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復護理培訓范文10篇

時間:2024-05-19 20:51:3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康復護理培訓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康復護理培訓

骨科腰腿疼痛護理論文

摘要:目的評價快速康復護理結合疼痛護理路徑在骨科腰腿疼痛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抽取本院骨科于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腰腿疼痛患者80例開展研究,隨機將所有患者分為對照組、實驗組,每組40例,對照組用常規護理,基于此,實驗組增加快速康復護理結合疼痛護理路徑,對比疼痛評分。結果疼痛評分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較低,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快速康復護理結合疼痛護理路徑用于骨科腰腿疼痛護理中,對改善患者疼痛感具有積極作用,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快速康復護理;疼痛護理路徑;骨科腰腿疼痛;應用效果

腰腿疼痛屬于臨床常見病,腰部疼痛包括間盤源性疾痛、風濕性疼痛、勞損性疼痛等;腿部疼痛包括關節炎、血管性疾病、腰間盤突出癥、風濕性疾病等[1-2]。引起腰腿疼痛原因較多,少數患者為急性外傷引起,多數因慢性勞損、增生等所致,病變部位常以軟組織較多,骨關節病變次之等。腰腿疼痛雖不會威脅患者生命安全,但如治療不及時,會隨著病情的進展,使患者出現大小便失禁等癥狀,對患者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影響[3-5]。故在腰腿疼痛臨床治療中,應配合科學有效的快速康復護理結合疼痛護理路徑,改善患者疼痛感的同時提高治療效果。本次研究評價快速康復護理結合疼痛護理路徑在骨科腰腿疼痛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現做如下匯報。

1資料與方法

1.1基本資料。抽取80例本院骨科于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腰腿疼痛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以隨機分組原則將80例患者分為對照組、實驗組。對照組40例患者包括女22例、男18例;年齡23-78歲,平均(44.88±10.25)歲。實驗組40例患者包括女21例、男19例;年齡24-77歲,平均(44.28±10.20)歲。對比實驗組、對照組患者基本資料,統計學無意義(P>0.05)。本院倫理會已批準本次研究[6-7]。1.2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實施相關檢查,病情明確后,均給予針對治療,同時,對照組用常規護理,即病情管理、治療管理、口頭健康教育等。基于此,實驗組增加快速康復護理結合疼痛護理路徑:快速康復護理:組建護理小組,小組成立后,對組員進行培訓,講解腰腿疼痛護理措施,明確小組成員職責;入院后,對患者實施健康宣教,講解治療優點、快速康復護理作用及意義,提高患者護理配合度;觀察心理狀態,如出現抑郁、焦慮等不良心理,主動與其交流,及時給予人性化心理疏導,緩解不良情緒[8-10]。患者因疼痛會抵抗功能訓練,從而增加并發癥,故護理人員應主動與患者交流,鼓勵并指導患者訓練,從簡單開始,鼓勵患者逐步增加訓練措施,并為其制定科學的康復訓練計劃,提高康復效果。同時增加物理沖擊波及中蒙藥外敷貼治療,物理沖擊波:在治療前,強化醫護人員對相關儀器的培訓訓練,提高操作熟練程度,避免加重疼痛感;物理沖擊波治療后,主動與患者交流,尋找疼痛加重原因,并給予適當的緩解措施[11-14]。中蒙藥外敷貼:以患者病情為依據,選用相應的穴位,先對穴位皮膚進行清潔,之后貼敷中藥貼,每天一次,每次5小時。疼痛護理路徑:制定疼痛護理路徑表,即入院第一天行疼痛教育,讓患者了解并掌握疼痛評分標準,改善對疼痛的認知;應用書面、語言等形式開展教育,由接診護士、責任護士等向患者與家屬宣教,讓其認識疼痛,明白疼痛的危害,了解緩解疼痛方法,有效提高疼痛護理配合度,緩解疼痛感,提高預后效果。如患者疼痛感較重,遵醫囑,給予相應的鎮痛藥物,緩解患者疼痛感。1.3分析指標。對比疼痛評分。疼痛評分采用VAS量表實施評價,即評價護理后3天、5天、8天疼痛感,反向評分,分數越高疼痛感越嚴重[15-16]。1.4統計學分析。本此參與研究的數據均采用SPSS21.0軟件分析,計量資料為疼痛評分,組間對比做t檢驗、(±s)表示,P<0.05,統計學有意義。

2結果

查看全文

療養護理培訓實踐與效果分析

培訓方法

通過培訓使學員掌握療養康復專科理論知識和技能,了解學科動態,拓寬專業視野,提高臨床實踐能力,為臨床培養專業素養精深、護理實踐豐富、富有創新能力的實用型專科護士和護理骨干。培訓采取理論與臨床見習(實踐)相結合、基礎知識與專科技能相結合、學科發展與崗位需求相結合的方式。療養骨干培訓班培訓時間為10d,其中理論授課52學時,臨床見習13學時;康復護理培訓時間為2個月,其中理論授課150學時,臨床實踐為160學時。理論授課主要采取課堂講授的方法,授課教員主要安排我院全軍康復醫學中心、信息中心、軟傷組織疾病診療中心、護理培訓中心等專業知識淵博、臨床經驗豐富的學科帶頭人,同時聘請國內、軍內多名知名專家教授進行前沿知識、學科發展等知識授課;臨床實踐主要以模擬操作和臨床跟班形式進行,安排實踐操作能力強、臨床經驗豐富、語言表達清晰、個人作風品質過硬的教員進行帶教[2]。療養機構骨干培訓內容主要包括療養學與療養事業、特勤療養員心理特點及心理干預對策、療養護理咨詢及心理評估方法與技巧、數字化療養院與護理工作、核武器殺傷因素及防護、部隊官兵常見心理問題的早期發現及干預、潛水減壓病的診治護理與預防、亞健康的評估流程、方法與調理等。康復護理培訓內容主要包括療養康復醫學概論、康復護理發展現狀、頸椎康復、腦癱康復以及卒中康復訓練與護理等;并結合護理工作需要,安排了共同科目授課,主要包括療養康復心理護理、專科護士綜合素質、護理科研、學術論文寫作、戰傷救治、溝通技巧以及護理質量管理等內容。

培訓效果評估

嚴密的組織管理和嚴格的考核評價是保障培訓成效的關鍵[3]。根據培訓對象的不同,我們將考核分為三部分:理論考核、專科技能考核和臨床實踐評估。其中療養骨干培訓只進行理論考試,以筆試形式進行。康復護理培訓除進行理論考核外,還進行專科技能考核及臨床實踐評估。修完規定全部課程并通過考試者,頒發《軍隊療養康復專科護士培訓證書》。培訓后進行問卷調查,主要包括對授課老師教授內容、對教學計劃安排、對編寫的教材、對教學及生活服務保障的滿意度以及學習收獲等方面的內容。調查顯示,通過培訓,開闊思路(75%)、提高理論水平(95%)、提高科研工作能力(52%)、提高操作能力(85%);同時護士對專業相關的新知識、新技能、人際溝通技巧相關法律法規等方面需求很高[4]。康復培訓班結束后組織召開學員座談會,讓學員暢所欲言,談體會,講收獲,提建議,對下一步改進培訓方法,調整課程安排,提高組訓能力和教學質量提供依據。

國家“十一五”護理工作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在臨床專業性較強的專科護理領域,有計劃地開展專業護士培訓,培養一批臨床護理骨干[5]。現代“預防-保健-治療-康復”四位一體醫學模式以及官兵不斷增長的保健需求要求護士必須具備嫻熟的專業技能和較強的綜合素質,作為全軍療養康復護理培訓基地,我們立足于崗位需求,對學員進行了系統的有針對性的培訓,通過培訓,使學員的專科技能、心理護理、健康教育和康復指導等方面得到了全面提高。同時,來自全軍各醫院、療養院的學員相互學習探討,交流本單位護理特色、經驗總結、專科技術以及服務亮點,達到了信息共享、取長補短、相互借鑒、共同提高的目的。當然,基地還在教學設施、師資隊伍、課程安排等方面存在不足,今后我們進一步加強基地建設,充分發揮基地功能,嚴謹治學,科學培訓,為部隊培養高素質的療養康復專科護士,更好地為部隊廣大官兵提供護理服務和護理支持,為維護和提高部隊戰斗力提供有力保障,為護理事業的蓬勃發展和學科長遠建設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和保證。

本文作者:趙艷工作單位:沈陽軍區大連療養院

查看全文

神經內科護理人員繼續教育論文

1資料與方法

1.1研究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法,使用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調查問卷分兩方面,一般資料及專業技能需求。一般資料包括年齡、職稱、學歷、工作年限及醫院級別等條目。專業技能需求設置了為4個方面,25個條目,主要為腦卒中偏癱康復護理的相關知識,包括言語康復及吞咽障礙的康復(7個);物理療法(6個);認知障礙的康復(6個)及康復評定(6個)。每個條目均為單項選擇題,選項分別為非常需求、需求、一般、不需求,分別計4、3、2、1分,總分為100分,得分越高代表需求越高。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20份,收回114份,剔除信息不全的問卷,共收集到有效問卷100份。

1.2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處理分析,采用描述性統計、單因素回歸分析等方法對數據進行分析,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查看全文

骨科護理質量及意義

1實施方法

1.1成立骨專科小組由醫院護理部領導下成立成立骨專科小組。由組長、副組長及組員組成,負責全院骨科專科護理及會診工作。專科護士的任職基礎:由廣東省衛生廳選派香港培訓的骨專科護士及高年資熟練掌握骨專科理論和能解決骨科復雜疑難護理問題的主管護師以上人員擔任。1.2制定骨科專科護理規范骨專科小組負責全院骨科護理指引的制定與落實。制定與控制骨科疑難危重病例的查房與會診制度、個性化的護理方案及骨科各項質量指標的等,并參照廣東省護理規范制定的包括髖關節置換術后預防假體脫位等專科護理單。1.3查房方法及時間由護士長組織專科護士、責任護士每天對骨科病房查房;其他科室在關骨專科護理方面疑難問題,先由需要科室申請,由專科護士到申請科室會診,先由責任護士匯報病情,現階段的護理措施及需要專科護士解決的問題,后由專科護士與責任護士一起對患者進行查體,詢問有關專科問題。查房結束后到一起討論,由專科護士對病例進行整體評估,制訂護理計劃及康復計劃。并提出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方法,解答其他科護士提出的問題。1.3做好健康教育的宣教工作骨科專科護士根據本醫院的實際情況展各種形式的宣傳教育,如制定如髖關節置換術后患者須知、深靜脈血栓防護,彈力襪、肌肉泵等的護理使用指引方等宣傳卡,或以講課形式對患者或家屬進行骨科專科知識及康復知識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康復能力。1.4組織護理人員的教育和培訓通過專科護士外出培訓學習,學習回院后向本院護士授課、床邊示范等,對包括專科護理、用具使用及功能鍛煉等進行培訓。提高骨科護士的臨床護理與康復護理的能力,有利于降低患者如壓瘡、深靜脈血栓的形成等的術后并發癥,減少了患者的臥床時間,加快了患者康復時間。1.5加強護理質量管理專科護士每天進行護理查房,對患者,特別是危重患者的護理措施及效果實施評估,根據當前存在問題,制定適當及預見性護理措施,促進患者的康復,加強患者的安全管理,總結分析缺陷與不足,并進行質量持續改進。1.6護理能力考核方法理論部分:以廣東省衛生廳[4]編寫的《臨床護理技術規范(基礎篇)》及賀愛蘭等[5]編寫的《實用專科護士叢書(骨科分冊)》為教材,培訓前建立培訓考核題庫,從題庫中隨機抽取試卷對實施專科護理前后進行考核。試卷的平均難度系數為0.51,平均區分度為0.36;技能考核標準統一使用2007年衛生部管理年全國衛生系統護士崗位技能訓練和競賽活動使用的《護理技術操作項目考核評分細則》的考核標準。心肺復蘇必考,包括手衛生,無菌技術等50項。兩項總分均為100分,≥80分為優秀,60~79分為良好,<60分為差。

1.2統計學處理

所得數據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實施前后骨科護理人員護理能力比較

查看全文

運動康復護理對慢性心力衰竭的影響

[摘要]目的:探討基于護士主導的自我管理結合運動康復護理對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自我管理及心功能的影響。方法:納入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146例CHF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73例和觀察組73例。觀察組在對照組常規干預基礎上實施基于護士主導的自我管理結合運動康復護理。比較兩組心功能、自我管理能力及血漿腦鈉肽(BNP)、醛縮酶(ALD)水平。結果:比較兩組護理前心功能、自我管理能力及BNP、ALD水平,無統計學差異(P>0.05);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護理后左心射血分數(LVEF)、6min步行距離(6MWT)較高,N末端B型利鈉肽(NT-poBNP)較低,自我管理能力評分、BNP、ALD水平均較低,有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基于護士主導的自我管理結合運動康復護理能夠增強CHF患者心功能,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促進病情改善。

[關鍵詞]慢性心力衰竭;護士主導;自我管理;運動康復護理;心功能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heartfailure,CHF)為臨床常見心血管疾病,多見于中老年以及冠心病、高血壓者,具有高病發率和死亡率。該病目前難以治愈,以改善患者相關癥狀,延緩疾病進展為主要目的[1]。藥物治療可有效控制病情,但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不足,易導致疾病反復,增加再住院率。因此,臨床需采取有效方式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促進病情改善。基于護士主導的自我管理評估患者自我管理情況,據此制定個性化計劃,旨在引導患者依賴自身行為能力促進病情改善,臨床應用愈發廣泛,運動康復護理針對性評估患者身體狀況,制定運動訓練方案,對循序漸進增強患者身體素質意義重大[2]。基于此,本研究以CHF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基于護士主導的自我管理結合運動康復護理對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心功能的影響。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納入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146例CHF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73例和觀察組73例。對照組男38例,女35例;年齡52~78歲,平均年齡(65.43±2.16)歲;心功能分級:Ⅱ級23例,Ⅲ級32例,Ⅳ級18例。觀察組男33例,女40例;年齡53~80歲,平均年齡(65.79±2.25)歲;心功能分級:Ⅱ級25例,Ⅲ級31例,Ⅳ級17例。兩組一般資料對比,無統計學差異(P>0.05)。

查看全文

康復護理學教學人文關懷探討

摘要:目的探討在康復護理學教學中人文關懷與情景教學模式結合應用的意義。方法以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間收集的80名護理實習生為研究對象,通過數字隨機分配方式分對照組與實驗組各40名,對照組進行常規帶教、實驗組進行人文關懷與情景教學模式,觀察兩組考核成績和實習護生對教學的滿意度。結果總體而言,實驗組的成績得分明顯比對照組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從教學護士,教學管理和教學方法方面對兩組護理教學滿意度進行比較,實驗組得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康復護理學教學中應用人文關懷與情景教學模式相結合,對提高帶教的質量和提高護生綜合素質有重要的積極意義。

關鍵詞:人文關懷;情景教學;康復護理學教學

護理不僅是一門知識和技術型專業,同時也屬于人文學科。當前我國的護理課程專業化情況十分嚴峻,過度重視專業知識及技術技能的培訓而護理人文關懷意識的塑造和培養,使護生在實際護理工作中出現人文關懷意識淡薄情況[1]。而護理學教育認為,在護理教學中將人文內容融入可以促使護生更理解其服務的對象,使護理工作充滿了人文性,同時在人文關懷中滲透情景教學,也就是圍繞著某個教學主題進行情景創設,引導護生去扮演角色,把時間發生及發展過程加以模擬和虛擬再現,從而讓護生投入到實際護理情景中體驗人文關懷護理情感。為進一步了解人文關懷與情景教學模式結合的作用,本文對其進行對比研究,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基礎資料。以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間收集的80名護理實習生為研究對象,均為女性,年齡19-25歲,平均(22.34±1.03)歲;專科學歷46名,本科學歷34名;將其通過數字隨機分配方式分對照組與實驗組各40名,兩組在性別與年齡以及學歷等基礎數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研究中具有可比性。1.2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教學模式,即護理學生入院后,按照傳統的教學方法對護士進行培訓和指導。實驗組接受人文關懷和情景教學模式聯合的帶教教學,在教學當中將“人文關懷”充分滲透,在在理論教學的第一周,向護生詳細講解與人文關懷教學有關的內容,使護生對人文關懷概念有了初步了解后,進入科室當天,教學護士應建立人文關懷小組的QQ群組或微信群組,在互聯網平臺上傳人文關懷相關理論知識,鼓勵護生積極與帶教護士溝通,針對護理中常見的問題進行共同討論,讓護士及時了解人文關懷相關理論及技巧。在護理實際操作的示范和實踐過程中,選擇中風康復護理等常見疾病類型供護理學生學習,并將其設置為一個具體案例,讓護理學生通過以下方式模擬臨床護理情況,即真實的角色體驗,護理學生輪流體驗護士和患者的角色,并通過感受患者角色的需求來增強護理學生的人文關懷意識,同時通過感受護士為患者提供護理服務的要點,如更衣、沐浴、進食、如廁、轉移等,課后鼓勵護生之間進行及時溝通討論,了解現實情景中的護理要素。另外,在護理實習期間,帶教護士還要指導護生積極書寫反思日記和關懷報告,提高護生關懷意識和護理能力,在考核工作中把人文素質歸入考核的范圍中,以督促護生積極加強人文關懷意識。1.3觀察指標。在課程結束后,同自制教學效果評價表對兩組護生實施問卷調查,內容包含課程吸引力、師生互動性、團隊合作能力、護生學習能力及學體質量等評價其理論成績和實踐成績,滿分100分,分數越高證明考核成績越好。同時從帶教護士、帶教管理及教學方法方面評價兩組護生對帶教教學的滿意度,滿分100分,分數越高表示滿意度越高。1.4統計學處理。使用SPSS19.0軟件對本研究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測量數據通過(—χ—±s),t檢驗,將組間結果的對比差異以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查看全文

康復指導在骨科護理中的應用

摘要:目的:分析消化性潰瘍護理中針對性護理干預的實施效果。方法:研究對象為經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潰瘍患者60例(2013年8月到2015年8月)。根據隨機方法劃分為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和研究組各30例(采用針對性護理方法)。對兩組最終的護理效果進行分析和對比。結果:給予不同的護理方法之后,研究組的護理總體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的護理總體滿意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并發癥率低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討論:對消化性潰瘍護理患者采用針對性護理方法,效果顯著,患者滿意度高,值得在臨床醫學上大力推廣使用。

j關鍵詞:骨科護理;康復指導;應用

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康復醫學的重要性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骨科術后給予患者康復指導,對患者的功能恢復有重要作用,可加速患者恢復速度,使致殘率大大降低。對患者進行康復指導時,要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循序漸進。本組研究針對本院60例骨折手術患者進行術后康復指導,效果較好,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骨折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60例。觀察組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齡17-56歲,平均(30.4±3.6)歲,上肢骨折41例,下肢骨折19例;對照組中,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齡18-54歲,平均(31.2±3.1)歲,上肢骨折39例,下肢骨折21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方面差異不顯著,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本組患者術后未進行康復指導,僅給予基本護理干預措施,由患者自然恢復。觀察組本組患者在基本護理干預的基礎上給予康復指導。具體措施如下:(1)康復護士選擇。護理學領域內,臨床護理及康復護理都屬于重要分支,其理論基礎是相同的,但護理目標有差異,護理方法也不同[1]。因此,對康復護士選擇中,首先以骨科臨床護理經驗豐富的護士為主,對其進行康復技能和知識的培訓,使其具備康復指導護理的能力。(2)物品準備。骨科患者進行肢體功能鍛煉中主要包含被動鍛煉與主動鍛煉兩部分,除了自身肢體活動外,還可借助不同的鍛煉器具。所以,在向患者進行康復指導中,還應該為患者提供床上拉環、握力器、床位拉帶、上肢拉力器及沙袋等器具,便于患者進行功能鍛煉[2]。(3)功能鍛煉計劃制定。對患者進行準確評估,對患者住院時、術后的功能情況進行評價,如肌力、關節活動度、疼痛、肢體腫脹情況等[3]。手術醫生查房時,跟隨醫生對患者手術方案及治療效果進行了解,對翻身、肢體關節活動、站立、行走等最佳時機進行確定,針對不同患者制定不同的功能鍛煉計劃。(4)康復訓練指導。①康復知識講解及方法指導。骨科患者由于石膏固定、牽引、外固定架等,肢體處于制動狀態,患者對如何鍛煉也不了解,甚至認為鍛煉對骨折愈合有不良應,應該安靜休養。所以,護理人員應該結合患者評估情況,將功能鍛煉知識及方法講解給患者及陪護人員,讓患者了解康復鍛煉的目的,并且掌握正確的鍛煉方法。②提供骨科康復護理資料。向患者及家屬提供康復護理讀物,讓患者樹立起良好的康復醫師,對訓練的方法能夠科學的掌握,積極的參與到康復鍛煉中。③協助患者完成每日訓練內容。對于骨折患者而言,盡管其對康復鍛煉的重要性完全了解,但是由于患者存在體力不支、疼痛、認識不到位或情緒不佳等因素的影響,康復鍛煉很難堅持,往往沒有強度、沒有規律。護理人員應該對患者每天鍛煉情況進行監督,敦促患者完成康復鍛煉內容,對患者進行鼓勵,讓其能夠克服懶惰、怕痛的心理,按質按量完成鍛煉任務。④體位護理。骨科康復護理中,體位護理是重要內容之一。由于骨折患者需要長時間臥床休息,且肢體活動受限,不同部位、不同手術對肢體擺放及體位要求都不同,在康復過程中,應該借助人體力學原理[4],對患者肢體位置及生理曲度對功能的影響注意檢查,采取舒適位、功能位及良肢位,盡量讓患者保持身體放松,避免對患肢進行壓迫。可對肢體畸形有效預防。

查看全文

家庭骨科護理平臺在髖關節置換術的應用

【摘要】目的:探討基于互聯網的家庭骨科護理平臺在髖關節置換術后患者功能性關節康復、生活質量和日常生活活動等方面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脊柱關節外科進行髖關節置換術治療的患者80例。按照入院順序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干預組采用基于互聯網的家庭骨科護理平臺對患者進行延續性康復護理,對照組使用常規護理的方法。比較兩種措施實施后3個月、6個月兩組患者在功能性關節康復、生活質量和日常生活活動間差異。結果:在干預3個月和6個月時,干預組功能性關節康復、生活質量和日常生活活動得分均高于對照組,兩組間比較均有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基于互聯網的家庭骨科護理平臺在髖關節置換術患者出院護理中可有效促進患者髖關節功能康復,改善生活質量,提高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可進一步在髖關節置換術患者出院康復中應用。

【關鍵詞】互聯網;家庭骨科護理;髖關節置換術;生活質量;康復

髖關節置換術是一種有效的骨科治療技術[1,2]。雖治療效果十分明顯,但手術后患者關節功能的康復對臨床醫護人員而言仍然是一個挑戰。因此,積極探索髖關節置換術患者出院后康復的延伸護理方案具有重要意義。延續性護理是根據患者個體化特征而進行的一種長期性護理服務,該模式已被證明可改善骨科患者的健康狀況,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行為和治療依從性[3,4]。然而現下關于髖關節置換術患者的延續康復護理雖已有報道,但是干預內容單一、缺乏規范化隨訪流程和多學科專業團隊支持,難以發揮出其最大的護理效果[5]。因此,本研究構建特色的髖關節置換術患者延續性康復護理模式,在促進患者康復中起到明顯效果,現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脊柱關節外科進行髖關節置換術治療的患者80例。按照入院先后順序分為干預組和常規護理組,各40例,干預前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納入標準:①進行髖關節置換術或髖關節翻修術;②年齡在18歲以上;③無嚴重手術后并發癥;④知情同意且愿意參與本次研究。排除標準:①生活完全不能自理;②伴有其他臟器功能不全及嚴重軀體疾病的患者;③伴有嚴重心理及認知功能障礙的患者;④已參加其他研究項目的患者。

查看全文

人文精神在中醫骨科康復護理的應用

護理工作在患者的疾病康復以及疾病治療過程中一直扮演著較為重要的角色,這已經是普遍認可的事實[1]。有研究結果證明,護理工作的內容涵蓋范圍十分廣泛,護理人員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疾病狀態、生理情況、心理狀態、精神以及情緒變化、社會和文化背景等,并照顧好患者的飲食和作息,配合醫師給予治療方案,觀察患者治療期間的病情變化,為治療方案的調整提供重要的信息反饋以及線索[2-4]。近年來我國大力發展中醫事業,中醫護理是中醫藥領域中較為關鍵的組成部分,以此為基礎所出現的各類中醫護理專業以及科室,在我國的醫藥衛生工作體系中正在逐步的成熟并迎來良好的發展機遇[5]。中醫骨科康復護理就是其中較為典型的中醫相關專業工作,我國人群的老齡化程度加深,人口數量的增加等,均導致需要接受中醫骨科護理的患者數量持續增加。但是由于國家投入有限等原因,從事中醫骨科康復護理的工作人員數量難以和接診的患者數量達成匹配,但是對于該項護理工作的要求則不會降低,反而會因為社會的發展而逐步提升,這也就形成了一個矛盾[6-7]。隨著我國中醫藥事業的持續發展以及現代醫學模式的要求,患者的社會心理指標也被納入到醫療和護理服務質量的考核體系之中。在護理工作過程中,對工作人員的質量安全以及人文精神的考量,也成為現代護理以及中醫護理發展的必然結果。本研究就人文精神與質量安全在中醫骨科康復護理質量考核中的應用效果進行探討。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醫院中醫骨科于2021年7月開始實施人文精神與質量安全的質量考核體系工作模式,將2021年1—6月的316例患者設為實施前,將2021年7—12月的297例患者設為實施后。實施前男198例,女118例;年齡(53.68±19.41)歲;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64例,初中及高中、中專、職高200例,大專及以上52例;住院時間:(38.72±5.36)d;骨折部位:上肢107例,下肢113例,軀干70例,其他26例。實施后男201例,女96例;年齡(52.79±20.03)歲;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60例,初中及高中、中專、職高191例,大專及以上46例;住院時間:(38.49±5.77)d;骨折部位:上肢101例,下肢99例,軀干68例,其他29例。納入標準:在研究所選擇的時間段之內,在醫院中醫骨科住院治療,住院時間長度超過兩周,留有滿意度調查、醫患糾紛等相關數據記錄,滿足數據分析要求。排除標準:所存留數據資料具有嚴重邏輯錯誤。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共納入12名中醫骨科護理工作人員參與,實施前后人員無變化,均為女性,年齡25~42歲;工作年限:2~18年;其中護士1名,護師6名,主管護師4名,副主任護師1名;全部護理人員均為本科及以上學歷。納入標準:具有護士從業資格證并在醫院中醫骨科內從事護理崗位工作,研究期間在科室內連續工作,期間休假時間不超過3個月,存留的護理工作質量考核記錄等數據資料完整,滿足數據分析要求。排除標準:外來進修或學習的人員,距離退休不足1年的工作人員。

1.2方法

實施前采用常規的護理工作質量考核方法。主要考核內容包括病房內的護理工作設施、設備以及前沿技術的發展情況,及時修訂科室護理工作常規和操作技術規范,對科室內的護理工作人員完成定期的培訓,補充并修訂相應的護理工作考核指標,定期完成科室內護理工作的質量監管檢查,出具月,季度以及年度的護理工作質量考核結果報告等。實施后采用人文精神與質量安全的護理工作質量考核管理體系。參考國內外較為先進的護理工作質量管理方法,分析護理工作質量的人文精神和質量安全的內涵。其具體的內容主要涵蓋:護理人員的人文精神培訓方法,實際工作中的人文精神考核要點,如何在護理工作中尊重患者個體的人格、人權、文化、信仰、隱私等。要求護理工作人員在接待患者時,需充分了解患者的情況,在同患者的交流過程中注意尊重患者的想法。護理人員在同醫生和其他護士進行工作交接或者信息溝通過程中也需相互尊重。選擇使用適宜的人文精神教材,對科室內護理工作人員完成人文精神的相關培訓,培養護理人員的人文精神,促使其形成正確的,積極的人生觀,價值觀,服務觀和良好的護理工作行為。在科室內部建立健全護理工作質量以及安全考核的體系。對護理人員進行工作安全相關知識的培訓,強調日常工作中的安全意識,以患者的實際需要為核心,推崇公平以及高效的服務宗旨,將安全作為護理工作質量的首要關鍵。

查看全文

骨科病患康復訓練問題及護理

1康復鍛煉對骨科病人健康恢復的重要性

骨科創傷與疾病不同程度的影響著病人的生活質量,對骨科病人進行及時正確的康復訓練有助于減少并發癥,增強病人的機能,幫助病人早日恢復健康,是骨科病人獲得良好功能恢復的關鍵[1]。康復訓練是創傷與疾病治療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骨科的康復訓練是手術或非手術治療的延續,是骨科病人獲得良好功能恢復的關鍵,是恢復各種功能必不可少的手段。骨科康復訓練通過預防功能障礙、促進功能恢復、進行功能代償或代替,達到恢復運動系統功能的目的。骨科康復訓煉中的護理活動是指護士為解決骨科病人的康復鍛煉所采取的具體方法,包括康復鍛煉評估、康復鍛煉指導、康復鍛煉相關知識宣教等方面的內容[2]。

2骨科護理康復鍛煉的發展現狀

2.1在思想認識方面

骨科護理人員對骨科疾病的病理、病癥十分清楚,很多輕癥根本不能引起注意,特別是一些骨科疾病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自然鍛煉后會逐漸恢復機能,所以就不太重視恢復期的康復鍛煉。而且康復鍛煉是極耗時間,又是起效緩慢的治療,很多醫院也沒有足夠的人力和足夠的精力去指導病人康復鍛煉。由于這些思想上的原因,導致很多醫院的骨科護理康復鍛煉擱淺,未能引起足夠的重視。

2.2在醫護配合方面

查看全文