準。讓學生盡早進入科研環節,在科研中增長才干,根據自己的科研需要進行課程學習,而不是將課程學習僅僅作為拿學分的手段,不能將課程學習與科學研究割裂開來。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是高質量研究生和具有創新能力研究生的唯一標志。(8)改革“全日制工程碩士”培養方案,使之與學術型研究生培養有所區別,更加側重于實踐環節。可嘗試實行“全日制工程碩士”一年上課修拿學分,一年在實踐一線(時間先后可調整);不做論文,只做設計;由實踐單位與學校、導師共同考核等做法,可在一些單位先行試點,取得經驗,然后推廣。4.鼓勵創新型拔尖人才脫穎而出平均主義不是政策,只能是有限的資源白白浪費。在研究生培養方面,必須堅持“效益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鼓勵創新,鼓勵冒尖,讓冒尖者得到更多的實惠與資源,讓指導教師與研究生都安于創新,樂于冒尖,用于冒尖。圍繞創新和冒尖組織和分配資源。下列幾項工作應常抓不懈:實施“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工程”和“北京市優秀論文工程”,出臺碩-博連讀研究生的要求與激勵、保護措施,本碩連讀研究生的要求與激勵、保護措施和創新型拔尖人才的激勵和保護措施,包括拔尖研究生提前破格留校、出國研究,形成一個沖擊“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和“北京市優秀博士論文”的群體,備戰“杰出青年基金”,為未來的院士儲備人才。學校應統籌資源,加大扶持力度,開展拔尖人才培養,給優秀研究生更多的科學研究與國際合作機會,促進標志性成果產出。根本不要擔心派出去的研究生不回來。中國改革開放初期選派留學生的成功經驗就是很好的例證。應該像愛護野山參苗子一樣愛護創新性拔尖人才的苗子。這樣的苗子實在是太難得了,簡直是可遇而不可求。所以,應該聚全校之力,像重視培養“杰青”和院士一樣重視培養“百篇優秀博士論文”和“北京市優秀博士論文”獲得者。“百優”是“杰青”的苗子。另外,對不同生源和不同專業研究生的區別對待,采用不同的資源投入,讓有限的資源產生最大的效益,為學校做出更大的貢獻。還要改革研究生培養工作量的計算方法,從以量為標準計算向質、量結合、以質為主計算工作量的方向轉變,讓院系與指導教師從關心自身利益出發來關心研究生質量的提高。5.國際化程度與國際化水平國際化程度是研究生接受國際化教育的比例,國際化水平是指研究生是否在自己所從事研究領域的國際一流大學接受教育并聯合發表成果。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和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或者說是必由之路是開展國際化。通過下列途徑提高研究生的外教開課率和國外學習率:(1)加強公派留學研究生項目;(2)資助研究生國際合作與學術交流;(3)舉辦國際性研究生學術論壇(如中日韓研究生論壇);(4)與國外高校開展復合型人才培養;(5)系統開辦研究生名師講堂,將外教課程納入課程體系。在現有的國家留學基金委項目的基礎上,加大學校自主資助力度,設立研究生國際交流與合作基金,資助部分優勢學科和重點學科研究生出國留學或交流。一方面資助我校研究生出國學習,另一方面吸引國外留學生來我校。加強與國外高校合作,探索與國外著名高校開展聯合培養與學位授予工作,促進國際型復合型人才培養,不僅可以提高我校研究生科研能力和水平,而且,對于研究生服務國際人才市場、培養世界公民具有現實意義。目前對出國學習學校積極性很高,學生積極性很高。由于政策上的缺位,學院基本上放任自流,指導老師是雙重心理,在項目壓力大時希望把能干的學生留下來干項目而不是出國深造。學校不僅要提高研究生培養國際化的程度,更要提高國際化的水平,從政策上調動學院和導師鼓勵幫助學生國際化的積極性,對一定層次上的苗子進行政策上的非常規干預。6.研究生管理研究學校要把研究生管理當做科學研究,在全校范圍內緊緊圍繞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和創新能力立項,開展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找出規律,指導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在全國研究生教育舞臺上要有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研究生院的聲音,作為全國最早試辦的33所研究生院之一,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研究生院至少應該在研究生培養的某些方面有所創新,有所建樹,做出特色。我們不能滿足于遵循規律,而且要根據自己的實踐總結規律。加強學風建設,對學術不端的導師和研究生將重拳出擊,絕不手軟。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目前正處于艱苦卓絕的奮斗期,不進則退,退則死路一條。對學校來說,學風不端、學術造假會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會讓我們前功盡棄,會讓我們二次創業的希望和目標化為泡影。全校上下要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珍惜我們的學術聲譽。研究生管理一切圍繞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注重標志性成果產出,進而提高學校核心競爭力開展工作。進一步加強督導員隊伍建設,發揮離退休教師作用,提高培養過程監控力度。推進優秀博士研究生的遴選與提前留校工作相關制度建設和實施。開展研究生教學評優、指導教師評優、管理人員評優工作,細化相關實施辦法。研究生管理的要訣在于服務、創新和不折騰。服務在于堅持政策的原則性,創新在于利用政策的靈活性,讓政策服務于提高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核心競爭力,不折騰就是尊重科學,提高效率,不折騰研究生,不折騰指導老師,不折騰研究生管理人員,營造和諧向上的研究生培養管理環境。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迎來新的發展機遇。這種機遇稍縱即逝。研究生培養在學校的二次創業中肩負著重要的歷史使命,時不我待,我們則需要盡快行動起來,不斷開拓創新,制定系統的研究生管理政策和條例并盡快試行,在實踐中補充完善。在政策的執行過程中應盡量公開、公正、公平、透明、合理,保證政策條例足額到位,發揮效益,提高研究生的培養質量和創新能力,服務于學校核心競爭力的提高。

查看全文

新聞傳播博士生教育論文

一、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國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20來年歷史與其他學科相比時間并不長,因此,一直是處于摸索和嘗試階段;加之近些年來,隨著教育環境的急劇變化以及教育目標及體系的不斷調整,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在發展的同時,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首先,對博士生教育的目標定位不夠明確。如前所述,博士生教育是正規高校教育的最高層次。這一層次的教育是將一個學科的知識體系與學科方法進行綜合性地傳授和深入地積淀,并培養學生站在學科前沿和尖端,通過具有創新性和開拓性的研究以產生具有學術性和實踐性的成果的過程。這一具有普遍性的指導原則,應用于不同學科,就需要針對本學科發展的要求和現狀,對自身的目標定位作出準確而清晰的界定。眾所周知,相對于其他人文社會科學,新聞傳播學科有著自身的“獨特性”;它深深植根于人類對新聞傳播業的需要和理解之中[1];它既融合其他學科的知識和理論,又與實踐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也正因為這一“獨特性”,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在開創時,還曾一度被認為沒有必要,也被質疑到底要培養什么樣的人才。這正說明了中國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面臨的定位問題。傳統上認為,博士學位是精英性、研究性學位,是為從事學術工作或一些領域的應用研究工作做準備的。然而多年來,有為數不少的新聞傳播學博士實際上主要從事一般的教學工作和新聞傳播實務工作,而在自己的專業方面做的研究工作并不多。特別是近些年來,隨著眾多業界人士紛紛攻讀博士學位,博士學位的傳統目的(為研究進行訓練)和實際用途日漸分離,已是不爭的事實。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究竟應該培養什么樣的人才?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的專業化究竟如何體現?新聞傳播學博士生的社會美譽度怎樣?如何將博士生教育與新聞傳播界的整體發展相聯系?對這些問題,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理應作出系統的、建制化的回答。

第二,博士生教育模式尚不夠清晰和穩定。與博士生培養目標定位的不確定相應的是,新聞傳播學的博士生的培養模式還缺乏科學和深入的界定。目前一些新聞傳播院校的博士生培養方案基本上沿襲其他學科的模式,缺少對新聞傳播學科特點,以及學科需要掌握的知識及方法的全面探討,因此難以制定出針對自己學科特點的人才培養方案。如博士生的入學門檻應該如何設定,是重在考察其學識和科研能力,還是重在考察其一般專業知識和外語水準?博士生學習期間應該掌握什么樣的知識體系和方法論,應該開設哪些必需的課程?博士生的課程學習與學位論文怎樣銜接?博士生教育應該采取歐洲式的教授與學生一對一式的傳授方式,還是采取像美國博士生培養中的集體培養方式,或者采取其他科學有效的方式?博士生要不要實行淘汰制,如何淘汰?在明晰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模式時,對這些問題必須作出科學的回應。但遺憾的是,由于經驗的不足,認識上的錯位,加之我國教育制度安排上的原因,致使一些高校的新聞傳播學博士生教育模式存在著比較嚴重的隨意性和不規范的現象。比如,一些很有科研素養和潛質的考生,僅僅因為“英語差分”便被拒之博士候選人門外。再如,有的院校對博士生教育規定課程的學習重視不夠,課程如何設置、教師如何教、學生如何學,都無“一定之規”,結果課程學習往往未能達到幫助學生獲得從事研究工作、準備學位論文所必需的寬廣深厚的學科知識基礎的效果。還有,博士學位論文開題之前的資格考試或綜合性考試應該如何“把好關”,有的院校也無明確的要求和規則,結果造成在培養過程中對博士生的學習效果和質量缺乏“剛性”的制約和監督機制,博士生只要進了“門”一般都能拿到博士學位。

第三,一定程度的浮躁之風對博士生教育造成不良影響。這一方面表現在近些年隨著招生規模急劇擴張,師生比例失調,師少生多,導師投入到每個學生身上的時間和精力減少,學術互動和交流受到影響,博士生教育的質量呈現出下滑之趨。另一方面表現在培養目標上,不是注重鼓勵博士生具有扎實深厚的理論功底、寬廣的學術視野和熟練到位的研究方法,而是以數量等硬指標為指針,使得學生在學習期間將湊足文章的發表數當作主要學習內容。再一方面還表現在博士學位論文的把關上不嚴,由于每年畢業生數量增加,在開題、答辯等環節,對博士學位論文的要求有所下降;加之學風不正,道德失范,致使弄虛作假,剽竊等現象在博士學位論文中也時有發生。

第四,博士生教育缺乏學術創新性和創造性。博士生教育的價值在于培養具有創造性的人才,產生具有創造性的智力成果。因此,檢驗博士生教育成效的主要標準,應該體現在博士學位論文的水平上。學位論文是博士生教育計劃的核心要素,必須是進行創造性的研究,以對學科的建設與發展有獨特的貢獻。然而,實事求是地說,目前有些高校對此還缺乏足夠的認識和高度的重視。其具體表現是:一些博士論文的選題或過于陳舊,或過于空泛,或流于瑣碎,或流于炒作,而不能把握當前學術前沿,參與學術對話;一些博士論文的前期資料積累不夠扎實,因此不能針對最具價值的切入點進行廣泛而深入地探討,論述流于粗放;一些博士生對所需了解的相關領域的知識涉獵不廣,基礎不牢,因此在論文撰寫過程中常常捉襟見肘,理論和方法運用不能做到嫻熟有秩;一些博士生在批判性、創造性等方面的訓練不夠,造成思想的力度和對相關問題的挖掘和解決不力。這些都造成了一些論文成為資料的簡單梳理,即使有的選題具有新意,但由于研究功力不足,無法創造出具有創新性和學術價值的研究成果。

查看全文

我國經濟史研究論文

本文以近五年來在臺灣出版的期刊、會議論文為取材范圍,尤其以臺灣本地學者所發表的論文為主,學位論文的介紹則視行文需要,斟酌敘述。部份論文雖然常被歸入社會史范疇,但由于其論述涉及經濟層面,筆者仍然酌加簡介。應該說明的是,五年來的研究論著極多,不可能篇篇述及,因此文中所列諸篇,皆經篩選排入。筆者也盡量持平介紹各篇論文的研究成果,至于如何評議,則留待專家為之。

在臺灣,研究中國經濟史或本地經濟史的學術單位以臺灣"中央研究院"最為主要,如歷史語言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和臺灣史研究所。研究院內社會科學類科的單位,如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民族學研究所和經濟研究所,也有杰出的學者參與研究。其次是教學機構,尤以設有歷史系所的大學院校為主。此外,縣級以下地方政府、民間的基金會、由地方的文史工作者組成的小型研究團體,也有一定的貢獻。不過,這類單位或團體,比較著重臺灣本地研究的史料搜集和田野考察。

整體而言,中國經濟史的研究以明清及近代部分的著作較多,與商人、商業活動、國際貿易有關的主題較受青睞。不過,近年來臺灣史研究逐漸成為歷史研究中的一門"顯學",學術單位和教學機構皆然。(注:施志汶:《臺灣史研究的反思-以近十年來國內各校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為中心(一九八三--一九九二)》,《國立臺灣師范大學歷史學報》22(1994.6):413-446。)另一個明顯的現象是,以往在經濟學門不受重視的經濟史,似漸引起經濟學家的關心,紛紛把他們的研究視點擴及日治時期乃至清末的臺灣經濟史。新的研究課題,諸如農工業及整體經濟成長形態、租佃制度等,不斷發掘出來,可以補充舊有研究在課題范疇上的貧乏。(注:葉淑貞:《臺灣"新經濟史"研究的新局面》,《經濟論文叢刊》22.2(1994.6):127-167。)歷史學家擅長觀察長時間因素的變化和綜合性詮釋,經濟學家擅長于經濟學理論的實證和計量方法的使用。近年來這兩個學門的學者能透過合作計劃共同研究,尤其是后者,其研究過程亦從戰后向上延展至日治時期。

此外,大型且跨學科的合作計劃不斷的推陳出新,蔚為近年來的研究時流,這主要是以臺灣"中央研究院"的研究人員為主,而且多聚焦于臺灣經濟史。除此,更將空間視野擴大,關注祖國大陸、亞洲諸國,也注意臺灣與四鄰的多層面關系。

以下將先回顧近年來的中國經濟史研究,再介紹這一、二年正在進行或近期將展開的專題研究計劃、學術研討會內容,以及目前含納人員最多且跨單位最廣的經濟史討論團體。

一、中國經濟史研究回顧

查看全文

藝術學理論的教學與學科發展

進入1990年代中葉后,我國的社會經濟得到快速發展,隨著教育產業化,各個高校開始擴大招生,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使藝術學生的招生數量大增。80年代至90年代,我國又新建一批藝術學院,如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在原專科學校的基礎上成立全日制本科學院,上海大學建立美術學院,湖北藝術學院分開為武漢音樂學院和湖北美術學院,此外,幾乎所有的有一定規模的師范大學和師范學院都恢復和增設藝術學院、或音樂學院、美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與此同時,綜合大學也看到藝術學學科發展的光明前景及藝術學生報名人員踴躍和收費較高的經濟效益,紛紛開辦藝術學院。90年代成為中國藝術教育飛速發展的第二個高峰。90年代以來,以北京地區為例,綜合大學與理工商農林礦等大學紛紛增辦藝術學院。如北京大學在原藝術系基礎上成立藝術學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增設新媒體藝術學院,北京理工大學設立藝術與設計學院,北京林業大學最近成立藝術學院、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設計珠寶藝術學院、中央財經大學設立藝術與新聞傳播學院、中國人民大學設立徐悲鴻藝術學院,現改為藝術學院,中國農業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和北京工業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方工業大學、北京郵電學院、北京商學院等,均設立了藝術設計學院,此外,還有北京服裝學院等,由于社會經濟、商業、工業、廣告、信息新媒體、建筑等的發展,對設計人才空前需要,各大學看準這一機遇,紛紛以設計為切入點,開始組成藝術學院。所以,中國的第二次藝術教育高潮,是由于改革開放帶來的經濟社會發展的產物,而設計藝術正是連接藝術與社會經濟的橋梁,所以各個綜合大學以藝術設計為切入點建立藝術學院就是合乎邏輯的事情。北京其他藝術院校也在發展。中央美術學院每年招生一千多人,在原來造型藝術基礎上,又新建了建筑學院、設計學院。中央工藝美術學院1999年底合并到清華大學,清華大學建立研究型大學的統一要求,使清華美學院成為全國唯一沒有擴大本科招生的藝術學院,現本科招生的數量每年仍控制在二百四十人左右,分為環境藝術設計、視覺傳達設計、信息藝術設計、工業產品造型設計、陶瓷藝術設計、金屬工藝設計、服裝藝術設計及繪畫藝術、雕塑藝術、藝術史論等專業。清華美院一方面發揮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在設計藝術方面的優勢,另一方面在美術學方面也加快步伐發展,建立了繪畫系和雕塑系。

在搞好本科教學的同時,特別注重博士生、博士后及碩士生的培養。清華要求本科生與碩博生的比例是1比1。清華美院美術學原二級學科2003年建立博士點,在繪畫創作與理論研究、當代藝術研究及公共藝術研究等方向招收博士研究生,以張仃、袁運甫、杜大愷、劉巨德、陳丹青、包林、陳輝、劉臨等教授為導師,在全國率先招收繪畫藝術創作與研究的博士生,培養了繪畫藝術創作和理論研究的高級人才。2000年,清華首先由張仃、吳冠中、袁運甫、杜大愷、劉巨德、陳丹青等教授開始招收“繪畫博士”時,當時曾引起非議和討論,并受到有關兄弟院校的反對,現經過十多年的博士生招生培養,已畢業約50名繪畫博士研究生,他們分別在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電影學院、北京林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廈門大學等單位工作,在繪畫創作與理論研究方面取得顯著成果。清華建立起繪畫創作與理論研究相結合復合型博士生培養的教學機制,而原反對清華招收繪畫博士生的單位也開始招收繪畫博士生。現有中央美院、中國美院、中國藝術研究院、南京藝術學院等單位均在繪畫博士招生與培養方面積累了經驗,適應了社會文化與高等教育發展對高層次繪畫創作與理論研究相結合人才的需求。清華近年又以李象群教授和許正龍教授為首,開始招收與培養雕塑藝術創作與雕塑理論相結合的博士生的新的嘗試。與此同時,清華美院自2003年建立美術學博士點后,在美術歷史與理論研究方向招收和培養博士生。2004年國家批準清華設計藝術學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現已招收和培養了近五十名藝術學博士后人員,開展藝術學相關課題的科研工作,取得了相應的科研成果。

2011年,經國家批準,藝術學由原來文學門類下屬的一級學科上升為和文學門類并列的藝術學門類,從文學門類中獨立出來,藝術學門類下屬美術學、設計學、音樂舞蹈學、影視戲劇學及藝術學理論五個一級學科。這次學科升級和調整,為藝術學各部門的發展帶來新的歷史機遇,同時藝術學各部門及藝術學理論如何發展,取得新的創造性成果,也面臨新的挑戰。特別是藝術學理論作為一級學科,這在世界上也是首次出現,對于藝術學理論一級學科各個層面,如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的教學與科研及學科建設方面還有諸多工作要做。我國在民國時期興辦藝術學院,以美術和音樂為主,主要培養美術與音樂創作人才及師范教育人才,如上海美專、北京藝專、國立杭州藝專,都主要培養國畫、西洋畫、雕塑等創作人才及美術師范教育人才,均沒有設理論專業。但為各專業開設有中國美術史(或中國繪畫史)、西洋美術史(或西洋繪畫史)、及藝術概論、美學等主要藝術史論方面的理論基礎課。有的綜合大學哲學系偶爾也開設藝術理論或稱藝術學課程,如南京的中央大學宗白華先生在哲學系開設過藝術學的基本原理課程。新中國成立后,在民國時期藝術學院的基礎上建立新的藝術學院,仍以美術、音樂、戲劇、舞蹈、電影創作與表演為主要教學任務,直到1957年,中央美院才成立第一個美術史系,開始招收美術史論方面的本科生。1983年,中央工藝美院成立藝術史論系,開始招收工藝美術史論方面的本科生。中央音樂學院開始招收音樂學方面的本科生。“”結束后,1977年,恢復高考,1978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84年,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當時藝術類碩士研究生招生,創作與理論研究兩個方面均同時進行,而在藝術博士生招生和博士點審批方面,主要是理論方向,如美術史論、音樂學等,改革開放以來培養的碩士、博士生,現已在高校和研究機構,文化教育部門發揮重要作用。目前的藝術學理論學科有了以上的學科發展基礎,這使我們藝術學理論學科有了良好的學科根基。無論是美術史論、音樂史論本科生招生培養,還是美術學、音樂學、設計藝術學等學科的碩士、博士生培養工作,都為我們的藝術學理論學科的教學、人才培養和學科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我國的文學學科和哲學學科有深厚的歷史傳統。民國時期的綜合大學都設有文學系和哲學系。新中國的綜合大學,文學和哲學都是人文社科的主要系科。我國古代的詩論、文論有豐富的文獻資料,且詩、書、畫常常聯系在一起加以研究,所以詩文理論和書畫理論呈現出互補互證的狀況,如南朝齊梁時期有鐘嶸的《詩品》,謝赫的《畫品》、庾肩吾的《書品》,詩書畫三品同時出現,相映生輝,這說明我國古代的書畫理論和文學理論密切相關。新中國成立后,我們的文學理論常常用“文藝理論”加以代替。在中國文學一級學科中,現在所設的二級學科“文藝學”,在1950年代至80年代,我們都稱為“文藝理論”,即使現在的“文藝學”,也沒有稱“文學學”或“文學理論”,而是將“藝”包括進來,稱為“文藝學”,這個名稱說明,無論是“文藝理論”還是“文藝學”,在研究文學理論時,都是注重對藝術理論的關照。反過來,我們的藝術學理論研究也要關注文藝學或文學理論的研究成果,在我國文藝理論或文藝學研究已有很好的基礎和豐碩的成果,常常在文學藝術思潮與理論的研究中,文學理論處于前衛狀態,他們在觀念、思想、方法上常走在前面,值得藝術學理論研究工作者加以借鑒。所以藝術學學科雖然從文學門類中獨立出來,但不要絕對分開,借鑒文學理論的成果來發展藝術學理論,對藝術學學科建設是大有益處的。況且諸如戲劇戲曲理論、電影電視藝術理論,都是文學學科和藝術學學科共同關注和研究的對象。所以在中國文學理論和藝術學理論的聯系,是一種客觀的歷史存在,我們要續接歷史而不是割斷歷史。

藝術學和哲學美學的關系亦很密切。西方的美學學科是從哲學中分離出來,但仍從屬于哲學。后來德國美學家馬克斯•德索想將藝術學從美學中分離出來,單獨建立藝術學,但藝術學和美學哲學仍割不斷。黑格爾曾將美學稱為藝術哲學。哲學要研究人的思維和意識精神活動,主要有三大塊,一是認識論;二是宗教論;三是藝術論。藝術是人的精神創造活動,是哲學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往往大哲學家也是藝術學家。而美學更要研究藝術創造與藝術鑒賞和藝術作品的審美特征,藝術是人類和自然審美關系及人的審美理想的最高表現,美學如果不研究藝術,其領地就所剩無幾了。所以朱光潛先生要求不通一藝莫談美。北大幾位美學大家對藝術都有深入研究和深刻的思想。宗白華、鄧以蟄對中國書畫藝術的空間意境和審美形式有精辟見解,朱光潛認為其代表作不是《文藝心理學》和《西方美學史》,而是《詩論》,宗白華、鄧以蟄的學生劉綱紀結合中國書畫來研究中國美學史,著有《謝赫六法論》、《書法美學簡化》、《書法美》、《文征明》、《黃慎》、《龔賢》等書畫研究專著。他們能從哲學與美學的高度來審視藝術學問題,提高藝術學的理論思維能力。在我國,藝術學學科和美學學科雖然沒有直接聯系,但是在美學研究中也離不開對藝術問題的研究。我國綜合大學哲學系及社會科學院的哲學研究所,或文學系中,往往都設有美學教研室或美學研究室,從事美學研究有一大批學者,他們對中外美學史及藝術理論的研究均有可觀的成果。因此,我們從事藝術學理論的同仁應加強同哲學美學學科的聯系,以期在哲學美學思維方法、思想觀念上,借鑒其研究成果來發展藝術學理論學科。

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藝術學學科發展過程中,和西方航海擴展相伴,西方的一些科學家、人類學家、民俗學、社會學家與藝術學家,對一些新發現島嶼上的土著民以及南太平洋、非洲的原住民進行科學考察與人類學調查的同時,對這些土著民族的藝術活動也進行了考察,他們運用了人類學、民俗學和社會學的方法,考察了土著民族的藝術活動和藝術作品,取得一些藝術學研究成果,諸如德國學者格羅塞的《藝術的起源》、法國學者布留爾的《原始思維》等,藝術學在十九世紀后期的發展,正是靠藝術社會學、藝術心理學和藝術人類學來推動的。所以今天我們的藝術學理論學科建設,應考慮交叉學科對本學科發展的作用,注重運用社會學、心理學、人類學以及歷史學等學科的方法來進行藝術學的研究,開拓藝術學的研究新領域。我國當代藝術學家張道一先生就十分重視將民間藝術研究同藝術學理論的研究結合起來,取得突出成果。他的博士、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院長潘魯生教授在民間藝術學研究和民間美術收集整理方面也取得一定成果,出版了《民藝學論綱》等多部專著,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還建立了民間美術博物館,這都為藝術學理論研究作出實質性的貢獻。

查看全文

高等院校質量的實踐與經驗綜述

論文摘要:近年來,我國高等林業院校研究生招生規模大幅度提高,為滿足林業事業對大量高級專業人才的需求奠定了基礎。但是在研究生規模不斷擴大的情況下,高等林業院校如何保證和提高研究生的質量成為一個十分突出的問題。現談談我校提高研究生質量的一些實踐和經驗。

一、努力提高學校的知名度

學校的知名度是吸引考生報考,擴大生源和提高招生質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學校的知名度越高,考生報考的人數,尤其是高素質考生的報考人數就越多,就越有利于提高招生的質量。

學校的知名度除了取決于學校的歷史積淀外,還取決于學校現實的辦學水平。由于歷史的原因,林業高等院校的知名度普遍不高。北京林業大學雖然是林科高等院校中唯一的國家重點大學,但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內是一所以林學為主導的單科性大學,學校的知名度不高,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研究生的招生質量。近幾年,我校抓住了教育大發展的機會,在學校領導和廣大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學校已發展成為一所以林學、林業工程學等學科為特色,理、工、文、管、經、藝術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全國重點大學。1997年學校進入國家重點建設的“211工程”;2000年教育部批準我校試辦研究生院,在全國林業院校中率先進入研究生院的行列;2001年開始實施“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學校的知名度有了很大提高,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生源得到了擴大,招生數量和質量得到了明顯提高。1983年以前,我校每年招收科學學位研究生不足20人,但1999年上升為163人,2003年高達900人。僅1999年至2003年間的招生人數就擴大了5倍。以前報考我校的生源比較單一,主要是來自本校和其他農林院校的畢業生。近年來,包括來自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及全國其他綜合大學的考生逐年增加,研究生的生源擴大,招生質量得到了明顯的提高。

二、嚴把招生和培養質量

嚴把培養質量,是提高學校知名度,進而提高學校招生質量的重要環節。尤其是在各個學校招生規模迅速擴大的情況下,這一問題顯得尤為重要。有一種觀點認為,現在研究生生源競爭激烈,如果在報名條件、入學考試、錄取及其后學習、考核和畢業論文的要求上比較嚴格,將會影響本校的生源。但我們的體會是,只有嚴把學生入學和培養質量關,培養出的研究生能得到用人單位和社會的一致認可,學校才能真正吸引高素質的考生。些學校,只為盲目擴大生源,降低入學門檻和培養標準,短時期內達到了擴大招生規模的目的,但這種做法卻損害了學校的聲譽,長期下去,考生和社會最終會擯棄這些學校。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嚴把招生和培養質量關,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和生活條件,使他們真正能學到知識,增長能力,順利地成為生產和科研上的合格人才。只有這樣,才能大量吸引高素質的考生報考,最終提高本校研究生的質量,實現研究生招生和培養的良性循環。

查看全文

社會科學成果評估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新聞傳播學碩士和博士論文中存在的九種問題;中國社會科學院的“社會科學成果評估體系”;“核心期刊”發表、評獎、課題來源能否作為論文的衡量標準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將論文寫成教材或普及讀物、將論文寫成了工作經驗總結或理論宣傳文章、論文中缺乏基本的學科基礎理論知識、論文的理論前提不可靠或是錯誤的、把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作為理論依據、不會寫緒章、忽視論文最后的“參考文獻”、非必需地引證和論述自己導師和可能評議論文的老師的論著、對論文的難度作出評估、對論文的難度作出評估、對論文的研究成份進行評估、有的學校硬性要求論文必須發表在核心期刊上才能夠作為畢業、晉升的條件等,具體請詳見。

摘要本文歸納了近年中國大陸新聞傳播學碩士和博士論文中存在的九類問題,介紹了中國社會科學院對于社會科學成果的一系列評估標準。作者認為,新聞傳播學碩士和博士論文需要借鑒這一評估標準,以提高論文質量。中國大陸的大學新聞傳播院系要求論文以發表在“核心期刊”上、獲獎、來自較高的課題級別等等作為學術評價標準,是存在缺陷的,不能全面證明論文的價值。

關鍵詞學術論文評估標準

近年中國大陸招收新聞傳播學研究生的數量急遽增長,重點大學新聞傳播學系招收碩士研究生的數量,已經與本科生相當;而研究生導師,即使破格提拔,增長也是有限的。初帶研究生的生手導師較多,如何保障研究生的教學質量,特別是畢業論文的水平,已經成為一個現實的問題。這里談談常見的論文寫作中問題,以及評估論文學術水平的標準,交流一下,供同行們討論。

1、新聞傳播學碩士和博士論文中存在的九種問題

我近年評閱碩士和博士論文近百篇,存在的問題可以歸納為以下九種:

查看全文

解析高等院校質量的實踐與經驗

一、努力提高學校的知名度

學校的知名度是吸引考生報考,擴大生源和提高招生質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學校的知名度越高,考生報考的人數,尤其是高素質考生的報考人數就越多,就越有利于提高招生的質量。

學校的知名度除了取決于學校的歷史積淀外,還取決于學校現實的辦學水平。由于歷史的原因,林業高等院校的知名度普遍不高。北京林業大學雖然是林科高等院校中唯一的國家重點大學,但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內是一所以林學為主導的單科性大學,學校的知名度不高,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研究生的招生質量。近幾年,我校抓住了教育大發展的機會,在學校領導和廣大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學校已發展成為一所以林學、林業工程學等學科為特色,理、工、文、管、經、藝術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全國重點大學。1997年學校進入國家重點建設的“211工程”;2000年教育部批準我校試辦研究生院,在全國林業院校中率先進入研究生院的行列;2001年開始實施“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學校的知名度有了很大提高,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生源得到了擴大,招生數量和質量得到了明顯提高。1983年以前,我校每年招收科學學位研究生不足20人,但1999年上升為163人,2003年高達900人。僅1999年至2003年間的招生人數就擴大了5倍。以前報考我校的生源比較單一,主要是來自本校和其他農林院校的畢業生。近年來,包括來自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及全國其他綜合大學的考生逐年增加,研究生的生源擴大,招生質量得到了明顯的提高。

二、嚴把招生和培養質量

嚴把培養質量,是提高學校知名度,進而提高學校招生質量的重要環節。尤其是在各個學校招生規模迅速擴大的情況下,這一問題顯得尤為重要。有一種觀點認為,現在研究生生源競爭激烈,如果在報名條件、入學考試、錄取及其后學習、考核和畢業論文的要求上比較嚴格,將會影響本校的生源。但我們的體會是,只有嚴把學生入學和培養質量關,培養出的研究生能得到用人單位和社會的一致認可,學校才能真正吸引高素質的考生。些學校,只為盲目擴大生源,降低入學門檻和培養標準,短時期內達到了擴大招生規模的目的,但這種做法卻損害了學校的聲譽,長期下去,考生和社會最終會擯棄這些學校。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嚴把招生和培養質量關,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和生活條件,使他們真正能學到知識,增長能力,順利地成為生產和科研上的合格人才。只有這樣,才能大量吸引高素質的考生報考,最終提高本校研究生的質量,實現研究生招生和培養的良性循環。

近年來,我校通過碩士生提前攻博、與國外高水平大學聯合培養研究生、資助研究生在國內外高水平雜志上發表學術論文、建立優秀博士論文評選制度、建立優秀論文激勵機制、資助出版優秀博士論文等措施,顯著地提高了研究生的質量。全國優秀博士論文是學校研究生培養質量的一塊試金石,目前我校已有森林培育學科和木材科學與技術學科的兩篇論文入選全國百篇博士論文,林業院校唯此一家,在全國農林院校中并列第二,在全國大學中排名并列第八。2002年1月參加北京市研究生英語學位統一考試,我校碩士生的一次通過率達到62.3%,博士生達到41.6%,已進入北京市高校先進行列。

查看全文

博士生教育急需整頓

同博士生教育的成本與榮譽相適應的是,它的質量不僅關涉國家人才培養的整體質量,而且直接影響國家創新能力的提升與民族文化的傳承,以及與之相關的學術聲譽與民族形象,非同小可。在西方,博士生的質量屬于高等教育的金字招牌,層層把關,在我國卻越來越隨便,每況愈下。就基礎學科特別是人文學科的博士生來說,主要表現在以下6個方面:

1、片面追求“研究型大學”的卡耐基指數,拼命擴招,因而濫招,只圖數量,不講質量,搞博士生教育的“”。

2、學生的入學動機不純,為求真求創新而來的博士生只占少數,以拿學位當謀職跳板者居多,爭相兼課、打工甚至編書,拼命掙錢,來去匆匆,還不乏官員與富翁的“鍍金”,專心向學的博士生反而屈指可數。

3、不知道怎樣寫論文,文句不通,詞不達意,通篇錯字、造字也不少,顯得很不干凈,尤其是人文學科的博士生,有的國文基礎還不如一個像樣的中學畢業生,匪夷所思。文章的結構也殘缺不全,既沒有導論,也沒有結論。

4、從選題到資料,再到論證過程,都缺乏創新的價值與學術貢獻,常見炒剩飯的多,無病呻吟,無的放矢,不是站在當代學術論壇的平臺上參與學術對話,問題意識普遍欠缺,既不重視也不敢對與本專題有關的學術史作出認真的清理與交代,往往三言兩語打發了事。如果一篇博士論文的選題、資料,論證過程這三大要素都了無新意,撰寫的必要性就應當受到置疑。

5、小偷小摸比較盛行,轉引他人論著中的歷史資料、論證過程、論證方法與論點都不注明出處,或注得不準確、不全面;大段小段地抄錄他人論著的資料、數據、乃至論證過程與論點時,不作任何說明,旁若無人。更為常見的是盡量不看甚至完全不看原始資料,從別人的論著中把資料抄來,把轉引當作直引。還有的將他人提交學術研討會公開交流卻未曾在報刊發表的論文據為己有,鵲巢鳩占,頂多在標題與段落上做點文章。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