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化遺產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27 07:26:3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歷史文化遺產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論文摘要:歷史文化遺產是世界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種不可再生的文化資源,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其保護工作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理念和方法不斷完善和發展,保護要以正確的價值取向為原則,堅持全面的、科學的、動態的保護方法;同時,歷史文化遺產的再利用要和保護協調統一,正確處理好遺產保護與現代化建設之間的關系,充分發揮遺產在現代社會中的積極作用。
“文化遺產”是指具有歷史學、科學、藝術或文化價值的人類杰作,如文物、建筑群、遺址等;“自然遺產”則指具有地質學、地貌學、生態學、生物多樣性和自然美學價值的自然地域空間,如九寨溝等;“自然文化遺產”是以具有科學、美學價值的自然景觀為基礎,自然與文化融為一體的綜合體,如黃山、泰山等。本文所研究的“歷史文化遺產”,即等同于上面的“文化遺產”。
歷史文化遺產是世界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作為一種不可再生的文化資源,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日益受到重視。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理念和方法在逐步發展和完善;并且,歷史文化遺產的價值在現代化建設中得到了合理利用,達到了保護與再利用的協調統一。
一、遺產保護的歷史發展及現狀
從當今世界各國的情況來看,對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無論在廣度和深度上都在不斷地擴展和深化,內容也在不斷地增添和豐富。
首先,從保護對象上看,過去只有杰出的、在歷史上或藝術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偉大的建筑作品和藝術品才得到考慮。而現在,許多由于時光的流逝而獲得文化意義的建筑物、各歷史時期的構造物及能作為社會、經濟發展的見證物的對象也被列人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范圍。
其次,從保護范圍上看,作為保護的對象已不再限于建筑本身。從大的方面來說,開始擴大到它周圍的建筑環境、自然環境…;從單純的建筑藝術作品擴大到與歷史文化和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街區和城市。也就是說,從點的保護擴大到地段乃至城市的“全面保護”。從小的方面說,延伸到環境中的各個組成元素,包括公園和街道的裝飾小品和標志物等。
再次,從保護深度上看,文物建筑、歷史地段和城市的保護規劃,其內容原來都局限于物質方面,保護歷史遺存及其環境。但正如《馬丘比丘》所指出的,一個城市的個性和特征是其形體結構和社會發展的結果”,因而,除了物質環境以外,現在人們也開始認識到還需要保護具有濃郁地方民俗特色的典型社會環境和歷史文化傳統,保護和發掘城市精神文明方面更廣泛的內容。也就是說,從單純建筑實體的保護演進到對自然環境、人文環境、文化特色都加以保護的綜合概念。
此外,在保護方法及手段上,亦由過去單純文物考古和建筑修復,演進為多學科共同參與的綜合行為,采用各種技術手段,更具有多學科、綜合性和多樣化的特點。城市傳統文化的保護也從建筑師、規劃師、文物保護者單方面的參與行為轉化為更廣泛的社會調查和群眾參與(見圖1)
二、遺產保護的價值取向原則
我國的文物保護法規規定,文物具有歷史、科學和藝術三大價值,但這些價值指的都是文物自身固有的特征,基本上都屬于歷史的價值。而當文物特別是不可移動的文物日漸融人到現代生活之中,它們的社會價值便不可避免地顯現出來。世界潮流也是如此,早在1964年,國際文物保護組織——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簡稱ICOMOS,我國為成員國)的《國際古跡保護與修復》(簡稱《威尼斯》)規定的保護宗旨是“把它們既作為歷史見證,又作為藝術品予以保護”,因此特別強調保護與修繕的目的是保存文物的歷史真實性,即我國《文物保護法》規定的“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但30年來的實踐,對何謂“真實性”,何謂“原狀”出現了許多不同的理解,有的甚至截然相反。例如,《威尼斯》規定:“對任何重建都應事先予以制止”,“任何添加均不允許”。我國《文物保護法》規定:“不可移動文物已經全部毀壞的,應當實施遺址保護,不得在原址重建。”但實際上,早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非洲許多國家就把殘毀的原始草棚泥屋重建起來作為文物保存。我國在江西、福建也重建了不少被毀的革命紀念建筑,并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俄羅斯把古跡的重建視為保護的最高標準,莫斯科、圣彼得堡重建了大量的宮殿、教堂。日本甚至把掩埋地下一千多年的奈良時期宮殿寺廟遺址發掘出來加以重建。這就說明,各個國家、民族對文物保護都存在各自的價值取向。因此,1994年11月,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在日本奈良舉行的國際會議上制定了一份具有重大意義的文件——《關于真實性的奈良文件》。這份文件的主要理念是:首先要承認并尊重文化遺產的多樣性;其次要尊重所有國家、民族的社會價值和文化價值,并用以檢驗各種文化遺產的真實性;第三,確定文化遺產價值的信息必須是真實的。總之,“不可能按固定的標準來判斷價值和真實性”;“真實性判斷取決于文化遺產的性質、文化遺產的背景及它的時代演變,可以同多種多樣信息來源的價值聯系起來”。我國新修訂的《文物保護法》及相關法規也規定,“因特殊情況”,經過必要的審批,文物建筑也可以重建、遷建。
根據上述的實踐和認識,當前應當明確一些新的保護理念:第一,保護文物的主要目的是保護其文化價值,這種價值既有自身存在的歷史價值,也有可能發揮的社會價值;第二,保護措施取決于價值取向,只要有助于最大程度地發揮其社會價值,只要歷史價值與社會價值可以相容,無論加固、防護、修復、遷建、重建,都是合理的選擇;第三,價值的取向來源于價值判斷的信息。文物的真實性或文物的原狀主要體現在其信息的真實性,并由此決定了價值取向的合理性。
三、從大樹到森林——全面保護觀
文化遺產保護專家謝辰生先生曾提出:“以往從事文物保護工作的關注點總放在一座廟、塔等文物保護單位上,但文化遺產并不僅僅是這些,需要保護得更多的是歷史文化環境風貌,這些往往是歷史文化遺產完整性和真實性的集中體現。”文化遺產的保護如果只停留在一個個具體的物質形態上,那么,在改造后的新城市中,文化遺產的整體性就被割斷,淪為“文化孤島”。散布在新城市中的這些“孤島”,在常人看來就只能是一個被“嶄新的”混凝土、森林包圍著的古建筑或舊房子,那么渺小,那么不協調。在新一輪的城市建設中,這些渺小又不協調的“孤島”,又將成為絆腳石、攔路虎。因此,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必須遵循保護歷史真實載體、保護歷史環境,合理利用、永續利用的原則,確保文物古跡、歷史文化街區的真實性、完整性和相關歷史環境風貌,保存歷史原址、原物、原狀。
此前不久在紹興舉行的“全國名人故居保護和利用論壇”上,紹興在古城保護中將名人故居保護發展為名人故里保護,從保護“文物大樹”發展到營造“文物的森林”,恢復文物的原生態,專家稱此為“紹興模式”,此模式值得全國各地學習。
1.“文物孤島”現象
紹興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是一座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的古城,歷史上曾是越國和南宋小朝廷的國都。在歷史的演化中,紹興形成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城市個性、清晰的歷史文脈。但是,自半個多世紀以來,紹興古城已受到嚴重破壞,僅1952年至1978年間就填掉河道17條,拆除橋梁百余座,許多文保單位也曾成為文物孤島。即便是魯迅故居,周邊的環境也慘遭破壞。1972年將周家新臺門拆除,建魯迅紀念館,一座現代建筑極不協調地矗立在魯迅故居旁。20世紀80年代的魯迅路拓寬工程,寬僅6米、兩邊屋檐隔窗相望的魯迅路被拓展成25米寬的大馬路;咸亨酒店南新建了百草園公園,公園旁挺拔的小區樓群俯瞰著魯迅故居。
建設性破壞現象在古城中普遍存在,一個個文物孤島在現代化建設中岌岌可危。“紹興模式”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
2.從“故居”到“故里”
本世紀初,紹興開始做魯迅故居保護規劃。此后有專家建議,擴大保護范圍,將魯迅少年時代生活的環境也保護起來,恢復魯迅當年生活的原貌,建議將魯迅故居保護擴大成為魯迅故里保護,并進而保護整個歷史街區。2002年8月,由清華大學和紹興市設計院共同完成的規劃方案終于通過了評審。在這個方案中,保護范圍已從故居擴展到故里,保護面積從14公頃擴增到51.57公頃。
魯迅故里2003年9月25日對外開放后,馬上引來好評如潮。保護名人故里并不僅僅是保護一兩幢建筑,還需要保護建筑周圍的環境,營造出歷史人物的成長生活環境。
3.從大樹到森林
紹興模式的另一重要貢獻是,從保護“文物大樹”到營造“文物森林”,以恢復文物的原生態。“森林說”源于著名學者吳良鏞教授提出的保護歷史街區的概念。
紹興是一座沒有圍墻的露天博物館,市區有74處國家和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和79處文物保護點。紹興古城是個整體,是一片森林,魯迅、秋瑾、等名人故居都是一棵棵大樹。但是這些大樹如果孤立地存在,那就成不了森林,要營造大樹周邊的環境,恢復其歷史風貌,把文物的大樹連成森林,產生森林的生態效應,恢復文物的原生態。紹興歷史街區的修復把一棵棵文物大樹連成文物的森林。魯迅故里、倉橋直街等歷史街區,以粉墻黛瓦、竹絲臺門、烏黑柱廊、棕色油漆為基調的紹興傳統民居和諧淡雅,江南歷史文化古城的原生態氣息完好地保存了下來。
四、科學、動態的保護觀
1.現代科學的保護觀
科學地保護文化遺產是通過對具體保護對象的分析研究,探索符合客觀規律的保護方法的過程。古建筑、石窟寺、近現代建筑等借助于物質的實體傳達了不同歷史時期人類生存的信息,保護即是現代人對這些物質實體實施的干預,其目的是延緩物質實體的蛻變從而使歷史文化信息更真實完整、更長久地傳遞下去。
各學科的綜合、分化、再綜合體現了科學技術進步的軌跡。新的科學突破和學科生長點往往發生在學科交叉點上。文化遺產的保護同樣需要科學技術的手段和多學科的合作。
但是,我國的文化遺產保護界仍然存在著學科割裂現象,參與遺產保護的學科門類較少,且多是單兵作戰,這種現象制約了保護技術的提高和遺產保護事業的發展。在許多人眼里,歷史學、考古學是文物保護行業的正宗,其他學科即便參與,往往只在局部的項目上。文化遺產的豐富性、復雜性和其生存環境的多樣性使得保護工作的任何一個環節都需要多學科的參與合作(見圖1)。因此將現代科學“聚散共生”的概念引入文物保護領域,孕育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學是十分必要的。
2.動態保護觀與“可逆性”原則
人類對客觀世界和科學的認識始終在進步和發展中。即將公布的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今后繼續公布的第七批、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逐年擴大的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不斷公布的歷史文化名村名鎮,日漸豐富的考古發掘成果……都說明文化遺產判定標準是一個動態的認識過程。同樣,對文化遺產保護的認識和保護技術的提高處于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如果認為今天所實施的保護措施可以使文化遺產一勞永逸的留存下去,就可能產生過度的行為。動態保護觀即是肯定事物的發展變化過程,用發展的觀點看待問題,為發展留下余地。
“可逆性”原則是動態保護觀的最好體現。即在還不能夠肯定現今所實施的保護方法和所采取的保護措施是最科學最有效的時侯,應當采用最少干預與最簡單的加固措施,以為今后的發展留有余地。例如,對考古發掘后的遺址,如果沒有恰當的保護措施,就應當盡少地發掘和展示。
五、歷史文化遺產的合理再利用
1.遺產保護與現代化建設的關系
如何處理好城市現代化建設和文物遺產保護之間的關系,也是遺產地面臨的普遍問題。現在很多地方出現了重申報輕保護的現象,還有一些地方把世界遺產當作發展經濟的“金礦”,進行掠奪性開采和利用,結果使“遺產”受到傷害,甚至導致不可修復的破壞。不少地方政府、房地產開發商等以“現代化”建設等名義,大興土木,大毀古建,甚至置國家文物保護法律于不顧,將已明確劃定的文物保護單位夷為平地。還有的只是象征性地保護一部分,拆毀或改建大部分。有的則將文物古跡拆毀后在異地重建,實行所謂的“異地保護”。
文物保護與城市現代化建設之間,并沒有不可調和的矛盾,關鍵在于如何科學合理地布局。據英國文物建筑學會的統計,20世紀70年代舊區改造所破壞的具有文物性質的建筑竟比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炮火摧毀的還要多。中國文物保護界也有類似說法,即中國改革開放20年來以建設的名義對舊城的破壞超過了以往100年。
意大利、西班牙、法國是文化遺產大國,其成功的經驗值得借鑒。歐洲城市大多規劃設計科學,布局合理,古代建筑、文物古跡與現代化建筑渾然天成,整個城市既是美麗的花園,又是一個別致的“大博物館”。這自然與其現代化進程和社會大環境密不可分,也與文物保護的理念息息相關。法國普羅萬小城位于巴黎以東80公里處,11—13世紀曾是歐洲商旅往來于北海與地中海城市間的必經之地。如今,這座小城從整體布局到每個建筑的風格,都保持著中世紀歐洲古城的濃厚韻味。所以說,文物保護與城市發展并不矛盾。
2.正確發揮文化遺產在現代社會中的積極作用
(1)歷史例證。這是作為文化遺產首先要發揮的作用。文化遺產不僅可以證明歷史,而且可以補充歷史、修正歷史,甚至可以成為一部實物的歷史,包括各種歷史的例證,如社會發展史、科學技術史、文化藝術史和各門專史。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文物保存門類豐富是一個很大的優勢,文化遺產在這方面能起很大的作用。
(2)科學研究參考。我國許多文化遺產蘊藏著許多科學技術的成果,有些東西今天還有重大的現實價值,如天文、冶煉、化學、水利等,都是值得研究并加以應用的。
(3)實物教材。中華民族是一個勤勞勇敢而又富有革命傳統的民族,在許多文化遺產中凝聚著先輩們艱苦奮斗、克服困難的精神和聰明智慧。這些文化遺產正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歷史唯物主義教育、科普教育等的生動教材]。由于文化遺產是實物例證,借此進行形象化教學,收效更大。
(4)創新借鑒。改革創新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從歷代留存的文化遺產上也證明了這一點。但是憑空的創新也是沒有的,文學藝術、科學技術都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發展的。文化遺產在這方面可以為改革創新提供實物的、形象的借鑒。
(5)文娛欣賞。有許多文化遺產本身就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能給人們以美的享受,陶冶精神情操,提高文化素質。
(6)旅游參觀。文物古跡是旅游參觀的重要對象,是發展中國式旅游的優勢。萬里長城、故宮、十三陵、云岡、龍門、敦煌、秦始皇兵馬俑等都是旅游的熱點。
在此以名人故居的保護與利用為例,其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從目前我國名人故居的規模、建筑風格等因素看,一些規模較大或建筑形式非常獨特的名人故居適合開發成旅游景觀。如杭州清代巨商胡雪巖故居,占地面積0.67公頃,故居建筑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修復開放兩年來游人如織,成為當地的一大新景觀。一些瀕臨風景名勝區的故居,也可以修復作為景區的一處景點對外開放。但大多數名人故居坐落于老城區的街巷民里,建筑形式與其所生活時代的民居并無大異,曲徑通幽,交通不便,游人難免稀少,這時可根據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形式。一些在國內、國際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名人故居可以改建為紀念館、紀念地、研究學會等,舉辦與名人有關的展覽、學術講座等活動,吸引一批研究學者群體;一些位于居民小區內的名人故居,可以結合社區文化建設,將其建成針對不同層面讀者的圖書館、閱覽室等,為社區居民提供文化服務,也可供游人參觀、休息、閱讀;一些位于老城觀光旅游區的故居,可以在室內進行適當改造供居民居住,居民可以搞一些經營活動。如云南麗江古城、安徽宏村古民居村落,游人自由出入,參觀游覽與居民生活兩不誤。或者,將一些名人故居進行修繕后由原住戶居住,政府給予適當補助,住戶不得隨意改變故居的外貌、內部結構等,也不失為一種很好的保護辦法。又如,為使世界文化遺產平遙古城得到有效保護,山西平遙縣將在四年內從古城遷出兩萬多居民,古城內所有單位將搬遷出城,城內人口減少到兩萬人,生活中心區也移至城外。有關專家指出,和其他地方的移民不同,這是我國為保護世界遺產首次大規模遷移城鎮居民。目前,僅有2.25平方公里的平遙古城雖歷經滄桑卻保存完好,向人們展示出一幅明清時期文化、社會、經濟及宗教發展的完整畫卷。同時,長期以來困擾著人們的文物保護和經濟發展、公民生存發展權之間的各種復雜而尖銳的矛盾,從中得到了解決。類似的例子還有麗江古城的保護,同樣采取了“保護古城、另辟新城”的模式,今日的麗江已經成為了中國歷史文化遺產地的一個標牌,在中國所有的歷史文化名城里,它的保護和發展是做得最好的,我們更希望它通過自我完善,成為中國乃至世界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一個經典之作。
篇2
論文關鍵詞:生產方式演進過程變革影響
生產方式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但它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隨著人類社會的變遷而發展。在社會的發展歷程中,人們在各個時代的不同的生產活動都形成了與該時代相適應的獨特的生產方式。上世紀中葉發生的信息技術革命使人類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信息技術和設備開始廣泛應用,促使人類社會向信息社會邁進。與此相適應,信息社會的生產方式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給我們的社會帶來了更加深刻的影響。
一、生產方式的演進過程
生產方式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統一體。但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在生產方式內的統一不是平靜的,而是處于不斷的矛盾運動之中,二者的矛盾運動使生產方式不斷的新陳代謝,在每一個時代都表現出不同的歷史特點。迄今為止人類社會已經經歷了漁獵社會、農業社會、工業社會三種形態生產方式的依次更替,正向信息社會邁進。
漁獵社會的生產方式。漁獵社會是人類剛剛從動物界分化出來的時期,大約一萬年以前的所有歷史都屬于這個時期。當時,科學技術尚處于萌芽狀態,人們制造和使用工具受到極大的限制,使用的大多是打磨粗糙的石器工具,以利用自然為主,通過采集果實、捕魚、打獵等生產活動獲取維持生存的食物。在這種生產力水平相當落后的情況下,單靠一個人的力量在當時惡劣的自然環境中很難存活下去,人們不得不以群居的方式生活,并以群體活動的方式進行生產實踐。
農業社會的生產方式。農業文明的興起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第一次轉折。科學技術開始產生并逐漸形成,定居的村莊漸漸星羅棋布蔓延開來,人們使用畜拉的耕犁、鐵鍬、金屬鐮刀、木耙等工具在土地上勞作,開始了新的生活和生產方式,其特有的標志就是動物的馴養,繁殖和植物的種植。在農業社會中,絕大多數人都是從事這種田間勞作的農民,“他們的生活僅是以糊口、茍延生命和供他們的主人尋歡作樂而已。沒有長期儲備糧食的設備,沒有把產品運往遠處市場必不可少的道路。”因此,農業社會是一個自給自足的生產和消費融為一體的社會。
工業社會的生產方式。18世紀60年代蒸汽機的發明和廣泛應用,拉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建立起了機器生產的工廠制度,形成了以機器為主的大工業生產體系,煤、石油、天然氣等不能再生的化石燃料成為社會的主要能源,動力逐步代替人力和畜力,人類社會進入工業社會時代。在這個時期,人們的生產不再僅僅是為了自己享用,更多的是為了出售,人類歷史上首次出現了大規模的銷售系統和大規模的商業體系,從而打破了農業社會生產與消費的統一,實現了生產和消費的分裂。
工業社會的發展和文明為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的轉換奠定了基礎。20多年以前,未來學家們曾猜測工業社會將向信息社會轉換,現在,這一猜測正在成為現實,社會信息化正在以人們預料不到的范圍、規模和速度向前推進,引起了社會方方面面的變化,其中包括生產方式的變革。
二、信息化進程中生產方式的變革
不同時代生產方式的變化和特點主要表現在它的各構成要素上。要了解信息化進程中生產方式的變革,我們就應從現代生產力的構成要素和和生產關系的各環節入手。具體說來,主要表現在:
1、信息化進程中生產力的變革
以腦力勞動為主、從事信息活動的人是社會的主要勞動者。在生產活動中勞動者既要支出體力,也要支出智力。在不同時代,因為科技和生產力的發展水平不同,人們體力和智力支出的比例是不同的。在農業社會乃至以前的時間段里,科技發展水平決定了生產力對勞動者的素質要求主要是體力型的,人們的勞動支出以體力為主;工業社會科學技術水平明顯提高,人們先后發明了蒸汽機、內燃機、電動機等動力機械,進入機械化大生產階段,在這一階段,生產力所要求的勞動者素質是腦體并用型的;隨著信息技術革命的推進,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大大加強,信息產業成為信息社會發展的主導產業,需要有大量的勞動者從事與信息有關的工作,這就使工業社會延續下來的就業結構發生了顯著變化,人們的勞動支出逐漸轉向以腦力支出為主。
由電子計算機控制的智能化、網絡化的智能機器體系成為人們的主要生產工具。人類使用的勞動資料,已經經歷了簡單工具和機器體系為標志的兩個階段,其中,簡單工具在工業革命以后被機器所代替。在人類進入信息時代以后,人們將會逐步用智能機代替工業時代的機器體系。智能機是具有人的部分智能的工具系統,它的使用不僅擴展了人們的體力,而且也擴展了人們的部分腦力,使勞動者更輕松、更準確地完成工作。
作為社會經濟發展的戰略性資源的信息成為人們的主要勞動對象之一。資源是人類生產的勞動對象,人們對其進行開發和利用的范圍是伴隨著生產的發展而不斷擴大的。在漁獵社會中,可再生的野生動植物是最重要的資源;到了農業社會,土地成為為人類提供生存資料的第一資源;發展到工業社會,因為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可利用的資源的范圍達到了有史以來的最高峰,煤、石油、天然氣得到了廣泛開發,但這些資源都是非再生性資源,過度開采會造成生態失衡等惡劣后果;隨著信息技術革命的推進,人類對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從空中到地下,從宇宙到海洋,從無機到有機,無所不及,這些資源中就包括信息資源。在信息時代,它雖然不是唯一的資源,但卻是最重要的資源,將會引起越來越多的人投身信息事業。
作為現代科技革命的標志和核心的信息科學技術成為核心技術。在人類歷史上,20世紀以來的科學技術是空前發達和最為輝煌的,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技術等高科技群體不斷涌現。在這些高科技群體中,任何高科技的發展不能不依靠于以計算機和通信技術為核心的、非凡是以網絡為標志的現代信息科學技術,因此,信息科學技術已經成為信息時代的核心技術和現代生產力發展的主導因素,它廣泛滲透到生產力的其他諸要素中,促進經濟增長。
2、信息化進程中生產方式的變革
生產上。使用機械化設備在流水線上進行的大規模集中化生產將逐步轉變為使用智能化工具的適度規模的個性化生產。工業社會生產中利用的機器體系是依照決定性原理進行機械動作的裝置,它們不會自動控制和調節,缺乏靈活性,這樣的特點需要勞動者在生產過程中進行監控和操作,以彌補機器體系的不足,這就決定了工業社會的生產必須把成千上萬的工人集中到工廠里,在生產流水線上按照一個固定的模子大規模生產出單一品種的產品。這種生產雖然成本低,但卻滿足不了人們的日益多樣化的需求。信息時代人們在生產中廣泛利用計算機這種智能工具,它“可以通過自動控制和調節隨時改變機器的行為模式,從而改變產品的款式”,同樣一套制造系統可以靈活的生產各種產品。這種生產所生產的產品批量小,品種多,更適合多樣化的需求。
分配上。信息將越來越多的介入到未來的產品分配之中,并將逐步成為占主導地位的財富分配的依據。進入信息時代,信息的價值驟然上升,在社會生產過程中越來越顯示出其決定性的先導作用。因此,未來財富的分配方式將趨向于注重信息要素,信息和信息技術的所有者將取代資本家成為社會階層的最富有者。
交換上。計算機和多媒體網絡技術產生之后在商業領域很快得到了應用和推廣,并開始逐漸進入家庭,為改變傳統的交換方式奠定了技術基礎,使新型的市場交換的方式和手段呈現出信息化的特征。尤其是在信息高速公路建成之后,商店銷售系統、銀行電子轉帳系統和家庭中的計算機終端、電視、電話就可以連成一個互動的網絡,人們坐在家里就可以自由選購商品。
消費上。信息時代將開始彌補有史以來生產者和消費者相分裂的狀況,出現生產者和消費者合二為一的趨勢。農業社會里絕大多數人消費的只是他們自己所生產的東西,他們既不是通常意義上的生產者,也不是一般所認為的消費者。他們可以稱之為“產消者”。工業革命把社會一分為二,導致了我們現在所謂的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出現。到了信息時代,信息網絡技術的推廣使消費方式發生了深刻的變革,消費者與企業、與商場發生了一種互動關系,在這種關系中,消費者通過網絡把自己喜歡的商品信息輸送給廠商。結果就是消費者與生產者之間的界限變得模糊,消費者實際上是參與了商品的設計和制作。
三、信息化進程中生產方式的變革給社會帶來的影響
生產方式與社會發展的關系是相互的,生產方式的變化反過來也會給信息化進程中社會的發展帶來的一定的影響。
1、信息化進程中生產方式的變革給人類社會帶來積極的影響
有利于提高勞動生產率,節約人力物力。隨著社會信息化的推進,信息技術廣泛滲透到生產方式的各實體要素中,使現代勞動者在生產過程中通過通信、控制、顯示系統等信息技術把自己的要求自動、準確、快速地作用于勞動對象,不僅解放了勞動者的體力,加快了生產產品的速度,而且提高了加工的精確度和準確度,減少了生產過程中由于偶然因素引起的產品質量問題,降低了生產成本。
人類勞動的徹底解放提供了手段,有利于人的全面發展。馬克思指出:“只有在現實世界中并使用現實的手段才能實現真正的解放。”信息技術和信息設備廣泛到社會的各個領域,正是給人類實現勞動解放提供了“現實的手段”,機器人已經不再僅僅做險活、臟活,而且開始進入技術熟練工人和非熟練工人的勞動市場,擴大了人的體力,使人類擺脫了又臟又累的體力勞動;隨著人工智能的進一步發展,人類又把一些繁重的腦力工作交給智能機去處理,擴大了人的腦力,使人們從那些繁重又繁瑣的勞動中解放出來,邁出了勞動解放道路上的第一步。
有利于保護自然生態環境。新的生產方式使生產從注重物質投入轉向注重知識、信息投入,這在很大程度上避開了工業社會對物質和能量的大量消耗,緩解了社會的資源和環境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環境保護。
2、信息化進程中生產方式的變革給社會帶來的消極影響
⑴失業問題較難解決。信息化進程中崛起的信息產業,給勞動者造就了很多就業機會。但是信息化設備的自動處理功能取代了部分人力,這也導致從傳統產業部門釋放出來的低文化素質的人力資源在一定時期內會相對過剩。
⑵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疏遠。智能化、網絡化的計算機控制系統雖然使人們的生產活動突破物理時空限制的同時,使以前因為這些限制無法建立的關系得以形成,但它也讓人們為之付出了代價——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疏遠。當前,在一些信息技術和信息設備發達的國家,利用互聯網在家辦公成為兼顧工作和家庭、保持工作柔性和節約辦公成本的方法,但是僅僅使用電子聯系難以構筑足夠的達到默契合作的信任,所以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如何來協調好人們之間的關系。
篇3
關鍵詞:大理;非物質文化遺產;視覺傳播
中圖分類號: G24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1069(2016)29-100-2
0 引言
視覺傳播指通過影像符號、形態和行為達到一定目的信息傳播,包括廣告、海報、現場環境、印刷物插圖、電影、電視、網絡視頻、攝影、形象設計、體育運動的視覺表演等。
大理州特有的文化生態滋養著極其豐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傳統口頭文學、美術、書法、音樂、舞蹈、戲劇、曲藝、雜技、技藝、醫藥、歷法、禮儀、節慶、體育、游藝等。傳播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生俱來的內在屬性,又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延續下去的必然要求。
1 大理白族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影視傳播
在影視傳播方面,中央電視臺多次專題報道云龍吹吹腔活動情況,并拍攝了南澗跳菜宣傳片,大理電視臺《大理講壇》《大本曲》《身邊》等欄目也將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重要內容來策劃。這是值得提倡的,因為以電視為代表的視覺媒介的優勢是視聽兼備,圖聲并茂,生動、形象、逼真、感染力強;視覺欣賞符合不同社會群體的信息接收習慣,超越空間距離,傳播的即時效果明顯。
在音像出版方面,大理白族自治州建州五十周年之際,出版了《影像大理――大理優秀電視節目薈萃》,其中收錄了《藝苑風景線?走進大理三月街》《開心辭典》節目――來自全國東南西北中不同城市的五朵金花,在蒼山洱海間進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競賽。這些節目都為大理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發揮了作用。
近年來頗有影響力的傳播方式還有2009年9月“中國白族百村百人”大型影像工程,其目的是了解白族群眾的生活現狀,也為了弘揚大理的歷史、民族文化。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共拍攝了15011 個白族村落的照片3萬多張,收集整理有關文字資料30萬字,出版了文配圖作品《中國白族村落》《中國白族群像》,生動地展示了各地白族村落的人物群像、他們的生產生活的真實瞬間、當地獨特的自然風光、悠久的歷史文化和迷人的民族風情。
不過,這些內容被整合進了對大理文化的統一介紹的結構中,沒有單獨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作專門宣傳,就不能突出其地位和價值,就容易淹沒在大理文化的宏觀背景中。
2 大理州非物質文化遺產演藝傳播
經過幾年的發展,文化產業培植初見成效,培育了一批骨干文化企業,大理古玩城建成投入使用,大型實景演出《希夷之大理》登臺亮相,2010年在天津召開的文化部第四批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命名授牌大會上,大理州以大型歌舞《蝴蝶之夢》為主營業務的大理風花雪月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被命名為“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這是全省唯一一家國家級的文化產業示范基地。[1]
多年來,白劇藝術精品創作在全國戲劇舞臺出彩奪目,從《紅色三弦》到《望夫云》《阿蓋公主》到近年創作的《情暖蒼山》《白潔圣妃》《洱海花》《鄉村醫生》等一系列精品劇目獲梅花獎、群星獎、山花獎等國家級獎項50個,省級獎200余個。文藝團體堅持送戲下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廣場文化活動蓬勃開展,農村文藝隊伍廣泛開展活動,極大地活躍和繁榮了城鄉群眾文化。[1]
3 大理州非物質文化遺產會展傳播
會展是組織通過運用各種傳播媒介,以直觀物品陳列來展現組織成果、風貌、專利、產品的一種有組織的集中展示活動。視覺信息、聽覺信息、觸覺信息、嗅覺信息、味覺
信息等,可以使參展者深受感染,發揮整合傳播的力量。其特點是傳播方與接收方直接接觸,使其更具有直觀真實性。[2]
大理國際會展中心、大理國際會議中心、大理州體育館、大理州全民健身活動中心等會展場館具備一定規模。政府高度重視節慶文化展覽,專門設立節慶文化活動領導管理機構。目前大理州會展業在三月街節慶、茶花蘭花博覽會、開海節等地方民族文化展覽方面取得了學界、社會的認知和認可。
歷年提出的“生態?人文,盛世?和諧”“以生態文明為本,以歷史文化為魂”“大理――攝影天堂、創意之都、精神家園、旅游勝地”“影像看世界,典藏看大理”等主題和理念,吸引了國內外很多頂級一線攝影畫廊前來參展,并進行典藏交易和攝影作品集交換活動。活動豐富,除了攝影講座、媒體培訓、手機攝影大賽等活動外,最值得一提的是《繞三靈?本主祭》大型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和“地道云南杯非物質文化遺產攝影大賽”,一些以大理白族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為內容及主題的作品參展并獲獎,配合大理洱海開海節開幕系列活動,展示了大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震撼力,全方位、多角度地提供了大理豐富的人文攝影素材,激發了藝術家的創作靈感,在活動過程中更好地感受大理、聚焦大理、宣傳大理,其影響范圍之廣和影響力量之大不言而喻,無疑會為傳播大理白族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發揮巨大作用。
4 文化空間的傳播作用
大理州堅持打造“南詔古都、文獻名邦、妙香佛國、風花雪月、洱海漁歌、創意之都、精神家園”等系列文化旅游品牌,推動文化與旅游產業協調發展。確立了“生態為本、文化為魂”的旅游二次創業總體思路,為文化建設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空間。同時,加強節慶文化建設,辦好三月街民族節、洱海開海節、中國漾滇核桃節、大理國際影會、南詔文化節等特色文化旅游活動,促進了民族文化與旅游產業發展的有機融合。
演藝活動、會展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的作用,不只是因為它們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的重要平臺,還因為這些展示活動創造的空間帶給觀眾的獨特體驗。展區特點鮮明突出,既符合國際化影展的布展要求,同時也突出了大理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館也是文化空間的一種。其傳播功能顯而易見。2012年12月30日,位于大理市古城玉洱路“蔣公祠”內的大理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正式開館,標志著云南省有了第一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專題博物館,并成為新的旅游景區,給本地人和游客增加了一個了解大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窗口。
“蔣公祠”是大理古城內保存最完好、最具白族建筑藝術代表性的清代祠堂建筑群。博物館以大理州境內具有代表性的國家、省、州、縣(市)四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以及傳承人展示為主題,以生態博物館建設理念為指導,集展覽、收藏、研究、文化體驗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特色工藝品展銷為一體,共收集了535件非遺展品。博物館設有5個固定陳列廳,展示了大理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作品,同時還設有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展演臺、非物質文化遺產工藝品和大理土特產展銷區,以挖掘、保護、傳承、弘揚為宗旨,通過展板介紹、圖片介紹、實物、雕塑、影像、活態展演及互動等多種方式,生動、逼真地展示大理非物質文化遺產。為研究傳承大理非物質文化遺產提供了基地,為海內外游客了解大理開啟了窗口。
參 考 文 獻
篇4
關鍵詞:文化創意產業 發展現狀 有效途徑
近幾年來,唐山市在文化創意產業的競爭中,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然存在著很多的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必須以開放和包容的態度,廣泛吸納人民大眾的意見,深化人民群眾、團體組織及各個企業等對地方文化的喜愛與關心,形成民間與政府同心一體,使其共同推動城市文化創意產業的進步與發展。在我市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與進步中,更急需各種各樣的人才,這就需要高職院校培養出創新型的高技能人才。
一、國內外文化創意產業發展
發達國家在經濟轉型過程中的產物之一即是文化創意產業,由于文化創意產業的高附加值及其可持續發展性,就業機會的增長速度已經受到世界上更多的國家的重視,也已經成為更多的國家和地區的發展策略,還有的國家提出了要通過文化立國、文化強國,這就使得文化創意產業成為了我們當今這個創意時代,世界經濟中最具活力的朝陽行業之一。對唐山市來說,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已經受到了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我們借鑒其它國家的成功經驗,并通過打造更加完善的法制環境,同時打造一個良好的市場環境,來吸引各級各類創新型人才等,能夠提高我市文化創意產業的有效競爭力。面臨世界金融危機,法國仍然保持了對文化創意產業的高投入。英國是世界上的首個提出了文化創意產業這種想法的國家,到目前為止,文化創意產業的增長速度是整個英國國民經濟增長速度的2倍,英國的文化創意產業在英國的國內生產總值中所占的比例已經達到了8.2%。同時英國也是世界上首個用政府政策來支持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國家。現在,在英國吸納的就業人數比例超過了英國就業人口總數的8%,與文化創意產業的相關企業也已超過了15萬個。目前,倫敦的文化創意產業每年產值達到了210億英鎊,成為了倫敦的第二大支柱產業。法國經濟刺激的計劃中,在文化創意產業中大約投入了1億歐元。
在我國,文化創意產業也同樣受到了高度重視,文化創意產業有時也與文化產業混用,兩者并沒有嚴格的區分。同志在1997年5月26日的《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就提出了要“積極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我國的經濟學家們也早就指出,創意產業是推動國家經濟增長的源動力。當地政府有效政策的大力支持將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提升到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高度。
盡管我國也遭到了2008年金融海嘯的襲擊,使我國許多方面都受到了影響,但是我國的文化創意產業卻達到了增加值7 630億元,占同期GDP的2.43%。這些都體現了我國政府對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高度重視,我國的文化創意產業也因此迅速發展起來。
二、提升唐山文化創意產業競爭力的有效途徑
(一)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政府的有效政策對城市文化創意產業建設的引導和扶持是非常必要的。地方政府要積極地支持、培養新生的文化創意產業企業,充分發揮指引作用,創立唐山工業遺產創意的相關專項資金,在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打造過程中重視各種功能平臺的建立,從而為那些在文化創意企業中更具有發展潛力的,提供必要的物質支持和發展的空間,同時引領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促使文化創意產業向整體式發展,并針對不同的文化創意產業的特點,提供更加專業化的服務,最終實現地方文化創意產業的集聚和升級的目標。建立唐山文化創意企業工作數據庫,隨時發現并解決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加強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預警、分析工作。
(二)培養和引進創新型人才
高素質的創新型人才是文化創意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而吸引這樣的人才有兩大有效途徑:一是引進人才,即從國內外引進創新型人才。二是培養人才,即可派高素質的文化創意相關人員去國內外培訓,從而提升其文化創意技術、能力及綜合素質。另外就要充分利用高校資源,充分加強我市職業技術院校的文化產業院系,支持學院文化產業研究基地的建設,鼓勵培養創新型人才、設計人才、策劃人才、管理人才等等。培養出能夠將文化創意作品產業化和市場化的人才,如傳媒中介人、制作人、文化公司經理、藝術經紀人等等。從而將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與創新型人才的培育引進機制緊密地聯系起來。
(三)加強對文化創意產業的保護意識
文化創意產業作為包含了一定的知識產權的創造性產品和服務的生產、擴散、聚合體系,已經成為世界經濟和現代化產業發展中的一個亮點。文化創意產業的核心內容就是創新活動,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關鍵之一是對文化創意產業保護的加強,因此要實現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的促進作用,加強人們對文化創意產業的保護意識是必不可少的。
(四)積極開展對外交流
健全文化創意產業的外貿政策法律體系,貫徹對外開放的戰略。通過簡化產品的出口手續,鼓勵國內文化創意產品出去參與國際競爭。
對于我市來說,提升文化創意產業的綜合競爭力,需要各個部門、各個產業之間的團結合作、合理分配,才能完成這個艱巨的任務。
參考文獻:
[1]花建等.文化產業競爭力[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5.
篇5
論文關鍵詞:地方高校,非物質文化遺產,優勢,保護
2003年10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通過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作了界定:“‘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各個群體和團體隨著其所處環境、與自然界的相互關系和歷史條件的變化不斷使這種代代相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創新,同時使他們自己具有一種認同感和歷史感,從而促進了文化多樣性和人類的創造力。”[1]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擁有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對于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該如何保護及利用,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新課題。我國政府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高度重視,全國各地貫徹落實國家“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指導方針,保護與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工作如火如荼地開展實施。而地方高等院校以服務地方文化、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為辦學宗旨,在這個新課題上應該當仁不讓,擔起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弘揚、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時代重任。教育部副部長章新勝曾說:“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現狀是緊迫的,而高校在信息型實踐與社會參與中具有很大的潛力,希望各地高校積極參與到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的事業中,發揮大學在國家文化遺產保護中的信息職能、人才培養和培訓以及重要的文化發展創新作用。”[2]那么,地方高校在保護工作中究竟有哪些得天獨厚的優勢?高校應如何充分發揮優勢,推動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開展呢?
一、地方高校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的優勢
(一)人才培養優勢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最大特點是它的存在方式是活態的人文歷史論文,文化形式與文化空間只有在傳承發展中才能保證其鮮活的生命力。”[3]根據這一特點,要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除了進行全面的普查、搜集、記錄、整理之外,還應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發展。而高校匯集了大批的青年學生,他們是傳承與創造發展的主體。大學生在求學期間接觸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相關知識,有助于培養他們對于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熱情,提高他們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和從事保護工作的能力。這些影響是深刻持久的。學生在畢業后也有可能選擇從事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從而更好地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事業添磚加瓦。而在涉及到如何培養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業人才的問題時,一般可以通過如下形式:其一,設置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業或在相近專業開設非物質文化遺產模塊課程,培養能夠傳承和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專業人才;其二,開設相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選修課。
另外,高校師資力量雄厚,擁有豐富的智力資源,可以為當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提供專業指導,同時也可以為高素質的人才培養提供智力支持。專業教師可以組織廣大的學生到民間采風,積極調研,參與項目研究。在鍛煉學生能力的同時也讓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保護。
(二)信息資源優勢
信息同能源、材料并列為當今世界三大資源。在信息爆炸的年代,信息資源的掌握和利用是極其重要的。而高校在這方面具有相當大的優勢:圖書館是大學校園的信息中心,信息資源數量龐大,種類繁多,傳播方式也多種多樣。除了傳統的文獻資源、數據庫和電子出版物等現實館藏外,還有虛擬館藏,可以通過計算機系統及通訊設備共享館外大量的信息資源。高校圖書館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具有教育引導、文化熏陶等功能。另外,圖書館擁有的場地、設備和專業的人員,可以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工作中提供展示、宣傳的平臺。
(三)科研創新優勢
高校是人類文化遺產的傳習地,也是高素質人才的云集之地,長期以來在對民族傳統文化的研究上走在前面,起步較早。高校有志于民族文化研究的學者一直筆耕不輟,申報科研項目,積極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上作努力,出版了大量的研究成果。這是其他部門難以媲美的。高校對外的文化交流也日益頻繁,各高校間也互相配合,資源共享人文歷史論文,這樣,無形中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發展搭建了更加廣闊的平臺。
地方高校經費穩定,組織有序,往往是一個地方的文化中心,具有其它部門不可替代的凝聚力和影響力。在調動學校內部各方面力量,爭取社會各界的支持,舉辦學術研討會,設立研究機構,創辦刊物展示研究成果,組織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活動有一定的優勢。
二、充分發揮優勢,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開展
潮州素有“海濱鄒魯”的美稱,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積淀,同時也培育了絢麗多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潮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按照級別,已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2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4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8項。潮州市可以說是一個非物質文化遺產較多的城市。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國歷史的見證和中華文化的載體,也是潮文化的靈魂。潮州的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有:潮州音樂、潮劇、潮繡、潮州木雕、潮州歌冊、潮州菜烹飪技藝、潮州鐵枝木偶戲、楓溪瓷燒制技藝、茶藝、潮州剪紙……,涉及傳統音樂、傳統戲劇、曲藝、傳統美術、傳統技藝、民俗等,種類繁多。但是,大多數項目后繼乏人,保護和傳承工作日益緊迫。韓山師范學院是潮州市的一所高等師范院校,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擁有其它部門不可比擬的優勢,作者擬以此高校為例,談談具體的做法。
(一)設置相關專業,培養專業人才
韓山師范學院于2011年設置了四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業:陶瓷藝術設計(楓溪瓷燒制技藝)、雕塑藝術設計(潮州木雕)、服裝設計(潮繡)、烹飪工藝與營養(潮州菜烹飪技藝)。其中前三個是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項目,最后一個是入選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項目。專業的設置以充分的調研論證為基礎,針對潮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業人才缺乏的狀況,學院在師資力量充足、各種條件都已成熟的情況下申報設置這幾個專業,并形成“潮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業人才‘3+2+2’職業技術教育體系構建方案”申報廣東省教育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已獲廣東省教育廳批準。韓山師范學院根據社會需求設置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業的舉措,不僅是為自身尋求可持續發展的有效嘗試,也是培養專業人才,推動地方文化產業人文歷史論文,探索使高校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優勢得到最佳發揮的有效途徑。
(二)開設相關課程,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韓山師范學院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教育意義,很早就開設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類的課程。例如,美術學專業開設《潮州剪紙》、《潮州木雕》等課程;音樂學專業開設《潮州音樂》、《潮劇欣賞》等課程;烹飪工藝與營養專業開設《潮菜制作技術》、《潮州小吃》、《潮州茶文化》等課程;同時還開設《潮汕歷史文化》、《潮汕民俗研究》等校性選修課。這些課程的開設大受學生歡迎。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勞動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實踐中集體創造并傳承下來的,是中華民族的一筆珍貴的精神財富,也是民族生命力、創造力的集中體現。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教育納入課程體系,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手段。將有助于培養學生對地域歷史文化和地方經濟建設的興趣,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激發創新意識,從而為培育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打下堅實的文化基礎,使人才培養質量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三)建立研究機構,大力爭取政府支持
1991年,韓山師范學院中文系設立“潮汕文化研究室”,后更名為“潮汕文化研究中心”。2002年,在原有基礎上設立“潮學研究所”,定位為學校直屬科研機構。2008年,學校與潮州市政府合作成立市校共建了“潮學研究院”,并與潮汕歷史文化研究中心(于1991年8月創建的涵蓋汕頭、潮州、揭陽三市的民間學術團體)合辦了大型學術刊物——《潮學研究》。可以說,韓山師范學院在潮汕文化研究上一直走在前列,尤其是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及傳承方面。主要有:一批有志于民族文化研究的學者積極申報課題,如《潮汕民間剪紙的普查和搶救》、《地域文化與潮州民間剪紙》、《正字戲文獻搶救、整理及研究》等,孜孜不倦地從事潮汕民間剪紙、正字戲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調查、搶救和研究工作,并出色完成課題研究,出版發表了大批相關的論文及著作;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來校講學,舉辦或參與國際性的學術研討會,積極與國內外的同行進行交流。例如:2003年與中山大學歷史人類學研究中心、香港科技大學華南研究中心、香港大學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聯合舉辦了“歷史人類學講座系列”;2006年與中山大學歷史人類學研究中心聯合舉辦了“中國地方史國際學術研討會”,等等。幾十年來,韓山師范學院以“潤物細無聲”的春雨精神,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不斷向前發展。
(四)發揮社團作用,傳承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韓山師范學院的社團文化豐富多彩,具有獨特的地方特色,有些已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保護的重要陣地。于1987年創建的潮風學社,是韓山師范學院歷史最為悠久的社團之一,經常組織社員開展民俗采風、義教、民俗征文比賽等活動人文歷史論文,為韓師學子提供一個了解、學習、研究潮汕歷史文化的平臺;茶藝表演隊成立于2008年,社團雖然年輕,但是表現不俗。2010年,我院茶藝表演隊在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潮州工夫茶”傳承人葉漢鐘老師的帶領下,在亞運會、亞殘運會上為世界各地來賓表演了潮州工夫茶、茶藝服務等,展現了傳統潮州工夫茶的魅力; “卡通潮劇”是韓山師范學院2005年立項的科研課題項目,它將潮劇與動漫完美結合,為潮劇注入新的活力,讓更多青少年了解潮劇,喜愛潮劇。后在此基礎上成立潮動畫工作室,現在仍孜孜不倦地為潮劇和潮州童謠的傳播作努力。
總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韓山師范學院作為潮州市的一所高等師范院校,辦學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應該主動擔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的義務,不遺余力地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奉獻力量,同時,也不斷地在此過程中構建自己獨特的文化個性,彰顯百年院校的魅力。
Local Universities and the Protecting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akeHanshan Normal Universityfor Example
ZHENG Jing-jing ,Huang Jing-zhong
Abstract: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witnesses the history of ourcountry and contains Chinese culture, however, the protecting and passing down of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has been urgent increasingly. Local universities areincomparable with any other departments in the protecting and passing down of intangiblecultural
heritage. The writer try to take Hanshan Normal University for example and probe into how local universities doing to promote the protecting andpassing down of loc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local universities; intangiblecultural heritage; advantages;protection
參考文獻:
[1]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EB/OL]·
unesdoc.unesco.org/images/0013/001325/132540c.pdf
篇6
歷史文化遺產
利用
論文摘要:歷史文化遺產是一種具有重要價值的文化資源,保護與利用得好,可以為本地區帶來源源不斷的旅游收入.并帶動相關產業發展。本文從遼西地區歷史文化遺產的現狀出發,闡述了利用歷史文化遺產的原則。并在此基礎上,闡述了如何利用好遼西地區歷史文化遺產。
對于歷史文化遺產來說,合理的利用既是保護,也是促進傳承。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許多歷史文化遺產在大力開發旅游的浪潮中被摧毀,利用和保護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在發展中保存歷史成為矛盾的焦點,如何對歷史文化遺產進行保護、開發、利用,使保護與旅游開發形成一種共生共存的關系,成為一個巫待解決的問題。對于遼西地區(指位于遼寧遼河平原以西與內蒙古河北接壤的遼寧西部地區。在行政區劃上包含了錦州、朝陽、葫蘆島、阜新、盤錦五座城市)來說,經濟比較落后,更應該加大對歷史文化遺產的研究,使其作為重要的資源,這對加速當地經濟發展,改變當地落后面貌,提高當地人民生活水平,擴大遼西地區知名度,實現遼西地區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遼西地區歷史文化遺產利用的原則
1.保護與利用相結合的原則。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與旅游開發是相互依存的,保護也是發展。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是旅游開發的物質前提,脫離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旅游開發只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而保護的目的并非單純只是為了保護,對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歸根結底是為了更好地開發利用。旅游開發則可以促進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與恢復,為歷史文化遺產的發展贏得資金,形成保護、發展的良性循環機制。遼西地區歷史文化遺產應在遵循嚴格保護原則的前提下,堅持可持續發展理論,進行科學合理的旅游開發,可根據遼西地區歷史文化遺產的類型特點,開發遼西走廊游,以遼塔為地理坐標,以聞名的古建筑為旅游吸引物,讓歷史文化遺產貢獻出應有的力量。
2.文化性原則。歷史文化遺產的利用不能脫離文化這個主題,每項旅游產品的開發都要注重深層次文化內涵的挖掘。經濟持續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持續提高,對文化服務的要求隨之提高,要重現遼西地區的歷史風貌,要重點突出其歷史文脈,保持其文化特色,發展與遼西地區文化特征緊密聯系的旅游產品。特色是旅游業發展的靈魂,失去了特色也就失去了其吸引力的源泉。
3.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公眾參與原則。對于歷史文化遺產的旅游開發,應堅持走“政府主導、企業運作、公眾參與”之路。在遼西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與旅游開發方面,政府已經在資金、法規、制度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發揮了積極的主導作用。今后,政府還要根據歷史文化遺產的現狀,對歷史文化遺產所處的環境加以改善。在對遼西地區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與旅游開發中,政府應注重市場化運作并采取措施調動群眾參一與的積極性。
4.區域利益原則。區域利益原則強調在遺產的保護與開發利用中,要首先給本區域和區域內居民帶來實際的利益,并且把他們的利益放在首要的位置來考慮。這也是“以人為本”理念的體現。因此,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與旅游開發必須充分考慮區域內居民的利益,把居民的意愿和建議納人旅游業發展規劃和政府決策中,使之制度化和法律化,并以區域的整體利益作為衡量和評估旅游開發項目和發展決策的重要標準。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和旅游開發與本區域內的居民的利益息息相關,只有在居民的理解、支持和參與下,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與旅游開發才能順利成功地進行。
二、如何利用好遼西地區歷史文化遺產
1.對遼西地區歷史文化遺產進行規劃,在保護的前提下,發展旅游業,促進經濟發展。遼西地區歷史文化遺產正處于保護開發的初級階段,需要大量的規劃、設計、開發工作,需要各部門的協調和配合。因此遼西地區應在各市政府的領導下,建立適合各市開發與管理的機構,負責、協調、管理各市所有的保護與旅游開發活動,同時應強化市場運作,對各市歷史文化遺產進行項目開發。
(1)朝陽遺產資源豐富,應大力發展文化旅游產業。朝陽共有旅游資源7個主類,15個亞類,34個基本類型,70多個單體資源,以品種多、種類全、品位高、特色強而成為國內同類城市中旅游資源相對豐富的城市。其中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釋迎牟尼、錠光佛舍利,古生物化石,是帶有壟斷性的旅游資源。朝陽可以圍繞牛河梁紅山文化、古生物化石文化、佛教文化和三燕文化進行建設,叫響“東方佛都”、“化石王國”、“文明圣地”、“三燕古都”四大文化品牌,促進旅游業的大發展。朝陽地區史前人類遺址較多,可將牛河梁遺址、東山嘴遺址、鴿子洞遺址、敖包山遺址、安杖子城址、北洞等遺址連成一線,帶領今人去感受古人的文明。另外,在前面所列的遼西地區歷史文化遺產構成分類中,朝陽的每一處古建筑都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都可作為旅游景點,為人們所觀賞、所感悟。
目前,《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旅游景區規劃建議書》已出爐,規劃中指出,在保護遺址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牛河梁遺址廟、壇、家、陶、石、玉等文物古跡資源和自然資源,規劃科學考察園區、中華母祖祭拜圣地園區、紅山文化村落園區、綠色生態園區、休閑娛樂園區,將其建設成為全國唯一的中華母祖祭拜圣地和中華文明起源遺址公園。《建議書》的出爐,標志著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將迎來大力挖掘、保護、發展的新時期,它將成為朝陽文化產業發展中的品牌和亮點。
(2)發揮資源優勢,開發建設好“錦繡之州”。錦州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人杰地靈,且有多處獨具特色的景觀,錦州應把旅游業作為全市經濟的支柱產業加以發展,把錦州建設成為環境優美、交通便捷、設施齊全、服務一流的旅游集散地,并成為旅游產品特色強、品位高、遼西地區旅游中心城市和全國旅游強市。錦州可以重點建立旅游度假區:以渤海灣、筆架山為依托,建立濱海旅游度假區;以醫巫間山為依托,在北鎮建立休閑度假村,讓游人回歸 自然。另外,紅色之旅也是錦州發展旅游的重要項目,可以進一步整合錦州紅色旅游資源,努力建設成為全國紅色旅游的精品工程。
(3)將葫蘆島打造成國家級旅游文化名城。葫蘆島市擁有良好的區位優勢,豐富的文化積淀,完全可以打造成國家級旅游文化名城。葫蘆島可以開展海濱休閑游,依托“海”資源,抓住海濱特色,把市場定位在休閑度假游上;還可以開展以興城古城、文廟、祖氏牌坊等古建筑,以袁崇煥、洪承疇、吳三桂、祖大壽等歷史人物為依托的歷史觀光游、科普教育游,以便切實做好古城、沿海景觀帶的旅游開發工作。
篇7
散落在我國各地的古村落是中國社會歷史發展的見證,承載著我國農耕社會的生態記憶。我國古村落研究始于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特別是2000年徽州村落成為世界文化遺產以來,國內許多學者從建筑藝術、人居空間、歷史文化、社會結構、保護與開發等方面對我國古村落進行了研究。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學者逐漸意識到古村落旅游開發的重要性,包括李艷英的論文《福建南靖縣石橋古村落保護和發展策略研究》,她認為,應深入研究村落的生長記憶、空間形態,從點線面等圖形關系去研究村落的空間構成,并從中挖掘村落建筑特色、空間等內容。事實上,并非任何一個村落都可以稱之為“古村落”的,古村落的“古”,首先,體現在它有五六百年以上的歷史,其次,它應該是具有一定的建筑價值、景觀價值和民俗價值。古村落文化遺產是一個龐大系統的綜合體,包括具有歷史學、人類學、美學、藝術價值的建筑物、遺址和文物等等的總和。
2 古村落文化遺產的構成要素
“古村落是一個功能復合的多文化空間,它承載著生產文化、生活文化和精神文化,也傳遞著歷史文化、地域文化與民族文化,是文化的歷時性、共時性的統一,是物質文化、非物質文化的集合體,也是生產、生活節律活動的承載地”。著名的古村落保護專家馮驥才認為,文化遺產既有物質的部分,也有非物質的部分,古村落就是這種物質與非物質遺產的綜合體,它既包括了以物質形式凝固下來的“軀體”部分,也包含了大量靠人的言行傳承下來的“靈魂”部分。例如,生活的民俗、信仰的民俗、節日的民俗、婚喪嫁娶的民俗,還有各種各樣的民族藝術,這些共同形成了一整套的地方風情。由此可見,古村落文化遺產既包含了具有顯性化特征的物質文化遺產,也包含了隱藏于物質文化遺產之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3 浮梁古村落文化遺產的旅游價值
江西歷史文化悠久,素有“物華天寶、人杰地靈”之譽。而掩蓋在江西景德鎮陶瓷文化光環下的浮梁古村落群不太為人所知,它主要包括瑤里、東埠、勒功、滄溪、江村、嚴臺、磻溪、桃墅村等這些具有相同地域文化背景的古村落。經過千年積淀的浮梁古村落文化遺產類型豐富,包含有多方面的內容,是很有價值的旅游資源。
(1)最具原真性的景觀價值。浮梁古村落歷史悠久,數目眾多。其中,瑤里被列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村”,滄溪村和嚴臺村被列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由于特殊的地理環境,浮梁古村落大多位于四面環山的自然環境中,陸路交通不便,相對閉塞,而昌江及其支流又把古村落和外面的世界緊密聯系起來,從而形成多樣而又統一的自然環境空間布局。浮梁古村落遠離市區,原真性十足。眾多村落選址都依山傍水,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村中一山一石、一橋一水都如同一幅幅山水畫,成為美好的自然景觀。瑤里古時盛產制瓷原料——瓷石和釉料。所以,瑤里人們早在唐代就開始制作瓷器。有“瓷都之源”美稱的瑤里古鎮自古以來以瓷為業,發展了制瓷胎釉原料生產、水道運輸等產業,至今保留了明清時期興起的古碼頭,既有便于人們生活之用的碼頭,也有供瓷業運輸的碼頭,這些都已成為瑤里古鎮的特色旅游風光。此外,浮梁茶文化可追溯到1000多年前的唐朝,至今仍是重要的產茶區。這些茶園和當地的自然人文景觀完美融合,每到采茶之際,茶園都是茶農忙碌的情景,構筑了天人合一的完美景象。
(2)技藝高超的建筑文化價值。游覽浮梁古村落,給人印象最深的是獨特地域文化影響下的徽派建筑群。由于景德鎮地處贛、皖二省交界處,明清時期與徽商貿易往來十分頻繁。因此,浮梁古村落群深受徽派建筑的影響,至今遺留下來的明清時期徽派古建居多,具有馬頭墻、粉墻黛瓦的徽派建筑特色。浮梁古村落現存有大量的公共建筑,包括“一步嶺”、“蜚英坊”等牌樓、“三貢坊”街亭和“嚴溪鎖鑰”、“朝水門樓”、“張水門樓”等門樓、理學祠、敦本堂、程氏宗祠、汪氏宗祠、張氏宗祠等公共宗祠。此外,民居建筑多是院落式建筑,建筑工藝精湛,雕刻技法更是嫻熟。村落建筑中處處可以看到雕刻精美、具有傳統吉祥文化寓意的磚雕、木雕和石雕等,裝飾性強。這些珍貴的建筑遺存反映了浮梁獨具地域性的建筑景觀和歷史風貌,成為浮梁古村落最具價值的旅游資源。
(3)豐厚的民俗文化價值。浮梁古村落內,許多居民仍過著樸素的農家生活,自給自足,多以茶葉為經濟來源,為民俗、茶文化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提供了可能。浮梁古村落文化底蘊豐厚,非物質文化遺產種類頗多,包括優美的民間傳說、保留完整的姓氏族譜、濃厚的景德鎮地方語言、著名的瑤里山歌、采茶歌、婚嫁習俗和節慶風俗等。例如,嚴臺村的村名就有一個傳說。相傳東漢名士莊光因遠離政治,避光武帝名諱,改名為嚴子陵隱居于此,與山水為伴,過著耕讀和富春橋垂釣的生活,古村因此得名嚴溪。嚴臺村在古代是茶葉貿易的中心地段,在景德鎮瓷器藝術土壤中產生的茶文化形成了本地特有的瓷茶文化。其中,“天祥”茶號工夫紅茶曾在1915年美國舊金山召開的太平洋地方博覽會上獲“巴拿馬金質獎章”和獎狀,其制作技藝堪稱一絕,這些具有歷史人文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待深入挖掘。
(4)獨特的茶文化價值。浮梁產茶歷史悠久,可追溯到唐代,是中國名茶和貢茶的重要產地,至今仍是我國重要的產茶區。瑤里鎮被譽為“瓷之源、茶之鄉、林之海”,嚴臺、桃墅和潘溪均也是茶文化資源十分豐富的古村落,生產茶葉的茶園占地面積很大,村民仍在進行茶葉種植和經營。浮梁茶文化影響下的種茶、采茶、品茶等作為特色旅游資源,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從2004至今,景德鎮已在浮梁舉辦了九屆“景德鎮·浮梁茶文化旅游節”,以茶文化為契機,帶動浮梁古村落當地的瓷文化、茶文化、民俗旅游項目的發展。古村落如同一 個博物館,包容性強,旅游價值極高。因此,浮梁古村落的開發勢在必行,目前,瑤里古鎮已形成特色旅游景區。但是,開發的前提是保護,有形的物質文化遺存與具有地域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存共同承載著古村落的歷史記憶,我們只有在保護中適度開發,才能夠保留這優越的自然風光和原真性的生活習俗為我旅游所用。
參考文獻:
WALSH K.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past:Museums and
heritage in the post-modern world.London:Rout-
Ledge,1992.
篇8
論文摘要:如何在當今這個信息爆炸的年代,重新塑造“文化個性”的城市形象是擺在我們面前重要歷史任務。通過對城市中的歷史文化遺產進行分析,能對規劃師進行現代城市的“顯性”設計和恢復城市個性風貌有所啟發和幫助。
1從歷史文化遺產定義談起
首先,我們必須了解歷史文化遺產的定義。顧名思義,它是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人們在改造自然的生產生活實踐中創造的智慧結晶,記載了當時占統治地位的政治思想、主流文化、宗教信仰和審美觀。它不僅飽含在物質層面上的體現,也作為精神的載體而存在。在1972年頒布的《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中規定,屬于下列各類內容之一者,可列為文化遺產:,(1)文物:從歷史、藝術或科學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繪畫,具有考古意義的成分或結構,銘文、洞穴、住區及各類文物的綜合體;(2)建筑群:從歷史、藝術或科學角度看,因其建筑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觀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單獨或相互聯系的建筑群;(3)遺址:從歷史、美學、人種學或人類學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人造工程或人與自然的共同杰作以及考古遺址地帶。
其次,從城市設計的角度來看,歷史文化遺產不單單指那些文物、建筑群和歷史遺址,還包含曾經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在歷經不同朝代的積累,所形成的城市空間布局和街巷記憶,也就是說,這包括空間上的尺度和時間上的維度。這些因素與文物、建筑群和歷史遺址不同,它們不能在短期內被破壞和毀滅,只會隨著人們意識形態和生活環境的轉變而消逝,而且一旦失去將不可重現。歷史文化遺產是城市文明的靈魂,在城市的設計中忘記這一點,就無法去談建立具有健康形象的城市個性。
2再從城市的“顯性”設計角度談歷史文化遺產
城市的“顯性”設計是指以一般人所感知的物質空間為基礎的設計,由城市中較直觀的要素設計組成,是形成城市物質層面的主要手段和控制措施。城市中的歷史文化遺產主要是以古建筑和遺址存在形式為主。它們歷經戰火硝煙和時代的變遷保留了下來,記錄著城市的產生、繁榮和衰落。
不斷地探索反思城市中的歷史文化遺產的深層因素,在城市的“顯性”設計中是非常必要的。
歷史文化遺產作為構成城市最重要的肌理之一,主要包含古建筑、歷史街道以及空間系統和景觀界面。這些要素對于現在的城市設計與未來城市的發展趨勢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2.1挖掘中國古建筑潛在內涵
正如梁思成先生所說,中國建筑既是延續了兩千余年的一種工程技術,本身已造成一個藝術系統,許多建筑物便是我們文化的表現,是文化的大宗遺產,是展示城市地域文化的紀念碑,在城市的顯性設計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人們認識一座城市、閱讀它的歷史文化,通常是由古建筑開始。因為它是現實的視覺因素,也是區別該城市與世界其他城市的美學標準。在城市的“顯性”設計中,古建筑除作為城市肌理細胞存在以外,還在一定程度上對正在建設和以后即將建設的建筑起到控制性的作用(圖1)。
從歷史地段的建筑方案的形成來看,設計者會自覺不自覺地從立面、屋頂、墻面材料、結構、外觀色彩、空間形成和建筑構件等方面與古建筑相統一,力求在風格上保持一致,并在構成人的視覺感受方面延續歷史,傳遞文化信息。在這種思想中完成的設計,一般都有較好的社會反饋。例如吳良鋪先生在北京菊兒胡同的建設改造中,對過去建筑的外觀和內部等各項要素進行了詳盡的分析,特別是四合院生活空間的保留。使改造后入住的居民依然能感受到老北京融洽的鄰里關系(圖2)。
即使在非歷史地段的建筑設計中,建筑師也往往會采用古建筑中的理念和符號,試圖用現代的手段診釋建筑中的民族內涵民族內涵:這里指中國特有的歷史文化以及城市的審美傾向。當然,這需要我們對古代匠人構筑思想真正意義上的解讀,而不是細枝末節的模仿。
城市是一個不斷生長的有機體,受特定時期的建筑思潮影響,有其內在發展的規律。當代建筑師和規劃師的重大歷史任務就是發現并發展這一規律在城市“顯性”設計的運用。城市的建筑是一個時代經濟與文化風貌的凝固的表征。它不僅具有實用功能,而且必然體現時代的文化取向和藝術品位,并且以自己的形象流傳后世。對我們現代人來講,除了有責任保護本土的文化歷史遺產外,更應在建筑的再創造過程中,注重將自己民族或所在城市的文化特點及輝煌歷史融人其中,即在繼承中不斷求發展。因為,精美的建筑所折射出來的藝術魅力,能給人以力量和啟迪。
但是,現代城市“顯性”設計由于長期受西方諸多流派的嚴重影響,建筑師也由起始的排斥到如今的近似于祟拜,導致本土歷史文化遺產中的古建筑研究的逐漸淡化,城市的個性也在“國際形式”中喪失。20年前英國皇家城市規劃學會主席帕白森(Ewart Parkinson)先生對我國城市規劃建筑界曾經講過這樣一段話:“在全世界有一個很大的危險,我們的城鎮正趨向同一種模樣,這是很遺憾的。我希望你們研究中國的文化、城市真正原有的特色,并保護、改善和提高它們。中國歷史和文化的傳統太珍貴了!不能允許它們被西方來的這些虛假的、膚淺的、標準化的概念的洪水所淹沒。我確信,你們遭到了這種威脅。你們要用蜘智慧、決心和洞察力去抵抗它。”這是一位西方規劃界老人對我們的懇切忠告,我們應當有所感悟!
2. 2尋找歷史街道格局的延續
歷史地段的街道格局是構成城市紋理并體現該地段乃至整個城市“顯性”設計個性的重要要素之一。它是經過不同朝代不同時期逐漸演化而形成的,主要包含街道網的平面特征、主次街道的相互連接關系、街道的分層體系和街道的空間層次關系。作為社會文化的歷史沉淀,街道格局在尺度和空間上維持著人們的街巷記憶(圖3)。與古建筑不同是,街道格局一般只有通過完整的步行體驗或高空鳥瞰,才能得以顯現和感知。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歷史街道格局對城市的形態影響在城市“顯性”設計中容易被忽視。
由于現代城市飛速發展和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城市的街道格局鑒于功能的要求需要重新梳理。但是我們要在尊重文化遺產的基礎上,科學地對其進行改造和建設。一般來說,城市“顯性”設計中歷史地段的城市布局與形態不應改變,同時歷史地段街道的功能也應該在原有的主體功能上予以擴展。歷史地段的尺度、界面和空間標志物作為城市的寶貴歷史文化遺產,應該給予保持和保留。由于現代交通的需要而必須改造或辟新的規劃道路,其尺度、走向、線形等空間要素,也必須考慮與該地段的乃至城市街道格局的關系,以延續市民心中的街巷記憶。無論進行舊城改造還是新城建設,我們都應該充分的考慮歷史街道格局對城市大局的影響,這是世界各國在城市設計中的多年經驗教訓的總結。
在協調城市歷史街道格局和城市整體發展關系的案例中,北京舊城改造無疑是比較成功的。作為中國古代名都,北京具有悠久的文化歷史,其中軸線歷經元明清的改造和演變具有今天的規模,壯觀程度可以和巴黎的城市軸線相媲美(圖4)。雖然“梁、陳”設計的那種“雙城”形態“雙城”形態:在建國初期的北京首都建設中,梁思成和林徽因提出在老北京城旁新建北京新城,形成新城與老城并存的形態。這樣可以完整的保留北京城的街道格局和城市特色,但由于歷史的政治和經濟原因而沒能得以實現。今天己經很難再實現了,但是“梁陳方案”所傳遞的戰略性思想在今天仍有其現實意義。在舊城改造過程中,設計人員和政府把聞名于世的中軸線擺到了城市設計的重要位置,新建設的街道格局及功能布置圍繞其展開,使中軸線得以延續和發展(圖5)。也許經過幾十年或者上百年之后,再回頭看這個歷史名都,那時的人們會贊嘆今天設計者們的遠見卓識。
2. 3構建城市空間系統及景觀界面
歷史文化遺產在城市中所形成的空間系統及景觀界面是區分本城市與其他城市的個性標準,是體現一個城市風貌的重要部分,也是組成城市肌理的重要元素。空間系統由城市的各個層次的關系與形態、各種空間在城市空間系統及城市中的地位與作用以及其中的活動等要素構成。景觀界面包括開放空間周圍的界面、主要景觀視線所及的建筑、自然界面以及街道界面。它們不僅集中表現了一個城市的精華和特點,同時也展示著城市的文化。本地的居民和外地游客通過對城市空間系統及景觀界面的感知而在意識中形成該城市的映像。在城市“顯性”形態的設計中要明確歷史文化遺產在城市空間系統和景觀界面中的定位,關注街道、廣場、建筑、園林、雕塑等元素的相互關系,確立它們之間的組合方式,并將它們的個性美體現出來,表達出來。從威尼斯的蕩舟美景到蘇州的迷人與園林,歷史文化遺產通過特有的民族和地方審美觀的升華營造宜人的景觀、尺度空間,讓人流連忘返(圖6,圖7)。忽視了歷史文化遺產和現念的融合,往往使城市“顯性”設計缺乏人文關懷,造成城市的冷摸和模糊的城市個性。
我們在城市“顯性”設計中要注意,在整合城市空間系統及景觀界面時,謹慎地對待對城市文化有巨大影響的古建筑、敏感歷史地段以及標志性景觀。設計師們必須繼承和發揚歷史文化遺產中的精髓和將西方有關城市設計的理論“本土化”,從視覺和感覺尺度上加以呼應。而不是單純進行的中國古建筑或外國著名建筑拷貝,建造所謂的“明清一條街”或“巴洛克山莊”。美國著名建筑師沙里寧對此頗有體會:“如果把建筑史中許多漂亮和著名的建筑物重新修建起來,放在同一條街道上,如果只靠漂亮的建筑物就能組成美麗的街景,那么這條街將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街道了。可是實際上卻不是這樣的,因為這條街將成為許多互不相干的房屋所組成的大雜燴。如果許多最有名的音樂家在同一時間內演奏最動聽的音樂—各自用不同的音調和旋律進行演奏—那么其效果將跟上面一樣,我們聽到的不是音樂,而是很多雜音。”
3現實的反思
城市,每時每刻都在變化,我們不會也不可能用一種或幾種“顯性”設計方案將其定格,這是客觀的事實。但是那種對歷史文化遺產中城市個性的追求的理念都應貫徹始終。
在當今中國,人們對于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意識還很淡薄,“千城一面”的現象愈演愈烈,諸多歷史文化遺產就在標榜的“建設”中被破壞掉了,應該說每一棟古建筑的塌毀和歷史遺跡的消失都寫滿著建設者的無知。誰來拯救被切斷的歷史文脈?誰來挽回沒有城市個性的局面?這是我們規劃師們應該回答的問題。我們應該看到,人們在都市叢林中苦苦的尋找著文化歸屬;我們應該想到,城市的形態和面貌正在歷史文化遺產的消失中迷失。
篇9
關鍵詞:襄陽古城;文化遺產現狀;保護建議
襄陽位于湖北省的西北部、漢水中游,1986年被國務院批準為第二批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被稱為“中國三國文化之鄉”。襄陽古城始筑于公元前201年,到現在已經有2200多年的歷史。古城北部的漢江從城墻下奔騰而過,城的東西南三面均為人工開鑿的護城河,被稱為“華夏第一護城河”。襄陽城城墻堅固、墻高池深,易守難攻,素有“鐵打的襄陽”之美稱。襄陽古城文化遺產保護與居民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存在著十分嚴重的矛盾,如何協調二者之間的矛盾,使古城的文化遺產得以保護的同時滿足當地居民的現代化生活需求尚且存在較多的難題。關于文化遺產旅游管理的研究,我國出現了兩個派別,一派認為可采用美國的國家公園管理體制,另一派則認為文化遺產的所有權和經營權該分離,王興斌提出了旅游服務的特殊性,他認為文化遺產的所有權、經營權、監督權等都應該分離且制衡。
1 襄陽古城文化遺產保護現狀
針對全國普遍存在的文化遺產保護與現代化建設之間的矛盾,我國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逐漸形成了三個方面:文物古跡、歷史地段以及古城整體空間環境[ ]。以此為據簡述襄陽古城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現狀。
1.1 文物古跡保護現狀
襄陽古城的文物古跡保護狀況總體來說良好。古城內一些文物保護單位、裝飾小品、名樹古木大都在上世紀90年代得到了及時的保護,且政府已經對襄陽古城實施了古城墻環境整治、道路改造、會館維修等項目建設。但也存在一些問題:1、當地居民保護態度消極;2、文物古跡與周圍環境格格不入;3、文物古跡受到的自然侵蝕;4、文物古跡利用不合理。
1.2 歷史地段保護現狀
襄陽古城內歷史地段以襄陽北街為代表,雖是一條仿古街道,但其整體風貌與周圍環境相符,在建筑風格、比例、色彩、功能利用等方面較為合理。通過改善基礎設施,當地居民的生活條件得到保障,也為旅游需要提供了一定的基礎。但同時因為過度的商業化掩埋了其中的生活性與世俗性的文化氛圍。發展中存在以下問題:1、歷史街區內保護環境惡劣;2、為保護景觀使得居民生活不便。
1.3 古城整體空間環境保護現狀
整體空間環境反應的是一個地方的整體風貌與特色,是一個城市與其他城市的關鍵性差異。古城整體空間環境保護在于它需要著眼于全城,筆者分為古城布局、古城格局、城市環境三個內容來論述。
1.3.1城布局的保護。襄陽古城四面環水,1997年以來,襄陽市為再現“華夏第一城池”的風采,依照“截污、疏浚、護岸、置景”的原則治理護城河。但古城周邊環境卻在惡化,山脈淡化、護城河周圍出現影響其連通性的盈利性建筑與設施,古城周邊不斷出現的新建筑不僅與原有的建筑風格不符,與自然環境也缺少協調感。
1.3.2古城格局的保護。古城格局是古城物質空間構成的宏觀體現。襄陽古城平面略呈方形,古城內街道呈棋盤式,東街、西街、南街、北街是古城內街道的骨架,其他街道與之平行或垂直分布,古城內的民居、小院、衙門等隨之呈矩形排列。現在古城內道路基本保持原有格局,但東、西大街拓寬道路,路邊的古樹被大量砍伐,護城河兩岸原本規劃的綠化地帶被其他建筑占用。
1.3.3古城環境的保護。近代以來,西式建筑進入襄陽古城,許多中式商鋪的門面變成了西式。到了現代,保存下來的古建筑屈指可數,古城的特色逐漸淡化。且因為高大新建筑的出現,原本古城內宏偉壯麗的古城標志變得渺小,嚴重破壞了古城原本的和諧、古樸的視覺感。
2 襄陽古城文化遺產保護的建議
2.1 文化遺產保護基本內容的建議
2.1.1推進法律法規的完善與實施
法律體系的構建是我國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核心。襄陽古城文化遺產已有全國性和地方性的法律法規的保護,數量眾多、內容充足,但部分法律法規缺乏可行性,多是介紹古城歷史價值、基本狀況,具體的規劃方向少有提及。筆者建議,法律法規應明確指出如何保護、如何改造、如何利用,使其具有落實基礎;另一方面,應將向群眾宣傳古城保護及其法律法規作為重點工作。
2.1.2為古城保護提供一定的資金保障
古城保護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但我國名城保護資金無論從籌集、分配還是運做都十分薄弱,襄陽市從工商利潤中提取資金用于古城保護,此外還向國家申報部分經費。但這些資金是遠遠不足的,還可以考慮以下方案:(1)可以要求古建筑、古民居的使用者自行負責修繕自己使用的建筑;(2)從旅游收入中抽出一定比例的資金用于文化遺產保護事業;(3)以政府的名義,本著“投資者受益”的原則從民間籌資,文化遺產旅游化所得收益再回饋給投資者,鼓勵社會民眾投資。
2.1.3落實行政管理制度責任制
行政管理體制是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制度的三大基本內容之一。政府主管部門應該做到如下工作:(1)定時組織文化遺產保護事業專業人員進行普查,對無形文化遺產及其傳承者進行活態的保護;(2)根據文化遺產普查情況制定保護規劃,將保護責任落實到某個部門甚至是個人;(3)監督規劃的實施,并制定嚴厲的獎懲措施;(4)定期組織專業人員開會,討論文化遺產保護的現狀,及時更新保護內容;(5)建立文化遺產保護事業專項經費,保障文化z產保護所需要的穩定且長期的資金來源;(6)調動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的公眾參與基礎,鼓勵更多群眾加入文化遺產保護;(7)依托當地高校培養古城保護專項人才。
3 對于文化遺產具體的保護建議
合理開發利用古城資源,賦予其新的功能與活力,使古城具有真正的生存能力和使用價值,是延續古城生命的有效手段。對于文化遺產具體的保護建議,依然從文物古跡、歷史街區、古城整體及歷史文化內涵四個層次展開。
3.1 文化古跡的保護
根據古城內建筑的現實情況,應遵照修舊如舊的原則、整體性原則、可識別性原則,對癥下藥:如昭明臺和米公祠現作為博物館來使用充分發揮其文化功能、夫人城上的韓夫人塑像作為旅游景點來宣傳其歷史文化,不失為一種科學的利用方式、古城的六座城門保留了較多的歷史信息,應全力保留、護城河應保留沿河景觀,最大程度地恢復護城河原有風貌。
3.2 歷史地段的保護
我國歷史地段的保護以傳統格局和風貌完整為主。歷史地段的保護原則:首先當地居民要繼續居住,應維持其使用功能;第二要改善基礎設施,提高居民生活質量;第三要保護真實歷史遺存,不能一味仿古造假。以此原則為基礎,襄陽古城內的街區可以做以下努力:1、對于古民居、古建筑,要進行結構保存和局部保存;2、襄陽古城內的街道基本保持原來的格局,應極力保留;3、根據歷史街區內建筑的高度、尺度、色彩、L格控制其周圍建筑,使新建建筑不破壞原本的街區景觀。4、基礎設施供水、供電、排水等應保證居民的現代化生活所需;5、通過提供新市區的住房,適當減少住戶,減少古城人口壓力。
3.3 城市整體空間環境的保護
古城的布局調整,古城周圍的山水景觀對古城的布局有著莫大的影響。可做如下努力:1、減輕古城人口壓力、經濟壓力,可以把工業、過剩人口、大型企事業單位等轉移到古城外,古城以居住、旅游服務、文化功能為主;2、街道可增加古座椅、古燈飾和綠化帶等;3、注重襄陽古城的山水天然屏障。護城河、漢江應該引導疏浚,清理河道保護水體。真武山、鳳凰山、峴山應注重保護植被、明確劃定保護區域;4、古城內部人文景觀,應注重古建筑、古街道、古格局的保護,避免過度商業化,還原古城內的生活性和世俗性。
3.4 歷史文化內涵的保護
古城傳統文化是古城的靈魂,襄陽古城有著2800年的歷史,留下了很多文化瑰寶。襄陽有著豐富的傳統文化、淳樸的民風民俗、古老的建筑形式、獨特的音樂與舞蹈表演、歷史典故等。文化內涵上的繼承與發揚是保持古城生命力與活力的重要一環,做好這一環,才能讓襄陽擁有永久的靈魂,走向更廣闊的的舞臺。
4 總結
襄陽古城的保護現狀總體良好,但也有著不可忽視的消極方面,主要表現在當地居民消極的保護意識、保護環境非常惡劣、文物古跡與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整個古城空間環境有所退化等方面,這些令人惋惜的情況已不可挽回,能做的就是在現有遺存的基礎上政府加強引導、管理與宣傳,從法律法規、資金保障、行政制度三方面全方位立體保護襄陽古城的歷史文化遺產。同時,襄陽古城的文化遺產保護事業要遵循其根源文化的發展脈絡,無論是文物古跡、歷史地段、整體空間環境還是歷史文化內涵的保護,都需要在其考察歷史、文化梳理、保護為先的基礎上進行。
參考文獻
[1]脈絡相承 共生發展――對于古城紹興歷史街區環境保護的思考[J]. 沈康敏,胡興華. 建筑設計管理. 2005(03)
[2]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空間發展研究[D]. 倪明.蘇州科技學院 2008
[3]基于“整體觀”的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與發展研究[D]. 柳秋英.蘇州科技學院 2008
篇10
上海長期以來十分重視歷史建筑和歷史地區的保護工作建立并逐步完善了嚴格的城市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管理制度保護了城市歷史風貌提升了城市品位弘揚了都市文化塑造了城市精神進一步凸現了上海歷史文化名城與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相互交融的獨特魅力。
上海市現有13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13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并于1989, 1994, 1999, 2005年先后分四批確定了663處共2154幢.總面積約400萬m=的建筑為優秀歷史建筑(其中6}處為文物保護單位)
2003年上海確定了中心城區12個歷史文化風貌區包括外灘、老城廂、人民廣場衡山路復興路、南京西路.愚園路.新華路、山陰路.提籃橋.江灣、龍華、虹橋路歷史文化風貌區總面積為27km’占上海市老城區的I/3e2。。5年上海又確定了郊區及浦東新區32個歷史文化風貌區,總面積約14km’。上海的城市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已逐步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法律制度和管理機制。
.上海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制度逐步完獸的歷程…學術研究為先導
早在20世紀5。年代上海就開始著手進行有關城市建筑歷史的三史(古代史.近代史和現代史)調查工作對上海建筑歷史特別是近代建筑歷史有了初步的歸納為后來的歷史建筑保護工作打下了初步的基礎。改革開放后出版的《上海近代建筑史稿》(陳從周.章明編著)和《上海近代城市建筑》(王紹周著)即為這一工作的記錄。
自80年代起學術界對上海近代城市和建筑的研工作逐步展開并不斷深入。}993年羅小未教授指導博士研究生伍江完成博士論文《上海百年建筑史(I 840.1949)并于1997年正式出版。1999年鄭時齡教授的專著《上海近代建筑風格》出版。這些成果使上海城市建筑文化遺產的基礎研究工作走上一個新的臺階。還有阮儀三教授及其領導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以及同濟大學一批教師和研究生對上海外灘.老城廂、提籃橋等歷史風貌地區和大量歷史建筑所做的長期調查與研究為上海城市建筑文化遺產的保護打下了重要的學術基礎。與此同時有關上海的社會、經濟、歷史、文化等方面的學術研究工作在20世紀90年代出現涌現出一大批學術研究成果并在國內外掀起一場上海熱一。上海學儼然成為一門顯學。所有這些都有力地支持了上海歷史遺產保護工作
1.2率先提出保護名單.頒布保護法規
上海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真正全面開始是20世紀80年代。1986年上海被國務院批準為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a 1989年在國家建設部和國家文物局的推動下上海在廣泛征求專家意見的基礎上首次提出了優秀近代建筑保護名單。1990年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公布了上海市第一批共59處優秀近代建筑(后來又增補至61幢)。由于當時沒有相應的法律法規保障這6}處保護建筑只能被列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并參照文物保護的有關規定進行保護與管理。1991年}2月上海市人民政府頒布《上海市優秀近代建筑保護管理辦法》上海初步形成了由規劃局.房地資源局和文管委共同負責的管理機制。此后按照《上海市優秀近代建筑保護管理辦法》1993年、1999年和2005年上海又陸續公布了第二批175處.第三批}62處.第四批230處優秀歷史建筑一批近代產業建筑和解放以后建成的建筑也名列其中:并由規劃局負責編制保護建筑的規劃控制要求(技術規定)。
除單體建筑保護工作的有序推進之外上海市還較早地開展了歷史風貌特色區域成片保護工作。1991年上海市規劃局開始著手組織編制上海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外灘等日片區域被列為歷史文化風貌保護區。1999年上海市規劃局又組織編制了《上海市中心區歷史風貌保護規劃(歷史建筑與街區)))對199}年劃定的歷史文化風貌保護區明確了保護范圍和要求確定了234個街坊.440處歷史建筑群共計1000余萬平方米的保護保留建筑
1.3進一步健全法制,強化風貌區整體保護
2002年上海又在原保護管理辦法的基礎上通過市人大立法正式頒布了《上海市歷史文化風貌區和優秀歷史建筑保護條例》進一步提高了歷史建筑保護的法律地位并正式在法律層面上明確了歷史文化風貌區的保護同時還將保護建筑的劉像由一94,年以前建成的近代建筑擴大到包括產業建筑在內的具有30年以上的歷史建筑。根據這一條例上海市人民政府于2003年正式公布了中心城區一2片共27km’歷史文化風貌區。上海市規劃局隨即組織編制歷史文化風貌區保護規劃0 2004年《上海市衡山路—復興路歷史文化風貌區保護規劃》編制完成并得到市政府正式批準為上海市歷史文化風貌區保護規劃的編制作了富有開創性的探索0 2005年上海市中心城區一2片歷史文化風貌區規劃全部編制完成并得到市政府的批準同年上海市規劃局又開始著手郊區歷史文化風貌區的劃定工作。32片共141an}的郊區歷史文化風貌區在經過專家反復討論和公共媒體公示后正式劃定。保護規劃的編制工作也隨即開展
2003年一0月上海市召開城市規劃工作會議正式提出建立最嚴格的歷史文化風貌區和優秀歷史建筑保護制度將上海的城市歷史文化遺產工作提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05年上海市政府正式成立一上海市歷史文化風貌區和優秀歷史建筑保護委員會并下設由規劃局房地資源局和文管會組成的辦公室上海城市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又邁入一個新時期。
2上海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制度與機制
1992年一月l日起開始施行的《上海市優秀近代建筑保護管理辦法》是我國第一部有關近代建筑保護的地方性政府法令。在其頒布實施后的整整「年時間里一直規范和指導著上海近代建筑的保護工作對于上海歷史建筑的保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上海保護工作的基本原則(其中最重要者如分類保護原則).制度框架(其中最重要者如規劃、房地.文管三個政府部門共同管理.各司其職的管理模式)自此基本形成
作為一部政府
行政法令其法律地位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時該管理辦法僅涉及近代建筑的保護對于城市大規模改造中成片歷史文化風貌的保護難以約束。經過兩年多的醞釀和和各方面專家的反復討論zooz年初上海市人大常委會第36次會議正式開始審議由市規劃局等政府部門和有關專家起草的《上海市歷史文化風貌區和優秀歷史建筑保護條例(草案)》。2。。2年7月上海市人大常委會第4一次會議通過該條例并正式公布于2003年一月l日起施行。自此上海的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有了一部真正法律意義上的地方性法規這部條例在法律層面上確立了上海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法律制度.管理體制與運作機制 2:保護原則
該條例不僅是對原管理辦法法律地位的提升也更加完善了原有的管理內容與管理制度條例明確了上海歷史文化風貌區和優秀歷史建筑保護工作中統一規劃.分類管理.有效保護.合理利用.利用服從保護一的原則
2.2保護對象
根據該條例上海的保護工作由單體建筑的保護擴展到歷史文化風貌區的保護并明確要求規劃管理部門應組織編制風貌區保護規劃在法律層面上明確了區域保護的要求
條例也擴展了保護對象由原先對建于一949年以前的優秀近代建筑的保護擴展到對建成30年以上的一優秀歷史建筑的保護。條例所確定的保護對象為l建筑樣式.施工工藝和工程技術具有建筑藝術特色和科學研究價值2反映上海地域建筑歷史文化特點3著名建筑師的代表作品斗在我國產業發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坊.商鋪.廠房和倉庫5其他具有歷史文化意義的優秀歷史建筑值得注意的是條例在國內首次提出了產業建筑的保護
2.3分級保護
在歷史建筑保護管理上延續并進一步強調了分類保護原則即根據保護對象的價值及完好程度分為四個保護等級第一類建筑的立面結構體系.平面布局和內部裝飾均不得改變第二類建筑的立面.結構體系.基本平面布局和有特色的內部裝飾不得改變其他部分允許改變第三類建筑的立面和結構體系不得改變建筑內部允許改變第四類建筑的主要立面不得改變其他部分允許改變
2.4仍存在的問題
《上海市歷史文化風貌區和優秀歷史建筑保護條例》為上海城市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設定了基本法律框架為上海歷史文化風貌區與優秀歷史建筑保護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同時也留下了一些管理上難以處理的矛盾目前上海市在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保護管理是采用由規劃.房地文物三個部門分工.協同管理的體制n文物部門負責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管理房地部門負責優秀歷史建筑的保護管理規劃部門負責歷史文化風貌區和上述保護建筑的規劃管理但由于文物管理執行的是文物法文物法中的一些規定難以適用于還處在使用狀態中的歷史建筑而條例中的一些行之有效的規定又與文物法的個別條款不盡一致這樣對于那些已被確定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建筑就面臨著適用法律上的矛盾。為加強各有關行政管理部門的協調上海市政府在原有三部門溝通協調機制的基礎上專門設立了保護委員會辦公室「使三個政府部門能夠有一個常設的協調機制
3上海城市歷史文化保護制度的實施與操作
3.規劃管理
《上海市歷史文化風貌區和優秀歷史建筑保護條例》為上海的保護工作制定了一個總體框架但在具體管理中還必須有細化了的規定與要求。首先是必須針對歷史文化風貌區編制具有法律地位的保護規劃對各保護建筑制定明確的規劃管理技術規定對每一幢保護建筑提出明確的保護要求
在規劃管理上上海逐步形成了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總體規劃).歷史文化風貌區保護規劃(詳細規劃)單體保護建筑規劃與建設管理及風貌區建設項目管理等不同層面規劃管理內容其中控制性詳細規劃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它既是對城市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總體要求的具體體現又是具體建設項目規劃管理的直接依據。
2004年上海市規劃局以《衡山路一復興路歷史文化風貌區保護規劃》為試點組織開展了歷史文化風貌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編制工作為全面開展中心城區的風貌區保護規劃提供了范本目前上海中心城區一2片歷史文化風貌區的控制性詳細規劃已全部編制完畢并獲得市政府的正式批準
同時上海市規劃局還會同市房地部門和文管部門編制完成了文物保護單位和各優秀歷史建筑的技術管理規定和規劃控制要求為單體保護建筑的保護與規劃管理提供了依據
3.2建筑管理
根據《上海市歷史文化風貌區和優秀歷史建筑保護條例》市房屋土地管理部門負責優秀歷史建筑的保護管理為此市房地資源局組織制定了各保護建筑的具體保護要求并負責將保護要求和保護義務書面告知房屋所有人.使用人和有關物業管理單位「保護建筑若發生轉讓.出租行為轉讓人出租人有義務將保護要求書面告知受讓人.承租人受讓人.承租人應承擔相應的保護義務。若需對保護建筑進行修繕或有任何改擴建等改變保護建筑現狀的行為必須得到有關部門審核批準。若僅涉及建筑內部使用性質和室內布局由市房地部門負責審核批準若涉及改變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核準內容(如改變建筑的平面布局立面形式.主體結構.面積.層數高度等)則必須得到市規劃局的審核批準。對于擅自拆除.遷移或不符合保護要求進行修繕的行為房地管理部門有權責令其限期改正恢復原狀并可對擅自拆除者處以相當于被拆建筑重置價三到五倍的罰款對擅自遷移者處以相當子被遷移建筑重置價一到三倍的罰款對違反保護要求修繕者處以該建筑重置價犯%以下的罰款
由于條例不涉及文物保護單位因此保護建筑屬文物保護單位的其保護管理由市文物管理部門根據文物法并參照《上海市歷史文化風貌區和優秀歷史建筑保護條例》負責管理。對文物保護單位的修繕工程若涉及改變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核準內容的也必須得到市規劃局的審核批準4上海市歷史文化風貌區保護規劃
根據《上海市歷史文化風貌區和優秀歷史建筑保護條例》上海市城市規劃管理局從2003年起開始著手組織編制并于2005年完成了各風貌保護區的保護規劃這一規劃的編制完成并得到市政府的及時批準為上海城市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提供了嚴格.規范并具有很強操作性的依據
4:創新編制模式,強調整體保護,細化控制指標
該規劃屬于控制性詳細規}}l層面但又希望超出一般的控制性詳細規劃深度它不僅要包括一般控詳規劃的內容(如用地性質與建設容量控制.道路交通.市政設施.綠化景觀.公共設施配套等)同時更突出保護的要求(如保護要素的認定.保護對象的分類風貌街道與空間的保護等)建筑尺度適宜且密度適中是歷史文化風貌區的一大特點因此規劃明確風貌區內嚴格控制建筑總量核心保護區內堅持原拆原建即嚴格保持現有建筑總量并嚴格控制風貌區內新建建筑的高度
城市歷史文化風貌的保護不等于最有保護價值的建筑單體的保護真正意義的城市保護是整體意義的保護。它不僅包括那些重要建筑物的保護也包括那些重要建筑物所在整體環境的保護特別是完整歷史街區的保護。除建筑物外道路和街巷格局街道尺度.街廓景觀.城市空間肌理.地塊尺度與形狀、綠化環境.墻面裝飾.地面鋪砌.典型材料和色彩等等都是保護的要素「
在建設控制方面規劃首先將風貌區劃分為核心保護區和建設控制范圍。核心保護區內的建設行為受到更為嚴格的控制一般不允許大規模建設且堅持原(面積.高度)拆原建原則。在建設控制范圍內明確只有允許建造的范圍需要整體規劃的范圍和一般歷史建筑.‘其他建筑拆除后的空地內才有可能允許新建.改建和擴建行為在建筑高度控制萬面按沿街建筑高度一非沿街建筑高度.相鄰建筑高度和住宅建筑高度來控制
。在建筑密度方面更多考慮地塊原有密度.周邊地區平均密度等因素進行控制且規劃建筑密度不得超過本街坊現狀建筑密度的ioi以確保原有城市肌理得到延續.為保證原有街道尺度和界面得到延續允許在建筑退界.后退紅線.綠化覆蓋率等方面適當突破一般規劃技術規定。 毛2通過規劃控制,保證整體風貌達到.大程度保護
該規劃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對風貌區內所有建筑進行分類用歷史的眼光細致地對規劃區域內的每一座建筑進行分類在認真的甄別與鑒定的基礎上明確每一座建筑的留.改牛fit生質。事實上法定保護建筑只能保護非常有限的一部分優秀建筑。而僅有少量保護建筑是不可能真正保護和延續城市的整體歷史文化環境的。因此必須在更大范圍內保留那些有歷史文化特色構成風貌特征的大量背景建筑一并通過規劃審批程序確保其法律地位同時使其具有極強的可操作性。這次規劃除法定的保護建筑外對其他所有建筑是保留還是允許拆除都予以明確。充分考慮規劃及房屋土地管理的操作性將風貌區內所有的建筑劃分為保護建筑.保留歷史建筑.一般歷史建筑.應當拆除的建筑和其他建筑五類。具體地說就是所有的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和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筑都屬于保護建筑其他具有較高保護價值或風貌特征明顯的歷史建筑在本規劃中被列為“保留歷史建筑規劃要求予以保留.一般不得拆除。其他歷史建筑(主要指建于一949年以前房屋質量較差但卻是整個區域歷史風貌的重要組成部分)被稱為一般歷史建筑允許拆除重建但重建建筑一般要求原面積原高度且必須與原有風貌相協調第四類建筑為一應當拆除建筑-即那些與歷史文化風貌不協調的各類違章搭建.危棚簡屋。第五類稱之為其他建筑即各類合法建造的多.高層建筑雖與歷史文化風貌不協調但暫時沒有條件拆除或不可能拆除的。這種分類使得風貌區內每一幢建筑留.改拆的整治措施都得到了明確的落實
4.3確立分街坊圖則.確保規劃落地
在規劃文本上的最突出之處是分街坊圖則。風貌區內所有街坊均設單頁。規劃的所有控制要求和控制指標都在每一幅街坊單頁上明確表示每一幢建筑.每一條街巷每一個空間.每一片空地和每一處庭院的規劃控制要求都在圖上清楚標識。尤其是對建筑保護分類(留改.拆性質).可建設用地范圍內的容量要求具體的建筑高度控制等圖上都應有明確規定這種圖則表達方式非常便于日常規劃管理已在目前的規劃管理中發揮了非常積極而有效的作用。
4.4建立特別論證制度.杜絕抽自改變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